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使教师也发生着变化,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转变,从黑板粉笔到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技能的转变,这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进而促进了教育的大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教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的变革可谓翻天覆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从创新教育到现在的课程改革,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教师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原来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已经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为了适应教育的改革,教师必须发生转变。

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

曾几何时,教师被定位于“教书匠”,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却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大多数的教师陷入了“教而不研”、“教而不思”的怪圈,成了地地道道的“教书匠”,从而制约了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倡导教师学会反思,这就促使我们教师要由单纯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学习型教师”转化。

原来教师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要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可见,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抱着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可以上课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昔日的教书匠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教育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加关注教师的校本教研,尤其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指导学生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要想适应改革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必须不断学习,而且必须不断研究,不断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和管理的艺术。即使是老教师,也要不断地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受到启发,改进教学方法,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书匠走向研究者。

我校特级教师王树清教师总结出一线教师的研究之路,“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学习……是不断提高的良好途径。”这是她用20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她长期在第一线教学,长期教高考班,长期当班主任,地处远郊、信息不灵,基于此,她只能既苦干实干,又注意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把撰写论文、编写教参和教辅资料也当作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她的教育格言是“第一线教师搞科研,其实就是‘干干、想想、学学、写写’”。就是“先真干、实干、苦干再求巧干;先不求想好再干,可干完一定要想,更追求想好再干;学学别人的经验,学学教育教学理论,检验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而且科学,避免把短期有用但违背科学的行为当作经验来延续;把自己干的过程、想的体会、学的理论写下来,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升华,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是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是由“我感觉要这样干到我明白应该这样干”的过程。“干干、想想、学学、写写”是四种行为,它不是并列关系,是递进关系,后一种行为对前一种行为的提升,每一次的提升都是你的进步。“干干、想想、学学、写写”是不断的循环,多种样式的循环,可以在几天之内循环一次,也可以在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循环一次;可以就某一事件循环一次,也可以就某类事件或几类事件循环一次。如果分别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圈圈把这些无数次循环画下来,再把这些圈圈放在一个以学识道德水平作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你将看到每一个圈圈都是你上升的阶梯,每个新圈圈都在托举你攀登到人生的新高度。这就是一线教师的研究之路,这就是一线教师的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案例。

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加上高考的压力,教育教学围绕高考转,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远。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从此,教育进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阶段。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对自己的角色认知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代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教师正在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转变,在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

如:在《读懂秋天》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广泛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的诗文、音乐、绘画,结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写出评论文章,组内交流,推出人选,班上交流。课堂上学生的配乐朗诵,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歌词唱道:“让世间一切为我感动,因为最美的在心而不在远处”,整节课如同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钢琴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丰富,思想得到升华。

三鹿奶粉事件后的一周内,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社会热点论坛——直击三鹿奶粉事件”,教师在进行有效的指导后,学生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立场,俨然一个新闻发布会。这让我们教师感动,我们的教师已经将社会时事热点搬进课堂,学生已经开始关注社会事件,更为可喜的是,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如此到位,如何发表和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听取发言人的观点,如何进行记录,如何进行提问和质疑,如何进行发言等等,教师一一进行指导。我们的学生表现是如此的让人骄傲,他们有理有据,言辞肯切,充满社会责任感。以学生的表现看,这样的课堂绝不仅仅是这一次。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教师不仅仅是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是以物理学史为线索,讲授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同时,他更强调思想上探究、观念上的探究,整节课都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突出物理教学的文化品位。

在《发展中的化学电源》一课中,教师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化学,欣赏化学,热爱化学,和谐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他围绕“化学电池的发展”线索,即“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的发展线索,培养学生“在化学科技实验中不断改进创新”的发展观和创新意识。

从黑板粉笔到全套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后来有了挂图、辅助黑板,再后来有了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前教师每节课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不够了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口干手酸的年代已经不在了。现在上课资料应有尽有,教室的全套多媒体设备更是将辅助教学做到了极致,电脑进教室,网络进教室已经成为了现实。那么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加入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能,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全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并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调出来。这为教师的备课、授课带来了方便,而且促进了学生更高效的学习。目前,我校已经完全解决了多媒体设施设备的问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网络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已经更多的转向多媒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转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转向技术设备如何有效的辅助学生的学习。为此,我校开展了“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网络化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普通高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应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读写能力培养研究”等课题研究,开发了普通高中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了博客、班级论坛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特级教师赵向军老师关于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他在《无机推断题》的复习课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集相关信息,筛选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经典习题和解题方法要领,并由学生讲解思路、答疑,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了“网上搜集资料——课上学生讲解——生生充分交流——教师适时点评”的教学模式。我校每年组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大赛,27名教师参加我区“信息技术整合”大赛,全区22个一等奖,我校占12个。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转变,教师从黑板粉笔到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技能的转变,促进我们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进而促进了教育的大发展。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些体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体会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