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文阅读教案09散文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文阅读教案

(含课件)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

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考查的要求: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

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实质上就是第1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 1 性化阅读”。

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关键点:围绕作品的主题!(结尾部分)

抓住文本中的抒情、议论句!

(一).读题目,明方向

1、明确答题的要求(答题的范围,答题的角度等);

2、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疑问点。 例:08年山东高考《歌德之勺》第22题 (校本第123页)

•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

•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二)扣文本,寻解释

在文中寻求突破。

吴锦:探究题的特点:答案不唯一,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在文中有所生发,有所联系,一定要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绝不是表面文句的罗 2 列。

如:文中所生发: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

(三)联实际,谈见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有个性的、有创新的解读。

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

如:深层次的思考: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 (四)答规范,得高分

亮观点(总) 扣文本(分) 联实际(分) 下结论(总)

把探究题看作是一则小议论文!

例:07年山东高考卷第22题 (校本第140页)

• 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 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亮观点)。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扣文本),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联实际)。 巩固练习

07年广东卷《泥泞》(校本第134页)

• 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

3 的道路上”,又 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 分析: “泥泞”包含着特有的“丰富意蕴”。题目出在“最后一段”的关键语句上,两句话的核心词语都是“泥泞”,确切地体现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要求,需要通过对全文的解读获得理解。

• 答案:作者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是人们不会有意在前进的道路上制造困难和障碍。而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是说过惯平淡的生活需要有些困苦来提醒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总结:

1、探究性试题并不神秘,总体上还属于常规性试题,只是要求理解得深刻一点,思考得周全一点。

2、研读文本是基础。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出的试题,都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作探究,紧扣主题是关键。

3、要把高考的探究性试题与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区别开来:课堂上是可以自由发挥的,而考试则不能;课堂可以无结论,考试必须有答案。 提示1 • 探究类问题,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结合自己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用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涉及社会、人生、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还可能涉及环保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等因素。

4 提示2 • 战略上要重视,战术上要藐视。探究题是为因应新课改,为考生发挥个性思维和展示自我想象力提供更为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设定的。因范例较少,所以复习方向的确定有难度。但从07,08年高考有的省份的考题看,学生得分不难。 5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 教案

现代文散文阅读教案五

现代文阅读微型教案内容探究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现代文阅读教案

现代文阅读教案

现代文阅读教案

现代文阅读教案

《光阴》现代文散文阅读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完美版)

现代文阅读教案09散文探究
《现代文阅读教案09散文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