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2: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乐际书记、正永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履行职能,全力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这里,就近年来我委在扶贫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下一步考虑,作一简要汇报。

(一)抓政策,抓规划,谋划长远发展。搞好扶贫开发,规划是引领,政策是支撑。我委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会同省内相关部门,以改善生活条件、加快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为重点,就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重点扶贫工程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在编制各类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分类指导、一市一策”的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先后牵头起草了支持铜川资源转型、延安城乡统筹、榆林跨越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宝鸡副中心城市、渭南东大门建设等政策文件,将扶贫开发相关任务和政策尽量予以体现。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在编制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时,给予我省贫困地区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又牵头编制了《陕西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

(二)抓资金,抓项目,推进重点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是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的关键。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安排政府投资、

布局重大项目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尤其对“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优先考虑,加大投入。注重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效率,2001年以来总投资39.55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29.84亿元,重点安排了基本农田、淤地坝、小型农田水利、县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片区综合开发、林业示范和水毁工程修复等一批建设项目。抓住被国家列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的机遇,先后在86个县进行了11个批次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总投资28.96亿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亿元,共搬迁贫困群众

8.2万户,改善了35.5万生活在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群众的发展条件。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陕北十年避灾扶贫规划后,我委会同国土、扶贫等部门,从完善规划、细化项目、试点示范、落实资金等入手,共同推进,使移民搬迁成为群众拥护的“爱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抓基础,抓产业,增强自身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激发其发展的内在活力。按照省政府要求,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前提,我委会同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积极推进西汉、西康、沪陕、十天等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水利、电力、沼气、人畜饮水等基础工程,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牵头起草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和商丹谷底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着力培育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等优势产业,筑牢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

(四)抓制度,抓创新,提高扶贫成效。为不断适应扶贫工作新形势,我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工作安排上,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在项目选择上,按照坚持方向、因地制宜、重在务实的原则,充分征求市县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既注重解决贫困地区的薄弱环节,又注重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在项目管理上,严格实行项目开工报告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公示制、工程竣工验收制,严把项目审核关、建设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扶贫开发事关全局,意义重大。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大局,发挥职能,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深入贯彻《纲要》和《实施意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采取试点示范、对口帮扶等措施,全面落实中、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落到实处。

(二)抓紧编制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的工作部署,与省扶贫办一道,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编制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开发与扶贫攻坚规划,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抓紧编制六盘山、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争取国家更大更多的支持。

(三)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加强与国土、扶贫、住建等部门协作,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移民后续扶持政策,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移民安置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二是继续推进以工代赈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后续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三是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推动资金、项目向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努力使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有大发展大改善。

(四)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自我发展。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陕南循环发展步伐。结合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规划,加大对陕南循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等支持力度,在循环发展中增强经济实力,加快脱贫步伐。二是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划。抓住国家启动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和呼包银榆经济区规划、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用足用活有关支持政策,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做好定点扶贫。着眼于加快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智力扶贫、项目扶贫同干部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定点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