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语文主题读写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7: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年级“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与思考

一、语文主题读写的意义

阅读与表达是人一生中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也是语文素养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但很长一个阶段以来,高中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表达能力都不尽如人意,因而难以落实课标提出来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语文教学现状,从本学期开始,我们2012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引领下进行了初步的主题读写研究。这里的主题读写,就是以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经,以人文主题为纬,设计有序的主题读写专题校本教材,按照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围绕主题读写专题进行阅读与表达教学。让学生在“主题读写”过程中激发阅读热情和智慧,提高表达能力和品位,从而迅速提升语文素养,为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

1、主题读写内容的确定。

我们使用的主题读写校本教材,是学校课题组成员、高一全体语文老师与学校聘请的专家一起研讨并由聘请专家编定。第一学期共有四个主题,按照“学会表达”、“学会写景”、“学会叙事”、“学会描写”四种语文能力,选编四个专题:“永恒的眷恋”、“诗意地栖居”、“昨夜星辰”、“慢慢走,欣赏啊”。每个专题分“必读(四篇)”、“选读(十篇)”、“交流与表达”三大部分内容,同时附有荐读内容(图书推荐、影视作品推荐、其他文艺作品推荐)。文字阅读量达到26万之多,再加上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

一、二”的文章,总共阅读数量达到35万字左右,比起原先一个学期只教苏教版“必修

一、二”教材上的内容明显丰富充实很多。

2、苏教版必修教材与主题读写教材有机结合。

正确处理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与苏教版必修教材是我们实施“主题读写”面临的一个难题。经过研讨,我们确定“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主导,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为拓展”的原则,合理筛选两本教材的篇目,按照“语文能力”把苏教版必修教材和主题读写校本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在同一语文能力和主题下,选用苏教版教材相关篇目作为先导进行“精读(必读)”教学,以主题读写校本教材“必读”篇目为“精读”教学拓展,以其“选读”篇目作为“泛读”。根据这一设计,本学期“必读”教学将“月是故乡明”(必修)与“永恒的眷恋”(校本)结合,“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与“诗意地栖居”(校本)结合,“珍爱生命”(必修)与“昨夜星辰”(校本)结合,“慢慢走,欣赏啊”(必修)与“慢慢走,欣赏啊”(校本)结合。“泛读”则根据主题与表达能力组合篇目。

3、主题读写教学的实践活动。 (1)精心设计两种课型:“讲读课”、“泛读课” “讲读课”,以“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积极性,营造有效教学课堂,激发学生阅读智慧,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每个专题从苏教版必修教材和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中选择3—4篇课文,精心设计“教学案”,精心上好每一课。 “泛读课”,以“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涵、感受文本魅力、体会阅读快乐、享受阅读收获”为重点,充分发挥个体阅读、小组互动、班级交流的功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具体泛读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在一个主题的10篇文章中选读4—5篇文章,学生认真阅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一篇文章(全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或最触动我心灵的语句;这篇文章最值得读的原因,或推荐给朋友阅读的话;读完文章,让我最难忘的情节或内容及其原因;从文章中我发现或明白的生活道理,给我的启迪;阅读文章后,从哪些地方让我明白写作的道理或写作的方法;读完文章,我有一点疑问或遗憾),要求学生在读完后按照上述六点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我们也要求学生给文章写一段推荐语,实则是对文章主要的内容的一个提炼和概括。 ②在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批阅,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结束之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展示,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多角度交流,有延伸交流(在某同学交流的基础上,交流者自己或其余同学,由交流内容引起联想,想到其他阅读中或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类似的情景或内容,目的是培养联想能力和拓展表达能力)、对话交流(是下面同学对上面交流同学提出自己的质疑,由交流同学回答,或者是交流同学在交流自己收获的同时,提出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求助下面同学,由下面同学回答)、论辩性交流(是听讲同学不同意交流发言者的理解与认识,主动提出自己的理解,以引起讨论)。

在泛读课上一般采用学生主持,学生代表发言,老师点评的方式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争相上台,有的同学的发言非常出彩,常常使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掌,发自内心的认同,虽然我们的课堂上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是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异于一般的语文课堂,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学生的智慧和激情。 (2)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在主题读写中,学生仅仅通过阅读来积累生活、感悟生活、沉淀思想还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写作,写作能使阅读向纵深发展,能使学生个体进行更多的“悟”和“思”,用写来促进思考,用写来促进感悟,用写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这种与写作相伴随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

所以在泛读课上我们也鼓励学生动笔写读书笔记,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在课堂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或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旁边作批注,不作具体规定与要求,只是鼓励,最后通过展示、印发精彩批注等形式激励学生。如在学习《清塘荷韵》后,学生对于文章思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初读文章写的推荐语进行修改,形成了新的推荐语,好的推荐语,老师打印成文字张贴在教室里,让全班同学学习体会。

如姚沁科同学说“一池的荷,一池无声的歌。惊愕于荷花的美丽时,是否又想过它如何忍受那些潮湿与寂寥,冲破水幕,绽出花来?它用傲骨赢得新生,它以释然面对消逝。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面对那剩下的生命时光,又有何患呢? ”。

除了推荐语,还有学生上台泛读交流的发言文字打印成文,如在阅读完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一文,学生是这样说的: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个完整的有机体。作者强调了人生的统一性,对此我是很赞同的。就拿各位来说,大家用了9年的时间读书,来到了高中,证明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化,而如果没有这9年的时光,可能在很多年以后,我们会被称作“文盲”。但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文盲,所以这段时光也成为了我们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就像写文章一样,只有真情的流露的文章,才是能感动自己和别人的好文章。

第三,文章忌滥俗,生活也忌滥俗。作者在文中举的是东施效颦的事例,其实大家平时写文章时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多同学写的内容千篇1律,这样的文章既没有新意,自然也不会得高分。此时创新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四,俗语说的好:“唯大英雄能本色”。意思是说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活出个性,而不是做别人的影子,只有最真实、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不仅因为他们懂得创造美的事物,更在于他们懂得欣赏美的事物。他们还能同时兼顾严肃与豁达的平衡,做人也应该如此,才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欣赏美,创造美。

这段文字表述层次清晰,观点明确,更体现出了学生自己对于生活学习的一种感悟和思考,这种理性思考能力在以往真是不多见,以上还只是片段式的写作,我们也希望学生通过主题读写后能写一些大的文章,所以每一个专题结束都要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一节课是对整个专题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及一些文章写作艺术特色的回顾,一节课用于写作训练,本学期我们写了以下内容:《爱,是不能忘记的„„》、《我的读书生活》、《收获》、《温暖》、《江南的冬景》、《读后感》、《最美是故园》等写景类散文和记叙类散文,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及语言,或者是模仿文章结构,或者是模仿文章的语言,不过这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需要让学生慢慢去积累生活,积累思想,最终通过自己的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如果说阅读,我们每一个孩子可以读到几十万字的文字,对于他们一个学期的写作量我们也可以进行考量。如以高一(3)班沈思蓥同学为例,一个学期来该同学的批注、点评、随笔、读后感、作文一共写出的文字为2.5万多字,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从整个年级学生的作文来看,好文章也是层出不穷,每次大型考试作文最高分在普通班。又如高一(3)班姚沁科同学第一次参加无锡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就获得了一等奖,将来我们希望学校搭建更高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一展风采,这样激发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乐于写作。

4、主题读写拓展性语文活动。

一般认为“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语文能力,这是有道理的,其实,这四项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主题读写不能单纯停留在“读”和“写”两个方面,读写过程中,“听”和“说”也是很重要,“泛读课”的交流表达就是在“读”与“写”的基础上的“听”和“说”的展示。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整个年级开展与“主题读写教学”相应的语文活动,作为主题读写的拓展。

本学期我们举行了“青春颂歌——高一年级诗歌朗诵大赛”,学生参与的激情空前高涨,从班级选拔到年级比赛,学生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培养。高一(3)班举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第一阶段是学生自我介绍,第二阶段是向班级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在整个高一年级开展读书活动,本学期已开始下发了阅读书目60多部,供学生选择性地阅读,高一(2)班、高一(3)班在班级都设立了书柜,每人拥有一部书进行阅读,高一(3)班要求一个学期读完一本书,写推荐语、读后感。

三、语文主题读写的体会与思考。

1、主题读写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兴趣。将同一主题内容的不同形式的文章组合在一起,通过精读和泛读两种形式展开让学生阅读,这样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就可以起到前后联想、融会贯通的作用,引起他们对某一主题的内在的一种“共鸣”;尤其是在泛读交流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有自己个人的独到的见解,当这些见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时,他们会有一种被认同的成就感,而当这些见解被质疑时,他们则需要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以期获得其他同学认可,无论是质疑还是被质疑,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热情和兴趣被大大激发了。

2、主题读写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智慧。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既包括对某篇经典文章的细致深入的分析(内容、语言、艺术手法),又包括对整个主题的所有文章相似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在文章的思路、语言、手法上的不同的比较,这样就养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好的阅读习惯,用这样系统的好的阅读习惯去读文章,阅读能力相应就得到了提高,阅读智慧开始被激发出来。

3、主题读写提高了学生文化修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主题读写教材整合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对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思想的内化和传承。一如德国赫尔曼黑塞曾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谈到阅读经典的意义时说:“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在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经典之作使阅读者把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延续下去,使一个人文化修养得以提升。 比如“昨夜星辰”这一专题,我们精读《药》、《这是你的战争》、《六国论》,泛读了《田单列传》、《西安这座城》、《甲申三百年祭》、《怀古诗二首》、《今生今世的证据》一组文章,学生体会到了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阶段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虽然以上内容都是历史,但给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思考是无限的,在读完《甲申三百年祭》后,学生说我们要“时时反思自我,刻刻警示自己,胜不骄、败不馁, 唯有胸怀天下,目光长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生今世的证据》:故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寄托。当我们竭力去追寻消逝的过去时,常会因曾经拥有时的不珍惜而悔恨,但已明白一切都只是徒劳。当我们丢失了故乡,丢失了心灵的寄托,丢失了生活的证明,这时候,心里排遣不散的总是浓浓的乡愁。 在一篇篇文章的阅读思考中,学生的精神一次次被激励,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一步步提高,语文素养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4、一点思考。

在我们进行主题读写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教师方面在阅读领会、指导学生、备课上课都存在知识不足、方法不多、时间不够的问题,教师需要自我进修、增加积累、更新知识、得到指导,还要加强备课组、课题组的研讨。学生方面,存在知识笼统、理解浅层、方法单

一、差异明显等问题,在接下去一个学期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研讨,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和兴趣,逐步提高效率和能力。

一个学期来我们的感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智慧、阅读品质、表达能力、表达品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语言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思想积累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精神长跑的过程,厚积而薄发,学生在达到一定阅读写作量的积累之后,最终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高一高二读写教学意见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析论文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高一语文老师论文

高一作文读写案

读写——语文教学的协奏曲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论文、读写迁移

论文、读写迁移

读写结合论文

高一语文主题读写教学论文
《高一语文主题读写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