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杭州新能源汽车项目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政策

杭州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确定的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在市经委的积极争取下,我市于2010年6月份被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列为全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5个试点城市之一。为了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市经委高度重视,结合杭州实际,明确目标、创新模式、分解任务、狠抓落实,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我国政府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这既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积极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挑战的重要措施。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加速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加快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十分迫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代表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调整的制高点。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实践,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要。这项创新性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杭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当前,杭州市正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国际旅游品牌形象,创建生 1 活品质之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我市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二、创新目标实施情况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2010年,市经委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为了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工作,杭州市成立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委,具体负责协调、推动全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2010年6月份,我市成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试点领域更广、任务更重。8月份,市经委及时报请市政府调整充实协调小组人员,协调小组组长由邵占维代市长担任,增加余杭区和市邮政局为成员单位,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达19个。同时,市经委还成立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专家组,负责我市示范试点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评审和认定工作。市经委会同市电力局、规划局等单位联合编制了《杭州市电动汽车充电站近期建设布点规划》,指导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10月份,市经委着手开展杭州市汽车产业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规划的引领,积极培育和提升杭州市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二)明确目标,制订政策。

市经委先后制订了《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杭州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我市试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制订了《杭州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对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购车和用车补贴、车辆维护保养补贴、基础设施建设

2 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产业化发展、自主创新等奖励和资助。此外,市经委还综合运用技术改造、首台(套)奖励等工业政策,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勇于创新,积极推进。

市经委指导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率先在全国推出新能源汽车的租赁业务,创建了新能源汽车“双租赁”模式和“车辆共享租赁”模式,采用整车充电和更换电池相结合的充电服务模式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建立包括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配送中心及充电桩的“立体型”能源供给系统,构建覆盖全杭州的“移动电网”,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贴身的能源供给服务。创新创造了活力,创新营造了崭新的天地,极大地推进了我市试点工作的稳步发展。

(四)搭建平台,培育产业。

市经委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展销会,在全国建立了首个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充电服务营运商和消费者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易和展示平台。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示范,有力地推进了万向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化生产,为众泰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平台。目前,我市已拥有以众泰汽车、东风裕隆汽车、吉利汽车等为龙头的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以及大有科技有限公司、铁成信息科技等5家配套服务企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已达23家,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每年可生产电池8000万安时,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规模达4亿元。

三、项目实施难点

(一)组织协调难。

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牵涉面很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触及到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利益。比如,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局限性与公交、出租车行业营运方式存在冲突,我市城区土地资源匮乏与充电基础设

3 施用地需求存在矛盾,现有可上市的新能源汽车种类、车型与试点单位、个人的需求存在差异,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严重偏高,新能源整车与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一部分单位和群体对新能源汽车及试点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等。因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的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很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下大气力,统一各方思想,照顾彼此利益,形成有效配合。

(二)关键技术突破难。

我国燃油汽车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日本的差距大,很难赶上或超越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有可能实现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面临着技术瓶颈,处于产业研发向产业化过渡阶段,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短、续航里程短、稳定性不足等方面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目前国际上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未来需要企业界在研发上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难。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由于充电站建设投资大、风险大、回收期长,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低、充电站用地难,限制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功率可达上百千瓦,当充电网络的覆盖达到一定的广度和密度时,城市配电网的改造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难点。

(四)运行推广模式难。

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推广工作涉及的企事业单位众多,面对的消费者广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示范运营推广模式探索过程中,既要权衡零部件、整车、配套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示范运营等企业之间的利益,还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尽可能减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心和顾虑,创建切实可行、维护各方利益、能够持续健 4 康发展的示范运营推广模式是项目实施的最大难点。没有行之有效的推广运行模式,将无法有效开展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工作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四、项目创新与突破

(一)政策创新

为了积极推进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我委在国家财政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从消费者的使用环节上寻找政策突破口,研究制订了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的租赁费用补贴,3年或6万公里的免费充电、用电等政策,是全国试点城市中独创的政策,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为杭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二)商业运行模式创新

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购车成本、使用便捷性和消费者信任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创新性商业模式的建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至关重要。

2010年1月22日,市经委积极引导和支持众泰汽车在杭州地区尝试采用“以租代售”的运营模式,进行众泰2008EV早期的市场培育,同时为用户提供定期检测、随时上门、应急救援等免费服务,为消费者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此举开启了纯电动汽车租赁模式的全国先河,有效地解决了电动汽车购车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

市经委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中,结合杭州的实际,从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出发,创建了“裸车租赁”+“电池租赁”的双租赁运行模式,通过租赁费用和充电费用的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举措,大大地降低了电动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消除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成熟以及充电时间长的窘境。

(三)技术创新

市经委充分利用国家电网对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与市电力局加强充电技术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率先制定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通过提供以标准电池为载体的电量供应新模式带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物流业、服务业、信息化等资源为客户提供方便的能源补给。采用整车充电和更换电池相结合的充电服务模式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建立包括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配送中心及充电桩的“立体型”能源供给系统,构建覆盖全杭州的“移动电网”,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贴身的能源供给服务。

杭州市公交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委根据公交系统试点工作的实际经验,积极牵头组织以公交集团为主,联合万向电动汽车、赛恩斯能源科技以及杭州前进齿轮箱厂,共同设计出一条适合公交系统营运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技术路线,采用电机+电池+电容的动力总成系统,节油率从原来的5%提高到15%,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在2010年全国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大比武中,杭州市推行的该款新能源汽车的节油率、稳定性、操作性综合排名第一名,成为其他省、市公交系统竞相效仿的样本。全国公交协会也在公交系统推广杭州的动力总成模式。

(四)市场推广创新

由于电池技术和基础设施网络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性能和使用便利度等方面远未达到传统燃油汽车的水平。有力度的市场培育措施与政策,将有效地激发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欲望,从而推动了试点工作的稳步发展。

2010年10月2日-10月4日,由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小组主办,市经委组织和承办了2010杭州新能源汽车展销会,总共有17家企业参加了展会,涵盖了全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展销会。国家科技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甑子键参观指导展会,并高度评价杭州市新能 6 源汽车试点工作和产业发展情况。

为了方便消费者体验、购买新能源汽车,市经委与西湖数源软件园达成协议,租用其厂房和土地,在全国建立首个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充电服务营运商和消费者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易和展示平台。

五、项目取得的成效

(一)集聚效益

2009年,杭州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足10家。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推进,2010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增至23家。全市拥有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服务、商业营运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江东地区35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园,相继引进了东风裕隆汽车、众泰汽车、哈尔滨光宇集团等新能源汽车企业,万向电动汽车、普众科技、赛恩斯能源科技、越西客车等企业也纷纷入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杭州市正在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2010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已达15亿元,电池生产能力为8000万安时,预计到2015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将达到50亿元。

(二)产出效益

通过创新目标的实施,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2010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销售总产值达到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66.67%,万向电动汽车公司成为上海世博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最大供应商,获得总价为1.3亿元的152辆混合动力客车和60辆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的配套任务。预计到2015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产值将达200亿元。

(三)环境效益

通过创新目标的实施,累计减少市区石油及柴油消耗960吨,减少CO2排放2510吨,对杭州市减少能源消耗、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改

7 善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打造旅游城市形象,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市累计已有777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投入示范试点运行,建成了12座不同规模的充电站,成立了1个电动汽车运营服务公司,3个纯电动汽车租赁公司,正在筹建1个拥有200辆纯电动轿车的出租车公司;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已达到25辆,面向私人租赁的新能源汽车达到70辆。

六、推广示范效应

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得到了国内外政府、企业、媒体等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一是上级充分肯定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中央部委和国家电网公司等领导在许多场合均高度评价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所取得的成绩,肯定了杭州市采用的双租赁商业运营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并向其他试点城市推荐“杭州模式”。鉴于杭州市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影响力,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在组织专家对北京市、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时,专门邀请市经委汽车工业处负责人作为专家参与论证工作,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参与对其他城市的方案论证会,充分说明了国家四部委对杭州市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肯定。

二是媒体高度评价

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十分关注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两项试点工作。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等34家媒体采访了国家四部委专家组对杭州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的论证会,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了2010杭州新能源汽车展销会。2010年12月底,中央电视台专程来杭,就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采访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经

8 委负责人,并于2011年1月2日播放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栏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对我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中的财政补贴政策、商业推广模式、电池的换电模式、众泰纯电动汽车、东风裕隆汽车都给予了详细的报道。

三是国际广泛关注

2010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美国印第安纳州政府、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及德国宝马集团的有关负责人,专程来杭,与市经委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试点与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并赞扬杭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发展模式新颖、值得借鉴。

汽车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洽谈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演讲稿

新能源汽车(版)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新能源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论文

杭州新能源汽车项目
《杭州新能源汽车项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