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弱智儿童律动课的心得Word 文档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弱智儿童律动活动课的心得

郭瑞芳

我今年担任律动活动课的教学,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在弱智儿童当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使我对律动课有了新的看法!

一、弱智儿童律动课求异心理的特点。

1、求异的倾向性。

在我担任律动课的的教学时,每当看到培智学生的种种行为表现时我总会很失望:你看他们有的特别兴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常随意打断教师讲的课,下课后无理打闹或高声叫喊,有的甚至破坏公共财物。有的则表现为特别老实,行动迟缓,喜静,不爱活动,整天懒洋洋的,常常没精打采,对教师的讲授全无反应或反应迟缓。在身体方面:除某些外貌特征或发育异常外,其主要表现是动作的协调性差,不能直线行走,上体育课时很难学会某一动作。上手工课做精细手工操作时,动作往往笨拙、不协调。这些孩子由于脑神经受损,活动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动作笨拙、四肢不灵活、协调动作很差,在做手臂和腿部同时动作时,问题就更明显了.所以总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律动能力,更别说表现律动了。

开始一段时间律动教学中,我都在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有一次我放卡通片让孩子们看,当弱智儿童的眼睛着迷地停驻于卡通的那一刹那我欣喜地发现卡通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心。于是我让孩子们模仿卡通片中的人物,当孩子们戴着头饰开心的东奔西跑时,我明白我找到了出发点.许多专家早已指出,及时发现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其求知欲的产生,然后激发出对某件事的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观察出孩子对做某件事的才能。之后我编了许多动物模仿操让孩子们来学,虽然孩子们的动作是杂乱的,不成形的,但他们已有了对律动的兴趣。我在兴奋之余就想如何为孩子学律动营造良好的条件。我会经常带孩子去看看VCD律动,给孩子做些漂亮的头饰等,还向他讲述一些有关律动的小知识。孩子这样经过一段时期感染之后,大多数孩子表示出了兴趣,就连上语文,数学课时也“手舞足蹈”起来,非常喜欢和我在一起。就有了律动求异的倾向性。我视这种行为为孩子们的“特殊才能”。有人认为智力障碍儿童天生就是愚笨的,没有任何潜能可以开发,其实不是这样的,智力障碍儿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得到损伤,而另外其他几项智能是完好的,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还存在着很大的潜能,只要教育者能悉心付出,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就可以挖掘孩子的无限潜能。就象律动的教学如果进行早期训练,还是会有进步的,轻度、中度智力落后的儿童可以学会跳舞,而且可以发展他们萌发和初步表现律动的能力。

培智儿童对律动的爱好与倾向,有的是喜欢它的内容活动形式,有的认为律动好玩,有的期望得到某种满足。这种倾向性可使培智儿童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但学习的主动性常会因兴趣好坏而转移。如:在教学打击乐打出节拍时,容易使培智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因为她们听不出节奏,练习律动基本功时,培智儿童感到重复乏味不好玩。要帮助弱智儿童建立自信心、进取心。律动教学中我们要多对弱智儿童说“当然可以”“相信你能行”“让我们来试一试”一类的话;多鼓励、多支持、多表扬、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坚持正面教育。教师适当时可扮演一下“弱者”,让弱智儿童积极想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获取成功感,弱智儿童就会知道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他们也就会形成不自卑、不胆怯,不呆板地模仿和随从他人,勇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例如:学习律动《小雨沙沙》,通过鼓励孩子们模仿小雨的样子,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营造愉快的课堂环境,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培养弱智弱智儿童的特殊才能,在教育和训练上花的时间比正常孩子要多得多,所花的精力也比正常孩子大。因此老师应耐心辅导,循序渐进,久而久之,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是会取得可喜成果的。

2、求异的指向性。

培智儿童对律动的求异是十分广泛的,但求异范围与程度又因人而异。弱智儿童思维常指向一个方面或单个角度的构思中。有以下几种类型:(1)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损害的儿童。尽管这一类型的弱智儿童心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的神经系统受损病程较短,大脑功能仍在逐渐康复。这类弱智儿童的律动学习中,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极快,如:在表演音乐小品时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的内容,音乐小品《小猴子下山》的排练中,这类孩子最喜爱的是“幕后配音”,而且每次的语言都有不同。律动课时喜欢帮助老师去纠正其它同学动作。 (2)先天愚型的弱智弱智儿童。这一类型弱智儿童,尽管记忆力很差、智力低下、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但由于性格温和顺从,故在律动学习中较容易跟随学习,他们思维的广泛性虽然受性格约束但思维总是跟随着老师的指导,能产生儿童化的想象。如:唐氏综合征的儿童较喜欢儿童舞蹈,不论年龄多大他都喜欢又蹦又跳的动作。 (3)脑炎后遗症弱智儿童。其特点是反应迟钝,易受暗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差。如果在教师周密地设计的教育计划培训下,这些孩子还是能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适当地管理自己;伴有多动、注意力缺陷的 弱智儿童,求异的广泛性主要表现为模仿某一静止的动作(模仿操)等。他们大多会边动作边说话,如:模仿操《洗澡》他们会一边动作一边说:“先洗头,再洗脸……”等,律动的兴趣会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育弱智儿童方面,要结合弱智儿童的心理指向特点,认真地分析每个弱智儿童性格上、心理上的缺陷,正确地掌握分寸,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发扬优点,纠正不足之处。千万不要千篇一律地教条式施教,也不要从孩子智力高低、学习能力强弱区别对待弱智弱智儿童,否则会导致教育的失误

二、弱智儿童律动课求异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求异心理的波动。

从客观上看,在众多的课程中,律动课的特点、内容形成与环境和其它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律动课内容丰富,有游戏,歌表演、模仿操,体操基训,律动小品等等,这些对于活泼好动的培智生来说,正是他们所向往的,从律动课中不仅可感受美,而且培智儿童身心得到解放,焕发了培智儿童的野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情感与行为取向是受到心理活动制约的,人们在接触事物时,便开始了对它们的认识过程,继而或多或少地产生情绪体验,越是情感为之所动的事物,就会动员内部力量去采取相应的意志行动,另外情感总与兴趣联系,大凡能引起培智儿童兴趣的事,定能唤起他们较多的注意力,并产生一定的心理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正是求异心理形成的基础。当人们处在相同情境中的时间越长对相异情境的向往就强烈,这在尚未定型的培智儿童身上反应尤为突出,但是这种心理并非一成不变,也会出现波动情况,在律动课中,如果一旦有外界干扰,原先的心理定向,就会产生波动,学生往往表现为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动作错误,难接受知识等。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诸如律动的儿童化情节,游戏的奇思妙想等,以期引起学生对律动学科的特殊兴趣。在律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和维持智力落后儿童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对不同年龄的智力落后儿童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用前倾、低位臵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儿童;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儿童;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儿童;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儿童说话,是培养年龄较小的智力落后儿童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儿童;用亲切、愉快、有幽默感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智力落后儿童;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向智力落后儿童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智力落后儿童迅速集中注意力。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智力落后儿童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智力落后儿童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智力落后儿童律动教学还要在实际教学中给弱智儿童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和环境,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例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弱智儿童进行表演,孩子们没有根据老师所规定的动作而进行自编自唱,我们老师的态度该如何呢?还有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求弱智儿童练习手拉手走步,有几名儿童走了一会,就开始跑、跳而且花样百出。类似以上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我们常以淘气、不听话和破坏老师原定的计划为由,否定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探索表现,这实际上是扼杀了儿童创造性的萌芽,也等于给弱智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设下障碍。其实,音乐作品具有可变性,我们听同一首曲子就会产生不同感受,对一个音乐作品的共同理解只是相对的,而理解上的差异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可根据孩子们的想象灵活进行教学,允许多个答案存在,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弱智儿童的求异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设计出符合孩子们的律动动作让他们来表演。对弱智儿童的“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想象,应敏感地捕捉他们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引导,及时加以肯定,使其刚萌发的创新意念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弱智儿童律动课教学过程中心理诱导的基本要求。

学校开展良好的律动课程教育,使智力落后儿童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智力落后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智力落后儿童律动、舞蹈也是智力落后儿童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教育是个性培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心理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应重视弱智儿童律动课求异心理在学习中的作用,还应善于捕捉,分析儿童的心理活动,立足于把求异向求知转化,否则当弱智儿童的求异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采取消极态度来对待学习。求异向求知转化的唯一途径-----心理诱导。

要做好心理诱导这项工作,首先要求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思想和强烈事业心。其次,要掌握培智儿童身心和心理发展的有关知识。教师本身要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掌握弱智儿童学习律动的特点,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弱智儿童动作协调性很差,无论是什么动作的学习进度都很慢,所需的时间往往要比正常儿童多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

在对培智儿童的心理诱导中,应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心爱护,严格要求,区别对待,因人而异,言语和气,使人回味无穷。

弱智儿童律动活动课的心得 郭瑞

怎样上好律动课

律动课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如何对待弱智儿童

弱智儿童家庭教育11

音乐律动培训心得[版]

word心得

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

弱智儿童送教日志

评好课心得 Microsoft Word 文档

弱智儿童律动课的心得Word 文档
《弱智儿童律动课的心得Word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