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记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礼记*学记》(前三段)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和古代教育教学的一般原则。

2、能流畅、节奏清晰地朗读选文,并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理解选文内容的大意。

2、能流畅、节奏清晰地朗读选文,并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理解各段大意和阐发的教育思想。

2、重点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诵读、讨论 、探疑、释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记》选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的前六段。

二、《礼记》和《学记》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为儒家论礼丛书。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我国古代教育论著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三、听课文录音,教师正音

四、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边听录音边跟读。(要求:把字音读准读熟)

五、请一学生范读第三段。

六、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清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体会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八、讲读课文,疏通文句,领悟文意 (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一)

1、请同学A朗读第一段。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请同学B简单解读第一段,并提出还存疑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译文: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3、请同学C谈谈读完第一段之后的感受。

(二)

1、请男生齐读第二段。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2、请女生派一代表起来简单解读第二段,并提出还存疑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译文: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请同学D谈谈读完第二段之后的感受。

4、师小结: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这一节,从个人到国家论说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以日常生活的常识:璞玉必须雕琢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来比喻人必须受教育,进而推出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后引用名言来证明这一道理。我们耳熟能详的\"师道尊严\",大概就出自这一节的说法。使我们稍感欣慰的是,教师在古代受到尊重,竟成了一种重要的礼节,即使在国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礼的约束而受到特殊待遇。尽管该种特别礼遇是有限的,但毕竟体现了古人对老师的重视。现在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可以用上\"今不如昔\"的说法。如今在好些地方,师道不仅不再尊严,并且教师的地位、待遇也远远落到了官员们、职员们、商人们、演员们等等等等的人群之后,诸多困扰着教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与咱们这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发达的古国不太相称,也与日后的发展不大相称。

(三)

1、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三段: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请同学E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段,并提出有疑问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探疑、释疑。

译文: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请全班同学再次齐读第三段,并注意领会文意。

4、请同学谈谈学完第三段之后的感受,注意联系现实。(全班同学各抒己见)

5、师小结:这节论说教学相长的规律。先采用比喻从反面论证:\"学\"的重要性。来理论阐述教学相长,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最后引用名言证明。结构上与上一段类似。

九、请第

一、二小组齐读前三段,师补充:课文释疑

1、关于\"道\"和\"器\"。古时候,\"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道家用来指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在儒家则用来指维护统治的道德原则。有时候,也借指某种规律、主张、思想学说、道理、方法。器,通常是指国家祭祀用的器,\"成器\"即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理解。孔颖达疏为:\"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己身何长河短。若学,则知己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不教之时,谓己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于不足也。\"

十、请第

三、四小组齐读前三段,师小结: 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有:

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材,懂得大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十一、请全班同学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三段选文,结束本堂课。

《学记》教案

学记

学记

学记

礼记学记

学记有感

《学记》题库

学游泳记

《学记》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

学记教案
《学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记三则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