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

(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

(一)、

(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

(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 可以(行 好) 便宜(贵) 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二、学习生词及词语扩展练习(17分钟)

三、学习课文(5分钟)

四、导入、操练语法:“太+adj.+了”、动词重叠、“又····又···”、“一点儿”和“有

(一)点儿”(17分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三、学习新课(20分钟)

四、本课小结(2分钟)

五、布置作业和预习(2分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学习生词(17分钟)

(一)全班齐读一遍PPT上的生词,然后将拼音去掉,让同学们再读一遍。最后再抽几个词让某几个学生认读(培养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纠正学生明显的语音错误。

(二)讲解新词

1、图片展示:羽绒服 打折 胖 瘦 深 浅

2、实物展示:种 (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他们都是水果,但是,是不同的,我们说是两种水果) 长 短(拿一支长毛笔和一支短钢笔进行对比)

3、对比区别:肥 胖(近义词,但是“肥”还可用于指衣服松,而“胖”多用于说人)

4、以旧带新:好看(漂亮) 可以(行 好) 当然(如果在“可以”前加上“当然”,语气就更加强烈和更加肯定) 便宜(贵)

5、用英语或举出实际的语境帮助理解:又„„又„„ 试 合适

重点词汇:

1、又„„又„„ (not only„but also„)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老师问:这个苹果大吗? 学生答:这个苹果大。问:这个苹果红吗?答:这个苹果红。总结说:我们把两个句子变成一个句子,就可以这样说,“这个苹果又大又红”。(讲语法点时再详细讲解其用法)

2、试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如果你去商店买衣服,你要把衣服穿在身上看是不是大了或者小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叫做“试”。 举例:你试试这双鞋子。试试这条裙子。请同学们用这个词造句。

3、合适——三层意思重点在第一个,后两者尽量简化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一层意思及用法:用三张图片,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显得很大,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显得很小,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正合适,于是告诉学生什么叫“合适”。 举例:这双鞋子合适吗?这件衣服你穿着合适吗?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二层意思及用法:一张图片上一群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打电话,问学生这样对吗?学生回答不对后就说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也可以说是不合适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应该做这样的事。 举例:你和同桌一直说话,这种行为在课堂上合适吗?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三层意思及用法:男朋友和女朋友在一起,也像穿衣服,大了小了都不好,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男女朋友在一起是不是合适。

举例:你觉得他们俩在一起合适吗?

4、打折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以一张商店促销图引出其含义,问学生如果在商店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会进去买衣服吗?为什么?引出打折就代表着降价,有降价的含义。然后扩展“打+数字+折”的用法。(打八折 打五折 打九折)

5、深

结合图片讲解“水深水浅”和颜色的深浅两种用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个对话:(5分钟)——时间不太充裕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纠正一些重要的读音错误。老师问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请同学回答。 1.玛丽想买什么衣服? 答:羽绒服

2.售货员推荐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答:又好又便宜。

3.玛丽觉得售货员推荐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答:有一点儿长。 4.玛丽想要什么颜色的衣服? 答:要浅颜色的。

6.玛丽最后试的那件衣服怎么样? 答:不大不小,正合适,颜色也很好看。

四、学习第一段对话里的语法(17分钟)

(一)太+adj.+了

课文里的“这件衣服太肥了”表示的是不满意,此类用法还有:这双鞋太大了。除了表示不满意,它还可以表达一种相反的意思——称赞、赞美,比如“你太漂亮了!”“你这件衣服太好看了。”——作为教学重点未得到很好体现。这两种意思怎样区别?学生会有困惑,可简单提示:一般用可对举的词语中的一个,往往表示不满意。

(二)动词重叠。

形式:以“试”为例 试试 试一试 总结出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A A+一+A, 再让学生说出“看”“听”的重叠形式(看看 看一看 听听 听一听)。然后问他们“复习”的重叠形式是什么,进而导出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BAB 意义:通过“我看这件衣服”和“我看看这件衣服”的对比导出动词重叠的意义所在——多用于口语,表示轻松、客气、随和的语气。表示动作的时间短、尝试、轻微的意义。

表动作完成的重叠形式:“试试”和“试一试”都表示动作还没做、即将做,那如果要表示动作已经做了,我们就在“试试”中间加个“了”,变成“试了试”。

举例:售货员:你试试这件衣服,看看大小合适吗?

玛丽:我试了试这件衣服,大小正合适。

老师说:大家想想我们还学过什么动词可以重叠的? 说 说说 说一说 想 想想 想一想

双音节动词也可以: 预习预习休息休息 运动运动 但是要注意:

(1)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不能重复 例如:我们不能说:我正在听听老师讲课了。 (2)“有”、“在”、“是”等不表示动作的动词不能重复使用

(三)又„„又„„

从讲解生词时举的例子指出“又„„又„„”前的主语必须是同一事物或人。它表示的是两种状态或情况同时存在。

再举例:【1】这件衣服好。这件衣服便宜。那我们用“又„„又„„”怎么说?(这件衣服又好又便宜)

【2】用一张帅哥的图片,引导学生用“高”、“帅”、“又„„又„„”造句。(他又高又帅)

老师说:我们除了可以把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放在“又„„又„„”的中间,还可以把动词或动词词组放在“又„„又„„”的中间。比如你要回国了,今天你去银行,取了钱然后还要换钱,两件事都是你去银行的时候要做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你去银行又取钱又换钱”。

(四)“一点儿”和“有一点儿”

1、“一点儿”的意思就是“很少”,可以作定语,放在名词前。举例:我会讲一点儿汉语。

“一点儿”还可以放在形容词后边,这时表示比较。

-----这件衣服太长了,有没有短一点儿的?(比现在的这件衣服短) -----这件颜色有点深,我要浅一点儿的。(比现在的这件衣服颜色浅) 练习:那个地方太远了,我们去____________的地方吧!(近)

2、“有一点儿”(《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你的自行车是新的还是旧的”这课讲过此语法点,所以此处不详讲) “有一点儿”作状语,用在形容词前,多用于表达不如意的事情。 这里的菜的味道有

(一)点儿辣。 今天的作业有点儿多。

这件羽绒服有点儿不合适。(我们不说“这件羽绒服有点儿合适”)(问为什么不能说“有点儿合适”)

汉语教程教案 第13课

第1册教案

新编实用英语英语教程第1册教案Unit1(推荐)

汉语教程17课 教案

汉语教程第九课教案

美术新教材第1册教案

汉语口语教程21课教案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一课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课教案

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外教社第1册教案

《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
《《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