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挑战杯”之旅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挑战杯”之旅

科技与梦想同在,创新与挑战同行。十一届的磨砺成长,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练,“挑战杯”已经成长为展现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闪耀舞台。如今第十二届“挑战杯”终审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召开,而我有幸成为这项盛事的一名志愿者,亲身参与了科技创新、挑战青春自我的这一盛大活动。

在经过一系列的面试、集体培训、素质拓展、礼仪培训、动员大会等等一系列上岗前的培训后,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挑战杯”的志愿者。10月17日是“挑战杯”正式开幕的日子,准备了好久好久的“挑战杯”终于要在今天晚上开幕啦!在引导参赛队员参加开幕式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利,并且获得了参赛队员的认可,突然有种成为志愿者的 光荣感和归属感。

用志愿者最美的微笑来迎接每一份工作!尽管起床比平时早了些,但内心总是有种激动——因为我意识到了“挑战杯”的到来。走进食堂的时候,食堂里已经坐满了“挑战杯”的志愿者,统一的蓝衣服让人觉得如此的温暖。尽管下着小雨,然而一片蓝色的海洋早已遍布山上礼堂。些许等待后,见到了带队老师,当他们能够亲切地叫出你的名字,忽然间,内心有股暖意。这一个多星期来我们的温馨提示,贴心问候,在这个时候让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被一种亲切而取代。随队志愿者和随车志愿者之间的交流虽然不多,但互相体谅互相鼓励的行动也让我感受到我们在共同付出的时刻,更学会了体谅和关爱身边的同伴。之后陪同代表队去报到,参观学生宿舍,逛大工校园。说起大工的校园时,看着老师同学们的相机闪个不停。路两旁的树叶,在一夜的雨后散落了一地金黄,而我在认真详细的解说着我们的学校,忽然有种自豪感从心里升起。这次的挑战杯赛事不仅是让别人认识了我们学校,也是让我们给我们一次重新认真了解自己学校的机会,更是在培养我们的自豪感。我边解说边提醒领队的老师,如果任何时刻认不得路都可以给我打电话,老师却说,“没关系,我看你们整个学校都是穿着蓝色服装的志愿者。你们就像无处不在的蓝精灵一样。”把我们比作蓝精灵让我觉得倍感亲切,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听到他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同。这是志愿者最自豪的时候,这是一个团队的骄傲。

下午引导老师和同学们到达了进行布展的刘长春体育馆,我们的体育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布展的过程中,我也有机会粗略的参观了本次比赛的部分参赛作品。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当看到大连理工大学的参赛作品的时候,心里也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

坦率的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正式开展志愿者的工作,带着憧憬,也带着一份激情,或许因夹杂着一些好奇,我来到了这个集体——“挑战杯”志愿者。大学的生活紧张而激烈,丰富而多彩,但这一切需要自己去行动来慢慢诠释,慢慢品味。在大二上学期学业重压下,我还是选择了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工作确实能使我们收获很多,而这种收获我想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是一种人生阅历,又是践行奉献精神,同时也是在为志愿者这一群体发扬光大,传输一种价值理念。 也许它会给我带来忙碌,但渐渐地,也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这样会更充实一些,很多时候过多的沉浸在书本中会使思想呆滞,这时如果有机会去接触他人,用热情的话语的甜美的微笑去帮助他人,与人沟通,将是一种无形的快乐的减压剂。

“挑战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每次队长给我们发短信时都会在开头说这句话,随后是认真的督促和感人的问候。刚开始时不太习惯,后来想想,寒暄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纽带。热情和真诚才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正如口号中所说,身为志愿者会面对很多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有耐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在来宾需要的时候走进他们的身边,就会切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有时候只是整理“挑战杯”工作袋和资料,但却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我更想用文字记录下志愿者工作历程的林林总总,尽管它很短暂,希望它能够给我动力,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

第二天上午有幸听到了沙国河院士关于“挑战青春,创新未来”的专题报告。听了沙院士介绍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大学时期、德国留学阶段以及归国后发展的心路历程后,对沙院士的创新之路甚为感动。正如沙院士所言:科技创新与足球、芭蕾舞一样,都需要从小培养,科普很重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青少年开始。这无疑激励着我应该以创新型人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创新素质,勇担时代重任。

在对话挑战之星讲座中,大工创新实验学院的潘秋惠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伊始,她像大部分同学一样感到迷茫,但是她总想为自己找点事情做,于是她加入学校创新学院数学建模实践班,做生态系统建模方面的研究。她的第一篇论文从开始做到最终发表经历了近三年时间,一次次被杂志拒绝,一次次修改再投稿,一次次与审稿人沟通意见,直至最终成功发表。在数学建模实践班,她探索创新,严于律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术习惯,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于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3年,潘秋惠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获得国家一等奖。如今潘老师授道解惑,传承创新,是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教师讲师兼硕士生导师,成功指导了学生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并荣获全国一等奖。

从潘老师的言语中,我明白了其实现在的学生创新能力都很不错的,但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缺少提出问题的能力,缺少一种创新意识。而创新更多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如今“挑战杯”已经结束了,但我从这些志愿服务中明白了什么是一颗责任心,如何去完成每一件交给我们的任务,毕竟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在学习和锻炼之余,还能为大工做点事情感到自豪,在提高个人形象和素质的同时还提升了大工的形象,展现大工卓越的风采。态度可以看出平常心,只有诚恳的态度才能换来真心的赞美。

“挑战杯”就像一个交点。昔时,来自不同专业的我们为了同一个“挑战”梦想相聚在一起;今日,心怀同样绮丽期待的我们又为各自的明天奔走四方„„但是“挑战杯”又不只是一个交点,来过、经历过、付出过、成长过,收获的不仅有挑战沉甸甸的奖杯,更有亲密的友谊和懂得感恩的心。青春绚烂的光彩绽放在我们自信的笑脸,未来的崭新的画卷已然铺展,我们默默地祝福走在创新挑战之路上的人在未来人生路上抒写新的精彩,且行且珍惜。

挑战杯

挑战杯

挑战杯

挑战杯

挑战杯策划书

挑战杯心得体会

挑战杯心得体会

挑战杯内容

挑战杯 实施方案

挑战杯 具体内容

“挑战杯”之旅
《“挑战杯”之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