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遗传学实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2: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类型:验证型。 学

时: 4 。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行为。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准确地进行复制,然后能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它分生组织里进行。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若进行染色体计数,则需进行前处理,即取材之后要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垂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这时的染色体不排到赤道板上,而是散在整个细胞核中,便于对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进行观察。

三、试剂与器材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量筒、吸水纸等。

四、实验材料

蚕豆根尖。

五、实验内容

生根→取材→前处理→固定→解离→水洗与低渗→染色与压片→镜检→永久制片。

六、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1.取材要找分裂高峰期。

2.前处理、固定、解离、染色等步骤,注意药品与时间的选择。

七、思考题

选择有丝分裂各期的优秀细胞绘图,在典型的前、中、后、末各期之间选择一个过渡期细胞以连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

实验二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类型:验证型 学

时:4 。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制片方法。

2.了解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过程各期的细胞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形成配子时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是在性母细胞中进行的。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使二倍染色体数减为单倍染色体数,以便两性配子结合时恢复形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这些细胞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四个小孢子,每个细胞只含单倍数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所以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另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三、试剂与器材

酒精灯、镊子、解剖针、50ml烧杯、10ml烧杯、载玻片、吸水纸、量筒、显微镜等。

四、实验材料

玉米雄穗。

五、实验内容

取材→固定→保存→花药剥离→媒染→水洗→染色→压片→镜检。

六、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1.花药剥离时大、中、小花药都要有,量要充足。

2.镜检时首先要区分花粉母细胞和花药壁细胞,要注意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的不同型态。

七、思考题

试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典型细胞。要求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数目清楚。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类型:验证型 学

时:4 。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分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学习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2.观察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

果蝇是双翅目昆虫,其唾腺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停止在间期,但紧密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实为伸展的染色质丝),仍能不断复制,复制后产生的子染色体彼此不分开。复制可达9次之多,因此一对染色体最终可产生2×2=1024条染色质丝。它们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多线染色体,宽度可达5m,长度可达400m,约为普通中期染色体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染色质丝的不同部位螺旋化程度不同,其中螺旋化程度较高的部位形成染色粒。这些染色粒经由多线染色体的放大,形成染色较深的横纹,而染色粒间螺旋化程度较低的部分则形成了染色较浅的间纹。研究表明,对一种果蝇来说,带纹的宽窄、数目、位置等是恒定的,标志着物种的特征。当染色体上有结构畸变,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鉴别,使唾腺染色体成为染色体变异研究的独特材料。

三、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三龄幼虫。

四、实验步骤

1.剥离唾腺: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或者选择经低温处理的果蝇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约1/3处,找到具有口器的头部(有一小黑点),一手用解剖针刺入(或压住)头部,将虫固定,一手用解剖针刺入体前约1/3处,适当用力向两端迅速拉开。唾腺是一对透明的棒状腺体,外有白色的脂肪组织(不透明)。去除幼虫其它组织部分,并把唾腺周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

2.染色:吸去生理盐水,注意操作时要边观察边吸湿,最好用解剖针轻压,防止连同唾腺一起吸走;滴加卡宝品红染色液,染色5-10min。

3.压片:染色完成后,盖上干净的盖片,并覆一层滤纸。将片子放在实验台上,用大拇指均匀用力压片。(注意不要使盖片移动。)

4.镜检:在低倍镜选择唾腺细胞多且染色体分散好的视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唾腺染色体的染色中心、染色体臂、横纹、蓬突(puff)等结构。

五、注意事项

1.一定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2.将脂肪组织清除干净

3.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 4.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5.压片时要揉,用力要均匀

6.染色完以后,将旧的染色液吸去,加新的染色液,再压片。 7.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9

六、实验作业

1.制做效果较好的唾腺染色体临时片1~2张。检查你制作的制片,寻找形态良好、分散适中的图象仔细观察各条臂的特点。

2.画出所制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并标出明显的横纹特点。

实验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观察

实验类型:验证型。 学

时:4 。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鉴别洋葱、小麦等植物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等染色体永久装片,了解倍性变化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2.观察和分析人类染色体数目变异装片,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导致的遗传疾病。

二、实验原理

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 个,配成10 对。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 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 个染色体,它的基数n=10。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遗传和变异。

由于各种生物的来源不同,细胞核内可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凡是细胞核中含有一套完整染色体组的就叫做单倍体,也用n 表示。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以2n 表示。细胞内多于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多倍体。例如三倍体(3n)、四倍体(4n)、六倍体(6n)等,这类染色体数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所以称作整倍体。

在整倍体中,又可按染色体组的来源,区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凡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或者是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称为同源多倍体。如果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则称为异源多倍体。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道被子植物中有1/3 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如小麦属(Triticum)染色体基数是7,属二倍体的有一粒小麦,四倍体的有二粒小麦,六倍体的有普通小麦。除了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物种之外,又可采用高温、低温、X 射线照射、嫁接和切断等物理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在诱发多倍体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如秋水仙素、萘嵌戊烷、异生长素、富民农等,都可诱发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好,使用最为广泛。 秋水仙素是由百合科植物秋种番红花——秋水仙(Colchicumautumnale)的种子及器官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化学分子式为

具有麻醉作用,对植物种子、幼芽、花蕾、花粉、嫩枝等可产生诱变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走向两极而被阻止在分裂中期,这样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由多倍性组织分化产生的性细胞,所产生的配子是多倍性的,因而也可通过有性繁殖方法把多倍体繁殖下去。

多倍体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大、穗长、抗病性强等。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倍体小黑麦已在生产上应用。

三、实验材料

洋葱、小麦、人等永久装片。

四、实验器具

显微镜。

五、实验步骤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染色体数目变异永久装片。

六、实验作业

绘出至少3种染色体数目变异材料观察结果。

实验五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类型:综合型。 学

时:4 。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方法。 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大多数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diploid)。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 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haploid),用n 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体细胞2n=20,配子n=10。水稻2n=24,n=12。有些高等植物还是多倍体。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chromatids),往往通过着丝粒(centromere)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以把染色体分成相等或不等的两臂(arms),造成中间着丝粒,亚中间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和端部着丝粒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

由实验室提供的正常男性染色体放大照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镊子、剪刀、绘图纸。

五、实验内容

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另一类是分析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能得到染色体组型。这里我们要做的是有丝分裂时期的分析。

各染色体的长臂与短臂之比称为臂率。

臂率为1.0—1.7 的归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用(M)表示。

1.7—3.0 的归为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用(Sm)表示。 3.0—7.0 的归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用(St)表示。 7.0—更大的归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用(Ot)表示。

用SAT 代表具随体的染色体,计算染色体长度时,可以包括随体也可以不包括,但均要注明。

六、实验步骤

1、测量:根据放大照片测量、记录染色体形态测量数据如下: (1)臂比=长臂(q)长度/短臂(p)长度 (2)着丝粒指数=短臂长度/该染色体长度×100 (3)总染色体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染色体)之和 (4)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长度/总长度×100

2、填表(表格于实验结果中)。

3、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4、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以及性染色体等可单独排列。

5、绘图:完成上述步骤的染色体剪贴,可以通过翻拍摄影或描图成为染色体组型图。

七、实验作业

填表并说明人类染色体的各种测量值并列出核型公式。K(2n)=2X=46=xm+xSm+xSt+xOt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读书笔记

遗传学教案

医学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实验对教师的要求

遗传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

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

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

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

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

遗传学实验教案
《遗传学实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