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营企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9: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成因及对策

刘文芳2010210045

摘要:民营企业20多年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但民营企业的存活期端、恶性竞争、发展无规划等问题的浮出水面,让我们开始挖掘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寻找对策来促进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字:民营企业 竞争 发展 市场经济 政府 制度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数量很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新科技的注入和新体制的改进也给民营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对经济的增长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介于制度和自身的弊端也渐渐显现出来,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一、蓬勃发展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民营经济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为0.7%,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二十年后,民营企业事实上已经靠自己的实力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必然结果。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私营从业者为7800余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近12%;实现产值11800亿元,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近12%;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3000亿元,占社会总销售额的44%;实现税收700多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10%,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3000万户左右,私营经济积累注册资本达到13000多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有10000亿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国企面临困境,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失业问题,民营企业成为安置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有近600万下岗职工被私营企业所吸纳,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失业的严重问题,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实施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私营企业对我国GNP增加额的贡献连续达到6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民营经济上缴税收也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全国民营企业一共缴纳工商税4690亿元,比上年增加588.4亿元,增长14.3%,占全国税收总额12.5%。民营经济已是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2年,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非公企业入库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为60.2%,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上缴的税收占县级财政的比重一般也在50%以上。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民企经营规模 和 经济效益双双保持增长。入选中国民营500强的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总计47,361.75亿元,户均94.73亿元,同比增长15.38%; 资产总额总计38,981.73亿元,户均77.97亿元,同比增长38.76%; 固定资产总额总计17,308.56亿元,户均34.62亿元,同比增长21.75%通

过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通过私营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也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化,社会资源的相对减少和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的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内部政治混乱,员工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组织涣散、发展方向迷失等等,都演化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危机力量。在一切欣欣向荣的背后,我们还是看到了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牟其中的南德公司、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太阳神、三株,沈阳飞龙纷纷衰落,不少民营企业家陷入了迷茫之中“三鹿奶粉事件”在一片责骂声中,伴随着企业的蒸发和广大消费者的伤害刚刚落幕。“国美之战”又重新走入人民的视野,又一次在中国企业金字塔的上端,破坏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声誉,动摇了原本源于市场的又必须存在的一个社会发展的根基,企业授权的习惯与经理人的信托精神。茶余饭后的谈论还在继续,新的焦点又抢占人民的视野,“美的”和“格力”以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想斗个你死我活。“蒙牛和伊利”事件又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同业之间罗生门式的恶性争斗是整个行业蒙羞。人们很难相信该行业能够建立起内部协调与自律机制。行业内部已经陷入信用黑洞的恶性轮回。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何中国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自相残杀,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为何以这样的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俩蚌相争,鱼翁得利”的道理被谁深深牢记了呢?有对手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认真审视对手的作用,从对手身上获得发展的启迪,前进的动力,难道都是空话?再一次的感触冲击源于QQ和360的相互攻击,一个企业捎带上自己的信誉对另外一家公司作出的指控,潜规则曝光,让我忽然想到到垄断以及不正当经营的恶果——— 会使原本还算干净自由的民营互联网企业,最终失去发展创业和竞争空间。且不说这些事件发生背后消费者的身心受挫,作为即将要担负国民经济主力军的民营企业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再向前迈进?,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企业的文化应该怎样咋企业的内部区传承发扬?整个社会的责任又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这些都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民营企业优劣并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民营企业的起步吸纳了廉价的劳动力和资金,而市场本身的不规范和资本的相对无限制流动使民营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新高潮。随着大批国有企业职工和政府官员下海经商,带来了国有企业技术、政府关系和银行资金,从整体上提升了民营企业的规模和素质,民营企业进入了“白银时代”。但是随后过程中的盲目乐观,都使其本身付出沉重的代价。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某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运行得非常有效,但在另一阶段则可能变得有问题了。”以巨人集团为例,史玉柱最初以4000元的巨人汉卡起家,两年就达到1亿元资产,迅速向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业扩张,过度的扩张形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超出了巨人的承受能力,最终尝到了拔苗助长的苦果;三株集团以30万元起家,短短三五年就达到了40亿元的规模,超常规的发展诱发了企业家超常规的膨胀野心,1995年吴炳新提出的目标甚至是达到16至20亿元,增长速度1600%-2000%;1996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00%,达到100亿元;盲目的扩

张,而没有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这个大浪淘金的市场最终会被驱赶出局的。

二、制度原因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面上来看,虽然国家已将私营经济作为我国所有制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确认,并在十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引导、扶持与保护其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规条例,但是私营经济至今在具体法律上仍没有明确其地位,因而无法受到良好的法律保护。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关于贷款两个依据:一是银行和国企都是国家的,国企资信度高,向国企贷款风险小,二是给民企贷款的利率同国企不相上下,按风险与利润成反比的原则,银行得不偿失,且民企资信度低,经营的不稳定性大,银行更不能轻易向民营企业贷款,这两个依据事实上不能全面反映市场机制下对信贷风险的正确认识。最近几年,民营企业用30%的金融资源连续为国民经济的增加额贡献达到60%以上,这本身说明了民企的信贷风险并非主观想像的那么大,民营经济的融资风险符合市场机制下纯粹的市场风险,属于正常的信贷风险,而国企在更深层次上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风险,这种风险为国有制度所扭曲,并可能在国家政策的裨护下恶性膨胀,在国家想方设法搞好国企,使国企减负走出困境的过程中,不断地采取使银行剥削不良资产,让国企挂帐停息,债转股等一系列措施,便是向国企贷款可能面临更大风险的佐证,只不过这种风险由于宏观政策而被掩饰,这从一个反面,通过国企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比例比较,看到了在资源配置上的严重扭曲和低效。所以说,向民营企业贷款不仅存在政策和观念上的误区,更是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在深层次应彻底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与国营企业无法平等的竞争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会把更多的视线投放在同行的市场份额的竞争上,恶性的竞争出现是这个死循环下的必然。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引发不正当竞争。

三、民营企业内部原因,

企业高层人员往往是创建企业的所有者,经营领导班子成员存在与所有者初创企业时一起奋斗的“战友”,而这些角色间往往难以避免“裙带”关系;当成长企业逐步走向发展壮大期时,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念驱同性较高,加之初创期时过于关注经营业绩,往往忽略管理的重要,因此,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往往不能适应成长企业的发展速度;没有成熟的人才机制去吸收社会上的优质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战略的制定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审视,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是企业的发展步步为险棋;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传承缺乏是企业没有了灵魂的引导;道义和责任的抛弃使企业成为一个单边的“理性人”利益成为其发展的唯一动力,挖掘社会对其信任的根基,最终走进一个被遗弃的死胡同。

解决方案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前提是市场本身的制度公正。市场信息的完全流通,针对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求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守护神”的角色。

一、观念更新

政府需进一步端正对非公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再把它看成是对国有企业的拾遗补缺,政府需重新评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应该看到,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当程序上是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国家不仅实现了增加税收,扩大就业这样的经济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催化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有利于人们更新观念,更加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因此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权宜之计,而是事关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二、完善制度

要规范法规政策与完善法制环境,放开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准入及融资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切实消除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歧视现象,致使企业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三、自身提高

民营企业要确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努力构架高效的沟通机制、组建有实力的核心团队、统一高层的思维很行动、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保证企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能以最具竞争力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中。同时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接受各种意见,绝不“讳疾忌医”,目前,金融危机后续的经济波动,增加了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的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二次创业,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与国外大企业对抗,并在对抗中生存下来,只有以成功为榜样,以失败为已鉴,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品牌战略

民营企业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改制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

民营企业竞争力

民营企业界定

民营企业家协会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