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9: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音乐与诗歌

----《春晓》教学课例与评析

摘自:《岳阳教育教学网》

教学课例:

年级:2010级音乐学2班 课时:一课时 地点:教九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感受音乐与诗句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细心揣摩、体验词曲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意。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阶段:

1、导入----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2、展开----提供多种参与情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与机会;

3、深入----师生进行深层次交流,思维充分展开;

4、拓展----通过讨论、表演、评价、总结活动,深化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座位编排:师生合作的形小组式排列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创设情景,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彩图。(采用情感教学模式:1.情景--陶冶模式)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幅画。(出示画)。

这是一幅唐诗《春晓》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朗颂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很好,这首诗同学们上小学时就学过了,哪位同学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这首诗描绘春天的夜晚诗人睡得多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听到到处是鸟叫声。想到昨天夜里刮风下雨,又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要被风雨打落。全诗写春天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受,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出来了。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古诗谱写的一首新歌《春晓》。

师:很好,全诗写春天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受,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出来了。

三、授新课:。

《春晓》具有简洁上口,好唱好记,入耳入心的艺术特点。使人听来简约大气,优美动听。这也是谷建芬老师歌曲创作一贯的艺术风格,而在《春晓》中这一创作风格显得更为圆熟,炉火纯青。她一贯注重于歌曲旋律线整体进行的连贯优美,以及其艺术的感染力、动情力,而不在旋律线的细部作曲里拐弯的繁琐进行。因而她的歌曲一般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方式较多。

师:同学们,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今天学习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欣赏根据唐诗谱写的艺术歌曲《春晓》。

(1)简介曲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采用认知教学模式:1:传授----接受模式)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30页,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曲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祖籍山东省威海市,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41年回到祖国。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代表作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清晨》我们踏上小路》《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等。

黎英海(1927----)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性论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钢琴曲《夕阳萧鼓》等。作曲家于1982年,选取了三首唐诗:《春晓》、《枫桥夜泊》、《登鹳雀楼》,谱写为供独唱用的艺术歌曲。我们的课本选用了《春晓》。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有什么特点呢?

投影仪出示:

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特点:歌词大多采用著名的诗歌,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的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此后,世界各国凡具有类似特点的创作歌曲均被划归艺术歌曲之列。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艺术歌曲女声独唱《春晓》,请同学们欣赏后回答两个问题:

投影仪出示:

①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 ②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 (2)听赏《春晓》

生:歌曲的基本情绪:抒情优美,恬静婉转,略有感慨感伤,钢琴伴奏宣染了诗意的氛围,歌曲的意境很美。词与曲的结合特点:旋律流畅好唱与诗句结合自然贴切。

师:这首歌曲的节奏平稳,速度徐缓,力度在中弱与很弱之间,旋律委婉质朴、柔美。前半部分带有喜晴的感觉,后半部分反复咏唱最后两句诗,在音区、力度上作变化,把诗人为花木担忧、感叹的心情表现出来了。

请同学们看P.31谱例:(略)

师:《春晓》采用×.××××的节奏型,有利于古诗严谨的格式和音韵的表现,附点节奏的使用增添了春天的活力。整个旋律活动于bD为宫音的调式领域之中,具有民族古韵。并通过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给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宁静、非常美好的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反复欣赏,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小声哼唱,要细心揣摩词曲、钢琴伴奏结合所表达的诗意。

(3)复听并小声哼唱《春晓》 情感的唤起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2:参与----体验模式情感的深化情感的外化)

师:通过反复欣赏,小声哼唱,同学们对《春晓》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它的自己喜爱的形式方式来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怎么表现呢?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要注意同音乐有机结合。

(4)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创作。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我们对音乐与诗歌的珠联璧合有了初步感受和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春晓》,开阔视野,个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五、练习与思考:

1、熟练吟唱《春晓》,细心揣摩,领略词曲结合所表达的诗意。

2、谈谈你对“生活是音乐的源泉”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春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欣赏,二是创作。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创作是欣赏的提升,这个关系是本课的主线。欣赏力求进入双向对话交流的创造性审美层次,采用教师先放歌曲,不做任何讲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感受和欣赏,凭直觉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从作品的本身、音乐的本体等方面与学生对话,交流、分析。再放歌曲,学生复听并哼唱,将直觉感受和老师的讲解相结合,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产生自己创作、创新的愿望,自然引入创作阶段。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深层次交流。在参与活动中,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思维充分展开,联系生活实际创作、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春晓》为题,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创作,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在创作、表演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有时为学生伴奏、有时为学生放音乐,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室的中心位置活动、表演。通过讨论、表演、评价、总结活动,学生进一步感受《春晓》,深化情感体验,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论文

《和你在一起》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音乐赏析a 音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