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为全面贯彻市教育局“实施百校质量工程”意见及单教研字[2009]第7号文件的意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培训。

学校的培训抓好四点: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假期集训等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学案相关理论、县教研室《学案导学问题解答》等,通过学习,熟悉课标、教材,掌握学案相关内容;第二,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第三,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好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三)使用

学案的使用范围是初中7一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他没有使用学案的学科,也必须按照“学案导学”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要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抓住教学星级学校评比的机会,并注重结果性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在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学案的发放。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学案及时发放到教师、学生手中,保证教师的二次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都要落实在学案上。三是学案的检查。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领导检查教师的学案,重点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检查要细,记录要全,建议要准;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收交、、检查学生的学案,全批全改,写清批改记录,供学校定期检查。四是“学案导学”整理归档,教务处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学案导学”,备教学星级学校评比及专项检查调研之用;教师指导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学案,供复习、备考使用。

(四)“学案导学”模式构建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具体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诱导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提问一讨论一归纳一练习;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质疑一探究一小结一应用;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学习和教学的技能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示范一尝试一评价一作业。“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是:出示学案,学生自学;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学校通过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研讨、示范课、模式课等多种形式,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校要通过校本教研研究“学案导学”,通过研究学案来指导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做好学案与本校实际结合的文章,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学校主要领导及业务主管领导紧盯课堂,通过听、看、评、查等来监督、指导“学案导学”的推行。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弄清“学案导学’“的概念、内涵、意义及方法步骤等,抓好“学案导学”的落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有本校或本人特色的“学案导学”模式,推进“学案导学”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学案导学”的评价

学校在“学案导学”的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尤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过程中。做到一个前移,即评价重心前移,由花费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前移到指导学案的优化,变途中的督查为事前的指导、服务,加大对事前的控制力度,优化事前的策划和准备。力求三个及时,一是评价时间必须及时。评价的间隔和周期不宜过长,特别是对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周为单位;二是反馈必须及时。评价结束必须及时反馈,必须提出指导整改的意见建议;三是措施必须及时。必须跟上落实性的督查措施,将监测、评估结果纳入对教师的评估体系,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

三、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方案,拟订计划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拟订实施计划。各教研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学校会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一是要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二要平抓实过程。学科组要先上研究课,研讨教学模式;学科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每月要进行一次归纳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实施计划;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四)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二是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三是组织教师从自已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市评比,帮助教师研究好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营造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树立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可靠保证。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增强开展“学案导学”的意识。深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及保证。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 负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二要落实任务、健全制度。为保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组要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

理,特别是备课与授课的管理,业务检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广开校本教研渠道,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学校要切实通过专题式、案例式、观摩式和教学反思式等多种研究途径,来解决“学案导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0.9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学案导学”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