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前准备及检验后恢复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前准备及检验后恢复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重要特种设备,必须按照一 定的检验周期进行定期检验。《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 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内外清理、介质置换、通风、降温、登高设施等现场检验检测前的 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现场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现场检验检测结束后立即与 使用者办理检验检测结束告知手续。由此可见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检验前准备及检验后恢复工 作均由受检单位负责进行。鉴于国内一些相关事故教训,因此只有程序清晰才能明确特种设 备检验机构、使用单位等相关方的法律责任,有利于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便于使用单位及时接收设备投入使用。

1、检验前准备 检验前除编制检验方案、审查储罐有关技术资料外,其他准备工作应符合《压力容器定 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见最后一页)第十七条的规定。

1、检验前准备工作:

1.1 置换 将待检储罐内液化石油气的液相介质抽至其它储罐;确保安全时,将罐内气 体引至安全处用火炬燃烧(加水封),直至表压为零;

1.2 注水 将水泵出水口接储罐排污管口,向储罐内注水,至上部放空管口溢出水为止; 储罐满水浸泡24 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可用蒸汽吹扫),至内部残余液化石油气含量达到0.4% 以下;

1.3 打开上部人孔盖,拆卸安全阀进行校验。

1.4 排水 将罐内存水排尽,拆卸储罐下部所有一次阀门,用盲板法兰封堵管道接管口, 使在用系统与待检储罐完全隔离。然后拆下压力表、温度计进行校验。

1.5 清理 从人孔处用高压水枪冲刷储罐内壁,将储罐底部积存杂物从排污口处排出, 保持罐内湿润、自然通风;待确定人员能进入罐内后,用高压水枪冲刷储罐内壁,将积沉物 清出罐内并及时移出罐区至安全地点;

1.6 在储罐内打磨所有罐体对接焊缝及接管角焊缝,打磨宽度为焊缝及焊缝两侧各 100mm,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待检;

1.7.将所有一次阀门拆下移至罐区外清理、修磨。螺栓螺母用机油浸泡养护,板式液位 计冲洗清理干净。储罐接管法兰密封面清理干净。所有阀门需逐只进行耐压试验合格。清查 所有储罐附件,修理、更换损坏部分;并备足储罐需用金属缠绕垫片、四氟带、填料等物料;

1.8 按检验所需准备水源、24V、220V 电源并接至储罐附近(确保线路完好,配置漏电 保护器及插排等);对直径大于2m 的罐体需准备进罐扶梯、检验用脚踏木板,储罐内部照明 必须使用24V 以下电源。

特别指出:液化石油气储罐因制造日期不同,其法兰连接的密封面结构形式有所不同。 具体的规定为:1)、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 号《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第37条规定:设计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容器,使用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 兰密封面,应采用高颈对焊法兰、金属缠绕垫片(带外环)和高强度螺栓组合。不得选用石 棉橡胶的垫片,平面或突面密封面法兰和低碳钢螺栓组合。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固 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 版)3.17(2)规定:盛装液化石油气、毒性程度为 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渗透性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其管法兰应当按照行业标准 HG/T20592—HG/T20635 系列标准的规定,至少应用高颈对焊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 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栓组合。根据储罐的不同制造日期,检验前准备时若发现储罐结构不符 合以上规定,应要求使用单位采取措施,符合上述规定。

2、检验实施

检验人员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并且执行使用单位有关动火、用电、高空作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定。 根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013 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项目以宏观检查、壁厚测 定、表面缺陷检测、安全附件检验为主,必要时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检验时使用单位应派出人员(其中一名电工)协助现场检验及其他相关工作。 检验过程发现的缺陷根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013 版)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

3、检验后处理、恢复

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机构应立即与使用单位进行检验结束交接,使用单位应对储罐进 行清理、置换(含氧量低于3%)或抽真空处理后方可充入液化石油气。

3.1 检验完成交接 定期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机构应向使用单位反馈检验情况及结果,检验发现的重大安 全隐患应立即告知储罐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填写《重大问题告 知表》)。储罐的修理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 版)的规定,受压元件的重大修理、改造应经监督检验合格。全部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单位应填写《检验工作完成交接单》,经储罐使用单位负责人 签字确认,作为检验工作完成交接的见证。

3.2 置换可用以下方法:

3.2.1 水置换法:是用水做媒介进行液化石油气气相与空气置换的方法。进行置换时要 将被置换的储罐全部充满水,排净空气后关闭放气阀;然后从储罐最高位接通液化气的气相 管道,再从最低位排污管口向外排水;当储罐排出罐内1/5 的水时,应关闭与系统连接的气 相,用罐内余压将水全部排净,至从排污管口冒出液化石油气的气体为止(排污管口应按规 定接至安全地点),立即关闭排污阀;水全部排净后,压力应不高于0.1MPa;在此压力下排 掉液位计、压力表、阀门底部的残余水分。置换结束后,可将储罐内升至正常工作压力,关 闭通气态液化气的阀门,观察正常无泄漏后,然后可以按充液操作程序进行充装。在用水置 换时,注意避免出现死角,若有存水冬季容易使管道阀门结冰、冻结,甚至冻坏管道阀门, 切忌水进入烃泵。冬季来临前应及时进行排污排水。

3.2.2 氮气置换法:是以氮气为媒介置换设备(系统)内空气的方法,用氮气置换时, 先将液相管路与氮气相通,向系统(储罐)内加入氮气,同时打开储罐上部放空阀,让气体 排出,约10 分钟后,关闭排空阀,使系统(储罐)内充气压力为0.2MPa 时关闭氮气源,保 持10 分钟,打开放散阀,排空至压力为零,再通入氮气升压,稳压后排出,依次重复操作, 直到取样分析系统(储罐)内含氧量为〈3% 为止。拆除氮气源,从气相管通入气态液化气, 待压力达到当时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停止充气,关闭气相阀,再按充液程序向储罐充装 液化石油气。

3.2.3 抽真空法:用抽真空法时,应先将系统上的压力表和安全阀的根阀关闭,使其与 待置换的系统隔离,并将储罐上的压力表换为真空表,作指示用。 将系统的液相管与真空 泵相接,注意切断与无关系统的连接,开启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操作,直至系统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停止抽气,关闭液相管上的阀门,从气相管向系统内充进气态液化气,并视进气情 况开启压力表根部阀,关闭真空表的根部阀,换成压力表后开启根部阀。待压力达到当时条 件下饱和蒸汽压时,关闭气相阀,再按充液操作程序向储罐内充装液化石油气,充液结束后, 应及时全部开启安全阀与储罐相连的截止阀。

以上的置换作业,切忌盲目操作,向系统充入气态液化气时,要随时注意检查有无漏气 现象,对出现的漏气应及时消除,同时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定,严格把握安全操作, 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余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检验前,现场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一)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按照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者拆除;

(二)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安全牢固(对离地面2m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

(三)需要进行检验的表筒,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缺陷的部位,彻底消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进行无损检测的表面达到JB/T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

(四)需要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将内部介质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燕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盲板隔断;

(五)需要进入接装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达到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当符合使用单位的有关规定;盛装易燃、易爆、助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六)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消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放在18%至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需要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七)高源或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压力容器,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使之达到可以进行检验工作的程度,防止造成伤害;

(八)能够转动或者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必须锁住开关,固定牢靠;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移动;

(九)切断与尽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检验照明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4V,引人压力容器内的电缆必须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十)需要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隔离出透照区、设置警示标志。

检验时,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和维护等相关人员应当到场协助检验了作,及时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安全监护,并且设置可靠的联络方式。

浅谈液化石油气储罐开罐检验

50方液化石油气储罐

4.6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

液化石油气掺混站全面检验

液化石油气储罐操作规程及保养要求

压力容器检验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注水法处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

注水法处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

氧气储罐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玻璃板液位计计量误差初探论文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前准备及检验后恢复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验前准备及检验后恢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