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4 08:58: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张五常先生才华横溢,是天才,是怪才,是老顽童,是金圣叹式的人物,是当前中国及至世界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不走寻常路,他玩世不恭,他特立独行,用他自己独创的,反主流的,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对日常经济现象作出解释,走出了一条经济学研究的康庄大道。他语出惊人,常常提出了和当前所谓的“主流”经济学相左的观点,但细思又合情合理。他师从多位获诺奖的学者,年少成名,堪称中国经济学界第一人。是目前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华人经济学家。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

主要讲了经济学研究,需要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经济学的基础,是避免落入“套套”的思维方式。所以,要避免误入歧途,先要学习这些方法,所以放在第一章。这些研究方法且与其它学科是不一样的,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的,看一遍基本看不懂。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回头来看,来验证,来体会。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二章:从自私说起

任何学科都要有最基础的起点,或者说是基础假设。才有得研究辩论。比如数学上最基础的一加一等于二之类,才有后面的千千万万。经济学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是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团体、政府、国家为起点分析。经济学上所有行为都是个人的决策,但要注意个人决策是武断的。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

经济学第二个基础假设是: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利的。亚当斯密《国富论》精辟的论证了这一点,人人都是在局限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但张五常先生扩展了斯密的说法,认为自私自利也是有害的。张五常的导师阿尔钦论证了自私是为了适者生存,生物学家道金斯又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自私是动物的基因。张五常先生不争论这些,不去争人性本善或恶,而把自私作为一个基础的假设。从而为后面的经济学研究提供辩证基础。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假设。 第三章:缺乏与竞争

首先张五常先生解释了什么叫“物品”(GOODS):产品、商品、服务、关爱、空气、明月清风等“有胜于无”的东西。但其中一类是“多胜于少”的,这才是经济物品。像空气这类有胜于无,但并不是多胜于少的,就不是经济物品。因为有“多胜于少”的情况,所有物品会出现缺乏。既然多胜于少,人们就会为了争取更多而愿意付出点代价,在市场上付出的代价是价格。如果市场不存在的地方,付出的代价不一定是价格,可能是其它东西,比如为了达到目的而牺牲色相。经济学中的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像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就不存在竞争。经济学难就难在社会有竞争。几乎每个经济物品都是有竞争的。包括垄断也是有竞争的,垄断只是压制了一种竞争而增加另一种竞争,如为了获得垄断权的竞争,或者出现替代品。

因为缺乏引起了竞争,就要有游戏规则。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竞争,有关游戏规则就是法律、风俗文化等。这些约束性的办法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权利。这种权利界定就是产权制度了。经济学上的竞争规则,在自由市场上,就是价高者得。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制度。阿尔钦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怎么决定重要”。 为什么由价格作为性竞争准则,因为价高者得是唯一促使人们增加生产来换取所需的准则。人们都尽力多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才大,这样的准则不会造成浪费。其它准则往往造成浪费,比如排队。

价值观是人之常情,但在经济分析时候,若以价值观出发,就不是科学了。经济学不能判断什么是好是坏,其范畴包括三方面,一是在知道局限条件下我们可以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二是有了竞争准则,经济学可以推断人的行为会怎么样,资源的使用会怎么样,财富分配会怎么样。三是要解释游戏规则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最困难的,比如为什么会有租金管制,为什么会有一些现在的制度。从制度经济学出发,以市价定胜负的准则,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这只是千变万化的规则中的一部分。

小结:本章从“有胜于无”的物品概念引出“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再引出“缺乏”的概念,既而产生竞争,竞争就要有规则,自由市场下以价高者得为准则。但是经济学范畴很大,市价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科学,与价值观是不一致的。所以一些基础概念并非字面意思,还有背后深层次的内涵,真正理解较难。

本章层层推理,还是在解释一些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但越来越难,没有经济学基础很多理解不了。幸好当时学得较多,且专攻制度经济学,所以现在往往一目十行快速阅读,也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

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效用”,英文叫utility。往往是开头前两章必须讲清楚的东西,这是后面经济分析的基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这个概念,张五常先生翻译为功用,认为这样比较贴切。这个词是英国经济哲学大师边泌提出的,并提出三个解释,一是功用指快乐或者享乐的指数,二是每个人争取这个指数越高越好,三是一个人收入增加,收入的边际功用会减少。但这种理论被多位经济学大师反对,因为人的快乐感受是不能相比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且功用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选择。张五常先生反对功用,是因为这个词完全是经济学家想像出来的概念,不是事实,不可验证,如空中楼阁。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是什么意思呢?抛开复杂的分析,我简单概括,认为是优先选择的次序。数学中数字可以分为基数和序数,基数就是1斤肉加3斤肉就是4斤肉,而序数就是第1名和第3名,不能相加就是第4名。而效用常用的是后者量度。经济学家费雪研究指出,解释行为只要用边际效用就够了。西方经济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比如我们肚子饿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感觉非常爽,第二个就没这么爽了,如果吃到第十个,可能还是太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也是分析人的选择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设计了效用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明两者物品的选择,简单说就是馒头和稀饭互相替换让人产生相同的爽形成的曲线。这条曲线一定是向左下弯曲的,也就是说,假如效用不变,一个人有甲物越多,就越不想用乙物来替换甲物(因为这时候乙物显得更需要)。从这个曲线可以推导,一个物品价格下降,在效用相同的曲线上对这个物品需求必定上升,因为这个物品价格下降,需要付出其它物品的代价下降了(这个指导需要认真想)。但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类特别是物品,叫吉芬物品,它的价格下降,反而导致需求下降。比如面包,价格下降,买的人少了。因为没钱,只能吃它。但它价格下降,只要花更少钱买它,多的钱买肉去了。这就是对效用理论的反驳。

张五常先生认为,功用概念还是不用为好。因为这个不是真有的,只是经济学家造出来的抽象概念,很难在真实世界观察到并且验证。

小结:效用是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入门分析的基础。但因为其抽象且不易验证,张五常先生不赞成使用,这又是张独立思考的“离经叛道”之处。

第五章:需求定律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说,形成今天的大厦,是由几百年来经济学家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只要谁往里添加了一块砖头,就可以称为经济学家。需求和供给作为经济学大厦的两大支柱,一直是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经济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的。

需求定律是指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这个定律是经济学的灵魂,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在西方经济学上关于这个章节,必定会有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消费者剩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论述,在此不展开。

张五常并没有反对需求定律,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他指出“功用”理论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影响需求的因素也非常多,不一定只是价格。价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需求量与成交量也是两回事,所以对于本定律,应当抛开其它影响因素才有意义。

结论:张五常认为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灵魂,但必须抛开具体的影响因素或者说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才有意义。

张五常经济学术的拼图游戏

经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读《经济解释》有感摘写引用

《经济解释》读后感

读书笔记1拜物教解释

建筑工程经济读书笔记

创意经济读书笔记

经济类图书读书笔记

经济解释第四章读后感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张五常)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