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全国乡镇企业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入贯彻《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按照全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总体部署,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全面治理,进一步取消乡镇企业不合理负担,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一)乡镇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05年,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乡镇企业治乱减负的重点进行部署,突出制度建设,价款体系完善,继续开展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清理涉及乡镇企业的各种收费项目,加大“三乱”治理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山西省重视支持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全省各市县都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意见,省直有关部门也分别出台了涉及工商、金融、投资、人才、土地、财政、户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湖南省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挂牌保护,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普遍反映经营环境好了,经济效益提高了。

(二)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体系逐步完善。2005年,各地按照《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构。一是基本形成了以各级企业减负机构牵头,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行政工作体系。二是完善了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负担监测体系,各地在我部确认乡镇企业负担监测点的基础上,又确认了一批省级乡镇企业负担监测点,扩大了监测的覆盖面。湖南省乡镇企业局为全省22个乡镇企业负担监测联系点完善了设备,培训了专职负担监督员。三是建立了以事业单位为主,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乡镇企业维权机构。河南省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开通经济110,及时受理企业投诉,查处严重危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山西省乡镇企业局建立乡镇企业维权服务体系,成立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组织全省30家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维权服务。

(三)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制度化进程加快。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完善“两证一票一卡”(即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统一票据和企业交费等级卡)制度、收费公示制度、行政执法部门执收执罚评议制度、企业交费报告制度等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作新思路,加快制定新制度,推动减负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山东省潍坊市着重建立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和企业评议部门、评议机关工作人员的双评制度。江西省南昌市实行百户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建立专门的维权机构,接受企业投诉。

(四)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回头看”活动效果显著。各省在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回头看”活动中,通过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了一批收费标准,规范了涉企收费行为。贵州省通过检查,取消了4个收费项目,查处了15起案件,涉及金额近240万元。广东省加大收费项目清理力度,取消涉及向非公有制企业收取的企业法人公告费、镜框工本费、个体副本费、个体私营协会等4项收费项目,涉及金额65503万元。河南省组织省直12个部门组成7个调查组对全省18个市33个县进行检查,及时处理了企业反映的融资、土地、发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归纳出52起侵害企业权益的典型案件报省政府处理;同时起草了《关于规范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行为的意见》,提出了19条具体处理意见。重庆市加大对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等“新三乱”行为的整治,对各级党委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及所属单位、中介机构、社团组织等超职能、超范围、超计划的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行为一律停止、取消或纠正。

(五)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舆论氛围已经形成。各地结合《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的贯彻,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式,加强企业治乱减负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江西省通过采取免费发放企业治乱减负政策文件、座谈培训、上门宣讲等形式,组织乡镇企业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治乱减负的政策和《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贵州省把乡镇企业减负培训纳入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培训统一安排,全省有1100人取得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资格证书。河南省通过印发政策汇编、媒体宣传、网络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增强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企业负责人自觉抵制三乱意识。

尽管去年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体上看还存在工作不平衡等问题。由于机构变动,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有减负办统一负责,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只是处于配合协助地位,客观上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乡镇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地方违规收费问题仍然存在。如工商部门向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收费工商管理费,技监、防疫部门只收费不服务,企业年检部门提高年检收费标准,多个部门重复检查收费,强化订阅报刊杂志,要求企业赞助、摊派等仍然存在。浙江省对千家小企业问卷调查显示,58.6%的企业反映存在各种各样的负担,其中37.3%企业的存在旧“三乱”,35.7%的企业存在“新三乱”。二是有的地方社会负担出现加重倾向。一些研究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等,通过组织编篆企业和企业家大全或传记、举办各种会议和论坛,变相增加企业负担,已经成为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三是政策性负担还没有消除。由于政策制定不合理而造成企业负担的增加,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宁波一些企业反映注册在乡镇的企业,要按照销售收入的0.3%以内向当地财政上缴农发基金,按销售收入的1%以内上缴教育附加费,而注册在城区的企业则不上缴农发基金,教育附加也只是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额的4%征收。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企业自身保护意识差,对国家有关政策了解不够,不敢得罪权力部门,对一些乱收费不举报、不抵制,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乱收费现象的蔓延。

一
《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男生第一次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