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点)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9: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保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的部署和吉林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四平市把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全市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突出抓好原种场、扩繁场和配种站点的建设,采取引进、繁育、改良相结合的办法,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快了畜禽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基本形成了以“原种场一扩繁场一商品代场”为依托,以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区域特色明显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重点种畜禽场10个,市级种畜禽场15个, 其它种畜禽场42个,家畜改良站(点)542个。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加强,有效地支撑了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底,全市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 1400 万头、304.7万头、207.8万只和 2.23亿只,牧业产值实现210亿元, 推进了我市牧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提高认识,把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畜禽良种是牧业发展的源头和先导产业,在牧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牧业的每一次突破和跨越都是以良种革命和先进的繁育技术为先导的。实践证明,现代牧业的竞争,其核心在于畜产品品质的竞争。优良品种是现代牧业的标志,良种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牧业的产业效益,是牧业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加强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现有力量,做大做强种畜禽产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畜禽产业集团,才能提高畜禽良种的培育和生产水平,才能增强我市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此,我们一直把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放在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2009年按照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的要求,把完善提高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作为实施保障“打造牧业大产业,建设牧业经济强市攻坚战”的三大体系建设之首,确定了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明确思路和原则,建立现代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总的思路和原则是:面向市场,协调发展。通过畜禽良种体系建设,紧跟世界畜禽良种先进水平,推进新时期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按照牧业生产布局和区域优势,突出良种体系建设重点,形成合理的区域结构;充分利用好各级向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倾斜政策,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牧业生产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一)合理确定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

为尽快提高全市畜禽良种化水平,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四平市“十一五”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四平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在种畜生产体系、家畜品种改良体系、种畜禽执法保护体系等方面,围绕省局规划的产业园区和优势畜禽品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做好引种、育种和扩繁推广工作的同时,科学规划四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一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公主岭稷丰原种猪场、吉林省飞马斯种猪场、红嘴农高原种猪场和四平远宁原种猪场4个原种猪场建设;完善四平市伯仲种猪场、四平天利种猪场和四平市铁东区万博种猪繁育场等10个扩繁场建设;抓好双辽市和伊通县4个新建种猪扩繁场建设;在加强现有的224个猪人工授精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新建626个猪人工授精站。到2011年,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瘦肉型种猪10O0头,猪人工授精站达到850个。

二是牛良种繁育体系。在肉牛方面:加强四平市种公牛冷冻精液站建设,到2011年,成龄种公牛存栏达到100头,每年生产优质冻精300万剂;实施中国吉系西门塔尔基母牛群基地建设,在全市养牛基础好的60个乡镇建设基础母牛饲养基地,发展基础母牛养殖场(户)1万个,优质基础母牛数量达到150万头;加强牛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在完善现有的522个牛人工授精站(点)基础上,新建牛人工授精配种站点738个,牛人工授精站(点)达到1260个。实现肉牛生产统一供应精、统一规范技术。在奶牛方面:重点开展胚胎移植、性控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计划引进弗莱维赫冻精2万剂,提高高产奶牛存栏比重。

三是羊良种繁育体系。在双辽市改造、扩建双辽种羊场,加强新吉细毛羊的引进、提纯和选育,扩大优质细毛羊种群;利用德系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作为父本进行改良,实现保毛增肉。在伊通县重点用无角道塞特作为父本进行改良,实现毛肉兼得。同时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羊人工授精站的建设,建成100个肉羊人工授精站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鹿和獭兔。完善、改造、扩建四平市种鹿场,对四平梅花鹿品种进行选育、提纯、复壮,形成四平梅花鹿种源基地。在伊通县建设1个存栏500头的种鹿场,扩大吉林梅花鹿种源基地。加强四平市种兔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法系、德系种兔,扩大饲养规模,提高供种能力。

(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

一是加速畜禽良种的引进和扩繁。2008年四平市种牛冷冻精液站从澳大利亚引进种公牛8头,2009年红嘴、稷丰从美国引进的480头巴克夏、美系长白、大白祖代种猪,兴达、晶美、大洋等企业引进种禽4万多套。野生猪与东北民猪杂交选育获得成功,种群扩大到2400多头。

二是加强种畜禽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四平市种牛冷冻精液站、四平市万博特牧业有限公司、四平市远宁种猪场、吉云鹿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个种畜禽场利用省里、地方良种繁育补贴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共1420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和技术改造,提升了这些种畜禽场的生产能力和供种能力。

三是加强了家畜品种改良体系建设。我市的梨树县和公主岭市被列为国家猪人工授精改良基地,通过国家项目资金的落实,大大提高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有效地推进了生猪遗传改良进程,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三、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造东北生猪育种基地

四平是生猪生产与外销大市,我们一直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牧业的重点来抓。把生猪品种繁育与改良作为畜禽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总体规划、分工协作、联合建设的原则。

一是扶持原种场 ( 祖代场 ) 建设。支持与鼓励原种场引进国内外优良种猪,不断提高种猪核心群数量和质量。红嘴、稷丰先后从美国引进祖代种猪480头,改写了我市无从国外引进祖代猪的历史。四平东北育种中心和北京种猪育种中心联合,实现同步育种,引进的英系、法系长白、大白原种猪后裔生长性能表现十分突出。目前全市现已建成了稷丰种猪场、飞马斯种猪场、四平东北种猪育种中心、红嘴农高种猪场、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凯德利牧业有限公司、四平市远宁种猪场等省级重点原种种猪繁育场7个,存栏能繁母猪5689头、种公猪1472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13500多头。

二是扶持扩繁场 ( 父母代场 ) 建设。建成了四平市万博特牧业有限公司、梨树县红嘴苇田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伊通满族自治县兴旺种猪场等市级重点扩繁场 ( 父母代场 )15个,存栏能繁母猪9569头、种公猪728头。

三是扶持商品代场建设。建成了500头以上二元母猪繁育场33个,存栏能繁母猪12654头。品种(品系)有法系、美系、英系长白;法系、美系、英系大白;美系、台系杜洛克;巴克夏、汉普夏、松辽黑猪、关东黑猪等。

四是抓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国家级猪人工授精供精站1个;四平东北种猪育种中心、四平市远宁种猪场、梨树县红嘴苇田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6个猪人工授精供精站;猪人工授精站(点)246个,生猪“优质三元”杂交改良面达90%以上;现有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人员 251人。

目前,我市生猪育种、扩繁、推广、应用相配套的构架基本形成,生猪在品种(品系)数量、种猪核心群数量及供种能力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加快我市生猪品种改良,提高良种化程度,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梨树白猪”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远销到上海、福建、广州、浙江、大连、北京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2009年我市生猪外销量达422.9 万头。

四、抓好草食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合理调整畜禽产业结构

发展节粮型动物一直以来是我市牧业发展的奋斗方向,近年来,在牛、羊等草食牲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牛良繁工作中,肉牛充分利用四平市种牛冷冻精液站优势,不断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省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种公牛8头,并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现存栏优质种公牛39头,年可生产冷冻精液100万剂。种牛站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种牛饲养管理、冻精质量和技术力量配备等都达到了国家要求,今年6月22日通过了农业部和全国畜牧总站联合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并发给国家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农业部已把该站纳入国家级肉用种牛站管理,肉牛冻精除由继续供应本省外,并由农业部调配供应到全国各省份。现全市有肉牛人工改良站点522个。奶牛引进了优质、高产奶牛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牛奶日产量头平均提高9公斤左右。在羊品种改良上,几年来引进萨福克羊165只、夏洛莱羊78只、无角陶塞特羊65只,并选用本地羊为母本,杂交出一代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的肉羊品种,体重比本地肉羊提高50%以上,显示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完善相关机制,促进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树立依法治种观念

加大《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严格证件审批、发放制度。凡是新建种畜禽场,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严格《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定期对种畜禽场进行检查考核,公布结果,对名不副实的种畜禽场予以取缔,对无证经营的,坚决查处,以确保种畜禽生产、经营有序进行。2009年共查处和取缔不合格种畜禽场5个。

二是强化种畜禽生产的监督管理。按照《四平市种畜禽管理办法》的规定,我们要求各类种畜禽场都要配齐质量鉴定员,每批出场种畜禽都要附具《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严禁不合格种畜禽流向社会。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各级监察员的作用,督促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全程质量控制,全面提高供种质量。2009年对全市的种畜禽场、黄牛改良配种站点和猪人工授精站点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对种畜禽生产经营中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进行了打击,遏制了种畜禽市场恶意炒作和低水平竞争。

三是建立和完善种畜禽标准体系建设。我们先后编订了各类种畜禽场建设标准5个、种畜禽生产规范7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标准与技术操作规范6个,大力推行种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现可操作性和法律性。

(二)推行种畜禽产业化经营,搞好社会化服务

我们认真总结和宣传了红嘴农高生猪生产模式,在原种场、扩繁场、较大型商品生产场(生猪养殖小区)之间,建立供求协作关系。各场的种猪繁育计划和供求计划,按年度进行衔接,然后签署购销协议。做到生产有计划,购销有协议,解决长期存在的种畜禽生产无计划、买难卖难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兴办饲料业、畜产品加工业,向农民供种、供料,回收、加工、销售产品,由单一种畜禽饲养,变为产业化经营。强化了服务功能,改变了只卖种畜,不管结果、不重服务的传统做法,建立了种猪冻精生产---销售---配种---养殖技术指导的全程服务体系,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我们还借鉴这种发展经验,大胆探索了种畜禽场+农户的生产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帮助养殖者解决市场销路,提高生产效益。

(三)健全和创新推广体制

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级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机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拓展业务领域,积极参与畜禽种业产业化发展。并要求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手段,支持大型种畜禽企业通过创办、联合、兼并等形式,加快构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其运营效率和效益,支持良种繁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几年来,市、县两级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机构先后十几次帮助各类种畜禽企业完善发展与建设规划、培训技术人员,并与32家种畜禽企业结对子,提供技术支持。

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小编推荐)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途径调研报告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途径调研报告

新余蜜桔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考察报告

畜禽良种

良种繁育技术

良种繁育合同

汨罗市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申报要求双阳区

(重点)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