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短新闻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短新闻两篇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把握本文结构特点,.学会提炼主要新闻事实。

3体会本文的独到之处(新闻背景的运用,语言含蓄庄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以及对香港回归现场气氛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 学生的爱国热情。

2.培养阅读新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结构,掌握其写法,关注社会,增强爱国意识。 2.筛选新闻信息,把握和理解本篇文章所用的新闻事实 (现场)和背景材料。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视频、图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知识。收集香港回归的图片影像和报道。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写新闻的特点。

3.通读课文,按照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并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提示:注意时间的变化和升旗仪式的次数),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 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讲解: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6 月 30 日的交接仪式更是吸引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 那么本文是如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在报道此事的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呢? (观看视频,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

二、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学生回顾)

新闻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的手法,以描写为主要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报道的事实再现在 读者面前。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概括结构内容

:从文章的结构形式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典型的新闻特写,有导语、主题、背景、结语。有此知识储备的同学,能够从导语中快速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回答。

明确:(1)导语(第 1 自然段):香港末任总督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2)主体(第 2~10 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 (3)结语(第 11 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

2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 年 6 月 30 日

下午 4点3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 4点4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 6点15 分 添马舰军营东面的

英国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23点59分(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7月1日 0点1分(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7 月 1 日 零点 40 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 1997 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 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 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一次降旗) 场景二:下午 6 点 15 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二次降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第三次降旗,中国升起)

场景四:零点 40 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研讨与练习一 p43)

: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第

4、

7、11 自然段。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 156 年统治的 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四.深入探究,揣摩语句: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 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尾段“156年5个月零4天”与首段“150 多年”的不同,为什么这么精确呢?

明确:这对我们民族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两个方面来看,于祖国而言,这是朝思夜想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苦苦守候的156 年5个月零4天,这是饱受熬煎的156年5个月零4天;于香港而言,这是漂泊流浪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历经艰辛的156年5个月零4 天,这是备受凌辱的156年5个月零4天。所以必须精确。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

短短十三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失色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感,隐藏其中。

3.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有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层,实指虚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这标志着英国彻底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一雪百年国耻,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如果将标题调整语序,就成了,“不列颠尼亚”,别了。比较调整前和调整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倒装。意在强调,我们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百年的屈辱一扫而光,隐含着一种自豪之情,一种骄傲之情

五.拓展延伸(体会感情,课外完成)

1.设置情境,如果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现在要向全世界播报这一重大新闻,你要怎么播报呢?

明确:严肃庄重。重大新闻,不可不严肃;伟大时刻,不可不庄重。请同学把整篇新闻播报一遍。

2 .现在把这篇11个段落的新闻压缩为100字以内的消息,在整点新闻播报。

明确:就最重要的事件变成短新闻,最重要的当然是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截取第8段两句的后一句,第9段三句的第一句,合成两句话新闻。再进行播报。体会其中的激动欣喜自豪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 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背景知识介绍:

说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距离省会克拉科夫60公里,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能够闻名于世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极大的关系。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目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从此德国纳粹惨绝人寰的杀人政策就此展开。(展示两张外景图片)

三、整体感知

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那它肯定有新闻的基本结构。这则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明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简介今天的布热金卡。 第二部分(第 4—6 段),交代写作缘起和心境。

第三部分(第 7—15 段),具体的游历路线及游人的表现。 第四部分(第 16 段),呼应标题与开头段,突出主题

四、深入探究:细节鉴赏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些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 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这则新闻的细节描写。

1、首先来看导语部分: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又连用四个“不该”,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a、写作手法:对比

b、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作者无法接受

C、以此告诫读者毋忘历史

启发:a、美好的景色与历史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一踏进集中营,看到和平美好的景色,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b、虽然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曾经的苦难,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毋忘历史。

2、再看新闻的主体部分,有这样两个句子:

第八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第十四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 a、“雏菊花在怒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为什么又特意把他提出来,做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呢?把雏菊花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一边是栽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会永不止息的顽强抵抗下去,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在西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 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 人们成为纳粹刀姐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同时也说明在集中营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血腥和罪恶,毫无净土可言。

五 拓展延伸

以上我们分析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同时强调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报道后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

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启发:第6段)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 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3、突破“客观叙事和零度写作”(出示颁奖词)

六、结语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岁月也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毋忘历史,珍惜和平。电影推荐:《辛德勒的名单》

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教案2

短新闻教案[版]

13《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

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

《短新闻》学案

高一语文短新闻教案3

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