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实践与探究范文600(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3 12:04: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管理创新与创新实践探究

企业管理创新与创新实践探究 姓名:(三号楷体加粗,下同) 学号: 01000076

学院: 管 理 学 院

专业: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20××年 ×× 月 ××

[摘 要] 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应认真分析激发组织创新力的影响因素,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自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创新理论,从而为现代社会、现代组织引入了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驱动力。现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成功企业都将创新视为关键的竞争优势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正如哈佛大学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认为的,2l世纪将是熊彼特的世纪。管理体系中的创新者是指那种看到经济中存在的潜在利益,并敢于冒风险,把新发明引入经济中,以便获取这种潜在利益的企业家。对企业来说,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因素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变革。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新世纪中,企业面临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且外界环境的变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企业管理面临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挑战。二是管理理论不断取得新发展。近20年以来,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管理理论,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90年代初提出核心能力理论、业务流程再造、虚拟组织、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表明,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根本性变革管理理念、内容和方式,运用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的管理变革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局部的修整,将难以应对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必将为市场所淘汰。众多管理创新成果的成功经验表明,实施管理变革,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智慧,能够驾驭创新艺术,能够融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摸索企业管理变革的规律和历史方向。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管理的创新,企业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更谈不上竞争优势。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时代要求经营者:一是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创新者,每个企业都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二、对管理创新的再认识

1.观念创新——虚拟办公模式。世上没有永远对任何企业都通行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在管理世界中,没有权威,只有创新。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迹象表明,虚拟办公室工作状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这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员工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者则支持、指导、协调员工的工作,激发员工的智慧,并为员工服务。这时企业领导不再是聪明的总裁,而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真正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企业发展的根本大计,策划实现使命的长期战略。

2.战略创新——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

实行全球化战略,不仅要有利用国际资源,占有国际市场的战略意识和雄心壮志,更重要的是有全局的逐步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首先,要面向全球开发与配置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税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根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来组织技术开发;根据不同地区文化水平和企业需要来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其次,建立一套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生产体制。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了以国内生产为主,海外生产为辅的传统经营方式,力求建立各种形式的海外生产基地。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告诫自己的员工,“国际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赖以生存的关键。进人21世纪,不实行国际化,我们就无法生存。世界将走向自由市场。韩国也不例外”。再次,全球化的经营战略更多的是指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许多企业通过启用当地营销人才或加强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不仅懂营销、懂外语,而且熟悉当地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的营销人才,以完善国际营销体系,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而且,企业要成长为跨国公司,还需要具有经营视觉灵、经营规模大、经营区域广、经营范围宽等特征,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需要。

3.制度创新——学习型的企业组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在美国,每天约有上千家企业诞生,同时每天又有千余家企业倒闭。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企业策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真正出色的企业,都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能不断学习的组织。彼得·圣吉在研究系统动力学的管理理论和

无数优秀大企业的管理实践后提出:未来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出现,是企业制度的一次创新。4.组织创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管理者及劳动者之间共享,企业组织等级结构已不再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造就了一种崭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这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组织。它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它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型组织和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中,通过未来凝缩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竞争优势在于不但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不难预言,扁平化企业组织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独具特色的组织创新。

5.市场创新——网络营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进入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实现了对传统商业管理的根本性变革。网络营销就是信息革命带来的一次市场创新。二战以后,跨国公司得以迅猛发展,其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使得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和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然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因素的不同,使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国际互联网络的投入使用克服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甚至是同化了这种差异。它提供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市场,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从而加速了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使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营销的角度讲,网络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沟通,了解顾客的要求、愿望及改进意见,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改进为小群体甚至个体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满足,符合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同时,它的革命性在于缩短了整个经济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具体到营销机制,网络技术打破了横跨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时间、空间障碍,弱化了存在于二者之间的各种中间环节和渠道。

三、促进创新与创新实践

(一)促进创新因素分析

1.结构因素。一是有机式结构对创新产生正面影响。有机式组织结构是相对于机械式组织结构而言。它强调内部的全面合作,更重视非正式的沟通,倾向于将权力分散化,能够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因为有机式结构纵向变异、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低,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使创新更易于得到采纳。二是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另一重要的基石。组织资源充裕,就使管理当局有能力购买创新成果,敢于投下巨资推行创新并承受失败的损失。三是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2.文化因素。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专一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容忍不切实际,组织不抑制员工对“如果……就……”这样的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乍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行的,但往往可能带来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外部控制少,组织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接受风险,组织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容忍冲突,组织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注重结果甚于手段,注重结果意味着对于任一给定的问题,可能存在若干种正确的解决办法;

强调开放系统,组织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作出快速反应。

3.人力资源因素。在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能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以确保创新得到推行。研究表明,革新能手们有一种共同的个性特征:高度自信、有持久力、精力旺盛、敢于冒风险。同时也显示出与动态式领导相似的特征。如他们会以其对创新成功的潜在可能的认识,以及他们个人对其使命的坚信不移来激励和鞭策他人,并善于从他人处争取支持的力量。另外,创新能手们一般拥有提供相当大决策自主权的职位,这使得他们能在组织中引入并推行所提倡的创新。

(二)创新实践

1.企业管理创新要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特别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只有拥有核心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处在了完全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创新的使命是摒除企业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妨碍因素,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袭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到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对接的条件下,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和加剧,市场游戏规则将得到更严格的执行。这对我国长期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上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来说,直接面对国际跨国厂商的竞争,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新的竞争环境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管理创新必须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2.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是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社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层出不穷,致使生产力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的矛盾不断产生,企业经营也如逆水行舟,要想不被淘汰,必然要加快创新步伐,解决制约因素。而管理创新只有首先瞄准企业中的主要矛盾,排除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才能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持续成长。

3.企业管理创新必须与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相融合。管理创新的实质是合理组织生产力,体制创新的实质是解放生产力,技术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直接发展生产力。尽管三者侧重点各不相同,在企业管理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没有体制创新作保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就会缺乏动力,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不可能持续进行;没有持续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就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体制创新就难以得到具体落实;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就难以达到持续提高生产力的目标。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考虑制度的制约和技术进步对管理创新可能造成的影响,将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握平衡,通盘考虑。

4.企业管理创新要持续进行。国外管理实践和研究证明,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IBM、强生、Sony等国际一流企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管理机制能激励并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例如,海尔从《日日清管理法》管理创新成果到《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管理创新成果,通过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使得海尔从经营艰难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集团企业,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5.企业管理创新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之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我国企业

作为真正的企业,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才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的,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还处在青年、少年时期,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整体来看还很稚弱,在应对这些严峻挑战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困难。”而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市场经济的道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中,众多企业已形成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成熟、先进、科学的模式,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成果。我国企业的实际和企业管理理论的现状,决定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洋为中用”将是我国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式。同时,企业管理创新还要充分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本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生搬硬套,而要引进、消化、创新、发展,走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淑芬.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吴敬琏.中国企业还处于少年期[N].人民日报,2007-01-04.

[4]刘同福.中国式持续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徐兆辉,等.管理科学与社会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刘臣钦,等.现代企业组织设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推荐第2篇:绿色建筑的探究与实践

绿色建筑的探究与实践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设计

作者: 张津奕 刘军 刘祖玲 曹宇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收稿日期:2010-11-1

5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自主开发的建筑项目,借“开发、设计、运营使用及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优势,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生态技术的数据和经验,并以此检验所使用的各项生态技术、设备在建筑中的实际运行效果,以达到生态建筑的“可推广、可借鉴、可示范、可复制”的目的。项目在设计之初就以国家绿色建筑两星级为设计目标,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的各项条文规定,并于2009年12月10日获得建设部审查通过的国家绿色建筑两星级标准。

科技档案楼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63m2,可用地面积1263 m2,建筑基底面积809.49 m2,总建筑面积4585 m2,地上6层,建筑总高度23.85m。其中:一层为展厅及科技档案库;二层为绿色建筑机电技术研发中心及绿色建筑数据展示中心;三~六层均为机电设计所办公室。

1建筑设计

1) 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项目基地范围相当局促,原址为三层旧有库房。北侧与文体中心相距仅6m之遥,与南侧围墙相距4m,围墙之外是华北院自建宿舍,总高约18m。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成为我们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不利的设计条件迫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协调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最终选择与原有文体中心贴建的设计方案。新建筑与原文体中心贴建至少带来三大好处:首先,新老建筑整合为一体,建筑内外空间更易达到和谐统一;其次,贴建使得新建筑北移,让出更多的室外可用地面积,更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再次,建筑的北移为建筑争取了更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也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节能”原则。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减少由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

2)体形系数的控制

体型系数是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北方建筑。体型系数越小,对节约采暖能耗越有利,但是体型系数过小有可能制约平面功能的布置,造成进深过大,影响建

筑自然通风,采光,变向的增加了建筑通风、照明能耗的增加。在设计方案中我们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反复推敲,最终抛弃了复杂及标新立异的几何形体,选择了简单规则的形体,最大限度的控制体形系数。

3)屋顶设计

屋面做法选用80mm厚挤塑聚苯板,在保温层上做150mm厚的佛甲草种植屋面,屋面传热系数达到了0.42W/(m2•K),远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55W/(m2•K)。屋顶绿化面积为568 m2,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为80.9%。佛甲草种植屋面属半自动半人工养护的屋顶绿化系统,其保温性能的优越性在我们设置的屋面楼板温度监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一方面佛甲草对于生存环境要求较低,养护成本低廉,另一方面饱水状态下的荷重仅为150kg/m2,减轻了建筑结构的荷载,有利于节省建筑造价。

4)建筑外墙设计

维护结构采用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砂加气砌块保温墙这种新材料不仅具有传统墙体材料的基本功能,更具有节能、轻质、防火、隔音、环保、施工便捷、节省投资等诸多优点。同时其主要原料来自于平板玻璃生产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硅矿尾矿砂,利用硅尾矿砂元素含量较高的特点,变废为宝,进行掺加再生产。硅矿尾矿用量占整个砂加气原材料用量的30%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使产品质量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要求。科技档案楼的外墙主要为200~350mm厚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贴50mm厚挤塑保温板和窗口部位30mm厚胶粉聚苯保温浆料。整个建筑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仅为0.39W/(m2•K),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60W/(m2•K)。

5)建筑外窗设计

较小的窗墙比有利于冬季节能,而通透的表皮则利于夏季自然风的流通以及自然光的采集。如何合理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方案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因此,在立面设计上反复比对,根据天津地区的全年主导风向及冬夏两季的主导风向,在不同朝向的外墙形成不同的窗墙比系数(南向:0.32;东向:0.25;西向:0.29;北向:0.11),均衡了各个考量因素,实现了建筑功能、建筑立面与建筑节能的兼得。外窗的材料为PA断桥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平均传热系数达到了2.0W/(m2•K)。

6)建筑外遮阳设计

外遮阳对于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降低空调负荷具有很大作用。建筑东向设置固定外遮阳百叶,西向采用机翼型电动智能外遮阳百叶,可根据太阳入射角度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

7)绿植系统的设计

项目采用综合绿化方案,除屋面种植之外还包括垂直及室外绿化的设置。建筑首层设基槽(利用传统花坛)种植爬墙植物,夏天可以遮挡太阳辐射,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景观设计采用复层绿化,优化乔、灌木的种植位置及灵活搭配,选择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绿化物种,主要以乔灌木为主,适当种植宿根花卉及草坪。

8)节能电梯的选用

所选用的蝶式马达(无齿轮)电梯比较传统有齿轮电梯节能达40%以上;噪声方面,普通有齿曳引机的电机转速在1500转/分左右,而蝶式马达电机最高转速只有95转/分,取消了齿轮减速箱,因此环境噪音降低,且不再使用润滑油,使得即节省每年的换油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8)装修一体化设计:

本项目的内、外装修设计做到和土建设计、机电设备设计、施工同步且匹配,避免了在装修施工阶段对已有建筑构件的打凿、穿孔、拆改。既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建筑垃圾、装修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以及装修施工的工作量。

2 结构设计

1)消能减震支撑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设置23品消能减震支撑。该消能减震支撑为我院自主研发,现已获得国家两项专利认证。消能减震支撑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楼板钢筋含量,从而来达到节材的目的。

2)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的采用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尽可能的减小建筑结构中梁柱截面尺寸,并且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采用高强度钢,以达到减少用钢量的目的,故本工程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高强度钢,比HRB335钢节省用钢量20%。

3给排水设计

1)节水型洁具的选用

洁具选用节水型水龙头和节水型坐便器,比同类产品节水25%。同时还选用了无水型小便器,普通节水型小便器一次用水量3L,按办公人数计算小便器一天用水量为1m3,一年耗水量为300m3,而感应式小便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又易造成感应器损坏,无水型小便器的采用可以减少维修量,只需每年更换一次排水部分的薄膜套即可。

2)太阳能热水系统

天津地区属于二类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太阳能是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档案楼共有14个洗手盆冬季需提供热水,由于洗手盆分层设置比较分散,如果每两个手盆下设小型电热水器则需设7个电热水器,且每个热水器冬季需24小时运行,很不利于节能,因此考虑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屋顶水箱间内设置太阳能热水箱及热水循环泵。本项目选用的是专利真空管,克服了普通真空管真空度

低,保温性能差的缺点,同时价格适中,并且发射比降低50%,集热器内胆于其他部分实现无焊连接,密封性好。

经计算,14个洗手盆一天热水量为1m3,太阳能集热板面积为21m2,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投资5万元左右,使用年限为15年,而如果使用电热水器,初期投资为3500元,按每年运行180天考虑,每天8小时运行,年耗电量1万度左右,全年运行费为7600元,可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6年即可收回成本,并符合节能的要求。

3)非传统水源利用

根据项目占地面积小、可回收利用的污废水量少的特点,如单独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则投资大、不经济。考虑项目所在的气象台路附近有中水处理厂,可以方便地从其引用市政中水,且天津市建委明确规定,建筑室内冲厕级室外绿化用水必须采用中水,为此,项目由气象台路引入一根DN150市政中水管,供建筑的冲厕、庭院绿化用水及洗车之用。

4)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对于非传统水源的雨水利用因降雨量小,可回收雨水量少,因此本项目设计收集屋面雨水,对建筑的屋面雨水进行有组织的收集,有组织的排入附近绿地。通过管网末端的渗井排入地下,可灌溉绿地及补充地下水,从而节约绿化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5)高效的灌溉方式

本项目绿化用水采用滴灌的方式,由中水管道引入供水,在绿地内设置阀门井,沿绿地敷设滴灌管,通过滴灌浇洒绿地,即可达到节水的目的,又可避免中水在空气的弥散。

4暖通设计

由于采暖空调能耗在建筑总体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项目在改善维护结构性能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能够提高暖通系统能效、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技术,其中包括:利用浅层地能的地源热泵系统、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1.系统的冷热源介绍:经过技术比较,确定了利用浅层地能的地源热泵系统。由于空调末端采用了温湿度分控技术,夏季提高供水温度,冬季降低供水温度,可以提高冷机的COP值。通过对地源热泵的地源侧吸、放热量平衡计算,夏季增设了一台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作为补充冷源。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的夏季电制冷冬季市政热网加换热的能源供给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因深度在15m以下的土壤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土壤与空气温差一般为17℃,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同时充分利用了土壤“夏储冬用”的特性。

②地源热泵系统比传统的直接燃烧一次能源的制冷供热系统运行效率高。

③地源热泵系统自身无污染物排放,真正的实现了节能减排。

④节省建筑空间,省去了锅炉房、冷却塔占用的建筑面积,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环境外部形象。

2.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末端系统:本工程采用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末端系统,包括具有热回收功能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全热回收型风冷式双温新风机组,干式风机盘管与毛细管辐射两种干式末端。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优势

①空调系统中,冷水水温由常规的7/12℃提高到17/20℃,制冷机制冷COP提高了约10%~15%。

②辐射空调末端与独立新风输送系统,使得维持室内冷热的任务与空气清新的任务分开,温湿度解耦控制相对于关联性很强的温湿度耦合控制湿度解耦控制相对于关联性很强的耦合控制,更容易保证室内的温湿度控制精度,使室内实现更好的热舒适环境。

③无论是溶液调湿新风机组还是风冷式双温新风机组都具有全热回收的功能。以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为例,其内置溶液全热回收装置,可高效回收排风能量,全热回收效率大于60%,有效减少新风处理能耗,而且机组内新、排风风道独立,不存在交叉污染。

④毛细管辐射干末端,因为其水系统温差只能做到3℃左右,故水输送能耗较高,但由于水传递能量的密度大于空气,而且末端利用长波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机理进行能量交换,与全空气系统或风机盘管系统相比,减少了风机输送能耗,因此本系统的综合输送能耗较常规系统减少10%~15%。

⑤健康舒适,新风机组独立运行,即可满足对新风的降温、除湿、加热和加湿的处理,又 可有效去除细菌和可吸入颗粒物,净化空气,避免了送风的二次污染,而且除湿过程完全取消潮湿表面,杜绝霉菌滋生,保证室内人员健康舒适。空调末端采用毛细管辐射系统辐射供冷、供暖方式彻底解决了人员“既怕吹冷风、又怕吹热风”的问题,而且无噪音。毛细管辐射末端装置,使得室内热环境更自然、均匀、舒适。 5电气设计

电气专业在节电与对用电设备的节能控制方面作了深入细化的设计,设置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合理选用节能光源并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控制,充分利用太阳能,为绿色建筑的实践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收到可喜的效果。同时,建筑物内设置的建筑物综合信息展示系统,简单明了的展示了本建筑物所采取的节能措施,系统内所采集的楼内各系统综合数据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1)节能灯具与节能光源的选用。在灯具选择上,选用为无眩光高效格栅灯具,灯具效率达到70%,该灯具采用OLC反射器,确保全方位持久亮度控制,格栅片提供有

效的眩光控制,把舒适和节能有效的结合了起来。此外该灯具光源为T5三基色荧光灯,,比传统灯具减少了25%的能量消耗。

2)光导照明系统。本工程在6层卫生间前厅设置光导照明装置,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均匀漫射到室内每一个角落。本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诸多优点。

3)照明控制系统。在照明控制方面,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及敞开式办公室进行集中控制。对敞开式办公室,我们设置红外传感器与照度传感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红外传感器探测室内人员情况,照度传感器探测办公室内工作照度,在不满足工作照度且办公室内有人的情况下,灯具点燃;否则,灯具熄灭。这样充分把设计人性化与节能要求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4)电能管理系统。本工程办公室内照明及插座分别采用不同干线供电并进行分层计量,既能满足各部门成本结算的要求也能综合统计电能使用情况,便于日后的管理。所有计量电表均为数字多功能仪表,可将数据远传至变电站电能管理系统,对电能情况进行综合统计,便于管理部门针对用电使用情况作出有效的节能调整方案,使用电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并实现节能效果。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并产生电能(即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到需要用电时再从蓄电池中取电。

天津属于暖温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5℃;通过国家气象局最近10年的日照统计数据得到,天津的年均日射量为4.073kWh/m

2、年日照时间为2778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3%。因此,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够起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6建筑物综合信息展示系统

建筑二层展示中心设有一套建筑综合信息展示系统,对建筑的十二个系统进行展示,对其中的七个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缘热泵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气象检测及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维护结构系统)进行检测。通过在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建筑物墙体、屋面等各部位设置传感器及探测装置、在室外设置小型气象站、选用带通讯功能的计量装置等多种方式,把建筑物室内外的环境情况、建筑物内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建筑物的综合能耗情况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生动具体的视频、图片、表格等方式展示本建筑物的能耗情况,并与同类建筑做出比较。一方面,将本建筑物的所有应用到的节能技术及设备以简单易了解的方式展示给参观者,起到教育,宣传及普及绿色建筑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所采集数据分类分项分时存于统一的数据库中,通过展示系统平台数据分析研发的功能,对现行的规范理论数据,经验数据进一步校核,为我院广大设计人员对绿色生态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依据。

6

推荐第3篇: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需突破传统教学,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学习新教育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能够突显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自然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刻领会教学理论并能指导实践,生成智慧,能够在课堂上科学而灵活的应对一些无法预见的问题并巧妙地解决。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新思路、新教法。

1.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实施探究性、开放性教学时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

1.1教师角色转换问题

课堂教学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实施教学中赶抓进度,整堂课几乎由教师主演,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教学严重抹杀了学生畅所欲言,独立创新能力。教师教学“惯性”严重,怕高考“吃亏”,在教学中随意拓展外延、加深难度,追求以往“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大多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懂,可课后做题心就发怵”,更为严重者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1.2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下缺乏主动性问题

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难以适应,学生自主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效不佳,使教学陷于无用功较多,费时,却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探索的意识。

1.3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备不足问题

实验设施,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学生无从取得探究材料,设计出具有创新性,能付诸实践,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的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探究陷于被动状态。

2.针对以上几点问题,作为新课程的一线教师,笔者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法。

2.1接受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程推进中很多教师均有顾虑高考“指挥棒”不变,教学能否改变?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也要随之改革。如果我们一线的教师还死守旧教学方法,不能接受课改新理念,在新旧交替,新课程下的高考,必定不是过去的翻版,我们将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率先进入课改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在07年进行了新课改下的首次高考,这四个课改省的化学试题在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依然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均没有变化,更新的是情景知识载体,注重双基在新情境中的灵活应用。试题关注STS主题;试题注重联系现实、体验过程、总结方法、学会创新,而不是只记住结果;试题的研究性、探究性、开放性增强。为此,我们应勇于抛弃旧的教学理念,接受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创造性实施课程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求知欲望和个性化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杜威曾说过:“学生能听到多少,读到多少,并不重要——假如学生需要这种信息资料,并且能在他自己的情境中加以应用,那么这种知识愈多愈好。”即真正理解才是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多元智能的教育观念。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恰当设置学习的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新课改以改变学生学习“惯性”为突破口,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提出假设和方案,到验证假说并得出结论。对于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可以把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如: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怎么判断是否有BaSO3沉淀生成?问题情境设计如下:1.将BaCl2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什么?

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为什么?3.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再继续通入

NH3后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什么?4.写出上述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在情境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3实验教学上实施探究性教学。

在实验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实行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创新的思维。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实验课题,自由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结果可以不一致。这首先对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施要求较高。

例如:提供给学生以下实验课题:1.收集钠与水反应的气体,并点燃;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实验室制取Fe(OH)2;4.用NaOH和CO2制备纯净的Na2CO3固体;5.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学生在实行实验活动探究中因缺乏研究所选课题必备的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简单而没有创意,有的甚至不可付诸实践。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这环节中就要求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相对应的资料供学生研究。实验方案设计好了,一般只有对需要使用的实验设备要求不高时,此方案才可以实施,但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因实验设备不允许而很难实践,给实验探究实施带来极大困难,这就靠实验室尽快配置较新仪器设备,再则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仪器的改造,科学地对仪器进行可操作性组合,以满足实验要求。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坚持新课程理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创新,勇于接受新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或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开拓进取,形成符合新课程理论的教学思路和系统的教学方法。

推荐第4篇:中考政治实践与探究题集锦

中考政治实践与探究题集锦

专题一 辉煌成就 宝贵经验

(一)主题班会

主题: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 请围绕主题设计出班会的活动步骤:

步骤:

1、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2、请学生代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3、分组讨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4、小组推荐代表发表本组观点。

5、简单小结,在全体合唱《走向新时代》的歌声中结束。

(三)为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庆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初三(5)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 (1)请你围绕这一主题帮助收集两个典型数据或事例。 ①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9.5% ②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列奖牌榜第二位。 ③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投产。

(2)我国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有许多,请你在黑板上列举三条。 原因:坚持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专题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主题班会

(1) 主题:丰碑; 三个代表,砥柱中流;三个代表,新时代的旗帜。

(2) 活动准备(你将通过哪些方式收集有关资料?):A、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资料;B、走访本地的革命老前辈和模范共产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是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C、走访当地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人物;D、观看介绍三个代表在基层的专题片;E、与小组同学共同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如表格、照片和文字资料等。

(3) 步骤:A、合唱《党啊,亲爱的妈妈》;B、观看录像,了解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事迹;C、请老党员讲革命先辈的故事;D、请学生代表介绍家乡变化发展情况;E、同学们谈感想;F、诗朗诵《把一切献给党》,班会结束。 (4)发表感想( 假如你将在班会上做一次演讲,你将阐述哪些观点?):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

一、民主、初步富强,充分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E、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专题三 实施可持续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1、“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用常规方法处理垃圾会造成哪些环境污染? 常规处理垃圾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2)环保部门要向市民做一次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请你为宣传设计一个主题,并向各市民提一条建议。

主题:变废为宝,分类处理 或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建议:在家里多放几个垃圾桶,把生活垃圾分别投放上相应的垃圾桶里。

2、材料: 某市的一条河流污染严重,市政府提出整治的规划,某中学准备为此开展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宣传标语

A、保护河流,是你我的共同责任;B、河流, 我们是你的卫士;C、用我们的努力,还河流以清流;D、还我青山绿水 (2)请你提出三条整治建议

A、沿途两岸退耕还林,保护两岸的植树;B、依法整治或关闭对河流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根除污染源;C、开展各种形势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沿途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3)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给沿途人民群众做宣讲,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A、水资源的重要性;B、河流的污染情况令人堪忧.以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面临严重的问题);C、河流的严重污染是人为造成的,其中沿岸植被的破坏和过度的排放污水是罪魁祸首(造成问题的原因);D、治理河流,一要靠法律,二要靠大家的自觉行动,人人都来保护河流(提出解决的办法)。

(4)为了保护水资源,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你打算怎么做? 国家应该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执法力度,严禁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合理调整水价,统筹利用水资源。青少年要积极宣传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与破坏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5)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A、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B、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3、材料: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某班准备以此为主题拟一次新闻发布会,一组同学作为记者进行采访,另一组同学作为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的提问。假如你这个班的同学,也参加了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记者,请在会上提两条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A、请介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新情况。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假如你是新闻发言人,你应当准备好哪些知识来应对记者的提问?

A、我国人口的基本召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表现。B、造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C、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具体措施。

(3)会后,记者、新闻发言人和主持人将发表一项联合声明,以引起人们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请你为这个声明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 (4)请拟写出参加这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A、认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深刻理解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B、我们要自觉执行我国的人口政策,提高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保护环境就在你我身边,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1)你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请举出三例,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搞好环境卫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种植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环保调查,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这样做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了动手能力。

(2)简要写出参加过的一次活动的过程。

A、以环保为主题的调查活动。B、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以及自己的收获或取得的成效。

5、请你就我国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设计一次活动课。(1) 主题:让我们共同保护人类美好家园

(2) 目的:通过活动课,认识和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特点,认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同学们的环抱意识,共同保护好共有的家园。

(3) 活动形式:课件展示,课堂交流与讨论

(4)步骤:A、以组为单位查找有关资料B、以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C、组织课堂讨论D、总结。

6、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江河湖泊,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结合你所在的地区用水情况,作一次居民用水状况的调查报告。(1)列出调查的题目: “我市居民用水状况及对策”

(2)列出调查方案(目的、对象、内容、或资料途径方法)

A、目的:通过对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了解供水情况及用水的浪费程度,分析原因,认识节水的紧迫性,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B、对象:自家及居住地周围居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保局,河流,水库。 C、内容:水资源状况、用途、和用水量、影响水源的因素。 D、方法途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抽样调查。

E、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有的居民随意把生活污水倒入河流湖泊及水库,致使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对居民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管理水资源。

F、建议:治理生活、生产用水污染;提倡节水,合理优化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改革水价机制约用水量;提高植被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的流失。

7、社会调查报告

(1) 列出调查题目:合理处理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列出调查途径:

A、与所在街道或居委会以及垃圾处理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讲明情况,得到支持;.B、设计调查问卷,入户调查;C、观察记录。 (3)分析调查结果

A、简单堆放,填埋,焚烧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B、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垃圾即净化环境,又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4) 提出建议

A、居委会要加大选出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 B、居民对生活废弃物应该分类袋装,投入相应垃圾箱,分类处理。

8、有关环境保护活动的发言(演讲、宣传)提纲 (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2)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注重经济而忽略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3)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5)宣传重点: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讲究社会公德;对农村村民――不要乱砍滥划树木;对小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对工厂和政府机关――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

9、某中学初三年级(5)班学生在学习“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课内容时,准备开展一次调查,调查地点为泉州市晋江水域。主要内容是水污染状况及建议。请你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活动方案。 (1)认为这个活动方案的主题是: (2)这项活动的主要过程是:

(3)项活动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的知识内容是: (4)请你指出开展该项活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请你指出开展该项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答案:

( 1)主题应体现“治理水污染”的内容。例:“治理晋江,人人有责”。(2)主要过程:①动员准备;②开展活动;③个人小结;④集体交流;⑤撰写调查报告;⑥教师点评或同学评价;⑦宣传推广。(3)知识:①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性 ;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③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④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做环保的“小卫士”。(4)①要进行认真准备;②要学会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③要持之以恒。(5)要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增强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0、根据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和用水趋势,有关专家发出警告,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将进入严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国所有可利用的水资源都可能被“吃光用尽”。

(1)请你针对浪费水资源和破坏水资源的不良现象,为本地的节约用水设计或选择两则公益广告。

(2)你知道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吗?(写两部) 《

》、《

(3)你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节水或生活垃圾处理等等方面的好办法吗? (4)你对改善我市的环境有什么建议?

建议一:

建议二:

(5)你能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写一幅宣传标语吗?

【参考答案】(1)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2)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

(3)例:在抽水马桶的水箱放一砖块或用旧衣服做购物袋等。

(4)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组织环境卫生志愿者,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5)标语: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

11、某校组织了一次同学的“环保意识”为主题的调查活动。有一个小组对“将垃圾投入垃圾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对象100人)

无论远近都投入垃圾箱近时投远时不投 有人时投没人时乱扔 随地扔 22人22% 38人 38% 21人 21% 19人 19% (1)上述数据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很强,能自觉落实环保行动;但还有相当多的同学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如果你认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请你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加强环保知识的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开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环保行动等。 (3)你认为组织此类调查有何意义?

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等。

12、材料: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已成为一些人的习惯。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使人们更加文明与卫生,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许多城市开始向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宣战,纷纷出台了新的城管法规,加大了对不文明陋习的处罚力度,如处以高额罚款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你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的行为怎样认识?

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既污染了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也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同时也是自身素质不高的表现。

(2)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的陋习,除了重罚之外,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A、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向人们讲清楚此类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及后果; B、让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者负责清理干净; C、让这类人多参加清洁城市卫生的义务劳动; D、让他们参加社区活动,用积分来抵换罚款;

E、让这些人参加学习班,强制进行学习,并进行考试,不合格者继续学习等。 (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语言不文明;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损坏公物等。

(4)对如何以此为契机提升市民和城市的形象,请发表你的看法。

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使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文明市民、文明单位评比活动等;开展共建共管活动,发动尽可能多的市民参与管理和监督,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等。(只要合乎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专题

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某校学生会打算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活动,决定先在同学们中进行诚信状况调查,为搞好这项活动提供依据,拟请你担任组长。(1)调查报告的标题是(要求符合调查报告规范): 答:关于我校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

(2)就调查的程序问题,你的组员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 与部分老师和同学座谈 ② 设计调查方案 ③ 向学校提出具体建议 ④ 整理交流分析资料

请你按正常的活动顺序将上述建议排序(只写数字序号即可)。 答:② ① ④ ③

(3)请你简要说明这次调查的目的:

答:调查目的:通过对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分析形成诚信缺失的原因,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讲实话、守信用的道德观念和自觉行为。

(4)你们在调查中发现:十个人中有八个人在校外的各种交往中吃过别人不讲诚信的亏;在校园里,许多同学都有过考试作弊、故意欺骗老师和同学,当值日生不擦黑板、抄袭作业、上课无故迟到、用餐插队等行为;也有些家长给孩子写虚假的请假条,等等。

① 结合上述调查材料,你认为加强诚信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②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就如何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向学生会提出建议。 答:①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② 建议:对学生加强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组织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听先进人物报告会;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校内墙壁、橱窗张贴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班级出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家庭、社会、学校结合,请有关社会人士和家长做相关报告,等等。

2、(2004年天津中考题)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天津市教委提出在我市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的活动。为此,我市某校初三(3)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下面的提纲尝试完成活动设计。 ⑴围绕此活动,写出你设计的班会主题。 ⑵围绕主题写出一种活动形式。

⑶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活动的意义。

⑷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需要做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参考答案】⑴活动主题:“诚信在我身边”;“校园诚信小档案”;“不说谎、不作弊”等。

⑵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辩论会等。

⑶活动意义: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理解知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做诚信好青年,必须从小事做起。 ⑷进行人员分工、准备好活动场地及必要设施、聘请比赛评委等。【参考答案】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

⑵如:封建迷信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⑶如:诚信,人生大厦的基础;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等

⑷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②如:开展“未成年人上网利与弊”辩论赛;举行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班会等。

4、(2004年吉林中考题)材料一: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两周年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纲要》颁布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材料二: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该意见成为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行动纲领。 ⑴知识链接:请结合初三教材说明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

⑵风采展示:在2004年“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前,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相关内容的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例如:告别谎言,诚信为本

⑶行为探究: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请结合自己及周围同学的生活实际,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探究。

⑷各抒己见:增强自律意识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请对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律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⑴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⑵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⑶应提倡的行为:助人为乐、讲究卫生、团结同学、拾金不昧等;应杜绝的行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抄袭作业、给同学起绰号等

⑷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身修养,认真学法、守法,依法自律,做一个具有高深道德情操的人。

5、某校初三年5班准备开展宣传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有关活动。(1)请你为该班的宣传活动策划几种活动形式。

形式: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图片展览、参加义务劳动、组织宣讲活动等。

(2)你打算怎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①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从一点一滴做起,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纪律法制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③继承传统道德,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④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自己的行为规范。⑤树立公民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公民。

6、某校初三年(1)班准备在今年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宣传公民道德建设有关活动,请你为该班的宣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列出活动形式。

(1)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增强公民意识,遵守社会公德。

(2)形式: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图片展览、参加义务劳动、组织宣讲活动等。

(3)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活动中应该怎样做?

在家庭要尊重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等;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认真做好卫生值日工作,爱护公物等;在社会要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见义勇为等。

7、(2004年江西中考题)启德中学在“营造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中,突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道德实践新举措,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⑴开设“道德银行”

“道德银行”是根据同学们良好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记录。你打算在“道德银行”储蓄哪些道德? ⑵“文化垃圾清除”行动

除了常见的黄、赌、毒外,你认为还应清除哪些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垃圾?

⑶试行无人监考

针对少数同学在考场上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等不和谐之音,学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试行考场无人监考,并在校园张贴标语进行诚信宣传。请你也试着拟两条关于诚信的标语。

例:诚信是做人的资本;诚信,生命因它而精彩。 ① ②

⑷设立道德建设建议箱

①王红同学建议:“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你认为法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哪些作用? ②请你结合学校实际,再提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建议。(写出主要内容即可) 【参考答案】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 ⑵如:封建迷信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⑶如:诚信,人生大厦的基础;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等

⑷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②如:开展“未成年人上网利与弊”辩论赛;举行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班会等。

8、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

主题:弘扬传统美德,提高道德修养

步骤:(1)观看录象,了解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2)请有关人员作报告,谈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方面的好人好事。(3)请学生代表谈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行为。(4)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感想和看法。(5)请老师总结,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希望和要求。

9、《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1)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家庭、学校等方面是否重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内容:社会上是否存在对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在未成年人中是否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有没有存在自私自利、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上网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父母、学校是否重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 (3)调查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座谈法。 (4)调查对象:随机选取某校5个班级的学生。

(5)结果分析:社会上存在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给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老化,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父母自身道德修养不高;部分未成年人不能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无法自律,缺乏辨别是非能力。

(6)建议:A 学校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把传授知识和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习惯结合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B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用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行为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支持未成年子女积极参加社区道德实践活动。C 国家和社会要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D 未成年人应该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自律能力。

10、材料:某些中学生把全国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当作免费的娱乐电话,频频打电话骚扰,以至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1) 分析材料中恶作剧电话产生的原因。 社会公德缺失,社会常识缺乏。

(2) 有人认为,用慈善资源搞恶作剧并不违法,不必小题大做,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用慈善资源搞恶作剧虽然不违法,但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我们团结友善,扶危帮困。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对于促进人们自觉守法,勇于护法有重要的意义。

11、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向先进人物学习有何意义?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12、为了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拟一份学习的倡议书。倡议书

某某中学全体同学:

杨利伟、陈忠和等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以实际行动感动着中国,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倡议: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2)加强学习,善于思考,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磨砺坚强意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3)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某中学某人

某年某月某日

专题

五、网络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1、某校初三年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活动课《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后,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课题研究,以便帮助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远离网吧。假如你是该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前要做那些准备工作?要调查那些内容? (2)在调查中要对上网学生及其家长说些什么? (3)在调查中,有学生不配合怎么办? (4)对于调查结果,你计划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1)在行动前应该先复习课本知识,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互联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搜集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带来的危害或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学习的案例。调查中学生上网的场所,时间,内容等,也可调查家长、老师、学生对上网的看法。

(2)提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特别是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然而,我们的文化建设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给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增长能力,拓宽视野,增进交流。但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要正确使用网络……(言之有理就可得分) (3)请他们要好同学前往劝说;想办法取得父母的帮助;请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现身说法,向其说明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性。

(4)先在同学中交流、研讨、合作完成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总结,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要包括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建议及理由),最后提交学校或政府有关部门。 (3)关于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避免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广大的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定,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特提出如下倡议: A、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B、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的网站,网页; C、有节制上网,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沉迷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

D、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受父母,学校老师的监督和教育,不随意约会网友。 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健康的心态上网,做一个自觉遵守“网德”的好学生。

某中学某班某人 某年某月某日

3、贺强同学酷爱上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偷偷到网吧上网玩游戏。一次,贺强的父亲在“情怀网吧”找到贺强,并用摄像机将现场摄制了下来,指责老板不应让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1)请你根据日常的了解,分析、设想一下网吧老板对此事可能会如何做。 (2)贺强的父亲下一步该怎么办,请你以律师的身份给贺强的父亲出出主意。 答案提示:(1)答案一: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切实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范营业行为。

答案二: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怪罪贺强的父亲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甚至采取威逼方式要求贺强的父亲交出录像带。

答案三:表面上愿意改正,但背地里仍然违反有关规定赚“黑心钱”。

(2)①严格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孩子。②针对该网吧的违规行为,可以到工商、文化管理等部门举报和投诉,也可以寻求新闻媒体的帮助和支持。③如果遭到网吧老板威逼,则可以到司法机关举报,要求予以查处。

专题

六、校园文化建设、安全教育

1、某班决定开展一次活动,以帮助同学认清文化垃圾的危害。你认为这次活动可采用哪些形式(至少两种)?请你为这项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活动形式:(1)、召开主题班会;(2)组织社会调查;(3)、组织参观法制图片展览;(4)请司法人员来校作报告……

活动主题:文化垃圾害人不浅;拒绝文化垃圾,争做"四有"新人……

2、目前,文化市场秩序总体是好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非法电子游戏经营活动反弹,"网吧"等营业场所违规经营,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厅、"网吧"而荒废学业,身心受到伤害……为此,市直某中学初三(1)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1)请你为这次班拟定一个主题。

提示:"改善文化环境,人人有责,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或"净化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素质等。

(2)你认为应如何围绕主题开好这次班会?(要求:有具体的活动准备和活动步骤) 班会前的准备:对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制作有关的幻灯片。写发言稿。邀请公安或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到会做报告等。

步骤:①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②观看有关电子游戏厅和网吧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幻灯片。③请公安或文化管理部门人员作报告。④学生分组讨论,谈进入电子游戏厅或网吧的危害。⑤推荐同学发言。⑥提出开展电子游戏厅、网吧的倡议,活动总结。

(3)请围绕班会主题写一份发言提纲。 ①分析存在的问题。②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或意义。③提出建议或对策或措施。④谈谈自己的打算。

3、某中学为了改善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决定组织一次校园文化活动。

(1) 请你帮助制定调查计划.A、时间:周末;B、调查内容: 学生思想状态,文化活动发展情况,校园文化设施,学生言行举止,学校校园环境;C、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观察法,走访,分析数据资料,提出相应建议。

(2) 建议:A、学校加强管理,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B、完善校园文化设施;C、组织发展各种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观。

(3)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学校准备发展一些活动,请你拟订活动主题,并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

A、主题:净化文明的语言; 规范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B、活动形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办黑板报、组织征文活动、请先进模范作报告。

(4) 就如何营造美好的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A、学校加强管理,如成立校园文明督察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宣传; B、组织开张各种有益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绿化校园等。

C、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 (5)你认为发展校园文化活动有何意义?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条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谈谈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加校园文化。

如:A、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和校园的花草树木;

B、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明创建活动;C、同时也对一些不良的行为敢于劝阻和制止等。

4、本学期,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文明的校园生活。有些同学因课间哄闹、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文,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他们很不服气地说:“这都是小事,老师是小题大做”。

(1)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述不良行为并非是小事,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我们中学生的自身形象,如果人人都有这些不良的行为,将严重影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任上述不良行为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我们违法,甚至犯罪,我们应防微杜渐,才能防范于未然,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制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以“净化我们的语言”为主题,设计议一次班级活动,帮助这些同学改掉说脏话的不良习惯。(包括活动形式、意义和事前准备工作)

活动形式: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班会、手抄小报评比、辩论会)。

活动意义:能够让同学认识到不文明语言的危害;帮助同学养成文明用语的好习惯,提高自身文明形象;从而能够净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比赛活动小组,并明确分工;在班级宣传动员班级同学积极报名,并要求参赛人员做好准备;聘请评委老师,选拔主持人;搞好场地布置工作和后勤工作,购买奖品等。

5、材料一: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4日报道,教育部、公安部对我国10个省、市的联合调查表明,平均每天我国有44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件,仅因交通事故2003年全国死亡的中小学生就达4104人。

材料二: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迅速行动,在全国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治理行动,为广大中学生和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 材料三:本学期,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健康的校园生活。有些同学因课间打闹、玩暴力游戏等行为,受到老师严厉批评,他们很不服气地说:“这都是些小事,老师真是小题大做”。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是因为: (2)针对材料三中同学的言行,我认为:

(3)我提议以“校园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开展一项活动,帮助同学们提高安全意识。

①活动形式:(提出一种具体活动形式)

②活动意义:(要求:应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 ③我准备这样组织开展好本次活动:(要求:应从活动准备及活动注意事项方面阐述;应围绕主题,符合活动形式的要求,具体可行)

参考答案:(1)①我们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的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成长。②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社会经验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

(2)①上述不良行为并非小事,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中学生自身形象,不利于我们身心发展,而且会给自身和同学们带来伤害。如果任由上述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会导致我们违法,甚至犯罪。我们应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②课间打闹、玩暴力游戏等行为,是违反《中学生守则》及相关校纪校规的行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应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同时应主动帮助同学们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从言、行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①活动形式: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班会、手抄小报评比、辩论会等)。 ②活动意义:能够让同学们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校园不安全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行为,携手共建安全校园。

③活动准备:A、在老师指导下,成立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小组,并明确分工,在班级宣传动员同学们积极表明,并要求参赛人员做好准备;B、聘请评委老师,选拔主持人,并确定相关服务人员;C、制定并公布演讲比赛规则及评比标准;D、确定好演讲比赛时间,选择并联系好场地,布置美化场地,准备好扩音设备等用品,购买奖品等比赛用品……

专题七、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1、某校要举办科技活动周,为使本次活动更加丰富多采,请你设计几种活动方式。(1)请有关人员到学校给同学作专题报告;(2) 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展示活动;(3) 举办以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4) 观看科技电影,阅读科技书籍。

2、主题班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才使科技的载体,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A、主题: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 或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B、步骤:(1)观看录象《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状况。 (2)请有关专家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3)请学生代表谈观看录象后或听专家讲话后的感想。

(4)任课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提出对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希望和要求。

3、材料: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并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第三大航天大国。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可以说是因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初三(思想政治)课本的有关内容,设计一个主题班会,包括以下内容: (1)班会主题:例如 向英雄学习,发扬“神五”精神

(2)班会目的:通过班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青少年要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牺牲个人利益,时刻听从祖国召唤的崇高精神。 (3)班会步骤:

A、教师介绍有关“神五”发射成功的资料,并着重指出期对世界的影响。 B、放映“神五”发射成功的片段

C、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神五”为什么能发射成功 D、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E、老师总结,并提出对同学们的期盼。 (4)发言提纲:

A、航天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创造了飞天奇迹。这是一种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神五”发射成功归根到底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因为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C、当代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中国航天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一代新人。

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某校初三年(1)班将根据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1)请你为主题班会拟订一个主题。

人才强国,立志成才(或: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强国,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等)

(2)假如你是主题班会的参与者,请你围绕主题谈谈你今后要怎么做?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正确把握成才目标。 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才。

专题

八、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主题班会

(1)标语: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失败。 (2)主题:祖国统一,我们共同的心愿; 反台独,盼统一。

(3)步骤:A、观看专题片《祖国的宝岛――台湾》。 B、观看录像,了解当前台湾局势及党和政府对台湾的立场、方针、政策;C、主持人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营造气氛;D、请同学们发表看法,谈感想;E、主持人总结,班会结束。

(4)设计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理由:由于大多数同学对台湾的历史、现状认识不够全面、清晰,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认清台独的危害、实质,了解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明确自己则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5)发言稿: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职责。“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己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陈水扁言行的实质就是搞台独,是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活动行为,这一言行威胁了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损害了两岸人民的利益。我们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当某些人试图把祖国分裂出去的时候,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支持我国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6)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批驳陈水扁台独言行的活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你打算采用《思想政治》所学的哪些观点?(至少采用三个)

①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政府。④我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⑤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台独势力都是不得人心的。⑥青少年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题

九、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小吃等摊位,导致经常出现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拥堵现象,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1)请你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当我们认为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我们有权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我们可以依法通过多种途径来行使监督权: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也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我们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应当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请你为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A、建立一个市场,把小摊小贩迁入市场统一管理。 B、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管理,依法打击不法商贩。

C、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加大道德教育力度。

D、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知识的教育,坚决不买路边的物品,从根本上杜绝小摊位。

2、请列举具有普遍性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并就其中一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分析。

(1) 举例:A、售出商品,概不退换;B、买商品时,随意向顾客搭售商品;C、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D、造假售假。

(2)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国家要加强立法,大力打击制假售假的行为,消费者要积极投诉,参与打假,经营者要诚实信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活动.

3、某同学买了一瓶假矿泉水,该同学准备采取行动,请你为他设计行动方案。

(1) A、收集证据,如购买的发票等;B、向工商部门举报,提供证据;C、要求小卖部退换矿泉水,如果不肯,可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D、联系有关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使更多的人明白相关的法律规定。 (2)查找教材有关知识内容,提出这项行动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规定,生产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销售者不得销售不合格产品,消费者有人身财产安全权和知悉权,依法求偿权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机关和国家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专题

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1、这个学年,我市中学生积极参加“广州市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某中学初三级全体学生踊跃参加到这一活动中去,他们举行了一次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为你的“手抄报”设计一个报名:(2)简要写出你所办“手抄报”的主要内容。(3)谈谈你办“手抄报”的一些体会。 参考答案:

(1)设计的“报名”要符合“广州市法制教育系列活动”的内容。例:“学习法律,保护自己”、“法律与我同行”(2)“手抄报”的内容是指你对你设计内容的介绍。例:我设计的手抄报“学习法律 保护自己”,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版:新闻——介绍一些中学生学法法、守法、护法的事迹。第二版:案例——介绍一些中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案例。第三版:专家说法——中学生应该如何学法、守法和护法的建议。第四版:自我保护——介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保护(3)体会要体现开放性,要言之有理。主要包括(了解和认识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例:①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和理解;②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③学会了思考、分析问题;④学会了协作。

2、这个学年,我市中学生积极参加“广州市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某中学初三级(3)班全体学生踊跃参加到这一活动中去,他们举行了一次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 请你为“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是:(2)你认为可以通过何种形式来开展这一“主题班会”,说明理由并设计这次“主题班会”的过程。(3)请你谈谈开展“主题班会”的一些体会。 参考答案:(1)主题应体现“法制教育”的内容。例:“法律与我同行”(2)主题班会的形式:演讲、竞赛(抢答)、辩论赛、小品表演等等。例:可以通过“小品表演”形式来开展主题班会,这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参与,训练同学们的能力。过程是:①准备阶段:选题、编剧、训练;②活动阶段:表演,评委评比;③总结阶段:交流;教师点评。(3)体会要体现开放性,要言之有理,要体现学科知识,例:①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和理解;②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③学会了协作。

推荐第5篇: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实践与体会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实践与体会

上高县敖山中学 罗根生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 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探究能力 应用实施

为什么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呢?“这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美】艾伦·柯林斯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与成人的实践是有所不同的,它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考查、实践、探究等开展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活动形式。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的策略和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个学校系统必须作重大改变,“科学教育的新方法必须能反映科学本身的实践做法,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8~9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

- 1例如: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几种情况。可结合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所成的像进行猜想。同时利用实验显示各种像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会作出许多的猜想,如:物距、像距、焦距以及透镜的大小等等,让学生确立猜想,为设计实验作准备。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要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这是探究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由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制定计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自己选择简易的器材,分小组讨论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步骤设计都有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出来。

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给出了器材,确定了实验方案和步骤,探究活动准备工作完成了,进入了探究活动实操阶段。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逐一各组巡视,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实践,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提供示范,帮助其完成实验过程。实验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对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容易忽略。如:“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在测量重力大小时,弹簧测力计没有按正确的拿法,测出的值有偏差却归为“测量误差”而没有在操作过程中找原因。故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结果,根据现象找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地在实验过程中找出问题。让每组同学集中数据汇报,分类汇总,进行各组数据比较并且由学生讨论归纳出结论。

5.评估、交流与合作

实验结论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及小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估。使学生反思,通过探究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什么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能向同学科学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尊重别人的探究成果。要让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地交流和讨论。评估交流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以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 34 -

推荐第6篇: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实践与教学方法探究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实践与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的培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被普遍关注,这是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广大师生应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口语是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础,也是衡量他们将来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指标。遵循高职教育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高职英语口语教育发展的现状,笔者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口语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明确要求高校学生能熟练掌握口语课程教学内容并能对适当的考试听力材料进行回答和复述,能用口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做简短发言,且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基于上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口语课堂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改革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口语交际能力,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只注重笔头功夫,忽视了口头表达

高职学生在经过了长达十余年的英语学习后,仍有相当大数量的学生只注重笔头功夫,而忽视了口头表达,甚至很难做到基本的口语交际,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口语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

(二)受畏惧心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不敢开口讲英语

传统口语教学中,由于知识密度大,而教师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及有限的课程内完成相当大量知识的传授,而且,受师资资源不足的影响,部分院校的英语口语课程根本无法实现小班授课,这样就造成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甚至大部分学生的练习,这部分学生掌握较差,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不敢开口讲英语。

(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受地域及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其英语水平也大相径庭,而教师也只能无奈地采取依照大多数同学的程度来开展教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改善。

(四)教学手段陈旧,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已经不断深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口语教学中,但是许多教师知识单纯地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完成教材中要求的听、说、读等任务,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式运作,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语言训练任务与学生分享和沟通,也没有积极地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一些先进技术软件和程序制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课件,只是单一地使用配套教材中的课件,不具实效性。

口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技能和操作多媒体设备、制作符合自己学生学情的教学课件的工作能力。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突破

(一)多背诵、多复述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首先应该对英语语言有一个足够量的储备,只有广泛地阅读文章,深入地接触口语交际环境,真切地聆听情景交际语言,并通过听觉或视觉感知语言材料,理解语言信息,才能在无形中将所听到和看到的大量语言信息输送并存储于大脑。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增加语言的输入与储备是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清晰、流利地与说话对象进行自由交谈。因此,多背诵,多复述是口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必备项目。复述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有选择性的选取不同形式进行训练。比如,简述、详述、概述、论述等等。实践证明,背诵和复述训练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更加熟练,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口语实践方法。

(二)多讨论、多会话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并结合高职大学生年龄层次的特点,教师可以不定期在口语课堂上就当下社会热点话题或某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活动由教师提前设定好程序和措施,这种口语实践活动形式灵活,在话题讨论时,为了让学生感到更放松、自信,可以安排他们围坐在一起,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大胆主动发表意见,更有利于学生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习惯。可以是小组结合,也可以个人独自发表意见,总之,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课堂练习的机会。小组讨论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并为他们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基础。

开展个人及多人讨论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语言的交互性,这种活动是使学生能够相互进行精确、流畅而又合适的交流的一种口语实践活动。当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还可提供与话题有关的词汇或短语,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表达,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课堂上不断地进行大量讨论,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Z言交际能力。

(三)多参与、多实践

1.Warm―up热身环节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快速进入状态,产生口语表达热情,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简短的小节目,比如,讲英文小故事,场英文歌曲,单词接龙游戏,电影角色配音等等,这项活动时间不长,难度不高,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Lead―in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歌曲、视频等资源对所讲授的主题、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导入,以便使学生对课程主题有相应的认识,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进入重点的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与下一次课程相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分享,这也充分地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3.Practice实践环节是英语口语课的最重要部分,教师可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个人的口语表达情况,也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看图说话并讨论等实践练习,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此环节中,作为教师,应该尽量的鼓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动力,以达到良好的课堂练习效果。

4.Evaluation点评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良好保证。学生发言或表演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全面地点评,多用鼓励性和建议性的言语。也可以尝试让其他同学参与到点评环节中来,这样一方面会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极大地增强了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After―school aignment口语作业环节中,尤其要注重作业的时效性,口语作业多为口头作业,比如模拟课文情景对话、主题演讲、英文歌曲学唱、复述课文、讲演英文故事等等,作业形式较其他而言灵活多样,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加大课下作业的检查力度,以确保循序渐进,课堂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多尝试、多评估

英语口语课堂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类似于一场表演,其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材是剧本,教学活动则是一场场演出,首先,导演应该充分拿捏剧本,把握得当,否则,指导必然有误;演员若表演失利,则演出失败,由此看出,学生是口语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角色。

基于这个因素,首先应该确立学生在语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起到指挥指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显著变化后,更有利于口语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如同演员应该多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出一样,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尝试各种教学活动和设计。

1.Tongue―twisters Competition绕口令口语练习

绕口令练习是英语口语课堂活动中的必备项。英语口语练习中,语音学习尤为重要,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而绕口令练习恰恰适用于英语语音练习,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不仅如此,绕口令练习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难语音的发音技巧。

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绕口令练习活动,并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和确切指导。

2.Singing English Songs学唱英文歌曲

用英文歌曲来帮助语言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促进口语学习效率。英语学习时间跨度较长,涉及范围较广,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在这样的环境中,英文歌曲恰恰是良好的调节剂,朗朗上口的音乐及唱词会使学生们的口语练习更有趣,更高效,同时,也无形中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使其口语学习更轻松,更有文化韵味。

3.Speech Contest演讲比赛

一般来讲,英语口语氛围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区别于即席讲话,边说边思考的非正式语言环境,英语演讲比赛则是一种正式语言练习场和,通常地,比赛要求选手赛前充分准备,严肃认真,语言精练,结构紧凑,表达流利。英语演讲比赛是提高学生们的口语水平的绝佳途径,也是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体现。

4.Debating辩论

对于英语口语课堂而言,辩论活动必不可少,这种正式、严肃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竞争、积极、平等的课堂氛围,能从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辩论活动形式灵活,组织起来也较为方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给学生一到两天的准备时间,然后在课堂活动中,合理安排参与辩论活动的同学就座展开自由辩论,教师作为辩论主席维持辩论活动结构与秩序,并要求对于辩论观点持中间态度的同学做出相应的评论与评判。

这种教学实践形式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着重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辩论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联系到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并创造性地转化为实际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5.Role―play分角色扮演

《大学英语口语教程》中有很多内容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模仿和扮演,比如,不同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快乐的体验各种人物角色,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都很强,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将人物角色表演得到位出色,更能很好地与其他同学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当然,每一位同学的表演及口语表达能力不同,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务必多加使用鼓励性的语句,以便增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要定期合理安排合适的内容让学生演练,一段时间下来,定能有丰富的收获。

6.Movie英文原声电影

英文电影故事情节生动,影视中人物语言发音标准清晰,这种直观的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口语练习兴趣,强化学生记忆,进而强化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境,从英语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语境在语言学习中更为重要,英语语境的设置对于口语的学习与训练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影响。在我国,出了课堂教学以外,英语口语的练习与使用语境很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原生态的语言环境,英文原声电影必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另外,学生通过欣赏英文电影,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缩小文化差异,消除沟通障碍,同时,学生??还可以学到许多不同交际场合、地点及时问的特殊口语表达,这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再者,学生们通过对感兴趣的场景和人物进行模仿,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汉语式思维或汉语式英语的出现,也有利于丰富学生们课余文化生活,并陶冶情操。

三、结语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差异较大,口语教师应该首先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多加鼓励,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敢于大声说英语,让自信心成为巩固兴趣的来源;再者,教师要多学习和尝试现代化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学情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保持口语练习的兴趣及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反复练习和充分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学生主体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积极指导学生,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整合出合适的学习内容并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充分锻炼,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推荐第7篇: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究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究

摘要: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本人在对高一新生进行了几次微写作教学之后,对微写作的概念、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成效,以及将课后进行的教学反思和2016年新修订的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进行归纳总结出了未来本人在微写作教学上的努力方向,这让我以后微写作教学不再是毫无头绪,而是有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写作;实践;探究

语文新课标中有这样的目标: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一、微写作教学的概念

所谓微写作就是写作微型作文,而微型作文是一种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迅速反映生活的文体。近年来,微型作文的写作考试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微型作文在揭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事一物,挖掘其事物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或象征意义,加上丰富的想象,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写作微型作文,有记叙描写,有说明介绍,有议论抒情,篇幅短小,收放自如。微型作文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生活的横断面,一道思想的闪光,一个景物或场面的摄取,或者是撒下几粒感情的珍珠,却同样要揭示某个道理,反映生活之甜美、心灵之圣洁,奏出时代的主旋律,唱出未来心声。

而在2014年的北京卷,就出现了对微作文写作的考查:

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虽然只有10分的分值,但是这标志着微写作正式地出现在了高考的考卷当中。当然,这个出现不是偶然的,在之前微博、朋友圈等写作形式的出现与风靡,早就意味着这种写作形式的受欢迎程度,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运用与普及,就意味着它会进入到课程当中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查。目前?F州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暂时还没有出现对微作文写作的考查,但不代表它不会出现,或者说它就没有了教学实践的必要性。正是基于这个点,我们才决定将微写作实践于教学当中,探究一下微作文写作教学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何作用。

二、微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究

(一) 教学方法

既然是将微写作教学与图文转换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那么选择适当的图片是很重要的,在一次教学中,我选择了一幅鲸鱼在海边搁浅的图片,图片当中,海水湛蓝,与晴朗的天空相映成趣,但是一条硕大的鲸鱼在蔚蓝的海边搁浅了,美丽的景色与搁浅的鲸鱼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鲸鱼旁边,一位印度人端着一盘水果虔诚地在祈祷着什么,他正对着鲸鱼,眼里充满了怜悯。

就是这样一幅图片,我先让学生对其画面直观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学生能够很快地看出里面的各个要素,但是再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这幅图片的意蕴,并且用相应的文字进行表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二) 教学成效

在把学生的写作成品收上来后,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首先说一说优点: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撇开图片背景不说,很多学生想象出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这反映出了单纯的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抱有极大的希望和向往的,他们完全沉醉在美丽的景色当中,运用了自己的想象力去极力地渲染世间万物的美好。学生在对图片的解读过程中都能够表达自己对美好的追求与期待。想象力是很好的。

其次说一说缺点:

1.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搁浅”这个词的含义,可以说,在他们想象力的背后,其实是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缺乏。

2.这幅图片它真正的含义是在赞颂人类对生命的尊重,鲸鱼已经搁浅了,而且是在如此美丽的景色反衬之下,他们应该更能够感觉到那种强烈的反差,当然,答案不唯一,但也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3.学生的词汇量很匮乏,大多数学生能用的词语多是“美丽”“和谐”“美好”等词语,换来换去都是类似的词,缺乏语文味。

三、微写作教学努力方向

(一) 加强平时的词汇积累

因为本次教学的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刚从初中义务教育模式升到高中,而初高中的学习节奏和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词汇积累方面难免会有些匮乏或者欠缺,那么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在词汇方面的积累,夯实基础才是硬道理。

(二) 加强表达与交流练习

学生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从何说起,除了跟他们的词汇量有关以外,其实跟他们上课的状态与老师授课的形式是有很大关联的,把课堂适时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不要“满堂灌”,让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去表达自己,与同学进行很好的交流练习,让他们自己来给自己找问题,并且自己来解决问题,让教师“退居二线”,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可。

(三) 不光要说,还要写

有很多学生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但一涉及文字的东西立马就现了原形,遣词造句、文章结构一窍不通,多写多练才是让他们真正提高的不二法门。

总之,在微写作教学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发现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蔡明艳.微写作成为课堂主业:建设依据和实践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

作者简介:

胡兴慧,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推荐第8篇:“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对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但目前职业学校仍沿用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学生

在校内实习车间参加实习,也具备了基础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学校吸取成功的职教院校的经验,积极开拓,大胆改革,引进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并进行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改进,通过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以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双元制; 机械专业; “课堂进企业”模式;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目前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也强调校内实习,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

1

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已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双元制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国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的校企合作形式,是立足本国资源,符合国情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职业教育必需与企业元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才能更好的发展前途。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2)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动机、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教学原则。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

2

三、“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设想

第一阶段:“学校打基础”第

一、二学年,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础技能训练,实行宽基础教学使学生应具有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础操作技能,为学生的技能成长提供必需的知识平台;我们学校机械专业有在校生2300人,专业理论课教师56人,实习指导教师68人。普车车间有车床64台,数车车间有数控车床34台,数控铣床2台,加工中心20台,钳工工位126个,足以满足教授理论课、技能课的需求。学生在校每学期理论实习的课时比例1:2,两学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学期结束有学校、劳动部门企业考核成绩占60%。

第二阶段:“课堂进企业”

在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企业需求等要素,分配到企业不同的岗位,在企业设置理论课教室,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有学校老师讲授该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这些知识在学校是已经过系统学习,所以只需针对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悉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又要对专业课程的综合能力。同时有车间师傅在工作中以带徒弟的方式一对一的教授操作技能。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已经成为企业的熟练操作工。

第三阶段:毕业前,有劳动部门,学校,企业组成考核委员会,对学生这一年的学习进行考核,成绩占40%,综合两次考试成绩,合 3

格者有学校报请上级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书,报请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

四、“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1、选择班级;2010级机械班,学员40名,是2010年秋季入学,在校两年,理论课已修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职业道德等文化课以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实训课已学完钳工、普车、数车、数铣等模块。具备了必须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

2、与企业签署协议,获取支持,配置理论教室。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协调下,与同翔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验班40名学员,有一名理论课教师,一名生活教师带队进驻企业。有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理论教室、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以满足教学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由理论课教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整合所有理论课内容,制定理论课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由企业培训机构制定实训内容和计划,分配岗位,选派师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训教学。

4、与企业、劳动部门沟通,成立考核委员会,制定考核办法。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成立了有劳动部门、企业代表、学校三方组成的考核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实施办法。

5、所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012年9月,实验班40名学员,两名教师进驻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训。

4

6、一年的实训结束,按考核委员会制定的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学校报请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劳动人事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

五、广泛实行 “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政策层面的保障机制。德国的双元制是国家立法支持的教育机制,我们暂时无法追求校企合作办学上升到法律保障的地位,但是基于这是一种校企双赢,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争取本地政府的统筹和推动,通过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一整套的经验做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从而通过利益驱动使校企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如果这种合作不再是校企“一对一”,而是校企“一对多”合作,那么它也将克服对单一企业依赖过大的问题。

2、整合、重编专业教材体系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教学内容应讲究实用、实效。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第

一、二学年所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要精而广,以求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课、技能操作课程要整合、重编以适应不同企业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3、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系列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改革,从而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标准。教师不但要有扎实而广泛的理论基础、

5

对企业的生产产品、工艺、设备条件等有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必须有企业所需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甚至技师的操作技能水平。而目前专业教师虽然都是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有较好的理论水平,但操作技能水平普遍较低,而实习指导教师又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困扰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

5、构建起合理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有政府劳动部门、企业、学校三方代表组成的劳动技能考评委员会,在接受双元制培训过程中,学生在考试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其中第一次是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训练的两年后,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第二次就是学习结束时的结业考试,主要考与企业有关的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次考试成绩分别占总分数的40%和60%。同时,这两次考试,都分别由两类考试组成,培训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由此,产生两类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总结:

1、本次教学改革收到的成效:

(1)、通过这次“课堂进企业“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校企合作的内容,在计划、组织、实践、评价等各个环节引入企业元素,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缩短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过程,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充足的选择和锻炼,为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6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校专业的建设问题,研究规范相关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企业岗位要求整合或开发专业课程资源,明确“教什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果;通过教师下企业或参与企业研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推动教师综合素质发展,进而实现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3)教学相长:通过一个周期的时间,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整体把握,教学方法的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下图形象的反映了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

(4)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模式普遍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老师针对车间的零件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容易听懂,学习兴趣浓厚。第二,由于授课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有很大成就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第三,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作息时间与企业职工一致,有利于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规律和环境。第五, 有利于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他们充分的感受到知识的重要,

7

从而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

(5)企业反馈

企业反馈的情况主要有一下方面:

第一,学生工作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生活环境。新分配来学生因无法适应企业的纪律和劳动强度而辞职的情况没有出现。第二,学生做学校学到的知识在生产中都得到充分应用,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求知欲很强,能主动学习。在同翔机械每月一次的技术考核中经过“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平均成绩居全公司前列。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给企业技术革新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企业对这种联合办学的模式非常欢迎。希望社会、政府、学校进一步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这种办学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2、“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本课改的创新之外主要在于:

(1)立足地方企业,结合中专机械专业特点,研究的重点不是理论,而是提炼、验证、推广实际经验,可操作性强;

(2)进驻企业的学生已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基础的操作技能实习,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3)实行“课堂进企业”,讲授与企业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知识。 (4)企业参与学生管理、课程教授、大纲制定等多个方面,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明显加强

8

3、双元制“课堂进企业”的特点

(1)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一是学校,学校设有理论课堂和和实习车间,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完成文化基础课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以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并在实习车间学会基本的实训操作。

其余一年的时间进驻工厂实习,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分配工种,实施管理。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理论教室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学校配专职教师上理论课,每周安排两个半天上理论课(包括工艺课),理论课教学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为素材,主要解决学生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其余时间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有企业安排师傅手把手的教操作技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觉的质量意识。

(2)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9

学生进驻企业以后,企业的师傅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师资在 “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是非常关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傅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工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技师证的“双师性”的职教人才。

(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了充分体现了 “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的宗旨,学生在企业期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据,以在学校期间学过的理论教材为基础,由任课教师编写符合企业实际的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等教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的要求,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不断变换的生产需要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

(4)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学生经过在校两年和进企业一年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最后参加由劳动技能考核委员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

10

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人事劳动部门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工业机械工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6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3个小时。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等级证书外,还可获得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5)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 结论:本次“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仅仅是我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开始,以后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要,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资料:

11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 职教通讯 99年11月

2、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0期

3、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推荐第9篇: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

【内容摘要】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对实验教学加以忽视,使得学生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 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是针对高中理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其中有很多化学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高中理科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化学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提取出来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化学实验是对化学理论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要是教师不注重实验教学,就会使学生无法真正弄懂化学知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实验内容一笔带过,教师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所学内容,这样就割裂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联性。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实际中提取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割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以往,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主要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描述进行实验,基本上都能够完成实验过程。但是很显然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对实验过程和操作进行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引入生活实例丰富实验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自主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该单元涉及到“氯气的性质”等内容,教师不妨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氯气的泄露会给人类带来危险,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的消毒处理通常会使用氯气进行?”从常见的生活实例出发,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氯气性质进行思考。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就会涉及相关实验对氯气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把握实验原理。以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自己进行实验,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把握实验原理。学生只有主动观察实验内容,才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探究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专题2“物质性质的探究”中第一单元“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该单元涉及到对苯、乙烯、甲苯这三种液体的鉴别方法,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进行实验教学。当然,有很多方式都可以鉴别三种液体。教师先让溴分别和这三种液体进行作用,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种液体的变化。当然,学生在实验中很快就发现了鉴别方式,就是利用褪色的速度和是否褪色这两重标准进行判断。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试验。由于受到上场实验的启发,学生就会将观察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不断丰富化学实验教学

要想有效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还应该对实验教学进行合理拓展。通过有效拓展,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学生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较难理解或者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中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教师通常会让乙烯和溴水进行实验,使学生理解乙烯的性质。事实上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争议。教师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乙烯能否让溴水褪色?你还有其他的方式检验乙烯?”教师对实验进行拓展,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化学教学。首先,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不断丰富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兴若.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新课标与旧大纲教科书(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比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1):7-8.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推荐第10篇: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探究

龙凤萍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特有文化根基、性格指向、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等因素作用先形成的一种富有创意的发明或发现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观不同的是,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学语文是承载丰富的文化、富于情感、,利于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改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的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在探讨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面,我有以下的思考和尝试。

一、鼓励质疑问难,练就学生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带领学生去探求知识奥秘的导游者和觅宝者,在教学中,激发诱导学生产生疑问,让他们自觉地寻找解决疑问的钥匙,培养他们的探究力和独创力。如教学鲁迅《孔乙己》时,我鼓励学生在默读课文后,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学生通过默读,提出了一系列问题:①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那么在同样的制度下,为什么有的读书人不像孔乙己那样?②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社会造成的还是个人造成的?③孔乙己与丁举人都是读书人,为什么丁举人要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的用意是什么?④如今的中考、高考是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⑤中考与高考同过去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不忙于解答,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讨论等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时间从容思考,在探究中有所发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设疑是思维的“启发剂”,能很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使其求知欲及聪明才智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从而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三是“为什么”。前两者是浅层次的质疑,后者则是深层次的问难。就一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可以引导学生从构思、立意、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去作深层次的设疑质疑。

二、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宽松环境。

自由、宽松的外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很重要。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是既怕老师瞧不起,又怕同学讥笑。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精心组织、耐心引导、努力帮助、热情服务。教师的责任就是助学,就是刺激学生的发现欲,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就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创造环境氛围,提供条件。

2、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陶行知先生讲,创造始于问题。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在学习中去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如给语段分层,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意见,争论非常激烈。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得到创新。陶行知也曾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大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教学《羚羊木雕》中,“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万芳主动提出和“我”换裤子,这是她狭义之心的表现。为了感谢她,当然她也喜欢,“我”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她。有人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纯真感情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就这件事谈谈自己的意见。学生们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一事当先,首先要为别人着想。从这一点出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当万芳提出“咱俩交换”时,“我”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什么?“我”觉得自己得救了,马上把裤子和万芳换了,“我”有教养吗?“我”送万芳羚羊木雕体现的到底是什么?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是另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更富有内容的思想。

三、在阅读、写作中想象,是创新之源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越宽广,创造性思想的火花迸发得越灿烂。课堂教学的阅读主要是指课文的阅读,在课改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学《背影》,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父子如果再次重逢,会有哪些精彩对话?再如教学《最后一课》结尾时,许多学生感到“无结尾”,这时我启发学生这是“空白”,是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学生入情快,理解深。在阅读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形式多样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展现灵气,张扬个性,长期积累下去,学生的听说读写就会如同春苗之起,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

徜徉于童话、神话、诗歌、寓言等的世界,那一个个虚构的故事和景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作文中有许多学生想象的方法,如:改写、扩写、续写。引导学生想象作文要正确区分长期以来混淆的两个概念,即“虚构”与“虚假”。“虚构”是一种构思,一种创造性的构思。“虚假”则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如果不允许学生作文虚构,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作文中引导学生想象就必须教会学生虚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细心观察,认真积累,平时有所感知,有所积累,训练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四、衔接课内课外,拓宽教学创新空间

1、注重积累,加强课外阅读。语文知识需要积累。单凭课本上的知识积累是有限的,这就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知识。在校学习期间的课外阅读宜以短小的文章阅读为主,假期间可以适当推荐学生阅读长篇名著。课外阅读虽然自由性比较强,教师应加强指导,要引导学生实用、健康、品位高的文章,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以确保真正意义的语文积累。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重要,除学校图书室有几万册图书可供学生借阅外,各班学生自助图书,建立图书角,或借助网络,以保证学生有丰富的课外读物。

2、贴近生活,强化实施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主要体现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 ① 语文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为了摆脱僵化的课堂模式,就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要考虑给出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书法练习、词语接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语文知识竞赛、故事会、演讲、辩论、风物介绍、读书活动交流等等。这样,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闸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给了学生自由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② 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

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扩充。“学以致用”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一条重要原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课外实践活动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语文。例如:每年春节一到,城乡处处喜帖春联,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收集大量的春联以外还要求自制春联,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其效果也非常好。让学生冲破教室的壁垒,实现时空的开放,创设语文学习的大环境,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学生放在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

课外的实践活动要着眼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如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班级黑板报、文化墙、校刊等,凡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事都应多予鼓励,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0年4月

第11篇:幼儿园整合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鲤城区第二幼儿园蓝少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整体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养“完整幼儿”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目标。“整合课程”是一种灵活的新课程形式,它不只是教材的单因素整合,而是教师、幼儿、教材、环境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它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强调隐性课程与显形课程并存,达到以“整合”促“整体”发展的效果,是培养完整幼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把幼儿园整合课程作为近两年的教研课题,旨在让教师在学习、讨论、观摩、交流、总结过程中了解整合课程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全面实现教育的整体观、优化整合课程。

二、正确理解整合课程的涵义

实施整合课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整合课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整合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整合课程的实质与特点。为此,我们组织了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虞永平老师的“幼儿教育整体观”中有关整合的理论,让教师了解整合课程的涵义和特点。所谓整合课程:是将课程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成为整体的课程。即各领域、各方法兼重并纳,而且是协调统整、相互为用。倡导整合课程的整合,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而不是全面地、普遍地倡导选择或建设整合课程,因为所有的课程模式的选择最终目的是实现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在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应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强调各领域的均衡与统整

1发展,努力各领域活动起来。我们根据各班幼儿的特点确立并进行了子课题《英语教学游戏化、生活化、艺术化》、《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的整合》的探索和实践,努力突显促进儿童整体性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整合课程的实施

1、建立整合性目标,明确研究活动导向

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因此,整合活动的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应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 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本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综合已有经验,边实验边研究,重点将各领域目标整体融合,体现幼儿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各部分形成一个合乎规律、有机的、有序的整体。课程目标的整合是教师将幼儿身体、社会与情感、认知、语言、艺术领域目标融于心中,有机结合,并运用于课程设计之中,让幼儿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自然。

在“有趣的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大目标:“关心周围的水,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景,了解我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体会人人都需要水。”在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进入该大主题的切入口——“玩水秘密多”。(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我在探索区里投放了一些不同形状的量杯以及一些相同的瓶子,内装有不等量的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操作。有些孩子玩着玩着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发现小秘密了,小量杯里装满水后,往大的只装了一点点水的量杯里放,大量杯里的水会升高的……”一开始的时候,个别孩子把秘密告诉我,我用笔记下来,可是后来玩水的小朋友多了起来,我就鼓励孩子自己

记录,结果玩水的秘密越来越多,孩子们玩水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探索的愿望越来越强。)根据孩子们记录纸中比较有共性的问题“水是有形状的吗?哪些食物里有水?哪些东西在水里会溶解?”等,我们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小目标:如:“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特性”“乐意做个个护水小卫士”等。

在我们教师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性或显性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坚持让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上的整合。如在“有趣的水”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既有了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的情感,也获得了有关水的特性的知识经验,有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萌发了探究的愿望等。孩子们的发展是整合的,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一直在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本课程得目标通过整合后,既注重幼儿得全面和谐发展,又充分考虑幼儿发展诸领域及相互间的和谐。

2、预定整合课程方案,扩展课程内容

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园整合课程的主要表现,也是最基本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的整合为前提的,主要有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两种,即领域内的内容整合、多领域的内容整合和超领域的内容整合。我们在预定整合课程方案时,我们应尽量深刻、细致的挖掘课程中隐性因素,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按幼儿的需要进行课程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构想,扩展课程内容。

在“有趣的汽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实践班的三个老师经常坐在一起研究怎么将我们原来的美术、音乐、计算教学内容与幼儿现有的兴趣、经验、需要向结合并巧妙整合于我们的活动中去,通过内容的

整合,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和谐发展。如:老师根据孩子们在马路上看到的旅游大巴汽车的情景选择了开旅游车做小导游的游戏融入了音乐活动“小司机”的游戏教学内容;还根据幼儿对汽车的浓厚兴趣,经常选择有汽车的地方带领幼儿外出写生。还搜集了一些汽车的图片和海报让幼儿欣赏。还常常在考虑如何在非正式活动中整合渗透主题教育的内容。于是,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各种汽车摩擦面材料:木板、地毯、草席等,幼儿可以在操作摆弄中探究汽车在不同材料、不同坡度上行驶的速度,感知不同摩擦面与汽车行驶速度的关系,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情境里发现汽车行驶的特性等。内容的整合帮助幼儿积累了整合的有益的经验,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3、及时反思调整,探索实施整合课程方案整合课程凸显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的理念,作为教师在开展整合活动的时候,更应凸显“目中有人”的理念。表现在形式与方法的整合上,除了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整合外,更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坚持“反思----实践”的原则,积极调整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调整整合策略,促进幼儿发展。

例如:主题活动“我爱祖国”整合了家庭资源,家长们为幼儿搜集了各种关于我国、家乡泉州的有关图片,其中,梓铭小朋友带来的泉州十八景图片孩子们很喜欢,常常簇拥在图片前讲述“这里是黄金海岸,我去过!”“这是老君岩,我妈妈说它已经有好几百、几千岁了……”“老师,这是那里?那是那里?”孩子们急切地想知道每一处景观的闻名之处。教师随即根据幼儿兴趣,将主题活动“我爱祖国”计划性的内容和方法与生成性的非计划的活动进行整合,组织幼儿生成活动,玩旅行游戏—“游泉州十八景”请到过旅游点的幼儿当导游,

大家边旅行边听介绍,幼儿兴趣盎然,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我们感到在现实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成及方法的整合、充分将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相关信息加以利用,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整合。

再如:“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开展了一个阶段之后,孩子们积累了很多有关中国的名胜古迹、民间活动、传统节日等知识经验,但我们在反思中看到,但孩子们的这些经验是零碎的,大多是在个别的、小组的 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他们需要有相互交流的空间,有充分表现和表达的机会。于是结合“欢腾的国庆节”我们全班小朋友分成两组开展了一个“国庆知识擂台赛”的活动。比赛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制定活动规则,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的活动形式。结果,我们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抢答题、对抗题、必答题相结合;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相结合;轻松的传统的民族服装表演、歌舞表演与紧张的智力竞赛相结合;观察讨论的与实践操作的题目相结合……孩子们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表现的异常积极与投入,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表现,能够表达和表现。

4、充分发掘整合资源,优化整合课程方案

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

当“房子”的主题产生后,孩子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有很多往往是我们成人一下子回答不了的。而且孩子

还需要成人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让他们亲身实践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里已有的材料满足不了他们,成人已有的经验难以满足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于是,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的资源了。

由于,在课题开展时我们就将新课程的精神向家长们进行了介绍,并且在家园园地中作了长期的宣传,因此,我们的求助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他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的纸箱;一起做房子;一起记录社区的景观;一起到图书馆找资料;很多家长向老师介绍有关的碟片、书籍等……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习化社会”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终身学习的希望。

第12篇:探究实践题型讲座

探究实践题型讲座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1、主题:(1)改善文化环境、人人有责(2)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3)净化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素质。

2、口号(宣传标语):(1)改善文化环境、人人有责(2)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3)净化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素质。

3、发言提纲

(1)分析校园周边不良文化环境的表现和成因(2)营造良好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或意义(3)针对校园周边存在不良文化环境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或建议(4)谈谈自己的打算。

4、发言稿:

改善文化环境,人人有责

同学们,目前,学校周边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电子游戏室、网吧违法经营,不法书店销售淫秽的“口袋书”等不健康书刊,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侵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确实关闭学校周围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和书店,加强对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作为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学生”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家长应注意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引导子女进行有益的身心健康活动。

作为我们中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自律,不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等场所,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四有”新人!

二、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我市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的活动。为此,某校初三(4)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下面的提纲尝试完成活动设计。

(1)围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的活动,写出你设计的班会主题。

“诚信在我们身边”、“校园诚信小档案”、“不说慌、不作弊”等。

(2)围绕主题写出一种活动形式。

演讲比赛,辨论会等。

(3)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活动的意义。

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理解知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做诚信好少年必须从小事做起。

(4)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需要做好那些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应围绕主题,符合活动形式。

三、针对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某中学初三(1)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

答:“改善文化环境,人人有责”、或“营造美好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或“净化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素质”等。

(2)、你认为应如何围绕主题开好这次班会?(要求:有具体的活动准备和活动步骤)

答:班会前的准备: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写发言稿等。步骤:①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②、观看录像或宣讲材料。③、请公安或文化管理部门人员作报告。④、分组讨论。⑤、推荐同学发言。⑥、活动总结。

(3)、请围绕班会写一份发言提纲。

答:①、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②、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或意义。③、提出建议或措施。④、谈谈自己的打算。

四、请你就“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设计一个主题班会。要求有活动主题、活动步骤(不得少与三步)等。

主题:认真学习法律,加强自我保护。

步骤:

(1)有主持人宣讲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方面知识;

(2)分组讨论,就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发表意见;

(3)每一个同学把自己的感想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

材料一:报载,南京一市民为儿子为生日,当11岁的“小寿星”许完愿吹完蜡烛后,小孩的家人问他许的什么愿时,他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许的愿望是买彩票中500万,然后环游世界,最后用剩下的钱买个官做做„„孩子的这番话,令人目瞪口呆。

材料二:拖把、扫帚凌乱地摆在学校门口,视而不见,考完试后以后桌椅凌乱不堪,学生吃完点心,包装纸到处乱扔。

(1)材料

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令人堪忧,也说明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迫切性。

(2)材料二中所列现象,你所在学校有没有?请列举三例。

a学生食堂大量的饭菜被倒;b自来水笼头长流不断,无人问津;c碰见老师,视而不见,甚至于给老师起外号;d随意践踏草坪;e乱扔粉笔等。

(3)请从学校和自身角度谈谈怎样杜绝这种现象?

学校:a利用广播、黑板报、班团活动多种渠道加强德育教育;b树立典型,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c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活动。

自身:a自学接受学校家长教育,遵守公德;b加强对自身养成习惯的培养,从身边小事做起。

(4)根据以上材料,学校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代拟两条宣传标语。

“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学生装”“塑造自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等。

五、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市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的活动。为此,我校初三(4)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下面的提纲尝试完成活动设计。

⑴围绕此活动,写出你设计的班会主题。

“诚信在我身边”;“校园诚信小档案”;“不说谎、不作弊”等

⑵围绕主题写出一种活动形式:

演讲比赛、辩论会等。

⑶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活动的意义。

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理解知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做诚信好青年,必须从小事做起。

⑷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需要做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进行人员分工、准备好活动场地及必要设施、聘请比赛评委等

六、中学在“营造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中,突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道德实践新举措,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⑴开设“道德银行”“道德银行”是根据同学们良好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记录。你打算在“道德银行”储蓄哪些道德?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

⑵“文化垃圾清除”行动除了常见的黄、赌、毒外,你认为还应清除哪些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垃圾?

如:封建迷信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⑶试行无人监考针对少数同学在考场上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等不和谐之音,学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试行考场无人监考,并在校园张贴标语进行诚信宣传。请你也试着拟两条关于诚信的标语。

诚信是做人的资本;诚信,生命因它而精彩。:诚信,人生大厦的基础;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等

⑷设立道德建设建议箱①王红同学建议:“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你认为法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哪些作用?

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②请你结合学校实际,再提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建议。(写出主要内容即可)

如:开展“未成年人上网利与弊”辩论赛;举行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班会等,主题班会

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

主题:弘扬传统美德,提高道德修养

步骤:(1)观看录象,了解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2)请有关人员作报告,谈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方面的好人好事。(3)请学生代表谈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行为。(4)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感想和看法。(5)请老师总结,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希望和要求。

材料:某校针对校园中常见不良道德倾向问题,决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青少年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道德倾向?

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

②说脏话,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旷课逃学,给老师同学起绰号,乱扔垃圾等。

青少年这些不良行为有什么样的危害性?你认为要怎样改善?

A、危害性: ①这些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会腐蚀心灵,造成青少年是非不分,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B、怎样做:①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诚信教育。②努力学好各门功课,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请你为活动拟定一个主题。(或两条宣传标语)

①提高道德意识,培养文明行为。②创建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③讲文明,树新风。

八、请你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设计系列活动。

(1)活动形式: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图片展览、出黑板报、举行法制讲座、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

(2)活动步骤:①课前调查、收集资料。②展示校内不文明现象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③请同学谈谈不文明行为的危害。④对克服不文明言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3)学校开展(或我们参加过的)道德实践活动:(或你对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有什么好的活动建议?)

A、参加升国旗仪式、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B、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学“学雷锋”活动、尊老爱幼助残扶贫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C、参加各种形式的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等。

以主题班会为活动形式谈谈活动意义或活动体会:

A、认识上: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能力上: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锻炼我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C、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和改进自身的道德修养,认真学习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

材料一: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4日报道,教育部、公安部对我国10个省、市的联合调查表明,平均每天我国有44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件,仅因交通事故2003年全国死亡的中小学生就达4104人。

材料二: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迅速行动,在全国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治理行动,为广大中学生和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材料三:本学期,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健康的校园生活。有些同学因课间打闹、玩暴力游戏等行为,受到老师严厉批评,他们很不服气地说:“这都是些小事,老师真是小题大做”。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是因为:

①我们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的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成长。②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社会经验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

(2)、针对材料三中同学的言行,我认为:

①上述不良行为并非小事,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中学生自身形象,不利于我们身心发展,而且会给自身和同学们带来伤害。如果任由上述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会导致我们违法,甚至犯罪。我们应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②课间打闹、玩暴力游戏等行为,是违反《中学生守则》及相关校纪校规的行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应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同时应主动帮助同学们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从言、行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第13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究与实践

新课程中学科教学 要渗透德育的探究与实践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要‚全面育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精神,努力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基础。在抓好德育方面,我们坚持 ‚全员参与、面向全体、贯穿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和‚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原 则,积极开展工作。连续都年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也得以长足进步。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 分。我校多年来坚持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最近几年我们积极引导和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性,要求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我校有无‚德育‛、‚觉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已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德育目标已成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使教学中渗透德育有了一种保证,可喜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有些老师做的自觉而有成效。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和行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并将继续我们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效性,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是落实‚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途径

多少前辈由于在课堂上学了鲁迅、巴金的作品,于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陈景润也正是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的哥德巴赫猜想,才产生了摘取皇冠上明珠的强烈愿望,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数学家。多少人正是通过具体学科的学习,吸取了丰富的德育营养,才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坚定了奋斗信念,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了爱与憎,明辨了是与非,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不难看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

教材中德育资源的丰富性、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经常性、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有效性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主要的优势和特点。

1、教学内容具有德育资源丰富性的特点——从各学科教材中不难发现,它们不仅包含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想信念的内容,还包含有哲学原理、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的内容;不仅包含有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叱咤风云的人物、惊心动魄的事件,还包含有各国的山川风貌、世界的风云变幻的内容;不仅包含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包含有呈现在教材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行为美的内容。丰富的德育内容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2、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具有经常性的特点——学生在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六七门学科,平均每天上四五门课,如果能自觉做到教学渗透德育,那么,学生可以说天天,甚至时时能受到不同内容的教育和熏陶。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通过主渠道渗透德育可以做到经常。

3、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有效性的特点——教学渗透德育有别于单纯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它不是外加的说教,不是贴标签,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渗透,这样就易于学生接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当是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单纯说教达不到的效果。

不难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是落实‚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途径。而增强自觉性是做好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

在重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同时,我们同样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怎样处理好德育渗透与提高课堂效率的关系,也是我们关注的课题,我校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在学生的兴趣、意志、心理、习惯等因素,对其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也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当学生花费较少的精力投入,真正获得了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后,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力。

有助于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抱负,提高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来说,没有哪样东西会像学习失败那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理想抱负、自信心和心理状态是很重要的一种非智力因素,高效的课堂往往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坚定学生的理想抱负,建立自信心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优化、高效‛的口号,‚优化‛,就是指教学的全程要优化,当然也包括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这一内容,‚高效‛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感到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的教育环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是落实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

如何在教学中做好渗透德育的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的教育环境;二是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三是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相机引导、点播,进行德育渗透,特别是要求教师在方方面面做学生的表率,率先垂范,做到师德引领。这里重要的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这里就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谈一点我们在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

小学语文、社会、思品等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教育为核心的德育,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要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防范安全隐患的教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综合实践课程,要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免疫力,这方面工作我们还做的很不够。

根据我们的体会,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关键,因为我们所说的德育渗透不是外加的教育内容,不是离开教材的单搞一套,不是一种说教,而是要根据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在教学中‚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

以理育人——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们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规律的认识,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和生活哲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分析解释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学生就会受到教育。比如,上内容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政治课,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做到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尊重哪些规律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更加美好?‛学生由于明白了道理,又结合了实际,从中会受到很深的教育。过去政治课有时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课,我们现在要把政治课变成学生真正的思想品德课。

以事育人——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古今中外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科学进步的故事、文化艺术发展的实例,紧紧抓住这些事例,让学生去了解、感受、思考,学生就会受到教育。比如,上内容为‚五四运动‛历史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不仅了解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要讨论‚如何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学生无疑会从中受到教育。上的英语课‚急救‛,老师要创设情境,渗透‚关注他人,帮助他人‛的德育内容。

以人育人——教材中既有古代的志士仁人,也有现代的英雄模范;既有文化名人,也有科学巨匠;既有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也有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典型。这些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化作用。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三改其学,志在救国‛的故事后,不少学生深受震动,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鲁迅先生三改其学,志在报国,而我平时想的全是自己,面对鲁迅先生,我感到惭愧!‛楷模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美育人——教材中既有展现文化艺术方面的美,也有数理化生方面蕴含的美。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行为美的内容。音乐美术课中的名曲名作、语文课中诗歌的意境、地理课中的山川风貌、化学课中神奇莫测的实验无疑都蕴含着美,就是看来只有数字和线条的数学也蕴含着美。一些老师在讲‚对称‛的时候就展现了自然界中动植物、人体、建筑等对称的图形,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形,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数学背后蕴含的美。

以情育人——这里的‚情‛,既指教材中饱含情感的内容,也指教师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所蕴含的美。

有人说:一堂好课或者一位好老师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如何做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我们认为,首先是要引导教师树立自觉的意识,这是根本的前提;其次是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恰如其分地确定渗透的内容;第三是在渗透过程中要顺其自然,避免说教,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对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三、抓住并创设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科研引领,把我校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同时还下发了‚加强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意见‛,这些精神和意见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感到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把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向前进。同时我们感到还必须创造机遇,使我们的工作加速开展。今年我们举办‚贺中名师‛评选活动,对上课的要求\"旧有条‚自然的渗透德育‛,就是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创设机遇,通过展示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推出名师,又推课堂渗透德育的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使教学过程成为向学生传递积极价值观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我们坚持要做下去的一项工作,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准备以科研课题来引领。

总的说来,我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感到我们还离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14篇:音乐教学创新与实践之探究,(推荐)

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之探究

著名创新学家朗加明教授曾说过:“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思维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中必须加强对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要在教学意识、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实践活动中寻求创新,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因此,要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在音乐课中去实现教学的创新,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又去实现新的创新。带着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注重方法,改变思路的观念走进音乐课,我进行了如下一些创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意识,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轻松,让学生学有所乐,更富有个性。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把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了学生,活动是这样开展的: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示范----我用庞龙的《两只蝴蝶》的音乐旋律篡改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则变得神采飞扬。 同学们不象以前作自我介绍那样枯燥、机械了,而是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努力想着用什么歌曲来作旋律,时而动动笔把篡改的歌词记下来;几人1组的,几个脑袋凑在1起,眉飞色舞、群策群力,极力想设计出最好的表演方案;想边歌边舞的则坐在位置上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们的节目是1个比1个精彩······ 通过这次有趣的自我介绍活动,我知道了学生的姓名,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哪些学生有圆润的歌喉,哪些学生有优美的舞姿------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欢愉,最重要的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因而,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发散思维,焕发活力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2、创新教法,大胆实践

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节奏的学习时,我没有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学生自找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良好的音乐课,教师既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呆呆地坐在那里光唱,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难产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自始至终的不停的忙动,这样课堂纪律既乱,学生又累。教师还会力不从心。参与者的强度和

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三、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五彩缤纷的音乐画面加上悦耳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听觉艺术”与“情感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学生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信

在以往的课堂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的。其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其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上课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是老师偏

心眼,不公正,丧失学习兴趣。其实对学生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构建开放的音乐评价方法,积极探索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器乐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第15篇: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我和其他班的几位老师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入园的孩子,从校车上下来的亮亮一看见我就兴奋地大喊:“刘老师你看”,一边喊一遍扬起手里的玩具就向我跑来。我连忙将他迎在怀里:“拿的什么呀?” “我的小汽车,你快看!”说着他蹲在地上将手里那辆黄色的惯性小汽车轻轻一摁,“嗖”地一下,小汽车已跑在三四米以外了。他红扑扑的小脸上荡漾着好得意的神情,我摸摸他的小脑袋,用夸张的语气说:“好棒的小汽车啊!”他开心地揉了揉鼻子。这时站在旁边的志浩也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玩具大卡车:“老师看,我也有。”说着蹲在地上将大卡车一推,大卡车便跑起来,亮亮一看也将自己的惯性小汽车再次放在地上轻轻一摁,又是“嗖”的一下,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比大卡车跑得远多了。紧接着出现的一幕让我深深感动,只见亮亮拿起大卡车,对志浩说:“咱俩换!”刚刚才三岁的孩子,竟然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以及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是不简单。三岁的孩子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还很欠缺,遇到问题更多的是抢、夺、争执,这两个孩子都是我园混龄班的孩子,混龄班的教育环境能够扩大孩子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孩子相互交往,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社会行为,可以让孩子初步认识社会、熟悉社会 ,为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望着两张灿烂、稚气的笑脸,一抹暖流从我心中轻轻流荡。

三年前我们园开设混龄班,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虽然明白混龄教学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但教师们已经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还是感到困惑、忐忑,同时还有一丝跃跃欲试的尝试冲动。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

一、混龄编班先从幼儿园最突出的两个年龄段开始

从原有的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到两个年龄段,大班和小班的孩子进行混龄(5岁、3岁),这两个年龄段孩子各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明显,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他(她)们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小班的孩子有机会向大班的孩子学习,并得到大班孩子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而且,他们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大班一些孩子也可以帮助小班的孩子,在帮助的过程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感与荣耀感,体验快乐。有时异龄之间引起的示范和模仿远比老师的设计来得自然和贴切,更加便于教师的指导,进一步促使每个孩子在异龄互动中获得跳跃性发展,能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二、混龄教学需循序渐进地进行

教师在制订一日活动计划时必须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在刚开始混龄教学时,首先从生活环节(晨检、进餐、午休)进行,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并做记录,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两个星期后,逐渐将游戏活动环节也进行混龄(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室内自由活动、离园活动等),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建立起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奠定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如:老师们每次带着幼儿到户外活动课时,就会设计出不同分工形式的游戏,让大组和小组的孩子共同来完成。组织体育游戏《过小桥》,老师们就让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共同完成一个游戏,两个小朋友拉着手,小孩子负责走独木桥,大孩子就负责走梅花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游戏中就学到了分工和合作,对其团队意识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也会从幼儿身边的小事挖掘素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规教育,并从自身做起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两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中融洽、和谐相处,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成长,养成习惯性的良好行为。

三、混龄教学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

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必须得到家长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混龄教学的创新,需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混龄编班中不同年龄的孩子,彼此之间如兄弟姐妹一般,这种类似于家庭的编班方式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角色经验,通过与不同年龄孩子的相互交往、共同生活与活动,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克服自我中心,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家长将孩子在混龄班学习生活的变化、问题、困惑等记录下来并与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使孩子在语言表达、体能、观察、模仿、交往、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通过两个学期的实践与探索,混龄班每个孩子身上明显的发展变化,让教师和家长无比地感动和欣慰,主要体现:

1.混龄教学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混龄编班为幼儿创造了更多交往的机会,提供了自由交往和游戏的环境,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区域活动时,表演区中,5岁的丝丝、亮亮和3岁多的妞妞、小样、点点在玩“抢救病人”游戏,妞妞和点点是护士,扶着小样边走边喊,“病人来了,病人来了”,丝丝和亮亮马上走过来:“怎么啦?怎么啦?”丝丝边问边摸摸小样的额头,又翻翻她的眼皮说,“阑尾炎,赶紧做手术。” “我来做,你们给我帮忙,快把他抬到桌子上”,亮亮指挥着她们,孩子们有模有样拿着玩具剪刀、捏子、纱布等道具进行着,还看见妞妞趴在小样耳边说:“不怕不怕,一会儿就回家了。”果不其然,摆弄了几下手术就做完了。“好了,可以回家了。”亮亮边说边扶起小样。“不行不行,还要挂吊针消炎呢。”丝丝边说边和妞妞、点点将小样扶到小床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更加真实,虽然孩子的有些行为与现实生活不合常理,但孩子们在直接参与中享受着被呵护、被崇拜、满足、愉快的心情,体验了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家长也会将孩子在家的突出表现及时反馈给我们,就如三岁点点的妈妈告诉老师:“我经常带着孩子外出,感觉到小孩子很喜欢找年龄比他们大的孩子玩,因为跟着大孩子,小孩子可以学到很多游戏新鲜、多变的方法。上混龄班后,有一次点点回家当小老师,跟我们表演小小主持人,而且表演得绘声绘色,我当时还以为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呢,没想到在跟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是她跟大班的小朋友学来的,小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很有趣”。

(2)混龄编班教学有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极大减轻了小年龄幼儿的入园焦虑感,缩短焦虑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在混龄班中,经常能看到年龄大的孩子在各方面很有担当地帮助年龄小的孩子,如:有一次孩子们在喝水,3岁的小雨端着水杯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往自己座位上走,5岁的小浩张开双臂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挡着,唯恐别的小朋友碰着小雨。小浩平常性格外向,喜欢调皮捣蛋,此时他却像一个大哥哥保护着小妹妹。去户外游戏下楼梯时,经常看到五岁的孩子牵着三岁的孩子的手,一副小大人的摸样。年龄差异和能力差异,使能力强,年龄大的孩子有了更多帮助他人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岁左右的孩子在刚入园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会哭闹不止。有的不吃饭,有的不午休,还有的背着自己的小书包不放下,没有任何安全感。也有部分孩子哭并不一定是来自第一次与家庭分离的焦虑,而是因为心理趋同性,因为看到其他的孩子在哭,所以也会跟着一起哭。而在混龄编班中,由于五岁的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开学就能正常地学习生活与游戏,当三岁的孩子进入了这样一个环境中,基本都能很快地融入,很少有哭的现象,也就大大减少了入园焦虑。

2.混龄教学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在温馨的混龄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这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孩子们更明显地想说、愿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了多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老师经常性地组织“我是小小主持人”“谁的故事最精彩”“今天我最开心的事”“我会说绕口令”“我们喜欢的小品”等活动,并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让孩子们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近三年的混龄教学实践,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混龄班的孩子们大多性格乐观,善于与周围人交往,他们独立性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良好品质,家长对混龄教学也积极配合,大力支持,高度认可。

虽然在混龄班的管理和教学具体实施中,多元评价机构不完善、教学方案设计复杂、活动组织实施存在局限性等困惑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在家长的评价中,在幼儿园报名过程家长对混龄班的推崇中,我们看到了前期研究的成效,针对存在问题,我们会不断思考、探索、实践,坚持为混龄教育教学闯出一片蓝天。

第16篇: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基础

张熊飞教授陕西礼泉人,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达27年。1987年调回陕西师大任教后,张熊飞开始专门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创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对于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诱思探究教学”已被推广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多所学校的许多学科教学当中。

张熊飞老师以及他的团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任务为己任,巧妙地创建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的一系列关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大众化的教学理论即诱思探究教学法。

诱思探究教学法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及三维教学目标论。张熊飞老师帮我们指出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重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规律:

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是教师取材于现实,升华于现实,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作为一位高中的数学老师,现在在初中支教,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 张熊飞老师帮助我找到了数学教学的新思维—探究性教学法,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

二、对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解

1.教与学的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取一定与数学有关的现实材料,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及动手实践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诱导,让学生自己判断、推理,探究新的知识。既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下去,更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让他们能够通过现实实践感觉学习的有趣性,更力图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存在形式、内容、数学内在美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形成自发主动去探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情感上的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的发展。

2、数学诱思探究性课堂模式

张熊飞老师帮助我们找到了数学教学的新思维—探究性教学法,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这种教学思维就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我们就以“探究性学习”学习为例,帮大家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课下自学探究

这一环节要求设计的实验一开始就能像一块无形的“磁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后愿意去动手操作。 生活经验导入,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的人或者物为导向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所,如在讲述《扇形》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自己试着在课前做小蛋糕,同时提出一些分配和角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既可以做出美味的食品,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怎么去平等的分享美味呢,怎么去计算谁分的多分的少的问题,在隔天上课时大家进行交流心得。

(2)老师诱导、学生合作共同探究

此处的关键在于掌握住整个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尽量做到不要讨论与主题无关的事情。面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教师不必过早的解答,将问题简略的写在黑板上,再综合大家的提问,组织几个重点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在课堂上我们想要顺利的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潜意识

首先要设定好适合学生的问题情景,这一点教师可以直接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情景,综合考虑问题或者探究性活动。其次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这种气氛中,他们就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我曾经在高中上《三角函数图像》,播放了一段人心脏跳动的曲线图,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心脏图不是直线而是这样的曲线呢”学生会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或者随机在提出一些问题。再次,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现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

(3)指明与此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进一步实践探究

学生问题提出了一箩筐,老师们要帮忙理清思路,并且用理论知识加以说明和练习这个过程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鼓励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用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4)鼓励自己及学生,心中要有一个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万事要有始有终,经过前几个阶段的探究,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收获,老师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提出导向性建议。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

我学了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法,领悟到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点心得,这只是我利用诱思探究教学法上课的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运用探究式教学要控制教师的讲话时间,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案例

案例:切蛋糕

内容:用扇形图描述数据的大小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事情入手即给老师“过生日”,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可以用扇形图来描述的现实情景“切蛋糕”。

切蛋糕是每个学生都有的非系统化的社会经验,我会问大家“如何把蛋糕等分成2块时”,甲学生直接站起来告诉我:“从中间直接切一刀”,我又问“如何把蛋糕等分成4块”。乙生告诉我“先横着切一刀,再竖着切一刀,使这两刀形成一个十字型”。甲生和乙生在告诉我如何切蛋糕的时候,就已经暗含着每一块蛋糕实多少度了。学生在小学学过“几等分圆”、“扇形”及“扇形的圆心角”等数学知识,再加上现实中真是有效的社会经验,我会悄悄地问大家“谁帮我描述一下这些蛋糕的形状”与“每个扇形有没有度数呢,那它的圆心角是多少呢?”进行巧妙地引导,学生就能够有感性认识慢慢地升华到理性的认识--等分圆即等分圆心角。

我会再问“如何把蛋糕分成5块或者6快呢?”大家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丙生站起来告诉我,“如果把蛋糕分成5块,把整个圆心角360°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72°,这样就可以形成5个相同的扇形”,丙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就和他同桌进行了计算,已经会把这个生活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来回答。我再次基础对切蛋糕事件进行一个思路理清。将n等分圆即把圆心角n等分问题转化成实际问题切蛋糕,从而将这个抽象问题转化成实际问题,更方便学生的理解。

我再深入和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认识由等分切蛋糕到不等分切蛋糕的活动。理论上就是从等分圆即等分圆心角过渡到按比例分圆即按比例分圆心角。从学生的表现和积极性来看,他们已经潜意识的将生活中“不等分切蛋糕”的生活经验,可以定向的蛋糕大小由圆心角大小决定,而圆心角大小可以由“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来定量地确定。

总体来看,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立“切蛋糕”这个有趣的活动,问的问题也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感性认识绘制扇形图的操作过程,明确“两个关系”——扇形的面积与扇形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所占百分比的数量关系,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另外用切蛋糕这件事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正确价值观。

四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诱思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诱思探究教学法改变了以前数学学起来枯燥无味的感觉,现在通过活生生的现实实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

五 反思与建议

数学课自用诱思探究教学法来授课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使我对以下诱思探究教学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1、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入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

2、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形式。

3、学科之间的多维知识建构是学好数学的根本所在。

4、深入探究与实践是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最终落脚点。

第17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究\"研究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也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班级全体任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形成合力的组织者;同时班主任又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所以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对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性和教育目的的实现。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媒体传播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也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东西对青少年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有着很大的冲击,如何使学生在这种新旧道德冲突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3.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增强时代感,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努力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学生成长心理。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所以,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也应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一些老的、陈旧的东西必须毫不犹豫地抛弃。基于此,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管理工作,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题探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分析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继承宝贵经验,并找出存在的不足,以期待有更好的发展。

2、通过研究分析,探索出一套符合学校培训管理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

3、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发现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4、通过实践与探索,把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的班主任管理及考评机制。

三.课题的探究方法及途径

1.以课题为载体,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切实转变班主任工作理念。明确班主任职责,及在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加强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班主任工作与时俱进,并充分转变角色。

2.班主任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努力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观念。面向全班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给予那些学习存在一定困难,行为发生一些偏离或家庭环境不太好的学生更多的关爱,努力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3.班主任老师依托课题的研究与探索,进行班级工作的日常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并指导班委和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起平等友爱、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

4.根据学生家庭的情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勾通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联系,来增强家庭教育对学校的辅助作用,以改变那种自由放任式的家庭教育,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途径,让家长明白家庭辅导的重要性,以及家庭辅导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5.通过课题的探索,完善班主任管理、考核制度。在探索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班主任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根据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计划总结制度、汇报研究制度、评比考核制度、奖励表彰制度等,并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各种记录。

6、依托此课题,不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一些名校班主任管理办法,不断提升班主任自身品德,交流一些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及时巩固研究和探索成果。

四.课题的实施

整个实践与探过程为一年(即2006年1月-2006年12月),

分以下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2006年1月-3月)

(1) 调查、分析现阶段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2) 调查分析现阶段学生的精神面貌状态及道德素质。

(3) 调查分析,目前班主任工作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4) 制订出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

2. 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0月)

(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实施工作计划,按计划边探索,边研究,边积累经验,并逐渐形成局面材料。

(2)定期开展规定的研究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主题班会观摩、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家长学校的开办等。

(3)根据计划定期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文字材料。

3. 总结阶段:(2006年11月-12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在汇总各方面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并撰写出相应的课题研究报告,为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2)表彰课题参与的积极分子,暨表彰优秀班主任。

五.课题实施方法

调查法,综合观察法,实践法

六.课题成果

1. 课题研究主体报告。

2. 班主任案例分析。

3. 班主任工作有关心得。

4. 班级活动有关成果展示,及活动材料。

5. 相关的德育工作论文。

七.课题组成人员

组长:赵玉升

副组长:夏剑锋、刘福在、潘金亮

组员:肖尚光、杜德春、周清泽全体班主任

第18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书

1、选题依据论证 (是否是十一五延伸课题;是否是引进课题)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分析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究,是近年来提高课堂教育水平中的一个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早期的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例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较活跃,研究的视野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因素;不但注重教学的物质环境,还对教学的精神文化环境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2、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突出应用及推广价值):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必须引起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检阅教学质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落实以上标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课题研究,将从如何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如何将这一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效整合“课堂有效性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校情的课堂有效性教育模式,并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符合目前教育形势的需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从人的发展出发,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探究的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⑴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备课质量影响课堂效果,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这是一种学习、提升和修炼的过程,它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

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它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强调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有对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验证,修改、总结和积累,长此以往,备课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心中越有数,上课时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⑵提高学习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⑴关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但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面对一个个有想法的学生,课堂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⑵关于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安排教学,只有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才能使教育的意义--学生的发展得到实现。 ⑶关于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检验教学方式是否优化的重要条件,是看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高度统一。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等。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每一种教学方法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选择和运用它。

⑷关于学习评价。《标准》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发展性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①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②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③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3、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基础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高效,重在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诚然,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更加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取得进步。

4、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教育专著、资料汇编及大量的期刊杂志。

2)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体验性学习的内涵及其能力培养方法。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

当然,研究过程中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及调整。

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为中青年教师,他们精力充沛,参与兴趣浓厚。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自主地“在语文学习中探究”,建立能促使他们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有关教学模式。

5、预设课题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1.4~2011.6)

⑴成立课题小组。⑵申报立项。⑶加强课题组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其成果形式申请书。

2、启动阶段(2011.6~2011.8)

⑴调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⑵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⑶完成课题研究方案。⑷组织开题论证。其成果形式为实验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11.9~2013.12)

⑴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⑵开展课题研讨活动。⑶组织有效课堂优课评比活动。⑷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⑸撰写阶段性实验总结、论文等。其成果形式为阶段性实验报告。

4、结题阶段(2014.1~2014.3)

全面总结课题实验,写出研究报告、论文、研究课例等展示实验成果,写出结题报告。其成果形式为论文、总结报告等。

6、预期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就其原因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只求量不求质的重复训练,片面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同于知识性传授,忽视师生活动的合理设计等,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乃至无效。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力求解决以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空间发展多方面的素质、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校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的价值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乐学、会学、善学,学得有效、高效与长效。

第19篇: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究与实践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究与实践

溧阳市光华中学张国伟213300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培养未来人才的总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说苑•杂言》)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 ”。他曾说“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他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批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无视儿童内部本能和倾向的主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观点。

杜威的得意门生,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国情,把他老师的学说作了再创造,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民众是中心,要让社会和学校实行“教学做合一”。他说:“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 1

①`陶行知先生在倡导生活教育运动12年的实践之后,对生活作了进一步阐释:“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需要而教育。”②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③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提倡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使社会教育充满了生机,而且也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带来了活力。

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一再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

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他具体指出:“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鉴赏都失去辨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④

已故的河北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建立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他

主张: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⑤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⑥

最为流行的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的那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可以说,它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我们只有基于这条“地平线”,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方能托起语文教学这轮“红太阳”,迎来语文教学的“艳阳天”。

人一生下来就处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语文学习是人出生就开始

的,幼儿进行的学习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语言教育系统,从一开始便打上了生活的烙印。而后,到幼儿园、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工作后,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还要继续学习,而且就目前而言,生活化学习比校内学习更有收获。语文的发生发展告诉我们: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是人类生活的自然产物,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2002年新版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表

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

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生活”是什么?“生活”绝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也不仅仅是“交际”。人的生活,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物质生活”,还包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本源”中的“生活”,都是指广义的生活。其实生活就是每个人的正常的基本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其他内容。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则是与所有“生活”的联系,表现在人的全部的生活之中。

语文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⑦语文教学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承担着教给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任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对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和人类全面发展担当使命。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体现了语文对一个人的内在生活的巨大作用,既要丰富人的内在生活,又要提升人的精神。所以,我们不能静态孤立地看待语文,而要给语文一个广阔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使语文教学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直接的社会性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是极其有害的。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走向生活,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连,与课外活动互补,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让学生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

立足课堂,立足教材,面向课外,面向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立即生动活泼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分析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接轨,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的心理等相结合,真正打开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发现和联想到自已周围生活中有联系的人和事,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沟通。例如,选入现行语文教材的课文(含“语文读本”),绝大多数是名家名篇,由于时间距离,有的写作年代和反映的内容缺少我们现实生活的气息。为了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作者驾驭语言的技巧,教师就要补充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或者指导学生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背景,走近作者;也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捕捉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突破时空限制,打通历史隔阂。这样做还不够,应该在认真教好课文、充分使用好“语文读本”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诗歌、小说、散文(随笔、小品文)和杂文等时文精品,辅导学生独立阅读、品味和赏析。因为这些课外时文,文笔优美或犀利,语势流畅,言近而旨远。它们不是对生活的一般描绘,而是对有关生活现象的一种深刻解剖。或蕴含一种深刻的哲理,或抒发一种博大的情怀,或抨击一种腐败现象,或歌颂具有时代特色的杰出人物等,加读这些时文精品,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客观事物进而认识生活的方法,在陶冶情操方面使学生受到顿悟。同时,还要结合语文教学,及时增选科技文章,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科技说明文、科幻小说,介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基因DNA、网络宽带等高科技信息。也要有选择地将央视《科技博览》引进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科学氛围,将科技与文学、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展示新科技的魅力,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接受科技的教育,感受现代科技的脉搏,体验到高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和收看电视,这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也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终南捷径”。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学生居教室一隅能洞晓国际、国内大事,看小小荧屏能览尽天下风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占领了无限的空间。老师则应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并能与学生同看,适时作一些恰当的点评,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电视内容。《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成才导报》、《语文报》、《读者》和当地的党报等书报杂志,也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这些报刊杂志负载着课本上所得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当地的党报还是对学生进行乡土乡情教育的好材料。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或浏览涉猎,或精读品味,或座谈讨论,或作摘抄笔记。从中了解时代风云,科技动态,生活信息等,体验改革开放的成就,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展望未来社会,受到鼓舞,增强信心,感到自己肩负的时代和历史的使命。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感受生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决定了要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语文教学要突破课堂时空,给学生学习时空上的自由,让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参观访问、假期调查、演讲、演课本剧、游艺等

形式,组织各种文学、艺术社团,开展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假日郊游、暑期夏令营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上街头,进入社区,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让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食粮,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求知与做人结合起来。朱熹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事实上,人间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注意留心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眼前的景和物,这就是语文学习。例如,学生随家长逛超市或集贸市场,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各人不同的买卖技巧,这就是一种生活,即经济生活。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体验到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观看一场足球比赛,看到的是充满汗水和激情的狂热的体育生活,受到的教育是顽强拼搏、勇于竞争和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或广告,唱卡拉OK,上网浏览,中秋赏月等,通过这些文化娱乐生活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学生最平常不过的日常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对他们的无比关爱,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期望和鼓励,这无不体现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可爱,如果能诱导学生稍微在意一点,他们肯定是感受颇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倾听大自然花开的声音,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审美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感情也会随之变得细腻丰富起来,就会觉得生活中富有诗意,充满了爱,从而迸发出生活的激情,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造人生的价值。

创设生活情景,实施语文情景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感悟能力之上的。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情景教学,就是架设在书本知识和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情景教学,是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创造出具体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情景的展示,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可用图片,师生模演,师生口头描摩等多种途径。可分三种形式:形化情景,包括实物展示、师生动作、神态、或课件图片的物体运动等;声化情景,包括师生语言、放录音、音响等;立体情景,即课堂本身或录像伴录音的声与形结合情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情景,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语言精练而极富形象,内容丰富,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学生缺少生活体验,领悟意境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显示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和浪遏飞舟图等一系列历史动画、图片资料,图文、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风起云涌,大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身临其境地体味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生活之树长青,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这样,语文教学的明天将会更灿烂,语文教学的成就将会更辉煌。

[参考资料]

①②③陶行知:《陶行知论文集》,第356页,第820页,第78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④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语文教育观”》,《天津教育》,1993年第6期 ⑥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⑦《语文教学大纲》,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第20篇:“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变革着。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究。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语文课程目标。

根据以往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结论与过程”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目标来看,往往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三重三轻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究其原因,除了旧的教学思想外,教学方法的单一陈旧也是原因之一。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这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契机。

在鉴赏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从电影《祥林嫂》中剪辑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第二次到鲁镇、冬至祭祀和临死前的有关她的肖像变化的镜头,按照教学的需要制作成灵活多变的课件。从教学实际来看,我们运用信息技术能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能创设学习情境,能超文本非线性地组织管理教学程序等技术优势,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

先看认知与情感。从认知来看,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加进了祥林嫂的有关肖像的电影镜头,这就使学生在认知祥林嫂的形象时,不仅可以从课文的语言中去认知她,而且还可以从活生生的镜头中去真切地认知她,这种多通道的认知无疑优于单从课文语言单通道的认知。从情感来看,祥林嫂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镜头,不仅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祥林嫂鲜活真实的肖像变化,也会激起学生对她的深深同情,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达到审美教育目的,这是传统的教法难以达到的。

再看知识与能力。从知识来看,这个教学环节通过人物肖像前后变化的比较来鉴赏人物形象。由于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这样就加宽、加深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要学生找出电影祥林嫂的肖像变化,就比单从课文中阅读文字多了一种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学生对照电影祥林嫂不同时间的肖像,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描述文字,这就又多了一种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做成祥林嫂的流动肖像、定格画面肖像、文字画面、文字肖像,让学生通过以上不同情境,进行祥林嫂的肖像变化的比较分析,这种通过多通道培养比较能力的方式,显然比只是用课文描述作比较有独特的优越性。

再看结论与过程。这里的过程指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探究的始末与方法,结论指的是学习探究的结果。学生的结论怎么来,在以往的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教学中,学生大都得到的是教师自己备课中的心得体会,很难看出学生是怎样学习的。现在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加进了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课文语言描写的感知,电影镜头表现的感知等多通道来充分完成感知的过程,可以通过课文文字情境、电影画面情境、问题课题情境等的交融,形成丰富的学习探究的一个个阶梯,来完成认知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得出对祥林嫂认识的结论,通过他们自己学习和探究得出来,过程与方法蕴涵其中。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习方法的获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课型基本上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文课件展示课。将网上下载或自己制作的课件在信息技术教室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照课件自主地学习课文。如在学习《过秦论》时,学生直接在网上观赏课件和欣赏我给他们提供的课件,让他们在教师不讲一句的情况下,自主学到了古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文知识。

(2)背景知识检索课。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课文学习时进行,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在网上检索曹雪芹的生平知识;学习《杜甫诗三首》,则检索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方案中所要求的“利用网络,自觉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的习惯,不断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知识丰厚、见多识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件自主制作课。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课文学习的背景资料后,我还注意让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变成自己的东西,将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制作各种课件的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后,学生制作了《我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诗》等课件。

(4)基础知识训练课。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将训练题通过服务器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让学生自主地在电脑上做题,实现了网络上的“无纸化”作业。有一次考试后,我将质量分析也放在网络上做,把题目发到学生机上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自己更正错误。这是在教室里进行试卷讲评怎么也达不到的效果。

(5)写作知识欣赏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我把作文课有时也放到信息技术教室上,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查找有关高中生写作的文章,欣赏网上发表的优秀习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以上尝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习质量。

调动信息技术功能,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多种“专题研究”。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共享信息的功能,就可以利用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校本学习等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以备语文研究性学习之用。

先看大众媒体课程资源。无论是现在的语文课程还是今后的语文课程,都会选进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小说、戏剧名著,而由于影视业的发展和广大民众的需要,这些小说、戏剧大都改编拍摄成了影视剧。我们利用这些大众媒体,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可以把它们制作成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曹禺的《雷雨》在改编成电视剧时,对人物的语言、情节的先后都有所改动,特别是为了观众的需要,拉长视听时间,加进了一些情节,这为学生比较研究评价原剧本和电视剧开拓了空间。据此,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雷雨》电视剧改编得失谈”等。学生根据这一课题,把原著和电视剧进行比较,最后写出小论文。很显然,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巩固课内所学习的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高品位地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再看社会生活课程资源。社会生活如万花筒,丰富多彩。电视专题新闻节目,报刊杂志报道评论栏目,无不反映出了当前这个万花筒中多彩的社会生活,这里面的一些热点话题,就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极好课程资源。比如最近几年的经典著作研究热,我们把这些话题的有关背景资料、新闻报道、调查评论等材料,从有关网上下载下来,制作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学生接触这些材料后,自选研究课题,重新筛选其中的信息,去研究探讨自己所选课题,这种研究性学习,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同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横向沟通,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再看校本课程资源。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大舞台,这里就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资源去开发。例如高一年级写想象作文和联想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些优秀作文,就把这些作文集中起来,加上有关想象、联想的理论知识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此的论述材料,一起制作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后,根据自己的体验自立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如“想象作文如何想象”、“联想作文如何联想”、“借助形象开展想象作文”等等。然后研究讨论,写出论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会使他们再写同类作文时达到更新更高的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确实能使语文课程的学习的面貌为之一新,确实能解决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难题。但是,信息技术毕竟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我们一定也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让它与语文课程有机地整合,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军,教师,现居安徽铜陵。

实践与探究范文600
《实践与探究范文60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