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高中历史

发布时间:2020-03-03 18:0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童年时代的孔子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文化,并逐渐产生兴趣,常常学大人的样子摆设礼器,十五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来他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孔子16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qi)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坚持自学,勤奋刻苦,30岁时已精通六艺,因其博学多识,慕名前来求学者很多,于是开门收徒授课,开始了创办私学的教学生涯。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时代因素 (2)个人作用

2、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礼”“中庸” 对“仁、礼”的评价 积极意义: 1.“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 2.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巩固统一 消极影响: 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 尤其“礼”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调解仁礼关系的方法

----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1)处理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情景探究 对中国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孟子从仁义、荀子从礼治方向发展儒学,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千多年间 儒家思想都占有统治地位。 苏州首家现代私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人吟诵《论语》 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情景探究 对世界 传入韩国、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传入西方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启发 当今世界仍有很多学者推崇儒学 伏尔泰的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 孔子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营养。 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 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 来影响别人。 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 说:企业家必须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通过《论语》来 提高商人的道德, 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 。 诺贝尔奖获得者: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千变万化的孔子形象 康熙:万世师表 优秀教师 公爵王侯 谎言家 改革家 网络名人 人际关系大师 “毒品”贩子 招商财神爷 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之为文宣王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康有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祖师爷 吴虞:打倒孔家店 于丹: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 北大教授:考证出孔丘先生身高221.76厘米,与球星姚明身高相似 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搭台,经济唱戏 结合必修和选修课知识,你怎么看待孔子? 观点争鸣 链接必修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西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明时期 明清之际 孔子 孟子、荀子 董仲舒 二程、朱熹、王阳明 李贽、黄、顾、王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应运而生,创立儒学 蔚然大宗,发展儒学 焚书坑儒,打击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学 三教合一,丰富儒学 发展理学,分为两派 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历史是今天和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对中国教育: 是古代中国大教育家,开创私学,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2、对中国古代政治: 孔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才的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对中国思想 五四运动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百姓的日常行为。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4、对中国文化 孔子晚年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清顺治二年(1645)御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 总之: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 益积淀,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这些国家分 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明清以后,传播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四、儒家思想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原因 地位 时间 两宋 享“独尊” 西汉 遭压制 秦朝 被冷落 春秋战国 复兴(新发展) 理学有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不利于地主阶级改革、统一 非议郡县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董仲舒新发展符合大一统要求;“仁政”有利于长治久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末清初 *时期 新中国 成立后 鸦片战争― 1949年 八股取士 空前加强 明朝 原因 地位 时间 日益受冲击 统治地位终结 被批判 马克思主义占主导 “批林批孔” 居正统 受冲击 有利于封建统治; 反封建启蒙思想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中得到什么认识? ●古代儒家思想被推崇的原因:

1、大一统、道德规范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仁、仁政

缓和矛盾,长治久安。 3、社会责任感

民众信仰。 4、适时吸收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 教育家:联系康熙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王侯: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李贽: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改革家: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吴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 夏天读庄子,因为夏天太炎热,庄子里面的道理让人通体舒泰,飘然自逸; 秋天看老子,因为秋天萧瑟,你看老子就会觉得万物都有枯荣,你不要以为只有阴暗的一面,相对也有生命快乐的一面; 在冬天当然看孟子,冬天这么冷,看看孟子的浩然之气就不冷了 在春天的时候读孔子,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读孔子可以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著作畅销说明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正在复苏,那就让我们了解孔子吧 片头 片尾

1、家境贫苦,使他了解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要求。

2、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谋生做事,使他接触社会下层锻炼自身能力。 学会多种本领,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畜牧场长。

3、爱好礼乐,使他坚定学习志向探寻治国之道。 zǔ 成长于当时文化中心鲁国,从鲁国保存的古代文化周礼中深受熏陶,形成了一生的追求。

1、收徒讲学扩大儒学的影响力。

2、办学活动提高孔子的美誉度。

3、为他踏上从政之路创造条件。 教学方法:互动问答法、游历教学法、侍坐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方法独特,不但教学生读书,还搞素质教育。创立民办学校 ,产生轰动效应。 马棚失火故事。 | 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yú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它周围。” |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政治生活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方法:“忠恕”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王要像个君王, 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社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方法:克己复礼 君子的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 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背中庸的道理。 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居于中道,无过与不及。 * 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 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如此风靡世界说明了什么? 夏天读庄子, 让人通体舒畅; 秋天看老子, 品万物枯荣; 冬天读孟子, 养浩然正气。 春天读孔子, 人生充满希望; 儒家文化创始人 第一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 课标内容: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情景探究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历史传说 问题一 自学礼乐

鄙事。 ――《论语??子罕》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通过上面三段材料,你如何认识孔子的成长经历?

1、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一、孔子其人 少时勤奋,自学礼仪 十五志于学,苦研礼乐 为学不倦,虚心求教 三十而立,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2、齐国岁月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17年,(35岁)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去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四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赏识。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在鲁从政 51岁―55岁

一、孔子其人 五十治鲁政绩显著,官至代理宰相

4、周游列国 55岁---68岁

一、孔子其人

5、晚年献身文教 68岁―73岁

一、孔子其人 《诗经》书影 《周礼》书影 儒家学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立的?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创立背景: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文化上: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的变动; 熟谙礼乐文化 开门授徒,思想传承 (3)鲁国的文化氛围:周礼尽在鲁 (大变革:奴 封) 环境上:无统一权威;统治者礼贤下士 《论语十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情景探究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什么?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厩焚。子退,曰:“伤人乎?”不问马。 仁 节用而爱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情景探究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教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懂礼乐! 培养方向:礼制社会紧缺人才 问题二 教学课本:“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培养技能:“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三十岁时创办私学会产生什么影响? 创办私学 情景探究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周游列国 问题四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应

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不适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2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2000字)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案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感悟儒家文化

新加坡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高中历史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高中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