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

探究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贵州省纳雍县昆寨民族中学 晏梦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校领导和全校老师也积极行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了许多有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开拓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校的教学成绩成跨跃性的提高。我校于2009年4月份结束了县级课题《建构‘以自学为主的和谐导学法’学教模式》以后,校领导又积极着手做地级课题《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从校长到各处室主任都非常重视这个课题的研究。于2010年9月份召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研究的动员大会,说明了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制定了具体的课题研究行动纲领,给全体教师规定了具体的任务和呈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同时规定了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校分管领导的主要责任。经过学校领导和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三学年的摸索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运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生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复习和相互解决疑难问题的学习习惯。我校全体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又上了一个台阶。本文将从进行《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原则及实践的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能和质量的切入点、核心和杠杆。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朱小蔓教授指出:‚在学校教育诸多关系的和谐中,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运动最为基本和核心。‛教与学的活动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基本素质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在教与学的领域内,在课堂这一阵地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内容和目标,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师生情谊缺失,甚至产生了师生对立现象。为改变这种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

2、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年头,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老师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课改,老师们有思考,有行动,但思考的力度、深度还不够,对高效课堂的建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是这样:目前学校近几年中考都在全县取得拔尖,但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大量消耗时间来获取的。如何做到‚轻负高效‛,我们只有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学教模式。而校本教研、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一种时代要求,基于学校问题、在学校中研究,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其实这更是为了我们老师自己的发展。如今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公开课的教研,我们发现,我们教师当前课堂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的好为最大满足,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要不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长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低效互动多,及时反馈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追求形式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臵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6)、继承传统多,自主创新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法,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另外,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我们仍然不是很清晰。绝大部分教师只能做到知识目标的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则无从谈起。 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次课题研究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界定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规律可以从理论上使教师和受教育者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增强参与课改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2、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要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就是要‚聚焦课堂‛、‚决战课堂‛。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而且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过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民主与创新实践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将有效教学的理念转化为自身观念的行为。

2、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从而促进昆寨中学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3、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4、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5、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3、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实践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过程的讲授,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六、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的原则:

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的学教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把教学改为‚学‛与‚教‛。 2.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基础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精英培育到教育无类,由填鸭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

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自学、导学与反馈。做到自学到位,导学有方,反馈及时。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学生预习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4.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

七、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学教模式的基本流程

(1)、课前,教师拟定自学提纲

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学教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注意的是这里教师预设的是‚自学提纲‛,不是‚教学提纲‛,也不是‚学习方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自学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课中,学生如何学

这是‚课堂导学‛中教师导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导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学后,教师如何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学教对象的复杂性、学教内容的灵活性、学教方法的多样性和学教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学教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学教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学教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八、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学教模式要实现多种转变

如果教学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则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多种转变。

(1)、教师导学——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教师的‚教‛不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教师受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凸显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一旦成为‚讲师‛,学生充其量使之能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其主体作用一旦丧失,向他们大脑里灌输知识可不像向容器里装物那么容易。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导学,就是说教师教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其重点是指导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尝试练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及思考探索的方法等。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为‚指导学生自己去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他们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指出的:‚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好象给了学生打开一座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的确比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科学知识更有价值。对于学生来说,成功的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用,是开发潜能、发展智能的最关键的条件。总之,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靠教师的‚灌‛,只有在他们自己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2)、学生自学——导‚被动‛为‚主动‛。‚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自学,然后依据自学情况进行导学。学生自学,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 层面上,而不是‚教‛ 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在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讨论——教师导学——巩固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延伸。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学生‚自学‛要做到‚三明确‛:即目标明确,学法明确,难点明确。教师‚导学‛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导什么,导学生不会的内容,导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明确导的方式。‚导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教师讲解要避免重复,力戒教师讲一句,学生跟一句,教师讲一遍,学生重复一遍。紧缩教师讲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当然‚自学‛与‚导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辨证统一的整体。‚自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导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句话,建构‚自学为主的和谐导学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4)教师导学要‚突出两个中心、构建六项有效导学策略‛为思路。‚两个中心‛就是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与教的关系上,要以学习为中心。‚六项有效导学策略‛则是(一)先学后导;(二)三导三不导,即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导、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导、教师导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导;(三)及时矫正、反馈;(四)三布臵三不布臵,即不布臵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臵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六)删除无效导学环节。

九.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学教模式的注意事项

1、问题由学生提出。在学教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措施。老师们要开展‚比比谁提的问题多‛,学校要开展‚敢于提问的好学生‛、‚提问能手‛、‚金点子‛评选活动。

2、新知由学生发现。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所以我们要求教师相信学生,把探索、发现新知的机会留给学生。

3、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体验、领悟的过程,假如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过程,其能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抑制,自然也就难以实现个性的发展。因此,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教过程中,通过手、脑、口、眼多种感官参与,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4、难点由学生攻克。遇到困难是课堂学教中常有的事,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反问学生,给予必要的暗示,让学生出谋划策,共同解决。‛碰壁‛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环,教师应制造一定的困难,让学生在攻克难关中发展自我,锻炼自我。

5、重点让学生讲解。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就会束缚他们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到前台,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6、疑惑让学生解答。在学习中,会有很多不解的问题出现,但甲不懂的可能乙懂,乙不懂的可能丙懂。教师应将学生疑惑的问题再次展现给大家,让学生解答同伴提出的问题,这是激励主动探索、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好办法。

7、学法由学生归纳。‚授之以渔‛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学法,就必须学会归纳。当然,归纳学法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引导。精心设计是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就能有一定的领悟,甚至是一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巧妙地让学生在回顾探索过程时,用我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发现什么、说明什么、预计什么的方式来归纳学法。

8、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一节课结束,最后让学生谈谈感想,谈谈收获,谈什么,怎样谈均由学生确定,教师要做好记录,以便接受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和建议。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是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创设宽松的、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学教环境,为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供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现在,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已经步入了结题,恳盼我校各位老师对此有效教学实践能读懂读透并加以实践运用,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让此学教模式成为我校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同时也愿此学教模式能够成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得到社会教育同仁的借鉴和完善,使之走向成熟并得到推广和应用。果真的话, 我想: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实践将在每所学校蔚然成风;专家型的‚教育名师‛也将在教育界不断涌现;能力型的‚天才学子‛也将在各所学校展翅启程!

2014年2月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和谐师生关系个人 中期结题报告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有效教学结题报告

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结题报告

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有效教学实践、探究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