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美术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9: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本一班 朱薇雯 10090510140 打喷嚏(大班)

一、活动设计背景:

1、让幼儿在环环相克的故事情境当中,培养幼儿对动物组合造型的观察;

2、通过环环相克的故事情境以及活动之后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在活动中感知和培养组合和重叠的美术技能。

二、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动物的基本特征,增强有意记忆的能力;

2、发现故事不断循环的线索,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

三、活动准备:黑板,粉笔,抹布,卡纸(教师示范用),每人一支记号笔、剪裁过的卡纸。

四、活动过程:

1、引出:

师:小朋友们都打过喷嚏吗?打喷嚏是怎么样的啊? 幼儿模仿打喷嚏的动作和声音

老师请小朋友模仿打喷嚏的动作和声音

师:我们今天就要讲一个有关喷嚏的故事,名字就叫“打喷嚏”。

2、故事:

老师在黑板上用直线和圆形画出蜘蛛的造型,问蜘蛛的形状?有几个圆形?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半圆,问大公鸡是由什么图形变出来的?继续用半圆形完成公鸡,在过程中问小朋友“这是公鸡的什么部分?”“现在有几个半圆形?”等问题,并与幼儿交流公鸡的特征(尾巴毛长长的、有鸡冠)。

师(画完公鸡后):公鸡看到蜘蛛,啊呜一口就把它吃了。(用抹布把蜘蛛擦掉) 老师用三角形画出狐狸的头和身体,请小朋友给狐狸加上耳朵。(耳朵加在不同的地方会使狐狸的头的朝向不同。)继续完成狐狸,把公鸡吃掉了。(将公鸡擦去)

用方形画出狮子,狮子的脚部分被身体遮住。狮子把狐狸吃掉了。(将狐狸擦去) 师:这时候来了一只大怪兽,啊呜一口把狮子吃掉了。(将狮子擦去)后来又来了一条毛毛虫,钻到大怪兽的鼻子里,怪兽打了个喷嚏,把它肚子里的小动物喷了出来,现在就要请你们帮忙,把小动物们救出来。

3、操作 幼儿按照狮子—狐狸—公鸡—蜘蛛的顺序在事先准备的卡纸上画,最后再用半圆、三角、方形画出怪兽(每组三个小朋友,通过协商决定每人用那个形状画,要求每个人的形状不同)。完成图画后,将卡纸粘起来,做成盒子。(先把四个格子的那一边粘起来)

a) 游戏

4、完成盒子后,可以玩斗兽游戏了。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择:“打喷嚏”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幽默的故事呈现,很好地激发了儿童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进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会时不时地与幼儿交流:这个动物是什么形状构成的呀?有几个图形呢?这个动物的特征?培养幼儿对动物组合造型的观察。

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环环相克的故事情境当中,幼儿对动物组合造型的观察得到了培养,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特征,通过环环相克的故事情境以及活动之后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活动中感知和培养组合和重叠的美术技能。

活动的设计很巧妙:教师在给出示范后,将黑板上的图擦去,防止了幼儿的简单模仿,有利于幼儿自己的创作和想象。在画“怪兽”时,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在图形的选择上采取与同组的幼儿讨论后决定,培养幼儿之间的协商。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小朋友画时是按照故事进行的顺序倒过来画的,增强了幼儿有意记忆的能力。

活动材料的精心设计:做盒子的卡纸精心设计,给儿童提示(如何粘起来),将卡纸做成骰子玩斗兽棋,是对幼儿兴趣的一个延续,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以及巩固动物环环相克的规律。

美术教育教案

少儿美术教育 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教案
《美术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