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病句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7: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修改病句

【教学目的】1.了解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2.掌握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解题技巧

3.能辨析并修改六种常见的病句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考点阐释】

病句的考查,能力等级为D,高考能力的要求可分为辨别和修改两个层次,用表表示:

第一卷 :客观题

判断句子正误能力、能分析原因 第二卷 :主观题

判断对病句修改的正误的能力 对病句直接修改的能力

二、【考试说明】要求下列六种病句类型,相关知识梳理如下:

一.语序不当

1.名词附加语(定语不当)

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例2: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移到“许多”前面)

例3: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2.动词的附加语(状语不当)

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的同他交谈。) 例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前面) 3.虚词的位置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下面句子是安排得不恰当的例子。

例1: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例2: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二、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是“沸腾”,不能“呼啸”)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 (2)缺谓语

例如:可见对工人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作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3)缺宾语

例如: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缺少宾语,因为“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完整的结构应是“走上······的道路”。) 2.赘余 (1)堆砌

例如: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四.结构混乱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有这种结构,时而要有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醒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3.中途易辙

例如:杜重远以《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量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蔬菜被病虫侵害,往往影响生长,甚至会死亡。 (第

一、第三句的主语是“蔬菜”,第二句的主语就变成 “病虫侵害”了,结构混乱。第二句可以改为“生长会受到影响”。)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分为“费解”和“歧义”。“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 费解

例如: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的归途中要做的事”。) 2.歧义

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的对象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猎人)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没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如: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体倒置

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病句分类练习)

一、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1.

A.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B.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C.我看见在门边站着的穿花连衣裙的姑娘捂着嘴悄悄地笑。

D.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A。“完善”与“建立”换位 。 B。语序不当,把“年逾古稀”与“年过花甲”换位。

D。“广泛的”放在“交换”之前。)

2.

A.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D.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C.(A。 “现象”与“事物”换位,达到前后照应一致。

B。“文字”放到“即使”之后

D。应以“寻找”“判断”“探索”“思考”的顺序,组织句子)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1.

A.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酿成这样的现象,

一味责怪学校方面是不公平的。

B.对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实这个问题,人们的意见还不尽相同。

C.绵绵的春雨,灼人的立夏,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冬雪,历来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D.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B.(A。“现象”改为“后果”,“所”去掉 。 C。“立夏”改为“夏日” 。 D。去掉“的检验工作”。)

2.

A.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随着光阴流传而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了。

B.许多学者也认为,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宝。

C.只是下行政命令,而不做思想工作,不为下岗工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D.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C.(A.主谓不能搭配,去掉“鲜明”

。B.“优越”改为“高超”。

D.动宾搭配不当,“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三、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1.

A.老鹰在天空中回旋,当它发现猎物时,马上闭合了翅膀,从空中一头扎下来,捕捉它寻觅的食物。

B.看完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我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

C.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

D.围绕体育比赛中的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这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A.(B。缺少主语,去掉“使”。 C。缺少主语,在“效应”后加“的做法”。

D。缺少主语,去掉“围绕”。)

2.

A.江苏里下河地区鸭子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放养场地缩小了。

B.历史和文明的遗迹,仿佛是一个向导,把我们带进悠远的历史空间。

C.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苏北农民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生活极端贫困,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

D.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 B。(A。“鸭子”后加“饲养量”。 C。“农民”后的“的”去掉 ,让“苏北农民”做主语。 D“甚至”后加“有”)

四、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1.

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C.(A。“防止”与“ 免”重复赘余,去掉“免”。

B。“更加”与“ 至关”赘余, 去掉“至关” 。 D。去掉“将”或“势”。)

2.

A.一个好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B.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青少年思想修养读物。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不可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

D.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上起着很重要的和第一等的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其作用。 C.(A。“学生的呼声”和“ 对班级工作的意见”有包含交叉的地方,去掉“的呼声和” 。 B。去掉“社会科学知识”

D。去掉“和第一等的”。)

五、下列各组中,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

1.

A.当陈校长宣布我们“校园风”电视台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时,我们大家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有着密切关系。

C.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华裔作者之手。

D.人们的语言能力在彼此交往中逐步有了提高,语言表达也越来越规范。

D.(A.去掉“是颇难形容的”. 或“我们大家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颇难形容的。”。B.去掉“的重要性”. C.去掉“作者之手”,或者“作品出自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华裔作者之手”。)

2.

A.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越个人实际的高大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红楼梦》当然是旷世杰作,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D.微软拼音、全拼、郑码、智能ABC、五笔、双拼等输入法,都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B.(A。前后语意不一致 ,前面说的是“适度的自我评价”,后面说的是“超越个人实际 的高大目标”。 C。把“有所反映”改为“有一些宿命论的思想” 。D。去掉“中很受”,或者改为“都是很受电脑用户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六、下列各组中,没有“表意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1.

A.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用于探测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的生物传感器。

B.最近,为西部地区林业站马站长诊治的医生惊奇地发现,他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然不治而愈。

C.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D.科学家们推测:650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引起了一次强力爆炸,形成了一个170公里大小的陨石坑。 A.(B。“他”指代不明,是指“林业站马站长”呢?还是“医生”自己本人呢?

C。去掉“一项”, D。“公里”前加“平方”。)

2.

A.世界杯四强赛时,德国队对韩国队的进攻战术早有准备。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C.全世界各地的英语词汇,只有极小的差别,在读音上和拼法上都是规范化水平很高的。

D.为了写好这本书,陈之琳教授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分析、整理常到深夜。 C.(A。有歧义。

B“这”指代不明 ,是说“搜集史料不容易”还是说“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D。“大量的”修饰哪个中心词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修饰“学生”,也可以了解为修饰“材料”。)

七、下列各组中,没有“不合逻辑”语病的一项是

1.

A.我们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老师要坚决支持少先队员的要求,保护少年儿童的利益。

B.五四青年节,我们和六中的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一起联欢,大家高兴极了。

C.青年人只有加强锻炼,才能长好身体;也只有加强锻炼,才能提高工作能力。

D.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D.(A。“要求”前加“合理”,“利益”前加“正当”。 B。“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语意有交叉,另外,句意有歧义。

C。两个“锻炼”内涵不一致。)

2.

A.金庸尚健在,古龙已作古,但他们给读者留下的艺术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份可观的遗产。

B.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C.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D.英文的译本似乎译得很恳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说什么,只是偶尔看见两处还可以商榷。 A.(B。去掉“能否”。两面对一面。

C。“这在国内还是先例”改为“还没有先例”或“还是首例”。 D。“不懂”与“商榷”矛盾。)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
《病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病句方法 病句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