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地流转的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0: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杨局长一行到我县调研检查指导土地流转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市水务局多年来给予 ??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将我县土地流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等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现有4乡4镇2个牧苇场,83个行政村,农户5.6万户,农业人口20万人,实有耕地面积228.5万亩。近年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切实把推动土地流转作为促进“三农”工作的重点来抓,强化引导,注重规范,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较好的态势,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截止目前,我县共流转土地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流转的农户约4300多户,占农户的7.7%。

(一)依托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出租出让土地。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的发展,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手中集中,实现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东兴乡农机大户吴永德组建了农机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4万亩,已经发展到拥有链轨拖拉机4台套、120马力轮式拖拉机1台套、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轮式拖拉机18台,固定资产500万元。3万多亩土地集中经营, 1 连片种植,发挥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优势,即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提高了收益,仅2011年就实现收入500多万元。

(二)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带地加入。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以略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租赁农民土地的经营权,并且吸纳流转土地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农民作为合作社的职工,按劳取筹,多劳多得,使农民既增加了收入,又实现了旱涝保收。红旗镇永春鲜奶收购合作社投资480万元,建设一处千头奶牛小区,吸引养殖户到小区集中养殖,合作社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养殖户的土地,实现流转土地3000亩。2011年,奶牛小区通过规模化养殖和牛奶订单销售,养殖户每头奶牛年增收2300,通过打工和土地流转增收8400元,增收效果明显。

(三)依托主导产业,吸引土地集中经营。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吸引土地集中经营。花园镇大力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2011年,中心村以玉米膜下滴灌项目为依托,引导农民土地连片,集中经营,建成一处万亩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园,实行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采购,每亩增产近500公斤左右。

(四)依托龙头企业,反租倒包。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新模式,依托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 2 模式,反租倒包。位于三合乡境内的金禾冷藏食品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011年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2500亩,公司从农民手中反租到土地后,倒包给农户种植,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产品,密切了企业和农户间的关系,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连接机制。

从实践来看,通过土地流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转出自己承包土地,使之从种植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安心从事其它

二、三产业以及外出打工;三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目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从我县土地流转现状看,仍处于较低层次,流转范围较窄,流转的规模较小,流转的层次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传统观念制约,土地流转尚处于市场发育阶段。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种田养家的传统观念依然很浓,绝大多数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的生命源泉和精神依靠,有了土地心里就始终踏实,观念上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加上粮食价格的回复性上涨,农民种地负担明显减轻,效益显著提高,农户种地获取收益的期望值提高,不能准确判定土地流转价格,增加了土地流转的

3 难度。

(二)承包田相对零散,不利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县农民的承包田,地块相对零散,一般的农户在一块自然地块中的承包田,不超过30亩,农民无序的转包很难使土地连片,既不能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也不能使作物的品种实现统一,很多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一家一户的零散地块,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三)土地流转形式单一,影响农民收入。我县土地流转以农户自发的流转为主,经过村集体统一组织或上报经村集体备案的很少。截止目前,我县通过乡村流转的仅有2000多亩,仅占流转耕地总数的0.01%;签订流转合同的仅有2718户,占应签合同户数的63%。

(四)土地流转不规范,易导致土地纠纷。多数农户在土地流转时,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的多,即使有的签订了书面协议,内容也很简单,形式不规范不健全。由于落实“一免两补”政策使土地增值,部分转出土地农民借合同不规范的机会索要土地经营权,在转包年限、承包价格、交款方式等具体问题上约定也很模糊,极易引发一些土地纠纷,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五)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不健全,制约了土地流转的步伐。农民主要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上学、养老等问题,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使农民生存发展始终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农民有后顾之忧,所以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很多,但大多不愿放弃土地。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喜欢一年一转的方式,表明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

三、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实际,我们认为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土地流转质量,需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法规政策及其精神,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并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投身非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

(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农村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县、5 乡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当地的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要加强以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作为唯一社会保障的现象转向依靠基金式的社会保险和保障上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走出去,进而为土地流转创造。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定和业务指导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出台鼓励开展土地流转、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等政策意见,每年从土地出让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基地建设和对土地流转的奖励,多管齐下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向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迈进。同时,确立土地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规范流转形式,明确操作程序,规范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档案等,促进土地流转。

(三)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注重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这样农民可以把土地托付给流转机构,实现土地的商品化。流转机构可以根据所要流转的土地的地质地力情况合理确定承包价格,或采取公开竞价的方法进行公开发包,使耕地的承包价格达到最大 6 化,从而增加流转方农民的收入,使更多的农民看到流转土地也是一笔可观的家庭收入,也使更多的人尝到流转土地的甜头,走出家门,进城经商和务工。但要组建这样的机构,需要政府的投入,为创办这样的市场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拓宽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把加快劳务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为土地流转提供更大的空间。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同时要保证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一是增强内功,加强县域小城镇建设,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积极扶持农村

二、三产业开发,尤其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民不出村有工可做,有钱可挣。三是强化农民职业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然条件和有效空间。

(五)依法规范流转行为,及时有效解决流转纠纷。把握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正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地位,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全面建立健全农 7 村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确保流转规范有序。优化流转外部环境,不断健全流转市场,畅通土地纠纷解决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的反映和解决问题。

(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马铃薯、温泉、畜牧、设施蔬菜等优势产业,真正把产业规模做大,产品质量做优,企业效益做强、地方品牌做响。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以此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最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二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扶持力度。采取内育外引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对内重点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着力引进经营能手、科研单位和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措施,扶持规模经营主体上规模、上水平,提高县级政府整合资金的能力,使涉农项目向土地流转度高、规模经营好的乡镇、村组集中。三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要对实行规模经营的主体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规模经营主体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困难;农业信用担保公司要积极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大规模增加龙头企业、种粮 8 大户、家庭农(牧)场购置农机具的补贴和信贷支持,并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

土地流转调研

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推进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某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龙王庙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的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
《土地流转的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