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建三促”(参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立足资源兴产业

多措并举促增收

——广元市朝天区“三建三促”推进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

广元市朝天区地处秦巴山脉南麓,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山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三建三促”工作法,走出一条具有盆周山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2013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5%;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40元,同比增长16%。成功创建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和林业产业强县。

一、建立一套规划,促进特色农业科学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可持续、上档次、见实效的前提条件。区委、区政府在反复实地调研、广纳民意、综合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以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详细规划方案,即:在核桃产业方面,按照“一区一带一基地”产业布局,打造以中子镇高车村为中心的2万亩核心区、以广陕高速为轴线的10万亩核桃

— 1 —

产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建成40万亩核桃基地;在蔬菜产业方面,按照“一山一园多点”布局,打造以曾家山为重点,以平溪现代农业(蔬菜)园区为核心,带动李家、两河口、临溪等多个乡镇梯次发展;在畜牧产业方面,按照“一心一片一基地” 土鸡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平溪乡为核心区,以曾家山片区为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区;在食用菌产业方面,按照“一心一带一基地”布局,以羊木镇瓦子河流域为核心,打造西起西北、羊木、花石、东溪河,中连陈家、柏杨,北至大滩、文安、青林、马家坝、转斗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15个乡镇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设年生产1亿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在蚕桑产业方面,按照“一园三片一基地”布局,以文安现代农业(蚕桑)园区为核心,重点发展羊木、沙河、朝天三个产业片,努力创建川北地区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全国优质蚕茧基地。力争到2016年,全区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累计达到70万亩,产值分别实现20亿元、8.5亿元、10亿元、5元、3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80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面达70%,全区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0%。

二、建造四条路径,促进特色农业效益提升

(一)建园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聚合作用,打破土地的乡(镇)、村、组界限,将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项目统一规划、捆绑实施,促进食用菌、蔬菜、核桃、土鸡、蚕桑农业—

2 —

五大特色产业由零散发展向整园推进升级,有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核心区面积达6.5万亩,带动连片发展食用菌、蔬菜、核桃、蚕桑50万亩,1个土鸡养殖园区年可出栏土鸡2000万羽。预计2013年,5个现代农业园区可实现产值5.3亿元,覆盖区内农民人均可实现现金收入6713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9.33%。

(二)育龙头。通过股份、合资等办法,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积极发展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农民)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龙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合同订购、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原材料就地采购、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龙头”和农民双赢。截至目前,全区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引进培育以从事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棒仁食品、金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开发椒盐核桃、琥珀桃仁、酱腌菜等特色产品□种,其中棒仁食品有限公司已成功创建为“广元七绝领军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5个,其中省级示范专合组织7个,带动全区54.9%的

— 3 —

农户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

(三)树品牌。坚持技术创新、质量监管和品牌创建三措并举,做强做靓五大特色产业品牌。一是积极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分产业成立科研所,建立“土、洋”结合、区乡(镇)村三级全域分布的农业专家队伍,强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自主培育出硕星、夏早、沙河核桃和曾家山土鸡等一批优良品种,发明核桃休眠芽嫁接、大树改良等多项在全国领先的种养技术。二是制定完善五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或绿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区、乡、企业三级质量检测网络和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及安全追溯体系,全区11个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其中7个农特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曾家山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蔬菜)供应基地,朝天区被认定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三是积极开展农特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做好商标使用和保护工作,“朝天核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证明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已进入公示阶段。“曾家山”蔬菜成功创建为省著名商标。我区继续与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选育出的201和202两个核桃品种正在申报“省级认定”,“931”和“208”两个香菇优良品种得到全面推广。广元市金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品生”和“珍世源”两个新的蔬菜商标注册申请。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

4 —

作组织参加第十四届西博会(2013)四川农博会,朝天核桃系列产品、曾家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依托名优品牌创建,五大特色产业销售额同比提升21.3%。

(四)拓市场。加强农特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350万元,建成曾家山蔬菜和土鸡专业批发市场、中子核桃批发市场、羊木食用菌批发市场等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7个,年销售额达1.42亿元,初步形成信息物流、中介服务、储存保鲜等配套的市场体系。投资2000万元正加紧建设的京昆高速中子服务区核桃批发市场,建成后年可交易核桃1万吨以上,成为川东北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场。通过举办和参加节会,积极推介优势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朝天特色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成功举办“朝天核桃节”、“全省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等节会6场次,朝天核桃在西博会、中国核桃大会、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最畅销产品奖”和“深受群众喜爱产品奖”。目前,曾家山鲜菜走俏川、渝、陕、鄂、豫等6省市50多个大中型城市,脱水蔬菜已出口台湾、韩国和日本;朝天核桃已远销浙江、上海、山东、陕西等10多个省40多个大中城市;曾家山土鸡已进入浙江、上海、江苏等沿海地区城市酒店餐桌;羊木食用菌已进入沃尔玛超市。

三、建构三项机制,促进特色农业有序推进

(一)领导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区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分设核桃、蔬菜、土鸡、食用菌、蚕桑5个产业发展中心,全面负责全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

— 5 —

领导和综合协调。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升核桃、蔬菜、土鸡、食用菌、蚕桑5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项特色产业落实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套班子抓建,有力地整合了相关行政、人力等资源,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阶段任务、工作措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合力攻坚、整体推动的产业发展良好工作格局。

(二)投入机制。一是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护、品种改良、技术服务、品牌推介、加工营销等工作;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对产业示范乡镇、示范村、农户及技术人员实施产业发展补贴,对个体、企业或集体连片造林给予补助。二是进一步创优投资环境,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懂管理、会经营、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参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三是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大户领建等方式,积极出资出劳,主动参与特色产业发展。近三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用于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其中财政投入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65亿元,农户和业主投入6600万元。

(三)考核机制。将五大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纳入相关乡镇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目标、督查等部门跟踪督查,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中查账、年末交账”,逗硬考核,重分奖惩。将五大—

6 —

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全区“以事论官、选贤任能”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以“产业成败论英雄”,将发展特色产业绩效作为决定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指标。同时,区委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在特色产业科研、品牌创建、项目引进等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近三年来,全区在五大特色产业发展一线考核提拔干部10名,1名干部因发展特色产业不力受到问责。

— 7 —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调研报告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体会

三进三建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意见

天成镇“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简介

三创三争三建

关于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方案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

“三建三促”(参考)
《“三建三促”(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建三促参考 三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