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恋爱消费越来越高 与攀比心理不无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恋爱消费越来越高 与攀比心理

不无关系

http://www.daodoc.com 2010年12月07日12:05 新华社-半月谈

现在,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而与甜蜜爱情相伴而生的往往是高额消费。例如,家庭条件好的送手机、送电脑、送钻戒,花钱如流水;家庭条件不好的也 不甘示弱,或节衣缩食,或编造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那么,对大学生谈恋爱的高消费现象应该怎么看呢?

恋爱是浪漫,不是浪费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我路过学校公寓广场,发现挤满了人。走近一看,广场正中间,用玻璃杯装的红色蜡烛围成了大大的一个心形,而被其环绕着的是一个四层的诱人蛋糕。

突然,一个同学向我怀里塞了枝玫瑰:“每人一支,到时候一起给他女朋友。”“谁女朋友?”我迷糊了。“就那中间站着的,今天他女朋友生日,他可花了不少钱。”

为了女朋友的生日,这位同学不惜大摆浪漫的众人宴。看着这对情侣在众人的见证下切下蛋糕,然后在场的“群众演员”也送上了99朵玫瑰。散场后,我看着地上还有一半的蛋糕和装着蜡烛的几十个玻璃杯不禁感叹:这哪是浪漫,纯粹是浪费啊!

如今每逢节日,学校里恋爱的味道就更加浓烈。很多男生为了面子或哄女朋友开心,变着法子制造浪漫。更有甚者,不顾自己的经济情况,到处向朋友借钱。而现在很多女生却因这种扭曲的浪漫而感到自豪,私底下总喜欢借此来攀比。

恋爱需要浪漫,可浪漫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作为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也没有真实感受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在大学恋爱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用钱 为爱情“买单”。(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陈丽莎)

物质廉价不代表爱情贬值

我和男朋友是大学同学,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在一起了。那时候的爱情很简单,不会考虑多少物质的东西,似乎拥有甜蜜的爱情就拥有了一切。我们都来自农村,家里并不富裕。父母挣钱供我们读书已是非常不易,我们没有道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来支撑这份爱情。

我跟他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并没有向他索要过什么,而他则用百倍的呵护和疼爱来弥补我。他过生日,我送他自己折的幸运星,送他亲手编织的围巾;我过生日,他总是会在12点的那一刻送上他的祝福,6年了,从未改变过。

当别的男生领着女朋友出入电影院时,我们相拥着看学校的露天电影;当别的情侣出入高档餐厅时,我们一起为改善一次伙食而开心;当别人出入名牌服装店,大包小包往回买时,我们一起逛夜市、折扣店。我们的物质享受是廉价的,可爱情并没有贬值。临近毕业,当别的情侣们先后分手的时候,我们依然享受着爱情 的甜蜜。

大学4年,我们并没有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约会上,学习依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备考。4年我们收获了很多,三好学生、奖 学金、英语四六级证书等我们都收入囊中。爱情和学业齐头并进,我们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模范情侣”。

大学毕业,我们一起考取了研究生。如今3年又过去了,我们依旧甜蜜如初。我们清贫,但我们上进;我们现实,但我们更珍惜爱情。爱情是靠两个人用心去 维护的,昂贵的物质消费不一定就能换来始终如一的爱情。(华中师范大学 李成荟)

不消费,不够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少在校园里见到抱着一摞书埋头走路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对情侣,或牵着手,或搂着腰,随时随地堂而皇之地亲热,拎着大包小包满意地血拼归来。

作为女生,我平时听到最多的便是“晒幸福”:“我们去XX旅游了”“他给我买了XX手机”“他给我买了XX牌子的衣服”“我们去吃了XXX西餐”等等。说者满脸陶醉的幸福,听者满眼绿光,好不艳羡。男朋友的大方程度,基本成了衡量“爱”的标准。

很久以前,一首真情流露的歌可以打动女孩子的芳心,现在„„原来曾经很鄙夷谈恋爱这么看重钱,可是现在我不敢去想将来的男朋友一脸清高,不屑金钱地跟我谈恋爱会是怎样的景象——首先这让我在姐妹中抬不起头。其次,要是一个人那么小气,我没法确定他爱不爱我。虽说爱情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是舍不得花钱就是真爱吗?

已走上社会的师姐告诉我:男生肯为你花钱,不一定是爱你,但不肯为你花钱一定是不爱你。我们自己也看过很多“铁公鸡”,其实就是不爱女朋友的实例。社会太现实,我也不知该如何评价恋爱和金钱的关系,只有随波逐流。(网友 金莎)

恋爱消费 量力而为

作为一名恋爱中的女大学生,我觉得我和男朋友在金钱消费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从开始谈恋爱到现在,男朋友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1000元,从来不会再问家里要。而我也不喜欢花他的钱,因为我知道那是他父母挣的钱,他现在还不具备挣钱的能力,也是需要父母养的。

所以,我们一般是轮着付款。后来,我感觉我付款的时候可能会伤害男友的面子,于是在出门之前,提前将钱给他,之后结账就很自然了。

在我看来,作为女生,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懂得为男生考虑。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是处于学生时期,花的是父母的钱,应该省吃俭用。现在谈恋爱根本没有必要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谈恋爱最重要的不是寻求物质的满足,而是感情的依靠。

两个人如果真的相爱,就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物质的东西。否则,我们完全可以怀疑这种感情的纯洁性。把心思用在比学习、比能力上,不盲目攀比谁谈的恋爱多,谁在恋爱中表现大方。当花钱的时候,请先想想辛苦的父母。(长沙大学 张富民)

真爱何须高消费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对校园情侣间的高消费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我有一位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就结识了现在的女友。两人情投意合,并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一开始彼此感情还是挺好的,但慢慢的两人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同学的女友出身高干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花钱一向很自由。

两人在一起后,女友会经常带他逛商场、出入各种高级餐厅,这使得同学的钱包总是瘪瘪的。尽管女友很体谅他,大部分开销由女友一人承担,但他的经济仍是常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女友还时常送他礼物,从自行车、滑板到名牌手机、手表,这些礼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每一次都使同学受宠若惊。我同学来自普通工人家庭,所以很难回送像样的礼物,这让他感到很不平衡。

穿上女友送他的800块钱的耐克运动鞋,他的脸上倒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他坦言道,这样的恋情不仅在经济上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且还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女友时,女友却生气地表示不理解。前两个月我同学生日,女友又送他了一台5000多块钱的笔记本电脑,我同学终于忍不住发了火,两人闹起了分手。虽然后来又重归于好,但感情已大不如从前了。

可见,丰厚的物质给予并不能很有效地维系大学恋情。相反,它更易抹杀真正的爱情。爱情的给予是无私的,但超出自己能力、自己地位、自己身份的给予却是不可取的。

其实,爱可以有很多方式,大学情侣间的真爱并不是只有通过高消费才能体现出来。我自己就时常在图书馆见到很多恋人为了实现理想而一起努力,他们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在学习上共同进步。虽然没有浪漫的花前月下,但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他们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南阳师范学院 段留志)

我的室友这样谈恋爱

我们寝室住四个人,现在已有两人有了男朋友,但是两个人的男友都不是本校的。室友小希的男友跟我们同在一个城市,而室友小欣的男友则远在另一座城市,坐火车要11个小时,但就算是这样,小欣为了爱情也乐此不疲地两地奔走着。仅这个学期,她和男友已经见了三次面。先不说别的,这三次,路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来回6趟,至少800元。除了路费,吃喝至少一天50元,住宿最少也要80元。

小欣的家境其实很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兄弟姐妹三个,每年都是拿助学金读书的,但就是这样的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为了爱情,省吃俭用,就为了攒下那点本来就不多的生活费,就为了拿攒下来的钱见男友一面。听小欣说,她男友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只有父亲有工作,母亲待业在家,为了能和小欣见面,男友经常向家里说钱不够用,让家里多寄点。她说她真的不想骗男友的父母,但是他们又忍不住很长时间不见面,所以一直处于矛盾中。

小希虽然可以不用为了见面大量支出路费、住宿费,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旅游什么的也都要钱的。

每个月的中下旬,都能在寝室听见她们俩抱怨的声音,内容不外乎“这个月钱又不够花了,怎么这么不经用呢?一下就没了”。可怜的小欣甚至为了节约,有一段时间都不怎么去食堂吃饭,后来得了胃出血。幸运的是,小欣的身体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由于胃不好,她食欲不振,人很消瘦。

我想说的是:恋爱中的女生为了爱情中的高消费都这样了,就更别说男生了。现代大学生谈恋爱也属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当年拼死拼活地考大学,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们上大学,我们上了大学就不该只顾谈恋爱。有句话说得好,没了爱情,生活还得继续。谈恋爱之前,我们真得考虑一下我们的父母能否负担得起那高昂的恋爱消费。(南昌大学 田娟)

我的恋爱消费观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班同学,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经历的过程至今想起来都是简朴的唯美。我们读的是师范大学,相对而言,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不是太多。但是也不排除好多恋爱的双方为彼此的浪漫进行着奢侈的高消费。

记得那时候课余时间在学校食堂打工可以免费吃饭,于是老公为了给我买个生日礼物,自己偷偷在食堂打了一个月的工,终于在我生日那天花了100块钱买了一对情侣手表,那在我们的恋爱时期是最奢侈的一笔开销了。

平时的时候吃饭也是在学校食堂,每周一次的下馆子也是一大一小两份炒饼,小份加鸡蛋。但是我们之间从来不缺少浪漫,比如吃米线时一个鸡块的谦让,花2块钱在学校礼堂看两场电影的甜蜜,一包爆米花的清香,都让我们彼此加倍珍惜。

毕业一年后,我们结婚了。现在已是婚后第二年,我们仍然在简朴的浪漫中幸福地生活,偶尔的奢侈不是为了炫耀和攀比,而是为了感情更加深厚和甜蜜。我想说的是,大学生恋爱中,高消费与爱情的浪漫没有必然联系,有关系的只是你们是否真心相爱。(河北省平山县 宋会丽)

老师观点

恋爱不该是金钱游戏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在特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谈恋爱无可厚非,但当今的大学生却把恋爱当成是炫耀。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为排遣寂寞、追赶潮流甚至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谈恋爱,这样就极容易出现盲目和冲动的消费。同时,恋爱的高消费会造成大学生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的非理智心态,对个人成长以及家庭负担造成不利影响。

我和妻子是大学时相恋的。我们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生,当时的消费观念还没有现在这样超前、时尚,那时有个寻呼机就受人羡慕了。记得我们俩出去逛街时吃的是大米饭,喝的是酱汤,哪像现在大学生泡酒吧、逛歌厅、喝咖啡、吃汉堡。其实恋爱中的消费是必然的,只是存在观念性的问题罢了。

现在的高消费现象与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不无关系。而且他们当中不乏追“新”族,什么都跟着时尚、品牌走,有的大学生就喜欢求新、求变化,不甘落后,盲目消费。我认为校园里的感情其实是极为单纯的,由于没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大家都会比较轻松。

可是一旦感情掺入了金钱,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会给当事双方带来很大的压力。要知道,恋爱中消费的“多少”并不是衡量爱情的标准,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双方都是清贫的学子,不能拿金钱来维护那份美好的感情。恋爱是相互的,它不是拿金钱来交换的,更不是高消费的产物。

徜徉在爱河中是一种精神享受,互谈理想和追求;然而现在好多大学生却是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这样下去,不仅大大增加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学业甚至将来的事业。

奉劝以高消费为基础的大学生恋爱既要考虑物质又要注重精神,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不要让金钱的铜臭玷污了初恋的美好!(吉林省桦甸市 黄树林)

观点集萃

当你第一次送给男友(女友)一部手机之后,对方对你的期望值会升高。下次,你该送他(她)什么样的礼物呢?他(她)还在等着你给的surprise呢!若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很危险了。当你下次只是送他(她)一件普通的礼物时,他(她)会觉得很失望。这些都是虚荣心在作祟。当这种功利主义渗透到你们的爱情中之后,这份感情就变质了。

——南昌大学 何瑶瑶

谈恋爱一定不能找一个一味向你索取的女朋友。那样的女生和你在一起只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没有真感情。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陈强

我身边恋爱高消费的同学很多,他们有的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有条件以高消费为乐;但更多的是家庭条件一般,为恋爱付出了高昂代价的同学。

——山东师范大学 马璇

校园才是恋爱开始的地方

http://schoool.gd.sina.com.cn 2010年10月09日14:41 广州日报网络版

正当“剩女”、“齐天大剩”、“李莫愁”、“灭绝师太”这些新名词改变着人们的恋爱观的同时,一些青年们也偷偷地将自己的爱情选定在校园。很多家长也出于种种考虑,也

转变了过去保守的思想,鼓励孩子在校园恋爱,甚至主动给“恋爱费”。

无疑,种种迹象表明,校园将是青年男女们最佳的恋爱场所;而对于恋爱过的那些人而

言,大学,往往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大学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恋爱,也是一种能力,是大学生适应成长、满足生活的一种方法。不是说恋爱一定在大学,只不过从年龄上讲,从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上来说,大学无疑是最适合恋爱的阶段,而校

园环境又为恋爱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校园里能够培育最单纯的爱情

没走入社会,永远不知道社会有多残酷,为了房子而离婚,为了财产而结合的案例已司空见惯。但大学不是,即便再“险恶”的爱情,也不会害得你家破人亡;即便再有目的的恋爱,也不会带走你过多的物质财产。那是一种精神上的依赖,是最单纯的爱情种子培育出的

最单纯的爱情花朵。

大学恋爱更理性,更重视过程

“一套房子可以换回一个娇妻,一辆跑车可以带回一个媚娘。”如此爱情,看重的无疑都是结果,有了钱,便意味着你可以不用考虑一切而换得爱情。事实上,这些爱情就一定稳固吗?没有体会追求与被追求的苦恼,没有感受分别与相见的煎熬,少了这些爱情的过程,这些细节,你又怎么会明白爱的微妙呢?男人又怎会懂得疼女人,而女人又怎会懂得体贴男

人?

不如从校园里开始,让爱情变得更为理性,更为平淡,这样才能体会其中滋味。

大学恋爱体现恋爱观念自由开放

然而在五六十年前,大学里没有任何关于爱情的浪漫记忆。按当时的规定,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

上世纪80年代后,校园恋情在一些港台文艺作品的影响下开始萌芽。到了90年代,大学恋爱才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而如今,我们已经开始提倡大学恋爱。根据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调查的《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近九成的

大学生都已经有恋爱经验。

种种迹象表明,提倡大学恋爱,无疑是爱情观念上的转变:从闭锁到自由,渐渐走向进

步。

论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恋爱

摘要:在大学校园里能够引起学生心理波动的原因很多,但近年来由于失恋而导致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多次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一个

热门的话题。

关键词:道德;恋爱;心理健康

大学生应当如何成为一个优秀人才,拥有健康的体魄、成熟的心理、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合不合格的标准,而其中成熟的心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些年出现的大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这其中大部分事件都是由于失恋而导致的,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大学生现有的错误恋爱观

1.1 为将来积攒经验型

他们的理由是为恋爱积累经验,从而增大以后恋爱成功的系数,宗旨是“及时行乐”、“好聚好散”。现在的某些大学生喜时尚、喜另类、喜追逐,具体到感情上,就是什么都想玩一把(http://www.daodoc.com/)。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是不负责任的。

1.2 盲从类型

有的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纷纷坠入爱河,特别是节假日,看到恋爱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出去玩,而自己却呆在学校里孤独寂寞,心里不是滋味,为了表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于是就匆匆加快了求爱的步伐,盲目跟从。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气氛中学习、交往、生活,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从众的趋向。

1.3 生理冲动型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凭一时冲动就做出草率的决定,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因此热恋者总是处于强烈的追求之中。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2 树立正确恋爱观的途径

笔者认为爱情其实最主要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坚信,是对对方的承诺,在人的一生中,爱情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是有重大的影响,爱情是神圣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教育学/心理学类论文 http://www.daodoc.com/)。如何拥有一份良好的爱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做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是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

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要尽量给他们情感满足的机会。

(3)开展性道德、性健康教育。

为了在普及生活和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的健康。开展性健康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通过性教育,纠正大学生性意识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性意识,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正确进行两性间的交往,正确处理爱情和

友谊的关系。

(4)建立心理治疗室。

大学生频频发生因为恋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悲剧,说明学生没有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需要学校和老师在这些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在学校建立心理治疗室,方便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恋爱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情感难题,避免学生酿成悲剧。

3 结语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谈与不谈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对爱情的认知。对将来的认知,拥有爱情是幸福的,爱情顺利时用愉悦的情绪去促进学业,爱情学业双丰收;爱情不顺利时,化悲伤为力量,对不如意的结果学会承受,心理才会健康,生活才会有乐趣。

一切从心态开始——校园现象杂感

(2007-02-24 11:41:08) 转载▼

分类: 评论或是其他

一切从心态开始——校园现象杂感

校园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在这方净土上,校园文学纯而又纯,然而,现在的校园文学似乎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影射作用,这不能不说它是时代大潮的晴雨表。但是,更进一步地说,又不能把这些因素全归于社会。

在校园这块净土上,许多关心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却很头痛,不是说他们的要求过高,而是我们这些校园文学爱好者让他们伤心。我们未来的作家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是不是浮躁了?我们是不是在追求名利?

翻开一些所谓主编某某杂志/诗刊等,我不得不为之感叹,我不是说作品的质量差,更不是说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的这种心态和手段让我难以启齿。如果你为了推出自己的美文,那还不如自己去出书,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怒我不敢想象。

现在的校园文学热爱者,我个人觉得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许多人的心态不是很正确,他们中也有许多浮躁的程度。不过谁叫这个时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呢?介于此,多数人都在考虑怎样出名;怎样与众不同;及至怎样炒作自己;怎样的推销自己;又怎样的自己夸自己。当他们在别人面前做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又是多么的安然泰之。我不是一概的否认出名不好,推销不好;对于出名,对于推销,这固然是好事,但凡事总有一个度呀!低头闷心自问一下,我们的炒作,我们的推销,我们的包装,在别人欢呼过后的这一秒,我们想一下自己是否真正的找到了归属感。我们忏悔过吗?没有,一切都没有。对于这一切,我们其中的有些手段是不是过于华众取宠。

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

“文学不是拿来炫耀的,他是做出来的。”用这种心态能做好文章吗?“心静自然静。”不要那样的盲于出名,这种浮躁的心态应静一静。

在人的心境中,有两种境界,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于这句话,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是这样说的: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叙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

下。”无我之境也旷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以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我,然未始不能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接着王静安先生又云: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我想,我们只要达到王先生说之三分之二,那就是也。然而在这块净土里又有谁能做到呢!恐怕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么凤毛麟角的人,恐怕也是眼高手低。

校园文学的爱好者,他们只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好,好好的做文章不是历史给予他们的使命。他们的使命是把时间、青春浪费在其它事情之上。的确,大学校园里有神圣的真理,儒雅的语言,更有健康向上的爱情。于是,他们投身其中,参与建设。请看下面三个论述:

一、神圣真理篇:

21世纪繁花似锦,校园文学爱好者们的墙壁上,油画中那位老和尚的袈裟在一件一件地脱落。真理却跑去了理想的角落,它的灵魂早也没有在爱好者的心中游荡。因而,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当下,校园文学的真理,我相信有,但不在多数人手中。在他们那里,谬论比真理多如牛毛。且不说校园教授们的学术论文,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更不说他们著书立说,拉凑文字。在这里面,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所谓的真理,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可取的一面。于是前辈们的真理在他们笔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或许为了能够说明论文、著作的水准,管他是生拉活扯也好,还是硬性往里塞也好,至于是否活用,反正是引经论典了,后果就不得而知。

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跟着时代的大潮前进,校园就自然是个重要的地方。森林防火的真理进校园;交通规则的真理进校园;防止艾滋病的真理进校园;甚至“保先”已被一幅幅的横条挂在校园操场的小道上,教室后面的空气中,寝室最显眼的地方。然而,可怜的是那闪耀着的横幅并没有发扬她最婀娜的身姿。在她闪耀的金黄大字后面,却又是那么的凄凉和无助。文学爱好者们发挥他们的最大特长,或为了某种需要,帮助要“保先”的人群抄完“保先”笔记,甚至连心得也一并写上。试问,这神圣的真理在你和他的理解中真的一样?这一切,恐怕还只能代表校园某一小部分人的心态真理:

——弄虚作假。

二、语言儒雅篇

在一所所谓的大学里,文学爱好者的语言的肮脏与高雅,从一个侧面可以反应出这所大学的综合素质,即当下流行的这个词――素质教室的成与败。

可以这样说,校园是校园文学爱好者的乐土。更是他们走向作家行列黎明的前奏,是培养他们的集中营,在这里,从专科开始就一直不断的往上爬升。所谓精英中的精英,可是却很遗憾,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飞在其中,精英却也只有一小部分,很多的却是陪衬的绿叶。绿叶多了,园丁们自然顾及不了这么多。于是,他们为了能够吸收更多的眼球,争取做个与众不同的角色,另类中的另类,这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在祖国的汉字语言面前,精英们显得多么的渺茫,而绿叶们又是显得多么的自信,他们出口成“脏”简直不在话下,连那些研究多年的博导、硕导呀都不敢相信。据一项调查表明,在大学校园里,用得最多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要数这几个词――“他妈的”、“我日你妈”、“傻逼”,如果你想在做这项调查,不论你走在某种场合,只要你稍微注意听,我叫你大饱耳福。

中国汉字的确精彩,在他们的那张嘴下;中国语言的确丰富,在他们说的那一秒钟。

小姐们、少爷们,未来的知识分子们,中国的语言不需要你们这种发扬光大。你们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糟蹋。

小姐们、少爷们,未来的知识分子们,你们收敛一点不行吗?在说话之前,用你们那个叫脑袋的东西想一想,不要在给自己脸上添光了,你够臭的,明白吗?

三、理想爱情篇

大学校园可称得上神圣的殿堂,这里少了高中时的紧张,却多了琼瑶笔下的浪漫;这里少了江湖的恩恩怨怨,却多了剩余时间的无聊。于是,爱情这个庞儿,在这里不知不觉生长,80年代传给90年代,90年代又传给新世纪,他们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一届一届地传递下去,新世纪的曙光,不弱呀!

校园的小道上,石凳边,浪漫着许多青春的故事。高层知识分子的恋爱,谁敢说不理想,不健康。他们都是经过坎坷、磨难,走过了岁月的多少风风雨雨,才换来今天现实的理想。不易呀!真的不容易。你看他们为了理想,为了爱情,化装品装满了书桌的抽屉;一件一件的名牌衣服挂满了寝室的巷道;一次又一次的染发、烫发,容易吗?不容易。

难得的好天气,难得的好月光。从百忙中抽一点时间,挽着情侣的手,散步于校园之中。月光下的恋人们,爱得冰清玉洁仰或爱得热火朝天。借月亮躲进云层的那一秒,拥抱,接吻甚至想到上床。在拥抱时,在接吻时,在上床时,理想爱情的追求者们,你们是否想到,家中父母那微薄的工资,为你们上大学积攒多年的积蓄快要完了,你们拥抱在床上,想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亲热那里能够想到父母的弯腰背驼,白发苍苍。

大学不需要爱情吗?不是,它要的不是这种只为了拥抱,只为了接吻,只为了上床的爱情。它要的是有度的爱情,请你清醒一点,理智一点,单纯一点,不要搞得那么复杂。然而,谁清醒了?谁理智了?谁又单纯了?没有,一切都没有,下水道里那一个又一个的避孕套告诉大家,大学里的爱情,还不理想,还不健康。

The moral demands of undergraduate amativene are to insist on the chastity, affectional estimation, free will and the civilized manner. 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要求主要是坚持恋爱的纯洁性,坚持感情的彼此尊重、自主自愿,在恋爱方式上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大学生攀比消费

大学生攀比心理

攀比消费

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小编推荐]

大学生恋爱心理

攀比心理

大学生恋爱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调适》试题

恋爱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大学生恋爱消费越来越高 与攀比心理不无关系
《大学生恋爱消费越来越高 与攀比心理不无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