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公共管理学院 2010级土地资源管理硕士

一、全书回顾

《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生活等方面的书,是费孝通教授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阅读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费孝通教授使用的平实朴素的语言和对江村深入细腻的描述。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几十年前江村人民的那种生活场景,可以感受到鲜活的画面,例如江村村民车水的场景,养蚕的场景以及和小贩交易的场景等。本书共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其中有关农业、土地占有和中国的土地问题这些章节是我阅读的重点内容。

二、读书心得

阅读完本书后,我不仅通过作者对江村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有了较深的认 识,而且很自然地把书中描述的一些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拿来与我家乡的情况作比较,如书中第22页提到“大致的观点是,这些祖宗的鬼魂生活在一个和我们非常相像的社会中,但在经济方面他们部分地依靠子孙所作的奉献,这就是定时地烧纸钱、纸衣服和其他纸扎的模拟品。因此,看来死者在阴间的福利还是要有活人来照管的。”这些观点,至今在我的老家仍然是深深地扎根在村民的心中的。费教授描述的是70多年以前的生活场景和观念,但在今天,我家乡的村民仍然保留着这种观念,我在想这是不是落后的一种体现呢?

第32页中提到的“但兄弟之间分家后,仍然可共用一间堂屋(第七章第2节)。祖坟不列入真正的财产,因为它对子孙后代没有任何用处,相反,后代有修缮祖坟的义务。”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随着火葬的推行,现在村民可以拜的祖坟有减少的趋势,因为有些火化后的骨灰没有实行土葬的原因。因此,祖坟也开始变得珍贵起来,特别是村民们都比较迷信,相信风水好的祖坟可以带来好

运。因此,现在的每逢清明重阳的时候,都会出现争祖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年久的祖坟,会在异姓之间展开争夺,或者先后都去拜祭。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时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的一些体会。另外,通过本书,我也领悟到了原来论文还可以这样写,作者通过这种细腻的笔法,为广大社会研究者提高了宝贵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思维。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况且像费教授这种基础资料收集研究法估计也显得过于简单,现在的论文写作可能需要更专注于某方面的研究,如仅仅限于研究土地方面的情况等。但同时也应看到费教授在写作过程中的谨慎态度,尽管资料比较详述,但在需要数据支撑而无法获得时,费教授也坦言了其力所不能胜任,如书中72页提到“选定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在一个时期中,系统地记录消费项目和数量。但本文尚不能提供这一类的数据···”第77页提到“关于商业和手艺是否原来就是从外面传来的一种新的职业,我手头没有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我们有理由猜想一些新的手工艺往往是通过某些渠道从外边引进的···”等,体现了其谨慎的学术态度,这是我们仍然应该学习的。

三、观点解读

书中论述到的关于土地问题的内容是我阅读的重点。本书第十一章论述了关于湖泊、河流道路,农田和土地出租以及所有制等问题。文中提到了雇农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土地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制度,农民都按一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土地,虽然名义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实际上所有权在政府手中,而日常生活和劳动耕作中则由占有者进行使用管理。当今农民不再需要沦为雇农,农业税取消后,农民生产的即是自己所得的。在这方面,我们当今政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深得民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大特色,农民即是在外面无法生存了,回到家乡,依然拥有一份可以保住生存的土地,成为农民心灵的家园。

文中还论述了不在地主的土地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一个中介机构,把这些土地出租给佃户,地主也不亲自上门收租,而是通过这个机构。通过这种模式,大大方便了对土地的管理。不在地主在当今社会也以一定的形式存在,至少在我的家乡,有大批的人已经转入到城市,或者外出务工、定居。但是他们的土地主要是通过口头的方式免费让给亲人或者乡里耕种,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无序状

态。在当今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务工收入远高于留守在农村务农的情况下,土地的价值很难得到重视。这些外出的人把土地转让给其他人耕种,为的不是提高收入,而是不至于让这些良田丢荒。因此,加强土地流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以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大量的低收益的土地,增加留守在农村人口的收入,是当前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文中还提到了关于继承的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当大的儿子对贡献多,所以应该在分家时得到多一份的土地,当小的儿子则应该在尽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后,在父母终老时获得父母份额的田地,使得兄弟之间最终的土地量大体一致。这种继承制度体现一种科学的思维,对儿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制度,要想取得较多的土地,就要对家庭有贡献,就要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障,防止没人养老的情况出现。但是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会越分越小块,不利于耕种和提高效率。我在阅读《中国土地制度史》中看到古代有一种继承制度叫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只有正房的大儿子有继承权,其他子女均无继承权。这种制度,虽然能较好地保障土地不被分块,但对于子女之间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很不公平的。同时父母的子女,同时平等的人,为什么有的可以继承大块的土地财产,有的却一无所得?当然,在古代,估计是没有人权、平等之类的说法的。在当今社会,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走不通,而江村的这种继承制度,估计是比较符合农村的情况的。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费孝通《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学年论文读书笔记费孝通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栗利琴

江村经济与乡土重建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