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5:4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寒 假 社 实 践 报 告

题目:对青年创业现状、项目、制约因素的调查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动物检疫

学号:2010020213 1: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各种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不断拓展了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空间。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农村青年的整体素质始终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是贫困地区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所以正视和着力解决农村青年农民的学习需求,提高农村青年综合素质成为社会责任和新农村建设的动力资源大事。

关键词:农村青年 提高综合素质 新型农民

2:农村青年就业及政府帮扶报告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当前农村青年的现实生活和需求,围绕学习主题,对本县周边大约20名农村青年进行了随机谈话调查,同时对分布在4个村镇的4名青年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身份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结构、从事行业、现实问题等,重点对学习方面的看法、态度、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青年农民有着自立自强的基本精神,渴望实用技能的学习,关注政府优惠政策,崇尚农民发家致富,注重积累子女求学资源,体现了改革发展中农村青年求知、求进、求富,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精神面貌。但是他们面临的信息奇缺、无一技之长、无农产品深加工环境支持的难题,使他们多数停留在传统农生产的落后环境中,导致收入低下、保障不够、生活困难等现象不容忽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人员结构基本情况。4名调查对象中,有3名女性和1名男性,其中1人在25岁以下未婚,1人在30岁以下、2人在35岁以下分别生育一个孩子;有2名农民的配偶先后外出打工;2人从事传统的粮食生产,1人从事小规模养殖,1人从事小企业加工行业。由此看,他们的劳动回报仅停留在自收自支的初级程度,难以追求经济利益的高回报。

2.家庭收入情况。4个家庭中,有3个家庭的年收入在1万之下,占75%,1个家庭年收入在1至3万元之间,占25%。与全国2009年农民平均年收入值相比较高,但与陕西省2009年农民平均年收入约5千元相比,处于绝对下限。分析这一现象,与本县经济总量低和经济基础滞后带来的制约因素,也有生产资源匮乏、产品附加值较低、增收渠道单一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最为直接的主要原因是青年农民知识层次低、思想不解放、缺乏知识创业的观念、没有新信息和新技术,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家庭收入。

3.受教育情况。4名调查对象中,高中(含职高)学历的占50%,初中学历的占50%,而且有两名初中农民当时的学习成绩本来偏低;除一名是团员外,另三人均是群众。调查表明,农村青年的低学历现状,使他们无法从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局限在传统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中。

4.对教育需求的情况。都能认识到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对于创业创收、发家致富的重要性,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掌握进步的生产实用技能。希望学习的方式都选择了成人高校组织的技能培训、当地政府或其他机构组织的短期培训,并且希望学习养殖、种植、烹饪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由此来看,青年农民受年龄、经济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已没有脱产学习提升学历的追求,而渴求能直接应用于现实生产中的实用技能学习,以此靠自身努力利用现有资源适应社会的发展,走在创业的前列,摆脱贫困的窘境,达到致富的人生目标。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医疗保险和养老、子女升学和就业等方面问题。其中有1名调查对象的孩子因上初中,而本村的学校因为生源不足早已摊销,合并到城郊某所学校,必须住校学习,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而且不便照顾,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在该县稍边远的农村。由此看出,以上关注的问题正是当前农村青年难以解决的现实困难,也属于大部分农村民生问题。

三、影响农村青年求学的主要问题 1.农村教育的薄弱淡化了学习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国家政策原因,直接导致农村教育滞后,农村学生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同期城市学生的教育待遇相比,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有相当的差别,随着城乡教育体制的改革,因为资金困难,政府财政支援有限,农村学校被迫停办,合并到城镇学校,许多乡镇的孩子甚至失去了当地就学的基本条件,无形中增加了农民家庭负担,已经保留的农村学校也因条件艰苦工资不高而难一挽留有教学实力的老师,这些最为现实的问题使农村学生的学历基础很薄弱,低学历学生变成低能力劳动力之后,呈现许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2.农村经济条件的低下禁锢了农民思想。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长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农民思想禁锢,难以接收新鲜事物,即或掌握一定领域的生产技术领先于别人,又缺乏信心和胆量,不敢随意扩大规模,停留在家庭小作坊和有限规模中维持,难以发展壮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更难发挥集群效应。同时,相对封闭的农村信息环境与外界活跃的市场信息存在明显的不对等差异,导致生产与销售的严重脱节,影响了农民增收的最大效益化,而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源于农民知识素质的低下。

3.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导致了农民的求知困难。虽然国家多年来一直很关注“三农”问题,以减免各种税费为标志为农村农民减轻负担,并制定各种制度和利用各种机构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但年青农民之间的技术合作仍然不全面不彻底,处于一种单兵作战各自发展的局面,技术、信息、生产基础和资金资源难以整合共享,无论是农产品或经济作物的交易市场不稳定,附加值很小,经济效应低下。一些没有企业和缺乏自然资源的乡镇在取消农业税之后,财政增收乏力,更难自发组织农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困难,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虽然我县在大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开展了“一村一品”活动,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绿色经济,但后序服务不系统,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产品见效慢,开发难,难以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在这种现状面前,农民迈不出菜园,走不进市场,难以突破传统生产模式,产销渠道不畅不稳,农民难以接受市场经济的实战煅炼。

4.农民技能培训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人劳局、民政局、扶贫办等政府单位组织过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知识教育,但还存在项目单

一、内容不符合实际等现象,一般注重城市建设所需的建筑、家电维修、服装加工、建材、焊接、汽修、电工、烹饪、计算机、园艺园林、旅游等方面的培训,与农村生产经济联系不密切,未能形成培养适合农村经济的专业知识和农民本土创业就业的直接目的,大部分农村青年一旦学有所成之后,便走出农村外出务工,形成“孔雀南飞”的局面,农村人材的流失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洪流,荒芜了本已贫瘠落后的农村。

四.解决青年农民学习需求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培养知识性创业性农民奠定基础。农村孩子走向大学的机率较低,许多孩子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后,将回到农村,他们的文化素质对未来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有了扎实的基础文化素质,将使他们在农业领域更易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因农村生源不足而撤校合并到城镇附近的学校,要切实做到“三个加大”,即:加大对合并学校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村走读学生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村镇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如果国家和地方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三个加大”,就永远难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

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传统的种植养植培训是贫困落后地区多年来的传统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更难促进农村规模生产、品牌经济、科技经济。而依靠村镇自身培训很不现实,只能发挥政府的组织力量充分整合人才、信息等资源,建立适合本地农村特点的长效培训机制,有计划地每年组织农村青年集中培训,进行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技术的知识辅导,适时组织精尖人员参观见学,相互交流,开阔视野,同时针对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环境扶持品牌农业生产,深入科技下乡活动,为创业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对于有潜力但见效慢的科技农业项目,政府帮助进行资金扶持和融资支持,为青年农民就地创业引来外力、激活内力。

3.发挥创业农民的示范作用,形成学科技学技能的浓厚纷围。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及市场环境造就了不敢想、不愿做、想不好、做不好的农耕农业小农意识,缺乏闯劲和风险意识,这需要村镇及县级政府进行思想引导,及时发现和宣传现代农业生产中敢为人先、创业有方的先进青年农民典型,让他们在致富的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本地农民解放思想,带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利用村镇换届选举等时机,大力吸收本地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富有成效的年轻农民进入村委会和镇党委班子,形成知识性年轻性农村领导班子,主动争取大学生村官进村入组,更好地发挥组织带动作用。鼓励部分年青农民带头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通过资源整合,辐射带动,影响一片,时机成熟时,政府有关组织帮助创业农民推广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形成统一收购、集约销售、专业营销的局面,为创业农民和下游农户解除后顾之忧。通过多法并举、全程引导和服务,让农民在亲自实践中深刻体会知识农业、知识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形成人人学科技、人人有专长、户户有主业、户户能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局面。

3:总结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培养知识性创业性农民奠定基础。 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发挥创业农民的示范作用,形成学科技学技能的浓厚纷围。

总之,关心年青农民的学习问题,就是关心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治本之策;是改变农村落后生产力的现实需求;是维持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理念的现实检验;是落实党中央“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政治任务。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拿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办法,切实解决青年农民求知求学求富的现实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中国银行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经典之作

法学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寒假实践报告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