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学生的心灵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讲求工作的艺术性

——————谈体验教育在工作中的应用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就有什么样的收获。无数人的成长历程都在验证这个朴素的道理。但是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何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撒播成长的种子呢?这就需要班主任讲求工作的艺术性。体验教育就是其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不浸润心灵的说教是苍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换位,去体味,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小我”,与自己对话、与心灵对话,在主动经历、自我反省中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思想洗礼。这就是体验,一种触动心灵的教育形式。未成年人的德育不能像传授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那样,上课、做练习、考试检验,而应通过知识的掌握、态度的形成、能力的锻炼和习惯的培养等环节来进行。这些环节都离不开实践。若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没有心灵的触动,就无法真正完成德育过程。

我国2008年四川省发生5.12大地震时,全国号召进行募捐活动,当时在我们班级也掀起了一阵献爱心的浪潮,有的孩子直接问家长要了几十元钱,多的有几百元的,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比较冷漠,不像捐钱。对于现在的学生,很多同学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不关心他人,没有爱心的习惯,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但不习惯给予。针对这样的现象我觉得这次的募捐是一次教育的机会,所以我组织同学观看地震的录像,看看那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遭遇。看到这些孩子们的心灵有了触动。紧接着我又组织大家收集有关灾区的感人事迹在班级交流。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孩子们那颗爱心被感动了,但是我不主张孩子们直接问家长要钱,那样就会让孩子产生盲目的攀比心里,说以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开展班级大节约活动,孩子们把自己的零用钱积攒了下来。还有许多同学捡废品,做家务等得到一些劳动报酬,这样我们的募捐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同时孩子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体验教育要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为活动舞台,同时密切结合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通过开展我与父母、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各行各业劳动者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开展我与集体、我与组织、我与社区、我与法律、我与祖国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开展我与环境、我与资源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每一次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点真实感受,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升华,思想上有所收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为未成年人心中的宝贵财富和成长的坚实基础!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产生心理认同,才能形成自律,进而转化为个体道德准则。

狠下心来,打破虚幻的假象,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孩子,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经受洗礼,接受磨砺,通过体验加强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的感知,积累心得和经验,既能领悟其中的“游戏规则”,又会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健康地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更加茁壮健康地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演讲稿

走进学生心灵2

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