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保护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2: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可持续发展,从保护环境开始

中华民族诞生在黄河流域。追溯历史,这里必有其生存条件,先民才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我国古乐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就是黄河流域自然景观的写照。那么为什么后来却出现“一方水土不足以养一方人呢”?虽同在一块天,同在一块地,今天和当年先民们生存环境条件已大不相同,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当支撑人类文明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消失了,文明也将消失,如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地中海文明的衰落,虽然中华文明是一种延续下来的文明,但随着环境的变迁,中华文明的中心已从古代的黄河流域逐渐东迁南移。

环境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系,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括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哲学、宗教、经济、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环境意识很早就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但现代环境意识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随着不断崛起的环境保护运动而形成的。现代环境意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必然,它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与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和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体系。就中国而言,“环境意识”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并成为全国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环境意识已广泛的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在许多发达国家,环境意识已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一部分,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在我国,环境意识一词也在大众传媒中频繁出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意识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某些地方的经济规划、资源开发、工程项目上马等重大决策,仍然由少数官员做出,缺乏专家论证、缺乏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如果再加上这些官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4.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面对我国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人,适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1.环境教育在领导决策层

(1)政府部门

工程上马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统筹决策而付诸实施的,所以强化领导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必须使环境保护意识扎根于他们心里,所想所做都是从环境出发,切忌“说起来重要,计划中重要,实施中不要”的环境意识倾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保政策,要从决策源头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

(2)环保部门

首先明确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然后加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起环保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权威性;再次要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重要性。对于那些能为地方带来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

2.环境教育在基层

(1)构筑公众参与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成功管理自然资源的关键之一是鼓励公众参与,但是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设立专门的人员和预算,使公众获取到清晰易懂的信息,同时增强公众的环境知识,环保意识,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形成环保事业人人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新闻自由及信息法律自由使他们有条件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承认他们有权代表自己的成员作出决定。公众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义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使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充分发挥公众的能动性,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环境教育在学校

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抓起,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求知欲强,好学上进,对周围自然界充满好奇心,他们的环境意识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环境保护的发展。在中小学校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3.大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环境问题严重,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现在有的大学生在我看来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很差劲的。走在校园里你会时不时看见有的大学生随地吐痰,随便乱扔垃圾。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开设环保课程,因此,随着环境伦理教育的逐步开展,我国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都有所了解,、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有的学生能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然而,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亚太地区大学校长务虚会上指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进步是明显的,但目前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知识远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还必须全面提高。

目前,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广大同学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很多同学对自己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

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参与环保事业呢?首先,我认为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实上,环保事业看起来好象很大,或者很空。其实我们随时都可以投身于其中。这关键就是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不要随便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外出郊游记得把垃圾收集回来等等。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是小事不值得去做(可悲的是事实确实也如此)。中国有句古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一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小事都不注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谈环境保护的大事呢?熟话说“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古人确实说得好啊!

其次,要成为环保主义的宣传者,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毕竟环抱事业不是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的共同要求,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所以在我们自己做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尽社会最大的力量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同时,我们也要讲究宣传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期收到最好宣传的效果。

再次,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反映群众意见。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故意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一旦发现,我们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应当把他们的意见也积极向有关部门、相关媒体和组织反映,针取充当环境保护的代言人。

最后,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不能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更不应该违反法律。说实在,有的环保意识很强烈,社会责任心也很强。但是缺乏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技巧。这不但没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还会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在实际行动中,一方面要遵守国家法律制度,依法参与;一方面要以理服人,不能损坏他人合法利益。

具备较高环境素养的学生,才会知道知道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个不具备较高环境素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会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不会自觉的保护环境,甚至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最终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环境保护为己任,积极参与其中,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造福于人类社会而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专业:D自动化101

学号:511030521

姓名:陈苗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