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半截蜡烛》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描述“绝妙的主意”;

2.根据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矛盾冲突,把握小说情节,并运用“交替讲述”的方式讲述故事。

3.体验紧张心理,关注人物命运,激活英雄情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学生展示预习单:

提示“截”中的斜钩要有力,范写、练写。 2.概括主要内容。

3.伯诺德夫人利用这半截蜡烛想到了一个怎样的绝妙的主意? “妙”在哪里?

二、交替讲述故事情节

1、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呢?

这些人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板书:(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这3个人物我们可以说是正面人物。另三人是……?板书:(三个德国军官)反面人物

2、反面人物的作用是给正面人物制造麻烦的。而正面人物是来解决麻烦的。制造麻烦、解决麻烦的故事才精彩。

反面人物三个德军制造了什么麻烦?正面人物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又是怎么解决麻烦的?快速浏览3——7自然段,边读边画关键词,然后填写情境图。

展示:

点燃蜡烛

再次点燃蜡烛

夺回蜡烛

拿出油灯吹灭蜡烛

搬柴生火取走蜡烛

上楼睡觉端走蜡烛

一个制造麻烦,一个解决麻烦,这就叫冲突。于是就会发生情节。 板书:冲突、情节。

3、怎样把这种冲突、情节讲清楚,办法是“交替讲述”。先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再写反面人物再写正面人物。这样一来一回的描写就叫做交替叙述,这样,小说才有条理。

现在请同学们交替讲述故事的情节。生讲故事(用上关联词)

4、这个故事牵动着你的心,读的时候心情怎样?(紧张)心吊上去,再落下来,再上再落,如坐过山车。这就叫“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三、深入研析故事情节

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在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1、再读3——7自然段,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作简要批注。(2)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交流伯诺德夫人 ◆语言: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此时她的心里会怎么想? ◆心理活动:非常着急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交流杰克。

◆语言:“天真冷。”很好的借口。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地搬(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厄运即将到来了,什么样的厄运?) 这样危急的关头仍然是这么从容镇定。齐读:他知道,厄运……默默地坐待着。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

a“心提到嗓子眼,似乎感到饿狼般的眼睛正盯着原来越短的蜡烛上”

似乎能不能去掉?反映了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

b文中还有一处不是对人物的描写,是“烛焰摇曳……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是可怕的东西?这是环境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人节的烛焰是浪漫的,生日会上的烛焰是快乐温馨的。而此时的烛焰是可怕的, 渲染紧张的气氛。 指导朗读:紧张的气氛。

交流杰奎琳。

就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娇声”:怎么说才叫“娇声”?为什么要娇声?

“司令官先生”: 恭维的话

“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合情合理的

小结: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四、总结拓展,创作运用

1、总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这一家三口,有着共同的特点: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他们的名字就叫“英雄”,他们这样做是源于他们的那颗“爱国心”。

2、读这样的小说,就要读冲突,讲给别人听,要交替讲述,写精彩,要抓细节和环境。

3、创作(续写):自习课上,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 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 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