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东京审判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0: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东京审判,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可忽视的篇章。 1946 年 5 月 3 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审判东条英机等 28 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 818 次,法庭纪录 4.8 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 419 人,出示文件证据 4000 多件,判决书长达 1213 页,东条英机等 7 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等 16 人被判终身监禁,东乡茂德等 2 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 3 人或病死或发疯,史称 “ 东京审判 ” 。时隔 60 年后,青年导演高群书将此事件搬上荧幕,《东京审判》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一部 110 分钟的电影,诠释那场长达两年的世界审判。情节的深入证明了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一部国际司法教育的详实教材。《东京审判》首度揭密远东国际大审判全景再现、《东京审判》振荡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正义之声…

《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剧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这部电影在历史的厚重感背后让人看到了更多人性。

当看到影片中那些个甲级战犯在审判台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态傲人,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承认自己有罪时,我真的无比愤懑。联想到今天的日本,大摇大摆地参拜靖国神社,公然修改历史教科书,右翼势力活动猖狂,不难想见,他们虽已被国际法庭绳之以法,然而他们的阴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然让人心寒,也许,如果可能,他们应该看看这部影片。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而今,这些曾经给中国人民,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巨大损失的恶魔们却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国神社,供其朝拜,2006年8月15日,日本的国难日,日本首相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这种公然给战争罪犯招魂的行径是对正义的亵渎,公理的践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警惕那曾经肆虐在我们家园的野兽再次回魂,危害世人。

我一直都记得影片中,在审问东条英机的时候,东条英机所说的话:“我说的是我作为一个国民的感情,这和天皇不是一个问题。是我的内阁决定的战争。天皇没有任何责任,日本要活命就只有开战。”这句话很直白的反映了两个问题,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是永远都不会犯错的,为天皇效忠是日本人民的传统美德,至今也未曾改变。我在想如果当初审判了天皇,日本的教育体制和大和魂的思想是不是就会有所改变呢?是不是就不会有日本右翼煽动的一次又一次的挑衅呢?历来日本统治者都以神化天皇来蛊惑民众,教其为天皇献身以敬孝道,又以“靖国精神”来奴化日本国民。因为日本历来就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人活在世间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但,只要是为战争而死,为天皇而死,在死后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不管是高级将领还是布衣平民,只要是为战而死都可以享受皇恩浩大,静静的躺在天皇身边。这种死后的归属感造就了日本人不怕死的精神,所以,在“二战”期间几乎看不到日本兵投降,更多的却是看到日本兵剖腹自杀。拥抱“大和魂”向天皇谢罪。与“剖腹自杀”相呼应的便是“人体炸弹”,在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里就展出了一艘“单兵潜艇”或称“人体鱼类”,它完全是靠舱里的一名士兵驾驶操纵,每发射一枚鱼类不管成功与否都意味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同归于尽。生命诚可贵啊。可是在当时的日本人心目中信仰(为天皇效忠)比生命更可贵。神的悯爱之心被世人看作一个可以膜拜的偶像。“神”,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神化天皇的思想已经奴役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似乎变成了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天皇无错,日本国民一切皆听命于天皇,所以日本是不会犯错的。”这个思想根深于日本人的心中,所以日本统治者一直在美化侵略战争。甚至到现在仍有不少日本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是没有错的,错都在被侵略国身上。日本就是打着“大东亚共荣圈”这块金字招牌大肆的掠杀亚洲人民。日本爱面子,不允许错误曝露在外,因为他们觉得那是对天皇的亵渎。就算战争失败了,他们也没有觉得战争已经失败了,因为他们不敢承认。他们没有记住战争失败的原因,只记住了美国的那两颗原子弹。所以他们一直都辩论那是场自卫战。“自卫战”?制造“九一八事变”、“皇姑屯事变”进攻东三省、南京大屠杀、重庆惨案等难道这都是所谓的自卫战?什么叫“日本要活命就只有开

战”?这些谎话因历史而变得可笑。不是从来都在宣扬“记恩”吗,“报恩”是日本人生来就要敬的义务。可是,偏偏最记恩的日本人却是最忘恩负义的人。盛唐时期,日本派使者到中国来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日本有太多与中国相似的文化,可以说中国是日本文化的启蒙者,可惜日本并没有感谢这位启蒙之师,却在几百年后对这位启蒙之师发动了甲午战争。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统治者比当时中国的统治者要开明,他们的西化运动比我们早,所以几百年后日本比中国强大。许多战俘在战败后被获得了释放,从中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中国政府也放弃了日本的赔偿费。这是蒋介石犯的最大的错误,蒋介石是基督教徒,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似乎日本也没有记住这位再生父母的恩惠,居然一次次向中国挑衅。说日本人很忠于天皇,很听天皇的话但似乎日本人并没有这么听话。

在《东京审判》这部影片中还有两位人物让我记忆深刻,他们不是法官、不是审判长、也不是战犯,他们只不过是两位日本平民。“正夫”是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到了日本人的忏悔,当他在小酒馆里向三位中国人下跪并用中国话骂出“狗日的日本鬼子”的时候,我却实感动了,也感到了欣慰。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在执迷于战争的错误,有很多日本人是清醒的。现在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在反省着日本的错误,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在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讽刺的是到现在日本当局还在认为战争的正确性。日本国民在反省,日当局却不曾反省。这也难怪自民党属于极端的右翼分子。日本的右翼就像影片中的“雄一”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日本的“皇民化”已经像鸦片一样吞噬了他们的良心,吞噬了他们的是非观。我很担心“后小泉时代”的到了,担心自民党的安培中选,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中日睦邻友好相信是每个爱好和平人士的愿望。

记住这些名字吧:东条英机,日本法西斯魁首,内阁首相,陆军大臣,陆军大将;板垣征四郎,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策划和组织“九一八”事变的主犯,陆军大将;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华中方面军司令,陆军大将;广田弘毅,侵华战争主谋之一,内阁首相;木村兵太郎,关东军参谋长,缅甸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武滕章,南京大屠杀主犯,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陆军中将。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名字,不是因为他们“流芳百世”,而是为了记住战争,那些苦难与耻辱。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历史的责任应该施加在每个国民的身上,勿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我真的觉得不仅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看,去受教育,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去看。就像主人公说的:“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剧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这部电影在历史的厚重感背后让人看到了更多人性。

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在这个影片中,它通过一个法官梅博士的眼睛,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梅博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打的那两场漂亮的胜仗:第一场是在影片一开头的那个 “位置的争夺之战”,不同与寻常人的坚持,漂亮的反击,他保卫了国家的尊严,让中国受到了平等的对待,得到了重视;第二场是关于战犯是否应该处于极刑问题的讨论,处死战犯也许不能让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消失,但是起码可以让那些残留的法西斯分子不那么猖狂,但是在十几位中,赞成不处死战犯竟超过不赞成的,那么梅博士的第二场战争就出现了。看着他重整旗鼓去逐个劝服那些不赞成的人时,竟让人那么的热心沸腾。在最后投票时,我是多么的激动,在最后以一票之差险胜时,我似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最后我还听到了同学们的掌声,那是代表着兴奋与感动的掌声,就象梅博士所回忆的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那次选票没有胜的话,那会

是怎样的结果.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影片里面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明白对于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也让我们知道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如何也无法歪曲它,而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毁灭,我们应当爱好和平的,世界也应该是和平的。也许我看了这不电影以后,会更懂得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来看待中日关系,更加地了解再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样地看待这场战争的,让我更懂得调节学日语之中遇到的困惑……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爱国不是平时挂在嘴边就可以了,也不是冲锋陷阵杀上战场就是了,他应该是在它最需

要你的时候,然后你,站出来了……只是这样子的而已。

正如《东京审判》里梅汝璈以杯子和水来比喻人类和文明——人之不复存在,文明将焉附兮!梅汝璈曾经这样说:“如果不能处死战犯,则我以死谢国人!”正因为梅汝璈的智慧和坚持,日本战犯最终为了滔天的罪行,为了战争中无数的殉难者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惩罚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看电影版的东京审判时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虽然有人声称这部电影是根据当年梅***官的回忆拍摄的,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绝计取代不了当年摄取的那些真实的画面。一部110分钟的电影,如何能够诠释那场长达两年的世界审判?

屏幕上没有硝烟,没有枪炮,没有尸体,甚至没有血,可是给人的那种震撼却远远超过那些战争片。那是一个世界人民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结局,那是一个必须有但是又绝不足以承受其过程的结果。当看到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等人在绞架上挣扎时,心里充斥的不是痛快,而是沉重。有人在评价这场战争时说: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东京审判简介 东京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