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1-11-21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论文关键词:;管理创新;和谐

论文摘要:加快和深化行政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管理创新的内容(理念、目标、领域、重心、方法、技术的转变)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等方面相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深人和发展。加快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一、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依赖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越来越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具体来说,如果政企、政资、政事不分的问题不解决,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如果行政性垄断不打破,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难以真正形成;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转变,也就不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由此可见,创新政府管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要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度也很大。

(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而且为当前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确立了目标与方向,同时也是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政府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指标,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国社会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现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

业发展滞后。(2)经济发展不均衡。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3)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高投入、高耗能为代价。诸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都与政府的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改革发展,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的客观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化导致的激烈国际竞争要求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质量。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持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不得不锐意改革,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更是如此。第二,全球化要求政府发挥“领航”和“掌舵”职能。政府要着眼于提高全国和全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完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第三,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政府集中力量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研究和教育,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等核心公共职能上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公共支持,推动知识传播与扩散,切实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含量较高的第

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大大提升,也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对公共生活质量投入更多的关注。其次,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更加复杂化,时效性更强。信息化使政府的传统“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和信息处理结构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要求政府部门改革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工作行为,推进政府管理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再次,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国家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是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革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此,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转变: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从官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转变

这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所谓“官本位”,是指社会价值观以“官”来定位,官大的所拥有的权力也就大,社会价值就高,并带来更多的个人利益,因此官位和权力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个人升迁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这种陈旧过时的行政管理理念与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极不相符,必然要被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替代。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致力于“每个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在政府管理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各级政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时刻刻从服务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公仆意识,注意挖掘公众的需求.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目标的创新:从人治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专业政府的转变1.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形成尊重、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风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七大目标,并提出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特别是重视社会和服务方面的立法,重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使之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要提高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要求,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奉公守法。

2.建设责任政府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政府就是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把行使权力当作政府唯一的存在方式,忘记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事实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政府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就是履行职责的过程。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承担多大的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建设责任政府首先要求建立权责统

一、科学合理的行政问责体制,既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其领导责任,又要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其次要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体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必须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利益彻底脱钩,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3.建设服务政府

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行政理念是“政府中心主义”,以自我(政府)为中心,企业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企业和个人均听命于政府的指挥和摆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安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不仅是管理的政府,更应该是服务的政府、亲民、便民的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职能,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为主体服务,为公民服务。要逐步放松对社

会经济事务管理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制,为市场调节、同业自律和社会自治创造便利条件。政府管理工作要始终体现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4.建设专业政府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培养造就了一批较为合格稳定的行政管理人才,但应看到在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优质高效的政府必定是专业政府,现代行政管理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建设专业政府首先要求完善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和培~JJIN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公务员队伍,他们是政府日常工作的专家,不应随政府主要官员的变动而变动。其次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培养和拥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领导能力和明德慎行的职业家,他们善于治国,精于行政,把政治管理当做主要的职业。再次要根据需求聘任相关的专业人士承担特殊的政府管理职责,以满足极其专业化的特殊领域和特殊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管理领域的创新:从微观——宏观管理的转变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过去“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事无巨细,统包统揽”的作用领域开始转变,由对企业的过多干预转向宏观管理为主。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也要求政府弱化对企业的微观管理职能,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放开搞活、扶优扶强,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增强竞争力。同时要搞好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管理重心的创新:从经济事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下,各级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培育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社会事业及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管理的重心必须从具体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管理手段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必须按WTO的规则办事,大大减化政府审批职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五)管理方法的创新:从直接管理——间接管理的转变

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活动是转型前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方法。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政府只能通过规划、政策引导、杠杆调节、法规制约等,间接调控经济社会活动。一是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采取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出让、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以服务为向导、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框架。三是加快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载体。

(六)管理技术的创新:从层级行政——网络的行政转变

传统行政是按照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分部——分层、集权——统

一、指挥——服从”的集权层级行政。这种管理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维护了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提高了组织效率,但也存在着压抑组织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将公众排除在组织之外,阻碍利益的表达和聚合,强化集权,效率低下等弊端。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现代社会,网络畅通发达,信息传递迅速便捷,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政务和网络行政成为可能。为此,要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网络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得以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和网络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需求的不同,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并据此来优化政府组织,减少层级,精减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实现管理技术从层级行政向电子政务和网络行政的创新转变。

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必将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试析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论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