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莫扎特贝多芬音乐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22:5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谈对莫扎特、贝多芬音乐的感受

一、概述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征

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世界公认最伟大的音乐家,两个人对音乐、对世界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按照音乐的发展历史来划分,两个人都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但他们所创作的音乐和音乐形式却并没有停留在那个时代。现代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还经常借用他们的音乐来创作,他们的音乐在这几百年里被分秒不停的在全世界播放,可见他们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他们既为同时代同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风格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灵性十足,人称“音乐神童”,1781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自由作曲家。在伦敦,接触到巴赫的复调作品和亨得尔的清唱剧,与海顿交往,学习了交响曲和四重奏的写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数量惊人,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歌剧创作,他一生中创作近20部歌剧,成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乐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将协奏曲固定为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形式。他的创作是欧洲音乐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既有古典乐派的特征,又在其后期作品里影射了浪漫派的感觉。由于人生经历的多磨多难,使他的性格及音乐风格上都产生了不同以往作家的特点。他的音乐奔放、热情、感情饱满,还蕴涵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贝多芬的每一个音符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里面,和声力度变化也逐渐变为作曲的手段之一。

二、对于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赏析

第一部是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一个

乐句几乎和同样没有引子的贝多芬命运的敲门声一样著名,中提琴摆动的震音背景上方,小提琴歌唱性的主题逐渐展开,犹如梦境中的倾诉,构成这个主题的半音下行,在西方音乐中常常代表叹息和悲伤,和如同颤抖的中提琴震音相配,建立了忧郁的氛围。在小提琴的带领下,木管乐器组齐奏进入,紧接着,全乐队齐奏,悲怆的声音冲破了忧郁的外壳。之后小提琴再次演奏主题,接着还有双簧管和大管的声音漂浮在弦乐器的上空,节奏迅速的发展为坚定的步伐,紧张的感觉逐渐加重,乐队的声音犹如巨浪在沸腾。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第二主题进入,同样的下行,但是不安和激动却消失了,温婉的哀伤占据了主题,长笛和双簧管再次演奏,很快第一主题的因素重新出现,紧张感也随之复活。之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提琴浑厚的声音演奏主题,带来了乐队的爆发,长笛和双簧管的和声相当尖锐,小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交替演奏着主题和伴奏,带来了整个乐章的高潮,第一主题被加以变形,出现在各个声部,低音弦乐器逐渐消失,只剩下小提琴为一方,长笛,双簧管为另一方,互相对话,第一主题的形状仍然清晰可闻,大管的和声充满了哀怨。在这部作品中,莫扎特的天才处理手法一一得以展示。第一主题被大大的发展,第二主题的出现丝毫没有缓解第一主题的悲伤,反而也同样显得忧郁阴沉,乐章结束在不安的想象当中。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莫名的不安和诡异感,很有回味的余地。

第二部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首先,在内容上贝多芬首次拓展作品表现题材,开始表现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等, 这在音乐创作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该作品原是写给拿破仑以表彰其英雄行为的,后因为拿破仑称帝而愤然改之。其次,在音乐语言上贝多芬多用乐汇的陈述结构形式,即动机式写法,给作品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而称著于世。最后,在形式的安排上,扩大结束部的容量,使得结束部成为第二展开部。显然,这样做更有利于表现音乐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其实,展开部也是最能显示作曲家写作才华的地方,贝多芬最鲜明的创作个性和人格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作品不仅音乐语言非常新颖,而且思想内容极其深刻。第一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写成,表现‘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贝多芬在创作上,首先,抛弃了通常要有大段慢板演奏的惯例,开门见山,用全部弦乐器加木管奏出震慑人心的命运主题,这是全曲的核心,第一次出现,像霹雳似的强大有力,给人以威严、凶狠、突如其来的感觉,象征着黑暗势力笼罩大地。这四个音被称为全曲的‘主导动机’,贯穿在四个乐章之中,成为促进全曲有机统一的动力和粘合剂。副部主题:抒情、亲切、开朗歌唱般风格,象征着未来光明的前景和人们向往幸福的喜悦心情,它蕴含着一股雄厚的潜力,后来发展成与“命运”相抗衡的动力并最后战胜命运的“英雄”主题。贝多芬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奏鸣曲式中,选择了黑暗与光明作为对置,使对比的形象在对立面的斗争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命运主题由起初强烈、冷酷森严地与英雄进行殊死的搏斗转化为貌似强大的、支配地位的、声嘶力竭的,最终体现出英雄战胜命运的斗争意志。英雄之所以能够同命运顽强地作斗争,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却又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第三部是莫扎特的安魂曲。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可以说是安魂曲当中 的经典。安魂曲是宗教歌曲,是对逝去的生命的怀念和追思。莫扎特对于音乐,对死亡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他所创作出来的这首安魂曲,听完后的感觉是超越死亡的。莫扎特的这种“死”观非常明显的体现在这部作品当中。在那个时代,宗教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而这首安魂曲却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让每一个听众都能感受到哀伤与悲痛。悲剧性能够超越宗教音乐的范畴面对整个西方音乐具有普遍意义,根本在于基督教文化赋予悲剧性观念方面的根基。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关注“苦难与救赎”,悲剧性强调现实苦难的无法脱避,引导人正视矛盾,直面人生,两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苦难中才能找寻出人的真正价值,苦难和悲剧并非悖谬自然的,相反,这正是体现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悲剧性诉诸人们感性生命的的体验,进而促进人们精神以反思,从而对“工具理性”扼杀、否定感性生命的“恶”加以否定。

第四部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面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猛前进。而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合唱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终于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最后合唱与乐队的演奏愈来愈火热,速度越来越快,乐曲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欢腾气氛中结束。《欢乐颂》表达的是贝多芬对欢乐和幸福的赞美,希望把欢乐带给全人类,让幸福永留人间。贝多芬虽然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可他终究还是没有被命运击垮,勇敢乐观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是对“人定胜天”的最好诠释的话,晚期的贝多芬已经逐渐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屈服于命运,他是想通过对美好的赞扬来深刻地表达他内心的诉求。与命运的抗争最终趋于平静,贝多芬只想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全人类,希望他们少一些苦难,多一些欢乐。我觉得这首作品之所以伟大也许就在于此吧。

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被许多音乐家认为是贝多芬作品的最高成就,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种明朗、积极的旋律,那种庞大的气势确实能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任何人听来都会感觉到光明和力量。

三、对贝多芬和莫扎特音乐风格的整体比较

以上四部作品都看成音乐史上的经典,从中可以看到他们二人的音乐发展手 法近似,音形作为主线贯穿进去,代表了德奥音乐的特点。莫扎特和贝多芬同属德奥学派,在精神思想上有德意志一脉相承的特质:理性。日耳曼民族天生认为,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但贝多芬与莫扎特理性的表现方式却是南辕北辙,在莫扎特的思想中是怀有一种对现实的顺从性的,因为他觉得世界本来就是合理的,无须做更多挣扎,所以莫扎特的音乐淳朴优美由于具有明朗乐观素质常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他的音乐充满着真挚的温 暖闪耀着自在的欢乐,但有时也含有一些戏剧性甚至于悲剧性的因素,仿佛他已经意识到有困难,预感到理想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实现这一面。然而对于贝多芬来讲却是截然不同的理性, 贝多芬的理性是批判的理性,他批判法国大革命,所以谱写了皇帝协奏曲。他批判命运所以喊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把我击倒”的口号,写出了命运交响曲。

从整体来 看莫扎特的音乐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风格清新细腻质朴单纯,音乐情绪激越明朗,音 乐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但也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悲伤因素。这也是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典型特征。而贝多芬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作品热烈激昂振奋人心,他的创作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从简单的乐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他个人的思想性格有紧密的联系,都与他坚强的个性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因 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又富有哲理性。

贝多芬音乐赏析

贝多芬音乐赏析(音乐鉴赏)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音乐赏析

贝多芬命运赏析

莫扎特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鉴赏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莫扎特贝多芬音乐赏析
《莫扎特贝多芬音乐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