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现场短新闻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7 18:02:3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现场短新闻

“老板”听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9月05日电 8月24日上午,西宁市新时代大厦8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由省民营企业协会主办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9时整,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中国民(私)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钓先生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彭生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来自西宁市及州县近200多名民营企业老板,认真听取了保育钓先生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报告,精彩的演讲、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不时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报告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老板。青海天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刚说,保育钓老师的报告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发:青藏铁路开通之后,青海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学习新的东西,仔细研究市场动向,再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子了。

与杨志刚一样有着切身体会的西宁恒青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殷长清感慨地说:“听了保育钓先生的报告,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过去那种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做到集约式发展、科学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以新的心态面对市场变化。”

省民营企业协会会长杨菲菲告诉记者,“十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目前全省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58.16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农牧区每年转移的80万劳动力中,80%以上在民营经济中实现了就业。保育钓先生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多年,历任记者、编辑、副总编辑等,1996年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著作有《呼唤理解———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是非曲直》。他对民营经济十分关注,所以邀请他来讲课,让青海的民营企业家们多了解一些国内外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

"就选这样的人!"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13日电 8月2日这一天,对于大菜子沟村的农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投下庄严而神圣的一票,选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民代表。

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大菜子沟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当天到场参加选举的村民有近700人,有70多岁的老汉,有血气方刚的青年,连怀抱小孩的妇女们也赶了过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整个选举现场热闹非凡,村民们议论纷纷,你准备选谁,我准备选谁,有一个村民大声喊道:“只要能为咱农民办实事、做好事,咱就选这样的人。”他的话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在投票现场,村民们热情高涨,现年58岁、初中文化程度的村民邓生善说:“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了代表就能为我们老百姓办好多实事。以前我们推选出的县人大代表,为我们解决贷款,为娃娃们联系修建了逸夫小学,比其他村提前争取到了村道硬化工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这次我们还要选那些为咱们农民群众办实事的人。”有一位老大爷对记者说:“我识字不多,但村社里谁为咱老百姓做了好事、办了实事,我们老百姓平常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社里的干部们很辛苦,为了我们村民的事常常跑前跑后,还告诉我们一些《选举法》的相关知识,充分尊重我们的权利和意愿,这次选举我们都希望把那些能替老百姓说话、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代表选上去。”

欢快的锅庄跳起来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8月18日电 傍晚,夕阳洒满大地,风筝起舞。省城新宁广场上,一群小伙子、姑娘哼着歌儿,愉快地忙活着:拉电线、找电源、抬音响„„ 19点整,音乐声渐起。

早早在旁边等待的人心领神会,跳起了相同的舞步;刚刚在工地上干完活的农民工也走进舞场,在人流里尽情旋转。小小的舞台根本不够他们驰骋,锅庄的热情豪迈可见一斑。 张大妈和女儿在一旁观看,从人群中伸出一双手,向她们示意:“来吧,一起跳。”张大妈走入舞场,她们羞涩的表情映照在余晖中。

这个锅庄舞点在新宁广场上已有6个年头,发起人姓王,大家都叫她王阿姨。交谈中,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刚刚那几名做准备工作的年轻人,此刻,他们成了领舞人。王阿姨说,因为锅庄,她和这些来自青海民院、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藏族学生结下了友谊。24岁的央措趁着间歇,接过王阿姨的话:“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在这里跳舞的人,都是因为这藏族特有的舞蹈结了缘。你看,这围成一个圈跳舞的一两百人,男女老幼、汉藏蒙古回大家跳得多高兴。”

此时,王阿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饰品,她说:“这是北京的舞友送的,一个星期前,他们慕名到这里参观,送给我这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王阿姨说,每天清晨,在北京日坛公园,也有不少人跳锅庄。发起人是青海人王建林。从今年3月底到现在,日坛公园锅庄点的参与人数由几人,发展到了百余人。“北京人对锅庄特别感兴趣,这几个月我教了六十多套锅庄,现在,我们正在排练《吉祥的日子》,8月25日要在日坛公园演出。”电话那端,王建林侃侃而谈。7月15日至22日,因为锅庄而对青海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10名北京人,在王建林的带领下,来到青海,他们在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以舞会友。

王建林说:“因)为锅庄,许多北京人对青海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锅庄,在每一个舞者心里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群众交融的载体。”

现场短新闻:学习开局

“今天是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今年首次集中学习会,节前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请大家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重要会议及文件中关于依法治省的相关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现在请大家围绕建设„法治浙江‟进行学习交流”,2月5日上午9时,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开宗明义,立即引起与会省领导的热烈响应。

省政协副主席梁平波率先发言:“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浙江‟新战略意义重大。省政协要发挥人才密集、联系广泛又相对超脱的优势,围绕法治浙江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调研,为民代言,建言献策,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建设法治浙江的关键是各级党政干部树立法治理念,依法执政。省人大要在法治浙江建设中发挥好立法保障、依法决策、监督制约、权利维护四大职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国行接过话题,言简意赅。

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坦言“现实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普法不够、立法不权,法治浙江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制权威、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弘扬法治精神四个方面着眼,推进法治浙江建设”。

省长吕祖善结合政府工作实际畅谈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有赖于法治浙江建设。全省各级政府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效率,着力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建设精干、高效、透明的法治政府”。

省委书记习近平最后作中心发言。他启发大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加深对“法治”的理解,从“四位一体”的角度认识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意义,从现实推进的角度把握建设“法治浙江”的方向”。他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谋划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根本保证的总体布局。根据党中央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现在,我们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浙江”,这样就构成了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今年省委将对建设“法治浙江”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大家今天的讨论,进一步谋划和理清了“法治浙江”建设的思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意义很大。我们要集思广益,探索创新,全力做好建设法治浙江这个十一五的开篇之作”。

“愿抚仙湖永保一类水质”

8月26日上午,抚仙湖碧波荡漾,大榕树下摆着几张木桌,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与百位保护抚仙湖先进个人围坐在草墩上。与玉溪市委市政府领导一道,徐省长向大家颁发奖状。他紧紧握着代表们的手高兴地说:“这是一次生态环保的颁奖会!”

抚仙湖是我国最深的高原淡水湖,蓄水量是滇池的12倍。前两年,湖水水质曾一度降低到二类。当时,徐荣凯省长徘徊湖边,忧心重重。他禁不住在有关会上呐喊:“一定要保护好抚仙湖,决不能让滇池的悲剧重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抚仙湖综合水质恢复到了一类。望着蔚蓝的湖水,徐荣凯十分感慨:“湖水比我两年前来更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抚仙湖的生态价值会更大。愿抚仙湖永保一类水质,群众永远生活在仙境中!”

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告诉记者,2004年8月26日,是载入玉溪环境保护史上的日子。这天,市政府《禁止在抚仙湖使用机动船艇的决定》生效,澄江、江川、华宁沿湖三县的278艘营运性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一天告别抚仙湖,群众没有任何怨言。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将8月26日这天定为“抚仙湖保护活动日。”“湖水清,日子好啊!“68岁老渔民张玉生接过话茬说:“我们明星村原来100多只机动船艇,污染了湖水,水面上到处是油污,结果鱼大量减少,影响了生活。禁船之后,湖水变清了,名贵的抗浪鱼又多起来了,游客也多了。大家都说,以后的日子有指望了”。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破坏了,怎么能说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呢?这样的GDP有什么政绩呢?”徐荣凯在“保护抚仙湖,我们共同的责任”条幅上认真签上自己名字,转身对身边省市干部说道:“抚仙湖的旅游开发, 要以保护为基础,高起点规划,如果投资项目设计水平不高,坚决放弃,宁可晚发展几年。”

与会的环保专家、沿湖村民代表畅所欲言,热爱抚仙湖之情溢于言表。青年志愿者、学生代表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抚仙湖。沿湖企业届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计成本地进行“三废”处理,变废为宝,保护好母亲湖。

先进人物为“公仆”上党课

1月28日下午2时30分,重庆市委小礼堂,一场特殊的党课正在举行。台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会标,将鲜红的党旗映照得分外夺目。

台下,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等1000多名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党员领导干部及市级部门的负责人,聚精会神地听着、记录着。

台上,四名来自四川维尼纶厂、开县正坝镇、奉节县政府、第三军医大学的优秀共产党员依次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清矍消瘦、年已五旬的知识型工人——米钰林28年来,在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车间这个岗位上,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级技师,掌握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的技术。他掷地有声地说:“党员不掌握当代的先进技术,还谈什么先进性!”

“我叫张建国,是开县正坝镇的纪委书记”,随着他一口纯正乡音的描述,把听众的思绪拉回到2003年12月23日晚那场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中。他凭着强烈的责任感,沿路呼喊、挨个动员,终于将1300多名村民,从死亡线上救出,自己却深度中毒,昏迷长达16个小时。

“朋友违法开煤矿,严处!亲戚违法砍树木,严处!” 罗启辉在奉节县林业局长的岗位上,被人们誉为“铁包公”。为此,他曾被犯罪分子连砍三刀,倒在血泊中。但值得他欣慰的是,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由原来的28.1%上上升到了现在的31.5% 。

“就要离开丈夫、女儿、温暖的家了,说真的,一种上战场的悲壮袭上我的心头。”杨红,三军医大的一名女军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2003年自己与42名战友奔赴小汤山,抗击SARS的日日夜夜。当她讲述到刚刚入党的马炬的同志,用鲜血写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迎战非典, 舍我其谁”时,许多人眼里噙着泪花。

报告会结束了,一位与会者对记者说:“先进性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党员队伍中。只要你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共产党员!”

“俺农民也用上养老金了!”

10月16日上午,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团结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代办站突然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们,三五成群,七八一伙,有的忙着领取养老金,有的在办理入保手续,有的手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小报,细细地读着。

在领取养老金办理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沓钱。数了好几遍,共244.8元。把钱攥在手里,老人家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叫袁秀芝,今年60岁了,是头一次领养老金。从今往后,俺农民也用上养老金了,再不作难老无人养、病无钱医!”

这时,一旁的王新让大伯凑过来,插言说:“唉,当初咱入保的钱太少啦,今天才明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利润高于银行存款,还免收利息税……这样的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难找呦!”

10点50分,一个约30多岁的青年人投保4000元,为举家4口人领到了《农村养老保险手册》。记者问起投保之事,他喜形于色:说道:“趁年轻能挣钱参加养老保险,将来不愁养老难,这也算是俺一家人的百年大事嘛!”

年过60岁的杨老汉领取了自己的养老保险金,又给5岁的小孙子投了保,他说:“俺搭上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福气,老有所养不犯难,为俺孙子来投保,也让他粘上这个光,享受享受老来福!”

记者手头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新野县已有6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从县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处领到了养老保险金。(

推荐第2篇:现场短新闻写法(材料)

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短新闻应该是新闻的特质之一,短新闻之“短”是新闻“新、快、活”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科技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进一步丰富,所以,提倡写短新闻是时代的需要,是广大读者的需要,更是党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946年9月27日,胡乔木同志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即是“短些、短些、再短些”。文章指出:短新闻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充实,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和重要的思想内容。各个时代的新闻前辈们也都大力提倡刹长风,兴短文,倡导新闻文风的改变,我们必须认真借鉴前辈们新闻实践,大力改革新闻文风,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新闻“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履行好党报在新时期所担负的使命。 现场短新闻

在短新闻中,现场短新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也被称为“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特写”等。它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运用视听等多种采访手段,捕捉事实变动的一个片断,并以具体形象的描述使之再现的短小精悍的新闻。 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有:“现场”、“短”、“新闻”,其具体要求是:现场感强、短而精、新闻价值高。

显然,现场感强是现场短新闻的第一个特点。要求新闻作品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立体,形象逼真,有强烈的形象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在表述上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可感性。现场短新闻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现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典型场面,给予绘声绘色的聚焦描写;

2、可视性。现场短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写出能为突出主题服务的现场氛围、活动等,要善于挑选有意义且富有形象表现力的视觉材料,让人身临其境;

3、可听性。语言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主要手段。现场短新闻要再现特定场景、特定形象,离不开人物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受众如闻其声;

4、可读性。现场短新闻接近生活,再现生活,有更广泛的读者群,文风应明快活泼,内容要新鲜别致,写作力求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总之,采写现场短新闻必须身到、心到、情到、手到,亲临其境抓“活鱼”。

短小精悍,是现场短新闻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现场短新闻并不是长新闻的简化,也不是缩写,而是一个精粹的有机体。现场短新闻的短,是用精妙洗炼的笔墨,传播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最重要的信息,做到短而不淡,短而不俗,短而不浅,短而不空。

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是现场短新闻的第三个特点。现场短新闻所报道的事情,必须是人们普遍关心、渴望知道的信息,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既有现场、又有新闻、篇幅短小,共同构成现场短新闻的三大要素。

一般说来,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要领有三:

1、寻找现场,感受现场,挖掘现场。显然,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新闻发生的现场采写的新闻。而现场大致有三种:一是被动现场。比如规定采访者只能站在警戒线外,或只能在楼下,不能到楼上,或只能在会外,不能进会场,等等。不过,采访者要有机动应变的能力,或想办法挤进第一现场,或寻找有利位置进行仔细观察。二是主动现场。即记者自己寻找到的、或被采访对象约记者去的现场。这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扩大采访范围和采访线索,或有目的、多侧面地发问。不管是在被动现场还是在主动现场,新闻工作者都要仔细听、仔细看,善于从被采访者的言谈、举止、风度上抓出特点,写出独家新闻来。三是随机现场,也就是事前并没有思想准备,偶然碰上的,或是突发事件的现场。这就必须有迅速判断新闻和抓住新闻的能力。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挖掘出很有价值的新闻来。

2、提炼主题。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一个现场往往呈现出多个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挑选其中最具新闻性的一个来确定主题。

3、再现现场。再现现场,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是现场短新闻写作的关键。 一般说来,现场短新闻以固有画面、情景和具体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影响舆论见长。其现场感,不仅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受众这件事发生时的情景怎样。它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具体

形象有鲜明的直观性和证实性,对受众最具有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我们可以感受到,形象逼真的东西,能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全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中对某一事物的“扫描”越具体,投影在受众头脑“屏幕”上的图像就越清晰。从审美的角度看,生动的形象才能引起视觉、听觉的快感,再由快感转化为美感,抽象的概念是不会引起美感的。感觉和感情需要面对具体可感的事物情状才能引起,要激起人的美感,必须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此外,写活现场,还必须传神。所谓神,就是要在事物的深刻性上下功夫,写出事物的内在个性特征,写好典型细节,包括静态细节和动态细节。静态细节容易显示事物的属性,动态细节则常常飞荡着事物的神采,所以要特别重视动态细节,围绕主题,用一叶知秋的慧眼,抓住一个个的“本质瞬间”,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运动着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主题。要高频率地使用动词,写出场景和新闻事件动态进行的形象。

再现现场,除了形神兼备外,还须情理兼备、情景交融。新闻要感人,必须有感情,有激情。记者要善于把在采访中的新闻人物的思想行为,现场生活情景等,用感动记者自己的事实表现出来。

现场短新闻中,除了要求有情,还要求有理。理就是事实中蕴含的思想。但新闻中的理常常又和情感交融在一起,因理见情,理在情中,理可以导情,通情可以达理。新闻中的思想,是饱含感情的思想;新闻中的感情,是充满理智的感情。没有思想的新闻,常常也没有什么感情;感情淡漠的新闻,思想往往也肤浅平庸。好的新闻,必定情理兼备、情挚理深。一个有使命感的记者,在从事新闻写作的时候,总是企图以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心灵的歌唱去影响受众,天然地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一则新闻的价值,既决定于它所运载的信息的量与质,决定于它的思想深度。信息是力量,包含在信息中的思想是力量,包含在信息中的感情也是力量。如果不是情理兼备、情景交融,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波澜,与记者共鸣共振、融成一体,就不能产生审美冲动;没有审美冲动与审美感受,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现场短新闻所“摄取”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新事,一个画面,或者一个片断、一簇浪花。但它应如同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完整性。这种结构形式上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其结构形式要有助于把事实表现得和事实本身一样,明了、生动而富有立体感;二是新闻中的事、理、情、景安排得错落有致,使事实中蕴含的深意能无声无言而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

现场短新闻应有利于突出新鲜感。新鲜性,是新闻事实的价值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突出新闻的新鲜感,也就成了现场短新闻结构形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着眼点。

现场短新闻应直接服从服务于突出主题的需要。它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与再现,绝不是凡现场发生的都“有事必报、有闻必录、有事必现”,它所报道的事实是经过分析、精选、综合筛选的事实。由于次要的不完全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能去的就坚决去掉,能省就尽量省用;对于最有典型性、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生动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加以显现。

现场短新闻采写“七求”

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不少记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对报纸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谈点个人浅见。

求“新”。所谓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特性是向公众传递最新的各种信息。求“新”,是采写现场短新闻的首要要求。清代学者李渔曾说过,“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新闻贵在新,是新闻的特殊性质和传播要求所决定的,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对于现场短新闻,读者最期待的是“朝朝新世界”,最反感的则是老生常谈。如果新闻了无新意,即便是“现场亲历”、“现场目击”,也不会打动读者。

求“实”。现场短新闻的“实”,简单讲即指新闻事实或事件要真实。人们常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就是这个道理。无论何时何事,真实都应该是记者永远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报道失真,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只会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求“短”。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要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避免冗长乏味。小品演员潘长江说过一句广为人知的台词:“浓缩的都是精华。”在新闻界,早就有人呼吁要学会做“五短身材”文章,即短文章、短章节、短段落、短句子、短标题。叶圣陶说过,一篇东西“500字可以说完的,不要说到600个字”。因此,现场短新闻要求篇幅精短,是因其特殊性使然。短有短的好处,新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报道出去。

法国在组织一次体育报道比赛时,一位名叫纽隆的新闻爱好者用“嘟嘟——0比0”这不足10个字的超短新闻稿报道了一场足球赛,结果独占鳌头,获得1.5万美元奖金,而不少名记者的大块头文章却名落孙山,这就是短文的魅力。

求“快”。“新闻的发布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这是上世纪40年代胡乔木曾经说过的话。然而,在信息时代飞速进步的今天,新闻报道不但要论钟点,而且还要分秒必争。尤其是现场短新闻,更要把快采快写快发当成一条“生命线”。迅速及时的新闻报道充满了吸引力和穿透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读者青睐。如果错过时机,新闻就会贬值,成为明日黄花。相反,如果善抓“机遇”,争分夺秒,就会赢得主动权,抢占报道“先机”。《解放军报》推出的“绿色快报”专栏,就是“快”的样板。他们刊登的诸多报道,都是当天发生、当天采写、当天编发上版的短新闻事件,深受读者欢迎。

求“简”。清代学者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他指出,凡文笔老、意真、辞切、理当、味淡等,都应当从简,“故简为文章尽境”。从分量上看,一篇成功的现场短新闻,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和字数的多少,而在于信息和思想的容量。简洁的现场短新闻,应该浓缩新闻事实,聚集思想内核,宏观上着眼,微观上落笔。能说清的事实,尽量三言两语;能彰显的精神,尽量寥寥数笔。同时,概括而不抽象,精简而不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要集中精炼。

《光明日报》曾获全国新闻奖的现场短新闻《“飞天”凌空》,全文仅用了600多字,却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简洁精当语言,把一位参加国际跳水比赛的运动健儿写得活灵活现,如“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展开的身体,像轻盈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等,堪称简洁现场短新闻中的精品。

求“活”。人们在谈到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时,常用“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等来形容,这些形象的说法充分揭示出新闻语言的生动和构思的活泼之美。长期以来,纸质媒介摆脱不了呆板、乏味的报道模式,许多原本很“活”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后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动性和活泼性可言。现场短新闻怎样才能写得“活”?归根结底考验的是记者对文字技法的立体化综合运用能力。

“暴雨像天河倒泄,从漆黑的夜空中落下,弹丸小岛像万顷汪洋中飘浮的一片树叶,在暴雨中颤抖。放眼望去,天地之间仿佛扯起千万条银线,在闪电的照耀下编织成悬垂的雨帘„„”这是2003年1月31日《解放军报》现场短新闻《珊瑚沙滩风雨骤》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在文中通过对黑夜、雨线、闪电等特质景物的描写,把报道写“活”了,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求“深”。对于现场短新闻,不少人认为是“浓缩的艺术”,因此觉得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之所以难,是因为难在“短而不浅、短而不俗、短而不淡、短而不空”,要短得“一波三折”,“文约而事丰”。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里,写出能够反映无限时空交错和思想内涵的深度现场短新闻。因此,现场短新闻要体现“深”,除了要充分考虑到新闻的时新性、思辨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及趋向性等特性外,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在社会大背景或大环境下立意构思。要从全局的角度加以把握,分析它的整体性、联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以避免过于简单的一般性描述,让报道平淡无奇,流于肤浅或形式;要挖掘深刻内涵,深化主题结构,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这样的现场短新闻,方能写得有深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写法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因此,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这是一条来自美联社的经典导语:“如果石油是液体,美国政府就应该知道每一滴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这篇报道写于美国石油危机期间,当时有车族要在销售汽油的地方排起长队购买。联邦政府花费了大笔大笔的钱去跟踪和打击石油黑市的买卖,但在石油勘探方面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还有,下面这条绝妙的气象报道导语是由佛罗里达州湖地悬崖报的史蒂夫.坎尼写的:“如果说三月像绵羊一样姗姗离去,那么,在星期二,绵羊出汗了。”

这篇报道写于三月底,那天的气温高达摄氏37.7度。

好的导语看上去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它们非常自然流畅,绝不生硬做作。好的导语有一种很强的韵律感、结构感和步调感。它不强加给读者,而是以离奇、戏剧性和幽默感抓住读者,使读者面对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我要不要读下去?

陈望道先生曾在 《作文法讲义》中说过:“所谓流动,就是文章中事迹时时开展进行,事迹进行没有停顿的意思。我们整理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使这流动在记叙文中处处寻觅得出。”新闻是源于记叙文的一种报道事实的文体,又是侧重于反映客观事实变动的,因此,尤其需要体现出这种“流”来,具有动感。作为新闻第一个层次的导语部分,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在导语的写作中,既要着力提炼出新闻悠扬的精髓,在表述上也要力求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新闻导语一旦具有流动感,往往会使新闻活泼有生气。一开始就给读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使新闻赢得更多的读者。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一切人或事件的特征容易在运动过程中显露出来,带上各种不同的强烈色彩;还在于运动着的或将动欲动的事物比较惹人注意。为什么英雄人物的雕像大都是动中取势,正聚精会神或神采飞扬地做某项动作,如骑马的话那战马也是扬起前蹄?答案就在于动态的东西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闻导语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必须从流动中展现出事物发展的状态。首先,一种经常采取的手法是用时间最近点上事物的具体变化,来反映处于变动中的事物状态。像“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广场。”这样写来,就使地铁线路开通的新闻事实有了鲜明的动感。类似的有:“昨晚9点40分,引滦入津输水隧洞铺完了最后一车混凝土。至此,长达9.69公里的引水隧洞全部完工。”这个导语,也使隧洞完工的新闻事实带上了动的色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写法除了具有流动感外,还能显示出时间上的新,有浓郁的“新闻味”。

其次,用形象感的动作表示某种难以具体描绘的事物变动,同样能使导语产生动感。像“北京市北海公园‘园中之园’静心斋,11月30日摘下了长期悬挂的‘游人止步’牌子,国务院机关事务局正式将这个名胜归还给北京市政局。”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摘下“游人止步”牌子的动作表示实行对外开放,使导语有动感。

第三,导语里写上一些现场气氛或细节,也会增加动感,显出活力。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消防勇士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战斗胜利完成任务返京的消息,其导语是这样的:“妻子们眼中最欢喜的泪;孩子的脸上是甜甜的笑;战友们拥抱、握手;少先队员敬礼、献花。昨天中午,参加大兴安岭林区救火的一百零八名北京公安消防干警光荣凯旋。”在表现主要新闻事实之前,描写了一系列感人的细节,充分反映出深情热烈的现场气氛。有了它,导语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第四,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从新闻语言表述来说,活的东西不能写死,静止的却要求写活,使之跃然纸上。例如,上海民间艺术展览在旧金山开幕,新民晚报上一则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人工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上栖息。”这条导语将无生命的静态的事物当作有生命的能活动的事物来描述以后,显得非常有活力。

第五,运用贴切的比喻、顺乎情理的联想来达到静中见动。比如:“标志着公路通车的红色蛇行线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面上正迅速向边远山区伸展。”——这里用红色蛇行线条迅速伸展来显示公路建设的成就,使表面上看来处于静态的事实呈现出动势,富有吸引力。

如何使导语变静态为流动,具体手法是很多的。只要运用得当,都会产生古人所说的“板者活之”、“枯者腴之”的效果,深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推荐第3篇:短新闻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辅助: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 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5、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性消息的特点,注意它和一般新闻的区别。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

1、新闻特写、一般新闻、通讯的区别。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

二、简介文题与体裁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有人也把它称为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新闻稿异于一般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新闻的稿件。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注意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上面加粗文字。)

三、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四、分析课文

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新闻特写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4、

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特写改写成一篇1般新闻,可省略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通过这步教学,让学生更加明确特写性消息和一般新闻的区别,也是对“二”中加粗文字的具体理解。)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这些语言充分体现了新闻特写的特点,而一般新闻则是不需要这样的语言的。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仍然可按导语和主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七、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傍晚降旗 (特写)二交接仪式 三子夜告别感悟→情感 四零点40分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2)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写了哪些场景?请圈点出来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三、精读课文:

1、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文章的第

4、

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今昔对比,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深化了主题。

2、对比这两句,哪句话更合适,为什么?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①语言的含蓄,英国结束殖民统治,中国人扬眉吐气。

四、合作探究——品析课文精妙

1、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

①好。(1)句式倒装,更能表达感情。香港回归,中国雪耻。

(2)虚实结合,匠心独运,了无痕迹。“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2、下列两句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②4时30分: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①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五、拓展运用——堂上练习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生动的可听性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2)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3)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4)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

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6)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5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纳粹颤抖

(2)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 (4)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5)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看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二、简介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

1、简介作者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5月10日),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2、关于奥斯维辛:

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思考:

1、参观者参观游览了哪些地方?

参观毒气室和焚尸室——死囚牢——女牢房——试验室——纪念长廊——绞刑室

2、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为什么作者罗森塔尔或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种手法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的原因。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分析: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 以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描写“雏菊花在怒放”这个小细节,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分析: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五、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第六自然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

3、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这就是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但是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现在我们以它的颁奖词来结束今天课文的学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拓展延伸:

德国总理勃兰特为纳粹屠杀犹太人深深忏悔,而日本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七、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香港回归纪录片)

一、新课导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家国情怀”都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课文讲解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时效性

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文中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时候的降旗很平常,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具】幻灯片、视频(辛德勒的名单)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课文讲解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⑤“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4.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明确:“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法西斯的暴行。 6.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明确:一开始,作者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7.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四、总结

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附资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关于练习

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究2”。

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 参考答案: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4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参考答案:

对于

1、

3、4句的理解可见“课文研讨”。第2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 参考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让读者感同身受。教学时可以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前文可找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后文可找一些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

二、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时时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可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三、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最好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四、《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五、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有关资料

一、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刘保全) 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选自《楚天新闻人》2001年第2期)

二、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情感(黎信)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其中第

一、

二、四三篇的作者,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像”来添油加醋。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摘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三、新闻标题意境谈(赵健)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像,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则消息的标题。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推荐第4篇:短新闻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 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 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二、介绍有关新闻的知识(可在课前准备)

新闻也叫消息,它以事实说话,篇幅较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三性)。一条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内容要求,但不是每一篇新闻都必须有这几部分。

1、正题

标题是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它可以吸引读者,起导读的作用。如果读者时间有限,来不及仔细阅读,那么只看标题也能大体了解要报的内容了。因此消息的题目文字偏多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字。标题包括有正题、引题、副题。其中正题是标题的核心,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引题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对正题起一种引发烘托、提?的作用。副题是提示新闻的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的内容提要,补充解释主体。这三种标题有四种组合方式:

(1)正题(2)正题、引题(3)正题、引题和副题(4)正题、副题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它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要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点)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他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4、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也可以用激励启发性的语言给人希望、发人深思、催人振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掌握的新闻知识,对新闻有进一步认识,为阅读新闻奠定基础)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全文共11 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 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 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第1 层(第2~4 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告别的时间:6 月30 日下午4 点30 分到4 点40 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2 层(第5~7 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时间:6 月30 日晚上6 时15 分到7 时45 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 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②156 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第3 层(第8~9 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时间:6 月30 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 月1 日的第一分钟。场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意义: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人民正式在香港行使主权。

第4 层(第10~11 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间:7 月1 日零点40 分。场面: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数字的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又不无辛酸的感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意味悠长的思考和回味。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 段),

第1 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 段照应第1 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 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 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 段),新闻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 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 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 第

8、9 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 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 英尺宽,3 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 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12、13 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14、15 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 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推荐第5篇: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把握本文结构特点,.学会提炼主要新闻事实。

3体会本文的独到之处(新闻背景的运用,语言含蓄庄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以及对香港回归现场气氛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 学生的爱国热情。

2.培养阅读新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结构,掌握其写法,关注社会,增强爱国意识。2.筛选新闻信息,把握和理解本篇文章所用的新闻事实 (现场)和背景材料。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视频、图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知识。收集香港回归的图片影像和报道。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写新闻的特点。

3.通读课文,按照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并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提示:注意时间的变化和升旗仪式的次数),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 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讲解: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6 月 30 日的交接仪式更是吸引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 那么本文是如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在报道此事的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呢? (观看视频,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

二、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学生回顾)

新闻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的手法,以描写为主要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报道的事实再现在 读者面前。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概括结构内容

:从文章的结构形式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典型的新闻特写,有导语、主题、背景、结语。有此知识储备的同学,能够从导语中快速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回答。

明确:(1)导语(第 1 自然段):香港末任总督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2)主体(第 2~10 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 (3)结语(第 11 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

2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 年 6 月 30 日

下午 4点3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 4点4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 6点15 分 添马舰军营东面的

英国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23点59分(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7月1日 0点1分(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7 月 1 日 零点 40 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 1997 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 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 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一次降旗) 场景二:下午 6 点 15 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二次降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第三次降旗,中国升起)

场景四:零点 40 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研讨与练习一 p43)

: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第

4、

7、11 自然段。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 156 年统治的 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四.深入探究,揣摩语句: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 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尾段“156年5个月零4天”与首段“150 多年”的不同,为什么这么精确呢?

明确:这对我们民族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两个方面来看,于祖国而言,这是朝思夜想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苦苦守候的156 年5个月零4天,这是饱受熬煎的156年5个月零4天;于香港而言,这是漂泊流浪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历经艰辛的156年5个月零4 天,这是备受凌辱的156年5个月零4天。所以必须精确。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

短短十三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失色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感,隐藏其中。

3.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有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层,实指虚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这标志着英国彻底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一雪百年国耻,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如果将标题调整语序,就成了,“不列颠尼亚”,别了。比较调整前和调整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倒装。意在强调,我们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百年的屈辱一扫而光,隐含着一种自豪之情,一种骄傲之情

五.拓展延伸(体会感情,课外完成)

1.设置情境,如果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现在要向全世界播报这一重大新闻,你要怎么播报呢?

明确:严肃庄重。重大新闻,不可不严肃;伟大时刻,不可不庄重。请同学把整篇新闻播报一遍。

2 .现在把这篇11个段落的新闻压缩为100字以内的消息,在整点新闻播报。

明确:就最重要的事件变成短新闻,最重要的当然是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截取第8段两句的后一句,第9段三句的第一句,合成两句话新闻。再进行播报。体会其中的激动欣喜自豪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 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背景知识介绍:

说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距离省会克拉科夫60公里,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能够闻名于世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极大的关系。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目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从此德国纳粹惨绝人寰的杀人政策就此展开。(展示两张外景图片)

三、整体感知

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那它肯定有新闻的基本结构。这则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明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简介今天的布热金卡。 第二部分(第 4—6 段),交代写作缘起和心境。

第三部分(第 7—15 段),具体的游历路线及游人的表现。 第四部分(第 16 段),呼应标题与开头段,突出主题

四、深入探究:细节鉴赏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些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 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这则新闻的细节描写。

1、首先来看导语部分: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又连用四个“不该”,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a、写作手法:对比

b、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作者无法接受

C、以此告诫读者毋忘历史

启发:a、美好的景色与历史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一踏进集中营,看到和平美好的景色,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b、虽然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曾经的苦难,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毋忘历史。

2、再看新闻的主体部分,有这样两个句子:

第八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第十四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 a、“雏菊花在怒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为什么又特意把他提出来,做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呢?把雏菊花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一边是栽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会永不止息的顽强抵抗下去,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在西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 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 人们成为纳粹刀姐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同时也说明在集中营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血腥和罪恶,毫无净土可言。

五 拓展延伸

以上我们分析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同时强调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报道后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

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启发:第6段)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 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3、突破“客观叙事和零度写作”(出示颁奖词)

六、结语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岁月也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毋忘历史,珍惜和平。电影推荐:《辛德勒的名单》

推荐第6篇:《短新闻》学案

《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

1 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2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5、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6、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第三课时 练习巩固

一、知识应用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 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三 思考探究:

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推荐第7篇:短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思考: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

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2、品赏重点: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1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 (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 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 )凝重(níng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推荐第8篇: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

目的:

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时事。 重点:

筛选信息、理解背景材料的作用 难点:

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消息。一般来讲,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新闻的结构,提取重要信息。 【朗读课文】

朗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讲授新课】

(一)解题

请问题目有几层含义?

两层。一层是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一层是英国撤离香港(或说:香港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二)理解导语

1.第一段我们称之为导语,请问在导语中,作者交代了哪个重要事实?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作者指出这个事实的什么意义?

标志着英国撤离香港。

(三)理解主体部分

1.第二到倒数第二段是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展开,我们叫它为新闻的主体。请问主体部分写了哪些重要事实?分别发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意义?

(1)6月30日下午4时30分,举行降旗仪式。 (2)4时40分,彭定康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3)6时15分,举行告别仪式。 (4)7时45分,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5)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6)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升起。

(7)7月1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 2.对于有些事件,作者还指出了意义,请找出来。

(1)意义是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3)象征英国管治结束。

(5)表明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6)表明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四)分析结尾

1.最后一段是新闻的结尾,起总收全文的作用,常与导语呼应,最后升华主题。这篇新闻的结尾告诉我们哪些重要事实?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从1841年1月26日开始,于1997年7月1日结束。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英国人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对香港殖民统治;英国人现在又乘船离开香港,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关键词语:“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五)分析背景材料

这篇新闻在叙述事实的时候,还加入了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它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各种联系。如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第4段就是背景材料,请问这段背景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这段背景材料交代了港督府的历史,并由它成为历史遗迹表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成为了历

2 史,彻底结束了。 【探究】

作者称告别仪式为“日落仪式”,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请结合文本和历史知识回答。

①告别仪式在晚6时15分举行,这时是日落时分。

②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而香港是它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在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 【小结】

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新闻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五个部分。

标题表明重要事实,有的标题揭示重要意义;导语揭示信息的内容核心;有的新闻有背景材料,介绍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等,对新闻事实起到明注释等作用,背景材料的位置不固定,可以穿插在导语中,有的出现在主体中。有的新闻有结尾,起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我们读一篇新闻,需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新闻事实和事实的意义。 【作业】

典中点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英国撤离香港(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举行降旗仪式 殖民统治结束 离开了港督府 统治成为历史 告别仪式 彻底结束 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

第二课时

【复习】

3 新闻结构特点和新闻内容

新闻结构特点是呈倒金字塔结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 【朗读课文】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讲授新课】

(一)分析导语

1.第一段叙述了一个什么事实?

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白杨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2.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事情是最可怕的?

因为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

(二)理解主体

1.第3和第4段介绍了背景材料,核心内容是什么?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纳粹在这里进行了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 2.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

①毒气室 ②焚尸炉 ③女牢房

④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⑤贴有囚徒照片的长廊 ⑥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3.参观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①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②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惊惧万分,浑身发抖。

④庆幸没有他没有打开门,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⑤她在想什么呢?

4 ⑥感到窒息。跪下,画十字。恳求离开。 【探究】

1.第8段写道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请问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使参观者终生难忘?

①毁灭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与象征生命的雏菊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②纳粹的暴行能够残害生命,但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

2.第6段写道:“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纳粹的暴行让作者产生写作的使命感,必须写文章来揭露纳粹的暴行,纪念遇难的人们。 【作业】

典中点

【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居然阳光明媚 毒气室 特别恐怖 毁灭生命 生命 白杨婆娑起舞 焚尸炉 浑身发抖 对比 儿童追逐游戏 女牢房 惊惧万分 不能阻止 曾经是人间地狱 不育试验的地方 庆幸 揭露暴行 杀人工厂 长廊 想什么呢 纪念 集体屠杀 地下室 感到窒息 做各种实验

推荐第9篇:对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大题小作”有章法

2013.4期

——对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马越舟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获得受众的格外青睐。要写好那种短小凝练、新颖别致、形式活泼、以小见大、“大题小做”的短新闻作品,既体现了稿件采写者的一种作风,也体现了一种能力。

一条好的现场短新闻就像一枚金元宝——“体积”不大,“分量”很重,“光泽”诱人。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从采访中沙里淘金,为读者捧出一枚“金元宝”呢?笔者收集了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篇目附后)进行概略分析,希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小中寓大 攻其一点

短新闻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在于篇幅上的“短”。但常识告诉我们,文字上的“长”比“短”似乎更能说清、说全新闻事实。那么为什么要弃长而取短呢?其实,这体现了辩证法在新闻中的力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正是巧妙处理了“大与小”“点与面”“长与短”的辩证关系,现场短新闻才举重若轻。

“秤砣虽小压千斤”。其实不是秤砣自身重,而是人把它摆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现场短新闻的选题就是压千斤的秤砣,必须选准放好。选题中的“题”,指的是一个小中寓大、内涵丰富而又典型新鲜的事实,就像麝香之于雄麝,牛黄之于全牛。“题”选得恰到好处,寥寥几笔、毫不费力,就能描绘出一个大新闻的全貌。选题是深挖新闻价值的过程,恰如炸桥,工兵通常会精确计算“炸点”,用最少的炸药瞬间炸毁整座桥梁,即“攻其一点”。同样,选题最终将思维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对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素材大胆舍弃。只有找到关键的“点”,才能最经济地彰显新闻“面”上的最大价值,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新闻实践中的深刻体现。纵观10篇佳作,每篇的选题都符合上述原则,都找到了爆发力十足的“炸点”。《难忘的时刻》选取的是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的“小场景”,透露的是邓小平告别政治生涯这样一个“大新闻”;《铁肩担国防》描摹的是民工支前队背粮进墨脱的“小事件”,展示的是“普通百姓肩扛国防”这样一个“大主题”;《万里圆月》描绘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的中秋之月,可读者感受到的是石油工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寻觅到近乎完美的新闻“炸点”呢?恐怕主要得从两个层面同时着手——

一是“自上而下”,即记者观察到社会生活中明显的、剧烈的甚至是反常的变化,寻觅最能直观展现该变化的鲜活事实。以《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为例,美军入侵巴拿马是事实,但那是世人共知的大事实。怎样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美国悍然欺负弱小国家这样一个新闻主题呢?记者深入满目疮痍的街道采访,精心描摹“人们没来得及布置圣诞树,就不得不嚎啕痛哭为亲人戴上黑纱”这样的街景。精确的“聚焦”,带来了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二是“自下而上”,即在采访实践中,记者对接触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甄别,从中提炼出大主题。比如《鲜花不知送给谁》,就是记者采访国际数学竞赛金牌得主的凯旋仪式时偶然捡到的一枚“金元宝”。当时新闻主人公不知该将手捧的鲜花送给谁好,因为太多的人为他的成才付出了心血。一束不起眼的鲜花,承载了丰富深远的新闻信息。试想若记者当时只是写一条冠军凯旋的普通简讯交差会怎样?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好题最根本的前提是记者深入生活,认真思考,辛勤寻觅。只有发扬“脚底板子跑新闻”的好传统,才有可能捕捉到精彩的题材。

博而能一 以意为帅

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各部分的有机组织方式。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这从理论上道出文章结构的作用,在于按照逻辑关系整理全篇素材,使之条理化,从而将文字捏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微型武器”。正因其篇幅短小(通常在1000字以内),所以结构安排显得格外重要。就好比书法创作,在同样尺寸的宣纸上,只写一个字比写100个字在章法布局方面要更费思量。分析10篇佳作,文章结构多姿多彩。比如《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采取“倒金字塔”结构,起笔就点出核心——“美军重兵入侵巴拿马,时满一周。记者驱车首都街头,只见战痕遍地,满目疮痍……”这样的安排符合一般新闻写作规律,满足了读者“欲知其新”的新闻阅读偏好。

《铁肩担国防》采用时间顺序式结构。12个自然段中,有7段一开头就是体现时间的短语。记者见闻以时间顺序排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好像在请读者观看一个视觉日记式的DV短片。

《这段历史我作证》以新闻主人公——阿沛·阿旺晋美参观档案馆走过的路线,即空间顺序为结构。他在每件展品前发表的议论构成了文章的主干,读来好像身临其境。

《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采取的是记者视线转换的结构。从友谊关城楼,到旁边的边贸市场,再到部队哨所,读者随着记者的目光扫瞄中越边境,将和平到来之后的景象看了个遍。

其余几篇采用“复合式结构”。《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交替“掌管”文字,读者思绪在时空中自由穿梭,清晰掌握大英帝国停止对香港殖民统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采用的是时间与记者视角“并行”的结构,读者仿佛跟随采访者在塞外大漠亲历了新闻事件全过程。

无论哪种结构,这些名篇文气贯通,能让读者一口气读到尾。其秘诀全在“逻辑”二字。《文心雕龙》中强调文章结构的核心是“博而能一”,无论材料多么丰富,写作始终不离开那根逻辑主线,即古人说的“意”。

明代哲学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以意为帅,是我国传统记叙方式的精髓。统一而明确的逻辑主线,或明或暗地掌控全篇,将散落的明珠穿成项链。

谋划现场短新闻作品,如果牢牢掌握住“博而能一,以意为帅”的结构秘诀,那就如同一位高明的将军,能够不拘一格地调动手中的文字之兵。

惜字如金 声情并重

现场短新闻的“金元宝”特质的第3条是“色泽诱人”,强调的是作品的精美。精美精美,精巧才美。除了选题的精确之美,结构的逻辑之美,现场短新闻最引人的还是文字的声情之美。

在报纸新闻写作中,文字是永远的王道。现场短新闻篇幅受限,文字不仅要交代新闻要素,还要描绘背景,点染气氛。不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力,很难驾驭全篇。

据统计,在10篇新闻佳作中,主要文字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引用和议论,其中叙述占所有文字量的约52%。在每篇报道中,交代新闻要素和背景,展现新闻事实,采用的主要是简洁的叙述。作者惜墨如金,能用1个字决不用两个。《华阳礁上补给忙》描绘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场面。“起航前,记者在值班记录牌上看到,华阳礁守礁官兵已经3个月没有吃到新鲜蔬菜了。”只这一句话,就很有现场感地叙述出新闻背景,展现了环境的艰苦,还暗示了此行的重要意义,可谓一箭三雕,文字之俭省几乎到了极致。这样的精彩叙述,在各篇中俯拾皆是。

描写在这些稿件中总占比约32%,且无一例外采用“白描”手法。“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背景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放着两盆鲜花……”《难忘的时刻》一开头,作者就笔带感情地将读者引入新闻发生地——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好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不仅能让读者如临其境,还能“如闻其声”。10篇作品几乎篇篇都有直接引语。特别是《这段历史我作证》和《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引语的运用格外成功。

10篇作品中议论的占比最小,通常在文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效果鲜明。《别了,不列颠尼亚》收尾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精彩的议论余韵无穷;《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最后一句:“这就是高唱„人权‟和„民主‟的美国政府给巴拿马人民的圣诞礼物!”一语道破主题,令人警醒。文无定法。以上分析,只粗略探讨了现场短新闻的基本采写规律。要写出好作品,还要在实践中不懈地探索。

附录: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题目

《难忘的时刻》,载1989年11月1日《人民日报》,作者孙毅。

《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新华社1989年12月27日播发,作者胡泰然。

《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1997年7月1日播发,作者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载2003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作者孙阳、唐振宇、范炬炜。

《华阳礁上补给忙》,载1989年11月21日《解放军报》,作者刘冰、徐文良。

《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载1991年11月22日《解放军报》,作者张弛、高艾苏。《这段历史我作证》,新华社1991年6月8日播发,作者温闽、黄宝福、段继禹。《铁肩担国防》,载1990年8月27日《解放军报》,作者郑蜀炎、徐文良。《万里圆月》,载1990年10月14日《中国石油报》,作者刘东昌、陈晓。《鲜花不知送给谁》,载1990年8月7日《冶金报》,作者李军。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政工部信息组组长)

推荐第10篇:10短新闻(学案)

10短新意两篇(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香港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热爱和

平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3、品味语言,体会对比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由五个“W”和一个“H”构成,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新闻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有正标题、副标题之分。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是消息的纲领和中心所在。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是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文体知识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二、课前预习

1、字词注音

旗帜()掩映()瞩目() ...

展拓()冉冉升起()凝重() ...

2词语解释

掩映:

陈迹:

瞩目:

三、整体感知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⑴导语(第自然段):

⑵主体(第自然段):

⑶结语(第自然段):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三.问题探究:

1、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根据要求

2、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3、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四、拓展延伸

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请收集资料,就×年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需要注意报道的点面结合展示,不可面面俱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背景知识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课前预习

1、注音

婆娑()噩()梦嬉()笑撰()写....

步履()窒()息祷()告 ...

2、解释下列词语

婆娑

掩映

心智健全

隐秘

窒息

绿树成阴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参观者的参观路线

毒气室——()——()——()——()——()

四、问题探究(细读课文)

1、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句子:

为什么:

2、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

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本文有些细节颇耐人寻味,试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根据回答适时点拨)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报道?

4、经过以上探讨,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六、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能不能从它本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为它写一段颁奖词

课处阅读

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第11篇:《短新闻》导学案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解题: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二、鉴赏课文

1.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三.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三: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整体感知: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三 问题探究: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12篇:短新闻教案2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思考: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

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2、品赏重点: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六、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第13篇:《短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

广义:是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诸种新闻文体的总称。

狭义:专指“消息”。

(2)什么是消息?

消息,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的文体。

(3)消息的特点

用事实说话

迅速及时

简明扼要

(4)正题、引题和副题的作用

一般说来,正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

引题主要阐发意义、渲染气氛、介绍背景等作用,副题则多是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 消息的构成

(5)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成。

消息的开头一般有“电头”,如“本报讯”、“新华社×月×日电”、“本报社通讯员××报道”之类。“电头”后空一格,紧接的是导语。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

信息区间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当然,为了保险,有必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对新闻材料作一个分析,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或语句。

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主体的任务主要是用充分、典型、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导语所提示的事实或观点,同时补充导语未涉及的其它具体内容,提供新闻背景,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使之更为充实。

(6)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

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

(7)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即“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

2、《别了,“不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报道。1842年,英国通过战争抢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之后,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本文就记叙了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于1939年在波兰布热金卡附近建立的一所关押和处死犹太人的监狱,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在押人员有7000多人。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称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称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二、整体感知

1、注音写字

瞩目( ) 婆娑( ) 窒息( ) 雏菊( )塞进去( ) 要塞( ) 闭塞( )剥花生( ) 剥夺( )

diān( )簸 diān( )峰 diān( )痫 xī( )笑 笑xīxī( )( )zhuàn( )写 编zuǎn( )

zhǔ pósuō zhì chú sāi sài sè bāo bō

颠簸 巅峰 癫痫 嬉笑 笑嘻嘻 撰写 编纂

2、梳理思路 (1)《别了,“不列颠尼亚”》结构图:

第一部分( 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二部分( 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第2段至结尾是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结构图:

第一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二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三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四部分(第 段): (归纳内容)

第一部分1—3段,美好的和平景象。

第二部分4—6段 位置、作用、参观心情

第三部分5—15段 参观者的行动,写残害人的地方,以及内心感受。

第四部分16段 与标题呼应,突出文章主题。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分组讨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品赏的重点放在下面三个问题。 (1)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2)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漫无目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3)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如身临其境,感到震撼与窒息。

四、句子理解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应如何理解?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什么用意?

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4、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5、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五、课堂小结

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我们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奥斯维辛留给人们的,将永远是战争的血腥、残酷。德军屠杀人民的滔天罪行,它要让人们牢记,不要因为今天的阳光灿烂就忘记了过去残酷的战争以及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同样是来反思战争,写奥斯维辛,作者选取的角度不同一般,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且侧重写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产生共鸣。题目表明:在奥斯维辛,历史比现实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

第14篇:短新闻教案[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学过的《新闻两则》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引出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新闻标题比较特殊,在快速阅览中可以迅速提取本篇新闻的中心内容。

导语也是概括新闻标题的主要内容,但较之标题更为细致,较之主体略显简洁。 导语与标题的区别在于,标题更倾向于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导语更倾向于提炼文章的中心内容。

二、整体对比

将《别了,不列颠尼亚号》与《香港回归》作一个对比。

《香》一文零度写作,完全客观描述事实。《别》则是用一个旁观者,亲身经历者的角度与感受去写。 具体表现在:

1.标题。标题表面上是查尔斯王子与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际上是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2.暗示性线索。(时间为明线)其一,事件线索,三次降旗,第一次是港督旗帜降下,标志再也不会有港督来港。第二次是每一天的降旗,暗示香港回归祖国。第三次是子夜时分的降旗,标志英国的彻底撤离。以回家探亲的撤离为举例,体验其中的感情。

其二,地点线索。视角从港督府到“威尔士亲王”军营,再到英军添马舰营区。最后到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上,最后远至南海至消失。作用:作者作为一个“目击人”亲自一步步将英国殖民者送离香港,更加突出英国撤离的悲伤与国人的喜悦。以送爸妈上班为例体验。 3.讽刺意味的语句

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3),停泊在„„日落仪式的背景(5),“威尔士亲王”(6),“从海上来,从海上去”(最后一段)

三、观看港督离港的视频

四、思考一个问题:有这么一则新闻,标题是:苏格兰将脱离英国,英国面临分裂局面。事实是苏格兰享有投票权去决定是否留在英国,是合法的,这样的标题有什么作用?(留给下节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时30分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晚7时45分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课文讲解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⑤“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4.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明确:“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法西斯的暴行。

6.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明确:一开始,作者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7.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四、总结

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第15篇:《短新闻》教学设计

《 短 新 闻 两 篇 》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4、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1、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2、一些难句的理解。教学设想:

1、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2、质疑、探究式教学

3、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关于“香港回归”的事情。由此,导入对本课的学习。

二、感知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请同学自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明确: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三、鉴赏课文

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明确: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1)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

(2)讨论、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5、做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的第

1、第2小题。

第1题: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第2题: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齐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文意;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

1、做《同步作业》巩固

2、预习下一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导入新课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其实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纳粹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惨剧,今天我们将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沉重的脚步走进奥斯维辛,用我们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杰作”,用我们善良的心灵去碰撞那段不忍碰撞的历史。

二、速读课文

要求:

1、不动笔墨有读书,拿出钢笔,注意力更集中,读书效率更高

2、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对不理解的内容作出标记。

三、简介奥斯维辛(指名回答) 补充: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这里是希特勒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这里有400万人惨遭杀戳,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介绍奥斯维辛的,其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读后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课文里哪些地方引起你的这种感受?作者如何表现的?

明确:可怕、恐怖

通过阅读第7—15自然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作者是否记叙了发生在这些地方的惨绝人寰的杀戮,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明确: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3、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明确: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4、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明确: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5、这种手法叫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侧面烘托: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用这种手法写新闻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新闻有何不同?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它的特点是:及时性、客观性、简明性。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质疑、探究

1、作者在开篇描写了一幅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图画,然而面对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明确: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灰暗的天空、凋零的花朵、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同时可怕的是人们忘记了它的过去。

(文章结尾处也有这么一种景物描写: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大家看看,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用美好的景象象征今天美好的生活,和过去形成对比,强调了奥斯维辛曾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提醒人们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如何理解?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细节的魅力)

3、“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甜甜的、温馨的感觉。?

明确:不是,特沉重!

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对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4、照片上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在遇难墙上现在她又在想什么?如有兴趣,请结合具体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课后写一篇小作文,练练笔。

5、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这也是多么令人伤痛,多么令人无奈,多么令人绝望啊!

五、探究本文的构思

1、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明确: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 是啊!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3、使命感是什么?

明确: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4、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来欣赏它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第一和结尾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谈读后的感受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那段历史虽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我们应该去反思: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同学们,二战到现在,六七十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请牢记历史,决不能让惨剧重演。我们应该牢记我们的使命,好好学习,为保卫我们的美好 生活,为强盛中华而努力,因为未来属于我们。

七、布置作业

1、做《同步作业》巩固

2、小作文:照片上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在遇难墙上现在她又在想什么?请结合具体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30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监房

参观感受

牢记历史 试验室

纪念墙

细节描写

珍爱和平绞刑室

第16篇:13《短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

【重点、难点】

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相关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3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生答略)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回顾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三、分析课文

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6、在改写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本文时间的表述非常精确,但表述形式不一致,为什么?

7、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四、文本质疑

五、小结:

1、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3、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板书设计 :

(特写) 一 傍晚降旗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 交接仪式

三 子夜告别 感悟→情感

四 零点40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重点、难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流程】

一.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二.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师生间会明确为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三.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我们一起来读从P50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 2.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3.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6.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7.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六.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附1:奥斯维辛委员会柏林集会 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2:01 新京报

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前为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准备.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左)抵达本次纪念活动的举行地点奥斯维辛的情景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附2: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20:17 文汇报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槛前,日本到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还是继续与撒旦为伍呢 (本报东京1月26日电 文/本报驻东京记者 丛云峰)

第17篇:短新闻 教学设计

编号:11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高一(1部) 语文备课组

张秀娟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写的是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以时间作为线索,写象征着英国的港督旗帜的降落,写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凄然从香港离开,从而来表现香港正式回归大陆。文中英国的代表人物有港督彭定康,还有查尔斯王子,他们两人分别代表着香港和英国,而中国一方,作者没有提到哪一个人物,但我们读者都很清楚,我们一方是十三亿中华儿女。

文章抓住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几个细节,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来表现香港回归,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重大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的是作者1958年8月到波兰参观德国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从布热金卡明媚的阳光写起,然后笔锋一转,告诉读者二战期间,这儿曾是法西斯屠杀人民的集中营。在战争中被俘,被关押,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对待被关押人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在一座灰色的建筑物里,有400万人惨死,多少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正是这滔天罪行,使得奥斯维辛只有血腥,而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从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过去那残酷的战争。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解析:这两篇是新闻作品中的佳作,而且篇幅不长,非常适合作为学生阅读新闻的范本,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把握,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而且,多接触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及其解析

教学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解析: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分析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完成创造性阅读。

四、教学设想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3、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①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消息

标题

主体

背景

开头

真实

用事实说话。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 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 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 第

4、7段、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明确:(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⑵ 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⑶ “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明确: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四)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明确:集中营现在的环境、方位、历史等。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明确:可怕。

最可怕的事情——阳光

树木

草地

儿童

可怕地颠倒——曾经是人间地狱 现在阳光明媚

杨树婆娑 草地碧绿

孩子嬉戏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反讽,对比强调这里曾经是最黑暗、最冷酷、最没有人情味的人间地狱。现实的欢欣的场面并不能使人忘记过去的这一切,人们来到这里,依然会感受到曾经的一切。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4、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提示: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明确:作者在一排“表情木然”的囚徒照片中,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丰满,美丽,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张照片也会在人们心中引起一连串美好的情感体验。然而,当人们想到这个象征着爱情和幸福的美丽姑娘连同她所追寻的梦想竟被残暴地毁灭的时候,那内心的痛惜之情就会交织着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从情感的深层体验中喷涌而出。

7、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

8、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三)本课小结

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配餐作业答案:

1、A(“恶梦”应为“噩梦”,“舔列门墙”应为“忝列门墙”,“不寒而溧”应为“不寒而栗”)

2、B(A成分多余,去掉“的人”;C缺宾语,后加“的陈迹”;D搭配不当,“分别”改为“告别”。)

3、消息引用了诗人臧克家的两句诗,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象,用生动的事实让读者体会到了新社会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由自然界天气很自然地转到了社会问题上来,形成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我们应该了解到这句诗是说了过去的一种惨象,与现实进行对比。实际上也是新旧对比。)

4、《上海严寒》匠心独具,描写了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的景象:又描写了上海十日和十一日,晴天下雪的景象,一句“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不禁让读者想像那瑰丽的奇景。不但唤起了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体现了新社会下,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尽管遇到了八十年罕见的低温天气,但人们并不为意,仍有心情伫足仰视这一美丽的奇景。这下文新旧社会的对比,体现新社会的优越性的主题,打下了基础。(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环境,在这里就为社会环境。)

5、答案: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配餐作业:

一、基础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舔列门墙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 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三、拓展提高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18篇:短新闻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短新闻两篇之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从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写作意图。

2.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3.感受记者对法西斯的满腔激愤,用眼前所见的实物实情,痛斥了令人发指的德国法西斯暴行。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导语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所播放的影片氛围与课文相似,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下令在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所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一百多公里,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试验室。他们挑选了许多被关押者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或尸体解剖等。纳粹分子对被关押者进行筛选后,将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将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母亲杀害。为此,集中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在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 000具尸体。纳粹分子在这个集中营内用各种行刑方法杀害了约400万人,大部分为犹太人。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拿到德国出售。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947年7月,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2000年5月,世界上最后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告别了人世。随着他的离世,带走的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苦难记忆,因为他是奥斯维辛──那个人间地狱的最后一个犹太见证人。不过,尽管记忆可以消失,但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迹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三、介绍写作背景:

1958年,《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金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之中,他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写出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8月31日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阅读课文,积累较生疏的字词,并思考:新闻是关于新近所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要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嬉笑 (xī) :笑着闹着

嘻嘻哈哈(xī):①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②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 坐落: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处)。

座上客: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纳粹(cu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所谓“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目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

废墟(xū):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吹嘘(xū):跨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窒息(zhì):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祷(dǎo)告: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五、合作学习,围绕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引导重点讨论下面问题。

1.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结尾处:“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几句话该怎么理解?

明确: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打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匹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调才是它最相匹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3.作者在写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 明确:面对死亡,许多人都目光呆滞,惟有她――一个年轻的姑娘,青春可爱,温柔地笑对一切,或许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还闪过美好的理想,但是却无端地被杀,这更反衬了法西斯分子的残忍,无人性,他们真是一群疯子。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是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总之,她的特殊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罗森塔尔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处处都是罪恶处,突出纳粹分子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

5.阅读新闻,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试从本篇新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在写人的文章中,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的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比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细节。“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再譬如,当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们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在这里人的尊严受到冲撞。见微知著,在这里作品不仅展示了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做深层次思考。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得到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那就是愤怒。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说明: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明确: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相对客观的报道,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六、小结主题:

本文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从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悼念,对德国纳粹暴行的沉重控诉,和对自由、和平、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七、写作特色

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写主观感受。有的是借景抒情,譬如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譬如第一段所描绘的美好、和平的景象却令人觉得可怕,还有“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和控诉: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作者还善于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譬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无不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19篇:《短新闻》教学设计110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教学难点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1、自主 合作 交流

2、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欣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有何象征意义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下面让我们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看个究竟。

二、解题与体裁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复习新闻知识 (做成课件,学生边答边展示)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 1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

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8、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六、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七、作业:在课文中分别划出是主观评价和客观叙述的内容。

- 3

第20篇:518新闻通稿(短稿)

科技推进低碳革命创新提升绿色发展

人民电器集团“5•18环保日”活动正式启动

本报讯5月18日上午8时,人民电器集团隆重举行“5·18环保日”活动启动仪式。乐清市副市长王忠宝,柳市镇副镇长林金乐,人民电器集团总经理叶玉森,集团团委书记、绿色志愿者协会会长郑经洁出席仪式并讲话。乐清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胡里生,乐清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胡修茂,集团有关部门领导包巨文、刘水贵、胡方财、叶海武等1000多人出席仪式。

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在外考察,特意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希望广大员工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理念,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文明、保护大气层做出贡献,并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上,叶玉森总经理代表人民电器集团致辞。叶玉森指出,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13亿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人民电器集团宏伟的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战略、统筹的方法、共赢的途径去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总目标。叶玉森表示,人民电器集团将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乐清市副市长王忠宝、柳市镇副镇长林金乐发表讲话。他们对人民电器集团“5.18环保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忠宝说,开展“5·18环保日”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民电器集团作为中国500强、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后代负责的态度。林金乐认为,人民电器不仅在经营管理上开拓创新,而且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同样敢为天下先。作为全国首家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的民营企业,今天,人民电器集团又率先创建“5.18环保日”,以实际行动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广大民营企业做出了表率。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科技推进低碳革命,创新提升绿色发展”为主题,活动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人民电器“低碳生活我先行”万人签名活动。为扩大影响,唤起更多民众参与环保行动,该集团斥资百万分别在电视、报刊、网络上投放公益广告,并编辑出版了50多万册环保宣传册,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低碳革命、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民电器集团始终遵循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理念,被誉为“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标杆。据介绍,这次活动将历时10天,活动范围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首府,以及180多个地级市,估计有数十万人可直接参与活动,受众人口约5000万人以上。

现场短新闻范文
《现场短新闻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