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个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6: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2.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昂立圣西门,沙尔傅里叶,罗伯特欧文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科学品质——与时俱进的科学性 4.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本质属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实践性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7.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哲学的基本问题(2个方面):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10.对哲学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管映像

13.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 (3)人类的意识

1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2)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和反映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15.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1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使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7.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实现性 18.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实践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队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3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1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2.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2)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23.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其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26.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务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7.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务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

29.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32.事物的辩证发展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33.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揭示其发展方向和道路

3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35.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36.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37.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8.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39.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2大):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4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2)反映具有创造性 43.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形式), 直接性、具体性(特点)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形式), 抽象性、间接性(特点)

4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基础) (2)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工

45.非理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46.理论对实践的依赖: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 47.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8.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看,当某以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49.真理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50.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5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辩证转化的 52.真理与谬误即对立又统一(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2)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联系的

(3)真理的发展是通过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4)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54.★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p78) 55.价值特性:

(1)客观性(2)主体性(3)社会历史性(4)多维性 56.价值评价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5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5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视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59.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做用 6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61.社会意识的划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6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会存在的

4 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63.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表现:

(1)社会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64.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3)劳动者

65.狭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66.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6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规律内容: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6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69.经济基础的内涵: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p105)

70.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71.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72.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的地位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7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7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

5 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75.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6.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77.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78.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79.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8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82.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83.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84.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 8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86.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认识根源: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社会历史根源: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8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8.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6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89.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90.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91.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

途径:(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92.资本原始积累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93.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94.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9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96.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97.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98.生产商品的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99.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0.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的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101.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0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内容;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这是价值实现的内容 10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04.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

(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3)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0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2个):

(1)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7 107.劳动力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08.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劳动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而且能创造新价值,并能创造出比劳动力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109.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10.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态存在的资本(价值转移等价)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 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11.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1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 剩余价值资本化 11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114.资本的技术构成:由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表示

115.资本循环3个阶段:(1)购买阶段(2)生产阶段(3)售卖阶段 116.★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1)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2)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117.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

(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1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9.平均利润率:各部门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数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12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21.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资本主机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1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

(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点 12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政治统治的职能

8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

国家安全及利益 125.资本主义制度: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第五章

126.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27.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128.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29.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130.常见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131.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32.垄断竞争的特点:

(1)竞争的主体—垄断组织

(2)竞争的目的—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3)竞争的手段—对销售市场、原料来源等的全面垄断(4)竞争的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渗透到其他领域

(5)竞争的程度—特别激烈,具有持久性和破坏性

(6)竞争的后果—对宏观经济影响大,造成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133.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134.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垄断利润

135.垄断利润的来源: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136.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1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9 1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40.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2)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141.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1)借贷资本输出 (2)生产资本输出 (3)商品资本的输出

14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后果:

资本输出国:带来高额利润和利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垄断优势地位

资本输入国: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加了产品产量(积极)

付出较大经济代价;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负担加重;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强(消极) 143.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高级形式)为主 144.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10 145.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14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147.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48.经济全球化后果:(p197)

积极:(1)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3)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149.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1)职工参与决策(2)终身雇佣(3)职工持股 150.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15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5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11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53.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 154.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3)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 第六章

155.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56.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57.社会主义基本特征(p229)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七章

158.共产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内容(参考)

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原理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大一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个人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