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深圳市水务科技“十一五”后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9: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勘 察 证 书:190186-kj 设 计 证 书:190186-sj 资 质 等 级:水利甲级 工程咨询甲级:9625008 深圳市水务科技近期发展规划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二○○七年十二月

1 项目名称:深圳市水务科技近期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 完成单位: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定:蒋尊玉审

核:陈筱云项 目 负 责:梁萼清编 写 人 员:孟

李长兴

冯桂森

黄奕龙

田亦毅

胡海涛

贺陕斌

曾庆彬

冯桂森

黄奕龙 成

党晨席

罗健萍

谢永超 熊寻安

江燕瑜

徐建军

言 .............................................................................................................................1

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挑战 .................................................................................2 1.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 ...................................................................................................2 1.2水务科技面临的挑战 ...............................................................................................3 1.2.1洪涝灾害不容乐观.............................................................................................3 1.2.2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4 1.2.3水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善 ..................................................................................4 1.2.4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5

2、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6 2.1指导思想 .................................................................................................................6 2.2规划原则 .................................................................................................................6 2.2.1坚持为水务服务的原则......................................................................................6 2.2.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7 2.2.3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7 2.2.4坚持科技创新与支撑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7 2.2.5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8 2.3发展目标 .................................................................................................................8 2.3.1总体目标...........................................................................................................8 2.3.2具体目标...........................................................................................................9

3、未来水务科技主要研究发展领域 ................................................................................11 3.1防洪排涝 ................................................................................................................11 3.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11 3.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12 3.1.3洪水灾害应急抢险技术....................................................................................12 3.1.4洪涝灾害保险制度研究....................................................................................12 3.2水资源安全保障和优化配置 ...................................................................................12 3.2.1城市需水量预测 ..............................................................................................13 3.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13 3.2.3水资源安全风险研究 .......................................................................................14 3.2.4水资源调度管理研究 .......................................................................................14 3.2.5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14 3.3供水安全保障 ........................................................................................................15 3.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15 3.3.2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15 3.3.3深度处理工艺关健技术....................................................................................15 3.3.4二次供水保障技术...........................................................................................16 3.3.5低硬度饮用水的再矿化技术.............................................................................16 3.4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 ..........................................................................................16 3.4.1城区雨洪利用的理论基础 ................................................................................17

3 3.4.2雨洪利用关键技术...........................................................................................17 3.4.3海水利用技术..................................................................................................17 3.4.4中水利用技术..................................................................................................18 3.4.5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18 3.4.6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项目规划.............................................................................18 3.5节水制度和节水技术 .............................................................................................19 3.5.1节水管理制度研究...........................................................................................19 3.5.2节水器具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19 3.5.3节水信息化研究 ..............................................................................................19 3.5.4节水改造工程技术研究....................................................................................20 3.6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20 3.6.1水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20 3.6.2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研究 ................................................................................21 3.6.3污泥处置技术研究...........................................................................................21 3.6.4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 .........................................................................21 3.6.5微污染水处理研究...........................................................................................22 3.6.6河流生态修复..................................................................................................22 3.6.7水质在线监测技术...........................................................................................22 3.6.8生态修复材料的应用与推广.............................................................................23 3.6.9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23 3.6.10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 .......................................................................23 3.6.11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23 3.6.12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24 3.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4 3.7.1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研究 ................................................................................25 3.7.2全市范围退果还林建设研究.............................................................................25 3.7.3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技术....................................................................................26 3.7.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26 3.7.5水土保持科技应用研究....................................................................................26 3.8河口、海岸带整治与利用 ......................................................................................27 3.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27 3.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27 3.8.3河口、海湾滩涂湿地保护研究 .........................................................................28 3.9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 .............................................................................................28 3.9.1新型筑坝材料的应用研究 ................................................................................28 3.9.2新型海堤消能护面结构研究与应用 ..................................................................29 3.9.3堤坝防渗新技术应用与推广.............................................................................29 3.9.4土坝(堤)白蚂蚁防治新技术研究 ..................................................................29 3.9.5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29 3.9.6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30 3.9.7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技术....................................................................................30 3.10水务信息化技术...................................................................................................30 3.10.1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 .......................................................................31 3.10.2水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31

4 3.10.3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研究 .......................................................................31 3.10.4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32 3.10.5其它先进技术在水务信息中的推广应用 .........................................................32 3.11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 .................................................................................32 3.11.1水务标准 .......................................................................................................32 3.11.2水务法规 .......................................................................................................33 3.11.3水务规范 .......................................................................................................34

4、“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重点发展领域优先主题 ..........................................................37 4.1防洪排涝 ...............................................................................................................37 4.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37 4.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37 4.2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38 4.2.1城市需水量预测 ..............................................................................................38 4.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38 4.2.3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39 4.3供水安全保障 ........................................................................................................39 4.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39 4.3.2二次供水水质保障技术....................................................................................40 4.3.3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40 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研究 ..........................................................................................40 4.4.1雨洪利用潜力研究...........................................................................................41 4.4.2海水利用技术..................................................................................................41 4.4.3中水利用技术..................................................................................................42 4.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42 4.5节水技术和节水材料推广研究 ...............................................................................43 4.5.1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43 4.5.2节水信息化建设 ..............................................................................................44 4.6水环境综合治理 ....................................................................................................44 4.6.1水污染治理现状评价 .......................................................................................44 4.6.2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45 4.6.3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 .........................................................................45 4.6.4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 .........................................................................46 4.6.5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 ................................................................................46 4.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47 4.7.1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研究 ................................................................................47 4.7.2数字水土保持技术研究....................................................................................48 4.7.3退果还林技术研究...........................................................................................48 4.7.4裸露山体缺口及崩岗治理技术 .........................................................................49 4.8河口、海岸带整治和利用 ......................................................................................49 4.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49 4.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50 4.9水务工程建设管理 .................................................................................................50 4.9.1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50 4.9.2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51

5 4.10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 .................................................................................51 4.10.1水务标准 .......................................................................................................51 4.10.2水务法规 .......................................................................................................52 4.10.3水务规范 .......................................................................................................53

5、保障措施 ..................................................................................................................55 5.1加强对水务科技的认识和宏观领导 ........................................................................55 5.1.1加强对水务科技重要性的认识 .........................................................................55 5.1.2加强对水务科技发展的宏观领导......................................................................55 5.2加大水务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56 5.2.1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 ................................................................................56 5.2.2应用研究应多方开源 .......................................................................................56 5.3加强水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57 5.3.1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流动的良性态势........................................................57 5.3.2稳定和培养现有人才 .......................................................................................57 5.3.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 ................................................................................58 5.3.4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58 5.4加强水务创新能力建设 ..........................................................................................58 5.4.1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8 5.4.2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58 5.5加强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 ......................................................................................59 5.6加强科技推广 ........................................................................................................59 附表:“十一五”后期深圳水务科技优先发展研究项目 .....................................................60

“十一五”期间是深圳由“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然而,由于水务事业历史欠账较多以及社会经济总体规模较大,这一时期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与胁迫仍然极为严峻。当前深圳市面临的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均与水务密切相关。新的发展形势对水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圳水务不仅需要化解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积极推进防洪排涝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要有效改善水环境恶化的局面、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人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面对这一重大挑战,必须坚持科技兴水方针,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为明确“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务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确定“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的工作重点,切实推动水务科技进步,依照《国家水利科技(2001-2010)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深圳水务“十一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挑战

1.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

深圳市自1993年成立水务局以来,积极推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目标的转变,城市化水务的步伐不断加快。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深圳市水务事业迅速发展,已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和供水保障体系,水污染防治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也在逐步步入正轨,水务改革稳步推进,依法治水取得了重大进展,深圳人民已欣喜品尝到了“水旱无忧、山清水秀”的初步成果。

伴随着深圳水务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全体水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水务科技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在水务科技研究和管理、群众性科研活动、项目开发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为:

一是形成了一支效率高、素质好的科技研究和管理队伍,高质量地完成了许多水务科技课题和项目。制定了《深圳市水务局关于加强水务科教工作的若干决定》等规章制度,使水务科技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了奖励机制,鼓励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报送科研论文。通过采用对报送的论文组织汇编刊印、优秀的论文推荐发表并给予奖励以及对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评选奖励等办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水务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

三是水务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截至2006年,深

2 圳水务系统立项开展研究的科研项目已超100项,这些项目基本覆盖了水务规划、水源开发、城市防洪、水环境治理、城市供水、水土保持、水务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通过科技项目研究的展开,提高了深圳水务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水务科技研究水平得以大幅提高,通过重点扶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制度等措施,保证了水务科技投入,大大提高了深圳水务科技总体水平。

1.2水务科技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由“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跨越的关键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预测,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9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左右,常住人口控制在9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数量得到控制,并优化人口结构,城市化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这些巨大的变化对水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市的水务现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水务面临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1.2.1洪涝灾害不容乐观

由于我市降雨和河流情势的特点,干旱和洪涝极易交替出现,加上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更是加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和范围。目前,虽经大力整治,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大为提高,但部分地区的防洪排涝问 3 题仍不容乐观,如特区外部分支流的防洪标准仅为5~10年一遇,极易受到洪灾威胁,易涝片区有66小片,面积达26.8 km2。 1.2.2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深圳市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广东省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目前,通过加大境内水资源的利用和境外引水,水资源供需矛盾趋缓。但深圳市的社会经济规模较大,发展速度仍然较快,全市的需水量在未来15年内仍然难于达到零增长。而在境外引水指标难于增加,境内水源开发潜力不大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2020年的需水缺口存在有数亿m3之巨。 1.2.3水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善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我市经济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城市水环境保护未能与城市发展同步,水环境污染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急剧恶化。目前,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小(1)型以上水库水质受到轻微污染,少量水质为Ⅲ类以上,达标率为98%。河流污染严重,海湾水系、东江水系河流约80%河段水体为劣V类,珠江水系河流几乎全部河段水体为劣V类。水环境的恶化,更加剧水资源的短缺。近年来,虽经大力整治,我市水环境恶化的势头减缓,但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显著改善,水生态修复更是任重道远。

4 1.2.4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资源与环境作为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纲要中,水土保持被纳入国家发展重点。我市城市化干扰程度远大于城市的承载力和防治力,城市开发建设和自然水土流失仍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因素,其中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任务尤显严峻。我市水土流失地域主要集中在建设项目场平工程、采石取土场、自然流失区和新辟陡坡种果区。根据2004年的普查,我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806 ha。全市水土流失面积按行政区划分,龙岗区3477 ha、宝安区32.92 ha、特区内1037 ha;按不同流失类型划分,开发建设项目区流失面积3982 ha、陡坡种果区流失面积2527 ha、裸露山体缺口流失面积1065 ha、自然山地流失面积232 ha。与我市大开发时期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市毁林种果整治、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防治、城市化人为开发建设水土流失任务依然严峻。

2、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深圳“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环境、人口、资源”等难以为继的局面,使加强水务基础建设,强化政府水资源管理职能、保障城市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等成为深圳水务“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因此,深圳水务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深圳水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的方针,推动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深圳水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建立政府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水务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实用的新型技术研发,努力建设以解决我市水问题、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务科技创新技术体系,为实现深圳水务“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2.2规划原则

2.2.1坚持为水务服务的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水务科技的发展要服务于我市的水务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水务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也

6 要围绕我市水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我市的创新水务、效益水务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2.2.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

为了高效地解决我市水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集中科技力量,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我市的“防洪排涝、水资源安全、水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四大水问题上。集中力量重点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对“水问题”改善明显,符合水务发展迫切需求的科学问题上。

2.2.3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全市水务部门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和水务集团等科技人员密集的单位在创新链中的作用。密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追踪水务科技发展相关新技术,积极引进并加快在深圳的推广应用。在国家和地方各个层面,自主创新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引进技术只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快速提高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手段。因此,需要创造优越的条件,稳妥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工作提供一个自主创新、不断进取的施展本领的舞台。

2.2.4坚持科技创新与支撑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要建设现代水务,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科技手段,坚持不懈地用高新技术

7 改造水务行业,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务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体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水务科技力量和科研力量布局,构建新型的水务科技创新体系。

2.2.5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选一批有科技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水务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取得突破。重大突破性创新要着眼于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工艺,为水利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同时要注重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社会公益科研工作,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2.3发展目标

2.3.1总体目标

到2010年,初步阐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洪涝灾害的机理和机制,基本形成应对洪涝灾害的科技支撑,并进行储备技术研究;建立精确的城市水资源预测模型和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实现非传统水资源(雨洪、海水和中水)开发利用成套技术和设备的突破和创新,初步建立节水型城市;研究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8 从污染源控制、过程控制和未端控制等多个途径,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阐明河流水环境退化机制,掌握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方法,明显改善河流水环境;研究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完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水务信息化水平;基本完成水务科技体制改革,形成高素质的水务科技管理、研究、成果推广队伍,力争“十一五”水务目标的全面实现。 2.3.2具体目标

(1)以城市化的水文效应为研究重点,建立全市尺度上的河流Mike模型,阐明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机理和机制,形成应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技术和管理策略,显著提高全市防洪排涝能力和控制标准。 (2)建立自适应模型,准确地预测全市需水量,建立水资源保障的各种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制定水资源安全风险对策,建立多水源水资源调度模型,建立相对完备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3)解决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建立相关示范工程,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制定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推广提供制度保障,显著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水平。

(4)建立健全节水器具市场管理制度,建立节水信息化管理应用 9 研究,开发节水管理信息和深圳节水网。制定供水管网改造计划,建立节水示范工程。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节水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5)以饮用水源水质保障和河流水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环境保护战略、政策与标准,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解决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改善我市地表水水质,减缓地下水污染,提升我市水污染预防、控制和治理的科技水平。

(6)开展水源保护林建设研究,对技术难关进行逐一攻克、全面推广优良水源保护林工程模式,建立西沥水库等30座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研究裸露山体缺口治理创新技术,以循环经济的治理理念,全面改善深圳背景山体的生态景观。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比率。展开退果还林的相关政策研究,建立退果还林示范工程。开展GIS、GPS、RS等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监测和管理中深化应用研究,提高我市水土保持技术管理水平。

(7)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整合现有水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务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提高水务政务服务水平和水务行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水务信息安全。

(8)基本完成水务科技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一

10 支与水务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水务科技管理、研究、成果推广队伍。

3、未来水务科技主要研究发展领域

根据深圳市水务科技的发展主导方向,推动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整体铺开、重点突破的形式提高深圳水务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工作。

3.1防洪排涝

自1980年以来,我市进入快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地表覆盖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市环境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区域原有的产汇流条件和洪水调蓄功能已经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洪水成因更加复杂化。目前,我市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为适应未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引入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研究。

3.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城市化是导致区域产汇流改变的重要因素,即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市的城市化程度也较高。针对我市水文资料缺乏的现实,积极推进水文站网建设,加强基础水文资料整编和应用,在区域-流域 11 -小流域等多个尺度上研究城市化前后降雨-径流变化特征,探讨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便为河流整治、水资源利用等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3.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参照国外在防洪排涝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问题,防洪工程体系总体防洪能力评价方法,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洪体系的规划理论。 3.1.3洪水灾害应急抢险技术

汛期堤防险情快速探测技术,各类堤防险情处理的新设备、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堤防堵口新技术和新装备,堤防抢险救灾应急方案的决策支持技术。 3.1.4洪涝灾害保险制度研究

研究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保障制度,分析国外城市洪灾风险参加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及其利弊,探讨我市将洪涝灾害参加商业保险的技术和制度可行性,并在未来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个别流域的试点,从而有效地分担政府风险。

3.2水资源安全保障和优化配臵

研究水资源高效管理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水资源配臵体系,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

12 发展,是今后长时间深圳水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重点研究内容: 3.2.1城市需水量预测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过程的需要,对深圳市的短期(2010)、长期(2020)社会经济用水量进行研究。结合深圳市的生态特点,对深圳市的短期、长期生态需水控制性指标(生态用水量、河道维持流量、入海水量、地下水水位)等进行研究。对深圳市短期、长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需水量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水资源长期观测机制和水平衡分析,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精确预测城市总需水量。

3.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研究跨省、市河流的初始水权分配及水权转换问题;探讨全市水资源的水权再分配,建立水量分配和水权分配机制。分析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灵活的水价调整机制和水价听证会制度。研究适合深圳水资源利用特点的经济产业政策,逐步推行“以供定需”的水资源利用制度,优化我市用水规模及其经济结构。研究和制定水市场运作模式,包括水资源量和需求量等信息的公布制度,保障水市场交易产生效益和水权流转合法公正,使水资源管理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

13 3.2.3水资源安全风险研究

对水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风险进行研究,建立社会经济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水资源保证率下的社会经济损失进行预测。对水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建立水资源相关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不同水资源保证率下的生态损失进行预测。研究水资源安全风险保障对策。 3.2.4水资源调度管理研究

研究“经济-水-生态”复合系统的演变机理,分析主要供水水源地产汇流特点,供水能力时间差异,掌握相关原始资料,优化全市供水水库连网系统,建立多水源调度模型;研究开发用于水资源调度与生态—经济效应评估的空间集成辅助决策支持软件。研究建立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深圳水资源调度数据库,建立可视化的水资源调度仿真系统。

3.2.5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在水源地建设上,探讨安全、健康水源地建设技术。针对水体污染物来源和类型的多样性,探讨特殊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和激素类污染物在原水中的浓度,评价特殊污染物对人体或其它生物的健康风险程度,并探讨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有效的控制技术。

14 3.3供水安全保障

3.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对全市的涉水管网包括原水管网、供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进行调研;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涉水管网进行综合管理;建立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要求在项目开工建设前要求施工单位到水务局进行涉水管网查询以免管网施工时被破坏,影响供水安全。

3.3.2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水库水源地逐渐进入城区范围,水源地受污染的机率大为增加。为保障水源地和水库水质安全,需要建立水源地污染源监控系统、水源地和水库水质监控专家系统、区域原水调配系统、建设水库监控和水源水质监控示范工程。 3.3.3深度处理工艺关健技术

针对深圳地处高温高湿气候,在深度处理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活性炭出水存在的生物安全性和PH值下降等到水质问题,开展臭氧-活性炭工艺的生物安全性控制技术、臭氧化工艺副产物控制技术、以活性炭砂为核心的短流程深度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形成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保证供水安全。

15 3.3.4二次供水保障技术

对深圳市的二次供水设施作全面调查,取得二次供水设施的全面基础数据;研究二次供水系统的区域优化和整合技术,对二次供水系统提出优化整合方案;研究二次供水单体设施优化技术、新型增压技术、安全消毒技术和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控技术;建立二次供水优化示范工程等。

3.3.5低硬度饮用水的再矿化技术

针对深圳地区低碱度低硬度的水质特点,对处理后的饮用水进行再矿化化技术研究,包括二氧化碳+石灰联用技术研究、石灰石接触池工艺技术研究、再矿化后水质的管网运行稳定性研究、开展再矿化示范工程等。

3.4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

当前,深圳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本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对境外供水依赖性强,境外水资源引用难以再增加、境内蓄水工程调蓄能力不足,水资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此相对应,深圳市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海水资源和污水资源,加大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将可开辟新的水资源利用途径,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

主要研究重点:

16 3.4.1城区雨洪利用的理论基础

研究深圳市的表层岩性,对表层岩性进行分区,摸清不同岩性分区的分布规律和入渗性能;对全市范围内的下垫面类型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下垫面所占面积及其分布,总结下垫面的长期变化规律;研究深圳市降雨的时空分布和时程分配规律,研究径流量、水质与下垫面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降雨历时、降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模拟计算不同区域、流域或功能区的雨洪可利用潜力。 3.4.2雨洪利用关键技术

研究不同下垫面和不同用途的雨水处理技术,提出相应的处理工艺;探讨利用降雨量-历时-频率曲线推求设计降雨的方法,建立基于产流、汇流理论的雨洪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研究将雨洪回用于灌溉绿地、洗车冲厕和入渗回补地下水的技术;研究利用绿地消纳和利用雨洪的技术,得出不同频率降雨情况下,不同形式绿地的径流系数,探明绿地土壤对雨洪污染物净化能力;研究开发相关的自动化监控软件和硬件系统,对所收集的雨水量和管道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研究不同类型分区的雨洪利用方式,以及雨洪利用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3.4.3海水利用技术

跟踪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低成本淡化方法和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和技术战略储备;调查海水直接利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对海水用

17 于近海市政和居民非接触类用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试验研究。 3.4.4中水利用技术

对中水利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成套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集成和消化吸收研究;对目前中水回收的设备、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对中水用于绿地、河流、湖泊生态补水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安全评价。

3.4.5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

制定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保障;研究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规范和导则,使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研究非传统水资源配臵的协调机制。 3.4.6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项目规划

调查全市雨洪利用职权资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研究雨洪利用项目的开发时间、空间分布,投资规模和雨洪利用量的规划,并评价雨洪利用项目的综合效益。

编制中水利用规划,建立和完善中水利用示范工程,并评价其综合绩效。

对海水利用项目进行远景规划,建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将海水纳入战略储备水源范畴。

18 3.5节水制度和节水技术

开展节水技术的研究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创建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既是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和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深圳市开展节水工作的基本要求。

发展重点: 3.5.1节水管理制度研究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节约用水规划、水资源和供水状况以及用水需求,研究全市年度用水计划和年度用水总量;研究确定单位用户的年度用水计划,建立并实施工业企业以工业用水定额为主的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分级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3.5.2节水器具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根据国家的《节水型用水器具标准》和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节水产品推荐目录》,对全市各行业的节水器具进行推广应用研究,提高各行业节水器具的应用率,以推动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开展节水示范行业工程,建立5个节水示范行业。 3.5.3节水信息化研究

研究建立完善的节水信息数据库;研究建立节水信息网,加强节

19 水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应用管理系统;研究制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动节水技术的交流、合作、引进和消化,并形成信息网络。 3.5.4节水改造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供水管网改造技术,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研究各行业的节水工艺,推广应用先进工艺。用水大户的水量平衡测试和改造相关技术研究。

3.6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原因,深圳市地表水水体和近岸海域的水污染极为严重。同时,伴随着地表水体质量的下降,地下水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构建水污染防治系统工程,研究治理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生态材料,理顺水环境治理的运作机制,营造蓝天碧水美好环境,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

3.6.1水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

调查全市水域水环境现状(包括污水总量、水质分区、各分区水质状况等)、水环境演化规律、水环境退化影响因素、污染物排放清单。对城市不同片区和区域的排水体制进行调查研究,评价不同排水体制的优劣。调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包括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的分布、处理能力,运行状况等,与深圳市的水

20 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相结合,对污水工程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优化污水系统布局。

3.6.2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研究

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适合深圳地区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对SPR高浊度污水处理技术、BIOLAK污水处理技术、“WT-FG”生物法技术、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等进行试验研究,并评价其效果。试验研究微絮凝过滤、浸没式膜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双膜处理等的效果。

3.6.3污泥处臵技术研究

研究污泥处理、处臵各个阶段的相关技术,包括污泥浓缩、消化、脱水、有效利用、焚烧、填埋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焚烧的相关设备;制定污泥处理的相关地方法规与标准;研究太阳能、微波、湿式氧化在污泥加热、干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污泥硝化的沼气利用技术和沼气利用设备;研究污泥处理技术的集成,大力研究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制定适合深圳地区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政策。

3.6.4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

开展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精确评估污水和污泥处理成本,提出污水和污泥处理的基准价格,建立污水

21 厂和污泥站有效的绩效考察体系。以此类公益性事业为代表,综合探讨推广企业化运作的利弊。 3.6.5微污染水处理研究

跟踪膜过滤技术,对膜过滤各种技术进行跟踪并在深圳水处理过程中进行试验研究;跟踪国内外先进的吸附水处理技术,对优质廉价的吸附材料进行引进并进行改良试验研究;跟踪光化学氧化法并在深圳进行试验研究;跟踪生物接触氧化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电生物反应器法,并对上述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研究。 3.6.6河流生态修复

研究河流生态修复的框架,探讨河流生态恢复的关键环节。研究河流生态景观,评述河流健康和河流生态的定义,建立各个区域不同时期的河流生态标准。建立适宜于我市的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评价全市河流生态修复效果。

研究河道水质净化技术包括河道增氧技术;用于改善或处理河流水质的河道旁侧工程、河道底部工程;直接向河道内投放特效菌种、高效菌种或利用特种、高效菌种直接净化河流水质的工程技术等。 3.6.7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在全市已建的14个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建设深圳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同时在16个主要供水水库、10条较大河

22 流上建设水质在线检测系统,形成全方位的水质在线检测体系。进行实验室检测、移动检测、自动化检测等不同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质应急检测预案研究,建立水质检测应急机制。 3.6.8生态修复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推广应用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工程材料等水环境生态修复材料,制定生态修复材料应用推广机制。研究生态修复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水环境生态材料的生产、培植、投放、管理技术。对新型生态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发展新型生态修复材料。 3.6.9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研究分散性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和设施;调查全市老城区、城中村(旧村)和偏远村庄等地区的污水管网的状况,研究在这些区域建设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及相关配套技术。 3.6.10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

开发初期雨水处理技术,雨水的再利用技术和设施。研究不同城区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的负荷规律、降雨-径流-污染产出关系,模拟不同截污条件下河流水质达标情况,研究面源污染对水污染中贡献,研究和开发控制面源污染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 3.6.11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

编制地下水应急监测预案,在收集、掌握本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

23 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突发事件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供给危机可能性的基础上,对可能形成或已造成地下水及环境污染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加强监测,提出治理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防止污染扩散;加强城市应急水资源地的勘查工作,为紧急状态下的供水安全提供后备水源地和优质地下水资源;进行地下水环境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检测站网和监测项目,规范日常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切实增强及时应对地下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研究不同含水层、不同区域水质退化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 3.6.12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研究污染源长效管理制度,建立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举,以源头控制为主的长效管理制度。加快市场化步伐,研究水域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化管理,研究建立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研究建立截污、治污设施长效管理制度。进行多元化筹资,研究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融资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监督管理体系,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资源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山体的生态景观,保障水源安全,恢复裸露山体缺口生态环境, 24 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加强裸露山体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美化城市生态景观,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水土保持主要研究发展重点: 3.7.1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研究

研究水源保护区的造林立地分类,开展各水源保护区不同立地分类调研。开展西沥、铁岗水库等30座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研究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树种选择与配臵方案。研究水源保护区营造技术。水库涨落带、滩涂(库滩地)、水库滩涂地和库岸边湿地适宜树种选配和造林技术。水源保护区低质人工林林相改造和天然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水源保护区裸露山体缺口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效益测试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3.7.2全市范围退果还林建设研究

陡坡种果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是深圳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土地权属问题和研究经济林改造模式是研究重点。

开展退果还林专题调查和规划研究,出台有关退果还林工程的规范性文件,为组织实施退果还林工程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依据,提出退果还林的实施规划等。开展退果还林的政策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退果还林工程的运作机制和模式。同时,水土保持将重点研究退果还林地生态恢复技术,包括修复模式、植物配臵、土壤养分恢复等技术。

25 3.7.3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技术

进一步研究裸露山体缺口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和开发裸露山体缺口生态恢复技术;结合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研究裸露山体缺口景观再造技术;建立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效益评价体系、测试体系等。针对典型南方水土流失难题,专项开展崩岗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3.7.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

集成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专家评审、审批、实施和验收各个环节的数据库,开发完善地管理系统,对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各阶段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便于统一管理,实现现代化水保管理要求。

3.7.5水土保持科技应用研究

数字水土保持属于新课题和水土保持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其他省市已逐渐研究和利用此项技术,主要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深圳境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属于典型的城市水保范畴,应针对我市各水土流失类型,研究开发城市水保动态3S集成系统。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维护和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6 3.8河口、海岸带整治与利用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海域面积达1145 km2,海岸线长达257.3 km。但由于我市河流的水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河流径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淤积严重,导致了河口水动力条件的恶化、水环境状况恶劣。河流巨大的污染物和泥沙通量,正日益成为影响近海水质和近海水体交换的重要因素。

发展重点: 3.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

分析河流泥沙的粒径特点,河流泥沙冲淤规律及其与降雨-径流的关系,建立河口泥沙淤积模型;调查河口水质、水生态状况,模拟水质因子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的退化特点;建立河口整治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改善河口水动力和水环境的成套技术。 3.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

对海岸带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了解海水入侵情况,探讨海岸带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探讨海水入侵对地下水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机制,及海水入侵的控制策略。分析近海水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点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近海水质保护途径。开展近海蓄淡前期研究,为海洋水库建设进行技术储备。

27 3.8.3河口、海湾滩涂湿地保护研究

滩涂湿地资源作为潜在的十分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同时做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注入新的生态理念和价值取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实现“人涂”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方向有滩涂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湿地资源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滩涂湿地工程建设中的环保措施研究、滩涂类型及其保护利用与管理问题等。

3.9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

目前,深圳市已有中型水库10座、

(一)型水库65座,小

(二)型水库178座和东江供水水源工程、北线引水工程、防洪排涝水闸46座、泵站45座等一大批水务工程,根据《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新建、扩建水源工程包括水库16座,域外引水1处;新建和维修西海堤长24.6 km,大鹏湾和大亚湾零星海堤长6.7 km,新建排涝泵站20座、扩建3座,研究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技术,是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向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9.1新型筑坝材料的应用研究

研究新型防护(包括防锈蚀与老化)材料、灌浆(包括化学与湿磨高细度模数水泥)材料、防渗材料、其它能在水下浇筑的固结材料、高强度固结材料的应用和推广。

28 3.9.2新型海堤消能护面结构研究与应用

海堤、护岸工程迎水面直接承受波、浪、潮的巨大冲击,必须采用适当的护面结构加以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堤保护价值日益提高。在经济发达、防护标准较高的地区,对重要海堤和风浪较大的海堤宜在临海面进行凹凸插砌条石,砼四脚空心方块、六角螺母、栅栏板、异型块体、弧型防浪墙等消能并减小风浪爬高的试点研究。 3.9.3堤坝防渗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开发射水法施工工艺与机具;研制高分散性、耐溶蚀的灌浆材料;堤防基础管涌机制、防治工艺与机具;完善堤坝灌浆防渗处理技术,应用水泥土墙防渗技术。

3.9.4土坝(堤)白蚂蚁防治新技术研究

研究并利用白蚂蚁的生活习性,研制蚁穴探查技术与设备,研究长效专一的毒杀剂、诱杀剂及小型蚁穴回填灌浆设备,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研究防治堤坝白蚂蚁危害的技术和方法。 3.9.5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

研究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标准化;大坝TCA全自动监测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应用渗流压力观测,包括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绕坝渗流观测等,进行大坝渗流监测技术的研究,推广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9 3.9.6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

研究已建、拟建或规划建设的大型水库,如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和海湾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水体综合开发与利用方案。研究不同大型水库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探讨在大型水库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及其管理机制;研究大型水库水体生态养殖可行性及其关键技术。 3.9.7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技术

研究水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研究水务建设工程高效管理技术以及适时监控技术。

3.10水务信息化技术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一五”后三年时间,深圳水务系统将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水务信息传输网络、水务信息采集系统、水务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水务信息安全体系等,实现水务行业向现代水务转型、提升,提高水务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发展重点:

30 3.10.1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

研究水务行业各类信息、各应用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信息共享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对《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进行补充和完善,研究补充技术文件中没有而现实需要的内容包括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软件接口标准等。 3.10.2水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建设原水、污水、自来水的水质采集信息系统,河道、水库、供水工程、污水排放、自来水厂的水量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水文站网规划,建设雨量水位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水务重点地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大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和包括水土保持信息、水政执法信息、灾情险情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采集系统。研究各信息采集系统所需要的现代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管理机制等。

3.10.3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研究

研究水务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为水务信息发布和涉水事务网上办理提供良好的平台。完善水务行政办公系统,解决行政办公与业务管理的融合问题,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建设包括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水环境、三防决策、水土保持管理等各种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各种水务业务的现代化管理。

31 3.10.4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研究与完善中心机房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执行制度。研究信息中心数据的安全存储技术、数据备份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构建水务系统的CA体系,确保信息交换与管理安全。 3.10.5其它先进技术在水务信息中的推广应用

在水务规划、设计、施工中采用三维仿真技术,提高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C(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应用中间插件技术,推进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

3.11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

加紧调研和出台一批与深圳市现有水法律相配套的水法规,完善深圳市水务法规体系。强化水行政执法网络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制定水务突发性事件应急办法。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务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围绕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制订出台有关水务建设的土地利用、移民安臵和生态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水务改革和发展。 3.11.1水务标准

供水、排水、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整治以及水务行业管理和服务领域,参照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组织起草、推动一批技术标准

32 文件,包括:人均用水配额、不同行业单位用水量产生污水量标准的重新核定、水生态修复相关标准的制定等。并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供水、排水、节水、水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 3.11.2水务法规

(1)需尽快制订的法规和政府规章(共11项)

制定《深圳市取水许可管理与水资源费征收办法》取代现行的《深圳市水资源费收取办法》:规范我市取水许可行为,完善我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程序。

制定《深圳市水土保持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和市政府的《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的通知》:该条例制订出台必将加强水务执法,可望理顺水土保持的执法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制定《深圳市供水用水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供水用水条例》:制订后的法规将更符合我市城市供水用水现状,其实施将有力促进我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保障城市用水,维护城市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

制定《深圳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对于加强我市取水管理,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臵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制定《深圳市河道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河道条例》:该条例制订实施将加强河道水务执法,有利于规范河道管理,推动生态水务建设。

《深圳市水务工程管理办法》明确与实施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对产权、工程管理保护范围、管理内容、调度运用的原则等做出规定。

《水务工程价格管理办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规范水价的构成、分类、核定的原则以及水价的管理体制。

《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强化节约用水。 《深圳市优质管道饮用水管理办法》:强化优价。 《深圳市用水定额管理规定》:强化计划用水、定额用水。 《深圳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我市排水设施的征费进行全面规范。 3.11.3水务规范

需修订或制订的重点规范性文件如下:(共20项)

《水规划管理办法》实现规划编制工作法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具体化,为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提供科学依据。

《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办法》及《防洪规划保留区制度实施办法》确定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臵和管理,在防洪管理及调度指挥等方面的法定作用,解决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防洪工程设施建设项目时有 34 被侵占的问题。

《深圳市政府洪水保险计划实施细则》明确城市居民和企业在实施政府洪水保险计划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定组织实施洪水保险计划管理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规定政府在洪水保险中权利与责任。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明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措施,管理部门。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管理办法》:明确开展进行平衡测试的要求,加强高用水工业用水量,促进城市节水。

《大中型水务工程公益性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公益性资产的出资人代表,落实公益性支出的经费渠道,推动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

《深圳市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办法》:对生活、工业节水技术推广方法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节水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对节水基金的使用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水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对奖励的原则、措施、办法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高层住宅用户供水抄表到户实施办法》:规定用户供水设施移交范围,移交办法,改造资金来源,移交前、后管理维护责任的划分等

《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办法》:通过加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达到进一步落实计划用水,促进和推动节水工作的目的。

35 《深圳市河道维修养护经费定额标准实施办法》:有利于我市河道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目标的推进。

《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有利于加强我市节水专项资金管理。

《深圳市河道分级管理规定》:我市目前河道条例规定的分级管理过于原则和笼统,职责不够明确,为建立起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出台本规定。

《深圳市河道管理等级评定与考核办法》:河道管理等级的评定有利于奖先和促后,整体提高管养水平,也可以作为考核及核拨经费的依据

《深圳市跨、穿、沿河构筑物河道行政许可技术规范实施办法》:目前这一许可项目还没有具体量化的许可指标,自由裁量权过大,影响审批质量。为加强许可工作,有必要制定有关技术规程及标准,以利于日常审批。

《深圳市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行业管理

《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需要,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

《深圳市铁岗石岩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实施办法》:对铁岗、石岩水库进行封闭式管理对保护目前深圳市这一最大的“水缸”,保障深圳市西部几百万市民的原水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作用。

36

4、“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重点发展领域优先主题

根据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深圳市水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十一五”后期深圳水务科技将重点发展以下主要内容。

4.1防洪排涝

在防洪排涝方面,其优先主题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4.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了解不同尺度上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探讨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机理及其控制对策,揭示我市水文情势发展规律,为河流整治、水资源利用等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城市化对流域和区域产、汇流的影响

城市化前后洪涝灾害成灾规律 城市型洪涝灾害控制对策 洪水灾害应急处臵技术

4.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提出工程与非工程整合的系统防洪规划理论和实用技术,提高我市防洪安全水平。

37 研究内容: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

防洪工程体系防洪能力评价

工程与非工程整合的系统防洪规划理论

4.2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在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其优先主题为城市需水量预测、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4.2.1城市需水量预测

研究目的和意义:建立精确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我市短期(2010)、长期(2020)城市需水量,分析我市不同行业和区域需水量,并分析我生态需水及其控制策略,为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准备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研究内容:建立自适应水资源需求预测模型

探讨我市短期(2010)、长期(2020)城市需水量 探讨我市不同行业和区域需水量 探讨我市生态需水及其控制策略

4.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水量分配、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市场机制的研究,建立水市场交易效益和水权流转的保障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38 研究内容:建立健全水量分配和水权分配机制

研究水价形成机制及其相关水价制度 研究和制定水市场运作机制

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

4.2.3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研究目的和意义:针对水体污染物来源和类型的多样性的特点,探讨特殊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和激素类污染物在原水和饮用水中的浓度,评价特殊污染物对人体或其它生物的健康风险程度,并探讨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有效控制技术,显著提高我市水环境健康水平,规避水环境风险。

研究内容: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和方法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水环境健康风险控制技术和对策

4.3供水安全保障

优先领域为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长距离输水安全和多屏障供水安全应急技术三方面: 4.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研究目的和意义: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涉水地下管网竣工备案制度、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有效地保障涉水管网安全和高效管理。

39 研究内容: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

4.3.2二次供水水质保障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提高城市二次供水的可靠性和供水水质,保证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研究内容:对深圳市的二次供水设施作全面调查; 研究二次供水系统的区域优化和整合技术;

研究二次供水单体设施优化技术、新型增压技术、安全消毒技术

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控技术。

4.3.3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城区水库型水源地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以遏制水库型水源地的污染威胁,提高水源地受对污染时的应急处臵速度,保证供水安全。

研究内容:建立水源地污染源监控系统;

建立水源地和水库水质监控专家系统; 建立区域原水调配系统;

建立水源地监控示范工程。

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研究

优先领域为雨洪利用潜力研究、海水利用技术、中水利用技术和

40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政策规范四个方面: 4.4.1雨洪利用潜力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

针对我市既面临水资源短缺又受汛期雨洪威胁的矛盾,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为核心,实现提高汛期雨洪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结合防洪减灾、水资源配臵及生态与环境改善,提高雨洪资源对深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贡献度为目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研究内容: 深圳市城区降雨与径流水质分析与评价;

雨洪收集、滞蓄与控制技术研究;

雨水处理技术研究;

城区绿地雨洪利用技术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 雨洪入渗与回补地下水技术研究;

环保型透水路面砖及其配套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雨洪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雨洪利用政策研究。

4.4.2海水利用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深圳市濒临大海,海水资源丰富,其利用按功能分可分为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等,随着海水利用技术的进步和能耗的降低,其利用前景甚至能超过工程调水。充分进行海水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 41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研究内容:

跟踪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低成本淡化方法和技术作为技术战略储备;

海水直接利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效果评价。

4.4.3中水利用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城市生活水区的中水进行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既可降低水资源的取用量,节约了水资源,也可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轻受纳水体的污染、也减少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可行性很强,具有重大意义和多重效益。

研究内容:

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优化集成; 城市中水回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4.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和技术规范研究,可通过对这一领域范围内的国际、国外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目前政策和标准规范研制状况及其内容、特点、水平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我市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先进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从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准绳,明确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目 42 标,

研究内容:

制定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保障;

研究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规范和导则,使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研究非传统水资源配臵的协调机制。

4.5节水技术和节水材料推广研究

优先领域为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节水信息化建设二方面:

4.5.1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节水器具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有利于我市节水器具市场向规范化健康发展,使优质节水器具生产企业的生产步入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产业化,以推动节水事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

国家节水器具标准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深圳市节水器具推广策略研究;

研究建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机制;

开展节水示范行业工程,建立5个节水示范行业。

43 4.5.2节水信息化建设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节水信息化建设,可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提高政府决策支持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服务水平,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完善的节水信息数据库;

研究建立节水信息网,加强节水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应用管理系统; 研究制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6水环境综合治理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其优先主题为水环境治理现状评价、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初期雨水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 4.6.1水污染治理现状评价

研究目的和意义:掌握水污染治理基础资料和基础理论,摸清水环境现状,调查城市排水体制和城市污水工程,对水环境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水环境整治规划和环境治理技术选择服务。

研究内容:水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城市及区域排水体制、污水排放量调查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价

44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方案

十一五期间水务总结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办事处十一五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办事处十一五发展规划

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深圳市水务科技“十一五”后期发展规划
《深圳市水务科技“十一五”后期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