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出版人怎样策划选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7:2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代出版人怎样策划选题

古代出版人在出版活动的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现单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摘录一些资料。因为本人阅读的范围有限,所摘的材料大都是明朝一代的。明朝是我国古代出版事业繁荣鼎盛的时期,从政治上来说,出书很少禁忌,从经济上说,从洪武元年开始,就免除了对书籍的课税。[1]在宽松的出版环境下,出版人施展才能,策划并出版了许多精彩的图书。

时间空间的逻辑扩展

看到《西游记》、《东游记》受到读者欢迎,专门从事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福建建安书林余象斗便自己动手,编写了《北游记》和《南游记》二书。《北游记》四卷,二十四回,写北方真君玄天上帝故事;《南游记》四卷,十八回,写火神华光天王故事。于是东南西北配齐。后来,又有小蓬莱仙馆把四部“游记”汇聚起来,合成《四游合传》行世。历史小说的编撰也是同样的道理。元末明初,已经有几部历史平话,如“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到了明朝,又上伸下延,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南北两宋志传》等十余部,陆续撰写出版,从盘古开天辟地直到明初立国,连串起来成为一部《历代演义》。当各个朝代的小说已经连缀完成,似乎没有什么可写时,又有人专门写某一时段的演义,诸如《杨家府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英烈传》之类,成为一株枝叶茂盛的历史之树。

前面两例,一种是向空间扩展,一种是向时间延伸,都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扩展形式。向时空扩展成系列书,看起来十分简单,但一加一却大大地超过了二。有些书从单本来看,价值并不太大,扩展成系列后却可以得到完善、齐备的增益效果。这可以明代《诗纪》、《文纪》两部书为证。明冯惟讷收集上古到隋代的诗,辑成《诗纪》一书,十四部,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为了和这部书配套,编辑了《文纪》一书,也是从上古到隋代,十四种、二百四十八卷。如果单从其中的一部来看,如《皇霸文纪》,收录的是秦朝以前的文章,大多数是伪作,评论者认为是“一真百伪”,价值有限;但从整部书看,论者又“病其滥而取其博”,肯定其价值。[2]这充分说明了向时空扩展成系列的意义。

聚零为整,集腋成裘

聚零为整是最通常的一种编撰方法,它的思维过程不需要多少解释。这种编撰方式的价值决定于:①各个零件的本身有没有价值?②在汇聚整合过程中持什么指导思想?这种看起来十分简单近于原始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策划出很好的图书。

“三言”、“二拍”是其中最成功的典型。从宋朝开始就有短篇话本流行。一本只有一二万字。单篇刊行,十分不便。谁都会想到把这些单篇话本结集出版。最早这样做的是浙江人洪楩,他汇编的是《清平山堂话本》六集,六十篇。流行不广。继起的是苏州人冯梦龙,大约在六年时间里,他与书商合作,出版了《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即所谓“三言”,共短篇小说一百二十篇。)书商们看到有利可图,便要吴 1

兴人凌濛初编撰类似图书,凌氏编的便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短篇小说八十篇。这“三言”、“二拍”两部书,是我国小说史上最受欢迎的,至今盛销不衰。目前书店中上市的,至少有一二十种版本。这两部小说的贡献,主要是在聚集零篇上面,虽然也有一些编辑工作,但仅至于文字润饰而已。

明代有不少丛书,所作的工作也仅在于汇聚工作,其价值却很大。如:何镗辑《汉魏丛书》,一百种,收汉魏至南北朝的罕见资料;王文禄辑《百陵学山》,一百种,一百一十九卷,收录明代学术思想、农业、风俗等;沈节甫辑《纪录汇编》,一百二十三种,二百一十六卷,收明代从开国到中期的野史杂志;商濬辑《稗海》,七十种,收笔记杂志;钟人杰、张遂辰辑《唐宋丛书》,一百零三种,一百四十九卷,收唐宋的稀见书;胡维新辑《两京遗编》,十二种,五十七卷,收汉代书;范钦辑《范氏奇书》,二十一种,六十五卷,收天一阁所藏奇书。这种做法中,收录最丰富的是胡文焕辑的《格致丛书》,今存一百六十八种,六百零四卷。这部书多次重印,每次的分类方法和收录的卷数都不同,有“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味道。还有陈继儒辑录的《宝颜堂秘笈》二百二十九种,四百七十五卷,笔记杂志、野史佚文、艺术谱录,收书较杂。

这类书中,如果收的书不算很罕见,但经过认真校勘,再加上合理的排列编纂以及有见解的序跋评论,便成为特别有价值的书。最有名的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收六百八十一个作家的作品六千七百二十三首。高棅把唐代的诗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又区分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九格。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出唐代诗歌的全貌,还有颇具特色的注释和附录。另一本明末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也有同样的价值。收集这一百零三家的作品已经是很不容易,又对这一百零三位作家的作品作了分析评论,汇集起来看,无疑是一部精彩的汉魏六朝文学史。

从天下兴亡、国脉民生着眼

明朝后期,北虏南倭侵扰,宦官佞臣擅政,生产凋敝,国势危殆。有识之士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切学问都应该有利于改变这个状况。他们策划编撰的图书,都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充满了时代的忧患感,具有炽烈的政治热忱。

陈子龙主编的《皇明经世文编》,五百零四卷。这部书力图总结明朝二百几十年统治的经验和教训,用以经世致用,改变现实。主编陈子龙、徐孚远、宋徽璧都是松江人,列名编辑二十四人,参阅一百四十二人,他们从一千多部文集中摘出论文数千篇,以作家分卷编次,选文的原则是“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这部书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开始,十一月便完成,松江的书坊用很快的速度印了出来。这部书开启了经世致用之学的学风,对当时文风进行了挑战。

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六十卷,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版。这部书不称“农学”、“农艺”、“农技”而称为“农政”,把农业和政治联结起来,从政治的角度探讨农业。文献资料占十之七八,自己的著作占十之二三。引用文献二百三十种。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桑蚕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徐光启的见解渗透在编纂体例中。清初刘献廷说:“其所述皆迥绝千古,人间或一引先生独特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3]

茅元仪的《武备志》,二百四十卷,图七百三十八幅。天启元年(1621年)刻印。明朝被北方的蒙古、建州女真和南方的倭寇困扰了几百年,国防力量日见窳败,未能振兴。有识见的官员士人寻找富国强兵之方,造成了明末文人“好谈兵事”的风气。茅元仪的《武备志》便是这样编纂起来的。他从两千多种秘图珍本中摘出资料,编纂成书。全书分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个门类,从国防战略到火炮点燃等具体方法广采博收,成为我国古典军事学集大成之作,被称为“中国古典兵学百科全书”。全书曾两次被译成日文。这三部书都是在明朝末叶刊行的,用心深广,编得快,出版快,篇幅巨大,影响深远,出版家的忧国悯时之心,磅礴纸上。

向学术禁区的冲刺

学术的禁区也是出版的禁区。明代的出版先驱们,在出版的某些领域,展开了勇敢的冲刺。首先是在国史方面。国史历来是由皇室撰著的,其操作过程是,先由史官们逐日记载“起居注”,每月一小柜,每年一大柜,深宫秘藏。皇帝去世后,立即任命重臣负责,编撰《实录》,抄两份,分藏不同的地方,底稿则焚毁。由于皇室的种种斗争,已经编成的《实录》也会被翻出来重写,这可是特大的事情。太祖的《实录》就曾被重编过两次。从这个严密的程序就可以知道,除了皇室史官重臣,私家接触不到这些核心史料,也就没法编撰史书。而且,私修国史是极大的罪名。明朝后期,这个禁区发生了变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帝命令开馆编本朝国史,《实录》等重要史料被集中了起来。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宫失火,烧毁了部分《实录》,于是组织人力补抄。补抄过程中,大量流到宫外,形成“解密”,社会上有抄本可买,价值是五万缗,江南的致仕大臣巨室,往往拥有一份。一套《实录》包括太祖至熹宗,共十五朝,三千零四十五卷。拥有《实录》的人有时也让好朋友到家中来阅看。这样便引起了一股撰写“私史”之风。明朝末期编写成书的有一千多种,其中大部头的有二百多部。最重要的如:

童时明撰《昭代明良录》二十卷,意图是“致慨臣主相遇之其艰,而有明良之慕” [4]。纪传体。记载明君十二人,世家五十三人,良臣四百余人。把良臣分成开国名臣、靖难名臣、翊运名臣等十三类。

何乔远撰《名山藏》一百零六卷,分类体。全部用“记”(专题)的形式,共三十七记,记述简明,重视民间资料的收集。但有“务为深艰诡异之词”的毛病。

谈迁撰《国榷》一百零四卷,初稿写成后曾失窃,全部重写。为了写此书,他曾到江南巨室借阅明代各帝的《实录》,还到北京遍访旧臣。用编年体的写法,具体到年月日。能直言不讳。此书一直秘密流传,1958年时才由中华书局刊印。

朱国桢撰《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纪事本末体和宝训体相结合。体例新颖,详于考核,敢于直书。全书分五纪、五传。朱国桢生前只刊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原稿为同乡人庄廷买去后刊印。这时已经入清,为他人告发,引起了清朝“第一文字狱”,因受牵连被杀数百人。明末私史涉及明代历史的大大小小事件,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采用了各种体式。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另一种攀登学术禁区的图书。《本草》有关全民的健康,历来是由皇家编撰的。唐朝由大臣长孙无忌领衔,变成《新修本草》,收载药物八百四十四种,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宋朝编过几次《本草》,《开宝本草》收载药物九百八十三种;《嘉祐本草》收载药物一千零八十二种;《证类本草》收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明朝弘

治年间,太医院刘文泰负责,编成《本草》,四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一十五种,但这部书没有出版,原稿流到了罗马。李时珍用个人的力量,费了数十年时间,实地考察,检查每一种药物、每一种方剂,共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其中新收的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达尔文称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约瑟称这本书是“登峰造极的著作”。

围绕全民关注的大事

明代的出版人力求真实快速地反映全民关注的时事,出版有关图书,凡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都曾出版过不少图书。这类图书有皇家钦定的,有史臣撰写的,有当事人亲历的,有传说和附会的书,也有恶意伪造的书,还有以时事为本事编写的小说和戏剧。有些书在事后若干年有了结论之后才出现,有的却正当事件发展变化的时刻就抢着出版。有的和正统的说法口径一致,有的却有意唱对台戏,翻案,再翻案。因此之故,明朝特多野史、别史和时事小说、时事戏剧。

这类图书涉及的时事有:开国纪事、燕王靖难、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役、夺门复辟、讨平宁藩、辽东战事、平定倭寇、议大礼、三案、严嵩专权、征播、魏忠贤奸佞,李自成起事等。只需燕王靖难和魏忠贤奸佞两事,就可见其余了。

燕王夺侄子皇位的事,是明朝的特大事件。起初十分严厉,连建文皇帝的年号也不能用,好像根本没有这个皇朝似的,当时传说极多,说建文帝逃亡到了外国,又说已经做了和尚,全国出现了假建文帝成百上千。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文复位的可能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禁忌渐渐松动,嘉靖年间,恢复了“建文”年号,历史陈账、旧时传闻又泛滥而起。什么《从亡随笔》、《建文事迹》、《建文野史》等书大量出版,真伪杂陈。

有关奸臣魏忠贤的书也出版了不少。魏忠贤是我国历史上最腐朽的政治势力之一,生前气焰熏天,作恶多端,正直之士如东林党人等同其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在魏忠贤极盛至垮台之后,出现了不少图书。一类是魏忠贤奸党攻击东林党人的书,即所谓的“点将录”,如《东林点将录》、《缙绅录》、《天鉴录》、《初终录》、《同心录》、《石碣录》、《为鉴录》等;另一类是揭露魏忠贤罪恶的书,如《颂天胪笔》等,其中最令人敬佩的是《野史纪略》一书,作者曹学佺。这本书是魏忠贤气焰正盛的时候出版的,其内容尖锐地揭露了阉逆的罪状,表现了气节之士的凛然正气。当时被“毁版”处理,曹学佺被削去广西副使之职。历史时事类图书的大量出版,丰富了史学类图书的体式。我国的历史书,一向有“史书三体”的说法,即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明代的出版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这三种体式,三江源头成了茫茫九派。明代的历史类图书采用的体式有别史、事迹、始末、日记、稗史、类考、史略、外史、征信、闻见、纪闻、纪事、小史、考汇、杂记、辑遗、旧事、私记、秘史、遗事、轶事、野史、漫录、纪遗、备忘、历略、辑要、典故、召对录、敕谕录、廷谏录等,[6]真是百花齐放。

瞄准新的读者群

明朝后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市民群众,他们是中小坐商行商、作坊主、个体手工业者、下级官员吏役、商行职员等。一般说,他们不需要应举考试的图书,而需要符合他们身份的经营行业、日常生活、思想伦理方面的书籍。头脑

灵活的出版人瞄准这些读者,为他们编撰出版了大量图书,有人把这类图书称为“商人之书”,[7]福建建安地区的书林,是做得最有成绩的。

商业活动需要的图书如:《新镌士商要览》,二卷,憺漪子辑,天启刻本。介绍经商常识:《盘珠算法士民利用》,一卷,徐心鲁撰,万历刊本,珠算口诀和应用题实例;《一握乾坤》,十三卷,邓景南辑,介绍天下路程;《一统路程图纪》,四卷,黄汴刊,作者向两京十三省及边远地区的商人收集“程图”,用二十七年时间编成,出版后连印三次;《新刻时尚华筵趣乐谈笑酒令》,五卷,熊氏种德堂刻本,介绍应酬酒令;《缙绅录》八卷,介绍两京十三省官员名录;《新锲士林交际翰札新函》,五卷,明末刊本,介绍各种应用书信写法。

日常生活用书如:《天下四民便览万宝全书》,三十二卷,周文焕、周文炜辑,万卷楼刻本,介绍各种日常生活知识;《四民切用便读杂字》,四卷,余一夔辑、书林詹钟瑞刻本,介绍日用杂字,附读音和用例;《新刻芸窗天霞缊锦巧联》,四卷,刘启化辑,书林刘龙田刻本,各种对联的设计;《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四十三卷,书林余文台编印,这是日用图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有各式“活套”,可供参考套用。还有一本邓志谟设计的《新刻一札三奇》,八卷,萃庆堂刻本。这本书为每一种书信设计三种不同的样板供选择套用,很有心机。

消遣用书。这类书有说唱、传奇、时事新闻、案例、笑话等,无所不包,近乎一本综合性的杂志。如《万锦云林》、《国色天香》、《燕居笔记》等。大都分类分卷,设置各种栏目。例如,《国色天香》设的栏目有珠渊玉圃、搜奇览胜、士民藻鉴、规范执中、名儒遗范、台阁金声、资谈异语、客夜琼谈、修真秘旨,这和现在杂志的栏目设计十分相似。连接中西文化

明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北京,见到了神宗皇帝,取得定居传教的特准。他和中国的大儒名臣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交往,从此开始了持续五十年左右的译介活动。译书总数有二三百种之多,宗教书和科技书大约各占一半。科技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后来的学者把这次译介活动和唐代玄奘的译经并称。

译介活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西人原著,外国传教士口述,中国学者吃透原著的意思后,斟酌成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用这种方式最成功的是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一书,书上题“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授”。还有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书《泰西水法》,也是这样译成的。

另一种方式是西人原著,中国人编译,除了原著中的材料外,加进译者自己的领会、发挥、模仿、引申。如,西人邓玉函把外文材料口授给中国人王征(扬州推官),成《奇器图说》三卷,介绍起重、取水、转磨等机械,有图有文。王征加进自己创造的十一种器械,成《诸器图说》一卷,合在一起出版。后来,王征又汇聚多种材料,加进自己创造的二十四种“奇器”,成《额辣济亚牖造诸器图说》一书。又如,李之藻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人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编译成《同文算指》一书。

李之藻的《天学初函》是中西文化嫁接的一部丛书。这是一部中西合璧的天文数学丛书。全书包括理编十种,器编十一种,共二十一种、五十五卷。其中大部分是西人的口述、中国人记述的书,如《西学凡》、《职方外纪》、《泰西水法》等,只有两种是中国人著的,即徐光启的《测量异同》、《句股义》。梁启超曾说,这次译介活动是“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为第二次”[8]。这套丛书正是这种接触的产物。英国的李约瑟则说:“在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中国的科学便和全世界的科学汇成一体了。”[9]

注 释:

[1] 明史·本纪第二·太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8.

[2]引文均见《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四.

[3]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4]童时明.昭代明良录·自序.

[5]陆粲.与华修撰子潜论修史书.见:明文海:卷一百七十四.

[6] 以上关于题诗的名目,录自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 陈学友.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反动与先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明朝和清朝: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admin)

出版创意下的选题策划

出版策划

出版选题会心得

出版策划方案

杂志出版策划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图书选题策划报告

古代策划专家

杂志出版策划方案

怎样阅读古代寓言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古代出版人怎样策划选题
《古代出版人怎样策划选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