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什么是教育? “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叩问教育的真谛”表达了我对教育工作永不停息地深入反思与永不厌倦地潜身实践。

在教育理念上,我比较认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的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快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

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快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的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然而,教育工作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世间最为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以率真的心虔诚以对。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

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摘了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

按常规,打人是要收到教育的,摘花是要受到批评的,而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教育方式的多样,教育方法的灵活是教育者必须学习的。曾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小红五星以示鼓励,然而,这样的做法符合教育规律吗?得到五星的学生自然兴高采烈,但是,没有得到的呢?经常得不到的呢?教师是否意识到,有的孩子被深深地冷落了?况且,得到五星的孩子,关注点在五星上,还是在学习上?这提醒我们,仅有好的出发点远远不够,必须关注教育的效果。

现实中,高考、中考选拔制度的存在,人们无法摆脱对分数的追求。社会对教学质量的极度关注,令学校和教师须臾不敢放松课堂,课堂教学能力成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从课堂细节入手发现和创造课堂的美丽?怎样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我们离高效课堂还有多远?

必须明确,教育绝不是优胜劣汰,更不是只追求升学率,而是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本身就应该让每个人享有幸福。

对教育的叩问,不是人云亦云,不迎合,不媚俗,而是求真,求实,求进步。这其中有欣喜与快乐,也有困惑、苦恼与痛苦,还有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样,我的心里有着不灭的希望,总有一种教育,让所有的学生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到张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侯镇中心小学

肖帅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三

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真谛

最美女教师,叩问教育灵魂

《叩问初心》观后感_观看《叩问初心》有感(推荐)

叩问心灵深处

叩问生命

叩问传统

教育的真谛心得体会

感悟教育的真谛

《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