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你们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一块交流研讨,衷心感谢市教研室领导给了我这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所在的学校——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是微山湖畔一所偏远乡镇中学。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我校“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一、教学案导学为载体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潜心研究、尝试摸索,于2006年初总结推出了教学案导学为载体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2008年我们又对该模式的基本结构进行规范和调整,完善了“预习前置,细化课堂”等更为详细的课堂教学环节,并在各科教学中全面铺开。

我校“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为引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具体细化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按照各环节在模式结构中的组织形式及作用概括为自学、释疑、

- 1的时间)。

二、教学案的具体编制

(一)教学案的编制程序

我们的教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是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兼容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其主要方式是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统领个人备课。做到了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相融,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共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让教学案成为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精品,成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有效工具。我校教学案的编制主要通过三次备课活动来完成和完善的。

第一次备课即集体备课。分为三步:第一步备课组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提出、设计教学程序。第二步由主备教师备课,主备教师将“教学案”初稿发给全体教师并组织集体研讨,最终搜集、整理意见。第三步主备教师将修改后的意见交备课组长审稿、印刷。

第二次备课即课前备课,上课前一或几天任课教师将“教学案”发至学生手中,指导学生使用教学案。学生利用“教学案”自学。教师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使用“教学案”。

第三次备课即课堂备课,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预设程序。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察颜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包括自学的程度,自学状态,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

- 3设置的某个实验等),其次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使学生知道思考什么,从哪些方面思考等。

学习小结:这一部分是给学生留出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对本节可的学习进行总结,谈收获,提出还存在的疑问。

达标检测:以题目的形式出现,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对本节内容学习情况的检测。题目不宜多,但是要精选有针对性的题目。

教学案的核心部分是问题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少而精,设计探究问题并安排探究活动和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才能达到对本节知识、过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设置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问题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教学案的质量。例如在碱的化学性质学案中,对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让学生探究讨论:

①用指示剂行吗?

②用气压的变化行吗?

如何设计实验? ③利用生成物的性质验证行吗?

三、教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

(一)“教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教学案导学”教学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以案导学→以案论学→以案点学→以案促学→以案考学。

1、以案导学——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

- 5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整个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也要适时点拨,最后由老师进行提炼总结、拓展延伸。

4、以案促学——小结归纳,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这是对一堂课学习成果进行精加工的过程,即把零散的知识形成条理性的、逻辑性的知识结构,并总结思维过程、方法及情感体验。应该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也要及时归纳本节中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要经常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物质间联系的网络。

5、以案考学——当堂达标测试,完成知识迁移应用

教师利用教学案上设计的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为了真正起到达标测试的目的,我们一般是不提前发给学生,而是当堂分发。定时独立完成后,教师搜集答题信息,然后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下课收缴。

(二)教学案使用后的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们对学生已使用的教学案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在课后收齐后上交,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仔细批阅,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遗留和生成的新问题,进行整理后认真书写在教学案的“课后反思”或“教学后记”中,从

- 7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次由市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导学”研讨会,让我们有机会和各兄弟学校展开充分的交流研讨,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市教研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让我们对教学案导学的信心更加坚决,课改积极性更加高涨。今后,我们将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动力,坚持不懈的在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力争使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进步。以上的汇报有什么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八日

微山夏镇一中西校化学组 林军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