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题讲座耐久跑

发布时间:2020-03-03 11:1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讲座

教学课时计划的设计

潘绍伟 扬州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教授 张 军 江苏省常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祁晓健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潘雪峰 江苏省南通中学

倪胜勇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田径作为一个必修必选的模块教学,到达操作层面每名体育老师面对的是一节又一节的具体的课,如何对一节具体的田径课开展实施,本讲重点研讨田径类必修必选课程的课时计划的设计。为增加研讨的操作性,本讲围绕一堂耐久跑的课作为我们设计一堂课的一个讨论命题,把一节课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讨论,把耐久跑课作为研讨的抓手,是基于耐久跑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田径必修必选课程中是一个比较难教的项目。那么,对于耐久跑项目我们如何去设计,研讨中将以课为例展开讨论、思考和进行问题拓展。研讨方法采用执教者现身说法、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的程序展开。

一、教学目标

(1)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描述

本课教学内容依据田径模块方案中单元教学计划,选择了跑单元耐久跑内容中的匀速跑。内容选择方面,很多老师都在追求有趣这个方向,也更多地关注耐久跑的形式,但从本课可以看出,执教者选择匀速跑来进行教学,目的是着重解决呼吸节奏和跑的节奏的配合的问题。对于途中跑中的匀速跑段,它是耐久跑中距离最长、技术结构最完善的一个跑段,正确地掌握匀速跑的呼吸与节奏的协调方法,是提高耐久跑成绩的关键。本课出发点是通俗意义上的“让学生跑得明白”,练习手段运用方面就是想达到教会学生跑得明白的方法。

案例1:学习目标的描述

1.体验途中跑的呼吸与节奏的配合,借助脉搏测定,使得学生了解自身耐久能力的高低,能够选择跑段,以及老师提供的锻炼处方。

2.感受呼吸与节奏的协调在完成长距离匀速跑过程中的作用;在各种跑进的过程中,发展耐久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特别是在多人同节奏途中跑中表现出勇于学练、协调动作的行为。 执教者认为具体到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陈述不应该面面俱到和泛泛而谈,所以提供了2条课堂教学目标,希望得到大家评价、完善的建议。

(2)来自专家的研讨观点与评述

执教者的描述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整个课时计划设计是以目标作为设计的起点,学习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前提。本课强调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两个目标。因为,耐久跑能力可以被理解为技能的,同时也可理解为体能的目标,目标呈现的是技能和体能组合在一起的,但是假如是根据我们看到的课,因为课堂上表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一块,尤其是心理健康或者运动参与中,实践中所反映更多的是学生害怕跑耐久跑。但是这一节课,执教者实际上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试图克服学生对耐久跑这种害怕心理上,让学生克服恐惧并能够使学生觉得耐久跑并不可怕。因为教学目标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就这一内容的这堂课,课堂中确实表达出了学生心理方面得到矫正和引导的效果,所以是否在学习目标中对心理健康目标有所涉及与设计,那样对于教学目标设计可能更完整和全面。

当然,本课在教学目标案例方面体现了可操作的特点,如认知目标明确地标出“借助脉搏的测定”,“通过各种跑进的过程来发展跑的能力,以及感受呼吸与节奏的协调”,目标具体化意味着操作过程和手段的明确化,这样的描述比较恰当。执教者根据所在学校、学生、师资背景设置独特的个性化目标也是可以的和允许的。其他学校在制订耐久跑教学目标时,可能强调学生变速跑的能力,直道上稍微快速,弯道上减速,这样的变速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有快有慢的自我控制能力。本节耐久跑课 的 执教者强调了是匀速跑这种呼吸与动作协调的能力,与传统耐久跑发展的手段不同,但在发展目标、思路和发展方向上却是相同的,达成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由于本节耐久跑 是模块中跑类单元的一节课,所以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与模块中跑的单元目标相联系。在模块教学计划中,跑类的单元教学目标处于哪一个位置,老师想让学生通过跑的单元学习要达到的整体要求,这节课是耐久跑,学生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这涉及到这节课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在单元中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总体指向到课时的具体指向。即教学内容指向于耐久跑中的匀速跑,在目标上让观摩者、看课的旁观者看了就知道教学目标指向的内容是匀速跑。除内容指向清楚外,课堂上通过匀速跑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在目标中也要明确地呈现出来,可以看出,执教者想要让学生体验途中跑的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的配合,这样指向就比较具体。所以在制定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时一定要联系到单元,跑的单元目标到这堂课的具体的目标指向,一定要很清楚,其实这种指向无非是通过这一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第二个试图通过这堂课把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都体现出来的愿望没有错,实践中在编制教 学目标时 普遍存在把五个领域目标罗列的现象,这其实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偏差。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毕竟45分钟一节课,难以达到所列示的各方面目标和要求,也 更 不现实的,制定课的学习目标时指向性要非常清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设计了希望体现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五个领域的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目标一定只是通过某一具体内容、方法达成。实际上,五个领域的目标理所当然也体现在整个田径类必修必选教学过程中,这应该成为广大体育老师的共同的认识。但是对某一节课来讲,它是整个模块单元中的一部分,它是前后左右联系的,因为我们的整个目标是通过至少是模块或者是单元,或者是一学期一学年这样去实现的,那么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在单元或者模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必然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强调一节课中有针对性地侧重提出具体的、有效的学习目标。例如,这节耐久跑课主要解决呼吸和跑的结合的问题,那么让学生学会去测定和评价自己的心率,这个是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主要是解决跑的节奏和呼吸节奏,也通过其他方法去做到减缓、克服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这是说一节课的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但是如果整体地说把五个领域的目标贯穿着教学过程的始终也是正确的。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片断: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的描述

重点:体验跑的节奏和呼吸节奏的配合。

难点:控制跑速,实现匀速跑。

执教者呈现的反思是体育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到底确定什么样的重点和什么样的难点?比如执教者设置跑速控制时,考虑到学生平时跑步过程中会出现信号发出后就拼命地跑,随着体能下降,最后许多学生出现跑不下去的,甚至中止跑的行为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谈跑色变,如果把强化跑速的控制这个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并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去处理教学思路就清晰起来。

确定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的描述,然后提炼出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执教者的教学目标指向很明确地陈述出来。按照通常的理解,重点一般都体现在这堂课动作技能或者动作技术学习的某些环节上,你要让学生重点掌握的,或者说在这堂课的技能教学中,重点要教和学的某一环节的动作技能确定为重点;因为掌握某一动作技术时需要人的体能来支撑,所以在一般难点确定方面,通常理解为掌握该动作技术的环节,可能在体能方面表现出的要求,如协调性、用力问题、控制问题还有表现出的连贯问题等作为难点。

耐久跑视频课的重点与难点正好与上述制订重点难点的程序步骤 产生 倒置。可以看出,执教者要让学生学的是匀速跑,与变速跑、段落跑、重复跑不同的是,匀速跑是自始至终要保持速度的相对稳定和节奏的相对固定,主要涉及速度控制,其实速度控制主要在于动作技能的速度控制,而为了很好地控制跑速需要体能来支撑,其实涉及的是学生呼吸节奏和跑速的协调配合,这是耐久跑教学中体育老师经常指导学生“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等呼吸方法和跑的过程与方法。如果把跑速控制作为重点提出,而把体能的要求体现作为难点,那么学生要完成一段跑的距离,要能够匀速地跑完,这堂课重点要让他这个跑速的控制得稳,而学生为了获得这一跑段的稳定跑速,需要体能和一定的动作与呼吸方法配合,呼吸节奏怎么很好地运用,如果呼吸不畅也许存在呼吸控制问题,所以,用通俗的重点难点确定的原则与方法,视频课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调换调整未尝不可。

其实,执教者提供的匀速跑课仅仅是一个教学的完整案例,专家建议从重点难点制定原则和方法高度,提出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调整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就制定重点难点需要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理解匀速跑的问题,物理学的原理显示,只有在步长步频相对固定的状态才能保持匀速,学生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一个学生的步长并不相同,步频也不一致,所以,如果全体学生在老师共同要求匀速下,始终保持匀速状态,那么,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高个子学生而言步长大,跑得轻松,而矮个子步频快,步长相对较短,要达到匀速这一共同要求,这一堂课教师教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达成或找到自己那一种匀速的状态的感觉。

对于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现争鸣和产生不同看法观点是允许的。至少有一条大家都在思考,在学时有限,学生有一定基础前提下,在一节课中如何才能更突出地突破某一重点?要想突破重点教师教学中存在哪些特别困难的地方?要想达成教学目标设计的效果存在哪些困难要克服?最主要的难点之处在什么地方?这都是值得体育老师在实践中做出应答的。那么,在大家争鸣的不同的看法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出每一体育教师都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学生基础甚至环境条件等现实的差异,所以出现不同观点的理解就趋于正常。但是有一条共同点是所有老师都在提出一种看法,是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整个单元和模块角度出发认真地考虑这节课我主要想得出的重点是什么,为了突破重点、攻破重点,在学习过程与教师教的过程中最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实际上这是我们寻找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前提。因为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突破重点,都是为了把难点给予克服,否则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大家都能说教学目标达成中强调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所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对教学过程具体设计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执教者感悟到:“在提到重点难点时,专家提到的重点与难点的 对 调切换给他特别深的认识,以往在决定重点和难点的时,很多老师更多的从运动技能本身出发去定位寻找重点和难点。”执教者通过执教的经历认识到:“对于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应该从整个教学过程出发,从教师的教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不能局限和定位于‘动作技能’这个狭隘的角度,教师在教的过程遇到问题,除动作技(能)术问题还可能存在教学能力和学生基础问题,从这个角度理解重点与难点,认识教学问题的视角自然也就不同了。”

三、教学过程。

(1)执教者课堂教学片断自述与反思 教学片断:热身导入

执教者在整个课的流程设计中,从热身导入介入教学内容,首先给学生测课前安静心率,测安静心率目的是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基本热身练习比较简单,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是四节徒手操,四节徒手操执教者进行了颇费心思的设计,准备活动应该为课主要内容的学习服务,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气氛、活动的状态,乃至课的导入部分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节课完整整体,无缝隙地把它基本部分的学习联接起来。

执教者所呈现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的环节设计作为全课一个部分融入整体中。从整体的高度设计课的各个部分。

片断反思:执教课对热身活动的解释性描述

执教者提醒,扩胸练习时,手拉向上有一个静止吸气后再呼气,其设计理由是为了学生在耐久跑学练时做一个肺部的准备活动,执教者认为这一点是很多体育老师平时难以考虑的;另外,学生在课后评价执教者的热身动作环节设计“很HI”,表明了学生接受并认可以这种设计,学生认为它的特别之处是膝关节动作设计时柔和了膝关节交叉的街舞元素;在做蹲下再跳起展体动作,学生表现出了特别的开心,导入环节几种形式消除了长跑课畏惧心理,在练习的过程中淡忘了后面要上什么,也不需要知道上长跑课是什么感觉。

从准备部分的发展看,传统习惯性思维把准备活动功能主要定位于热身,事实上执教者的教案上也体现出了一个环节叫热身导入。其实准备活动可能不只是一个身体的生理准备,还涉及到心理方面的准备。所以热身准备必须针对性,针对这节课学习要学习到什么类型的运动技能,要根据运动技能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准备,这是体育老师所熟知的知识。但是能否针对热身环节设计出多少种准备活动?快速跑和耐久跑的准备活动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区别?准备性活动内容的针对性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是属于生理热身方面。另外,心理方面也非常重要,就本节耐久跑视频课而言,它带有一定的普适性,学生耐久跑心理的共同表现在思想、情绪和行为三方面,思想上认为其没意思,学习它是无耐,情绪上表现为惧怕心理,行为方面表现为被动拒绝,甚至行为惰性。耐久跑课学生产生厌倦感是普遍存在的。执教者所采用的对策也很明显,如应用一种知识性的诱导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对学生心理方面做出的问题性预设后,再做必要的牵拉活动,牵拉热身活动的共性简化准备活动手段,使准备活动的针对性兼顾到身心两个方面。

(2)来自专家的研讨观点与评述

把准备活动环节设计为本课的热身导入环节是可以的,它需要对如下问题做出回应:①热身导入应该与一堂课的前后左右有机的衔接,是跟这堂课的匀速跑内容要相关;②热身导入防止落入俗套;③热身导入要跟与学习过程相关。这节课中有几条做得比较好的,拉伸练习,它的动作不能特别困难,准备活动不能花太多教学时间,同时有新的成分在里面,还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较现代的带有街舞特性的动作融入在里面,这实际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设计教学准备活动时,怎么更好地有针对性,怎么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让准备活动常变常新,让学生觉得准备活动更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上述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

准备活动设计要克服老传统老俗套,这一点体育老师要特别关注。执教者陈述了导入的新概念是把热身导入与整个基本部分的学习要有机衔接,这一条值得我们在今后设计整个准备部分时要进一步加以思考。传统观念中体育老师通常会关注所谓的基本部分的设计而忽略准备部分的设计,这是当前体育教学非常容易出现的现实问题。

教学片断:学习体验部分

执教者对课的主体部分的名称也作了新的命名,即学习体验部分。首先是热身的最后,称之为学习体验的头,这样热身与体验形成了链接,安排了跟随跑,主要通过固定频率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跑,这也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中要实现匀速跑的目的而设计。跟随跑后随即给学生测定运动后心率,利用学生休息过程讲解呼吸与节奏互相配合的方法,重点突出“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常用节奏,向学生交待解释清楚。随后测定一分钟后心率,最后让学生用运动后心率减去一分钟前心率得到一个一分钟后的恢复值。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测定并得出一个恢复,主要目的是留下悬念——为什么教师要让大家测这个,并做减法。此后进入原地体验呼吸与节奏配合再重新进行新一轮跑段体验,体验呼吸与节奏的过程中有一个练习是跑段的区分,考虑男女生的个体差异,在跑量上做了一个分层,男生跑的过程要绕弧圈跑,女生则沿着半圆直径直接切入,跑完后仍然测定运动后和一分钟后的心率,两值相减得到一个恢复值,围绕恢复值老师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强调学生要体验节奏跟呼吸的配合,澄清一分钟后恢复值的意义是要让学生明白恢复值数据显示的身体能力的状况,根据恢复值差异,让学生从三个水平的跑段自我选择相适应跑段。此后,让学生进行同节奏跑,在强调节奏方面,强化跑步的节奏要与音乐的节奏一致,因为音乐是用来解决匀速的问题,其次必须强调呼吸与节奏的配合,最后做了一个自我挑战,因为学生已有的跑总量男生大约1500米,女生大约1000米左右,在这一阶段安排一个同排同节奏跑,在这个同排的同节奏跑中,同样也考虑到个体的差异的问题,也是说能力的学生在外圈,能力差的学生在内圈,然后做了一个同节奏跑,这个是这堂课的一个整体部分的流程。我们只能讲这个流程啦,但基于以上的考虑,做了这么一个设计,所以希望大家给这个过程提一些建议。

(3)来自专家的研讨观点与评述

根据执教者的陈述,学习体验部分有一个跟着音乐进行匀速跑,事实上这个匀速是教师设定的匀速。实际上前面已经说过,教师设定的匀速可能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可能速度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这样一种现象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制约教学意图的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实施了脉搏方法的自我测定,告诉了学生运动后与运动后一分钟心率的差值是一个恢复值,但方法教了以后如果增加一个检验环节就更好了。

执教者对设计思路的陈述性说明:

执教者澄清了关于测一分钟后的心率恢复值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认为恢复值常用一个数值,在一分钟内心率恢复是一个直线下降到一个平缓的恢复,这个值是有意义的值;教学中执教者在跟学生交流时给了学生一个参考对照值,学生测脉搏的方法是不是准确在课中是有体现的,体现的依据是课堂环节中第二次测试时让学生完成两人间互测。 实际,基本部分设计跟它的目标、跟重点与难点存在相关性联系,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家把握好几条,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节奏和跑的节奏,应该很好地协调配合;那么当时执教者为什么做出这个设计,设计出同节奏的匀速跑?执教者设计帮助我们打通了一个思路,同节奏的匀速跑得出一个结果,人的耐力水平有高、中、低之分,用同节奏跑其外部负荷是相同的,但对学生个体而言其内部负荷或者生理负荷是不同的,各不相同表现在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和运动后一分钟恢复心率的差值,恢复的越好说明能力越强。水平高的同学可能在课上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对他自己来说偏小,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按照同样的节奏跑完只有心率120次/分钟,有人是跳160次/分钟,在过一分钟以后,水平比较低的恢复到110次,但是另外有一同学本人只有120次,他现在恢复到90次,那么这是在说各人水平不一样。接下去就有一个每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跑段,和每人在圆圈的外部或者圆圈的内部进行的跑步,这样执教者实际上开始考虑,如何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去正确地选择、去正确地定位,教师在指导时能够关注到学生能够有区别对待,这样来理解是行得通的,也是符合逻辑的。

另外,执教者考虑到让所有学生知道保持130次/分钟这样的心跳频率进行匀速运动的时候对于有氧能力有提高,对于心肺功能的提高是最有效的。这些概念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出现对学生是有好处的,传统的耐久跑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是一个字“跑”,用什么样的速度跑,是尽力跑,为什么要这么跑?学生并不知道,反正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成绩你就去跑。但是这一课中把一些科学锻炼的概念比较好地落实到了体育课的实施中,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跑才比较科学、比较合理、比较符合个人的实际。当然这一课并不是尽最大限度跑,也不是进行最大能力的跑,而是在告诉学生要进行跑就要有很好的节奏。当然还有潜在的问题,现在学生在测耐久跑的时候通常成绩不能最佳发挥,原因通常是开始拼命跑后面体能下降就跑不动了,没有控制住自己。所以这一堂课告诉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速度,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这一部分的内容设计可以供我们参考、思考和研究。

执教者指出:“同节奏跑时,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节奏,这一学生感觉偏低一点,有的学生感觉跟不上,其实执教者想跟大家表达的是这个节奏是不是科学。”执教者告诉大家选择这个节奏让学生来跑步,原因是音乐节奏是专人做出来的节奏,其节律是168次/分钟,按照学生的步长经过测算,按照这种音乐节奏跑,对照体质健康标准,男生和女生跑下来的成绩大约在65-70分左右。这是执教者当时设计意图,因为好多学生都害怕跑,所以学生如果能按这样的节奏跑,就能够感觉“我很轻松地跑到这个成绩”,知道长跑并不可怕。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在学生跑步后还有一张跑段表,按照跑段跑下来的时候,男生跑的距离大约是最好的同学在2400米,女生最好的同学大约在1600米左右。

观摩过程中可以发现,执教者对男生和女生按照体能、学生测试脉搏恢复的层次不同分跑段和组织学生,意思是说学生们仍然还是一个群体。因为是匀速跑,在同等节奏下跑的时候,人的步幅和步频、、跑的距离和速度是有区别的。通俗意义上有的长跑运动员他是快频率,小步幅,有的长跑运动员他的个人的风格是大步幅慢频率,这是个人习惯问题,现在是说这一堂课是匀速跑,对所有的学生不论你是个高的个矮的,在这个问题上面执教者对学生有没有提示。 耐久跑课不仅让学生知道跑过一段距离后,脉搏出现的恢复的知识点,还要考虑到这种匀速的状态下,学生的身高、步幅和步频是个性化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快频率、大步幅,还是低频率,大步幅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站成两路纵队,所有学生全部被框住了。如果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步频和步幅组合特点,同样节奏下,属于哪一类型,在哪一机制下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把这个机制在课上体现出来,那么学生可能会学得更明白,更贴近这堂课匀速跑的动作重点和速度控制的核心。

当然,执教者在课的后半部运用了成排同步节奏跑,通过不同的半径,实施了步长大小学生的分层,但是执教者采用集体的,同节奏音乐作为统一节拍了,执教者已经教会学生,自我测试心率,为什么不让以规定的心率作为统一的指标?就是对学生的匀速不用外在的指标而用内在指标,切实考虑学生自身水平让学生得到更深的影响。

实际上恢复能力强的学生在音乐节奏的前提下,可以加大步幅,加大步幅后他的距离可能跑得更长,那么这样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不应当是等速的,不能用两路纵队把学生框死。这一点是说匀速跑是个体的,匀速跑不是相同速度跑,是指一个人在跑进过程中前后速度其实相同。不同个体的匀速跑最终距离应该是有差异的。

回到这一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中,耐久跑教到最后是希望每个学生都提高他的速度,都能更好地利用它进行健身跑,而且健身跑时学生感觉不到痛苦,这是教学最终想到达到的效果。那么,这节课它不是让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这节课不是在做这件事,它是在说学生用一种控制节奏、控制速度的方法去跑,你可以跑出比较好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讲,同时在说每个人承受同样外部负荷的情况下,其实每个人的内部负荷是不一样的,执教者会告诉学生以后有人可能比这个做得更好,但是执教者更重要的是在回答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其实他有一个目标,让学生克服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这堂课女生最好的都跑到1400-1600米,男生跑到2000-2400米了,大家都能很轻松地跑下来,学生想想我已经跑了这么多,所以在有意无意之中学生克服了这种畏惧恐惧心理,这一堂课从这一意义上讲是合逻辑的,是比较符合目标设定的。

课的结束

执教者:课的结束部分,针对这节课运动负荷比较大,先对这课堂做了总结,之后做了一个两个人放松练习,但放松练习不是简单的跺跺脚,而是专门设计了两个动作,一个是两个人坐在对面,如投掷课的“千斤顶”,本课是两人坐下后两人的腿向上举的拉伸练习,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另一个是安排了两人放手的后仰躺倒练习。放松让学生感到很愉快,其实是呼应了课的开始愉快地进入课堂、愉快地去跑、愉快地走出课堂,最终让学生不断地喜欢上田径,因为长跑的价值而特别说是喜欢上长跑。

结束部分要注意的是要有秩序、有计划地结束整个教育过程,要有针对性地对基本部分的练习过程进行身心放松包括:心理的、生理的。放松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个在我们设计时候务必要注意的。本课进行的耐久跑的练习,执教者就注意到有深呼吸,呼吸调整好对耐久跑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应当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放松跳出了平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那个方式不做,让学生坐在地上拉伸练习,同时因为学生往地上一躺他就很快乐,这样一种方式又比较随意,以这种方式来做放松活动是非常不错的。

小结

本讲以一节课为例来谈田径必修必选模块课时计划的设计,实际上谈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如何设计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

二、如何根据这个目标去确定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的设计;

三、如何把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融为一体去设计。讨论中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对各位老师将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节课的设计能有所帮助!

耐久跑

耐久跑

耐久跑说课稿

耐久跑说课稿

四年级耐久跑

耐久跑说课稿

耐久跑教案

耐久跑_001

400米耐久跑

《耐久跑》说课稿

专题讲座耐久跑
《专题讲座耐久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