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版北师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等)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复习过程:

1.将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 2.复习数位顺序表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 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 复习概念

(二) 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0.6里面有( )个0.01 0.61里面有( )个0.01 3.61里面有( )个0.01 0.061里面有( )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 23/1000改写成小数( ) 34/10000改写成小数( ); 3/1000改写成小数( ) 0.25写成分数( ); 0.312写成分数( )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4.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1)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

5.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计算及验算时的注意事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运算律)

6.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 将分母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7.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

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提问:

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数与代数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北师大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目标:

1、在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强化,使学生能用字母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2、能运用方程的概念辨析方程.

3、能结合具体情境列出简单的方程。

4、能根据加减法、乘除法部分之间的关系灵活解方程。并弄清“求方程未知数所表示的数的过程”就是解方程。(还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复习重点: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复习难点:解方程的过程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复习过程:

一、听一听,按要求写式子。(复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四年级有X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15人,三年级有(ⅹ-15)人。

2、长方形的长30米,宽ⅹ米,面积是600㎡。(30X=600)

3、50减去5,再加4ⅹ,得61。(50-5+4X=61)

4、16盒牛奶共花了y元,平均每盒牛奶(y÷16)元。

5、一辆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车上原有ⅹ人。(ⅹ-5+8=15)

6、X的6倍减去2X等于64。(6ⅹ-2X=64)

比较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相同点是:都含有未知数。 一类: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另一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揭题板书)

过渡:现在老师这样说请你判断:方程是等式。(√)等式是方程。(×)

二、辨析方程(运用概念进行辨析,加强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你能举一个例子证明等式不是方程吗?3+10=13(虽是等式,但无未知数。)老师这有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它是方程吗?ⅹ+15>30(虽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

三、解方程(强调解方程要验算)

6ⅹ-2X=64

30ⅹ=600 解:4ⅹ=64

解:ⅹ=600÷30

ⅹ=64÷4 ⅹ=20

ⅹ=16

50-5+4ⅹ=61

ⅹ-5+8=15 解:45+4ⅹ=61

解:ⅹ+3=15

4ⅹ=61-45

ⅹ=15-3

4ⅹ=16

ⅹ=12

ⅹ=16÷4 ⅹ=4 对于ⅹ-5+8=15这个方程还可以展示另外两种解法。 如:ⅹ-5+8=15 ⅹ-5+8=15 解: ⅹ-5=15-8 解:ⅹ-5+8-8 =15-8 ⅹ-5=7 ⅹ-5=7 ⅹ=7+5 ⅹ=7+5 ⅹ=12 ⅹ=12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 归纳提炼:像第三个、第四个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先将方程里的数进行运算,使它变成简单的方程再解。

四、列方程解答:

王老师买了一个足球和6个排球,一共花了470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80元,一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五、你知道这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吗?

1、用字母表示数

2、会列方程解方程

3、会判断哪些是方程

4、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5、解了方程要验算。

6、用数学解方程要写“解”和“设”

图形与几何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复习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2、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 3.3.3 2.2.6 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图形与几何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近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三角形分类,三角形边、角的特性。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明确各类三角形的定义特点,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性。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一个梯形,一把剪刀。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复习过程:

一、导入开课。

通过在梯形上剪掉一个三角形,只剪一刀,看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引出“四边形、三角形”的名称(有剩下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

将这些剩余下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分组进行整理

(1)请任选一个内容,先想一想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方法。

(2)小组内确定好方法后,再进行整理复习,小组长做好记录。

2、生汇报,师适时引导

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4、先请一个小组汇报有关四边形的知识。

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角形——按角分:

(1)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哪种三角形?(看角)(看边) (2)不管哪种三角形,最少有几个锐角?最多几个直角?最多几个钝角?为什么?

引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得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引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小组补充:

三角形——按角分:(1)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哪种三角形?(看角)(看边) (2)不管哪种三角形,最少有几个锐角?最多几个直角?最多几个钝角?为什么?

引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得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引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重点让学生和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对于这个小组的整理,大家有问题要问或者还有补充吗?

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再拿一个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

6、即时练习。 (1)我会选。

①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②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三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600 B.1800 C.800 ③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0,顶角是( ) A.600 B.1800 C.800 ④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⑤以下哪一组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

A.4dm 3dm 5dm B.8cm 2.5cm 3cm C.6m 2m 4m (2)我会分!(先在书上做,再讲评) 填一填。

从下面小棒中,挑选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可( )、( )、( )。

1.5cm 1.5cm 3.5cm 4cm 2cm 2cm 3.5cm 4cm

统计与概率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复习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习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复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也可用书上的例题作为材料)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平均数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较合适。 指出:用平均数、中位数描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众数。上面这组数据中,1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四.总结:

我们今天复习了哪些课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精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计划和复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

新版北师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
《新版北师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