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9: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野田黄雀行》赏析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是曹植的后期作品。“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第一层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二字喻险恶;曹丕即帝位前后,长期把曹植视为争夺帝位的劲敌。为了称帝,拉帮结伙,活动频繁,猜忌怀疑,百般离间植与其他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作者多次用“风”来象征自己的险恶处境。从中可足见曹植在强大残暴的敌对势力面前,屡屡变迁、孤立无援、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状。

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环境里,在这样一种心情支配下,作者痛定思痛,在百转千回之后,满怀悲愤喊出了“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这一自身痛苦经历所得出的结论。“利剑”二字喻权力!作者通过反诘语气更增强了对仇者的愤恨、对友人的负疚、对自己的责备之情。曹植在政治上是有非凡抱负的,然而残酷的现实完全扼杀了他宏大的志向,他怎么会不感到遗恨不尽、愧对好友呢?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黄雀弱小,鹞鹰凶猛,“黄雀”喻自己及遭难的好友,“鹞鹰”比喻曹植及其亲信,这是敌对的两种势力的对比。黄雀一见鹞子就吓得自投罗网。作为毫无权位的曹植,连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无保障,当然也救不了受到迫害的好友。曹植及其亲信,在曹丕的高压政策面前,正像弱小的黄雀一样,任凭怎样飞窜,也逃不脱那预谋设置的恢恢罗网啊!这里隐含了“悲”的因由。曹丕本是一个喜交游、重友情的人。如今却大声呼喊出与自己本性完全格格不入的话来,不但用以自警,而且用以告诫世人,则其内心的悲苦激烈、创巨痛深,正是不言可知!

“自投罗”的后果是什么?“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罗家”喻迫害者,“少年”喻有力救援的人。鲜明地揭示了“罗家”与“少年”对“黄雀”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和情感。以黄雀投罗,从反面隐喻“权力”对政治集团的重要。在勾心斗角的封建统治者的铁腕面前,绝无亲情可言。为罗驱雀的鹞鹰何其凶恶,见鹞投罗的黄雀何其可怜,见雀而喜的罗家何其卑劣!作者虽无一字褒贬,而感情已深融于叙事之中。作者对掌权者的痛恨,对无辜被害的弱小者的同情,均不难于词句外得之。

“拔箭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这最后四句为一层,表达作者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诗人充满梦幻地遐想着,有那么一位英武的少年,见雀投罗,便拔出宝剑来奋力向罗网砍去,黄雀挣脱出来以后,自由轻快地翱翔于蓝天,然后飞下来感谢解救他的少年。可见黄雀是知恩报德的。从“见”到“悲”,到“拔”到“捎”,系统地写出了少年见义勇为、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的思想和行为之发展过程。最后把黄雀得救后飞得如何迅速高远、触及长空的情状表现得十分有力。这是作者凌云壮志得以实现、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种美好愿望。这种对未来毫不丧失信心的、情调高昂的结句,一改前面的感伤情绪,使得全诗基调变得明快而不失其积极意义。诚然,这只是作者的幻想而已。在现实中无能为力,只好在幻想的虚境中求得心灵的解脱,其情亦可悲矣。然而,在这虚幻的想象中,不也潜藏着作者对布罗网者的愤怒和反抗吗?

语文诗歌赏析练习

初三语文作文赏析

赏析“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语句赏析题

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语文幽默试题赏析

趣味语文比喻句赏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

语文古诗重点句子赏析

语文随笔500字有赏析

语文赏析
《语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文赏析方法 语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