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找骆驼》三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找骆驼》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翻开三年级上册教材,不难发现: 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

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可以看出略读课文的比重越来越大,可在我们实际的略读课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几个问题:(1)局限于只让学生回答文前阅读提示中的一两个问题;(2)忽视对略读课文的学习指导,略读课成了自读课;(3)把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没有贯彻以学为主。

那么,如何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突显它的教学实效呢?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会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

从教十余年来,不断的摸索,实践,下面我以同一堂课里的两个教学片段诠释我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案例描述】

片段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老人和商人谈骆驼特点的对话,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生自读并标注)

师: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生答:三个)

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某学生扮演)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师:再读对话,你们发现老人的发问有什么特点没有?

生:都用到了同一个词语——“是不是”,这个词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片段2:

师:好,我们来读老人说的那段话。这段话该怎么读?什么叫“不紧不慢”?(指

导朗读)

师:老人看见了什么?(生用横线画下相关内容)

师:老师看见了这些现象,他又知道了什么?(生用波浪线画下相关内容)

师:我想要知道你们画得对不对,该怎么办?请男同学读“看见”的内容,女同学读“知道”的内容。(男、女生分别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学习运用“是不是”发问。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所以忿忿不平。当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出原因之后,他才恍然大悟。现在,老师请你们来做一回聪明的商人。当你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之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来问一问老人?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示范:请问,您是不是看见了----------------------,所以知道----------------------。)

师:同学们会问吗?自己试着问一问老人。(生自由练习)

师:谁能够连起来问一问?(同桌互相说,然后群体表演,扮演老人的学生也要表现得越听越高兴,为商人的聪明感到高兴。)

【案例分析与思考】

这则案例我曾久久地去回味,她叩击着我们略读课文教学的软肋,给予了我“落英缤纷”的启迪:

一、依据导读,明确目标

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根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情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特别注意做到充分合理地运用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语”和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语”,因为它们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启发我们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吃透导读中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找骆驼》所在的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我们知道,观察中要有发现,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因此,这一组课文的教学,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此案例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为学习用“是不是”雁过无声地教给学生如何提问,非常准确有效。

二、依托文本,一课一得

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应更为集中,教学重点应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一番整合、取舍,“甩开膀子教出语文味”,依托文本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以求一课一得。

课堂上,一课一得就是学会用“是不是”提问。“是不是”这一语言形式从发现到运用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片段1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朗读来推进的。在读了老人和商人的对话后,引导学生去发现老人的发问有什么特点,抓住老人向商人发问时用上的“是不是”这个句式,让“是不是”这样一种带有猜问、比较委婉的问法不着痕迹地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然后又在片段2中利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转换成商人的角色,尝试运用“是不是”这一形式来向老人发问。发问的内容展示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特点的思维过程。这一提问将课文理解、语言形式运用和思维发展融于一体,学生的一“得”得的扎实。

三、联系实际,局部精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可见,略读课文的“略”是指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而非是对课文的粗略理解。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片段1中,学生自读老人和商人的对话,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感情朗读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四、紧扣教材,灵活拓展

叶圣陶先生还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如《永生的眼睛》,课文所呈现的故事其实没有交代原文的结局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其实故事的结局还没有完,学生立刻就会产生疑问,于是教师趁机布置学习任务:可以在课外去查询,看看真正的结局如何,再一起来讨论讨论;上完《小英雄雨来》叫同学们课后阅读和收集有关于革命英雄、革命斗争的书籍和资料,想想自己的感受,用一节课做专题的交流和展示;这样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打破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案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找骆驼》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案

三年级《找骆驼》教学设计1

《找骆驼》三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找骆驼》三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