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中感悟,还原语文课堂本色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中感悟,还原语文课堂本色

——《桥》说课稿

枣阳北城东园小学 朱春艳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的四篇课文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沉着镇定、无私无畏,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赋予了课题“桥”新的内涵。这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来感受老支书崇高的品质,感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难点是在了解老汉精神品质的基础上,理解“桥”所蕴含的深意。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思考和感悟能力,像《桥》这样内容简短又感人至深的文章,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都可以通过读来感悟,通过读来抒情,通过读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认知特点,我准备采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通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的思,合作地议,探究地读,体会人物情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接读,配乐读,评价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在读中还原语文课堂的本色。

这一课的教学我分为两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读中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这是一群怎样的人们;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感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我准备分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读出洪水的凶猛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无情和人们的 惊慌失措。第二课时开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师生接读描写洪水和人们的语句,再现当时令人惊恐的一幕。这样的读,学生很自然地回忆起上节课所悟得的感受,也为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老汉作了铺垫。

二、探究读书,读出老汉的品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探索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探究读书这一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读书,感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1、自主合作探究,分享感受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 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首先是自主学习,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读书、感悟,并记录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然后才是合作探究,在每个学生都自主地、充分地读书感悟后,学生才能充分地交流各自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无关的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我在安排学生读书探究时,出示了学法指导:1〉读一读,自读课文7-23自然段。2〉画一画,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3〉写一写,在画线句子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4〉议一议,小组交流各自的读书感受。

2、抓住重点语句,读出感受

在小组交流读书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这是一个 怎样的老汉?”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老汉的品质,同时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

句子一: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先请学生谈各自的感受,以及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老汉的沉着镇定,然后抓住“他像一座山”这个比喻,探究“老汉和山有什么相似之处?”再次感受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句子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朗读探究这一句时,我采用了评价朗读的方式,通过问“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老汉的什么?你认为应该读出老汉的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老汉喊话时的坚决、果断、焦急、镇定交织的情感。再通过探讨“桥窄”,感受木桥在人们心中是一条生命桥,是唯一的逃生希望,这时再究问“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前边?越排在前边就越靠近什么?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最后边?越排在后边就越靠近什么?”一连串的究问让学生感悟到了老汉的舍己为人,进而探究老汉这么做的原因,他是村支书,他把责任看得比山还重。从这一次次的读,一次次的究,一次次的悟中,老汉责任如山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鲜明起来。

句子三: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抓住“冲、揪、吼”引导学生读出老汉的愤怒,读出“凶得像只豹子”,再来探究“他为什么对小伙子这么凶?”联系上下文了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后,老汉这种不徇私情、铁面如山的形象就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句子四: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两句话体现了老汉与儿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抓住“推”与前面的“揪”进行对比,感受父子情深。通过分角色朗读,生生读,师生读,全班读,读出老汉父爱如山的形象。

3、配乐入情朗读,内化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图片、影视视频、音乐都是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在桥塌了,老汉和儿子被洪水吞没这一场景,我配上了背景音乐,在悲壮哀伤的音乐声中,学生读的深情,我抓住“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这个契机进行说话训练,“他想对儿子说;他想对老伴说;他想对乡亲说;他想对党说”把学生此时心中的感动内化为语言。最后把文中所有“小伙子”换成“儿子”再次齐读,至此老汉那镇定如山、责任如山、铁面如山、父爱如山的形象鲜活灵动、深入人心,也感动了每一个人。

三、读写迁移,升华心中的感受

为了贯彻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原则,在老师深情地配乐朗读结尾四句话后, 我设计了写话训练:假如你就是获救人们中的一员,你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以“老支书啊,您像一座山,您更像一座桥„„”为开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这样的设计,不但注重了学生写的训练,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沉淀的感情全部释放出来,更关注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对课题“桥”的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可谓“一箭三雕”。

四、读感人故事,把感动延伸课外

我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的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把在课堂上的感动延伸至 课外,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

在板书设计时,我以“他像一座山”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归纳他镇定如山、责任如山、铁面如山、父爱如山这一系列如山的形象特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还原语文本色

摘下有色眼镜,还原学生本色

如何还语文课堂本色

感悟语文课堂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还原语文本色 追求本真课堂

践行四个加强 还原语文本色

还语文课堂之本色专题

还原童真,感悟童话

感悟高中语文课堂

读中感悟,还原语文课堂本色
《读中感悟,还原语文课堂本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