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礼记学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5 09:08: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

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断句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兑命篇》说:恭敬谦逊,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易解: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易解: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易解: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易解: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

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此之谓乎。

◎易解: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 )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易解: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易解: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易解: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一定要学生提出问题,才加以解答;学生心里有疑难,没有能力表达时,老师才加以开导;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

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君子观察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易解: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譬如:鼓的声音并不相当于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没有鼓的调和就显得不和谐。水的颜色并不相当于五色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五色的配合,没有水为之调和就无法鲜明。至于学者并不等于政府的任何一种官职,然而任何一种官职,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的能力。又如老师,他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不懂得人伦之间的关系了。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易解:伟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种事物;真正伟大可贵的诚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如果能了解这四种情形,就可以立志学习伟大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易解:夏商周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的源头根本,海是河流的归处,先本而后末,这叫做「务本」。

推荐第2篇:《礼记。学记》读后感

2013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读《礼记.学记》有感

龙口一中A区

当我还不是教师,但正在努力变成教师的路上奋斗时,我最先接触到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就是《学记》。当时,只是对照着翻译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但不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内涵。现在成了一位真正的老师,接触到了学生,再看《学记》,才真正领悟到原来这短短的一千二百字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下面就《学记》中阐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谈谈我的理解: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现在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和导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学,自主的学的过程中必有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探索的精神,这是对教师教的回报和挑战,

1同时促使教师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丰富知识,积蓄能量,提高水平,教导学生。

所以教师应把教学相长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追求。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同时教师自身的学同样也促进教的水平,这都体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教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自己首先要成为知识的巨人,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中也得到提高,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甚少到知识渊博,就象鱼儿有了水,小鸟长了翅膀一样,越学他就游的更深,越学就飞的更高。总有一天会直潜底,会击长空,学到了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老师,这是学习的力量。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利用好和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平台,是一件双赢的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填鸭式的课堂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也不符合“教”“学”原则。要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教的落脚点。这也是《学记》中体现的另一个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二、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 即晓喻,

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即不能把知识全盘托给学生,要做到虽然说的话感觉起来很平实,但是其意蕴深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点到为止,这也是启发的精髓之所在。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为了应考,很多时候我们依然选择了“填鸭式”的模式,这就使我们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记》中也提出了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 都是强调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主张“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依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幼者”绝对不是指小孩子,指的是初学者。放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教学要有系统性,教材要有一定的连贯顺序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新知继旧知,以旧引新,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上看了庐山文化教育中心的黄能武先生对

《学记》的讲解,他里边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们初学时很多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实会自自然然得以解决。当我们不能掌握住圣贤学问纲要的时候,我们问出来的问题都不是根本的问题,都是枝末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也给了我一定的启发,在我讲课时,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当时会给予回答,但不会太深,因为我知道,我告诉他们,他们可能也不会懂,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解释完了之后我会说:“你们以后会懂的。”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我也想为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说一句赞美的话:在学习高中生物三本必修时,我之前看到有的学校会按照一二三的顺序讲授,而我们的老师选择在高一时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三,对于难理解的必修二放到高二再学习,因为这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较高一又会有所提升,接受起来也会相应的轻松一些。这就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学记》中所提出的“不凌节而施”,教学就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四、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修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就是“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

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侯,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我们学校就深知其中的益处,所以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比如舞蹈社团、播音主持社团、陶艺社团等,还有多个学习小组,有生化试验小组,英语学习小组等,我认为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社团和学习小组,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对他们的学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里边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我所提到的四个教学原则,这只是我深有感触的。此外,《学记》还主张“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友间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和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谋而合。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同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名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家长认可、学生认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好老师。

推荐第3篇:《礼记·学记》原文

《礼记·学记》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1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兑:说,悦也】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

2 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

3 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diã,蚂蚁做窝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就是这个意思。【蛾:蚁。术:述,遵循】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夏:榎,槚,茶树。楚:荆条】)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

4 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一说:拨弄琴弦,调弦听音】;不通晓鸟兽草木,不会譬喻天时人事,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修之于身】,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说命篇》说:恭敬谦顺,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5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

◎易解:【呻:诵读,吟诵。占:窥视。毕:书简】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易解: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 6 所以兴盛的原因。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易解:【扞格:相互抵触。扞:捍。】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燕:亵渎,轻慢。燕朋:轻慢朋友。燕辟:轻慢老师作的比喻,以为太浅。僻:本来是“辟”,通“譬”】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

7 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zhǎng】善而就其失者也。 ◎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易解: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

8 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易解: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 )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易解: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

9 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尸:祭祀的时候,“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易解: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小声【响应】,重力敲打,则【大声】响应,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庸:夸奖,归功于】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ù】之;语【yù】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10 ◎易解: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一定要学生提出问题,才加以解答;学生心里有疑难,没有能力表达时,老师才加以开导;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君子观察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易解: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譬如:鼓的声音并不相当于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没有鼓的调和就显得不和谐。水的颜色并不相当于五色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五色的配合,没有水为之调和就无法鲜明。至于学者并不等于政府的任何一种官职,然而任何一种官职,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的能力。又如老师,他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不懂得人伦之间的关系了。

11 【服: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为五服。一为“斩衰cuī”: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服丧三年,用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缘,为子女对父母、妻对夫等;二为“齐衰zīcuī”,服丧一年,用次粗的生麻布为丧服,缝衣缘,孙为祖父母、夫为妻等;三为“大功”,服丧九月,用粗麻布为丧服,为堂兄弟、在室堂姐妹、侄妇等;四为“小功”,服丧五月,用稍粗熟麻布为丧服,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再从兄弟、堂侄、侄孙、兄弟之妻、夫之兄弟等;五为“缌sī麻”,服丧三月,用稍细熟麻布为丧服,为曾祖的兄弟、祖父的堂兄弟、父亲隔二代的堂兄弟、本人隔三代的堂兄弟等,是五服内最轻的服制。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就是不穿丧服,露左臂,以白布缠头。同六世祖及更远的亲属为“无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伟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种事物;真正伟大可贵的诚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伟大的天时不固守某个季节】。如果能了解这四种情形,就可以立志学习伟大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

12 谓务本。

◎易解:夏商周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的源头根本,海是河流的归处,先本而后末,这叫做『务本』。

《礼记·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xiǎo,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说,yuâ)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说,yuâ)命》曰.学(敩,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

13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槚)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僻/譬)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14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导)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yuâ)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荅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15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ù)之.语(yù)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推荐第4篇:礼记《学记》全文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 星期二 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 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

1 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 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学生常常再三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教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 叨唠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原文】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因为,课外不习杂曲,课内就学不好琴瑟;课外不习歌咏,课内就学

2 不好诗;课外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课内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课外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努力进修,休息的时候尽兴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搞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师友也就不会违反师友的教诲了。

【原文】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尚书·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现在的教师呢,只知道朗读课文,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他们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求,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进行教学的办法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以致,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师长,只感到学习的困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勉强结业,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育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 【原文】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 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如果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教育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如果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如果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

3 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原因,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是善于通过诱导进行教育的,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原文】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跟着他学了。

【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可见选择师资是不可不慎重从事的。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4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对于教师又能表示感戴之忱。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原文】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些方法。

【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不懂,就不必讲下去了。

【原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译文】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小马初学驾车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原文】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5 【译文】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古时候做学问的人,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密。

【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译文】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最守时刻的人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懂得做学问要从根本着手了。

【原文】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6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荅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推荐第5篇: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读后感

(一)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刻。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礼记学记读后感

(二)

《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后,中国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平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习上,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

礼记学记读后感

(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推荐第6篇:《礼记学记》学习心得

《礼记学记》学习心得

《学记》是《礼记》中的第十八篇,是我国古代最早探索教育规律的理论专著。全文只有1200多字,内容却十分广泛而深刻。句句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们今天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在《学记》中比比皆是,因此重新学习它、认识它,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有巨大帮助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敬业乐群‛‚博习亲师‛‚学不躐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善歌继声,善教继志‛‚师严然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等等,这些理念经常被我们应用,成了我们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几段虽然已是自己早就知道的,但从2000多年前的古书上读到,却又有更深的感受。

一、培养目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其大意为:

学生每年入学,每隔一年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义和章句的能力,辨别他们的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专业思想是否坚定,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对教师是否尊敬。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术上的水平和选择朋友的能力。如果能达到上述的标准,这就叫做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在学业上已能触类旁通,并且在见解行动上能够坚定不移,不再出现反复现象,这就叫做大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化群众、转移社会风俗的效果,并且使远近的人都能悦服而怀念。这就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不断地学着衔土,也能垒积成大蚁巢‛。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是把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结合在了一起,在学生完成七年的学业之后,专业基础知识打好了,政治方向明确了,不仅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能重视‚博习亲师‛与‚论学取友‛。这样的‚小成‛目标,难道不是我们现代教育一直追求,但一直有所欠缺的吗?

在之后第九年完成‚大成‛目标时,学习达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境界,对自己专业知识产生了坚定的信念,最终达到‚强立而不反‛。

这种学习制度的规定,很值得我们重视。它的特点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严格的要求,由浅入深,合乎求知的规律。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与当今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两者结合并进,循序前行。

二、师之引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大意为:

教师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之所以失败的理由,然后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他能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能激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前进;能开导学生,而不是去代求通达做出结论。能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不感到困难;能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代求通达,就能使学生独立钻研。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师生关系就融洽,学习也轻松,又能发挥独立思考,这就是善于启发诱导的结果。

短短几十个字,就把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智能,这一教学中重要的理念阐述得如此清楚,‚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真的要潜心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真正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形成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渠道。让我们的师生关系‚和‛,让学生学习‚易‛,让学生们能‚思‛。这正是《学记》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三、为教之失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其大意为:

现在一般教师,只是一味地诵读简册上的文字,多大量的提问与讲说,只顾追求进度;在进行教学时,又不顾学生是否领悟,结果使他们不能按部就班尽心竭力地去求学,教师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才能,这种教育方法,既违背了教学原则,学生的学习当然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所习专业,感到痛苦,从而怨恨教师,经常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而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得益的地方。将来即使勉强结业,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这种教学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由于这些原因。

读了这段文字,知道这是先辈批判当时教学的精辟批评与指责。但读着读着,想想20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日常教学也何常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老师们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赶紧结课,多留些时间复习;老师们为了完成当堂课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老师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脱离开学生实际……这些情况虽然不是所有老师的行为,但也并非罕见。读了这段文字,对我们现在教育教学应该有很大启发。

《学记》这篇文章,仅仅1200多字。但读起来非常解渴,使我受到很大启发。真的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除了《学记》本身给我带来的启发之外,我又进一步感受到了读书的益处。就像一本书中说到的: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情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许偶尔的一本书,会使你顿悟某个道理,从此使思想产生质的飞跃。也许一本书就可以把你带入一个全新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

也许,我成不了博学者,但我要努力让读书成为我的爱好。

推荐第7篇:礼记学记读后感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礼记学记读后感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自小耳濡目染,谁都能说几句论语中的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话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为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令我受益匪浅的话语却又很多很多,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在教学中我也常常用这句话教育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乱说话就会影响其他人,这样你就是把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强加在了别人身上,在教育中我也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把自己都讨厌的事情强加在学生或者是家长身上,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再三,真正做到“教育”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

礼记学记读后感2

课堂练习,试卷中“名篇名句”题涉及到《礼记·学记》的一个句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同学没有写上。再联系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句子,我感到是时候集中学习《学记》了,于是我整理有关资料,为同学们印发了《学记》全篇,并把它作为课文来研读。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除了完成词句理解外,有意展开思考有关教育的问题,产生了不少感想,我们分几个部分来谈。

今天我们先看开篇两段: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两段谈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其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关键句,它站在治理国家、管理和教化百姓的高度来谈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实在是了不起的思想。

于是我们不禁需要反思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

第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仅仅把教育当成培养人才的途径,当作为经济服务的手段,而忽视了教育和受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学教育已经彻底沦为“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和就业,教育的过程就只剩下了做题和考试。

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重视教育的短线作用,而对于教育“培养健全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等则大大淡化甚至排斥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礼记学记读后感3

《礼记·学记》中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论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读之受益匪浅,古今许多思想原来都源于此。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曰敩学半。”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无穷。大千世界有无穷的奥秘拥有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老师教与学生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亦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新的体验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老师教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会发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叹服。而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时至今日,人们才领悟到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推动个性的发展。读了《学记》之后,在想现在提倡的教育政策,有种返璞归,向原始回归的感觉。

如果真如《学记》中提出的那样老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礼记学记读后感4

《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后,中国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平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习上,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

礼记学记读后感5

《礼记·学记》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意思是说,老师要学会根据一个孩子的家庭职业背景,找到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启发他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许可以从他的家庭关系里面父母的职业找到突破口。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家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平时对待孩子的批评和指责多于鼓励和赞赏,于是,他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这些多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多的关注。

根据这个孩子的个性,我想先从他的纪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这个方面改进,获得认可和成就感,那么其他方面的进步就不是问题了。

9月下旬,我在班会课上郑重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强调职责同时提醒他,作为纪律委员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纪律,文明用语,上课认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等,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态,保证一定管好自己并做好纪律委员。

任命之后没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假期之后学堂孩子们去黄山游学,我特别与陪伴游学的老师们交流,留意并适当引导这个孩子的言行举止。

游学回来,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脏话了,偶尔会有一两次,但只要老师稍微提醒,他马上就会主动认错。一天天过去了,我发现,他已经不说不合适的语言了,上课坐姿也特别端正,各科作业和课堂反馈都有很大进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当众赞赏了这个孩子,并奖励给一本课外书。他特别开心,也许很少真正获得过正面的鼓励,并且被作为榜样效仿,他的自信度和个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心结打开了,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并愿意学习和积极帮助他人,在接下来的全校一日礼仪学习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除此之外,班级卫生每次轮到他打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擦得一尘不染,窗户干净明亮,而且主动细心地将桌椅下面、教室的门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扫得特别干净整洁。

我又利用班会课赞赏他,并且激励他:“老师觉得你不仅可以在清洁卫生方面做榜样,还可以在学业方面做得更好。比如,你的英文单词听写和阅读,只要你花精力,你也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老师相信你,加油!”

我在单词听写测试的前一天特别提醒他:“明天听写好好准备,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第二天测试中,10个单词听写他居然对了6个,在自然拼读课上,如果学了20个词,我不引导,他居然也能自己试着拼出10个以上,如果我给一些帮助,他能够全部拼读出来,我真的特别感动。

现在这个孩子每天都有进步和变化,这让我找到了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我特别感谢学堂带给我们的《礼记·学记》的研修,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无限潜能的,作为老师需要发现每个孩子的特质并适时引导和鼓励;一个孩子只有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才能保持对大千世界浓厚的探索兴趣,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好好善护孩子们最本真的东西。

礼记学记读后感6

那天,我读了《礼记·学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是: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地钻研。

这是关于教与学关系的精辟论述!确实如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学识是如何的浅薄。从而激发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下去……而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自己也能从教中感到一些新的困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从而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确实是能做到细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研习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真正坐到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当然,像这样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教学成绩是优秀的。他们更能为学生做出学习的榜样,给学生好的影响。他们自身不断地成长,也能引领其他教师的成长,更是一个学校成长的中坚力量!他们会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敬重,也会受到社会的赞誉。像这样的老师,真的是无愧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而光荣的称号!

但是,也有一些人却做得远远不够……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对自己现有的知识真的不应该满足。要知道,时代是迅速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地更新的。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那么不去补充新的知识,就会造成知识枯竭,思维凝滞。渐渐地,更会逝去工作的激情与职业的幸福感。那也只能是混天熬晌、百无聊赖地等待着退休,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工作期间才是人一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阶段。如果连工作期间,都是那样消极怠慢,那也只能说,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毫无意义的、失败的。

作为教师,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需要学习的方面真是太多啦!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并且,这些还会随着时代不断地更新换代、充盈完善。如果我们不去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又如何去教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孩子们。作为他们的老师,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还固守着原来的老传统、老观念,那真是要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无情地淘汰掉……对于新生的事物,我们真的不能再持不屑的态度,再怀有观望、消极的心理。这样做的后果,那只能是误人子弟!要知道,作为教师,误人子弟是一件多么后怕的事情!因为教书不像种庄稼,一季没有用心管理,没有好的收成,那也只是误了一季。而对于一届学生来说,如果恰好遇到了不负责任、知识贫瘠的老师,那真的是很不幸的事情!因为,在知识的衔接上,如果出现了断裂,就不容易去弥补……可见,一个不学无术的老师,给学生造成了多么大的严重后果!

任何一位教师,都需要后天的成长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都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课堂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去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称职的教师。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对学生负责,对祖国的明天负责!

推荐第8篇:礼记学记学后感

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第一禁于未发,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在还没有发出来时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在小时,教会他们摆脱可能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当其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更加深刻。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

第三不陵节而施,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也要顾及到一些接受慢的学生。太过急功近利的教学,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这样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相观而善,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且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

虽然《礼记.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

推荐第9篇:十三经注疏礼记学记(版)

学记

陆曰:“郑云:《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於《别录》属《通论》。”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动众,谓师役之事。○宪音献。謏,思了反,徐所穆反。闻音问,声闻。度,大各反。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就,谓躬下之。体,犹亲也。○下,户嫁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策,初革反。

[疏]“发虑”至“学乎”。○正义曰:此一节明虽有馀善,欲化民成俗,不如学之为重。○“发虑宪”者,发,谓起发。虑,谓谋虑。宪,谓法式也。言有人不学,而起发谋虑,终不动众,举动必能拟度於法式,故云“发虑宪”。○“求善良”者,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足以謏闻”者,謏之言小。闻,声闻也。言不学之人,能有片识谋虑法式,求善以自辅。此是人身上小善,故小有声闻也。○“不足以动众”者,众,谓师役也。虽有以小善,恩未被物,若御军动众则不能,故云“不足以动众”也。○“就贤体远”者,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也。○“足以动众”者,以恩被於外,故足以动众也。“未足以化民”者,虽复恩能动众,识见犹浅,仁义未备,故未足以化民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者,君,谓君於上位。子,谓子爱下民。谓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故云“其必由学乎”。学则博识多闻,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轨仪,故可以化民成俗也。○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动众,谓师役之事。○正义曰:“宪,法”,《释诂》文。“謏之言小也”,言謏音近小,故云“謏之言小也”。云“动众,谓师役之事”者,动众以与化民相对,化民事难,动众稍易,故知是师役之事。○注“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正义曰:郑恐所学惟小小才艺之事,故云“所学者,圣人之道”。以其化民成俗,非圣人之道不可。云“在方策”者,下篇“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是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谓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大学、庠、序之官。○琢,丁角反,治玉曰琢。太音泰,后“大学”皆同。《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典,经也。言学之不舍业也。兑,当为“说”字之误也。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兑,依注作“说”,音悦,下《兑命》放此,舍音舍。兑当,徒外反。

[疏]“玉不”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论喻学之为美,故先立学之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者,建国,谓建立其国。君民,谓君长其民。内则设师、保,外则设庠、序以教之,故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者,记者明教学事重,不可暂废,故引《兑命》以证之。言殷相傅说告高宗云“意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经典於学也”。○“其此之谓乎”者,言此经所谓教学为先,则《兑命》“念终始典于学也”。○注“典经”至“今亡”。○正义曰:“典,经也”,《释言》文。言“学不舍业”,即经云“终始思念经典”,是不舍业也。言“高宗梦傅说”者,《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作《说命》三篇。”高宗,殷王武丁,其德高可尊,故号“高宗”。其事具《尚书》篇,见在。郑云“今亡”者,郑不见《古文尚书》故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旨,美也。○肴,户交反。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则睹已行之所短,教则见已道之所未达。○睹,丁古反。行,下孟反,下注“德行”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自反,求诸已也。自强,脩业不敢倦。○强,其丈反,又其良反,下注同。长,丁两反。下注“长稚”、“长者”皆同。《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言学人乃益已之学半。○学学,上胡孝反,下如字。学人,胡孝反。又音教。

[疏]“虽有”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教学相益。○“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者,嘉,善也。旨,美也。虽有嘉美之肴,兼陈列于前,若不食,即不知其肴之美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者,至,谓至极。虽有至极大道,若不学,则不知大道之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者,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已身何长何短。若学,则知已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教然后知困”者,不教之时,谓已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已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於不足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者,凡人皆欲向前相进,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向身,而求诸已之困,故反学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者,凡人多有解怠,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於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已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於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兑命》曰:学学半”者,上“学”为教,音教,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之半也。《说命》所云“其此之谓乎”,言学习不可暂废,故引《说命》以证之。言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礼典于学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於乡,遂在远郊之外。○塾音熟,一音育。术音遂,出注。比年入学,学者每岁来入也。中年考校。中,犹间也。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中,徐丁仲反,注同。间,间侧之间,下同。比,毗志反。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知类,知事义之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乐,五孝反,又音岳,下“不能乐学”同。断句,丁乱反。别,彼列反。趣,七住反。乡,许亮反。比,必履反,一音必利反。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怀,来也,安也。○说音悦。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蛾,鱼起反,注同,本或作蚁。蚍音毗。蜉音孚。《尔雅》云:“蚍蜉,大蚁。”复,扶又反。垤,大结反,《毛诗传》云:“蚁冢也。”

[疏]“古之”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古之教”者,谓上代也。○“家有塾”者,此明学之所在。《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於塾,故云“家有塾”。《白虎通》云:“古之教民者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党有庠”者,党,谓《周礼》五百家也。庠,学名也。於党中立学,教闾中所升者也。○“术有序”者,术,遂也。《周礼》: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有序,亦学名。於遂中立学,教党学所升者也。○“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周礼》天子立四代学,以教世子及群后之子,及乡中俊选所升之士也。而尊鲁,亦立四代学。馀诸侯於国,但立时王之学,故云“国有学”也。○“比年入学”者,比年,谓每年也,谓年年恒入学也。○“中年考校”者,“中”犹间也。谓每间一岁,乡遂大夫考校其艺也。○“一年视离经辨志”者,谓学者初入学一年,乡遂大夫於年终之时,考视其业。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趣乡,习学何经矣。○“三年视敬业乐群”者,谓学者入学三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原而乐之。○“五年视博习亲师”者,言五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博习,谓广博学习也。亲师,谓亲爱其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者,言七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论学,谓学问向成,论说学之是非。取友,谓选择好人,取之为友。“谓之小成”者,比六年巳前,其业稍成,比九年之学,其业小,故曰“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者,谓九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言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而不反”,谓不违失师教之道,谓之大成。“此大学之道也”者,言如此所论,是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记》曰:蛾子时术之”者,谓旧人之《记》,先有此语,记礼者引旧《记》之言,故云“蛾子时术之”。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记》之所云,其此学问之谓乎?○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至“在远郊之外”。○正义曰:此云“术”,《周礼》作“遂”者,此《记》与“党”连文,故知“术”当为“遂”,以声相近而错误也。云“古者仕焉而巳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者,“已”犹退也,谓仕年老而退归者。案《书传说》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归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新穀已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乎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云“门侧之堂谓之塾”者,《尔雅·释宫》文。引《周礼》者,证党、遂之异。案《周礼》:六乡之内,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六遂之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今此经六乡举“党”,六遂举“序”,则馀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此注云“归教於闾里”。其比与邻近,止五家而巳,不必皆有学。云“遂在远郊之外”者,案《周礼》:遂人,掌野之官,百里之外。故知遂在远郊之外。郑注《州长职》云:“序,州党之学。”则党学曰“序”。此云“党有庠”者,乡学曰“庠”,故《乡饮酒》之义云:“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注云:“庠,乡学也。”州党曰序,此云“党有庠”者,是乡之所居党为乡学之庠,不别立序。凡六乡之内,州学以下皆为庠。六遂之内,县学以下皆为序也。皇氏云“遂学曰庠”,与此文违,其义非也。庾氏云“党有庠,谓夏殷礼,非周法”,义或然也。○注“中犹间也。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正义曰:间年,谓下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之类是也。云“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计学者入学多少之间岁,非是乡遂大夫间岁三年入学也。云“《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者,郑引《周礼》“三年大比考校”,则此中年考校,非《周礼》也。故《周礼·乡大夫职》云:“三年大比,而兴贤者能者。”皇氏云“此中年考校亦周法”,非也。皇氏又以此“中年考校”,谓乡遂学也,下文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以下,皆谓国学,亦非也。但应入大学者,自国家考校之耳。其未入大学者,乡遂大夫考校也。○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按《释虫》云:“蚍蜉,大蚁。小者蚁。”是蚁为蚍蜉大者,又云“蚁子”,故云“蚍蜉之子”也。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皮弁,天子之朝朝服也。祭菜,礼先圣先师。菜,谓芹藻之属。○朝朝,并直遥反。芹音勤。藻音早。《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宵之言小也。肄,习也。习《小雅》之三,谓《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也。此皆君臣宴乐相劳苦之诗,为始学者习之,所以劝之以官,且取上下相和厚。○宵音消。肄,本又作肆,同,以二反,注同。乐音洛。劳,力告反,又如字。为,于伪反。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鼓箧,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也。孙,犹恭顺也。○箧,古协反。孙音逊,注及下皆同。警,京领反。○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收,谓收敛整齐之。威,威仪也。○夏,古雅反,注同。槄,吐刀反。《尔雅》云:“槄,山槚。”扑,普卜反,《尚书》云:“作教刑。”挞,他达反。禘不视,学游其志也。禘,大祭也。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考校,以游暇学者之志意。○禘,大计反。斿音由,本亦作游。暇,户嫁反,旧古雅反。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使之悱悱愤愤,然后启发也。○语,鱼庶反。悱,芳鬼反。愤,扶粉反,一本直作“悱愤”。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学,教也,教之长稚。○学,胡孝反,注同。躐,音里辄反。稚,直吏反。此七者,教之大伦也。伦,理也。自大学始教至此,其义七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官,居官者也。士,学士也。

[疏]“大学”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天子诸侯教学大理,凡有七种,各依文解之。○“大学始教”者,大学,谓天子诸侯使学者入大学,习先王之道矣。熊氏云:“始教,谓始立学教。”“皮弁祭菜”者,谓天子使有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蘋藻之菜也。○“示敬道也”者,崔氏云:“著皮弁,祭菜蔬,并是质素,示学者以谦敬之道矣。”○注“祭菜”至“先师”。○正义曰:熊氏云:“以注„礼先圣先师‟之义解经。„始教‟谓始立学也。若学士春始入学,唯得祭先师,故《文王世子》云:„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唯祭先师。‟巳不祭先圣,故《大胥》„春释菜合舞‟,郑云:„释菜,礼先师。‟是春始入学,不祭先圣也。”皇氏云:“以为„始教,谓春时学始入学也‟,其义恐非。”○“《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宵,小也。肄,习也。当祭菜之时,便歌《小雅》,习其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取其上下之官,劝其始学之人,使上下顺序也,故云“官其始也”。亦谓以官劝其始也。○注“宵之”至“和厚”。○正义曰:宵,音近小,故读从“小”。按《乡饮酒礼》、《燕礼》皆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又襄四年穆叔如晋,歌《小雅》三篇,故知“《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也”。云“为始学者,习之所以劝之以官者,《小雅》三篇,皆君臣燕乐及相劳苦。今为学者歌之,欲使学者得为官,与君臣相燕乐,各自劝励,故云“所以劝之以官也”。此云“始者”,谓学者始来入学,故云“始入学习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入学,谓学士入学之时,大胥之官,先击鼓以召之。学者既至,发其筐箧,以出其书,故云“鼓箧”也。所以然者,欲使学者“孙其业”,谓恭顺其所持经业。○注“鼓箧”至“业也”。○正义曰:鼓,谓击鼓,故《大胥》云:“用乐者,以鼓征学士。”《文王世子》云:“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文王世子》云:谓天子视学之时,击鼓警众也。若是凡常入学用乐,及为祭祀用乐者,“以鼓徵学士”是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学者不劝其业,师则以夏、楚二物以笞挞之。所以然者,欲令学者畏之,收敛其威仪也。○注“夏槄”至“礼者”。○正义曰:《尔雅·释木》云:“槄,山槚。”郭景纯云:“今之山楸。”卢氏云:“扑作教刑。”是扑挞犯礼者。○“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夏氏云:“禘,大祭,在於夏。”天子诸侯视学之时,必在禘祭之后。“未卜禘”,谓未为禘也。禘是大祭,必先卜,故连言之。是未为禘祭,不视学。所以然者,欲游其学者之志,谓优游纵暇学者之志,不欲急切之,故禘祭之后,乃视学考校优劣焉。○注“禘大”至“考校”。○正义曰:“禘,大祭”,《尔雅·释天》文。云“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者,谓於夏祭之时,既为禘祭之后,乃视学考校。当祭之年,故云“未卜禘,不视学”。若不当禘祭之年,亦待时祭之后,乃视学也。此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视学也。若大礼视学,在仲春、仲秋及季春,故《文王世子》云:“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注云:“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於是时也,天子则视学焉。”《月令》:“季春大合乐,天子率三公九卿而视学焉。”与此别也。视学既在夏祭之后,则天子春秋视学,亦应在春秋时祭之后。此举“未卜禘,不视学”,则馀可知也。熊氏云:“此禘谓夏正郊天,视学谓仲春视学。若郊天则不视学。”若如熊氏义,礼不王不禘,郑注何得云“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既连诸侯言之,则此禘非祭天。熊说非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者,时观,谓教者时时观之,而不丁宁告语。所以然者,欲使学者存其心也。既不告语,学者则心愤愤,口悱悱,然后启之,学者则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教学之法,若有疑滞未晓,必须问师,则幼者但听长者解说,不得辄问,推长者谘问,幼者但听之耳。○“学不躐等也”者,学,教也。躐,逾越也。言教此学者,令其谦退,不敢逾越等差。若其幼者辄问,不推长者,则与长者抗行,常有骄矜。今唯使听而不问,故云“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者,伦理也。言前七等之事,是教学大理也。○“记曰”至“谓乎”,引旧记结上七事。“凡学”,谓学为官,学为士者。“官先事,士先志”者,若学为官,则先教以居官之事。若学为士,则先喻教以学士之志。故先七事,皆是教学居官及学士者。○“其此之谓乎”者,记者所云:其此在上七事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有居,有常居也。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操缦,杂弄。○操,七刀反,注同。缦,未但反。杂,徂合反。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广譬喻也。依或为衣。○依,於岂反,注皆同。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杂服,冕服、皮弁之属。杂,或为推。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兴之言喜也,歆也。艺,谓礼、乐、射、御、书、数。○兴,虚应反。歆,许金反。故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藏,谓怀抱之。脩,习也。息,谓作劳休止於之息。游,谓閒暇无事於之游。○閒音闲。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之谓乎!敬孙,敬道孙业也。敏,疾也。厥,其也。学者务及时而疾,其所脩之业乃来。○乐其,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离,力智反。

[疏]“大学”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论教学之道,必当优柔宽缓,不假急速,游息孙顺,其学乃成。○“大学之教也,时”者,言教学之道,当以时习之。○“教必有正业”者,正业,谓先王正典,非诸子百家,是教必用正典教之也。○“退息必有居”者,退息,谓学者疲倦而暂休息。有居,谓学者退息,必有常居之处,各与其友同居,得相谘决,不可杂滥也。○“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者,此以下并正业积渐之事也。此教乐也。乐主和,故在前,然后须以积渐,故操缦为前也。操缦者,杂弄也。弦,琴瑟之属。学之须渐,言人将学琴瑟,若不先学调弦杂弄,则手指不便;手指不便,则不能安正其弦。先学杂弄,然后音曲乃成也。○“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者,此教诗法者。诗是乐歌,故次乐也。博,广也。依,谓依倚也,谓依附譬喻也。若欲学诗,先依倚广博譬喻。若不学广博譬喻,则不能安善其诗,以诗譬喻故也。○“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者,此教礼法也。前诗后礼,亦其次也。杂服,自衮而下至皮弁至朝服玄端服属。礼谓《礼经》也。《礼经》正体在於服章,以表贵贱。今若欲学礼,而不能明杂衣服,则心不能安善於礼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者,此总结上三事,并先从小起义也。兴,谓歆喜也,故《尔雅》云:“歆、喜,兴也。”艺,谓操缦、博依、六艺之等。若欲学《诗》、《书》正典,意不歆喜其杂艺,则不能耽玩乐於所学之正道。○“故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者,故,谓因上起下之辞。学虽积渐,故君子之人为学之法,恒使业不离身。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脩,谓脩习不能废也。息,谓作事倦息之时而亦在学也。游,谓閒暇无事游行之时亦在於学,言君子於学无时暂替也。“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者,此明亲师爱友也。然,如此也。若能藏、脩、游、息、游,无时暂替,能如此者,乃能安其所学业。言安学业既深,必知此是深由本师,故至於亲爱师也。○“乐其友”者,师既获亲,而同志之友亦被於乐重。然前三年乐群,五年亲师,亲师在乐群之后,而此前亲后乐友者,群即友也,为义然也。前明始学,故乐友在前。此明学业已成,故亲师为首矣。○“而信其道”者,其道,已道也。既亲师乐友,已道深明,心自说信,不复虚妄。一云:信师友之道,前安学,故乃亲师乐友,后乃信道也。○“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者,“辅”即友也,友主切磋,是辅已之道深远也。“离”犹违也。已道深明,不复虚妄,心自信之。若假令违离师友,独在一处而讲说,不违反於师友昔日之意旨,此则强立不返也。○“《兑命》曰”者,引《尚书》合结之。○“敬孙务时敏”者,此句结积习也。当能敬重其道,孙顺学业,而务习其时,疾速行之,故云“敬孙务时敏”。敏,犹疾速也。○“厥脩乃来”者,此句结亲师敬道也。厥,其也。若敬孙以时,疾行不废,则其所脩之业乃来。谓所学得成也,所以尊师乐友。“其此之谓乎”者,《兑命》所云,其此经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呻,吟也。占,视也。简谓之毕。讯,犹问也。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呻,或为慕。讯,或为訾。○呻音申,一音亲,吟也。占,敕沽反,视也。讯,字又作谇,音信,问也。呻吟,鱼金反,又作訡,同。难,乃旦反。訾,才斯反,又音紫。言及于数,其发言出说,不首其义,动云“有所法象”而已。○数,色住反。进而不顾其安,务其所诵多,不惟其未晓。使人不由其诚,由,用也。使学者诵之而为之说,不用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材,道也,谓师有所隐也。《易》曰“兼三材而两之”,谓天地人之道。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施,始移反,下同。悖,布内反。佛,本又作拂,扶弗反。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隐,不称扬也。不知其益,若无益然。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速,疾也。学不心解,则亡之易。○去,如字,又起吕反。解,胡买反。忘,亡亮反。之易,以豉反,下文注皆同音。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刑犹成也。

[疏]“今之”至“由乎”。○正义曰:此一节论教者违法,学者所以不成,是今师之失,故云“今之教者”。○“呻其占毕”者,此明师恶也。呻,吟也。占,视也。毕,简也。故《释器》云:“简谓之毕。”言今之师,不晓经义,但诈吟长咏,以视篇简而已。○“多其讯”者,讯,问难也。既自不晓义理,而外不肯默然,故假作问难,诈了多疑,言若已有解之然也。○“言及于数”者,数,谓法象。既不解义理,若有所言,而辄诈称有法象也。○“进而不顾其安”者,务欲前进诵习使多,而不曾反顾其义理之安,不谓义理危辟而不自知也。○“使人不由其诚”者,人,谓学者也。由,用也。诚,忠诚。使学者诵文,而已为之说义,心皆不晓而猛浪,是不用己之忠诚也。○“教人不尽其材”者,材,道也。谓已既不晓其义,而纵有所悟者,又不能多,恒恐人胜之,故凡有所知,又为所隐,惜不尽其道也。○“其施之也悖”者,谓教者有上五者之短,故施教於人,违背其理也。○“其求之也佛”者,佛,戾也,教者佛戾也。教者既背违其理,其学者求之则又违戾。受学者心既不解,求问於师,师又不晓违戾义意也。○“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者,由师教既悖,而受者又违,故受学者弟子不荷师教之德,乃隐没其师之学,而憎疾其师也。“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者,师说既不晓了,故弟子受之,苦其难。既难不解,故不自知其有益。○“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者,学者勉力自强,虽得终竟其业,为心不晓解,其亡去之必速疾矣。○“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者,刑,犹成也。言师教弟子不成,由此在上诸事,故云“其此之由乎”。其此之由在上,谓此经文也。以例推之,前文云“其此之谓乎”,则是他书所云其此经之谓乎。○注“其发”至“而已”。○正义曰:“其发言出说,不有其义”者,首,犹本也。教者为弟子发言出说,不本其义理,谓不解此义之言也。云“动云有所法象而已”者,既不解义理,举动所云则言此义有所法象,犹若一则称配大一,二则称配二仪,但本义不然,浪为配当。○注“务其”至“未晓”。○正义曰:“务其所诵多”者,谓师务欲得所诵使多,释经“进”也。云“不惟其未晓”者,惟,思也,不思其诵得未晓解者,释经“不顾其安”也。○注“使学”至“其诚”。○正义曰:“使学者”解经“使人”也,而“为之说”解经“不用其诚”也。言师为学者而说,不用其忠诚实之心,以心不解,诳惑学者。○注“材道”至“之道”。○正义曰:郑恐“材”是材艺,故以“材”为道。道,谓道理。言教人道理。引“《易》曰”者,《易·说卦》文也。但伏羲书上法天,下法地,中法人,谓之三材。《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材各有其两,故云“兼三材而两之”,而有六爻也。郑引之,证“材”为道也。○注“教者”至“失问”。○正义曰:教者言非,是其施之也悖;学者失问,是其求之也佛。

大学之法,禁於未发之谓豫,未发,情欲未生,谓年十五时。○禁,居鸩反。欲音欲。当其可之谓时,可,谓年二十,时成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陵节,谓不教长者、才者以小,教幼者、钝者以大也。施,犹教也孙,顺也。○钝,徒困反。相观而善之谓摩。不并问,则教者思专也。摩,相切磋也。○摩,莫波反,徐亡髲反。思,息吏反。磋,七多反。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兴,起也。

[疏]“大学”至“由兴”也。○正义曰:此一节论教之得理,则教兴也。○“禁於未发之谓豫”者,发,谓情欲发也。豫,逆也。十五以前,情欲未发,则用意专一,学业易入。为教之道,当逆防未发之前而教之,故云“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者,可,谓年二十之时。言人年至二十,德业已成,言受教之端,是时最可也。○“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者,陵,犹越也。节,谓年才所堪。施,犹教也。孙,顺也。谓教人之法,当随其年才,若年长而聪明者,则教以大事,而多与之;若年幼又顽钝者,当教以小事,又与之少,是不越其节分而教之,所谓“孙,顺也”,从其人而设教也。○“相观而善之谓摩”者,善,犹解也。受学之法,言人人竞问,则师思不专,故令弟子共推长者能者一人谘问,馀小不能者,但观听长者之问答,而各得知解。此朋友琢磨之益,故谓之“摩”也。○“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者,结上四者。兴,起也。四事并是教成之所起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教不能胜其情欲。格,读如“冻冫各”之“冫各”。扞格,不可入之貌。○扞,胡半反,注同。格,胡客反,又户隔反。扞格,不入也,注同。胜音升,又升证反。冫各,胡客反,下同。此二字并从冫各,或水旁作非,一音户各反。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过则思放也。○过,姑卧反。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小者不达,大者难识,学者所惑也。○坏者怪,徐户拜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相观也。燕朋逆其师。燕,犹亵也。亵其朋友。○燕音燕。亵,息列反,下同。燕辟废其学。亵师之譬喻。○辟音譬,注及下“罕辟”同。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废,灭。

[疏]“发然”至“废也”。○正义曰:此一节论学不依理,教之废耳。○“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者,发,谓情欲既生也。扞,谓拒扞也。格,谓坚强。若情欲既发而后乃禁,教则扞格於教,教之不复入也。是教弱而欲强,为教不胜矣。○“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者,时过,谓学时巳过,则心情放荡,虽欲追悔欲学,精明巳散,徒勤苦四体,终难成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者,杂施,谓教杂乱无次越节,则大才轻其小业,小才苦其大业,并是坏乱之法,不可复脩治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者,独学,谓独自习学而无朋友。言有所疑,无可讠咨问,则学识孤偏鄙陋,寡有所闻也。○“燕朋逆其师”者,以前四条皆反上教之所兴,此“燕朋”、“燕譬”,特加二条,不与上相对。燕朋,谓燕亵朋友,不相遵敬,则违逆师之教道也。○“燕譬废其学”者,譬,譬喻也。谓义理钩深,或直言难晓时,须假设譬喻,然后可解。而堕学之徒,好亵慢笑师之譬喻,是废学之道也。○“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者,结上六事,是废学之由。前兴有四,后废有六者,庾云:“不亵朋友及师之譬喻,自是学者之常理。若不为燕朋、燕譬,则亦不足以致兴。”言若作此燕朋、燕譬,则学废朁矣。○注“格读”至“之冫各”。○正义曰:言格是坚强,譬如地之冻,则坚强难入,故云“如冻冫各之冫各”。但今人谓地坚为冫各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杂也。开,为发头角。○道音导,注“道示”及下同。强,沈其良反,徐其两反,下同。为,于伪反,下“为学者”同。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思而得之则深。

[疏]“君子”至“喻矣”。○正义曰:此一节明君子教人方便善诱之事。○“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者,喻,犹晓也;道,犹示也;牵,谓牵逼。师教既识学之废兴,故教喻有节,使人晓解之法,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巳。若人苟不晓知,亦不逼急,牵令速晓也。○“强而弗抑”者,抑,推也。谓师微劝学者,使神识坚强,师当随才而与之,使学者不甚推抑其义而教之。○“开而弗达”者,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巳,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道而弗牵则和”者,此下三句,释上三事之所由也。若心苟不晓而牵逼之,则彼心必生忿恚,师与弟子不复和亲。今若但示正道,宽柔教之,则彼心和而意乃觉悟也。○“强而弗抑则易者,贺氏以为:师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则受者和易,和易亦易成也。○“开而弗达则思”者,但开发义理,而不为通达,使学者用意思念,思得必深,故云“则思”也。○“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者,结上三事之功,若师能教弟子如此三事,则可谓“善教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失於多,谓才少者。失於寡,谓才多者。失於易,谓好问不识者,失於止,谓好思不问者。○好,呼报反,下“好思”、“好述”同。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疏]“学者”至“者也”。○正义曰:此一节明教者识学者之心,而救其失也。故云“学者有四失,教者必先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者,一失也。假若有人才识浅小,而所学贪多,则终无所成,是失於多也。○“或失则寡”者,二失也。或有人才识深大,而所学务少,徒有器调,而终成狭局,是失於寡少也。○“或失则易”者,三失也。至道深远,非凡浅所能,而人不知思求,唯好泛滥外问,是失在轻易於妙道,故云“或失则易”,此是“学而不思则罔”。○“或失则止”者,四失也。人心未晓知,而不肯谘问,惟但止住而自思之,终不能达其实理,此失在於自止也。此是“思而不学则殆”。○“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者,结前四失,是由人心之异故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者,结救失四事。师既前识其四心之不同,故后乃能随失而救之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者,使学者“和易以思”,是长善,使学者无此四者之失,是救失,唯善教者能知之。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放傚。○长,丁丈反,下文及注同。教如字,一本作学,胡孝反。放,方往反。傚,胡教反。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之,其言少而解。臧,善也。○臧,子即反。解,胡买反,下文注同。

[疏]“善歌”至“志矣”。○正义曰:此一节论教者若善,则能使学者继其志於其师也。言学者继师之志,记者以善歌而比喻之,故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歌,谓音声和美,感动於人心,令使听者继续其声也。○“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者,设譬既毕,故述其事,而言善教者必能使后人继其志,如善歌之人能以乐继其声,如今人传继周、孔是也。○“其言也约而达”者,此释所以可继之事。言善为教者,出言寡约,而义理显达易解之。○“微而臧”者,微,谓幽微。臧,善也。谓义理微妙,而说之精善也。○“罕譬而喻”者,罕,少也。喻,晓也。其譬罕少而听者皆晓。○“可谓继志矣”者,能为教如上,则可使后人继其志意。不继声而继志者,本为志设,故不继声也。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美恶,说之是非也。长,达官之长。○恶,乌路反,又如字。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弟子学於师,学为君。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师善则善。《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四代:虞、夏、殷、周。

[疏]“君子”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为师法。君子,谓师也。教人至极之美,可以为君长之事。○“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者,三王、四代所以敬师,随器与之,是至学之易;随失而救之,是至学之难。○“而知其美恶”者,罕譬而喻,言约而达,是为美。反此则为恶也。○“然后能博喻”者,博喻,广晓也。若知四事为主,触类长之,后乃得为广有晓解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者,前能广解,后乃可为人作师也。○“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者,为师是学优,学优宜仕,故能为一官之长也。○“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者,既能治一官之长有功,能为一国之君也。○“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师既有君德,则弟子就师可学为君之德,故前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即是学能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者,师善,则能教弟子,弟子则能为君,故弟子必宜慎择其师,不可取恶师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者,引旧《记》结此择师之重也。三王,谓夏、殷、周,四代,则加虞也。言三王、四代虽皆圣人,而无不择师为慎,故云“唯其师”。庾云:“举四代以兼包三王,所以重言者证前云“择师不可不慎”,即此“唯其师”之谓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尊敬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尸,主也,为祭主也。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尊师重道焉,不使处臣位也。武王践阼,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颛音专。顼,许玉反。与音馀。齐,侧皆反,下同。奉,芳勇反。折,之设反。

[疏]“凡学”至“师也”。○正义曰:此一节论师德至善,虽天子以下,必须尊师。○“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者,二,谓当其为尸及师,则不臣也。此文义在於师,并言尸者,欲见尊师与尸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者,若不当其时,则臣之。案《钩命决》云:“暂所不臣者五,谓师也,三老也,五更也,祭尸也,大将军也。”此五者,天子诸侯同之。此唯云尸与师者,此经本意据尊师为重,与尸相似,故特言之,所以唯举此二者,馀不言也。又按《钩命决》云:“天子常所不臣者三,唯二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之君。不臣二王之后者,为观其法度,故尊其子孙也。不臣妻之父母者,亲与其妻共事先祖,欲其欢心。不臣夷狄之君者,此政教所不加,谦不臣也。诸侯无此礼。”○“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者,此证尊师之义也。此人既重,故更言大学也。诏,告也。虽天子至尊,当告授之时,天子不使师北面,所以尊师故也。○注“尊师”至“之言”。○正义曰:“武主践阼”以下,皆《大戴礼·武王践阼篇》也。云“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者,武王言黄帝、颛顼之道恒在於意,言意恒念之,但其道超忽已远,亦恍惚不可得见与。与,语辞。今检《大戴礼》唯云“帝颛顼之道”,无“黄”字,或郑见古本不与今同,或后人足“黄”字耳。云“丹书”者,师说云:“赤雀所衔丹书也。”云“端冕”者,谓衮冕也。其衣正幅与玄端同,故云“端冕”。故皇氏云“武王端冕”,谓衮冕也。《乐记》“魏文侯端冕”,谓玄冕也。云“师尚父亦端冕”者,案《大戴礼》无此文,郑所加也。云“西折而南,东面”者,案《大戴礼》唯云“折而东面”,此“西折而南”,“南”字亦郑所加。云“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者,皇氏云:“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故西面。”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徒之教,则师东面,弟子西面,与此异也。其“丹书”之言,案《大戴礼》云:“其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瑞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与《瑞书》同矣。“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倾其世。王闻书之言,惕然若惧,退而为戒,书於席之四端为铭”,及几、鉴、盂、盘、楹、杖、带、屦、剑、矛为铭,铭皆各有语,在《大戴礼》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从,随也。庸,功也。功之,受其道,有功於巳。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言先易后难,以渐入。○说音悦。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从,读如“富父舂戈”之舂。舂容,谓重撞击也,始者一声而已。学者既开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如撞钟之成声矣。从,或为松。○撞,丈江反。叩音口。从,依注读为舂,式容反。父音甫。重,直用反。复,扶又反。此皆进学之道也。此皆善问善答也。

[疏]“善学”至“道也”。○正义曰:此一节明善学及善问,并善答不善答之事。○“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者,受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故师体逸豫,而弟子所解又倍於他人也。○“又从而庸之”者,庸亦功也。所得既倍於他人,故恒言我师特加功於我者,是“从而功之”也。○“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者,此明劣者也。巳既闇钝,故师体勤苦,而功裁半於他人也。○“又从而怨之”者,已既闇钝,而不自责已不明,乃反怨於师,独不尽意於我也。○“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者,此明能问者。问,谓论难也。攻,治也。言善问之人,如匠善攻治坚木,先斫治其濡易之处,然后斫其节目。其所问师之时,亦先问其易,后问其难也。○“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者,言问者顺理,答者分明,故及其经久,师徒共相爱说,以解义理。○“不善问者反此”者,若闇劣不解问之人,则与能问者意反也。谓先问其难,心且不解,则答问之人,不相喜说,义又不通也,故云“反此”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者,向明问,此明答也。以为设喻譬,善能答问难者,如钟之应撞,撞小则小鸣应之,撞大则大鸣应之。能答问者,亦随彼所问事之大小而答之。○“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者,又以钟为喻也。○“不善答问者反此”者,谓不善答他所问,则反此。上来之事,或问小而答大,或问大而答小,或暂问而说尽,此皆无益於所问,故云“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者,言上善问善答,此皆进益学者之道也。○注“从谓”至“之舂”。○正义曰:舂,谓击也。以为声之从容,言钟之为体,以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言善答者,亦待其一问然后一答,乃后尽说义理也。按《左传》文十一年冬,叔孙得臣败狄於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以戈扌春长狄喉而杀之,是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学者论之。此或时师不心解,或学者所未能问。○难,乃旦反。必也其听语乎。必待其问乃说之。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舍之须后。○语,鱼据反,下同。舍音舍,又如字,下注同。

[疏]“记问之”至“舍之可也”。○正义曰:此一节论教者不可为记问之学。又教人之时,不善教学者,谓心未解其义,而但逆记他人杂问,而谓之解。至临时为人解说,则先述其所记而示人,以其不解,无益学者,故云“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者,听语,谓听其问者之语。既不可记问,遂说教人之时,必待学者之问,听受其所问之语,然后依问为说之也。○“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者,若受业者才力苟不能见问,待愤愤悱悱之间,则师然后乃示语之矣。○“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者,弟子既不能问,因而语之,语之不能知,且舍住,待后别更语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仍见其家锢补穿凿之器也。补器者,其金柔乃合,有似於为裘。○冶音也。锢音固。穿,字又作{穴身},音川。凿,在洛反。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仍见其家桡角幹也。桡角幹者,其材宜调,调乃三体相胜,有似於为杨柳之箕。○箕音基,注同。桡,而小反,下同,曲屈也,一音乃孝反。幹,古旦反。胜音升,任也,一本作称,尺证反。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以言仍见则贯,即事易也。○始驾者,一本作“始驾马者”。贯,古患反,习也。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学矣。仍读先王之道,则为来事不惑。

[疏]“良冶”至“於学矣”。正义曰:此一节论学者数见数习,其学则善,故三譬之。此为第一譬。良,善也。冶,谓铸冶也。○裘,谓衣裘也。言积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其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者,此第二譬,亦世业者。箕,柳箕也。言善为弓之家,使幹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者,此第三譬,明新习者也。始驾者,谓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反之者,驾马之法。大马本驾在车前,今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故云“反之,车在马前”,所以然者,此驹既未曾驾车,若忽驾之,必当惊奔,今以大马牵车於前,而系驹於后,使此驹日日见车之行,其驹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言学者亦须先教小事操缦之属,然后乃示其业,则道乃易成也。○“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学矣”者,结上三事。三事皆须积习,非一日所成,君子察此三事之由,则可有志於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以此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丑或为之计。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於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当犹主也。五服,斩衰至緦麻之亲。○当,丁浪反,主也,下及注皆同。治,直吏反。

[疏]“古之”至“不亲”。○正义曰:此一节论弟子当亲师之事,各依文解之。○“比物丑类”者,既明学者仍见旧事,又须以时事相比方也。物,事也。言古之学者,比方其事以丑类,谓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则事学乃易成。既云古学如斯,则今学岂不然?○“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者。○此经论师道之要,以馀事譬之。此以下四章,皆上比物丑类也。鼓,革也。当,主也。五声:宫、商、角、徵、羽。言鼓之为声,不宫不商,故言“无当於五声”,而宫商等之。五声不得鼓,则无谐和之节,故云“弗得不和”也。所以五声必鼓者,为俱是声类也。若奏五声,必求鼓以和之而巳,即是比类也。○“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者,“水”谓清水也。五色:青、赤、黄、白、黑。章,明也。言清水无色,不在五色之限,无主青黄,而五色画缋者,不得水则不分明,故云“弗得不章”也。五色是其水之出也,故五色须水,亦其类也。○“学无当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者,本学先王之道也。五官:金、木、水、火、土之官也。夫学为官之理,本求博闻强识,非主於一官,而五官不得学,则不能治,故云“弗得不治”也。故化民成俗,必由学乎!能为师,然后能为君长,故“官”是学之类也。○“师无当於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者,师,教之师也。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緦麻也。师於弟子,不当五服之一也,而弟子之家,若无师教诲,则五服之情,不相和亲也,故云“弗得不亲”,是师情有在三年之义,故亦与亲为类。

君子曰:“大德不官,谓君也。大道不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於一物。大信不约,谓若“胥命于蒲”,无盟约。○约,徐於妙反,沈于略反,注同。大时不齐。或时以生,或时以死。○齐如字。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学矣。”本立而道生。言以学为本,则其德於民无不化,於俗无不成。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始出一勺,卒成不测。○原,本又作源。委,於伪反,注同。勺,时酌反。

[疏]“君子”至“务本”。○正义曰:此一节论学为众事之本。○“君子曰”者,记者引君子之言,故云“君子曰”也。“大德不官”者,大德,谓圣人之德也。官,谓分职在位者。圣人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故云“大德不官”也,不官而为诸官之本。○“大道不器”者,大道,亦谓圣人之道也。器,谓物堪用者,夫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故云“不器”,不器而为诸器之本也。《论语》云“君子不器”,又云“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是也。○“大信不约”者,大信,谓圣人之信也。约,谓期要也。大信,不言而信。孔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不言而信,是大信也。大信本不为细言约誓,故云“不约”也,不约而为诸约之本也。“大时不齐”者,大时,谓天时也。齐,谓一时同也。天生杀不共在一时,犹春夏华卉自生,荠麦自死,秋冬草木自死,而荠麦自生,故云“不齐”也,不齐为诸齐之本也。○“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者,结之也。若能察此在上四者之事,则人当志学为本也。庾云:“四者,谓不官为群官之本,不器为群器之本,不约为群约之本,不齐为群齐之本。言四者莫不有本,人亦以学为本也。”○“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者,言三王祭百川之时,皆先祭河而后祭海也。或先祭其源,或后祭其委,河为海本,源为委本,皆曰川也,故总云“三王之祭川”。源、委,谓河海之外,诸大川也。○“此之谓务本”者,先祭本,是务重其本也。本小而后至大,是小为大本。先学然后至圣,是学为圣本也。○注“谓若”至“盟约”。○正义曰:案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左氏云:“不盟也。”杜云:“不歃血也。”案彼直以言语相告命,非大信之事,引之者,取其不盟之一边,而与此不约相当,故引证。○注“源泉”至“不测”。○正义曰:皇氏以为河海之外,源之与委”也,今依用焉。或解云:“源则河也,委则海也。”申明先河而后海,义亦通矣。云“始出一勺,卒成不测”者,《中庸》篇云:“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鲛龙生焉。”是其始一勺也,后至不测也。犹言学初为积渐,后成圣贤也。

推荐第10篇:《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

《礼记 学记 》

黄能武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听课的任务挺重的,因为下面还有六个小时的课程,我不知道大家听完上午四个小时的课程以后,有没有觉得很累。没有,你们的回答就让我很有信心把下午的课讲好。今天下午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哲学。那很多老师一提到教育。首先脑海里面出来的可能都是一些西方的教育学家的名字。比如说皮亚杰、维果斯基、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等。那我在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前。我的脑海里面很多都是一些西方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观念。但是在三年前。当蔡老师把这一篇学记介绍给我的时候。我当下有一个感觉。什么感觉呢?就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怎么样呀?没有吓一跳。一看呢就放不掉。觉得真的是太好了、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读师范的时候,就没有老师把这么好的文章推荐给我。害我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去看那些西方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而当我深入去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很多西方教育学的理论的源头。都可以在我们这一篇学记当中找到。所以真的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经验。我们明明有宝贝在我们家里,但是我们还要向外去寻求去祈求。真的愧对祖先。所以我也希望呢。我们在座的教育同仁。特别是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这样一份责任把这一篇文章介绍到全世界。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让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那这一篇《礼记 学记》,它是汉代时才编着成书的。那首先我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礼记》?什么是《学记》?那么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你看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那么我们要了解这些有关礼的论着到底有哪些。儒家三礼是这样的三篇。第一篇叫《仪礼》,第二篇叫《礼记》,第三篇叫《周礼》。(板书)这三篇有什么不同呢?《仪礼》成书最早,也是最早取得经的地位,仪礼一共有十七篇被称为本体,就是礼的本质都在这一本书当中有所论述,是

中国最早关于礼仪的典籍。那么《礼记》呢、它是发挥仪礼的意义以及运用。然后《礼记》又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大戴礼,一种称为小戴礼。那么大戴礼在共有八十五篇,是由汉代学者叫戴德这个人所编着的,那么后来他的侄子叫戴圣。又把它删减变为四十九篇,所以小戴礼有四十九篇,那么我们经常所说的儒家十三经,当中所指的礼经就是小戴礼记,那么周礼原名叫周官六篇,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地官》。那后来《冬官》这一篇在发觉的时候就遗失了,所以后人就以《考工记》来进行补之。那么《周礼》是我国古代,特别是周代的官制。官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它里面所涉及的政治组织是相当的严密和完整,用来治理国家。所以方东美教授他说到,如果周朝的子孙能够遵守周礼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还是周朝。但是在这三篇文章当中仪礼深奥难懂,很不容易看,而《周礼》大量都是官制的论述。唯有这一本《礼记》,它的内容稍微浅显一点,而且看起来比较有趣味,也能够马上用得着。好,那这个是儒家三礼,那么《礼记》是儒家思想以及仪礼论著方面的一个选编,它里面充份论述了礼的本质,还有礼的运用,它处处折射出儒家的人文关怀,那么在这一本书当中有四篇跟我们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哪四篇呢?《大学》、《中庸》、《学记》以及《乐记》。其中《大学》和《中庸》,后来宋朝的朱熹朱夫子,把它从《礼记》当中提出来,加了《论语》、《孟子》组成了“四书”。所以《大学》、《中庸》最早是在礼记这本书里面,那么在这四篇文章当中,尤以这篇《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学记》,《学记》被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较有系统的一篇教育论著。即中国的教育学,所以你看我们有时候读师范,读了一大堆西方的教育学的理论,却对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教诲知之甚少,其实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我原来觉得中国传统的教育很落后、很腐朽、很压抑人。都是那些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但是当我真正去深入学习这一篇深刻的时候,我却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不但不强调这样,还非常反对强压、灌输。这个在后面的论著当中,讲课当中我再跟大家一一的分享。那这一篇《学记》

呢?它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的目的;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育体系的设置和管理;还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运用;它还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慎于开始”的教育经验。以及“长善救失”、“善喻而教”的教学原则。虽然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它的内容却相当的丰富,对指导我们当前的教育,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以前,我首先想跟大家谈一谈,学习古代经典的心态。因为现代的人看书很喜欢批判,然后看到这个书,觉得这一段符合我的思想、符合我的想法我就认可;而另一段我觉得我不认可,就对它进行批判、进行怀疑。其实这样一种心态去学习,没有办法契入到圣贤的存心和契入到这些经典的义理当中。朱熹朱夫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说:“你去读古代的典籍一定不可以批判,如果说这一段你认可你按照做,那一段你不认可你不学。那这样读来读去,结果看到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又怎么能够明白古人心境。”所以有时候我看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在书的前页都会写道,我们对于传统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朋友,经典的精华是什么?经典的糟粕又是什?我们能够去评判经典,那说明我们的道德学问,我们的心境比孔老夫子还要高。但是孔老夫子说:“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兴丘之罪也”。那想一想我们身为老师,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境。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心境,我们不可以去评判经典。所以昨天蔡老师讲,我们不能检讨经典,我们只能检讨自己。所有我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是什么呢?什么是精华?”古圣先贤的存心”是精华。透过这些文字背后,所流露出古圣先贤那一份性德、那一份明德、那一份本善,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那什么是糟粕呢?糟粕就是我们那一颗怀疑不受教,不肯依教奉行的心态是糟粕。所以经典没有糟粕,是我们的心太有问题。所以学习古代经典。我们必须要秉持一种恭敬、谦卑、虚心的态度。我们才能够真正领会前人的思想,才能够真正明白书中所讲的道理。所以《礼记》开篇《曲礼》,第一句话就讲到:“毋不敬”。就是对一切人、事、物我们通通都要恭敬。我们学习都要秉持这一份态度,才可以真正地

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印光大师说道:“一份诚敬得一份利益;十份诚敬得十份利益。”所以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我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谦虚恭敬受教的心来学习这一篇文章。那么刚刚我所谈到这一篇《学记》,我们古人在论述的时候是相关有系统的,所以既然它论述有系统,那我们学习也就有了方法。我跟着老师这三年的学习,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习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抓着纲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那么在学习这一篇文章以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您通常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考虑,你会思考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你要出来弘扬圣贤的教诲,要来教《弟子规》做这样一件事情,你通常会考虑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我想呀,假如是我来做这一件事情或者我做一件事情,我通常呢会考虑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做;第二个问题,做什么;第三个问题,怎么做;第四个问题,做了以后效果如何。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做。我们今天来学习《弟子规》、教《弟子规》,弘扬圣贤的教诲。我们为什么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其实这一块背景就已经把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告诉我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那做什么呢?做《弟子规》呀。怎么做呢?师长有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十六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做了以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从我心开始。”所以当我们对我们所要做的这样一件事情越清楚越明白的时候,我们的道路走下去就会越坚定。否则碰到一些困难,碰到一些障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退心,我们可能就逃避。所以我们做事情,我们要带着一份明白。邵老师昨天讲我们学习圣贤,就是要学做一个明白人,当我们明明白白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脚步才会走得踏实走得稳健。好,这四个问题我们把它的范围缩小。把它缩到教育的领域来,那么这四个问题就变成什么呢?我们把做变成教育。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教育,第二问题是教育什么,第三个问题怎么教育,第四个问题教育了以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其实这四个问题就已经涉及到教育学上的四大基本要素。诸位老师

你们知不知道,教育学的四大基本要素有哪四大,从大家的表情当中,我看到了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谦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你们都在尽心尽力地推展《弟子规》的教育,所以呢你们可能很少有功夫去看教育理论。我呢因为当初很喜欢西方的教育理论,所以看了一大堆。现在不看了,因为现在这一篇《礼记 学记》都够我研究去落实一辈子。那么在现代教育学上有四大基本要素:第一大叫教育目标,这个解决为什么教育的问题;第二个是教育内容;第三个是教育方法 :怎么教;第四个教育评价。这四点被称为教育学上四大基本要素。那么有了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去寻找内容。有了内容我们要去考虑,有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这些内容落实下去。那方法运用了以后我们还要看能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对它进行评价。那么评价以后对我们的教育目标要进行调整。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那么我们能够把握住这四点,我们在来学这一篇《学记》,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待会我在讲述的当中,我也是按照这四个方面讲述,其实我们的古人写这篇《礼记 学记》的时候,也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而这一篇《学记》其实它的运用和落实,其实就在我们的《弟子规》当中。这个待会在讲课中我也会结合很多《弟子规》的经句,来跟大家共同的探讨。好,下面请大家拿出这篇文章,我们边读边学。我们读一段我们就学一段。

好,我们一起来读第一段:“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那这一段呢开门见山就把教育的目标给我们提出来,而且这一段所谈的是教育的重要性。那我们来看第一句:“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是一个人他考虑问题都非常的谨慎、非常的周详。然后有人务求善良之士,这样可以让他获得小小的名声。这个“謏闻”,通“大小”的“小”可以获得小小的名声,但是还不足以感动众人。那么“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就是这个人他能够去礼贤下士,去亲近贤者,然后体恤跟他关系很疏远的人群,那么呢他足以感动众人,但是还不足以担当

起教化人民的重任。“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而这一句就点到了我们老祖宗教育的目标。我们老祖宗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句话里面有哪几个字指示了,“化民成俗”。你看这是我们老祖宗在教化人民当中,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个是教育的总目标。因为要完成这个总目标,还有一些分目标,这个待会我们再看。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君子”。什么是君子?为什么只有君子才能够担当起这样的重任?那么在《礼记 学礼》篇里面就谈到了什么是“君子”。它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一个人他很有学问,但是他却非常的谦虚,懂得礼让,所以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越有学问的人越谦卑。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假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傲慢,然后我们还赞叹他很有学问,其实这是害了他。真正有学问的人绝对谦卑。所谓“真人不露相”“么敦善行而不怠”。他一辈子都很努力地去做得益百姓、教化人民的工作从来也不停歇、不疲不厌。这样呢在我们古圣先贤看来,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那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就是这个做君子的人,他要能够去教化一方的人民,他一定要有仁慈博爱之心,而且他还要有能够影响大众,能够带动社会风气、风尚,这样可以称为“君子”。那么在当下这个社会,能够影响公众的有哪些?首先是国家的领导人、其次就是我们在座的老师、还有呢就是媒体主持人、还有一些就是演艺界的明星、体育界的明星。所以我在想如果这些人,他们都能够来学习圣贤的文化、学习《弟子规》那这个社会的风尚会迅速转好。假如他们的念头里面是:“穿什么就是什么,我的行为我做主”这是很多广告词。当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我们下一代的时候那我们的社会风尚、社会风气会迅速堕落。所以是美俗还是恶俗,是良俗还是庸俗就在这些能够影响公众的人物他们的一念之间。假如他想到我有这么多的人能够来关注我,那么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的社会风气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有些朋友就会想:我又不是国家领导人、我也不是师、我也不是这些媒体主持人、这些公众人物,那我怎么能够去做化民成俗的事呢?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圣贤的教诲那圣贤教诲的“无量意”

就没有办法领纳于胸进而能够利益自己的人生。我在读这些圣贤经典的时候我都会想:这句教诲对于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帮助;对我教育我的孩子;对我处理好我的同事关系;经营好我的家庭有什么关系?唯有以这一份心态去学习的时候,那么每一句教诲它无量的含义,就能够展现在你的面前。而且古代的这些经句,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一个字我们都不可以轻忽。那下面我就跟大有分享一下“化民成俗”这四个字。因为这四个字是我们教育的总目标。好,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来看,首先看第一个字“化”,那这个“化”呢是“教化、感化、潜移默化、自自然然”的意思。就好像这里有一盘清水,我们把这个糖和盐丢下去,它自自然然就化在这个清水当中。所以我们老祖宗教育下一代,强调的是教化、是教化。是通过用自己自身的行为,去感动众人、去感化周围的人群,所以这个化很重要。那我们现在很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如果能够把这句“化民成俗”的“化”弄明白,他就不望了。他就用自己的行为去化子成才,所以能够化的一定是多用身教少用言教。这个是。那这个“民“中国的教诲都是大小圆融的。我们把它从世界来看,古人谈天下不谈世界。就世界来看这个“民”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各个国家的人民的组合,也就是我们的全人类。好现在把它的范围缩小变为国家,那这个“民”又是什么呢?“民”就是百姓。我们现在把它的范围在缩小缩到团体,社会上团体很多我们举两种:一种是学校,一种是企业。对学校来说“民”是什么?“民”是师生。对企业来讲,“民”就是员工。那下面我们把它的范围再缩小,缩小到家庭。那这个“民”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家人。好我们把它再缩小,把它变为个人。那这个“民”指的是谁?就是自己。所以我们不去分别、不去执着的时候。任何一句教诲,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那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成”是什么意思呢?是造成、形成。这个“俗”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然不是君子在上面引领的话,可能这个良俗会变成庸俗、美俗会变成恶俗。所以要达到一个这样的目的,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必须要靠什么呢?其必由学。必须要靠学习。必须要靠教育。所以我

们要让全世界的人类,能够和谐、能够和睦。那一定要有全球化的圣贤教育。一定要通过这个教育。所以我们的师长才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到处去推展。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我们要达到这个国家的风气很好。那也要通过教育,所以在我们古代是政教合一。在政治事件当中,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刚刚这个“俗”我再补充一下。这个“俗”如果把它分细来讲的话:对于世界来说这个“俗”有我们现在的词语来说就是潮流,或者说是时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俗”是国风,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校风、班风。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企业的风貌。我们经常讲的企业文化。对家庭来讲是家风,对个人来讲是德风,所以你看我们要让国风非常良善非常好。那必须要通过教育,一个学校要有好的校风、班风,那肯定也是教育。一个企业要有企业文化,也要通过学习,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学习形组织;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有良好的家风,也必须要通过家教。所以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老祖宗留下来那么多的家规、家训。那都是有他们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一些炎黄子孙却将这些家规、家训说成是腐朽落后封建迷信的东西,把它抛掷到一边去。不过我想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应该非常尊重这些家规、家训。那我想问一下你们家庭里面、家族里面有家训的举手。好,有家规的举手;好,有家法的举手。让我们掌声鼓励这些举手的朋友们。我的这个家庭里面虽然没有家规,也没有家训,但是我们家有家法。家法是什么呢?可能你们教育孩子也会有用。我小时候不听话、表现不好,我的父亲会让我面壁思过,还有一种是最厉害的跪搓衣。假如是犯了小错就跪平平的一面,假如是犯了大错,就跪有愣子的一面,而且现在我回想一下,我觉得我的母亲当时做的还不错。因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父亲在处罚我的时候,我的母亲没有过来扯,哎呀,小孩犯错难免的不要罚啦。没有,是一些邻居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过来跟我父亲说,哎呀,小孩子犯错难免的啦。但是我的父亲很坚决。一定要跪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且那时跪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因为我有个妹妹,假如是我犯了错误,我的妹妹要陪跪,妹妹犯了错误我也要陪跪。所以那个时

候跪下去也是眼泪直流。但是现在我想想我今生能够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真的是要感谢父亲小时候的那一份严格。谢谢!所以我想刚刚大家的掌声是献给我父亲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强调家庭教育的原因,所以一个家庭真正能够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训、家规格守的话。那他的子孙一定能够延绵不衰。那么对于个人来讲,如何建立自己的德风呢?靠什么?大学里面讲的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要修身,所以你看我们这样来看化民成俗跟自己有没有关系。有啊,跟任何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把心量扩展,心量放开的时候任何一句经句都有无量的含义。好,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教育的重要性。那学完这一段,我们身为老师应该好好的反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到底秉持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有没有把化民成俗,作为自己的本份,作为自己的职责。那么有人将老师对待工作和事业的心态分成了四种:第一种老师是以谋生为目的,就是他当老师是为了有一口饭吃,每一个月拿薪水,这是一种老师。还有一种老师是以自傲为动力,觉得自己很有本领很有才华。如果以这种心态去教学生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就是他所教出来的学生跟他一样,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另外一种状况就是瞧不起老师。我记得我读师范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老师,他的音乐才能不错,钢琴、舞蹈都很棒。结果每一次跟我们上音乐课,都过来把曲子弹上一曲,之后才来跟我们上课。他在干什么,他在卖弄他的学问,结果他一反过身去写字很多的学生就在下面开始骂他。所以这个老师并不受学生欢迎。而一个人一旦傲慢其实他人生的败象已经开始显现。因为《礼记 曲礼》讲“傲为可长”,《孙子兵法》也说“骄兵必败”。那有些朋友会说,为什么有些人很傲慢。他现在并没有败呀,原因是什么呀?受他老祖宗福份的庇佑啊!等这个福份享尽了,他马上就会堕落跌落下来。所以我们要明白而以这样两种人生做为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目标会活的很苦。你看那个往往很燥的人,其实没有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是很自悲的,所以这是两种态度。那么还有两种老师:一种是以教育为已任,就是要把这个教育当作事

业,把教诲孩子做为自己的本份,那么还有一种老师是以爱为根本。那这个爱字我们来看看,这个繁体的愛字,中间一个心,上下一个受。什么叫爱呢?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叫爱。对于老师来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要,这个才是我们为人老师、为人父母的爱。但很可惜在文字简化的过程当中,把这个心给去掉了。所以简化的爱字就变成没有心了。而我们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们现在与孩子作沟通、交流不是心与心的交流,面是物质的互动、物质的满足。所以那个不叫爱呀那个叫害,所以当我们的老师以后面两种目标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所追求的方向的话。那一定会活的很快乐、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够看到孩子茁壮成长。将来长大了能够去利益社会、利益人群的时候这个才是我们做老师最大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做老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在教育我们孩子的过程当中,也首先要让他学会立志。这就是我学了这一段给我的启示。而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方向的话,其实他的人生走下去都会很危险。曾经有一个初中的学生,他是他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很好。那么他有一天看了一篇新闻报导,这个新闻报导里面有一位记者就采访一位放牛娃。就问他:”他说你放牛是为了什么?“他说:”我放牛是为了把牛养大“。”那你把牛养大了之后接着干什么呢?“他说”我把牛养大就把它卖掉”“那卖了牛以后干什么?”“卖了牛以后就盖房子,娶老婆生孩子。”“那结婚生子以后干什么?”“让他继续放牛”。结果这个中学生看完了这个新闻报导,他来反观自己,他就问自己:“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为了考高分。考了高分又干什么?考了高分就考个名牌大学。考了名牌大学干什么?考了名牌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找了份好工作干什么?娶一个好太太,娶了一个好太太干什么?然后生一个儿子。生了孩子干什么?让他继续读书考高分考大学”。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所以当天晚上写了一篇遗书就自杀了。所以你看,当一个人没有人生方向的时候确实活的很苦,走得也很累。所以我们得人身很不容易。我们要明白清楚我们这一生要到哪里去。唯有清楚明白了之后,我们这一路走下去,才会踏实才会从容。好,那这个是第一段,讲的是教育的重要性。

那我们在来看第二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 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讲的是教育的紧迫性。这一段一开始就用到了譬喻。譬喻是什么?譬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这个在后面的课程当中我会跟大家详细的来分享。譬喻就是说我们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我们用一些打比方,用一些比喻,能够把非常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所以譬喻有时候是一个问题,有时候是一个故事,有时候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听蔡老师的课,为什么大家听得都很欢喜?因为他有很多的例子、很多的故事。很多的譬喻运用在里面。才能够把道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听众。所以我们身为老师的,这个方法我们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我们看这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一般在讲譬喻的时候,都会把喻体放在前面。而把要说的道理放在后面。所以它讲这里有一块美玉,如果不把它雕琢,它也不能够成为我们欣赏、我们使用的器皿。那么同样的道理,人虽然身为万物的灵长,但是假如不学习我们也不知道做人应该怎么做;假如我们不通过学习,我们跟禽兽也没有两样。所以孟子里面讲:人之有道也。这个人类社会是有它的发展规律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吃饱肚子、穿暖衣服。而没有受到圣贤教诲的话,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尤之,使契为司徒。契是一个人名,是商朝的祖先。古代的圣王就请契为司徒,司徒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教以人伦。教什么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这个道,虽然这个道无处不在。这个太阳系宇宙有它的道,我们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道。而这里的道其实指的就是五伦大道。虽然五伦关系存在,但是我们不通过学习,我们也不理解到底五伦关系怎么样才能够相处和谐。所以后面就进到:是故古之王者,古代的圣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设一个国家教导人民,一定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所以能够重视教育的民族,那一定是有智慧的民族。全世界有两个民族大家觉得他们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大家说说年哪两个民族?一个是犹太民族,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那

为什么说这两个民族是最有智慧呢?因为这两个民话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到处滇沛流离。但是只要一回到耶路撒冷这个地方。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大家知道是干什么吗?就是建学校建教堂。所以他们的孩子从小都要读诵犹太人的经典叫塔木德。当他成人的时候还要进行一个成人礼。要背诵这些经典。而且犹太人把老师比喻成国家的黄金。一个学校假如失火,首先救的不是学生,首先救的是老师,这个是犹太民族。那么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日本,他们也很好的遵守了这一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韩国在初建国的时候也是很穷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朝鲜战争,很多学校都没有,那时候没有上学的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八。但是他们建国以后,首先确定的一个国策是教育先行,而且教育要超前发展。所以到了一九九六年的时候,他们国家大学生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37%,已经超过澳大利亚、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韩国有一半的人口,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老师和学生。加上一些从事教育相关的服务人员,全国有一半的人都在为教育作奉献作努力。韩国在教育的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应试教育的倾向很严重。而且还有一些择校现象。那时候韩国有一流学校二流学校,他们的教育部门果断地采取了一种措施叫:教育平均化。教育平均化有三项措施:第一项措施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向那些 不利的学校去投入,让他们大力的发送教学条件。他们把大量的教育资金,政府的投入到很边远的岛屿,然后到农村,最后才到大城市。他们的资金投入,首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初中教育,最后才是高等教育。第一个措施是这个。第二个措施是教育轮岗,每四年老师换一个学校,以兔上一流的学校积蓄的都是最好的老师,而有的学校好的老师都盼不到,所以老师四年流动一次。然后他们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学生通过电脑排名,电脑给他打分,然后电脑随机把他送到学校,所以他们采取了这三大措施,他们的应该教育的现象,择校风气就慢慢的好转。因此提高了教育的质量,所以这一点在韩国的教育界被传为佳话。而且在韩国还有一所专门的儒教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名字叫成均馆,这所大学可以跟韩国的如汉城大

学这些最上等的大学可以相提并论。豪气大学已经存在了多久呢?六百年。他的命名来自于我们元代的宋代的国子监。在韩国的政界、企业界都特别重视对于儒家文化的学习,所以韩国的企业每年都赞助这所大学。譬如韩国的三星集团,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资金去资助它,而且他们认为能够资助成均馆是企业的荣誉、企业的荣耀。在韩国的社会他们所奉行的社会社会伦理依然是我们宋代所提出来的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韩国的孩子从上就认为孔老夫子是他们韩国人的祖先,等他们长大读了大学才知道,原来孔子是中国的。他们的母亲星期六星期日不是带孩子上麦当劳肯德基去游乐场,而是去文物古迹的地方,让步他们去知道他们民族的历史,这不需要别人去教的,都是很自动自发的。韩国的纸币有一张一千元的,相当于一美元。纸币上面印的相是谁的相呢?是韩国的朱熹叫李退溪,这个大儒的相。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为传国韩国的经济能够提升得那么快,为什么韩国的电视剧、韩国的文化能够迅速的在世界漫延开来,就是它重视文化,在制定国策的时候,相当有远见是分不开的,这是韩国。其实日本也做的很好。日本的企业办很多,它们都是以中国的文化作为他们企业的准绳。曾经有一批中国的管理学的人员去美国的通用公司去学管理,结果美国通用公司的人告诉他们,你们不用这向我们学习,我们都是向日本的丰田公司学的,你找他们学就好了,所以中国的管理人员又来到日本的丰田公司,还没有走进丰田公司来到丰田公司的大门口,这群中国人就愣住了。因为在丰田公司的大门口写着八个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老夫子的教诲 。结果这一群管理人员就回来了。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韩国都这么重视传统文化?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够利益国家利益人群。“国如此,家亦然”。为什么中国千百年来有这么多的家规家训传给我们,都是有道理的。近代有一篇家训最有名。大家知不知道。是朱子治家格言也叫朱子家训。在历史上还有一篇叫颜氏家训。这两篇家训都是相当出名的。而我们华人界有一位慈善家叫田家炳。田家炳是广东梅州大埔县人。田家炳有一次梅州的记者采访他。他给记者讲象我这

样能力的人在香港是一大把。我为什么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尊敬呢?没有别的就因为我听父亲的话。我从小父亲就让我背诵读诵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他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一提到朱子治家格言,他张口就来。他现在还每天早晚读诵一遍。他用朱子治家格言来管理他的企业、治理他的家。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守住一部经典,你完全落实做到了,你这一生的成就就起来了。所以真的不要学太多“一门深入”能够确确实实做到做好了,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这是“建国君民,教育为先”

我们再看下一句《兑命》曰:「念终始 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个“兑”通这个字“说”,它指的是殷代的一们贤臣。他的名字叫傅说。而《兑命》指的是:《尚书》《商书 兑命篇》。在这一篇文章当中,傅说对当时的国君殷高宗武丁讲:“应知事理之终始”就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必须学典籍,须学典籍。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殷代开始,从我们老祖宗很久远以前就特别重视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他们都重视经典的学习。而“学”这个字,最早见于这一篇文章。所以这里就把这一句话引出来。来印证他前面所讲的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的道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因为经典是什么?经典是:源头活水,它永不枯竭;经典是太阳的历久弥新;经典是巨人的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的更稳,跑得更快。而且学经典的孩子,他的人生一起步就是领跑。哪有输在起跑线上。我曾经看过一个广告:不要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哟!什么广告?补钙的广告。钙要不要补呀?要补。但是文化的钙更要补。所以我们今生很有幸能够接触到圣贤的教诲,能够来学习,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这一段讲的是教育的紧迫性。

我们接下来看第三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谈的是教与学的关系。看第一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一句又用到了譬喻。就是这里有一桌美味的佳肴,但是我们不去品尝一下,我们又怎么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同样的道理,虽然人生有好的道理摆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假如我们不学,我们又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原来是如此的尽善尽美。这里的至道指的是什么呢?上午邵老师讲道。孔老夫子有一天问他的学生曾参,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至道指的是什么道?就是孝道,所以我们不学习就真的不知道,原来我们老祖宗的教诲,是如此的完善。而且学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人生要做什么?要去行善,要去行孝。所以善是要去长养孩子的善心,要完善。

我们来看下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这里告诉我们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习气毛病;学了以后才知道圣贤的教诲博大精深,学问之无穷。从这一句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真相:真正学圣贤学文化学对的人他绝对没有傲慢。因为他越学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是。跟古圣先贤比起来差得太远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道自己习气毛病一大堆,这个时候开始反省。就要好好去去提升自己道德和学问,去强调修身。在反省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反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没有傲慢,这一点很重要,有没有傲慢。因为子弟规里面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教然后知困,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弄懂弄透,这就是为什么我教了孩子学弟子规效果不好,为什么没有很大的改变。原因在哪里?原因不在孩子,原因在于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所以知道了问题是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勇猛精进地去提升自己的道德。我们提升的速度越快,我们感化学生的速度,学生改变的速度才会快。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孔老夫了:学不厌,教不倦。学习从来感觉到很疲倦,教从来也都是不遗余力和盘托出。那么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处理好教与

学的关系。处理得好,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处理得不好他会教学相消。所以要达到装运相长的效果。身为老师的应该怎么做?我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每年都有一些教学的观摩课,课上完之后我们都会去评课。但是评课多数都是从什么地方去评呢?这个老师的方法有多好,这个老师的技艺有多好。但是我学了这篇《礼记学记》之后 ,我觉得评课不能光看方法和技巧,而是要去看这个老师为什么能够把这个方法运用的这么好?他的存心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去看这个老师的存心,去看这个老师的德行。所以当我们每上完一堂课我们能够去反省我们自身的德行修养的时候。那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会逐步的提升。也唯有我们老师能够以身作则,才能够真正地感化学生。在我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当然蔡老师是我的生命当中最大的贵人。但是在我从小学到实践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我小学有一位老师,自然老师姓吴,吴老师。我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刚学自然课,我这个人比较笨,有一次考试还是第一次考试,自然考试才考了七十多分,这是在班上成绩很差的。结果这位老师很负责任,中午没有让我回家,而是把我留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跟我和另外一们同学讲解。结果我也实在是太笨了,讲了一遍我把卷子重新做,还是有些地方做错。结果这位老师在我的头上敲了三下,敲到头皮都发麻很痛。但这三下敲下去我开悟了,因为感受到老师那一份恨铁不成钢的那一份心啊!后来重新又做一遍才做完。这时候我回家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我从办公室走出去,正好遇到我的父亲。那个时候父母都很尊重老师,我的父亲并没有到办公室去找老师,而是觉得老师这样做很对,所以后来我再学自然课就觉得还不错,考试的成绩也节节攀升。最后到了五年级、六年级跟这个老师都相处的特别好。因为这个老师在四年级创办了一个科技兴趣小组,我们要绑架这个科技兴趣小组还要父母签名。没有父母签名他不敢带我们出去。因为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上六天学,但是有两个下午不用上课,星期三和星期五的下午不用上课,不上课就到学校来,这个老师带我们到山上去认识矿石,然后到花园去认识植物,晚上来到学

校去认识天上的星座还做一些热气球,所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而且这个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教学特别严谨,他不苟言笑,很严肃。但是他上课的板书特别的工整,他是一笔一画,所以后来我到学校去当老师,我备课还算比较认真,那都是受这个老师的影响,所以在孩子生命过程当中,有一些好老师用他的行为把德行的根扎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很感念我的这一位老师。有时候回到家乡我都会去找他,这个是教学相长。还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的时候,会出现教学相消。什么是教学相消呢?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埋怨,老师觉得学生学生不受教,学生觉得老师不会教,所以彼此很对立,冲突很大。在学校里面有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届不如一届。其实这样报怨好不好?身为一个有德行的老师不应该去抱怨学生,而应该反省自己,师生之间相互报怨是一种结果。我们学习圣贤文化有份态度要提起来那就是:由果推因。为什么会相互的抱怨?原因出在哪里我们要去找,因为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懂得相互的感恩,过去的学生是多么地尊重老师,而老师又非常全心全意地去教导孩子成就他的学生。但是现在都是互相埋怨,所以才有一大堆的冲突。只有我们相互感恩的时候,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而相互感恩,我们能不能说我们是老师,要让学生首先来感恩我们,这样行不行?我们儒家的心法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教儿教女先教已。所以我们首先要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去跟学生相处。我回想我三年走过的路途:确确实实是老师的谆谆教诲,为断的提携才让我走上这一个讲台。因为我从小是一个很腼腆,非常害羞的人。我有时候一讲话脸都会唰通红。而且上课都不敢回答问题。但是在老师这一份关怀帮助之下今生才能够有幸走到这里。能够讲课除了老师以外还有一些观众,他们真的在成就我们。因为他们那一颗善良的心,他们那一份鼓励的眼神,才让我们走到这里。所以真正的老师不是我们坐在台上的人,而是坐在下面认真听课的人。所以我们要明白身为一个老师,人们应该秉持的态度是什么?我们秉持的态度就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在教他们什

么。念头里有我在教他,我要教他,已经傲慢,已经在控制。古圣先贤教化人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他们只是告诉人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分享他们智慧经验快乐自在。其实也不是他们的,这一份智慧、这一份快乐、这一份自在人人都有。所以《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且他们还非常感恩学生听他的话愿意来学习。至于说他们接受与否、力行与否。他们从来不强迫也不勉强。所以古人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假如老师要拿着鞭子在后面赶去打,我们没有办法成就。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就喜欢拿着这个胡萝卜加大棒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去逼我们的孩子。其实这样会造成一个结果是什么呢?——逆反。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教与学是个动态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身份绝对不是固定的。因为一切的人一切的物一切的事可能都是我们的老师。孔老夫子看到山,他会想到山的稳重;看到水会想到水的那一份利益万物的存心;看到竹子又想到竹子的那一份挺拔,那一份虚怀若谷。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一点,唯有我们把一切的人事物都看成是老师,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真正的成就。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学生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尚书》》《 商书 兑命篇》刚才已经讲过。第一个字读xiao,说是觉悟的意思,是“教”字的本义。所以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教一个人觉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悟性。那后面一个是学的意思效仿,因为孩子有一个能力是最强的。什么能力?模仿能力。所以汉代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当中讲到:什么是教?上所施,下所效。教人所以觉人这叫上所施。学习的人明白觉悟了,进而照着这个做就叫效仿,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谈的:上行下效.为什么说学学半?因为教与学是一体的。教人可以增长自己一半的学问,就是教学能够相互促进。所以身为教育工作者,身为老师,我们抛开学来谈教,或者我们抛开老孙来谈学,都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一定要一起来看,一起要一起来谈。这一段讲的是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下一段: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jia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i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第一句讲的是古代教育的设置。古代的教育家有塾,这个家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小家庭,这个家是个大家族。家族里面都有私塾,就把附近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请家族当中有声望有地位德行很高的人来教导孩子,塾又通这个字”熟”就是说这个孩子从小他应该熟悉洒扫进退,应退之理。这个是:家有塾。“党有庠”,“党”是一个单位的名称,就是五百家为一党,在五百家当中就有一个学校叫作“庠”。这个“庠”又通“养”成的“养”。在这样一个学校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术(通遂)有序”。 遂是一个单位名称,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一术。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就会有一个学校叫作序。“国有学”这个“国”指的是诸侯国。大国有三所大学,小国只有一所。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又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包括大学、小学由政府来办的。而我们刚才讲的“私塾、党、庠、术”都是地方办的、民间办的。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比年入学”,“比”就是每年都有学生入学,跟我们一样。“中年考校”就不一样,就是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考察。在中国内地每一个学期都有考察,一个有两次。考察的内容是哪些呢?后面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分目标。这个分目标我用一个表格展示给大家,大家可能就比较清楚。 (此处可供大家来画表格之用)

最上面我写道了教育的总目标。文章的第一段谈到了“化民成俗,化民易俗”。要达成这个总目标也不容易,要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也必须要通过长期累月的学习才能够有这一份能力,能够担当的起。在古代的大学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所以下面所写的是教育的分目标。第一年考察什么呢?第一年是“离经辩志”。什么叫“离经”?“经”指的是一根绳子。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都是竹简,竹子做的书,用绳子把它穿起来的,然后把它卷好捆起来。要打开看的时候就把绳子解开,那个绳子就叫“经”。打开以后放在一块板上面,这块板是凹下去的,打开经典放在板子上,那个板子叫“业”。我们打开书籍,放在那个板子上面我们叫“修业”,看完以后把它关起来叫“卒业”。那么“离经”的意思就是说:在第一观察学生的根性。“辩志”就是看他的根性如何?然后引导他立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贵立志”,学习首重立志,我们要弄清楚、弄明白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第一年要考察的。三年视“敬业乐群”,三年以后要看他对学业有没有恭敬?然后跟同学相处有没有很和乐?有没有为群体为大家服务的胸怀?要考察这个。五年视“博习新师”。“博习”就是博学而笃行。“习”是笃行,“博”是博学。为什么五年以后才开始广博的学习?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学习得太多太杂,会把我们的思想混乱了。而我们一开始能够扎扎实实的一部经典,我们能够专注五年,以后再看其他的经典都会有悟处。我在教“弟子规”的时候,讲“弟子规”的时候很多人就问:老师,这个弟子规到底要学多久?我们都学了两年了、三年了。我告诉他弟子规至少要学五年,做要做一辈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五年的根基扎下去,根基不牢的时候,风雨一来我们就东倒西歪,看我们的师长当年跟着李炳南教授学习的时候,李炳南教授提出了三个条件,哪三个条件呢?五年当中,第一:你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不可以听其他人讲;第二没有经过我允许的书你不可以乱看;第三:你以前所学的我通通

不承认。这三个条件苛不苛刻?当时师长认为这个人很傲慢。但是很多人向他推荐,所以虽然条件很苛刻,他也答应下来了,但是三个月以后他的心清静了。这三个条件真的很好又加了五年,所以他守了这个戒守了十年。当我看到《礼记学记》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教导学生,成就学生就是用这个方法。而这个“习”也很重要,这个“習”,上而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云的白,羽毛在白云上面是什么意思呀?是鸟在飞,所以他的本意是鸟飞,引申练习、娴熟、练熟。所以学了之后假如不去力行不去做是没有用的。所以我给小朋友上课就告诉他们:“弟子规”不只是拿来念的、不只是拿来背的而是要拿来做的。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我们老祖宗教育都 是要:经事致用,要“学以致用”才好。而在“行”的前面加个“笃”,就是要坚持不懈,要长时薰修才会有效,所以《论语》里面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之后马上就去落实,马上就去做。当然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弟子规》里面有没有讲到这个,讲到了,《弟子规》里面说:但学文 不力行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已见 昧理真,所以一定要落实。“亲师”五年以后才开始亲近老师。五年以前呢?这说明老师对学生都是非常严厉的,所以教导学生要懂得先后秩序。“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当老师的教导学生:先严后宽。师道才能够真正的树立起来,所以当老师的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先开始一定要严,但是不能够光只有严而没有慈,这个要严慈相济、恩威并施、宽猛相济。如果只有严没有亲,学生会很怕我们。怕我们心中有疑惑也不敢问,不敢问很多道理他都不通晓不明了,学问没有办法成就。但是如果我们只有亲而没有严也不行,到时学生对我们老师都不恭敬,他不恭敬那一份诚心就发不出来。诚心发不出来就跟道相背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把握好这个先后秩序。要把握好这个道,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时间已经接近三点,我们就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好,我们接着再往下看:“七年视论学取友”就是七年之后才可以去讨论学问,而且要学会交朋友。为什么要七年以后才可以去讨论学问呢?而这一篇文章的后面

21

就讲到:幼者听而弗学,学不躐等也。这是一个学习的次第。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会有一些疑惑,这个时候只要我们能够持续学下去,可能你当初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而且在我们当时还没有切入到经典以前,我们问出来的很多问题,可能也是乱问。自己也得不到什么真实的受用。所以古代的教育强调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定要先好好地听课、好好地学不要随随便便地发问。那么七年以后学习的根基已经打得很牢,对圣贤教诲的纲领都能把握得住,这个时候去讨论学问是一件非常欢喜快乐的事情。“取友”古人用字都很谨慎。在这里有交友也说的过去。他为什么要用“取友”?因为对朋友我们要懂得去选择。因为: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假如朋友没有交好,可能人生都会走入歧途。我母亲经常讲我外婆的一句话: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叫花子,就是不干好事。所以朋友很重要,那么选择朋友的前提是什么呢?这里有《论叙》 就是一定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我们才能够相互的促进相互的提升,所以《论语》讲: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一个跟我们志向一样的朋友,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实这个朋友不仅指的是外面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指的就是我们那一颗迷失太久的本善之心,那一份性德,那一份良知。当我们有一天能够找回这一颗失去久远的本善之心的时候,当下是快乐的。所以我们不要向外求,儒家的学问是向内求。你看“朋友”的“朋”这个字:左右完全一样。它的本意是贝壳,过去是一个货币单位叫五贝为朋。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宝贝、都有宝藏。所以要从我们的心地去挖掘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开发我们的宝藏。当你有一天能够觉悟,你会觉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我们会想念会有那么一天呢?因为“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所以“有朋至远方来”这个远方不是指时间空间,而是指我们内心迷失了久远的方向,当我们哪一天真正明白觉悟的时候,那绝对是“不亦乐乎,不亦说乎”所以我们要学会交朋友学会看人。而看人的能力在我们老祖宗的教诲当中都有提到。《弟子规》里面有没有提到怎样看人?有没有提到怎

22

么去交朋友?“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所以朋友不是我们去交来的,当我们有这样一份心态,有这样一份雅量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能感召到很多好的朋友聚在我们的周围。孔老夫子要做一件事情,他有没有去召兵买马?他没有,他只是在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以《论语》里面讲: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众星拱之。只要把我们自己的内心修好,把自己的身修好,就不愁没有好的朋友好的人才来到我们身边。因为《论语》里面说到:德不孤 必有邻。近代有一们贤臣叫曾国藩。曾国藩最有名的是他的家书。他也还有一本书是我们怎样看人叫《冰鉴》。《冰鉴》里面有一些教诲可以指导我们日常与人交往。它写到时:功名看气宇:看一个人将来有没有成就,看他的气度,看也的胸怀;事业见精神:事业能不能做起来看他的精神风貌;寿夭看脚肿:看一个人的寿命长不长是看他走路的时候脚后跟有没有着地。假如后脚跟从不着地的寿命可能不长;正邪看眼色:看一个人是正是邪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若要看条理,只有言语中:看这个人做事有没有条理就看他谈话,假如他谈话都是颠三倒四,我们要注意重要的任务不可以交给这样的人去做。这些我们都可以拿起来去运用。“七年谓之小成”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就象第一段讲的:足以謏闻,足以动众。这个时候你可以感动众人,可以获得一些小小的名望。但是还不足以担当起教化人心的重任。“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知类通达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清楚了解明白。用《大学》的话说就是明明德,他也道来了夫子所说的学问的第四阶段。因为夫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以权”。今天很多人学习圣贤的教诲,但是他们能不能够去落实,能不能够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这层次就不一样了。做了以后能不能很坚决,是不是碰到一些风雨,碰到一些阻碍就开始退心、就开始逃避,这又是一个境界。能够屹立不动摇那能不能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时节因缘,懂得现代化懂得本土化,懂得权变又是一个境界。所以九年以后知类通达,他对这些道理都很清楚明白,也懂得很好的去运用。所以这个时候“强立而不反”即使老师不在身边他都不

23

会违背老师的教诲,这个根就扎得很深。古代的教育大学要读十年,读大学以前要读私塾庠术的教育,不知道花了多久时间,所以培养一个孩子,培养一个人确确实实不容易。到了九年的程度,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就可以担当起教化人心的重任。“近都说服,而远者怀之”他有这一份德行的时候跟他一起生活的人会觉得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喜悦;而远方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位有德行的人都愿意来到他的身边跟他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这两点用《大学》的话讲:“化民成俗”就是“止于至善”;“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就是“亲民”。最后讲到:此大学之道也。这就是大学学习的次第、学习的顺序。所以我们求学,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一定要跟这个次第一步一步的来学习。看完这一段,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我们的古人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跟今人有一点不同。现在的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非常强调:普及率、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很重视这些率。但是我从这一篇文章中看到我们的古人没有谈有多少孩子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水平,要完成一个怎样的课业量,都没有。他们非常强调的是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立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强立而不反。“强立而不反”用《论语》的话说就是:“择善固执”就是找到这样一条道路绝对屹立不摇、绝对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老祖宗知道“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就断定他的命运”。当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越正确的时候,他周围的世界也越美好。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西文有一个牧师,他第二天要去布道。他在那里想我第二天布道要讲些什么呢?外面下头滂沱大雨,他的性情也不是很好。妻子又出去买东西,儿子以没有人带,在他面前吵来吵去。他随手就翻到了一本杂志,看到杂志上面有一幅世界地图。他就把这个地图撕成很多小块,让他的孩子去玩拼图游戏。他想这样他的孩子可以安定一会儿。没有想到五分钟以后,就跑过来把拼好的世界地图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很吃惊,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孩子讲这件事情很简章。因为我在拼的时候发现这个画报的反面是一个人。我把这个人拼对了反过来这个世

24

界一定是对的。当他的父亲听完这一句话的时候,非常感谢他的孩子。觉得我明天布道我也知道该讲什么了。当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越正确,他周围的世界也很美好。我们古来大德都已经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呢“境随心转”。所以只要我们去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懂得在人生的道路当中去转念,我们幸福美满的人生马上可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些人为什么不肯去做呢?因为他不相信圣贤的经典,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美国总统林肯小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给他的触动很大。他的父亲买了一个农场,这个农场有很多很多小的像山包一样的石头。他的母亲建议他的父亲把这些石头都铲掉,这个农场可以种一些农作物。但是他的父亲跟母亲说:这些小山跟后面的大山是连在一起的,没能办法把它铲除掉。如果能够铲除掉,别人也不会那么便宜卖给我,所以他不肯去做。后来有一次他的父亲出去寄货,林肯的母亲就跟林肯讲: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山铲掉,这个农场就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他的母亲和他一起动手推动这些大石头,他的父亲以为这些小山跟后面的大山连在一起。其实不是这些石头都埋得很浅,挖地一两尺都可以推一推,这个石头就可以被推动。他们就趁父亲不在的这几天把石头全部搬走了。这件事情给林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启示就是:很多事情人们之所以不肯去做是他觉得那是不可能的。而很多的不可能都在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当中,当我们去做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去落实的时候,很多事情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那么困难。当我学完这一段以后,我们是做教育的,我们不能白读这篇文章。我学完这一段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有没有把书教好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教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就开始反省,我十多年的教育经验我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结果我一对照我发现我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而只是给他讲一点知识,传授了一点技能。所以想到老师所讲的十九层地狱的故事觉得很害怕,老师又讲到假如你们身为老师不把下一代孩子教好,我们的晚年可凄惨。如果他们没有学到孟夫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晚年的福利可能都没有。所以当初是听到这句话才决定要好好来做这一件事情,明

25

白这一点以后。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开始调整。老师在课程当中讲道,人生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人生跨出脚步的大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跨对。所以孩子学得多不多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学到。他一生当中真正可以让他成就的最根本的东西:“教如此、学亦然”所以学习要学对,教也要教对。我一点以后我觉得我教哪一个学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有没有把《弟子规》、有没有把德行的教育贯穿在我的教学当中。我刚刚开始跟老师学习的时候我是教美术的,教小学美术。当时很多同事建议我你下一个学期去教语文吧,去当班主任吧。这样就很好呢来教《弟子规》。但是我的学校是私立学校,竞争都很激烈。语文老师和当班主任的竞争最激烈。而我又不是学师范的,我是学幼师的。可能大家也看不出来,我原来是一个幼儿园老师。跟那些小朋友在一起所以本来是有心要当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但一看我们的老总也没有这个想法。后来我想也就算了,人生不能去攀这个缘。我明白了这个以后我转念一想,我当语言老师可能我就带一个班两个班,只教一两个班的弟子规。而我当美术老师我教两个年级七八个班。利益的学生不是更广吗?明白这一点之后我每次上美术课,我都会用五到十分钟跟 孩子讲《弟子规》。我教一年级美术,课程改革后叫艺术课。里面有一些唱歌还有一些画画。假如我的课程今天的内容跟《弟子规》完全相应的话,我今天这堂课里都讲这个内容。有一首歌叫《我的好妈妈》。大家有没有听过,那我就献丑了。我小时候上幼儿园,最喜欢唱的就是这一首歌。所以在教这首歌的时候,我就可以把“入则孝”全部教下去;还有一首歌叫“同在一片蓝天下”,这首歌也写得很好,我就可以把“泛爱众”放进去。只要有一颗心就能把弟子规全部放到所有的课程当中,我们明白,我们上一堂课,不能只是为这一堂课的目标效果负责,而是要为孩子的一辈子负责,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博爱仁慈爱之心的老师负责的地方,这是学了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以及以教学当中上的应用,这一段讲得是教育的分目标,从下一段开始讲道教育的内容。 在讲内容之前,老祖宗很慈悲,告诉我们在正式开始学习内容之前,一定要在七个

26

方面让他养成好的行为和习惯,用我们老祖宗的话叫做”慎于开始”.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五段:“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也志。其此之谓乎。”那我们来看第一句。古代的大学在开学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穿着礼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校服。穿着校服拿着祭菜去祭奠至圣先师,以表示对老师的那一份恭敬,示敬道也。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是我们做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一定要去尊敬老师。所以蔡老师才讲道,有礼貌的孩子有福气,将来长大才会遇到贵人。而对老师有礼貌的孩子,他能够遇到大贵人,他能够遇到让他一生成就道业的真正的贵人。这对孩子来说。对家长来说,对老师有礼貌的家长,他的孩子有福气,将来能够遇到好的老师来教导他的孩子。我在幼儿园呆了七年,我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纵使这个孩子很一般,但是假如他的父母对我们非常恭敬、非常有礼貌的话,我们都要想尽办法把这个孩子往上拉,都要去找时间去跟他补习、补课。很可惜,现在有一些家长对老师不恭敬,动不动就要去告校长,动不动就要去告园长。你这个老师怎么可以体罚我的孩子?怎么可以骂我的孩子?你要把这个老师炒掉,否则我要转班、转学。其实这样做的家长是最愚痴的、是最笨的。他的孩子没有学会对老师的恭敬,转一个班有没有用?转一个学校有没有用?那只是症状解决了,根本不可能根本解决。所以你看在孩子上学之前,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他学会对老师的那一份恭敬。“宵雅肄三,官其始也”,这个“宵”通大小的“小”。就是《诗经 小雅》里有三首诗,一首是《鹿鸣》,一首是《四牡》,一首是《皇皇者王》,这三首诗它反映的都是“君臣之义”、“君臣之礼”。做人要懂得诚信,懂得对国家有一份忠心。因为大学里出来的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假如他们一开始他们学习之时就是利禄之心,为了官奉。而不是说我学习这些圣贤教教诲,

27

是为了去造福一方,去利益百姓,那将来他的学问越高,越危险。因为他会去祸国殃民。所以他们开始时会去读这些文章,而且读得时候还有音乐,因为这三章组成非常华丽的乐章,后面有音乐伴奏。这个是“官其始也”。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孩子首先要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他不明白这一点,他可能最后会走上歧途,甚至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第二个方面:要让孩子学会立志。第三个方面:入学鼓箧,孙(读逊)其业也;“入学鼓箧”:“鼓”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打铃,古代的鼓声一敲学生就要进教室打开书篓,把书拿起来,表示对学业的一份恭敬。给我们现在的启示: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一定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回想我小时候上一年级,上学第一天把崭新课本拿回来。我的父亲就拿来一些废的牛皮纸帮我包书,我坐在旁边看。父亲没有讲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爱惜书本。但是他的这个动作告诉我们要对书本恭敬,对书本恭敬就是对学问恭敬。所以有时候在教育孩子上,我们真得不需要讲什么,只要我们把把正确的人生态度演出来、做出来就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扎下根来。所以庄子讲:“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看起来他虽然他好象没有说什么,已经在他孩子的心灵当中扎下了正确的人生根基。在古代有一位宰相他的公务非常繁忙,然后每次退朝之后就在家里苦读诗书,非常用功。而他的妻子是教育孩子。看到先生天天忙于公务,也不管自己的孩子。他对他的先生讲:“你天天忙,孩子的教育你都不管。”结果他的先生非常平静地告诉他的太太:我努力工作、认真学习,这已经都在教孩子了。虽然他没有讲,但是他用他那一份好学的态度,对工作的尽心已经都在教他的孩子。所以后来到了二年级后,都不是父亲包的,是我自己包的。所以我小学的课本现在打开书皮,书面都是非常新的。而且后来我看那个鞠萍姐姐的“七巧板”这个节目。里面讲到用铝做牙膏皮子,过去的牙膏不像现在用塑料,它是铝做的。把用完的牙膏眸子剪下来,剪成长形,用锤子把它锤平。然后可以用来包书的书角,包了书的书角,这个书就不容易翻坏。后来我学了之后就照做,做了之后带到教室去。老师看了也很

28

高兴,在全班表扬了我的做法。那个时候,因为我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一点让我觉得比较对得起老师的呢,就是听老师的话。那时候老师说:字要一笔一画的写,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作业都是一笔一划这样写。所以我的字虽然没有怎么练。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觉得还过得去的话,那都是小时候打下的基础。而且我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写作业,认真把作业写完了再去玩。所以那时候读小学也玩得蛮开心的。比如说玩泥巴。我玩泥巴的时候我们用一个游玩—补锅。是用泥巴做一个锅,然后举得高高的往一上一轧,然后锅底就破了。破了一个洞然后对方就会把他的泥巴来补我的锅。相当于赢泥巴。还有滚铁环,打弹珠。我觉得那个时候学也学了,玩也玩得蛮开心。虽然我不聪明,可是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能够处在中上等的水平。而我的妹妹与我相反,她比我聪明,但是她学习就没有我这么认真,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写作业而是去玩。玩到晚上快睡觉了。父母问她:“作来写了没有?”她回答写了就上床睡觉,结果父母一检查发现作业一个字都没写,赶快把她从被子里拉出来,那个时候睡眼朦胧,睁开眼睛那样写。大家想想能不能把作业写好?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他学多少才艺,比他考试考多少分都要重要的多呀!这也是“逊其业”给我们的一个感触。“夏(读假音)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是一种木条很硬的一种木条。“楚”是柳条是很软的。“夏楚二物”就是让我们教育孩子要软硬兼施。而且这个“夏楚二物”在古代是教鞭,为什么会有教鞭,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主要不是用来打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学业上不敢造次,去收敛他们。所以叫“收其威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境教。”当孩子来到学校、来到课堂,都不敢生一个妄念,都不敢想一些不好的。这个“境教”就做成功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进佛寺,看到壮严的佛像都不敢起恶念。纵然是大盗、杀人犯,进到寺院中,他也不敢乱来,这个就是“境教”的力量。所以现在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假如能够做到这一步,我们的“境教”就做成功了。而有关”境教”这一部分,在大戴礼记里有一篇文章,叫做《武王践作》。武王当皇帝不久,他觉得要把

29

江山长久得以保持下去,能够让人民生活的很安定。他就问有没有这样一个秘决。问大臣,大臣们说不知道。结果问他的师父姜太公,姜太公说有,就在我们齐国,如果您想要的话,我就拿给你。第二天就取来,取来当时武王是坐北朝南。结果姜太公跟他讲,接受先王之道,您要下来,不可以坐北朝南。所以他就站偏一点,靠南昌一点就不能坐在正北的地方来接先王之道,以表示对古圣先贤教诲那一份恭敬。然后他就写了很多,他就讲道:“以仁得天下,以仁守天下,可以百世执政,你的这个朝代可以传得很久;以不仁者得天下,以仁者守天下,可以传十世;以不仁者得之,以不仁者守之,必及当世。一两代就会跨掉,像秦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所以他看了这个教诲后很紧张,生怕自己的德行不够辱没祖宗。所以从此之后,在他的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把这些圣贤的教诲贴起来。在他座位的正前方他贴着:安乐必敬。时常提醒自己一切言动都要恭敬;在他的座首的右边,贴了一个“无行可悔”,就是我的行为做下去,不要有遗憾,不要有后悔。所以他还写了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悉这一篇文章去看。所以在我们的校园里面,能够把这些圣贤的风范图片,一些圣贤言语张贴出来,让我们的孩子抬起眼就能看到,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校园建设。这一点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在家里面,当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我们也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场所,这是“收其威也“给我们的启示。第四句:“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卜禘”在古代是大祭,就是天子要祭天。一般是在夏季,而学生入党是春季。所以从春季到秋季有半年的时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发挥他的兴趣,也给一个时间让。老师去了解他的根性、去了解他的志向所在,这叫“游其志也”。这给我们什么感触呢?这点对于我们老师家长来说,如果我们教育得法,我们培养孩子有孝心,他会满我们的愿。因为《礼记学记》后面讲道: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有孝心的孩子会满父母的愿。我们有很多父母像在中国内地,经历了*,上山下乡,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都没有吃到什么,也没有学到什么。所以现在条件好了,希望他的孩子不能受一点苦,

30

然后自己年轻时没有达成的心愿,比如想当歌唱家、想当舞蹈家、相当钢琴家。所以呢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结果就逼孩子去学钢琴、学舞蹈、上奥数班。其实这个我们反问一下这些家长,你让孩子上的兴趣班,到底是孩子的兴趣,还是我们的兴趣?所以最后兴趣班变成了什么?兴趣班变成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内地有一个城市举行过一次小学生作文竞赛。题目是《某某我想对你说》,结果有70%的孩子写得都是《妈妈我想对你说》。他为什么想对妈妈说,因为他觉得妈妈像会计师,把他一天的一分一秒都算得很清楚: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做功课都算得很详细;还有孩子写他的妈妈是变色龙。假如考了一百分,可能睡梦中都能笑醒;但是假如考了七十分,那个回到家里,马上是晴转多云,接着就是一阵狂风暴雨;如果考了不及格回来,可能就由七十分还是女子单打最后变成男女混合双打。还有些学生说他的妈妈是“河东狮吼”。他说我在看电视屁股还没有坐热,母亲就会凶神恶杀地走过来说:还不去写作业?所以孩子觉得妈妈那一份温柔,那一份漂亮都不见了。呈现给他的都是非常丑恶的面孔。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我们父母在孩子的心目当中都是这样的形象,把温暖的家庭都变成严肃的课堂,那我们的孩子的人格,我们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能能够建立吗?所以我们当家长、当老师,一定扎孩子德行的根,一定要长养孩子的孝心。第五句:“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就是老师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不要说太多道理。而是要在私下观察。特别是我们接手一个新班,可能会有很多好心的同事会来跟你讲,这个班上谁的表现怎样,有四大天王,有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其实这时候我们要有一个态度。什么态度呢?首先我们要感谢这些教师的好心,但是他所说的只能做为一个参考,不能把这个孩子就定死成这样。所以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心态,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是,我们就不会先入为主;还要有一种心态,就是孩子什么都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潜力很大。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圣成贤,所以我们不会去给孩子预设立场,这是我们教学。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一

31

句呢?“存其心也”就是我们跟孩子要做心与心的交流与互动,而不能老是去满足他的物质需求,给他物质的给与。所以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那一份亲情。所以当家长每天能够抽出十分种到半小时,把我们的手机关掉,把我们的电话线关掉。好好地跟我们的孩子讲讲德育故事,讲讲《弟子规》。不用多长的时间一两年\\两三年,您的孩子一定会发生变化。我曾经有一个教育经典案例:父母假如在孩子教育当中,能够做到十多十少,这是很低的要求。最高的要求一定是向《弟子规》看齐。他说能够做到十多十少,可能我们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多一点身教,少一点言教;多一点读书声,少一点麻将声;多一些精神上的关爱,少一点零用钱;多一些激励与欣赏,少一点打击与指责;多一些与老师交流,少一点与赌友(、麻友、股友、美容师)交流(其实当一个母亲她用她那份爱心去教导她的孩子成长成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母亲其实是最漂亮也是最美的);多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一点社会应酬(汕头一个朋友说:应酬、应酬,是应付仇人)。当我们真正明白“至要莫若教子”时,许多应酬自自然然就少了。因为“心是能感,境是所感。”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应酬呢?因为我们老是想在外,而不肯在家里面去好好教导孩子的这颗心所感召来的;多一些让孩子作家务的机会,少一些让父母代劳。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的孩子在家里做家务的时间有多少?(家长们想想,自家孩子作家务的时间是多少,中国的孩子做家务的时间是全世界最少的。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十几分钟,几分钟而已。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做家务的时间);多一些光观旅游,少一些电脑电视;多一点家庭文化氛围的创造,少一点物质环境的建设(现在人买新房,搞装修,但有很多孩子住进新房得病;还有一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里更不好好学习了,所以到底什么是给孩子最重要的?一生当中最有帮助的)(一个爸爸对孩子讲:儿子,你现在比爸爸小时候幸运多了,你现在上学都不用走这么远的路,100多米就到了。爸爸小时候要翻山越岭去读书。结果他的儿子回答他的父亲说:“爸爸呀!你们才幸运呀,我们才可怜呀!虽然我们的学校很近,但是一路上有五家电动玩具店。

32

我每经过一家,我的心都在抓呀!所以我每次上学,都是内心痛苦的煎熬和折磨。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呀!当我们把家庭的读书的文化氛围营造好,你不要去教导孩子什么,孩子自己都会去觉得很好。多一些心里美的开导,少一点外表美的诱导。这是”存其心也“给我们的启示。最后“幼者听而弗问”这里的“幼者”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在古代读大学的人,已经是很大的年龄了。太子十五岁读大学,贵族士大夫的孩子二十岁读大学,所以“幼者”绝对不是指小孩子,这里指的是初学者。就拿《弟子规》来讲,一个八十岁的老者,假如他从来没有受过圣贤教诲,他现在来学《弟子规》,他依然是幼者,这个“幼者”是初学者。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提问,不要乱发问,这是学习的次第。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位李主任,他曾经在日本学习工作过。他在日本学习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日本的学生落实这一点落实得很好.他们刚开始学得时候都是很听老师的话,很守规矩,没有问一大堆的问题。因为我们初学时很多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实会自自然然得以解决。当我们不能掌握住圣贤学问纲要的时候,我们问出来的问题都不是根本的问题,都是枝末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我刚开始跟老师学习的时候,也有一些疑感。但我没有问,因为可以感受到老师他那颗慈悲心,他四处讲课不疲不厌,对我们确实是非常的关怀。这些疑问随着我的深入学习,慢慢地就明白了。比如说老师写字都是写繁体字,我一看到那些繁体字,心里面就很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学的都是简体字嘛!老师还说将来最好能够恢复繁体字,我的内心深处都不那么认可。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将繁体字的里面的智慧一点一滴地讲给我们听的时候。我才觉得我们的老祖宗真得很慈悲,他的教育真得很有艺术性。比如说,金钱的“钱”这个字,左边是金,右边是两个戈,会打起来;还有这个爱字中间有一个心;道德的“道”字,上面是一个首,旁边是一个走字底。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呢?就是首先能够把圣贤的教诲实践出来,走出来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当深入学习进去之后,看这些繁体字不烦了,觉得是非常的亲

33

切。因为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在看老祖宗的存心,是在看智慧。所以到底这个东西到底是难还是易,其实不在外,其实在于我们内心的心态。当我们能够把心念一转,很多的问题都能解决了。老师板书的时候都是竖着写,我们也会看不习惯,因为我们受的教育,书都是横着写的。当我深入学习后,我个人有个体会,横着写的时候,我们看书,头在不停的摇。难怪现在这么多的人对圣贤的教诲有怀疑,有批判,可能跟这个有关系。然后我们的古人都是竖着写,我们看的时候都是在点头,所以就越看越欢喜。我们中国的汉字是方方正正的,在看的时候,就提示我们做人应该心要平要正。而且这个字竖着写告诉我们,我们要把天地的德行演出来。因为在万物当中,只有我们人类是直立的,是顶天立地。所以我们每次在看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做人要顶天立地,否则我们没有办法位列“三才”之间。所以随着不断深入学习的时候,一些疑问都会慢慢解除。所以当我们问一些问题的时候,老师不回答我们,那是老师的慈悲。真正等你火候到了,不用你问老师都能来帮你解答。这个在后面的课程当中,我再跟大家谈。当我们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家长,在孩子真正在接受学问以前,能够把这七个方面做好,那你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这七个方面是教育的大的原则。我们说“人伦有五,教伦有七”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再下一句“记曰:凡学,官先事,士也志,其此之谓乎?”“记”指的是《礼记》,《礼记》中说对于学习、作官的人,首先要治事。而在治事当中,哪一件事是放在第一位的?——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教育是第一位的。“士”指的是读书人,读书人学习首重立志。

第六段:“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这里面一开始就讲道大学在教育的时候,“时教必有正业”,“时教”就是教育要

34

随着四季的变化来安排内容。所以古代是春秋教《礼乐》,春秋讲《四书》。“正业”指的是《六经》,就是《诗》《书》《礼》《乐》《艺》《春秋》。或者是我们孔老夫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文学、政事”这四科都是属于“正业”。“退息必有居”,指的是下课以后还要自习。因为听课只是受一些启发,只是明理。但是我们对道理的体悟,还需要我们去落实。所以我们常常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地用功处是在课后。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靠个人在课下努力地精进。这里就讲到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学习的内容:“不学操缦”,“操缦”是古代的乐曲,当然是一些很简单的乐曲。为什么首先要弹这些很简章的乐曲呢?如果大家有孩子学过钢琴的都知道。在弹奏世界名曲之前,首先要练习指法,如“哈农练指法”、“车而尼”“小步舞曲”、“小奏鸣曲”这样很简的乐曲可以练习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这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调养孩子的心。当他的心很定、很静的时候,他才能契入音乐的境界当中。所以“不学操缦,不能安弦”。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学音乐,而且把音乐放在第一位。因为《孝经》里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化民成俗、化民易俗。所以在中国的古代,音乐是最高的教化手段。因为“乐者通伦理者也”,音乐跟伦理相通的。“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中国的古人把音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指的是“声”是万事万物所发出来的声音,这个只需要有感观器官的动物有感知的动物也能做到,而且这样的声音,有时是杂乱而无序的,以知声而不知音,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第二个程度是“音“是一些有规律、有旋律的声音。现在大多数的音都紧纳为这个范畴,这样音是一般的人都能够去听的;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音乐在古人看来叫做靡靡之音。听多了之后会亡国的,因为整个人心都会坠落下去;而“乐”是在音乐当中能够起到教化人心,人听了之后能够心旷神怡、能够调服性情、能够陶冶情操,这样的音乐才能够称之为乐。所以在《乐记》里面讲“道,德音之为乐。”而这个乐是谁作的?乐是圣人做的,当这个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时,圣人就开始来制作“乐”,

35

所以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而“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摄住一个人的情。什么是人情?在《礼运》当中讲道:“喜怒哀乐爱恶欲,弗学而能”这个称为人情。有“乐”的时候,能够让我们的性情平和,心态很好。孔老夫子都告诉我们:当我们父母去逝的时候,都不要太悲伤,要节哀顺变,所以送葬时才有一些哀乐,让我们沉浸在对老祖宗的思念当中。当一个人不能调服自己的情绪智慧就不见了,因为“情令智。”《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乐”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整个世界、整个自然、还有我们的人心都处于一个非常和谐的状态。所以《乐记》里讲“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所以我们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学习。“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就是“博识而善依附喻”就是要学会譬喻,要学会譬喻就得要学习《诗经》,因为《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以譬喻。要做为一个好的老师,我们要注重掌握一个好的法宝--那就是譬喻。《诗经》看起来都是自然界动物的事情——草木花呀,其实它比喻的都是一些人事。比如《关雌》这一篇,讲的是关雌这种鸟,但是这种鸟它一生找到一个伴侣就终生不换,忠贞不渝,所以夫子把这篇放在《诗经》之首是提醒我们要重视夫妇之道呀。因为五伦关系中,夫妇这一伦一正,五伦全正。它也非常善巧地劝告世人,我们为人何以不如鸟乎?所以《诗经》读了以后,我们与人谈话、与人交谈后都知道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诗经》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论语》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让一个人的心能正。《大学》里讲“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而且《论语》里面也进到:“不学诗,无以言”。所以古代人连说话都要学。因为我们的言语会对这个世界,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因为“口为祸福之门”。所以不得不谨慎,不得不学。《弟子规》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讲言语重要。第三个方面要学“礼”:“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个“杂服”有两种解释:一种“杂服”指的是礼服。因为我们参加不同的社交场合,我们要穿不同的衣服,这在当今的社会更是如

36

此。你参加别人的婚礼,总不能空一件T恤去吧。还有一种解释是“杂服”的“服”解释成事情的“事”,“杂服”就是“杂事”就是洒扫进退。而这些事,无非是培养孩子守规矩懂礼,这两种解释都很好。那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学“礼”?这个在《礼记》的《曲礼》这一篇当中有解释。《曲礼》中有很多重要的教诲。《曲礼》里面讲: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假如人会讲话但是没有礼,那跟禽兽也没有两样。因为“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麀“是母鹿,就会发生乱伦。鹿在动物界是很有灵性的,都会发生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人类能位列三才,那是因为我们有礼,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圣人制礼作乐,才让我们从动物当中所区别开来。所以说,“是故圣人做,唯理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知道我们与动物、禽兽还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如果要骂一个人会骂他衣冠禽兽,因为他不懂礼。而且“礼”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摄制住人的欲望。如果不能把欲伏住,我们的智慧就没有办法增长。因为”欲令智迷”。所以孔老夫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立”字是我们没有资格位立于天地之间,没有资格位列三才之列。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礼乐的教育?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乐之邦,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礼乐皆得时谓之有德(能够称得上是个有道德的人),而德者得也。而且古代的圣王在制礼作乐时,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是来唱唱歌、跳舞;有这些礼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吃饭要有礼,成人要有礼,不是来作一些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口福之欲。而是“教民平好恶”让我们不要有好恶之心,让我们的心能平,不要有分别。而“反人之正也”让我们回到人类社会所应该当遵循、所应当走的正道上来。这才是古代制礼作乐的存心所在。所以,古代说:“乐者,非黄钟大吕弦歌干扬者”,不是说那些很恢宏、很大的那个都不是真正的乐,“大乐必易”,而且“大礼必简”,所以《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我们看《曲礼》好像有很多繁文缛节,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一个中心就是“肯替别人着想”有这样一份恭敬之心,那我们已经契入当礼当中。《曲礼》

37

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客人来到我们家,我们要引导他,什么地方是卫生间,什么地方是厨房,什么地方是你睡觉的,在他进来时,你都要给他解释,省得别人搞不清楚。在为他铺床叠被时,要问他睡哪一头,铺床时是从头铺到脚,不可以铺反,表示地都是对对方的恭敬之心。看看我们古人考虑的是多么周祥。所以“礼乐”是非常重要。里面讲道:乐是德辉动于泪,因为乐听了之后可以马上让人心发生改变。而礼发出于外,里外一起交感。“礼乐交形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易,恭敬温稳”。一个人恭敬温文态度就能够生起来。但是很可惜,我们的《乐经》已经失传了。原来我们有“六经”,现在只有“五经”。现在我们要看乐,只能看《礼记》当中的一篇《乐记》,还能够窥一点大貌。后来就不说“礼乐”了,慢慢变成“诗礼传家!”。我在广东梅州推广弟子规的教学,我发现梅州在这些文化的保留方面做得很好。它很多地方都有“堂号”,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原来是中原的士大夫,后来迁到广东。他们住宅都写上“堂号”。“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所以我是去了那里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姓“黄”的堂号是“江夏堂”。因为江夏黄香举世无双。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宝树堂”是姓“谢”的。我们读腾王阁序时有一句是“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还有姓“杨“的叫”四知堂”。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每一个堂号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而在我住的这个楼叫做“受益楼”。虽然我不是客家人,但能够在这个地方弘扬圣贤的教诲,真得是蛮幸运的。“受益楼”的大门口有一幅对联,仅这一幅对联已经把中国文化的内涵教包括了。这个对联是这样写的:“受承诗礼家声远,益绍箕裘世泽长”。上联说的是“诗礼“。有个典故叫“过庭之训”这个在《论语》当中有记载。孔老夫子有个学生叫陈亢,他有一次就去问孔老夫子的儿子伯喻:“你的父亲有没有在私下传授一些学问的秘方给你?”伯鱼说:“没有啊!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只有两次我的父亲单独跟我讲话。一次我经过大厅父亲叫住我问“你有没有学诗呀?”我说没有。结果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于是就下去退而学诗。又有一次我经过大厅父亲又叫住我问“你有没有学礼呀?”我说

38

没有。结果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只有这两次父亲单独同我讲话。陈亢听完他的回答特别欢喜,他说我问一而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知道真正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有私心。当我把这一段教诲看明白的时候,我对老祖宗的教诲,对圣贤的经典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因为一个无私的人、心里面纯洁、纯善的人他怎么会有糟粕?怎么会有不好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不需要去读很多的经典,你只需要真正能够把一句把一段读明白了你当下就能受用。所以后人在注解这段时说:如果硬要说孔老夫子教诲有什么秘决的话,那个这个秘决就是“诗和礼”。所以,后来很多人家写对联的时候都写:诗礼传家。所以“受承”,我们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进而照着做,那我们的家道可以延绵久远。下联“益绍箕裘世泽长”。“益绍”源于一个成语叫“克绍箕裘”。“箕裘”在没学《学记》之前我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在学记的后面讲到一句“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箕裘“就是祖宗的事业。“克绍箕裘”就是继承祖先的事业,就能够让我们在祖先的庇佑下面,让我们的家风、家道能够延绵不绝,能够长远。这一段是我去了之后才体会到的。下一部分: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艺”是指“六艺”。我们首先要对我们所学的东西要有一份欢喜、有一份兴趣,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契入进去,才能够学得开心。“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卸书数”。我们的古人学六艺根本的目的在于“修道”,在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学问。所以夫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而游于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六艺”如何提升我们的道德学问。“礼乐”刚才我们讲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这个“射”。“射”就是射箭。很多人以为这个射是孔老夫子的军事思想,其实这样理解比较偏颇。孔老夫子的存心是什么?是仁爱,不希望世间有冲突,世间有战争。他怎么会是这样教人练习射箭和打战呢?不是的。这个“射”的本意在《礼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射义》。当中讲道:“射者,进退周环,都必须守礼”。而能够把箭射准,一定是他的的内心有志向,而且他的身体站得很直,把弓拿得很稳,对他的人生目标追求方向很坚定才能够射中,所以射箭是来观一个人的德行。

39

射箭在古代是用来选拔诸候、选拔人才的一个方面。比方说“侯”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上面部分像一面旗,下面是矢,矢就是箭。能够射中目标的才能够选为诸候。而且在古代天子大祭之前,各路诸候都会把他们国家的读书人——士贡献给天子。天子怎么来考察他们的,就是通过射箭。射箭时也有许多的规矩,这个在《仪礼乡射》里面讲得很详细。就是射箭要经过三轮叫“三番射”。第一轮由教练站上去,把动作表演出来,然后射中靶心;第二轮是射箭的人走上去按要求把箭射出去,这时不管你有没有射中不计成绩;第三轮射箭时旁边会有音乐,射者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发箭。假如箭发早了或发慢了,既使射中也不能算成绩。所以当他的行为很符合礼,他的箭发出去符合音乐的节奏,这个时候射中了才能够算成绩。射中多的人,国君要奖赏这个国家的诸侯,要封地给他;射中不多的要被削地,这是古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而且古代射箭时,对观箭人都会有要求。有一次,孔老夫子跟他的学生们在练习射箭,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像几堵墙一样。结果孔老夫子让他的学生子路跟围观的人讲要想观箭有三个条件:一是奔军之将(就是打了败仗的将军)不可观箭;二是亡国之大夫不可观箭;三是为人后者(就是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去做别人的干儿子)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做汉奸的,这样的三类人不可观箭。而且他们每射一轮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到了最后一轮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人来观箭了。大家看看夫子在讲他的学生才艺时都是在提升他们的学问道德。每一个人在射箭时都有自己的目标叫“鹄”。所以“射者各有之鹄”,为人君者有君鹄,为人臣者有臣鹄,为人父者有父鹄,为人子者有子鹄,这就是各守本份,各尽其责。这些在射箭的过程当中,都可以去明了这些人生的态度。而且射箭在孔老夫子看来“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当心很平正,身体站得很直的时候,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而是反求诸己而已矣。韩国人对于我们老祖宗的教诲领悟得比较透彻。射箭运动在韩国叫“弓道”世界上射箭最好的是韩国。奥运会团体冠军很多都是韩国人。因他真正得到了射箭的真义、真理所在。2008年我国举奥运会口号是“人文奥运”

40

我想我们老祖宗这一份体育精神可能比那个更高更快更运还要好。所以2008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复兴中国文化的机会。这个讲的是“射箭”。我们再来看“驾车”—卸。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开车,开车也能够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假如朋友有经验的话去乡村驾一次车。用两匹马拉的车要像一匹马拉的一样容不容易?不容易。但是孔老夫子和他的学生拉的车是用四匹马拉的就像一匹马拉的一样。让坐在上面的人没有任何的不安,情绪都非常稳定,坡度非常的缓和。假如一个人开车开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他的修养、修身功夫也不低呀!他很快就能够入道。再一个“书”就是书法。杨老师教孩子写书法首先要练习“点”,要写一万个点呀。这是在磨他那一份心,磨他急躁、焦虑、不安的心。当这个心能够很静很定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能够开显。而当他真正能够把点写好,因为任何一个笔画都是从点写出来的,他后面的学问就能够很快成就。而且真正书法家比如中国近代的书法家前不久刚刚去世,到了晚年他的书法造诣已经很高了,但他还是在不断的练习、还是在临摹古代的贴,摹完一看,还是觉得自己与古人比,还是差得太远了。深圳有一位年轻的书法家,他说他练书法的时候,别人每天练一大堆的字,他每天只练一个字就是“专”字。我们能够专的时候就能够定,我们能够定的时候就能够安,能安就能乐,能乐才能真正得到一些益处。“数”是指计术、天文、地理、二十四节气、占卜祭祀这样的内容都要让孩子们去学习。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孩子九岁时他都要知道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都要很清楚。那这些就是古代的六艺。古人在论述这一段的时候有两个字我们不可以轻忽。一个是“安”字,“安学、安诗、安礼”这三个“安”字。“安”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要安住于当下,就像各位朋友一样,心无旁人,安住于当下来听课。能够安我们的心是定的,定能生慧。我们的师长也说“静水照大千”。当我们的心情波涛汹涌的时候,就好像湖水连周围的山川树木都影印的不清楚。当我们忙着挣钱,被欲望所迷惑双眼的时候,就边我们身边亲人的需要我们可能都关照不到。所以做学问一定要“安”。还有一个字是“乐(le)”,“不兴

41

其艺,不能乐学”。这个“乐”也很重要。因为夫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一个是“安”,一个是“乐”。

下一句“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里讲得是学习的态度。“藏焉”就是要把这些教诲领纳于心;“修焉”就是领纳于心后,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去落实,去修行。所以我们的行住坐卧都要符合礼节;“息焉”就是要懂得好好休息,让我们的心能安,当我们身心俱安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学习。所以古代的人休息是为了什么?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讲道休息古人也有一些重要的教诲,我们如能够这些教诲好好落实都不需要去吃安定、去吃安眠药。汉代一位学者蔡季通他写了一段话叫“睡诀”(怎样能睡一个好觉):睡侧而卧,向右侧,觉正而伸(不是一直要保持一个姿势,那也挺难受的,有时还可以活动一下),早晚以时(我们要抓住睡觉非常关键的时期,现代话来说就是深度睡眠时间:十一点凌晨两三点,如果这个深度睡眠时期能够把握住,那可能一天的精神都会很好),先睡心,后睡眼(就是先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有很多人很喜欢睡,没睡意也要上床去,在那里碾转反彻,像一个瘙子在那跳来跳去,然后去数数,从一数到一百,还是睡不着,假如我们能让我们的心安下来,我们的眼自自然然就闭下来了,睡眠质量还会很高,我们的气色会很好。我们很多女同胞都特别强调美容,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睡眠)。“游焉”指的是游山玩水、观光旅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个才是我们观光旅游的重要性。“观光”是观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是说到一个旅游点丟购物,古人年来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去无锡旅游,我去“拙政园”回来觉得很后悔。因为走马观花也没看到啥。假如我在去之前好好地把这些园林艺术、风土人情研究研究再去的时候那么我的感受肯定会不一样,去到一个地方就收获一个地方的知识。这一点给我们的感触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他时时处处都是在学习。而前面夫子讲的“六艺”给我们的启示是:各行各业都能出状元,也就是“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人。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时候,教学的效果就非常明显

42

了。“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他能够安住学习对老师又特别的亲近;“乐其友而信其道”对于同学有一份关怀和帮助,然后又相信老师所讲的道理、听话;“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就是老师不在也不会违背老师的教诲,就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在课堂里班主任在的时候表现得都很好,但是任课老师去,副科老师去有可能大闹天宫。这时我们需要反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到底有没有在教任何学科当中去把德行的教育落实下去。真正所有老师共同配合我想孩子的表现也会一致。因为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也不一致,学校里面各科老师教育孩子也不一致。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语文老师说她的语文课很重要,数学老师会说他的数学课也很重要。到了要考试的时候,这些老师都来抢课。所以当我们观念一致时,孩子也会表现得一致。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我们圣贤教育会推行得这么好?因为政府是这样的理念,民间的百姓也是这样的理念,大家都以圣贤教放诲为标准,所以才能落实得很好。《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敬”是“敬道”;对老师有一分恭敬;“孙”是“孙业”对学业非常地努力;”务“是脚踏实地不虚华;“时”是能够把握住时间,勇猛精进,因为时间很重要;“敏”是一份好学的态度,他懂得向一切人事物去学习,去请教。当他能够做到这五点的时候他的修养自自然然就提升了。“所以厥修乃来”他的修养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其此之谓乎”这一段讲得是教学的内容。

《礼记学记》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两个要素:教育的目标“化民成俗 ”、教育的内容。

下面的内容就进入第三个部分就是教育的方法,是《礼记学记》当中最为重要,最为精华所在内容——教学的方法。

第七段: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陷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这一段还没有讲到教学的方法,它讲到是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容易犯的一

43

些过失,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学弊病。那为什么在讲教学方法以前先讲这一段呢?从这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祖宗的慈悲,因为当一个老师正式上岗以前、正式当老师以前,他能够在他的教学中去避免教学弊病他最起码可以做一个合格的老师。进而再掌握后面的教学方法,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古人在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处处在替我们后人着想。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教学弊病。在我们当下我们会不会去犯。这里所说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汉代时候的老师,当我们不能这样去看经典。这个“今之教者“现在我们从事老师,我们有没有去犯这样的过失。第一个过失:“呻其占毕”。“呻”是用嘴念;“占”是用眼看;“毕”通“笔”就是古代的书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课本。“呻其占毕”那么“呻其占毕”这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照本宣科。这个老师讲课,他只是在那里背诵一些东西。对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们用这样一种方法去教导学生,我们老师教得呆,学生学起来也一定会学得很傻。从这一点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老祖宗在教学当中,绝对不强调强迫灌输式。而是希望他们的教学能够引发人的悟性,引发人的思考,这是第一点我们不可以犯的错误。第二点“多其讯”。“讯”就是“问”就是老师上课很喜欢提问,或者是”满堂问“一堂课都问下来。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当中,强调教学当中要师生互动,所以很多老师上课都喜欢提问,觉得这样师生互动方式挺好。但是都习惯于问一些什么问题呢?好不好呀,可不可以呀,对不对呀!这些问题问下去学生都不需要思考,学生只要回答:好,可以,对。这些提问对他的悟性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这样的问题要少问。孔老夫子不是这样提问的,同样的问题问出来,他的提问会让他的学生作回答。回答的时候是一个个的进来,一个个的出去。有一次孔老夫子问他的学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结果三个学生回答都不一样。最先进来的是子路,子路性子比较急。他第一个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他回答说:“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会生活,他是生活艺术的大师,大家都会向他来学习,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能传出去,大家都知道他。“仁者使人爱

44

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愿意来帮助他,聚在他的身边跟他一起生活。孔老夫子听后点点头,称他为“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你是个合格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进来的是子贡,子贡回答说:“智者知人,仁者爱人”他说有智慧的人知道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有仁厚心的人看到别人表现不好的时候,知道那不是本性,是他的习性。进而去帮助别人,去掉习性恢复本性。孔老夫子听后点点头,也称他为“士”;第三个进来的回答的是颜渊,颜渊的回答跟子贡的回答又不同。他回答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一定知道自己的习气毛病,进而要改正习气毛病。“仁者自爱”仁者他一定首先从自己的习气毛病下手,对自己的习气毛病赶尽杀绝。“自爱”就是自尊自爱。孔老夫子听完他的话非常高兴给了他三个字的评价你是“士君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所以你看孔老夫子的教学,他提出的问题,他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孔老夫子都会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所以孔老夫子教学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学活活泼泼。所以我们到这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弟子规》我们也一定要把这样好的精神和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当我们上课都是问得太多,或者是一言堂,学生连插话和问问题的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时,我们要反省自己。如果我们教得太多、讲得太多,控制了话语权,学生学得就会很蒙,这是第二个老师容易犯得过失。“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就是老师讲课不管学生心里的感受,也不管当下的学习状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课讲完。开学时觉得这个学期还很长,所以上起课来是悠悠放任,一篇课要讲好几个星期。到了学期末发现自己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讲完,这个时候就拼命赶进度。也不管学生的接受状况如何,所以这种状况很麻烦,我们教得这么急,学生学得很累。我们做老师的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去备学生。要看学生的根性,学生当下的接受状况。不能说我反正就是要把我要讲的东西讲出来就好。那样不契机,所以孔老夫子讲:“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所以我们要看学生的状况,特别是我们在推广《弟子规》教孩子读诵这些古圣先贤经典的教导

45

中,也千万不可以赶进度。我们曾经碰到一此团体,他们教孩子学经典,这个学期要《弟子规》学完,下个字期要学《常礼举要》。再明年要学《孝经》,后年要学《论语》,他象赶进度地在赶。我们学《弟子规》能不能赶进度?绝对不能赶进度。因为一个孩子的根基的奠定、扎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心急不会有什么样的好效果。当我们急的时候,我们内心也不会平静;当内心不平静的时候,我们老师讲课也不会有智慧。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这是第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使人不由其诚”老师教书没有诚意。他不是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是把它当作一份职业。上班八小时,一个月下来你给我发薪水,下班后你不要管我。我们古代的老祖宗,从事老师工作的人从来不把教育当职业,都是把教育当做事业,当成终身奉献的事业的。假如我们是抱着去谋生,抱着拿一份薪水的态度去教书,学生能不能感受到我们的心境呀?可以的。学生觉得你老师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为了一点薪水吗?所以当我们这样去教书时,学生都不一定会瞧得起我们。还有一些老师他可能自己课堂的内容不完全教完,他去外面办班。然后你必须上我的补习班你的学习成绩才能好。你光听课堂上的课程,你可能只能考六十分,上了他的实习班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实这样的心态都不好。假如我们老师教书时都没有诚意,学生学的时候也不会发至诚心。蔡老师讲到“至诚乃得有经验”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没有至诚心的时候,他的道德学问没有办法成就。他的诚心需要老师用爱心,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去唤醒他。假如我们老师教书使人“不由其诚”就是很教得很虚。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很怨恨我们老师,觉得这个老师不把我们当回事,下了课就跑,我们想请教他问题都问不到。这是第四个方面。第五个方面是“教人不尽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根本不考虑每个孩子的根性,没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去教书可能有一个状况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整齐化一。但是要求“整齐划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对老师很烦。明明我的能力还可以多写一点,多学一点,但是就是到此为止;有的孩子能力不够你硬要

46

求他这样的,他也觉得你学得辛苦。所谓“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据他的状况、根据他的能力,给他以合适的目标。第六个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施之也悖”就是这个老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规律,违背教育的正道,然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虚。这个“佛”是“虚空”的意思,最后都是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学生学下来他不得要领。假如我们教学生都是歪的,没有让他走上正道,学生学起来也会应付,所以学得很假。所以这六个方面都是我们为人老师者应当相当谨慎和警惕的。所以学了以后我们要反省我们在教学当中有没有犯这样的一些过失和问题。假如有的话我们要赶快调整,因为身为老师者掌握着孩子的慧命乃至掌握着往后家庭的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我们教书不可不谨慎。那么从这里我也能感受到古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古人百分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和家长,这一点现在西文人也是认可的。所以我们儒家心法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假如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教学,存在着这样的教学毛病时,那教学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这里面把效果讲出来了:“夫然,帮隐其学而疾其师”学生很不愿意去学,很厌学都不愿意跟老师见面,所以一个老师有没有把书教好,我们可以看一点,看哪一点,就是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的学生看到我们远远得向我们打招呼,向我们鞠躬问好,那我们教书就成功了。那假如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的学生看到我们绕道而行,都不愿意见我们,我们就需要反省自己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然后他又讲到“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生觉得学得很苦。所以现在我们跟一些学生讲:孔老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说我怎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呢?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的很难受的事情。为什么?他不知道学了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对他的生活,生命有什么改善!所以”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难,其毕也速”。虽然毕业了,但是老师教给他的知识技能,他马上就抛到九宵云外去了。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个东西马上就还给老师了。他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只

47

是为了一个分数,所以他忘得会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们“教之不刑”,“刑”能“型”就是“典型”。教育没有办法出出现好的效果、达成典范。“其此之由乎”就是由这些方面所造成的。我们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还在学习,还没有走上教师岗位的?有。那你们学了这一段你们要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你们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这个是当老师应该避免犯的一些过失。因为“教儿教女先教已”我们要把学生教好,首先要把自己教好。

第八段:大学之法,禁于未发这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这一段很短,但是这一段的几句话却是这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说到教学方法及运用统统都在《弟子规》当中。《弟子规》真的很好,你如果真的把《弟子规》学通了、学透了。你来看这一段你会觉得很有悟处。第一法—“禁于未发之谓豫”称为“预防法”。什么叫“禁于未发”呢?就是当孩子的习染还没有形成以前,当这些不好的念头还没有在他的心里落下印象的时候,我们就帮他去除掉。这个叫“预防法”。我们大家可以来思考一下:我们都学过《弟子规》,《弟子规》里面有没有讲道“预防法”,哪几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还有没有“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刚才大家所讲的其实都跟这个“预防法”相当有关。我们来看“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整本弟子规只有这两句用的是“绝对”的“绝”。你看“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里面用的是“勿”;还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它用的是“切”。只有这两句他用的是“绝对”的“绝”。那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老祖宗为什么这么注重?为什么不要去斗闹场,不要去问邪僻事。那我们再来反观一下我们现在的斗闹场在哪里?我是第一次听到,大家马上就能彻法底源,都讲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上去。是啊,斗闹场不光在卡拉OK厅、不在网吧、酒吧这些地方,现在的斗闹场就在我们的家里。因为现有的电脑电视里面的节目都在摧毁我们孩子的心智。我在幼儿

48

园教书的时候,那时候也没学过《弟子规》也不懂。小朋友特别喜欢一个动画片叫“奥特曼”,我发现不仅男孩子喜欢连女孩子也喜欢。下课后都要互相比划一番你当怪兽我们来打。女孩子都这样,所以一些小女生也变得很暴利。原来我觉得这个奥特曼还不错。因为他为了保护地球还很有正义感。但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是需要靠暴力的吗?那时候不懂,我觉得挺好。还让小朋友带到幼儿园来放给他们看。现在一想,不知道造了多大的孽;还有“蜡笔小新”,哇,那都是秽污词。在日本,那都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才看的;还有“樱桃小丸子”教我们都不爱学习;还有“老夫子”教孩子怎样捉弄人。所以这此电视节目、这些书籍我们都要谨慎对待。有些家长很忙,周末都要忙着去挣钱。所以只能把孩子丢到爷爷奶奶家,或者是补习班,或者是放在书店。他觉得放在书店总还不错吧,他可以看书。可是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们在书店里看得是什么书呀,都是奥特曼、蜡笔小新这样一些动漫书。现在我们的图书市场虽然很丰富。像我原来很喜欢逛书店。但是学了圣贤教诲后,我现在很少去书店了。偶尔去一下也是要看看现在市场上到底在流行什么书籍。现在因为有了《弟子规》作标准,原来我觉得很好的书,现在看来都是垃圾书。所以现在书很丰富,但是不好的书的也很丰富。假如我们没有辨别能力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培养孩子看书这个习惯很好呀!其实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给教坏了,所以即使要带孩子去书店,家长一定要跟着一起去。不要觉得丢在书店就省事了。“邪僻事,绝勿问”就是恐怖的东西、很离奇很离谱很偏颇的东西就不要去跟我们孩子讲。有一些家长喜欢看鬼片,家长看完以后都吓得不得了,孩子也睡不着觉。有些家长喜欢看枪战片、恐怖片,打打杀杀。孩子从中学到的都是我要杀死你,我要你死掉这类的话语和动作。假如我们再不把我们的家庭净化,再不把我们的电视节目净化。《老无所依》我们现在所谈的反恐,恐怖分子在哪里,可能就在我们的家里,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相当地谨慎。《弟子规》里面讲道“预防法”;《论语》中有没有讲道“预防法”?我们的老祖宗很慈悲,只要是重要的教诲,他的每部经典里都有讲道,关键我们有没

49

有看到心里去。因为有些人有“好恶分别之心”呀。你觉得《弟子规》好,他可能觉得《论语》好,有些可能觉得《孝经》好或者其它的好等等。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能够一门深入下去,你都能够得到重要的教诲。《论语》里面也有讲到“预防法”。孔老夫子讲: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当我看到这一句,当我开始学习“预防法”时,我开始回顾我的成长路程。我是读幼师,大家想一想幼师里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我们那个年级七个班,二百八十多个人。只有四十名男生,校领导原来准备把男生一个班放几个,幸好没有这样做,后来是两个班有男生,我当时去读幼师时候,我不清楚幼师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知不知道。我因为中考的成绩不是太好,父母让我们去读中专,我的父母为什么让我去读师范呢,他们想得很简单,因为当老师一年有两个假,而我的父母都是工人,要上三班倒,很辛苦,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做这样的工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一份无私的爱。我去读之前,我的父亲跟我约法三章——不可以交女朋友,我的母亲也跟我说了几句话,她把外公给她的话给了我。第一句话是:人要懂得自尊自爱,人与人之间要来得去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做的不要过火;毒人的药不要吃,害人的事不要做,这是我父母给我的叮嘱。我当时上学是九十年代初,还没有手机通讯这么普便,与父母之间都是通过通信,我不知道父亲给我的第一封信是不是他精心去找了还是无意的,在信里面附了很多的名人名言。我觉得挺好的,后来就写信告诉他,以后让他每封信都附一些名人名言,于是父亲每次都会附上一些他从报纸上所找的名人名言,我又会把其中非常好的经句抄下来,写在我的本子上。这个本子现在我还保留。父母的这一份心确实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真得是很可贵。后来我毕业后去了一所幼儿园,还有两个校友,我后来听他们说,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谈女朋友,让女朋友怀孕了,最后只能去做人流,不敢找父母要钱,然后自己去卖血。而我们的老祖宗讲:男子

50

第11篇:《礼记》

幻灯片1

《礼记》

幻灯片2

《礼记》简介

 内容:

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记录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 性质:儒家经典之一  (早期《论》;晚期《孟》《礼》)

作者:非一时一人之作。大率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及后学及汉代学者所记。

 价值:内容复杂,糟粕颇多,但资料宝贵。 

幻灯片3

作为《三礼》之一的礼记

 “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汇集我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典籍,涉及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东汉郑玄曾经分别给这三书作注,故有“三礼”之名。  在三礼之中,《仪礼》大约在汉代就被列为儒家经典。唐代开始加上了《周礼》和《礼记》,设三礼为经,列入“九经”。

幻灯片4

《周礼》

 《周礼》主要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是根据儒家的理想治国方案加以增减汇编而成的。

 共有六篇,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象征着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中国“以人法天”传统的思想。

幻灯片5

《仪礼》

 《仪礼》,又称《礼》、《礼经》、《士礼》。《仪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相传由孔子编定为十七篇。其所记载的礼仪内容依次为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涉及人生婚丧嫁娶与贵族间社会交往或外交活动的礼仪,系统而完备。

幻灯片6

《禮記•曲礼》:

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 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幻灯片7

《礼记》的分类     梁启超将《礼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通论礼仪及学术者,有《礼运》、《乐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 专门解释《仪礼》者,有《冠义》、《昏义》、《射义》、《燕义》、《聘义》等篇; 阐述和考辨古代制度礼节者,有《王制》、《曲礼》、《玉藻》、《月令》、《丧服大记》等篇;

 杂记孔子及其弟子、时人的言行杂事者: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等; 专记名言名句者:《曲礼》、《少仪》、《儒行》等。

7 幻灯片8 高小方《古代汉语》总结《礼记》现实意义

 (《礼记·檀弓》文学之美)  现实意义:

 《礼记·学记》记载古代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 

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乐记》我国第一部美学专著。  《王制》记爵禄,朝聘,养老诸制。

 《月令》物候学,记四时气候与相应措施。(竺可桢《物候学》)  《礼运》记大同、小康之说。  《坊记》记孔子论政。  《表记》记孔子论修养。

 《儒行》记儒者衣食、起居和品德。  《中庸》记中庸学说及治学方法。

 《大学》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 《曲礼》杂记儒者日常行为准则

幻灯片9

版本及流传

 《礼记》原有两种本子,均为汉代人辑录:  一是戴德的《大戴礼记》,将刘向所收集的一百三十一篇综合简化,原存八十五篇,到唐代只传三十九篇。

 二是戴德之侄戴圣《小戴礼记》删减《大戴礼记》,并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共得四十九篇。即现在通行本。故通常称《礼记》者为《小戴礼记》。

幻灯片10       东汉末年郑玄注解《小戴礼记》,唐孔颖达作疏。即《礼记注疏》,为最通行本。 其它重要版本:

元代陈澔《礼记集说》; 清代朱彬《礼记训纂》;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

在宋代,理学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幻灯片11

礼运 大同篇

 鄭玄:“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  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

幻灯片12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 与:破读去声,参与;  蜡(zha去声):古代国君年终的大祭祀;  宾:陪祭者;

 張永言謂當讀為“賓事畢”。賓,儐也,孔子執儐相事。儐為導引賓客或以禮迎賓(的人)。按,王肅《孔子家語·禮運》:“孔子為魯司寇,與於蜡,既,賓事畢,乃出遊於觀之上。”正作如此讀。  遊:“游”的异体字;

 观:破读去声,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又名阙。  喟然,感歎、歎息貌。

 盖:表推断的副词。大概。

幻灯片13  《尔雅 释宫》:“观谓之阙”,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宣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汉代的阙 幻灯片14

蜡/蠟/臘/腊/字

 音qū之“蜡”、音zhà之“蜡”以及音là之“蜡”為同形字。  蜡:1 zhà

年终祭名。周曰蜡,秦曰臘,《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禮記·雜記下》:“子貢觀於蜡。”鄭玄注:“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祭也。”

 2.qù

蜡,蠅 也。《說文·虫部》:“蠅?也。段注:“蠅生子爲蛆。蛆者俗字,?者正字,蜡者古字。已成爲蛆,乳生之曰?,曰蜡。” 《周禮·秋官·蜡氏》:“蜡氏掌除骴„„若有死於道路者,則令埋而置楬(同“揭” )焉,書其日月焉,縣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孫詒讓正義:“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職也。”

幻灯片15

 蠟:《廣韻·盍韻》:“蠟,蜜蠟。”音là。本義是動植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如蜂蠟、白蠟、石蠟等。後簡化作“蜡“

幻灯片16

幻灯片17

幻灯片18

臘、腊

 《辞源》:

 周时臘与蜡各为一祭,臘祭祖先,蜡祭百神、秦汉改为臘。„„汉臘行于农历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臘月。  有引申为岁末。  又腊肉与臘肉:

 腊肉:干肉。 臘肉:冬季腌制的肉类。  臘八粥。  漢字簡化後,“臘”字作“腊” 。  “蠟梅”今作“腊梅”,本當做“蜡梅”。蓋發生了理據重構,蠟梅色似蜜蠟,故叫蠟梅。但蠟梅開在冬末,故又重構為“臘梅”。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叹-嘆-歎

 二字本非異體,後用法漸趨一致

幻灯片21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言偃: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 何叹:宾语前置

 大道,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准则。      行,實行。

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用爲時間分句。 三代,指夏商周。英:禹汤文武。

未之逮:之,代词,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前宾语;

逮(dài)《說文·辵部》:“唐逮,及也。从辵隶聲。”本義追上,趕上。“唐逮”為古語。

 焉:兼詞,於此。

幻灯片2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    

天下为(阳平)公:成为公共的;

与:本義依《說文》是黨與,實當為“舉起”。 很多學者認為“與”的本義是舉起,“舉”為“與”加手形(隸變作)之分化字。《說文》所釋並非本義。

依王引之《经义述闻》這裡通“舉”,推舉。 其它义也有相通时:1)比如舉動、舉止。《國語·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俞樾《群經平議·周語一》:“與,古通作舉。少曲舉焉,謂無委曲之舉動也。”

幻灯片23  2)記錄、登記。《韓非子·內儲說下》:“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問鄶之豪傑良臣辯智果敢之士,盡與其姓名。”俞樾《諸子平議·韓非子》:“與,當作舉„„爲悉記録其姓名矣。”  講,《說文·言部》:“和解也。从言冓聲。” 《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趙令樓緩以五城求講於秦,而與之伐齊。”高誘注:“講,和。” 引申爲講說、商議、演習,又引申爲講求,注重。《論語·述而》:“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此處正用此義。講信,講求信用。  脩 –修 通假 段注:“脩,脯也。按此統言之。析言之則薄析曰脯。捶而施薑桂曰段脩„„經傳多假脩爲修治字。 ”调整人际关系使之大道和睦。

幻灯片24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 有所终:《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終。”《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送其終也。”李善注:“終謂終沒也。”(為死者辦理喪事)有所終,等於說有善終。所:代词。  长,破读上声;等於說有使成長的各種條件、措施。

幻灯片25

. 老、壮、幼:形容词用如名词;  矜,通“鳏”;  分,(名词)破读去声,职分、职务;  归:出嫁,这里指夫家。《說文·止部》:“女嫁也。” 《易·漸》:“女歸,吉。”孔穎達疏:“女人„„以夫爲家,故謂嫁曰歸也。”

幻灯片26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 货:《說文·貝部》:“財也。从貝化聲。”本義指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  恶:(如字);去声;阴平,疑问代词。  藏:《說文新附·艸部》:“匿也。”

 弃:说文:捐也。又手部曰:捐,棄也。即扔。  身:自身。

幻灯片27 是故 謀 閉而不興,盜竊亂賊 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是故:慣用詞組,由代詞“是”和連詞“故”組成,“是”起指代上文的作用,“故”在句子或語段間起連接作用。  謀,《說文·言部》:“慮難曰謀。从言某聲。”本義是謀慮、謀劃。此處指奸詐之心。  闭:《說文·門部》:“闔門也  興《說文·舁部》:“起也。從舁,從同,同力也。”  亂,指犯上作亂,造反;賊:害人。作:兴起也。

 而,連詞。用在主語、謂語之間以強調主語,含有“竟然”、“卻”之意。

幻灯片28  外户:解一:王注“外,用如動詞。外戶,從外面把門扇合上。閉,用門閂插門。”  解二:鄭玄注“外戶而不閉”為“禦風氣而已”,內戶為內室之門,外戶即住宅外門,常指臨街之門、大門,不用解釋為動詞。„„外戶不閉”謂室無貯藏或太平安定。如《呂氏春秋·慎大覽》:“故周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即太平安定,雖外戶而不閉,僅“禦風氣而已”,也即夜不閉戶之意。  解三: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处在„„外;“外户”为出门;

幻灯片29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 隱,《說文·踏部》:“蔽也。

 货、力:名詞用如动词,捡财物、出力气;4为,破读去声;  大人世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子相传、兄弟相及;  大人指天子诸侯,父子相传叫“世”,兄弟相传为“及”。  “世及”为介词“以”前置宾语,

 城:内城 / 郭:外城 / 沟:壕沟 / 池:护城河

幻灯片30  紀,纲纪。准则。《說文·糸部》:“絲別也。从糸,己聲。”本義是絲縷的頭緒。《墨子·尚同上》:“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引申為事物的端緒。又引申為治理。《詩·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鄭玄箋:“以罔罟喻爲政,張之爲綱,理之爲紀。” 再引申為綱領、法度。  以正君臣„„:(承上省)以〔礼义〕正君臣;

 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動用法,即“使„„正常”。  篤,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純厚”。《說文·馬部》:“馬行頓遟。从馬,竹聲。”本義是馬行箸實而遲緩。引申有堅實義。  里,《說文·里部》:“居也。从田,从土。”本義是供人居住的鄉村宅院。這裏指有關耕種和居住的制度。

幻灯片31  以賢勇知:把有勇有謀者當作賢人。賢,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賢。  知—智古今字(zhì),聰明、智慧。當時盜賊並起,所以需要智勇的人。  “以功為己”:原注:“立功作事,只是為了自己,不為他人(依孔穎達說)。”不妥。解二:王彥坤謂“以功為己”與“以賢勇知”句法同。“賢勇知”是“把有勇有謀的當作賢人,賢,用如動詞,意動用法”,則此“功”也當是名詞用如意動,“功為己”即是說“把為己者當作功臣”

幻灯片32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 用是:因此,由此;

 用,介詞,由於,因為。王引之《經傳釋詞》:“用、以、爲,皆一聲之轉,故‘何以’謂之‘何用’,‘何爲’亦謂之‘何用’。”清黃宗羲《亡兒阿壽壙志》:“兒之所以夭者,用早慧也。”“用”與下句“由”義同,也使用了“變文同義”的修辭方法。

 “謀用是作”中的“是”和“兵由此起”的“此”字,都代表上文“今大道既隱„„以功為己”這段的情況。兵,本義是兵器,這裡指戰亂。

幻灯片33

 選,选┏(如字)(动词)  ┗(xuan去声)(名词)杰出的人物

 這裡是“成為其選”的意思。指選拔出來的傑出人物。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因此成了三代諸王中的傑出人物。

幻灯片34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為殃,是謂小康。”

 以〔礼〕著其义;以禮来彰显他们符合禮儀道德規範的事。  著,形容词用如使动;《禮記·樂記》:“好惡著則賢不肖别矣。”引申為顯露。“著其义” 和“著有过”两处  考: 《說文·老部》:“老也。引申为成全。 《禮記·禮運》:“禮義以爲器,故事行有考也。”鄭玄注:“考,成也;器利則事成。”

 刑:法则,这里名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刑仁,以合於仁的行為為法則。  講,講求、提倡。見上文注。讓,不爭。

幻灯片35  示:与“视”同源;《康熙字典》又與視通。《詩·小雅》視民不恌。《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疏》示視古字通。《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  一为看,

 由,动词,使用。此:指礼。  执,后作“势”;在执者:在职位上的人;

 去:本義是离开。引申指罷免,黜退。意念被動句,被罷免。  众以为殃:以统治者不用礼为祸害。  小康:小安

幻灯片36

教学相長(学记)

 郑玄:“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 教(去声),教导;

 长:1.破读; 2,用如使动,  使(对方)有长进、发展;

幻灯片37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xiào)學半。”其此之謂乎? 幻灯片38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假设性让步连词,即使;  嘉肴:亦作“ 嘉殽 ”;元代以后又作“佳肴”,此泛指鱼与肉。  肴:《说文》段注:“啖也。折俎謂之肴,見左傳,國語。豆實謂之肴,見毛傳。凡非榖而食曰肴,見鄭箋。皆可啖者也。按許當云啖肉也。謂熟饋可啖之肉。今本有奪字。从肉爻聲。胡茅切。二部。按今經傳皆作殽,非古經之舊也。”

 旨:味美;旨为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象“匕”( 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幻灯片39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到顶了→最好的;

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引申为最好的。

幻灯片40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 然后:复合虚词,“然”本为代词,义为“如此”“这样”。 “然后”即“如此而后”。做连词。连接分句,表两事情时间或条件的承接。  困:没搞懂的地方;  自反:反求之于己。  自强:(如字)(形容词)  (上声)(动词)①勉强 ②督促,  ③(副词)竭力、极力;

幻灯片41 《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 兑(yuâ)命,  今本《尚書·説命》:殷高宗任命傅説(yuâ)做宰相的文件;  学(xiào)学(xuã)半;教占了学习的一半;  学(xiào) ,教导,后作“斅”; 

其:语气副词,大概,委婉语气;

 其此之谓乎:之(助词)帮助构成前宾语;

幻灯片42 博學(中庸)

郑玄《目录》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极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于《别录》属通论。”

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幻灯片43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强。

幻灯片44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状语:博(广泛地)学,审(详细地)问,慎(慎重地)思,明(明确地)辨之,  笃行;笃(从马,竹声)古音信息, 上古汉语中,知组→端组;(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 朱子章句集注:

 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幻灯片45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强。

一、百、

十、千,数词用如动词,选动词很重要,成语“人一己百”;

能之:“能”字直接带宾语;  虽(假设性让步连词):即使。

幻灯片46

朱子章句集注:

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明者择善之功,强者固执之效。吕氏曰:“君子所以学者,为能变化气质而已。德胜气质,则愚者可进于明,柔者可进于强。不能胜之,则虽有志于学,亦愚不能明,柔不能立而已矣。盖均善而无恶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强弱之禀不齐者,才也,人所异也。诚之者所以反其同而变其异也。夫以不美之质,求变而美,非百倍其功,不足以致之。今以卤莽灭裂之学,或作或辍,以变其不美之质,及不能变,则曰天质不美,非学所能变。是果于自弃,其为不仁甚矣!”

幻灯片47

誠意(大學)

 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幻灯片48

“诚意”

 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正,用如使动,使心无杂念、思想纯正)。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幻灯片49 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幻灯片50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诚其意:诚,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诚实”。意:意念,念头。  如(喻词)

恶(wù) 恶(â)臭(xiù)  臭,嗅【动词】。嗅也用作嗅的结果:气味  嗅→(中性)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此之谓自谦(qiâ),通“慊”,满足;  慎其独,(广义的非支式)对于自己的独处是谨慎的;

幻灯片51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

閒:① jian1,后作“间”,古今字 

②jian4,后作“间”,古今字 

③xian2,后作闲,古今字。 

如 辟:①僻②譬③避④闢 )

 厭:① ya,后作壓【如,壓胜,壓胜钱——汉代就有的一种颈部装饰用,起先主要用于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

②yan4声:吃饱,后作“饜”; 

③yan3,后作“掩”,厭然:闭藏貌,躲躲藏藏。  掩,古字“揜”

幻灯片52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诚于中,形于外;诚、形,名词用如动词,有实实在在的念头存在;表现;十:许多;  其:a.(jī)(名词)后作“箕”;(句末语气词)“夜如何其?夜未央。”  b.(qí)(代词)他的、他们的、自己的;特指指示代词)那种合适的:各得其所;

(语气副词)大概:“其此之谓乎?”劝勉,还是:“吾其还也” 该是多么:“其严乎!”

(时间副词)将;  c.(qǐ)通“岂”。

幻灯片53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 十:甚言其多。  严:严肃可谓。

幻灯片54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 润,(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光采、光辉;  心广体胖(pán),与胖pàng为同形字,体态安详;

第12篇:学记

《学记》

1、《礼记。学记》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2、《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 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5、《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6、《学记》教育制度“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校”

儒家:孔、孟、荀 孔子

1、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体现教育公平)

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3、教育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

4、教学原则和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②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③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 的教学原则⑤乐学于立志。。。。。。

5、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6、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8、德育原则和方法: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立志乐道、自省自克

9、论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严宽结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示范) 孟子(性善论)

1、最早提出“教育”。

2、“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

3、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即:明人伦)

4、道德教学:动心忍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磨练

5、教学思想: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深造自得、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荀子(性恶论)

1、教育目的: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 (人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2、教育作用:化性起伪.(后天习得的“礼”“义”)

3、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墨家的墨翟

1、观点“兼爱、非攻”

2、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eg砍伐、铸剑)

3、教育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4、学习过程: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的老子、庄子:

1、观点:道法自然

2、教育目的:主张培养“上士”和“隐君子”

3、强调“怀疑”的学习方法

4、教学原则:“用反”“虚静” (“用反”运用辩证法于教学中;“虚静”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朱熹:

1、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

3、分阶段教学(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

4、道德教育方法:立志-居敬-存省查-力行

5、“朱子读书法”(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

1、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3、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三、巩固性原则:

1、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复习是学习之母”——乌申斯基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 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4、乌申斯基、布鲁纳等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五、因材施教原则原则: 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赫尔巴特:教学教育性)

八、量力性原则(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道德原则。

2、“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外铄论。

3、“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遗传决定论。

5、《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孟学派教学过程理论。

第13篇:学记

现在,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非常重视教育。 一说教育,似乎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大拇指。一说到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小脚指。 似乎我们的教育理念,方法都是压抑人性的,僵化的、死板的、不地道的。 所以有必要从经典中去体验一下中国古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教育理念。 早在二十年前,读《学记》的时候,非常吃惊,更多的是赞叹。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祖先用大智慧、大慈悲,把教育的理念方法讲理很深入很透彻。 可以说,《学记》是整个教育理念的源头。如果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叔字辈的,那么《学记》就是老祖宗这一辈的,这就是我们讲《学记》的原因之一。

第二,一说到学经典,不少人会堂而皇之地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认为中国古人讲的话很刻板、很死板、很套路,因此不爱学。

我们一方面在排斥老祖宗的智慧和慈悲;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崇尚国外的教育理念。

反观现实,却又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说孩子考英语,96分以下就是不及格。

还有一条信息是:小学生下课以后,不许打闹、不许说笑,排队上厕所,也得静悄悄地,美名其曰:为了学生的安全。

随手回了两帖。第一帖写道:如果说分数是教育的目的,或者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好坏,那么教育这个天使已经堕落了。

第二个帖子:学校俨然已经成了低级的加工厂,外加几个技工,把孩子们加工成毫无用处的螺丝钉。

通过学习《学记》,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的目的、功能、方法、原则、方针、效果,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记》是讲教育,似乎只与老师有关,与教育行业有关。

正确的态度是,应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态来学习。做父母的理应也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理应加以重视,理应首先学习。

《孟子》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作之君:要起到领导的责任;作之亲,要让老百姓能过好,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作之师,要有教化民众的责任。

我们应该以智慧和开阔的眼光来理解。在家庭里,为人父母,也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不能简单地说养育了孩子,只要能给他吃好穿好提供物质保障就好了,这只是起到了作之亲的责任,还要领导、引导他,还要教育他。

推而广之,在企业,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承担这三个责任。作之君,领导员工和企业向高效益、高效率发展;作之亲,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安居乐业;作之师,不是说企业和员工就是冷冰冰的经济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议卓越的企业文化,承担起对员工的教育责任。

所以说,学习《学记》,需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企业领导,都可以通过《学记》的学习,有所启发和领悟。 以上,就是讲《学记》的缘起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秋自己是礼仪之邦,反观现在,还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还有脸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当下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种种不是,再自诩自己是礼仪之邦,应该感到惭愧。

仪礼》是最早的一部关于“礼”的著作。《礼记》相对于《仪礼》,《周礼》相对而言,更为通俗易懂。

《礼记》是由孔子、孔子的学生及后人整理出来的。

《三字经》里讲:大小戴,作《礼记》。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学者叫戴德,对礼记做了一次注释。后来他的侄子戴圣,又接着做了一次注释。叔侄两人,就叫作“大小戴”。

对儒家思想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不光是学习《论语》,还要学习《礼记》。

仪礼》的主要内容是各种仪式、礼节的方式、方法。已经失传。《周礼》主要讲周朝管理制度的设置,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描述。《礼记》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后人广泛学习的一部礼书。

在《礼记》中,有四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文章。《大学》和《中庸》,就来自于《礼记》,由宋朝的朱熹,把《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与《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

除《大学》和《中庸》以外,还有《乐记》,以及《学记》。其中《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本质和规律,乃至于教育体系的设置、管理,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运用,等等。

可以说,《学记》是中国老祖宗关于教育最早的、最有系统的论述。《学记》有一千五百字中左右,一些耳熟能详的“化民成俗”、“教学相长”等成语,都来自于《学记》。 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经典?虽有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很多人学习时,符合他的想法就是“精华”,不符合的时候就是“糟粕”。这种心态,是“大不敬”。

你有没有真正去爬过这座高山?不在山顶,如何指点山脚。不在高楼,如何穷目。你有没有这样的胸襟和水准去辨别精华和糟粕。

如果把经典比喻成一座山,你还在山脚下,你只能看到山很大、很高。只有爬上山峰,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的糟粕是什么?不少人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压抑人性的,认为国外的教育是释放人性的;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不讲自由的,而国外的教育是讲自由的。

一方面我们排斥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在崇媚着国外的教育文化。而现实是,标准式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非是即非的教育,却是真正落后的、腐朽的、压抑人性的。

面对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做出选择?通过学习《学记》,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下面,就开始讲正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的时候,追求善良的愿望就有了。

但这样做,足以謏闻。謏通“小”,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自觉,就可以一心向善。这样一种行为,可以引来小小的名誉,小小的好评。但不足以动众,不足以感动激发大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就”当动词讲,是“近”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你周围,朋友中、社交圈内,能够尊敬贤人,向好的人学习。“体远”——对于远处的人也能够体恤他们。

足以动众——能带动、感染更多的人。未足以化民——但是还不能够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要想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必定要通过教育与学习来实现。

把这三句话,分一下次第。

发虑宪。“宪”从繁体字(憲)来看,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有“丰”、“四”、“心”。宝盖头相当于过去人住在屋子里,人在屋子里要丰富四心,把自己的心思运用起来。这就是宪的本意。

“宪”用形音字的方法来讲,与思想有关,比如“虑”、“思”“想”、“念”字都有“心”,这属于人的精神领域、意识领域。

宪”就是博闻、多学、勤思。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如用四个字简要来说,就叫做“独善其身”。 其次,就贤体远,足以动众——这个胸襟比之独善其身,要稍大一些。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还要能够影响周围的人,通过自己尊崇贤人,学习远处的榜样,影响一部分人。这是第二个次弟。

第三个,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从独善其身到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再到最后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化民成俗。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这句话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思路。

修身以后要“齐家”,要能够带领家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再向上的次弟是治国。最高的次第是平天下。

当然平天下,不是说用武力荡平天下、征服天下、战胜天下。“天下”是永远不会被荡平征服的。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讲,平天下,就是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把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讲出来了。反观现在的教育,是合格率挂帅,毕业率领先、达标率第一。

现在流传一句话: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给老师送礼,否则有可能被不待见,被不喜欢。教育的风气很糟糕,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化民成俗。教育的目标不能够达到化民成俗,教育是失败的。

从独善其身,到影响一部分人,再到能够化民成俗。这是佛学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乘”就是乘车的乘,比如上下班,赶不上公交车,有时候就打个摩的,只能坐一个人,这就叫小乘。如果来一辆大巴士,能装很多人,这就是大乘。

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能够深入到地狱里去度恶鬼,这是大乘佛法。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角度来看,小乘佛法不如大乘佛法,但是要能做到独善其身、自立而立人,这已经是了不起了。

第二要讲的是布施。如欲化民成俗,就是布施。布施有三: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如来)与须菩提的对话。如来问须菩提:“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财布施,相当于把全宇宙的珍珠、玛瑙、黄金、翡翠,都用来布施,这人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说“太多了,太多了。”如来又说:“如果有人能从《金刚经》中拿出几句话来去给别人讲,去度化别人,教育别人,这个福德有多少呢?” 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就是教育的福德,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是法布施,福德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民成俗”。化,是融化、渗透、熏习、教化、感化,融在其中,润物细无声。 化,比教育更高一个层次。把教育当成教育的时候,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天使就堕落了。

现在就是把教育当成教育,有优良中差,有合格率,有标准答案,有是与非,这样的教育不是教育。因为他不是教化、不是感化、不是渗透、不是熏习。

民,简单说是民众,这个范围就小。民就是佛学中的众生。什么又是众生?佛学讲心即众生,自己首先是众生。家庭或家族中的人是民,学校中学生老师是民,企业里领导员工也是民,乃至于国家中的人也是民。

所以教化于民,化民成俗,如果把这当成是领导的事、教育家的事、冒号的事,就错了。化民成俗,要化自己、化家庭、化周围的团体,乃至于治国平天下。 成,是形成、造成、建成;俗是潮流、时尚、社会风气。从小的角度讲就是班风、校风、家风。

俗”就是通俗、平俗,也就是已经达到了平常、通俗那样的境界。只有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切优良传统、道德文化平凡得不值得表扬,不值得夸张的时候那才称其为俗。

如果拾金不昧了,报纸上登一天,打抱不平了,广播上播一次,那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果社会还在标榜先进、榜样的时候,这个社会离化民成俗还很远。当标榜圣人、榜样、标兵、模范的时候,俗就不能称之为“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

由大到小的讲“化民成俗”,国家、民族、团体、学校、家庭,都需要化民成俗。“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家庭怎么化民成俗呢? 在古代,教育到位的家庭,都有家训,家规、还有家法。有名的就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些家训、家规、家法,就是化民成俗在家庭这个目标、这个范围内具体的运用。

说到这里,话题就特别多。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经常说你考多少分,排名怎样,你跟同学比怎么样?这不是教育的根本和手段。我们可能会在孩子的英语、语文和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我们有没有家法,有没有家规,有没有家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不是那么远不可及、高不可攀。比如怎么打扫卫生、怎么吃饭、怎么与别人交谈,打招呼、问好怎样去做。这个可以在家法里面规定下来,这些化民的方法,要比考多少分、排第几名重要得多。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是家训,《弟子规》也是家训。是孩子成长的行为准则。

初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范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在小升初。中考的辅导中也讲解过: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看看胡适的母亲对他是多么的严厉。这就是家法。胡适在成人成材之后,首先感谢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家法很严。处罚很严。 《三字经》有:昔孟母、断机杼。这也是就是家法。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如果我们连家法都没有,就好比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国家没有法律法规,那怎么行呢?

我们现在有没有家法?好象有。但这好象有的家法,却没有家训家规做支撑。实施家法,就好象是城管执法,胡来!

随意发火 随意动怒,随意处置,随意大喊大叫。

以上,需要我们真正要去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化民成俗。让孩子能在社会中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仁义、有博爱的人。

一个孩子数学、语文、英语考第一,未必能一生顺利。如果一个孩子有爱心、讲博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信这个孩子一定能得到社会更多的眷顾。好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

第14篇: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部教育论著,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记》是《小戴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全文只有1229个字,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它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的总结。其中包括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这些思想中有很多仍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下面试着进行解读,与同仁共同探讨交流。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读]

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法规,依靠宗亲贵族中善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声誉,但还不能使统治阶层中较多的人拥戴自己;招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上层人物,可以取得较多的人拥戴了,但还不能使所有百姓顺从自己。如果要平民都受到感化,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风习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古代兴办教育的目的:化民成俗。欲使社会有秩序、高效率、讲文明,不能光靠法规政策,更不能靠“红头文件”,教育才起根本性、决定性、终极性的作用。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解读]

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尚书》的《兑命》篇说:“统治者要始终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读]

这里阐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学记》中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都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从教师方面来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其中包括向学生学,从而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也就是说,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学相长”不但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韩愈后来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这与他在《师说》中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一脉相承。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明确提出“相互为师”的新思想。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向他学习,建立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这个原则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应该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教学相长”是中国人独创的教学原则,洋人不曾提过。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解读]

古代的学校制度是:乡属每二十五家组成的闾设立塾,乡属每五百家组成的党设立,每万二千五百家组成的术设立序。在中央集权的国都设立大学。

[原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解读]

这段可视为对学制及考试制度的论述。有考试学科知识的,如离经[断句]、辨志[辨析文章主题],有评判思想品德、能力的,如“敬业乐群”“亲师”、“取友”、“通达”。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有“基本要求”之分。这与我们现在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所提出的学段要求是一致的。

[原文]

大学始教也,皮允[帽子]祭菜,示敬道也。《宵雅》疑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循]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祭祖]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尔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逾越]等[次序]也。此七者,教之大伦者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解读]

这几段话说明了如下的意思:

首先,学习必须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其次,指出大学的教学制度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课后从事课外作业。

第三,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外不练习好缦乐[合奏],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不学习好声律,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不熟悉好洒扫沃盥等劳役,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就是说,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就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的任务。

通俗点说就是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在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指出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之间、学习与休息之间、“亲师”与“乐友”之间都是辩证统一的。这些朴素的教育辩证法,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的。

[原文] 故君子之余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解读]

所以,有教养的人对于学习,务必做到:在掌握了已学的东西之后,进而修习未学的东西;在完成了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而把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做到左右逢源。这样才能巩固学习,亲近教师,交好朋友,遵守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发生倒退、反复。《兑命》篇说:“对那些修习的课业,能够认真、循序及时地全力以赴,是会得到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违背]。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致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解读]

现在的教师教学,老是照本宣科,让学生呆读死记,上课搞满堂灌,急于赴进度,却不考虑学生学习能否巩固,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采取措施既不符合教学原则,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做,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习,埋怨教师,把学习视为畏途,而不知道它的好处在哪里。即使勉强结了业,学的东西也会很快忘掉,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此吧。

教学之病,古已有之。前人早已指陈,可惜两千多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甚至更严重了。这很令人警醒。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抗拒]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器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解读]

事情出现了然后才禁止,当事人容易抵触;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即使勤奋也难有所成;杂乱而不循序渐进学业难成,没有朋友一起学习,互相启发,就会孤陋寡闻;安于和同学们不务正业,不听老师的话,会荒废学业。这六种情况,是学业不成功的原因。

这里隐含着我国古代总结出来的几个经典的教育原则。即: 预——“禁于未发之谓预”,“发然后禁,则捍[抗拒]格而不胜。”即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教师要注意加以预防,心中有数,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

时——“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即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地进行教育,把握最佳的学习时机,因势利导,便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即使勤奋刻苦,也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就是及时的教育原则。

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即孟子所讲的学习如流水,“盈科而后进”。反对急功近利而搞“揠苗助长”。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依据一定的次序进行教育。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摩——“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器师,燕辟废其学。”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就是发挥集体智慧的教育原则。

上述这些教育原则,至今仍然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解读]

这里提出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说的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激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将答案和盘托出。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激励和严格要求而不强制使之顺从,学生就不视学习为畏途;启发而又有所含蓄,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又能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了。

在这之前,孔子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曾经提出过启发性的教育原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南宋时期教育家朱熹作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是说要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和时间,不要开始就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使学生茅塞顿开。而举一反三,着眼的是“思其类”,要求“闻一知士”,就是要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或思考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孔子同时强调“一以贯之”,要求学生“多闻”、“多见”、“由博返约”,进行归纳,从已知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孔子教学生不是把咀嚼过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以激发。变得“好学”、“乐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这不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吗?同时也与新课程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相一致。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铜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解读]

这里提出了“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说的是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四种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人们在吸取知识过程中,有的缺点表现在贪多务得,不求甚解。有的缺点表现在知识面狭窄,使智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有的缺点表现在对学习的艰巨性没有充分认识。有的缺点则表现在畏难,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这四种缺点反映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里状态。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心理状态,才能矫正这些缺点。良好的教学方法就在:他既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善于矫正学生的缺点。

多与寡,易与难并非一成不变的。得与失,也是可以相互传化的。“长善救失”这一原则,也就是运用了矛盾的转化的规律,即从依靠优点入手,发扬优点,逐步巩固,克服缺点,使缺点降级或完全克服。这便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看学生,一发现他们身上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以后就认为不可救药,甚至一棒打死。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为而臧,罕辟而喻,可谓继其志矣。

[解读]

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她唱歌;优秀的教师会使学生自然地跟着他去努力学习。教师的语言简练而透彻,说理微妙而精当,举例不多而诱导得体。这样就会使学生跟着他指引的路去努力学习,坚定志趣,收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这是对“向师性”效应的最好诠释。即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其次,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过硬的基本功。而在诸多的基本功中,语言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教育工作主要是在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教师虽不一定“胸藏锦绣,口吐华章”,但必须用语准确,言简意赅而又富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师性”。

[原文]

君子知志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解读]

教师懂得入道有难易,学生的资质有美恶,就能多方诱导学生;只有善于多方诱导学生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就能当一地之长;能当一地之长,就能当一国之君。这说明了,教师本身也在学习如何统治人民。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夏、商、周三个帝王和颛顼、帝喾、尧、舜四个朝代都重视教师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主,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解读]

当作教育的一种传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的尊师的深远意义。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在全国造成重视教育的风尚。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君王才不以君臣的尊卑关系对待臣子:一是臣子在祭祖时充当受祭者的时候,一是臣子身为教师的时候。按照大学的规矩,教师给天子讲课时,可以不受君臣之礼的约束,表示作帝王的也一样地尊师。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师尊而道严”是指“尊师”与“重道”之间的关系。可后来人们却将其演绎成了紧张的师生关系了,称之为“师道尊严”,这是一种曲解。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答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解读] 这是从教与学两方面论述方法的重要性。“善学”是对受教者的要求;“善问”“善学”表面是要求学生,实际上是教师造诣高低的表现。高明的教师才会使学生达到“善问”“善学”的境界。

[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解读]

只靠一点现学现卖的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不能担负起教师的重任的。要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又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讲解给他听。要是讲解后还不理解,就暂时放在一边留待以后讲解。这里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使他们能够力所能及,不能提过高的要求。

[原文]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解读]

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驾车,总是先用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的后面跑。教师搞清楚了这三条道理,也就懂教育人的途径了。

用工匠传授技艺讲教学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常采用此法说明教育原理。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解读]

古时候研究学问,总是从各个事物的类比中,概括出某一最根本的、起统摄作用的东西来。鼓不在五声之列,但五声没有鼓,就不能使声调和谐;水不在五色之列,但五色没有水润,就表现不出文采;学问不在五官之列,但五官没有经过学习训练,就得不到正常发展;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五服没有通过师教,民就不能和衷而亲。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解读]

权威者说:最有道德修养的人,不限定于担任某一种官职;最有高深学问的人,不在于要掌握某一门技艺;最守信用的人,无须借助盟约的诺言;最识时务的人,必善于顺应历史的潮流。懂得了这四条道理,就能够从根本看问题了。夏、商、周三个帝王祭祀百川,总是先祭河,后祭海,因为河是水的本源,海是水的归聚。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第15篇:礼记 礼器

礼器

作者:佚名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无笾豆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贵也。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扫地而祭。天子诸侯之尊废禁,大夫、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幂,樿杓。此以素为贵也。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言称也。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子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是故先生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乱。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

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有摭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周坐尸,诏侑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周旅酬六尸,曾子曰:「周礼其犹醵与!」

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相见也,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故礼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稿鞂之设。是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学也。

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也。」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亹焉。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其发,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

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盖道求而未之得也。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故曰:「于彼乎?于此乎?」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四海九州岛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茍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第16篇:礼记[材料]

《礼记》导读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庞杂、繁富,综合了儒家传统礼学的各个方面,既阐释了《仪礼》所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意义,也点滴记述了夏商周三代所传之礼,其中还记载了孔子及弟子关于礼的问答、阐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礼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礼记》既可与《仪礼》、《周礼》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印证,是“三礼”中对后世产生影响较为重大的一部儒家关于礼学的代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的礼仪制度、礼学思想、礼教学说、礼法道德乃至人们的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礼记》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列入经书的时间

关于《礼记》一书的作者,历来盛行的说法是此书乃西汉戴圣所辑。

郑玄的《六艺论》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记》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孔颖达《礼记正义》)

晋人陈邵在《周礼论序》中亦云: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郑玄亦依卢、马之本而注焉。(《经典释文·序录》)

《礼记》二十卷,汉九江太守戴圣撰,郑玄注。”其又云:有记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玄受业于融,又为之注。(《隋书·经籍志》)

因此,人们据孔颖达所引郑玄之说、《释文》、《隋志》所载而认为:《礼记》是西汉戴圣所纂辑,其四十九篇是戴圣删戴德《大戴礼记》八十五篇而成,又说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而补《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今本《礼记》四十九篇。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人,是戴德兄长之子,世称小戴,西汉宣帝时为博士,官至九江大守,曾以博士身份讲论《五经》于石渠阁,为当时著名儒臣。戴德,字延君,世称大戴,为信都太傅。(见《汉书·儒林传》。)《汉书·儒林传》载:“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其中,受其业者,“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又有东海人孟卿“事萧奋,以授后苍、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见《汉书·儒林传》。)据此所记,西汉初鲁人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授瑕丘萧奋,萧奋以授孟卿,孟卿以授后苍,后苍以授沛人闻人通汉(字子方)、梁人戴德(字延君)、戴圣(字次君)、沛人庆普(字孝公),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此似为西汉传《礼》之宗。然而,高堂生所传,乃《士礼》十七篇,当为今本之《仪礼》,即《礼古经》,而作为《礼经》之“记”,此载最初传本是《后氏曲台记》,(曲台,西汉宫殿名。汉承秦宫制,设曲台殿。)乃为后苍所传。(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通《诗》、《礼》,为汉博士,官至少府,曾受业于孟卿而习礼。而大戴、小戴、庆氏三家皆受学于后苍,此时均立于学官。

然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并未收载大小戴传礼之《记》,其书目收入的有:《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记》百三十一篇。《明堂阴阳》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曲台后苍》九篇。《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又载《乐记》二十三篇)。

班固所记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对于“《记》百三十一篇”,班氏明言其为“七十子后学”所记。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也云:“《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人通儒各有损益。”

按《经典释文·序录》而确定《礼记》篇章作者的有:

《中庸》:是子思伋所作(郑玄《礼记目录》云)

《缁衣》:公孙尼子所制(《释文》引刘瓛说)

《月令》:吕不韦所撰(郑玄云)

《王制》:汉时博士所为(卢植云) 

以上各说现代学者并不认同,尤其是其中的《月令》篇吕不韦修自何人何时之作,《王制》一篇汉时博士录自哪里等均未言明,皆给后人留下疑问。但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中,有《礼记》中《缁衣》篇残简,则可以证明此篇确实出自于先秦人之手。

可见《礼记》四十九篇为戴圣所传,实是郑玄在《六艺论》中首倡。因而可以确信,至晚在东汉中期时已有《礼记》四十九篇之传本。由于郑玄为《礼记》作注且言其四十九篇乃戴圣所纂辑,便使此说传于后世;至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也采用郑说,更使此说代代相传。

总之,《礼记》四十九篇是东汉以后才开始流传,即使是确定为戴圣所传,然而并未能尽知其四十九篇所记之人。但可以肯定,它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七十子后学”所记,是一部出自于从先秦至汉代诸儒之手的著作,广泛汇集了研究礼学、传讲礼经的诸多儒者的思想观点或主张,这一点毋庸置疑。

《礼记》被列入经书,则是在唐朝时期。唐代之始,经学即得以振兴,唐统治者十分重视儒教,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经籍久远、章句繁杂且文字多讹谬之由,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凡一百七十卷,并有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撰成《五经定本》。孔颖达所定《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之五经正义,使经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统一。此后,经典的其他注疏不复独存,《五经正义》之文成为天下之人习诵之圭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孔颖达《礼记正义》的撰成并被颁之于天下,《礼记》于《三礼》中第一次脱颖而出,而且《礼记》第一次在朝廷的诏告下正式升成为“经”,并在唐代形成了《礼记》独盛的状况,这是经学史上的大改变。

二、《礼记》的篇章结构与分类

《礼记》四十九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以及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礼仪,当然也夹杂了汉代初期的礼仪制度,它广泛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精神以及构建礼制的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礼记》的内容非常庞杂,有的篇章内容相对集中,阐述某一方面;有的篇章则杂乱无序,每节内容又相互独立,毫不相涉。其四十九篇内容据郑玄《目录》引刘向《别录》之言,可知刘向曾将《礼记》四十九篇分为九类:

一、属“通论”者有十六篇:

《檀弓》上、下《礼运》

《玉藻》

《大传》 《学记》

《经解》

《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儒行》 《大学》

二、属“制度”者六篇:

《曲礼》上、下

《王制》

《礼器》

《少仪》 《深衣》

三、属“吉事”者有七篇:

《投壶》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四、属“丧服”者有十一篇:

《曾子问》

《丧服小记》 《杂记》上下

《丧大记》 《奔丧》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丧服四制》 

五、属“祭祀”者有四篇:

《郊特牲》

《祭法》 《祭义》

《祭统》 

六、属“明堂阴阳(记)”者有二篇

《月令》

《明堂位》 

七、属“世子法”者有一篇 《文王世子》

八、属“子法”者有一篇《内则》

九、属“乐记”者一篇《乐记》

刘向的分类法,已被数家学者指出其分类缺乏科学性,分类标准也不尽统一,如其制度、丧服、祭祀、世子法、子法等五类是按内容来分类,明堂阴阳(记)、乐记则是按记文的出处来分类,通论乃是以文体来分类,吉事则又是根据文章内容的性质来分类的,等等。(见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7页,王锷编著《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第226页。

若论刘向对《礼记》四十九篇的分类,确有其不当之处,如《别录》列“吉事”、“丧服”、“祭祀”三类,若按“丧服”即属凶礼、“祭祀”即属吉礼而论,《别录》所分此三类则难言其准确。孔疏中曾释“五礼”云:“《舜典》云类于上帝,则吉礼也;百姓如丧考妣,则凶礼也;群后四朝,则宾礼也;舜征有苗,军礼也;嫔于虞,则嘉礼也。”其后孔氏又言:“其实事天地唯吉礼也。”那么,以此而言《郊特牲》、《祭法》、《祭义》、《祭统》等篇所述的祭祀天地、群神、社稷之礼当属吉礼,但其又列出“吉事”之属,在内容性质上似有繁复之嫌。

近代学者梁启超著有《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将大、小戴《礼记》篇目混合在一起,按内容将其归为十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11月影印。)可为一家之说。梁氏分类如下(仅摘小戴《礼记》四十九篇):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如《投壶》、《奔丧》等。又《内则》、《少仪》、《曲礼》上下之一部分。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如《月令》。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

(丁)专记孔子言论。如《丧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曾子问》等。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如《檀弓》上下、《杂记》上下之一部分。

(己)制度之杂记载。如《王制》、《玉藻》、《明堂位》等。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的考证及杂考等。如《礼器》、《郊特牲》、《祭法》、《祭统》、《大传》、《丧服》、《奔丧》、《问丧》、《间传》等。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如《礼运》、《经解》、《祭义》、《三年问》、《乐记》、《学记》、《大学》、《中庸》等。

(壬)杂记格言。如《曲礼》上下、《少仪》、《儒行》等。

(癸)某项掌故之专记。如《文王世子》。

梁氏的分类,虽然不尽恰当,如其(丙)类将《冠义》等七篇归为《仪礼》十七篇之传注,未免有些牵强。

值得重视的,是今人王文锦的分类,(见《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其更便于我们对《礼记》分类的理解。王文锦将《礼记》划分为八类:

(1)对某项礼节予以专述。如《奔丧》、《投壶》,其体裁与《仪礼》相近,是对《仪礼》的补充。

(2)直接解释、说明《仪礼》。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分别解释、说明《仪礼》中的《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燕礼》、《丧服》诸篇,跟《仪礼》关系最为密切。 (3)杂记丧服丧事。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4)记述专项礼制。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

(5)记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如《曲礼》、《内则》、《少仪》等。

(6)记述孔子言论。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不过,据后人考证,它们中多为战国末或秦汉间儒生假托孔子答问之作,《礼运》等也属此托名之作)。

(7)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

(8)具有专门目的的篇章。如用于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王文锦的划分摭采众人之说,还是优于前人的。此说有利于人们对《礼记》驳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礼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阐述儒家的政治理想及以礼治世的政治主张

1.人类社会的“大同”与“小康”

儒家的学说历来以积极入世、匡扶天下为己任,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之意,是深感于尧舜、文武之君贤能与圣明之道而发出的旨在力主当世君王遵循先圣之典范的倡言。孔子所倡言的臻治社会,是“大同”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

但这种臻至的“大同”,是“上古”时代的理想社会。孔子认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大同”也仅仅是社会理想而已,他主张用三代时期贤明圣王禹、汤、文武时代的治国之略来建立当世的小康社会,即“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礼运》),以礼义为纲纪,谨慎地实行礼制,以此来彰明道义,成就信用,明察是非,倡导仁爱、谦让、礼貌之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既有差别,又有和同,从而构建一个差别有等、礼义有序而又融洽和谐的社会,此即为“小康”。

在儒家所构建的小康社会中,政治理想的核心就是其一贯倡导的“仁”与“德”。其仁,是以人为本:“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意谓行政在于获得人才,获取人才要靠身正,而修正自身要靠道德修养,修养道德就要靠仁义。仁义从家庭伦理上来说是爱自己的亲人,从社会关系来说就是尊敬贤人,亲亲、尊贤乃是仁义的具体表现。在儒家倡导的仁德观念中,贤明之君的典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缁衣》)是谓夏朝时禹在君位三年,百姓在禹的修正自身、仁德施政中得到了教化,因而仁道得以畅行。

儒家还主张要在社会施政中,“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王制》),即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来移风易俗,做到赡养老人而使全社会尊老敬老,尊重贤德之人而使人们更加崇尚道德,摈弃无德之行使得人们摒除邪恶,最终构建一个没有荒废的土地,没有无业的游民,人人安居乐业、勤奋努力的理想小康社会:“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王制》)纵使在这样的小康社会中无法完全实现“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但是对于矜寡、孤独者,即那些穷苦而无处可求告之人,也应该有经常性的粮食救济而使得他们能够生存,还有那些“瘖(哑)、聋、跛、躄(瘸)、断(四肢残缺)者、侏儒、百工”等,则“各以其器(能)食之”(《王制》),就是用各自的技能来供官役,养活自己。在此,儒家勾画了一个封建农业的“小康”社会,其“仁”、“德”的观点和主张完全融入了政治统治范畴,反映了以“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政治主张。

2.礼为纲纪

先秦儒家自孔子始即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政治、思想、文化体系,而“礼”是这一体系中至为重要的纲纪。

“礼者,履也”(《祭义》),“言而履之,礼也”(《仲尼燕居》)。礼的意义就是为人们的言行制定一整套的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其本质在于“行修、言道”(《曲礼上》),即行为要有修养,语言符合道义。儒家认为,“礼”乃人与禽兽区别的重要所在:“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有圣人出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曲礼上》)。可见,“礼”为纲纪,实乃为人的最基本准则。 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积极主张“复礼”,这种“礼”即为儒家赞美颂扬的周礼。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以礼来规范社会,治理天下。周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明堂位》)。那么,在礼乐之治中,“天下大服”的西周社会就成为儒家向往的一种上下有序、纲常有度的理想社会形态。所以,孔子一方面对于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现状深有慨叹:“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哀公问》)而另一方面,他反复强调礼在治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哀公问》)“爱人”即为“仁”,为政爱人,是为仁政,仁政就是以礼治来统帅社会治理和教化并教化得以实施:“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运》)“礼”,成为国君持有的治国的重要手段,能够用来治理国政、安定君位。不仅如此,“礼”在儒家看来还是人伦纲常,维系着人们的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乃至行为准则。因为治理社会,首要的是治理人心,而人心则有“七情”,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而已,治理人心即是治情。儒家清醒地认识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礼运》)人们最基本的欲望和厌恶之情是饮食、男女之情以及死亡、贫苦,此情蕴藏在心中,难以测度,唯有以礼为准则来衡量。其次是人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即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等,若能以“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运》)为礼义纲纪,则人类社会就能崇尚辞让,讲信修睦,舍弃争夺掠杀,天下就会大治;但如果舍弃家庭伦常和社会关系之礼,天下就会出现大患。这就是礼对于治理人心和维系天下秩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儒家看来,礼的作用还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曲礼上》),礼能够用来确定人们的亲疏远近,决断嫌疑,区别同异,明辨是非,礼即为家庭伦常及社会关系、善恶曲直的纲纪,它成为社会的道德仁义准则,教化民风民俗,分辨争议是非,乃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与名分均靠礼来确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曲礼上》)在儒家的学说中,礼成为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和根本大法,成为家庭、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疏、上下、尊卑的准绳和尺度。用礼构建一个包含伦理道德和政治道德的规范秩序,以其治世,“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以礼来教导民众,则“天下国家可得而正”(《礼运》)。孔子尤倡以礼教化民众,且礼治与德治并重:“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缁衣》)意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礼来规范民众,百姓就会有归附仁德之心;而用政令来训诫民众,用刑罚来整肃民众,百姓就会有逃避刑令之心。故“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仅如此,“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曲礼上》)。“礼”不但成为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而且能使富贵者因喜好礼而去骄奢淫逸,贫贱者因喜好礼而不再生怯乏志。总之,儒家倡导以礼治世,极力推崇礼教修德化民之功,旨在努力为世人创建一个上下有序、和谐有度的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当然,这也是对封建统治者提出的政治主张。

(二)恪守中道的人生哲学与修身治国的政治抱负

1、“中庸”之道

《中庸》据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伋)所作,(见《史记·孔子世家》第六册,1946页。)郑玄《礼记目录》中也言此乃“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所以,历代学者多信此说,更将此篇作为儒家传统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中庸”之义,中即适中,不偏不倚,恪守中道,无过无不及;庸,是常的意思。中庸,即中为常道,也就是说要常守中道。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性、道、教是人生所必不可缺少的要素。性,是天与自然所赋予的,即是天性;道,是人循性之所行,即行为准则;教,是修养人之道,就是教养人之行为合乎道。关于中庸之道,众多学者认为它是儒家从内在心性探讨而建立的世界观,其基本特征是立足于儒家所倡导的“修身”之说,在强调了人性由天赋予这一出发点之后,更突出了人须努力修身而得“道”的人生目标,即自觉修养自身之天性,在“教”中实现“中庸”之道。在修道的漫漫征途中,艰难、困惑会时时困扰,天赋予之“本性”也使修道之教鲜能持久。说到本质,即是守中之德难以至善至美,至始至终,因“中庸其至矣乎”(《中庸》)。“中庸”本身也许是完善至极,所以“民鲜能久矣”,很少有人能长久地实行它。儒家所称颂的虞舜,可谓是大智圣贤,其恪守中道体现于他的施政当中,“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舜好请教别人而又善于分辨身边人的言论,替他人隐慝不足而宣扬他人之长处,对于过与不及两方面的意见则采取折中的办法来施行,这便是圣贤所守之中道,坚守中道即和畅通达。儒家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的万物才能各得其位,万物也才能够化育生长。这便是中道至和的极高境界,由人自身而及自然万物。 

能够恪守中道之人须教而后修有“大德”,“大德者必受命”(《中庸》),此命乃为天命,即享受天之厚报。儒家至此并不能摆脱天命主宰的力量,但是,在天命之下,其更强调人的自身之道,修道之教的核心乃为“至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因为诚是天之德,所以,修养自身之诚,则是人之德。有天性之诚,是由诚而明道;有教之诚,是由明道而诚。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彻底尽其天性,其后才能尽他人之天性乃至万物之天性,故言“至诚无息”。最真诚的德永不止息,这便是常守中道的根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力图在天命与人性之中寻求一种依靠人的努力而达到的人生至善之路,以“天命之谓性”来言人性的本源,人只能接受天的赋予,但通过修道之教从而可以使人通达尽万物天性而与天地相参的圣贤之路。不仅如此,“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这是多么伟大的至诚者啊!人生若能有至诚之德,即常守中道,就可以经天纬地,确立天下之根本,甚至通晓天地化育之功妙,这就是至善之人生。

2.修身治国

《大学》是记“博学可以为政”之篇,其倡导广博地学习并通过不懈地努力而致于“为政”。宋代的宋熹在他作的《大学章句》中,将此篇分为“经”与“传”两部分,认为前两节是阐述“大学”之道,是曾子所述的孔子之言;而后诸节皆为传,是曾子的门人所记曾子对孔子之言的解释。此说并无定论,但朱熹将《大学》和《中庸》并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乃是将此篇尊崇至极,所以《大学》为其后历代学者所重视。

大学之道,是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纲领,广博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彰明人生之初所秉赋于天的内心最美善的德性,使人不断地自明其德并得以自新,从而能够使人终至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这便是“大学”所要致力于心治至德至善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切,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经过止于善境、定、静、安、虑一系列必要的途径而后得到至善。至为重要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是要使人有所作为,成就远大的理想:“明明德”于天下,即怀有远大志向的政治抱负。儒家据此提出八条目来明确人生所应具有的远大志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乃是万民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所谓修身即是端正自己的内心,对于与生俱来的诸如人情之忿怒、恐惧、喜好、忧患等,皆通过修养自身而达到“端正”,使“心不在焉”,即不为外界环境和事物扰乱内心;人居处于自己的家庭、族人之中,必有亲疏、爱恶、畏敬、哀怜之情,所以,要修养自我身心,摈除以喜恶之情来对待他人,要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喜欢一个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和不足,厌恶一个人要明白他的长处和优点。实际上,做到这一点是相当的不易,因此要修其身而后才能“齐家”,正所谓“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首先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才能去禁止他人。自我身修而后齐家,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夫都做好了,家庭和睦,值得人们效法,而后民众以之为典范,才可以教育国人。

修身对于修养仁爱、礼让之德是至为重要的:“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悌),上恤孤而民不倍(背弃)。”(《大学》)这便是修身治国从而使天下太平的重要根本。修身治国就是要以身作则,以修养的己身之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民众的表率。儒家认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缁衣》)这种心修与体全,君以民存之关系,正是修身、治国的最好诠释。

《中庸》与《大学》均以人的内心修养为中心,追求恪守常道,遵循礼的行为规范,建立一种修养自身与外在治平达到统一的人生观和政治追求。这种强调主观意识修养、以己达人进而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力图终及一个理想的人生目标而使天下归于至善至德,可谓是体现了儒家的世界观。

(三)尊师重教的教育理论及以乐教化的文艺思想

1、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儒家创立之始便重视教育,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私家讲学授徒之第一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接受教育的权利由贵族专有变成广而及之于民众,从此,儒家逐渐形成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教育理论,《学记》一篇阐明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学说。

首先,儒家阐明了办学兴教对于化民成俗的重要意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教育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因此,“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王制》)。古代学校的设置,“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从民众之家到乡邑、国都,都有学校供人学习,学官要先安排好学校的管理,学生入学则要先树立好学习的志向,即“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学记》)。当然,儒家论及的教育必以先王所传之经典为教学内容,如乐正设立四门课程,“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培养人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制》)。 

其次,儒家在教育理论中,阐述了有关的教学原则,讲明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则明确指出学生易犯的四种过失,作为教育者必须了解并帮助其纠正:“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记》)有的学生学习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分狭隘,有的失于变易不定,有的失于浅尝辄止。而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各自特点,从而帮助他们拾遗补缺。对于那些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师逸而功倍”;而对于那些不善于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师勤而功半”(《学记》)。因此,加强学习、增长学识既是一个渐进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与学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程。其中,老师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又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尊师为重教中的首要前提,“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师道尊严”便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学说。

2、以乐教化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经解》)旨在将社会纳入一个体系庞大而整齐有序的礼制中。如何实现这一社会理想,使民众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上都自觉自愿地遵循这个制度,遵守这个秩序,儒家从治理人心的角度出发,推崇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儒家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所以表现为心之声,心之声变成曲调,就叫做音乐。所以,太平之世的音乐祥和欢乐,是因为政治和畅;乱世之音仇怨而愤怒,是因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思,是因为人民无以依靠而困苦不堪。因此,音乐之声是社会兴衰的真实写照。有鉴于此,儒家倡导以乐来教化民众,先王“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即先王制定《雅》《颂》音乐来引导人们,“听其《雅》《颂》之声,志道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府仰诎(屈)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人们听了《雅》《颂》的音乐,心境就会变得宽广;挥舞着干戚舞具,学会了俯仰身躯、屈伸肢体等舞姿,人们的容貌就变得庄重了;按照舞蹈的行列行进,并按照音乐的节奏,人们就知道行列需要整齐与进退保持一致。所以,音乐体现了天地自然和社会秩序对人的影响,是使人们保持心态平和的纲纪,是人类社会所必不可缺少的情感需要之体现。用音乐对人进行教化,推而及之构建人类社会的文化,音乐对于人的德行培养以及社会风尚的推崇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家推崇三代之教,“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文王世子》)。所以,在教化的意义上,“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礼器》)。“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记》),如此而言,音乐的内涵具有了政治和道德伦理的意义。所以《乐记》谈到“音声”时,认为“音”之所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的产生,是人对自然、社会等等外界于身的东西所感悟而产生的,它因此而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乐由中(内心)出”,“乐者,通伦理者也”。因此,“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备矣”(《乐记》)。故乐可彰显人心,“情见而义立”。以其教化,“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乐记》),且能够达到“乐终而德尊”。

音乐因其内涵而有了雅正与曲邪之别:“奸声感人”,就会有“淫乐兴”,淫声害于德;“正声感人”,就会是“和乐兴”(《乐记》),和乐有利于天下。故言:“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乐记》)儒家因此大力推崇雅正之音的兴教,倡导歌颂雅正之乐:“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歌者,直己而陈德也”(《乐记》)。所以,历来君王重视雅正文化的确立及教化,虽然“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记》),但儒家倡“雅正”之乐为天下之宗则不变。

(四)礼的精神与礼仪的意义

1、礼以效法天地为宗

早期儒家认为,人的社会须建立完整有序的秩序,为了建立和维系这种秩序,儒家提出了遍涉人伦纲纪、社会生活乃至政治领域诸多方面的礼制——“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君臣、父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那么这种礼制的精神是什么呢?

《中庸》云:“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天地乃为万物得以覆载的所在。孔子还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 ·阳货》)天即是四时行、百物生的客观自然。原始荒蛮时期,人们就开始注意观察和思考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的抗争是非常艰难的,人们的生存经常受到自然的威胁,天灾人祸,诸如火山爆发、洪水干旱、虫灾以及疾病、饥饿等等无时不在威胁人们的生命。那样的年代,“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礼运》)。就是在如此低劣的条件下,人们为了感谢天地赐予的万物和哺育之恩,“事神致福”,礼拜天地自然的仪式,已经出现。“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礼运》)。即使是在石头上烤食,用手撕肉,掘土为坑来饮水,用陶罐作鼓,土块做鼓棰,人们也虔诚地进行拜祭天地的仪式,事“天”而致福佑。“礼”就这样产生了。人们认识客观自然世界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种“感恩图报”的思想演化成对天地自然的崇拜,这正反映了自然崇拜熔铸着我们祖先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观。

对天地自然敬奉的观点,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日、月、星),政教之本也”(《乡饮酒义》)。

儒家以天地、阴阳、四时等自然现象作为法则,确立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构建礼的基础之一。比如“天之正色苍而玄,地之正色黄而纁,圣人法天地以制衣裳”(《杂记上》)。在此,效法天地规范了人们的服制。

效法自然由天地而推及四方。古人认为,东代表春,使万物萌生,东主青色;南代表夏,万物生长,天气变得炎热,南主赤;西代表秋,万物收获,出现霜降,西主黄、主白;北代表冬,天气转冷,万物敛藏,北主黑。《月令》载道:春,天子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夏,天子乘朱路(车),载赤旗,衣朱衣;秋,天子驾白路,载白旗,衣白衣;冬,天子乘玄路,载玄旗,衣黑衣。这正是一幅天子四季巡视天下图,以车马、旌旗、服饰的不同色彩昭示天下,告知天下人遵守“天道”。

这种四方色彩还被用于行军布阵的军礼中:“行,前朱鸟,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曲礼上》)自然界有阴阳,在人类社会中亦有阴阳之别,男为阳,女为阴,儒家相应制定了阳礼、阴礼以规范男女之行为。“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周礼·大司徒》)。这种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与礼的产生、确立是并行不悖的。儒家并非忽视自然规律的研究,如此这般地把自然规律渗透到社会人事当中去,把社会所要遵循的规范、准则赋予天地自然的色彩,旨在表现“礼”的至高无上,这就使得“礼”更具有神圣不可冒犯的威严性。

2、阐释礼仪的意义

儒家以礼为人类社会的纲常,故而将礼推及人伦和社会关系,乃至人们的行为规范,其意义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义》),因为容貌庄重,体态端正,在不同场合神情得当,言辞和顺,也就是具备了礼仪,就能够“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冠义》),就建立起人与人相互和谐的关系,这样就是真正确立了礼义。

《礼记》有若干篇具体论及了冠、婚、丧、祭、射、御、朝、聘之礼,但其不同于《仪礼》一经只是言及繁文缛节的礼仪,而是重在阐释“八礼”即礼仪的深远意义:“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以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义》)

冠礼,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所举行的加冠礼,也即成人礼,礼仪中所叙述的在阼阶上进行的加冠礼,意义在于表明父子世代相传的意义,即“以著代也”(《冠义》)。三次加冠的仪式,与母亲、兄弟进行的拜礼等,意在明示冠者已经成人,同他须行成人礼。而示其成人的意义,是从此将要以成人之礼要求他,使之担负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冠义》),只有具备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国君、顺从长上的德行才可以成为“人”;而唯有具备了人的品德,才能够去治理人。这便是冠礼的意义所在。所以冠礼为众礼之始,其具有使人之所以成人的礼义。

婚礼的意义,则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昏义》),因而婚礼要十分重视,须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礼仪过程,旨在表明婚礼为恭敬、谨慎及尊重的正礼。儒家认为,唯有对婚礼恭敬、谨慎及尊重,才能有夫妇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亲爱;夫妇相互亲爱,才能确立夫妇之间的道义:“妇夫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昏义》)如此以来,从夫妇的家庭到君臣的社会,便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家人相互亲爱、君良臣忠的社会体系。因此,婚礼成为礼的根本,“昏礼者,礼之本也”(《昏义》)。

正因为具有了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所以,丧礼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仁义礼知(智)”做人的道义,而此道义体现为亲情(恩)、理义、节度(节)、权变(权)等四项原则。因而“为父斩衰三年”,服三年之丧,就是体现了报恩尊亲的原则;“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孝子悲哀痛苦,但不可危及生命,就是体现了节哀顺便、不以死者伤害生者的“义”与“节制”的原则;而服丧期间种种改变礼节的行为,则可视为“权变”之宜,并非强调一味恪守礼仪而不能有所逾越。

祭礼的意义主要在于敬奉父母而行孝道:“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祭义》)故君子有“终身之丧”。父母在世时,要恭敬地瞻养;父母死后,要恭敬的祭祀,做到终身都不可使父母的声名受到辱没。而这种心念,要陪伴终身,终不敢遗忘父母的忌日。所以,孝立为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祭义》)即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是不辱没双亲的声名,最下等的孝则是仅能赡养父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礼记》中的“孝”还涉及到广泛的社会行为:“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祭义》)因而孝子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谨慎用事,从诸多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庄敬、忠诚、敬业、尽职、诚信和勇敢的道德信念,这也是孝子为父母尽孝而不使其蒙羞受辱甚至遭受灾难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就使得祭礼因而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礼义。

《礼记》还阐释了其他礼仪的意义。

《射义》记述了古老的射箭之礼。在诸侯举行射礼时,必先举行燕礼;乡大夫、士举行射礼,则必先举行乡饮酒礼。射礼的意义,在于天子用以选择贤能之士,乃至考核诸侯才德。儒家认为:“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义》)即射箭体现了仁之道。因为射箭时要求端正己身,己身端正了然后才能发射,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要反省自身,找出自己的不足与毛病,这便是通过射箭培养了仁的德行,君子的风度。以此而论,天子可以通过射箭来观察、选择有道之诸侯,有德之士。

《燕义》则阐释《燕礼》的意义。燕礼,即宴饮之礼。其中有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有诸侯之间相互往来宴饮之礼,有天子宴饮诸侯之礼。按《射义》所述,诸侯行射礼,也要先行宴饮之礼。儒家认为,燕礼的意义在于体现上下相尊之义。以诸侯与群臣行燕礼为例,燕礼中设宾主,主即为诸侯国君,宾则为大夫,宾主之间举杯酬答,相互敬酒,就是表明君臣的礼敬:“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燕义》)而这种宴饮中君臣和乐的场面和气氛,就是为了表现君臣上下相亲而不怨、和睦安宁之义。

乡饮酒礼,是乡大夫宴请宾客之礼,其体现了尊贤养老之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表示尊敬长者。“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乡饮酒义》),则是表明奉养老人。而敬老养老的目的,乃是使国人受到教化,“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便是乡饮酒礼的真正意义。

从上述所言儒家阐释礼仪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儒家为礼仪制度赋予了种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深刻意义,而在繁文缛节的礼仪中,则浸透着儒家所力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纲纪。

3、立中制节的礼仪制度

立中制节是儒家礼仪制度重要的原则之一。它的确立以严格节度为其基础,在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一种“中道”——“无过”、“无不及”。旨在倡导客观的理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从而维系一个更为合理、严密的秩序。

先秦儒家,对天地自然及其规律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将先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并使之作为“礼制”确定下来,教化世人恪守、遵从。“礼以时为大”(《礼器》),孔子也言:“先王制礼,过时弗举,礼也。”(《曾子问》)强调“时”的作用。《礼器》亦云,昔先王之制礼,“必须天时”。

因此,儒家将时令纳入礼教中去,使之成为制度,万民严守节度。统治者“命典礼,考时月定日”(《王制》),即考校四时、日月,使生产及社会生活各当其节。一部《月令》,即是一部考四时、定月日的典章。十二月令所记叙的正是人们对于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认识,人们已从自然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春天,“冬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草木萌动”,“王命农事”,开始农耕,播种五谷,祭祀山林川泽,以祈福佑,禁止砍伐和杀幼虫及牝牲,以宜生长,并明确有“春田不围泽,不掩群”的狩猎制度(《曲礼下》);夏,“劳时劝民,毋或失时”,“驱兽毋害五谷”,“农乃登麦”,其时“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以丰收的果实祭享先祖,并审决狱讼;冬,“命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月令》)。纵观一年四时,“春作夏长,秋敛冬藏”(《乐记》)。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这里,礼的规则成为农业生产的时间表,人们遵法自然规则,适应四时变化,协和万物生长。

生产生活按时而举,表现出人们懂得如何利用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王制》)其中不乏保护自然的意思。还如春不伐木、不杀牝等,已具有适于“时”、合于“度”保护生态自然的思想观念。

自然规律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活动,亦影响了人的社会,自然融入了社会化意识,人事活动因“时”而行,合“度”而举。《月令》已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季秋之月,“大享天地于明堂”。“春祈秋报”不单纯是法自然、合时令的意识,而是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由“时”而引出界限和度的概念,也就是说,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礼”的制定和施行也有它的限度——节。这就是“立中制节”所包涵的第二个内容,即“先王之制礼,不可多也,不可寡也,惟其称也”(《礼器》)。追求中道,无过无不及。 社会生活中礼的“立中制节”——合度,涉及的领域甚广。量地制邑、分田制禄、命官论材、朝聘巡守、行赏罚、设国学、为田渔、制国用、广备储蓄、丧葬祭祀、赋税徭役等等,均在其列,立学以教化百姓。礼教要求人们应效法天地自然法则,有时有度,有数有量,不过逾越。

儒家的“节”、“度”是变化多端的。“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少为贵者”,如天子祭天特牲,即一牲;“有以大为贵者”,诸如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有以小为贵者”(《礼器》),如宗庙之祭,主人献尸用角,尊者小,卑者大。以上种种,均以顺应客观现实的要求为度。

为什么礼教要求“礼”有“节度”呢?以丧葬礼为例:大肆铺张以显示孝亲,其丧期无数、悲哀无度,甚至毁瘠而死者有之;“彼朝死而夕忘之”,“曾鸟兽之不若”者亦有之。差别如此之大,如无标准限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先秦儒家主张不将个人的感情、意愿过多地夹杂在各种关系中,而是倡导客观的理性,以“节”和“度”来限制人们的行为。如对于丧事,“三年以为极”,“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而那种“直情而径于行者”(《檀弓》),即哭踊无节,衣服无制者,即被视为“戎狄之道”。至于“殉葬”,无论为何原因,在儒家都是极力反对的,视其为“非礼也”。

儒家的礼规是繁多的,“曲礼三百”,“威仪三千”。在繁富的礼仪规则中,“节”是一个把握人们行为规则的度。礼在教化中有目的地加入这个因素,使得礼规更加秩序化,更加严密,成为一个完整的、严密的体系。如此进行教化,才能将社会纳入一个和谐的系统之中。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个性中,礼文化铸就了深深的烙印,堪称我们民族个性的理性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礼制或沿因嬗变,或企图另辟蹊径,但都无法离开礼的精神,无论是今天或是未来,社会终将维系这种秩序。今日所言之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秩序,更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更科学更严密的秩序,这种秩序正是古代“礼制”在现代社会的一种新体现。那么,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新挑战中,构筑一架合度的桥梁,正是我们在新世纪所应该深刻思考的新课题。

四、历代研究《礼记》的概况

西汉初年,高祖皇帝刘邦所据鲁地,即有诸儒讲诵《诗》、《书》,习礼弦歌,始得修治经学。历惠帝、高后时,其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儒者未能继续兴学。文景之世,帝王好刑名、黄老之术,虽有儒者博士,但只是备员而已,不得进官。

汉初,因秦始皇焚书,书籍散亡。能言礼者,以鲁人高堂生为最。礼,古来传之,汉时已不完备,即使以孔子所传之礼而言,礼经亦已阙失许多。高堂生所传之礼,就是先秦留传下来的散乱并且缺失许多的古代礼仪,即今之《仪礼》(也作《士礼》)十七篇。《汉书·艺文志》中载记的“《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孔疏引《汉志》云“经十七篇”,疑是今本之误。)班固言道:“《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而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1710页。)班氏所述,就是先秦礼制兴衰以及汉初传礼的概况。

到了孝宣帝世,高堂生所传之礼,唯有后苍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此时,大小戴及庆氏三家所传的礼学皆立于学官。按《汉志》载,传礼者十三家,唯高堂生及五传弟子戴德、戴圣之名今在。高堂生之后,又有萧奋、孟卿、后苍,待传及二戴和庆氏是为五传。但三家立于学者,应为《礼经》,即高堂生所传之《仪礼》。西汉立十四博士,礼博士官为大小戴,而大小戴所受于后苍之礼,是《礼经》十七篇,此时《礼记》应为《汉志》之《记》百三十篇。

《礼记》四十九篇,《后汉书》载有郑玄所注四十九篇之目,郑玄《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戴德、戴圣之学也。”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灵帝诏许诸儒正定五经文字,并刊于石,立石碑于洛阳太学门外,使天下诸生咸取正焉,当时蔡邕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见《后汉书·蔡邕传》。)所刻石经为《鲁诗》、小夏侯《尚书》、《仪礼》、《公羊春秋》、《鲁论语》等经,可见其时经文,仍以今文经为典。可惜石经在六朝以后渐渐散佚,今仅存一千九百余字,保留在宋洪适的《隶释》中,(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载:其辑熹平石经残字计:《尚书》547字,《鲁诗》173字,《仪礼》45字,《公羊春秋》375字,《论语》971字,共2111字。)可窥一斑。

东汉中期时,《礼记》四十九篇已有传本,曹褒即持庆氏礼,传《礼记》四十九篇,且此前还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后汉书·桥玄传》载:“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圣)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后汉书·桥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695页。)至通儒马融、卢植,皆注书有《礼记》,卢植曾上书言:“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敢率愚浅,为之解诂。”(《后汉书·卢植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2116页。)《隋志》则载有“《礼记》二十卷,卢植注”。而对《礼记》一书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东汉末年的郑玄。郑玄所注之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駮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后汉书·郑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212页。)而今仅存其中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四种,其它诸本或为辑本,或为残缺本,或有亡佚。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东汉高密人。“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吕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后汉书·郑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207页。)从此可知,郑玄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而从张恭祖处同受者还有《周官》、《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因此,此《礼记》亦当为古文经。且《汉书》中载有鲁恭王从孔宅壁中得古文《礼记》,河间献王献古文《礼记》之事。张恭祖,史传未载,不详何人,但郑玄从其受《礼记》之学应是可信的。郑注经书是为“郑学”,郑注行而使汉学衰微。郑注融合今古文之界,以古文为宗,兼采今学之益,虽使两汉家学不可考,但也使经注广行天下,尤其是郑注出而使《礼记》脱离《礼经》而独传,并与《周礼》、《仪礼》享有同等尊位,鼎足为三,使礼学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三国魏时,曹氏立十九博士,有《易》、《书》、《毛诗》、《周官(礼)》、《仪礼》、《礼记》、《孝经》等,且宗郑学。

另有魏世王肃,博古综今,遍注群经,但其不好郑氏学,注经以与郑注立异为本,时称“王学”。因其身份为司马昭之岳丈,故而凭借司马氏的政治权势而使其经注皆立于学官,其中包括王肃注的《礼记》三十卷。(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王学行于晋初,以至当时郊庙之礼皆用王说,而不采郑学之义。(见《晋书·礼志上》。)这种情况到了东晋才有改变。晋元帝初年修治学校,简省博士,将旧制博士十九人改为置五经博士九人,即置《周易》王氏(弼),《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见《晋书·荀崧传》。郑学得以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礼学中《礼记》的地位已超过旧时的《礼经》(《仪礼》),而《仪礼》却未能立有博士,说明此时的《礼记》之学已渐重要,而此五经博士所立之学,也基本奠定了唐代经书注疏所据之学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经学亦分为南学、北学。南北所治经学,“章句好尚,互有不同”,然此时所治《三礼》,皆尊奉、遵循郑氏之学。

南朝宋、齐年间,经学益衰,其间国学虽时有开置讲经,但往往时间很短,不能持久;而乡里则鲜有开馆习经,以致公卿之辈也罕通经学。即使朝中儒臣,也是独学而不肯授徒讲学,故后生之学拥经而无所讲习。到梁武之世,始较为重视经学,在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颁诏开设五馆,建立国学,总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其中吴兴人沈峻(字士嵩,梁吴兴武康人)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建平的严植之(字孝源,梁建平秭归人)讲习郑氏礼;会稽贺玚(字德琏,梁会稽山阴人)传家业,善《三礼》,并撰有《礼》讲疏数百篇及《宾礼仪注》百四十五卷。(沈峻、严植之事迹均见于《梁书·儒林传》卷四十

八、《南史·儒林传》卷七十一,贺玚事迹见于《梁书》卷四十八,《南史》卷六十二。)梁武命博士各主一馆,每馆有数百儒生,由朝廷供给其用度,其明经者,即除为吏,一时怀经负笈者云集响应;又选学生往受业于庐江何胤(字子季,梁庐江人)。何胤事沛国刘瓛,受《礼记》等经,著有《礼记隐义》、《礼答问》等书。(见《梁书·处士传》卷五十一,《南史》卷三十。)其时还有清河东武城人崔灵恩,尤精三礼,为国子博士,著《三礼义宗》;庐江人何佟之,好三礼,为尚书左丞;吴郡人皇侃撰有《礼记义疏》、《礼记讲疏》;吴郡人戚衮受《三礼》于刘文绍,入陈,撰《礼记义》四十卷,行于当时;吴兴人沈文阿,治《三礼》、《三传》,先仕梁,后仕陈,撰有《礼记》义疏。(皆见于《南史·儒林传》。)

北朝经学较南朝兴盛,北魏初定中原,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北周诸帝敦尚儒学,尊崇儒术,北朝大儒为世人所宗仰者,当为北魏徐遵明(字子判,北魏华阴人)。徐幼孤好学,受业于数师,博通诸经,时《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其传《三礼》学于李铉。北魏还有刘献之,撰《三礼大义》四卷。北齐的李铉,渤海南皮人,师事徐遵明,撰定《三礼义疏》。北周沈重,武帝礼聘至京师,授骠骑大将军,露门博士,撰有《礼记义》三十卷。熊安生,北周为露门博士,所传也为徐遵明之学,著有《礼记义疏》,其后诸生能通礼经者,又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通《小戴礼》。(以上皆见于《北史·儒林传》。)

南北之学虽然所尚互殊,“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北史·儒林传》卷八十一。)但是其治经方法,相较于汉学治经之法,南北之学则大体相同。汉代治经以经文为本讲注经文,重治经义,考证名物制度;魏晋以后至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之治经,则重在疏解经注,对于名物制度略而不讲,义疏之学兴起,一改治经之学风,至为突出者是其间为《礼记》郑注作义疏而享有盛名者,南为皇侃,北为熊安生,皇侃著有《礼记义疏》四十八卷,《礼记讲疏》九十九卷;熊安生著《礼记义疏》三十卷。而今皇、熊二家注疏皆见采于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而其它诸书皆亡佚。自此可见,唐代五经之注疏原本于皇、熊二家之说,是南北之经学以皇、熊二氏之《礼记疏》开唐人注疏之先河。也以此得见,其时诸儒于经学中重《三礼》之学,而于《三礼》中,重《礼记》之学。

及隋并陈,即立经学博士,褚晖、顾彪、鲁世达等皆以南学见重。孔颖达,字仲达,唐冀州衡水人,隋末举明经,入唐,累官国子司业,迁祭酒。唐贞观中孔颖达所撰《礼记正义》七十卷,题“国子祭酒孔颖达,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譔”。此书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诏定,至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书成。孔颖达既卒,博士马运嘉驳其所定义疏之失,于是又有皇诏令其更定,然而其功未成。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诏诸臣又对孔颖达《五经正义》加以考证,并加以增损,至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自此至宋,每年明经取士皆依《五经正义》本。

从汉代至唐初,经学发展时代久远,积四百多年当中,凡博士传讲经书,皆分门授徒,故各经所传,非止一家之数。《汉志》中载,汉时传礼即有十三家之多,而孔氏奉诏所定五经之疏,《易》主王弼注,《书》主孔安国传,《诗》主毛亨传,郑玄笺,《礼》主郑注,《左传》主杜预解,东汉时的“七经”,至唐增变为九经,以之取士,“九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还有的将“九经”列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称说法,《礼记》都被列入经书的行列,且为“大经”,(见《新唐书·选举志》卷四十四。)时人多习之。这一点,乃孔颖达《礼记正义》之功。

孔颖达宗郑氏之学,并使郑注得传,虽然使《礼记》“登堂入室”,升入“经书”之列,且形成了唐代《礼记》于《三礼》中独盛的局面,但孔疏一出,治《礼记》之诸家学说也临于殆尽。孔氏言:“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肃)郑(玄)两家同经而异注,爰从晋、宋逮于周、隋,其传礼业者, 江左尤盛。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宣、皇甫侃(即皇侃)等,北人有徐道(应为遵)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等,其见于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可见在唐初,流传于世的治礼之学,仅存皇侃、熊安两家,自汉末始传下来的王肃、郑玄之礼学,历经晋、隋世多年,虽有诸家传习,但存留者廖廖。而对于皇、熊两家,孔氏认为:“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然以熊比皇,皇氏胜矣。„„据皇氏以为本,其有不备,以熊氏补焉。”可见孔颖达是以郑学为宗,摈弃王学;尚南学,多取皇侃之说以之为本;轻北学,少用熊安之言,以之为补充。即使这样,孔氏对所取皇、熊二氏之说也是“翦其繁芜,撮其机要”,保留其说而减之又减。因而《隋书》、《旧唐书》的志中载录的诸家《礼记》注本、传本,至《新唐书·艺文志》中所录已是不多,而在《文献通考》的《经籍考》中,前有的注疏本则仅存《礼记正义》七十卷(也有《礼记》郑玄注本),其他注本皆已不传。

北宋初年,治经恪守汉唐之学,遵循古义,秉笃实之风。至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公元1048年),经学始发生变化,宋临江新喻人刘敞(字原父),庆历年间得进士,累官集贤院学士,判御史台,(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刘敞学识渊博,著《七经小传》三卷。七经是:《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其所谓“小传”,乃是杂论经义,论者好以己意改经,完全改变了先儒治学淳朴之风,开宋人治经好标新立奇之先河,宋人毁《周礼》,疑《孟子》,进而形成疑经、改经、删经之风。宋时《三礼》之学,已不承郑玄之说,孔疏也被摈弃,王安石著《周礼新义》二十二卷,并以之取士,其书尽反先儒之说,以一己之见,改古人之事,变三代之礼。宋代大儒河南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先是将《礼记》中的《大学》篇“次其简编”,即移易旧文,后有朱熹为之“更考经文,别为次序”,并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分出,与《论语》、《孟子》并立,称之为道统之学。朱熹并作《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解》、《孟子集解》合称《四书》,宋帝以朱熹之《四书》立于学官,《四书》自此与《五经》并行于世。故《礼记》在宋学中为四十七篇,置《大学》、《中庸》于《礼记》经书之外。这也是《礼记》之学之一变。

宋代治《礼记》之学影响最著者,乃是卫湜所撰的《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其书作于南宋宁宗开禧(公元1205年~1207年)、嘉定(公元1208~1224年)年间,历时达二十余载,“採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自郑注而下,所取凡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之涉于《礼记》者,所採录不在此数焉。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採摭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亦可云礼家之渊海矣。”(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礼·礼类》第169页。)由此可见,卫湜是习宋学之风,不以郑、孔注疏为宗,但其採集百四十四家《礼记》之说,客观说来,是保留了汉至南宋以来诸家学说,故纪昀称其为礼家之渊海,不为过矣。 

元代尊奉的是宋学,是以宋学中的朱子之学为大宗,《易》、《书》、《诗》皆以朱熹之说为主。仁宗于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颁布的考试程式,就是以官方的规定将朱子的经说作为标准学说广布天下,并将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也列入经书科考之内。但是,由于朱熹只注《大学》、《中庸》二篇,并未给《礼记》其他四十七篇作注,故而元代《三礼》所立科考科目之《礼记》仍沿用郑注、孔疏,而《三礼》中唯《礼记》列为考试科目,也足显当时统治者传承了唐代经学传统,重《礼记》之学于《仪礼》、《周礼》二经之上。

元代《礼记》之学最著者,是吴澄的《礼记纂言》和陈澔的《礼记集解》。吴澄,字幼清,元崇仁人,初为国子监司业,迁翰林学士,后为经筵讲官,时人称其为草庐先生(所居草屋题为草庐)。《礼记纂言》三十六卷,每一卷为一篇。其以《礼记》经文庞杂为由,疑多错简,故每一篇中,文皆以类相从,并移易旧文,凡通礼九篇,丧礼十一篇,祭礼四篇,通论十一篇,各为标目。如通礼,首为《曲礼》,并以《少仪》、《玉藻》等篇附之,《大学》、《中庸》依程、朱之学而别为一书,《投壶》、《奔丧》归于《仪礼》,《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六篇别辑为《仪礼传》,(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69页。)可见其言《礼记》已并非为原本之《礼记》。吴澄不仅承继了程朱之说,而且“改并旧文,俨然删述”,实是沿承了宋代经学之风。陈澔,字可大,元都昌人,号云庄,故其作《礼记集说》也作《云庄礼记集说》,今本十卷,朱彝尊《经义考》作三十卷。元仁宗时科举之制,《易》、《书》、《诗》、《春秋》皆以宋儒新说,参以古注疏,惟《礼记》则专用古注疏。陈澔《集说》实亦承宋学之风。陈澔之父大猷师饶鲁,鲁师黄榦,榦为朱子之婿,故陈澔应承朱子之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70页。)其《集说》即置《大学》、《中庸》之二篇于《礼记》之外而不释,惟说《礼记》四十七篇。又陈澔《礼记集说》比之郑注、孔疏而论,其说浅显;比宋卫湜《集说》而言,其说简明,虽未为其时儒者所称,然而明初始定《礼记》用陈澔注;胡广等人修《五经大全》,《礼记》一经亦以陈澔注为主,并用以科举取士(亦独举《礼记》,而弃《仪礼》、《周礼》二经)。自此世人诵习相沿,陈说得以流传,尤其是于初学《礼记》之经者,此书别有益处,以至于清初定制,亦仍旧贯,以澔说为童蒙之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70页。)

明代初年,治经之学仍沿元代各经所主,《礼记》一经用郑注、孔疏。至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十一月,明成祖命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等修《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大全》告成,成祖亲自制序,列之卷首,命礼部刊赐天下,其中有《礼记大全》三十卷,又有《四书大全》三十六卷。《礼记大全》以元陈澔《集说》为宗,其採掇诸儒之说凡四十二家,而此诸儒之说,排斥古注疏于外,实为元人之诸说。至此,《礼记》之学已是古经学尽弃,以澔说为宗而使众经说皆去,故使学者“全不睹古义”。(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9页。)又明代朝廷以陈澔注《礼记》为科举取士之经则,比元代兼修郑、孔之学又显空疏浅陋,故明代经学走向衰微。而明代比较有影响的治《礼记》之学者还有黄道周的《礼记》注五篇。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漳浦人。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官为少詹事,进《礼记解》五篇,即:《月令明义》四卷、《表记集传》二卷、《坊记集传》二卷、《缁衣集传》四卷、《儒行集传》二卷。黄道周之《礼记解》多为指辨郑康成等先儒之说,驳难前人之学,实为沿袭宋学之遗风。

清初,仍以宋学为治经之所宗,承元、明旧制,陈澔《礼记集说》仍为士子考试之典。至康乾之世,统治者数次御纂经书之新疏,已开启兼採汉、宋经学之风,其时大儒是以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王夫之有《礼记章句》四十九卷,黄宗羲有《深衣考》一卷,今存。他们以汉儒之说、宋学为宗,因他们曾潜心于朱子之学,又不轻议汉儒之说,故而重汉儒、宋学中笃实之风。清人认为,若无有汉郑康成之礼学,则礼经无有后传;朱子之学,本有其实,是因古人之学而成,但后人却不究其实而孤陋言之,因此,清人治经以汉、宋之说杂採并重。乾隆十三年,钦定《三礼义疏》,其中《礼记义疏》八十二卷,是为《三礼义疏》之第三部。此《礼记》经文一反宋学之风,沿汉学之四十九篇,作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义疏称“三礼”以郑康成为专门,王肃亦一代通儒,并指斥后儒所见,“曾不逮肃之弃余,乃以一知半解,譁然诋郑氏不闻道”,而宋儒之所阐发“往往亦得别嫌明微之旨”。(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第172页。)所以,此义疏广摭群言,详征博引,曲证旁通,亦颇採宋儒之说以补郑注所未备,并批评陈澔《集说》删除《大学》、《中庸》二篇于《礼记》四十九篇之外而不载,是为妄削古经。可以说,此钦定之《礼记义疏》,打破了元末明初以来陈澔《集说》对于《礼记》之学的垄断,其采汉、宋之学说,开汉学复兴之始。

清代复兴汉学之最盛者,当为乾嘉学派,然而乾嘉学派沿汉学之遗风,实乃重考据之学,且其重《仪礼》、《周礼》之学,对于《礼记》的研究,则为次之。如江永撰《礼记训义择言》八卷,所采为《礼记》中自《檀弓》至《杂记》共八篇注家异同之说。虽与陈澔说颇有出入,然持论多为精赅,且有臆度之说,终不如郑注。

清代治《礼记》之学较著者,一是孙希旦所撰的《礼记集解》六十一卷,二是朱彬的《礼记训纂》四十九卷。孙希旦,字绍周,号敬轩,清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四库馆之国史三通馆纂修官。其集解首取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删其繁芜,撮取枢要,并兼採宋元以来诸儒之说。孙氏不囿于汉宋经学门户之见,且对于《礼记》中之名物制度考核精审,是清代《礼记》学之最著者。朱彬,字武曹,号郁甫,清宝应(今属江苏)人,朱氏为乾隆时举人,此《训纂》指明陈澔《集说》之疏略,取汉代至清朝诸儒之故训、注疏,博采广摭,撮其精英,且于义理亦有阐发,于训诂也有根据,但《训纂》简约有余而详审不足,不可谓为一部力作,虽然如此,但此后《礼记》之学,也再未有出其右者。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实际上《礼记》的研究并未出现超越唐代孔疏之作,而且较之同期清儒所治《周礼》、《仪礼》之学,《礼记》经书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不过,《礼记》之《王制》篇及《礼运》篇中所言明的孔子托古改制及大同的社会理想,成为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改良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并且成为深入人心的民主思想而影响久远,这恐怕是此前治《礼记》之学诸清儒所始料未及的。

近现代对《礼记》的研究,影响较著者有梁启超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文锦《经书浅谈》,二者均对《礼记》四十九篇作出分类,对其内容进行划分。王梦鸥的《礼记今注今译》,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主要是对《礼记》一书作详细今注,并载有白话译文。其中,杨天宇的《礼记简述》,则是对《礼记》一经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介绍,对《礼记》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及历代研究《礼记》之学等方面进行了具有总结性的概述,值得重视。王鹗的《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则对《三礼》的历代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17篇:《礼记》导读

《礼记》导读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庞杂、繁富,综合了儒家传统礼学的各个方面,既阐释了《仪礼》所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意义,也点滴记述了夏商周三代所传之礼,其中还记载了孔子及弟子关于礼的问答、阐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礼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礼记》既可与《仪礼》、《周礼》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印证,是“三礼”中对后世产生影响较为重大的一部儒家关于礼学的代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的礼仪制度、礼学思想、礼教学说、礼法道德乃至人们的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礼记》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列入经书的时间

 关于《礼记》一书的作者,历来盛行的说法是此书乃西汉戴圣所辑。

郑玄的《六艺论》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记》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孔颖达《礼记正义》)

 晋人陈邵在《周礼论序》中亦云: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郑玄亦依卢、马之本而注焉。(《经典释文·序录》)

 《礼记》二十卷,汉九江太守戴圣撰,郑玄注。”其又云:有记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玄受业于融,又为之注。(《隋书·经籍志》)

 因此,人们据孔颖达所引郑玄之说、《释文》、《隋志》所载而认为:《礼记》是西汉戴圣所纂辑,其四十九篇是戴圣删戴德《大戴礼记》八十五篇而成,又说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而补《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今本《礼记》四十九篇。

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人,是戴德兄长之子,世称小戴,西汉宣帝时为博士,官至九江大守,曾以博士身份讲论《五经》于石渠阁,为当时著名儒臣。戴德,字延君,世称大戴,为信都太傅。(见《汉书·儒林传》。)《汉书·儒林传》载:“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其中,受其业者,“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又有东海人孟卿“事萧奋,以授后苍、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见《汉书·儒林传》。)据此所记,西汉初鲁人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授瑕丘萧奋,萧奋以授孟卿,孟卿以授后苍,后苍以授沛人闻人通汉(字子方)、梁人戴德(字延君)、戴圣(字次君)、沛人庆普(字孝公),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此似为西汉传《礼》之宗。然而,高堂生所传,乃《士礼》十七篇,当为今本之《仪礼》,即《礼古经》,而作为《礼经》之“记”,此载最初传本是《后氏曲台记》,(曲台,西汉宫殿名。汉承秦宫制,设曲台殿。)乃为后苍所传。(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通《诗》、《礼》,为汉博士,官至少府,曾受业于孟卿而习礼。而大戴、小戴、庆氏三家皆受学于后苍,此时均立于学官。

 然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并未收载大小戴传礼之《记》,其书目收入的有:《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记》百三十一篇。《明堂阴阳》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曲台后苍》九篇。《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又载《乐记》二十三篇)。

 班固所记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对于“《记》百三十一篇”,班氏明言其为“七十子后学”所记。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也云:“《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人通儒各有损益。”  按《经典释文·序录》而确定《礼记》篇章作者的有:

 《中庸》:是子思伋所作(郑玄《礼记目录》云)

 《缁衣》:公孙尼子所制(《释文》引刘瓛说)

 《月令》:吕不韦所撰(郑玄云)

《王制》:汉时博士所为(卢植云)

 以上各说现代学者并不认同,尤其是其中的《月令》篇吕不韦修自何人何时之作,《王制》一篇汉时博士录自哪里等均未言明,皆给后人留下疑问。但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中,有《礼记》中《缁衣》篇残简,则可以证明此篇确实出自于先秦人之手。

 可见《礼记》四十九篇为戴圣所传,实是郑玄在《六艺论》中首倡。因而可以确信,至晚在东汉中期时已有《礼记》四十九篇之传本。由于郑玄为《礼记》作注且言其四十九篇乃戴圣所纂辑,便使此说传于后世;至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也采用郑说,更使此说代代相传。

 总之,《礼记》四十九篇是东汉以后才开始流传,即使是确定为戴圣所传,然而并未能尽知其四十九篇所记之人。但可以肯定,它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七十子后学”所记,是一部出自于从先秦至汉代诸儒之手的著作,广泛汇集了研究礼学、传讲礼经的诸多儒者的思想观点或主张,这一点毋庸置疑。

 《礼记》被列入经书,则是在唐朝时期。唐代之始,经学即得以振兴,唐统治者十分重视儒教,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经籍久远、章句繁杂且文字多讹谬之由,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凡一百七十卷,并有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撰成《五经定本》。孔颖达所定《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之五经正义,使经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统一。此后,经典的其他注疏不复独存,《五经正义》之文成为天下之人习诵之圭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孔颖达《礼记正义》的撰成并被颁之于天下,《礼记》于《三礼》中第一次脱颖而出,而且《礼记》第一次在朝廷的诏告下正式升成为“经”,并在唐代形成了《礼记》独盛的状况,这是经学史上的大改变。

二、《礼记》的篇章结构与分类  《礼记》四十九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以及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礼仪,当然也夹杂了汉代初期的礼仪制度,它广泛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精神以及构建礼制的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礼记》的内容非常庞杂,有的篇章内容相对集中,阐述某一方面;有的篇章则杂乱无序,每节内容又相互独立,毫不相涉。其四十九篇内容据郑玄《目录》引刘向《别录》之言,可知刘向曾将《礼记》四十九篇分为九类:

一、属“通论”者有十六篇:

《檀弓》上、下《礼运》

《玉藻》

《大传》 《学记》

《经解》

《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儒行》 《大学》

二、属“制度”者六篇:

《曲礼》上、下

《王制》

《礼器》

《少仪》 《深衣》

三、属“吉事”者有七篇:

《投壶》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四、属“丧服”者有十一篇:

《曾子问》

《丧服小记》 《杂记》上下

《丧大记》 《奔丧》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丧服四制》 

五、属“祭祀”者有四篇:

《郊特牲》

《祭法》 《祭义》

《祭统》 

六、属“明堂阴阳(记)”者有二篇

《月令》

《明堂位》 

七、属“世子法”者有一篇 《文王世子》

八、属“子法”者有一篇《内则》

九、属“乐记”者一篇《乐记》

 刘向的分类法,已被数家学者指出其分类缺乏科学性,分类标准也不尽统一,如其制度、丧服、祭祀、世子法、子法等五类是按内容来分类,明堂阴阳(记)、乐记则是按记文的出处来分类,通论乃是以文体来分类,吉事则又是根据文章内容的性质来分类的,等等。(见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7页,王锷编著《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第226页。

若论刘向对《礼记》四十九篇的分类,确有其不当之处,如《别录》列“吉事”、“丧服”、“祭祀”三类,若按“丧服”即属凶礼、“祭祀”即属吉礼而论,《别录》所分此三类则难言其准确。孔疏中曾释“五礼”云:“《舜典》云类于上帝,则吉礼也;百姓如丧考妣,则凶礼也;群后四朝,则宾礼也;舜征有苗,军礼也;嫔于虞,则嘉礼也。”其后孔氏又言:“其实事天地唯吉礼也。”那么,以此而言《郊特牲》、《祭法》、《祭义》、《祭统》等篇所述的祭祀天地、群神、社稷之礼当属吉礼,但其又列出“吉事”之属,在内容性质上似有繁复之嫌。

近代学者梁启超著有《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将大、小戴《礼记》篇目混合在一起,按内容将其归为十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11月影印。)可为一家之说。梁氏分类如下(仅摘小戴《礼记》四十九篇):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如《投壶》、《奔丧》等。又《内则》、《少仪》、《曲礼》上下之一部分。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如《月令》。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

(丁)专记孔子言论。如《丧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曾子问》等。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如《檀弓》上下、《杂记》上下之一部分。

(己)制度之杂记载。如《王制》、《玉藻》、《明堂位》等。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的考证及杂考等。如《礼器》、《郊特牲》、《祭法》、《祭统》、《大传》、《丧服》、《奔丧》、《问丧》、《间传》等。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如《礼运》、《经解》、《祭义》、《三年问》、《乐记》、《学记》、《大学》、《中庸》等。

(壬)杂记格言。如《曲礼》上下、《少仪》、《儒行》等。

(癸)某项掌故之专记。如《文王世子》。

梁氏的分类,虽然不尽恰当,如其(丙)类将《冠义》等七篇归为《仪礼》十七篇之传注,未免有些牵强。

值得重视的,是今人王文锦的分类,(见《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其更便于我们对《礼记》分类的理解。王文锦将《礼记》划分为八类: (1)对某项礼节予以专述。如《奔丧》、《投壶》,其体裁与《仪礼》相近,是对《仪礼》的补充。

(2)直接解释、说明《仪礼》。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分别解释、说明《仪礼》中的《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燕礼》、《丧服》诸篇,跟《仪礼》关系最为密切。

(3)杂记丧服丧事。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4)记述专项礼制。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

(5)记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如《曲礼》、《内则》、《少仪》等。

(6)记述孔子言论。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不过,据后人考证,它们中多为战国末或秦汉间儒生假托孔子答问之作,《礼运》等也属此托名之作)。

(7)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

(8)具有专门目的的篇章。如用于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王文锦的划分摭采众人之说,还是优于前人的。此说有利于人们对《礼记》驳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礼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阐述儒家的政治理想及以礼治世的政治主张

1.人类社会的“大同”与“小康”

 儒家的学说历来以积极入世、匡扶天下为己任,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之意,是深感于尧舜、文武之君贤能与圣明之道而发出的旨在力主当世君王遵循先圣之典范的倡言。孔子所倡言的臻治社会,是“大同”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

但这种臻至的“大同”,是“上古”时代的理想社会。孔子认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大同”也仅仅是社会理想而已,他主张用三代时期贤明圣王禹、汤、文武时代的治国之略来建立当世的小康社会,即“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礼运》),以礼义为纲纪,谨慎地实行礼制,以此来彰明道义,成就信用,明察是非,倡导仁爱、谦让、礼貌之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既有差别,又有和同,从而构建一个差别有等、礼义有序而又融洽和谐的社会,此即为“小康”。  在儒家所构建的小康社会中,政治理想的核心就是其一贯倡导的“仁”与“德”。其仁,是以人为本:“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意谓行政在于获得人才,获取人才要靠身正,而修正自身要靠道德修养,修养道德就要靠仁义。仁义从家庭伦理上来说是爱自己的亲人,从社会关系来说就是尊敬贤人,亲亲、尊贤乃是仁义的具体表现。在儒家倡导的仁德观念中,贤明之君的典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缁衣》)是谓夏朝时禹在君位三年,百姓在禹的修正自身、仁德施政中得到了教化,因而仁道得以畅行。

儒家还主张要在社会施政中,“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王制》),即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来移风易俗,做到赡养老人而使全社会尊老敬老,尊重贤德之人而使人们更加崇尚道德,摈弃无德之行使得人们摒除邪恶,最终构建一个没有荒废的土地,没有无业的游民,人人安居乐业、勤奋努力的理想小康社会:“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王制》)纵使在这样的小康社会中无法完全实现“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但是对于矜寡、孤独者,即那些穷苦而无处可求告之人,也应该有经常性的粮食救济而使得他们能够生存,还有那些“瘖(哑)、聋、跛、躄(瘸)、断(四肢残缺)者、侏儒、百工”等,则“各以其器(能)食之”(《王制》),就是用各自的技能来供官役,养活自己。在此,儒家勾画了一个封建农业的“小康”社会,其“仁”、“德”的观点和主张完全融入了政治统治范畴,反映了以“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政治主张。

2.礼为纲纪

先秦儒家自孔子始即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政治、思想、文化体系,而“礼”是这一体系中至为重要的纲纪。

“礼者,履也”(《祭义》),“言而履之,礼也”(《仲尼燕居》)。礼的意义就是为人们的言行制定一整套的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其本质在于“行修、言道”(《曲礼上》),即行为要有修养,语言符合道义。儒家认为,“礼”乃人与禽兽区别的重要所在:“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有圣人出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曲礼上》)。可见,“礼”为纲纪,实乃为人的最基本准则。

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积极主张“复礼”,这种“礼”即为儒家赞美颂扬的周礼。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以礼来规范社会,治理天下。周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明堂位》)。那么,在礼乐之治中,“天下大服”的西周社会就成为儒家向往的一种上下有序、纲常有度的理想社会形态。所以,孔子一方面对于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现状深有慨叹:“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哀公问》)而另一方面,他反复强调礼在治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哀公问》)“爱人”即为“仁”,为政爱人,是为仁政,仁政就是以礼治来统帅社会治理和教化并教化得以实施:“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运》)“礼”,成为国君持有的治国的重要手段,能够用来治理国政、安定君位。不仅如此,“礼”在儒家看来还是人伦纲常,维系着人们的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乃至行为准则。因为治理社会,首要的是治理人心,而人心则有“七情”,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而已,治理人心即是治情。儒家清醒地认识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礼运》)人们最基本的欲望和厌恶之情是饮食、男女之情以及死亡、贫苦,此情蕴藏在心中,难以测度,唯有以礼为准则来衡量。其次是人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即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等,若能以“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运》)为礼义纲纪,则人类社会就能崇尚辞让,讲信修睦,舍弃争夺掠杀,天下就会大治;但如果舍弃家庭伦常和社会关系之礼,天下就会出现大患。这就是礼对于治理人心和维系天下秩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 在儒家看来,礼的作用还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曲礼上》),礼能够用来确定人们的亲疏远近,决断嫌疑,区别同异,明辨是非,礼即为家庭伦常及社会关系、善恶曲直的纲纪,它成为社会的道德仁义准则,教化民风民俗,分辨争议是非,乃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与名分均靠礼来确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曲礼上》)在儒家的学说中,礼成为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和根本大法,成为家庭、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疏、上下、尊卑的准绳和尺度。用礼构建一个包含伦理道德和政治道德的规范秩序,以其治世,“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以礼来教导民众,则“天下国家可得而正”(《礼运》)。孔子尤倡以礼教化民众,且礼治与德治并重:“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缁衣》)意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礼来规范民众,百姓就会有归附仁德之心;而用政令来训诫民众,用刑罚来整肃民众,百姓就会有逃避刑令之心。故“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仅如此,“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曲礼上》)。“礼”不但成为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而且能使富贵者因喜好礼而去骄奢淫逸,贫贱者因喜好礼而不再生怯乏志。总之,儒家倡导以礼治世,极力推崇礼教修德化民之功,旨在努力为世人创建一个上下有序、和谐有度的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当然,这也是对封建统治者提出的政治主张。

(二)恪守中道的人生哲学与修身治国的政治抱负

1、“中庸”之道

 《中庸》据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伋)所作,(见《史记·孔子世家》第六册,1946页。)郑玄《礼记目录》中也言此乃“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所以,历代学者多信此说,更将此篇作为儒家传统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中庸”之义,中即适中,不偏不倚,恪守中道,无过无不及;庸,是常的意思。中庸,即中为常道,也就是说要常守中道。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性、道、教是人生所必不可缺少的要素。性,是天与自然所赋予的,即是天性;道,是人循性之所行,即行为准则;教,是修养人之道,就是教养人之行为合乎道。关于中庸之道,众多学者认为它是儒家从内在心性探讨而建立的世界观,其基本特征是立足于儒家所倡导的“修身”之说,在强调了人性由天赋予这一出发点之后,更突出了人须努力修身而得“道”的人生目标,即自觉修养自身之天性,在“教”中实现“中庸”之道。在修道的漫漫征途中,艰难、困惑会时时困扰,天赋予之“本性”也使修道之教鲜能持久。说到本质,即是守中之德难以至善至美,至始至终,因“中庸其至矣乎”(《中庸》)。“中庸”本身也许是完善至极,所以“民鲜能久矣”,很少有人能长久地实行它。儒家所称颂的虞舜,可谓是大智圣贤,其恪守中道体现于他的施政当中,“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舜好请教别人而又善于分辨身边人的言论,替他人隐慝不足而宣扬他人之长处,对于过与不及两方面的意见则采取折中的办法来施行,这便是圣贤所守之中道,坚守中道即和畅通达。儒家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的万物才能各得其位,万物也才能够化育生长。这便是中道至和的极高境界,由人自身而及自然万物。

 能够恪守中道之人须教而后修有“大德”,“大德者必受命”(《中庸》),此命乃为天命,即享受天之厚报。儒家至此并不能摆脱天命主宰的力量,但是,在天命之下,其更强调人的自身之道,修道之教的核心乃为“至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因为诚是天之德,所以,修养自身之诚,则是人之德。有天性之诚,是由诚而明道;有教之诚,是由明道而诚。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彻底尽其天性,其后才能尽他人之天性乃至万物之天性,故言“至诚无息”。最真诚的德永不止息,这便是常守中道的根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力图在天命与人性之中寻求一种依靠人的努力而达到的人生至善之路,以“天命之谓性”来言人性的本源,人只能接受天的赋予,但通过修道之教从而可以使人通达尽万物天性而与天地相参的圣贤之路。不仅如此,“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这是多么伟大的至诚者啊!人生若能有至诚之德,即常守中道,就可以经天纬地,确立天下之根本,甚至通晓天地化育之功妙,这就是至善之人生。

2.修身治国

 《大学》是记“博学可以为政”之篇,其倡导广博地学习并通过不懈地努力而致于“为政”。宋代的宋熹在他作的《大学章句》中,将此篇分为“经”与“传”两部分,认为前两节是阐述“大学”之道,是曾子所述的孔子之言;而后诸节皆为传,是曾子的门人所记曾子对孔子之言的解释。此说并无定论,但朱熹将《大学》和《中庸》并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乃是将此篇尊崇至极,所以《大学》为其后历代学者所重视。

 大学之道,是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纲领,广博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彰明人生之初所秉赋于天的内心最美善的德性,使人不断地自明其德并得以自新,从而能够使人终至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这便是“大学”所要致力于心治至德至善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切,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经过止于善境、定、静、安、虑一系列必要的途径而后得到至善。至为重要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是要使人有所作为,成就远大的理想:“明明德”于天下,即怀有远大志向的政治抱负。儒家据此提出八条目来明确人生所应具有的远大志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乃是万民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所谓修身即是端正自己的内心,对于与生俱来的诸如人情之忿怒、恐惧、喜好、忧患等,皆通过修养自身而达到“端正”,使“心不在焉”,即不为外界环境和事物扰乱内心;人居处于自己的家庭、族人之中,必有亲疏、爱恶、畏敬、哀怜之情,所以,要修养自我身心,摈除以喜恶之情来对待他人,要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喜欢一个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和不足,厌恶一个人要明白他的长处和优点。实际上,做到这一点是相当的不易,因此要修其身而后才能“齐家”,正所谓“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首先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才能去禁止他人。自我身修而后齐家,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夫都做好了,家庭和睦,值得人们效法,而后民众以之为典范,才可以教育国人。

修身对于修养仁爱、礼让之德是至为重要的:“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悌),上恤孤而民不倍(背弃)。”(《大学》)这便是修身治国从而使天下太平的重要根本。修身治国就是要以身作则,以修养的己身之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民众的表率。儒家认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缁衣》)这种心修与体全,君以民存之关系,正是修身、治国的最好诠释。

 《中庸》与《大学》均以人的内心修养为中心,追求恪守常道,遵循礼的行为规范,建立一种修养自身与外在治平达到统一的人生观和政治追求。这种强调主观意识修养、以己达人进而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力图终及一个理想的人生目标而使天下归于至善至德,可谓是体现了儒家的世界观。

(三)尊师重教的教育理论及以乐教化的文艺思想

1、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儒家创立之始便重视教育,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私家讲学授徒之第一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接受教育的权利由贵族专有变成广而及之于民众,从此,儒家逐渐形成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教育理论,《学记》一篇阐明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学说。

 首先,儒家阐明了办学兴教对于化民成俗的重要意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教育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因此,“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王制》)。古代学校的设置,“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从民众之家到乡邑、国都,都有学校供人学习,学官要先安排好学校的管理,学生入学则要先树立好学习的志向,即“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学记》)。当然,儒家论及的教育必以先王所传之经典为教学内容,如乐正设立四门课程,“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培养人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制》)。

 其次,儒家在教育理论中,阐述了有关的教学原则,讲明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则明确指出学生易犯的四种过失,作为教育者必须了解并帮助其纠正:“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记》)有的学生学习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分狭隘,有的失于变易不定,有的失于浅尝辄止。而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各自特点,从而帮助他们拾遗补缺。对于那些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师逸而功倍”;而对于那些不善于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师勤而功半(”《学记》)。因此,加强学习、增长学识既是一个渐进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与学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程。其中,老师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又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尊师为重教中的首要前提,“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师道尊严”便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学说。

2、以乐教化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经解》)旨在将社会纳入一个体系庞大而整齐有序的礼制中。如何实现这一社会理想,使民众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上都自觉自愿地遵循这个制度,遵守这个秩序,儒家从治理人心的角度出发,推崇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儒家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所以表现为心之声,心之声变成曲调,就叫做音乐。所以,太平之世的音乐祥和欢乐,是因为政治和畅;乱世之音仇怨而愤怒,是因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思,是因为人民无以依靠而困苦不堪。因此,音乐之声是社会兴衰的真实写照。有鉴于此,儒家倡导以乐来教化民众,先王“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即先王制定《雅》《颂》音乐来引导人们,“听其《雅》《颂》之声,志道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府仰诎(屈)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人们听了《雅》《颂》的音乐,心境就会变得宽广;挥舞着干戚舞具,学会了俯仰身躯、屈伸肢体等舞姿,人们的容貌就变得庄重了;按照舞蹈的行列行进,并按照音乐的节奏,人们就知道行列需要整齐与进退保持一致。所以,音乐体现了天地自然和社会秩序对人的影响,是使人们保持心态平和的纲纪,是人类社会所必不可缺少的情感需要之体现。用音乐对人进行教化,推而及之构建人类社会的文化,音乐对于人的德行培养以及社会风尚的推崇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家推崇三代之教,“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文王世子》)。所以,在教化的意义上,“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礼器》)。“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记》),如此而言,音乐的内涵具有了政治和道德伦理的意义。所以《乐记》谈到“音声”时,认为“音”之所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的产生,是人对自然、社会等等外界于身的东西所感悟而产生的,它因此而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乐由中(内心)出”,“乐者,通伦理者也”。因此,“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备矣”(《乐记》)。故乐可彰显人心,“情见而义立”。以其教化,“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乐记》),且能够达到“乐终而德尊”。

音乐因其内涵而有了雅正与曲邪之别:“奸声感人”,就会有“淫乐兴”,淫声害于德;“正声感人”,就会是“和乐兴”(《乐记》),和乐有利于天下。故言:“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乐记》)儒家因此大力推崇雅正之音的兴教,倡导歌颂雅正之乐:“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歌者,直己而陈德也”(《乐记》)。所以,历来君王重视雅正文化的确立及教化,虽然“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记》),但儒家倡“雅正”之乐为天下之宗则不变。

(四)礼的精神与礼仪的意义

1、礼以效法天地为宗  早期儒家认为,人的社会须建立完整有序的秩序,为了建立和维系这种秩序,儒家提出了遍涉人伦纲纪、社会生活乃至政治领域诸多方面的礼制——“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君臣、父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那么这种礼制的精神是什么呢?

《中庸》云:“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 天地乃为万物得以覆载的所在。孔子还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 ·阳货》)天即是四时行、百物生的客观自然。原始荒蛮时期,人们就开始注意观察和思考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的抗争是非常艰难的,人们的生存经常受到自然的威胁,天灾人祸,诸如火山爆发、洪水干旱、虫灾以及疾病、饥饿等等无时不在威胁人们的生命。那样的年代,“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礼运》)。就是在如此低劣的条件下,人们为了感谢天地赐予的万物和哺育之恩,“事神致福”,礼拜天地自然的仪式,已经出现。“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礼运》)。即使是在石头上烤食,用手撕肉,掘土为坑来饮水,用陶罐作鼓,土块做鼓棰,人们也虔诚地进行拜祭天地的仪式,事“天”而致福佑。“礼”就这样产生了。人们认识客观自然世界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种“感恩图报”的思想演化成对天地自然的崇拜,这正反映了自然崇拜熔铸着我们祖先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观。

对天地自然敬奉的观点,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日、月、星),政教之本也”(《乡饮酒义》)。

儒家以天地、阴阳、四时等自然现象作为法则,确立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构建礼的基础之一。比如“天之正色苍而玄,地之正色黄而纁,圣人法天地以制衣裳”(《杂记上》)。在此,效法天地规范了人们的服制。

效法自然由天地而推及四方。古人认为,东代表春,使万物萌生,东主青色;南代表夏,万物生长,天气变得炎热,南主赤;西代表秋,万物收获,出现霜降,西主黄、主白;北代表冬,天气转冷,万物敛藏,北主黑。《月令》载道:春,天子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夏,天子乘朱路(车),载赤旗,衣朱衣;秋,天子驾白路,载白旗,衣白衣;冬,天子乘玄路,载玄旗,衣黑衣。这正是一幅天子四季巡视天下图,以车马、旌旗、服饰的不同色彩昭示天下,告知天下人遵守“天道”。

这种四方色彩还被用于行军布阵的军礼中:“行,前朱鸟,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曲礼上》)自然界有阴阳,在人类社会中亦有阴阳之别,男为阳,女为阴,儒家相应制定了阳礼、阴礼以规范男女之行为。“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周礼·大司徒》)。这种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与礼的产生、确立是并行不悖的。儒家并非忽视自然规律的研究,如此这般地把自然规律渗透到社会人事当中去,把社会所要遵循的规范、准则赋予天地自然的色彩,旨在表现“礼”的至高无上,这就使得“礼”更具有神圣不可冒犯的威严性。

2、阐释礼仪的意义 儒家以礼为人类社会的纲常,故而将礼推及人伦和社会关系,乃至人们的行为规范,其意义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义》),因为容貌庄重,体态端正,在不同场合神情得当,言辞和顺,也就是具备了礼仪,就能够“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冠义》),就建立起人与人相互和谐的关系,这样就是真正确立了礼义。

 《礼记》有若干篇具体论及了冠、婚、丧、祭、射、御、朝、聘之礼,但其不同于《仪礼》一经只是言及繁文缛节的礼仪,而是重在阐释“八礼”即礼仪的深远意义:“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以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义》)

 冠礼,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所举行的加冠礼,也即成人礼,礼仪中所叙述的在阼阶上进行的加冠礼,意义在于表明父子世代相传的意义,即“以著代也”(《冠义》)。三次加冠的仪式,与母亲、兄弟进行的拜礼等,意在明示冠者已经成人,同他须行成人礼。而示其成人的意义,是从此将要以成人之礼要求他,使之担负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冠义》),只有具备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国君、顺从长上的德行才可以成为“人”;而唯有具备了人的品德,才能够去治理人。这便是冠礼的意义所在。所以冠礼为众礼之始,其具有使人之所以成人的礼义。

 婚礼的意义,则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昏义》),因而婚礼要十分重视,须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礼仪过程,旨在表明婚礼为恭敬、谨慎及尊重的正礼。儒家认为,唯有对婚礼恭敬、谨慎及尊重,才能有夫妇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亲爱;夫妇相互亲爱,才能确立夫妇之间的道义:“妇夫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昏义》)如此以来,从夫妇的家庭到君臣的社会,便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家人相互亲爱、君良臣忠的社会体系。因此,婚礼成为礼的根本,“昏礼者,礼之本也”(《昏义》)。

 正因为具有了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所以,丧礼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仁义礼知(智)”做人的道义,而此道义体现为亲情(恩)、理义、节度(节)、权变(权)等四项原则。因而“为父斩衰三年”,服三年之丧,就是体现了报恩尊亲的原则;“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孝子悲哀痛苦,但不可危及生命,就是体现了节哀顺便、不以死者伤害生者的“义”与“节制”的原则;而服丧期间种种改变礼节的行为,则可视为“权变”之宜,并非强调一味恪守礼仪而不能有所逾越。

 祭礼的意义主要在于敬奉父母而行孝道:“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祭义》)故君子有“终身之丧”。父母在世时,要恭敬地瞻养;父母死后,要恭敬的祭祀,做到终身都不可使父母的声名受到辱没。而这种心念,要陪伴终身,终不敢遗忘父母的忌日。所以,孝立为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祭义》)即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是不辱没双亲的声名,最下等的孝则是仅能赡养父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礼记》中的“孝”还涉及到广泛的社会行为:“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祭义》)因而孝子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谨慎用事,从诸多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庄敬、忠诚、敬业、尽职、诚信和勇敢的道德信念,这也是孝子为父母尽孝而不使其蒙羞受辱甚至遭受灾难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就使得祭礼因而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礼义。 《礼记》还阐释了其他礼仪的意义。

 《射义》记述了古老的射箭之礼。在诸侯举行射礼时,必先举行燕礼;乡大夫、士举行射礼,则必先举行乡饮酒礼。射礼的意义,在于天子用以选择贤能之士,乃至考核诸侯才德。儒家认为:“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义》)即射箭体现了仁之道。因为射箭时要求端正己身,己身端正了然后才能发射,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要反省自身,找出自己的不足与毛病,这便是通过射箭培养了仁的德行,君子的风度。以此而论,天子可以通过射箭来观察、选择有道之诸侯,有德之士。

 《燕义》则阐释《燕礼》的意义。燕礼,即宴饮之礼。其中有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有诸侯之间相互往来宴饮之礼,有天子宴饮诸侯之礼。按《射义》所述,诸侯行射礼,也要先行宴饮之礼。儒家认为,燕礼的意义在于体现上下相尊之义。以诸侯与群臣行燕礼为例,燕礼中设宾主,主即为诸侯国君,宾则为大夫,宾主之间举杯酬答,相互敬酒,就是表明君臣的礼敬:“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燕义》)而这种宴饮中君臣和乐的场面和气氛,就是为了表现君臣上下相亲而不怨、和睦安宁之义。

乡饮酒礼,是乡大夫宴请宾客之礼,其体现了尊贤养老之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表示尊敬长者。“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乡饮酒义》),则是表明奉养老人。而敬老养老的目的,乃是使国人受到教化,“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便是乡饮酒礼的真正意义。

从上述所言儒家阐释礼仪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儒家为礼仪制度赋予了种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深刻意义,而在繁文缛节的礼仪中,则浸透着儒家所力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纲纪。

3、立中制节的礼仪制度

 立中制节是儒家礼仪制度重要的原则之一。它的确立以严格节度为其基础,在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一种“中道”——“无过”、“无不及”。旨在倡导客观的理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从而维系一个更为合理、严密的秩序。

 先秦儒家,对天地自然及其规律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将先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并使之作为“礼制”确定下来,教化世人恪守、遵从。“礼以时为大”(《礼器》),孔子也言:“先王制礼,过时弗举,礼也。”(《曾子问》)强调“时”的作用。《礼器》亦云,昔先王之制礼,“必须天时”。

因此,儒家将时令纳入礼教中去,使之成为制度,万民严守节度。统治者“命典礼,考时月定日”(《王制》),即考校四时、日月,使生产及社会生活各当其节。一部《月令》,即是一部考四时、定月日的典章。十二月令所记叙的正是人们对于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认识,人们已从自然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春天,“冬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草木萌动”,“王命农事”,开始农耕,播种五谷,祭祀山林川泽,以祈福佑,禁止砍伐和杀幼虫及牝牲,以宜生长,并明确有“春田不围泽,不掩群”的狩猎制度(《曲礼下》);夏,“劳时劝民,毋或失时”,“驱兽毋害五谷”,“农乃登麦”,其时“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以丰收的果实祭享先祖,并审决狱讼;冬,“命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月令》)。纵观一年四时,“春作夏长,秋敛冬藏”(《乐记》)。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这里,礼的规则成为农业生产的时间表,人们遵法自然规则,适应四时变化,协和万物生长。

生产生活按时而举,表现出人们懂得如何利用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王制》)其中不乏保护自然的意思。还如春不伐木、不杀牝等,已具有适于“时”、合于“度”保护生态自然的思想观念。

 自然规律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活动,亦影响了人的社会,自然融入了社会化意识,人事活动因“时”而行,合“度”而举。《月令》已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季秋之月,“大享天地于明堂”。“春祈秋报”不单纯是法自然、合时令的意识,而是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由“时”而引出界限和度的概念,也就是说,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礼”的制定和施行也有它的限度——节。这就是“立中制节”所包涵的第二个内容,即“先王之制礼,不可多也,不可寡也,惟其称也”(《礼器》)。追求中道,无过无不及。

社会生活中礼的“立中制节”——合度,涉及的领域甚广。量地制邑、分田制禄、命官论材、朝聘巡守、行赏罚、设国学、为田渔、制国用、广备储蓄、丧葬祭祀、赋税徭役等等,均在其列,立学以教化百姓。礼教要求人们应效法天地自然法则,有时有度,有数有量,不过逾越。

儒家的“节”、“度”是变化多端的。“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少为贵者”,如天子祭天特牲,即一牲;“有以大为贵者”,诸如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有以小为贵者”(《礼器》),如宗庙之祭,主人献尸用角,尊者小,卑者大。以上种种,均以顺应客观现实的要求为度。

 为什么礼教要求“礼”有“节度”呢?以丧葬礼为例:大肆铺张以显示孝亲,其丧期无数、悲哀无度,甚至毁瘠而死者有之;“彼朝死而夕忘之”,“曾鸟兽之不若”者亦有之。差别如此之大,如无标准限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先秦儒家主张不将个人的感情、意愿过多地夹杂在各种关系中,而是倡导客观的理性,以“节”和“度”来限制人们的行为。如对于丧事,“三年以为极”,“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而那种“直情而径于行者”(《檀弓》),即哭踊无节,衣服无制者,即被视为“戎狄之道”。至于“殉葬”,无论为何原因,在儒家都是极力反对的,视其为“非礼也”。

 儒家的礼规是繁多的,“曲礼三百”,“威仪三千”。在繁富的礼仪规则中,“节”是一个把握人们行为规则的度。礼在教化中有目的地加入这个因素,使得礼规更加秩序化,更加严密,成为一个完整的、严密的体系。如此进行教化,才能将社会纳入一个和谐的系统之中。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个性中,礼文化铸就了深深的烙印,堪称我们民族个性的理性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礼制或沿因嬗变,或企图另辟蹊径,但都无法离开礼的精神,无论是今天或是未来,社会终将维系这种秩序。今日所言之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秩序,更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更科学更严密的秩序,这种秩序正是古代“礼制”在现代社会的一种新体现。那么,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新挑战中,构筑一架合度的桥梁,正是我们在新世纪所应该深刻思考的新课题。

四、历代研究《礼记》的概况

西汉初年,高祖皇帝刘邦所据鲁地,即有诸儒讲诵《诗》、《书》,习礼弦歌,始得修治经学。历惠帝、高后时,其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儒者未能继续兴学。文景之世,帝王好刑名、黄老之术,虽有儒者博士,但只是备员而已,不得进官。

汉初,因秦始皇焚书,书籍散亡。能言礼者,以鲁人高堂生为最。礼,古来传之,汉时已不完备,即使以孔子所传之礼而言,礼经亦已阙失许多。高堂生所传之礼,就是先秦留传下来的散乱并且缺失许多的古代礼仪,即今之《仪礼》(也作《士礼》)十七篇。《汉书·艺文志》中载记的“《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孔疏引《汉志》云“经十七篇”,疑是今本之误。)班固言道:“《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而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1710页。)班氏所述,就是先秦礼制兴衰以及汉初传礼的概况。

 到了孝宣帝世,高堂生所传之礼,唯有后苍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此时,大小戴及庆氏三家所传的礼学皆立于学官。按《汉志》载,传礼者十三家,唯高堂生及五传弟子戴德、戴圣之名今在。高堂生之后,又有萧奋、孟卿、后苍,待传及二戴和庆氏是为五传。但三家立于学者,应为《礼经》,即高堂生所传之《仪礼》。西汉立十四博士,礼博士官为大小戴,而大小戴所受于后苍之礼,是《礼经》十七篇,此时《礼记》应为《汉志》之《记》百三十篇。

 《礼记》四十九篇,《后汉书》载有郑玄所注四十九篇之目,郑玄《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戴德、戴圣之学也。”

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灵帝诏许诸儒正定五经文字,并刊于石,立石碑于洛阳太学门外,使天下诸生咸取正焉,当时蔡邕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见《后汉书·蔡邕传》。)所刻石经为《鲁诗》、小夏侯《尚书》、《仪礼》、《公羊春秋》、《鲁论语》等经,可见其时经文,仍以今文经为典。可惜石经在六朝以后渐渐散佚,今仅存一千九百余字,保留在宋洪适的《隶释》中,(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载:其辑熹平石经残字计:《尚书》547字,《鲁诗》173字,《仪礼》45字,《公羊春秋》375字,《论语》971字,共2111字。)可窥一斑。

 东汉中期时,《礼记》四十九篇已有传本,曹褒即持庆氏礼,传《礼记》四十九篇,且此前还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后汉书·桥玄传》载:“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圣)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后汉书·桥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695页。)至通儒马融、卢植,皆注书有《礼记》,卢植曾上书言:“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敢率愚浅,为之解诂。”(《后汉书·卢植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2116页。)《隋志》则载有“《礼记》二十卷,卢植注”。而对《礼记》一书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东汉末年的郑玄。郑玄所注之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駮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后汉书·郑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212页。)而今仅存其中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四种,其它诸本或为辑本,或为残缺本,或有亡佚。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东汉高密人。“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吕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后汉书·郑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207页。)从此可知,郑玄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而从张恭祖处同受者还有《周官》、《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因此,此《礼记》亦当为古文经。且《汉书》中载有鲁恭王从孔宅壁中得古文《礼记》,河间献王献古文《礼记》之事。张恭祖,史传未载,不详何人,但郑玄从其受《礼记》之学应是可信的。郑注经书是为“郑学”,郑注行而使汉学衰微。郑注融合今古文之界,以古文为宗,兼采今学之益,虽使两汉家学不可考,但也使经注广行天下,尤其是郑注出而使《礼记》脱离《礼经》而独传,并与《周礼》、《仪礼》享有同等尊位,鼎足为三,使礼学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三国魏时,曹氏立十九博士,有《易》、《书》、《毛诗》、《周官(礼)》、《仪礼》、《礼记》、《孝经》等,且宗郑学。

另有魏世王肃,博古综今,遍注群经,但其不好郑氏学,注经以与郑注立异为本,时称“王学”。因其身份为司马昭之岳丈,故而凭借司马氏的政治权势而使其经注皆立于学官,其中包括王肃注的《礼记》三十卷。(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王学行于晋初,以至当时郊庙之礼皆用王说,而不采郑学之义。(见《晋书·礼志上》。)这种情况到了东晋才有改变。晋元帝初年修治学校,简省博士,将旧制博士十九人改为置五经博士九人,即置《周易》王氏(弼),《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见《晋书·荀崧传》。郑学得以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礼学中《礼记》的地位已超过旧时的《礼经》(《仪礼》),而《仪礼》却未能立有博士,说明此时的《礼记》之学已渐重要,而此五经博士所立之学,也基本奠定了唐代经书注疏所据之学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经学亦分为南学、北学。南北所治经学,“章句好尚,互有不同”,然此时所治《三礼》,皆尊奉、遵循郑氏之学。

 南朝宋、齐年间,经学益衰,其间国学虽时有开置讲经,但往往时间很短,不能持久;而乡里则鲜有开馆习经,以致公卿之辈也罕通经学。即使朝中儒臣,也是独学而不肯授徒讲学,故后生之学拥经而无所讲习。到梁武之世,始较为重视经学,在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颁诏开设五馆,建立国学,总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其中吴兴人沈峻(字士嵩,梁吴兴武康人)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建平的严植之(字孝源,梁建平秭归人)讲习郑氏礼;会稽贺玚(字德琏,梁会稽山阴人)传家业,善《三礼》,并撰有《礼》讲疏数百篇及《宾礼仪注》百四十五卷。(沈峻、严植之事迹均见于《梁书·儒林传》卷四十

八、《南史·儒林传》卷七十一,贺玚事迹见于《梁书》卷四十八,《南史》卷六十二。)梁武命博士各主一馆,每馆有数百儒生,由朝廷供给其用度,其明经者,即除为吏,一时怀经负笈者云集响应;又选学生往受业于庐江何胤(字子季,梁庐江人)。何胤事沛国刘瓛,受《礼记》等经,著有《礼记隐义》、《礼答问》等书。(见《梁书·处士传》卷五十一,《南史》卷三十。)其时还有清河东武城人崔灵恩,尤精三礼,为国子博士,著《三礼义宗》;庐江人何佟之,好三礼,为尚书左丞;吴郡人皇侃撰有《礼记义疏》、《礼记讲疏》;吴郡人戚衮受《三礼》于刘文绍,入陈,撰《礼记义》四十卷,行于当时;吴兴人沈文阿,治《三礼》、《三传》,先仕梁,后仕陈,撰有《礼记》义疏。(皆见于《南史·儒林传》。)

北朝经学较南朝兴盛,北魏初定中原,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北周诸帝敦尚儒学,尊崇儒术,北朝大儒为世人所宗仰者,当为北魏徐遵明(字子判,北魏华阴人)。徐幼孤好学,受业于数师,博通诸经,时《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其传《三礼》学于李铉。北魏还有刘献之,撰《三礼大义》四卷。北齐的李铉,渤海南皮人,师事徐遵明,撰定《三礼义疏》。北周沈重,武帝礼聘至京师,授骠骑大将军,露门博士,撰有《礼记义》三十卷。熊安生,北周为露门博士,所传也为徐遵明之学,著有《礼记义疏》,其后诸生能通礼经者,又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通《小戴礼》。(以上皆见于《北史·儒林传》。)

南北之学虽然所尚互殊,“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北史·儒林传》卷八十一。)但是其治经方法,相较于汉学治经之法,南北之学则大体相同。汉代治经以经文为本讲注经文,重治经义,考证名物制度;魏晋以后至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之治经,则重在疏解经注,对于名物制度略而不讲,义疏之学兴起,一改治经之学风,至为突出者是其间为《礼记》郑注作义疏而享有盛名者,南为皇侃,北为熊安生,皇侃著有《礼记义疏》四十八卷,《礼记讲疏》九十九卷;熊安生著《礼记义疏》三十卷。而今皇、熊二家注疏皆见采于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而其它诸书皆亡佚。自此可见,唐代五经之注疏原本于皇、熊二家之说,是南北之经学以皇、熊二氏之《礼记疏》开唐人注疏之先河。也以此得见,其时诸儒于经学中重《三礼》之学,而于《三礼》中,重《礼记》之学。

 及隋并陈,即立经学博士,褚晖、顾彪、鲁世达等皆以南学见重。孔颖达,字仲达,唐冀州衡水人,隋末举明经,入唐,累官国子司业,迁祭酒。唐贞观中孔颖达所撰《礼记正义》七十卷,题“国子祭酒孔颖达,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譔”。此书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诏定,至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书成。孔颖达既卒,博士马运嘉驳其所定义疏之失,于是又有皇诏令其更定,然而其功未成。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诏诸臣又对孔颖达《五经正义》加以考证,并加以增损,至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自此至宋,每年明经取士皆依《五经正义》本。

从汉代至唐初,经学发展时代久远,积四百多年当中,凡博士传讲经书,皆分门授徒,故各经所传,非止一家之数。《汉志》中载,汉时传礼即有十三家之多,而孔氏奉诏所定五经之疏,《易》主王弼注,《书》主孔安国传,《诗》主毛亨传,郑玄笺,《礼》主郑注,《左传》主杜预解,东汉时的“七经”,至唐增变为九经,以之取士,“九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还有的将“九经”列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称说法,《礼记》都被列入经书的行列,且为“大经”,(见《新唐书·选举志》卷四十四。)时人多习之。这一点,乃孔颖达《礼记正义》之功。  孔颖达宗郑氏之学,并使郑注得传,虽然使《礼记》“登堂入室”,升入“经书”之列,且形成了唐代《礼记》于《三礼》中独盛的局面,但孔疏一出,治《礼记》之诸家学说也临于殆尽。孔氏言:“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肃)郑(玄)两家同经而异注,爰从晋、宋逮于周、隋,其传礼业者, 江左尤盛。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宣、皇甫侃(即皇侃)等,北人有徐道(应为遵)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等,其见于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可见在唐初,流传于世的治礼之学,仅存皇侃、熊安两家,自汉末始传下来的王肃、郑玄之礼学,历经晋、隋世多年,虽有诸家传习,但存留者廖廖。而对于皇、熊两家,孔氏认为:“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然以熊比皇,皇氏胜矣。……据皇氏以为本,其有不备,以熊氏补焉。”可见孔颖达是以郑学为宗,摈弃王学;尚南学,多取皇侃之说以之为本;轻北学,少用熊安之言,以之为补充。即使这样,孔氏对所取皇、熊二氏之说也是“翦其繁芜,撮其机要”,保留其说而减之又减。因而《隋书》、《旧唐书》的志中载录的诸家《礼记》注本、传本,至《新唐书·艺文志》中所录已是不多,而在《文献通考》的《经籍考》中,前有的注疏本则仅存《礼记正义》七十卷(也有《礼记》郑玄注本),其他注本皆已不传。

北宋初年,治经恪守汉唐之学,遵循古义,秉笃实之风。至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公元1048年),经学始发生变化,宋临江新喻人刘敞(字原父),庆历年间得进士,累官集贤院学士,判御史台,(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刘敞学识渊博,著《七经小传》三卷。七经是:《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其所谓“小传”,乃是杂论经义,论者好以己意改经,完全改变了先儒治学淳朴之风,开宋人治经好标新立奇之先河,宋人毁《周礼》,疑《孟子》,进而形成疑经、改经、删经之风。宋时《三礼》之学,已不承郑玄之说,孔疏也被摈弃,王安石著《周礼新义》二十二卷,并以之取士,其书尽反先儒之说,以一己之见,改古人之事,变三代之礼。宋代大儒河南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先是将《礼记》中的《大学》篇“次其简编”,即移易旧文,后有朱熹为之“更考经文,别为次序”,并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分出,与《论语》、《孟子》并立,称之为道统之学。朱熹并作《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解》、《孟子集解》合称《四书》,宋帝以朱熹之《四书》立于学官,《四书》自此与《五经》并行于世。故《礼记》在宋学中为四十七篇,置《大学》、《中庸》于《礼记》经书之外。这也是《礼记》之学之一变。

宋代治《礼记》之学影响最著者,乃是卫湜所撰的《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其书作于南宋宁宗开禧(公元1205年~1207年)、嘉定(公元1208~1224年)年间,历时达二十余载,“採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自郑注而下,所取凡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之涉于《礼记》者,所採录不在此数焉。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採摭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亦可云礼家之渊海矣。”(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礼·礼类》第169页。)由此可见,卫湜是习宋学之风,不以郑、孔注疏为宗,但其採集百四十四家《礼记》之说,客观说来,是保留了汉至南宋以来诸家学说,故纪昀称其为礼家之渊海,不为过矣。  元代尊奉的是宋学,是以宋学中的朱子之学为大宗,《易》、《书》、《诗》皆以朱熹之说为主。仁宗于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颁布的考试程式,就是以官方的规定将朱子的经说作为标准学说广布天下,并将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也列入经书科考之内。但是,由于朱熹只注《大学》、《中庸》二篇,并未给《礼记》其他四十七篇作注,故而元代《三礼》所立科考科目之《礼记》仍沿用郑注、孔疏,而《三礼》中唯《礼记》列为考试科目,也足显当时统治者传承了唐代经学传统,重《礼记》之学于《仪礼》、《周礼》二经之上。

元代《礼记》之学最著者,是吴澄的《礼记纂言》和陈澔的《礼记集解》。吴澄,字幼清,元崇仁人,初为国子监司业,迁翰林学士,后为经筵讲官,时人称其为草庐先生(所居草屋题为草庐)。《礼记纂言》三十六卷,每一卷为一篇。其以《礼记》经文庞杂为由,疑多错简,故每一篇中,文皆以类相从,并移易旧文,凡通礼九篇,丧礼十一篇,祭礼四篇,通论十一篇,各为标目。如通礼,首为《曲礼》,并以《少仪》、《玉藻》等篇附之,《大学》、《中庸》依程、朱之学而别为一书,《投壶》、《奔丧》归于《仪礼》,《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六篇别辑为《仪礼传》,(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69页。)可见其言《礼记》已并非为原本之《礼记》。吴澄不仅承继了程朱之说,而且“改并旧文,俨然删述”,实是沿承了宋代经学之风。陈澔,字可大,元都昌人,号云庄,故其作《礼记集说》也作《云庄礼记集说》,今本十卷,朱彝尊《经义考》作三十卷。元仁宗时科举之制,《易》、《书》、《诗》、《春秋》皆以宋儒新说,参以古注疏,惟《礼记》则专用古注疏。陈澔《集说》实亦承宋学之风。陈澔之父大猷师饶鲁,鲁师黄榦,榦为朱子之婿,故陈澔应承朱子之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70页。)其《集说》即置《大学》、《中庸》之二篇于《礼记》之外而不释,惟说《礼记》四十七篇。又陈澔《礼记集说》比之郑注、孔疏而论,其说浅显;比宋卫湜《集说》而言,其说简明,虽未为其时儒者所称,然而明初始定《礼记》用陈澔注;胡广等人修《五经大全》,《礼记》一经亦以陈澔注为主,并用以科举取士(亦独举《礼记》,而弃《仪礼》、《周礼》二经)。自此世人诵习相沿,陈说得以流传,尤其是于初学《礼记》之经者,此书别有益处,以至于清初定制,亦仍旧贯,以澔说为童蒙之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经部·礼类三》第170页。)

 明代初年,治经之学仍沿元代各经所主,《礼记》一经用郑注、孔疏。至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十一月,明成祖命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等修《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大全》告成,成祖亲自制序,列之卷首,命礼部刊赐天下,其中有《礼记大全》三十卷,又有《四书大全》三十六卷。《礼记大全》以元陈澔《集说》为宗,其採掇诸儒之说凡四十二家,而此诸儒之说,排斥古注疏于外,实为元人之诸说。至此,《礼记》之学已是古经学尽弃,以澔说为宗而使众经说皆去,故使学者“全不睹古义”。(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9页。)又明代朝廷以陈澔注《礼记》为科举取士之经则,比元代兼修郑、孔之学又显空疏浅陋,故明代经学走向衰微。而明代比较有影响的治《礼记》之学者还有黄道周的《礼记》注五篇。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漳浦人。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官为少詹事,进《礼记解》五篇,即:《月令明义》四卷、《表记集传》二卷、《坊记集传》二卷、《缁衣集传》四卷、《儒行集传》二卷。黄道周之《礼记解》多为指辨郑康成等先儒之说,驳难前人之学,实为沿袭宋学之遗风。  清初,仍以宋学为治经之所宗,承元、明旧制,陈澔《礼记集说》仍为士子考试之典。至康乾之世,统治者数次御纂经书之新疏,已开启兼採汉、宋经学之风,其时大儒是以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王夫之有《礼记章句》四十九卷,黄宗羲有《深衣考》一卷,今存。他们以汉儒之说、宋学为宗,因他们曾潜心于朱子之学,又不轻议汉儒之说,故而重汉儒、宋学中笃实之风。清人认为,若无有汉郑康成之礼学,则礼经无有后传;朱子之学,本有其实,是因古人之学而成,但后人却不究其实而孤陋言之,因此,清人治经以汉、宋之说杂採并重。乾隆十三年,钦定《三礼义疏》,其中《礼记义疏》八十二卷,是为《三礼义疏》之第三部。此《礼记》经文一反宋学之风,沿汉学之四十九篇,作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义疏称“三礼”以郑康成为专门,王肃亦一代通儒,并指斥后儒所见,“曾不逮肃之弃余,乃以一知半解,譁然诋郑氏不闻道”,而宋儒之所阐发“往往亦得别嫌明微之旨”。(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第172页。)所以,此义疏广摭群言,详征博引,曲证旁通,亦颇採宋儒之说以补郑注所未备,并批评陈澔《集说》删除《大学》、《中庸》二篇于《礼记》四十九篇之外而不载,是为妄削古经。可以说,此钦定之《礼记义疏》,打破了元末明初以来陈澔《集说》对于《礼记》之学的垄断,其采汉、宋之学说,开汉学复兴之始。

 清代复兴汉学之最盛者,当为乾嘉学派,然而乾嘉学派沿汉学之遗风,实乃重考据之学,且其重《仪礼》、《周礼》之学,对于《礼记》的研究,则为次之。如江永撰《礼记训义择言》八卷,所采为《礼记》中自《檀弓》至《杂记》共八篇注家异同之说。虽与陈澔说颇有出入,然持论多为精赅,且有臆度之说,终不如郑注。

 清代治《礼记》之学较著者,一是孙希旦所撰的《礼记集解》六十一卷,二是朱彬的《礼记训纂》四十九卷。孙希旦,字绍周,号敬轩,清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四库馆之国史三通馆纂修官。其集解首取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删其繁芜,撮取枢要,并兼採宋元以来诸儒之说。孙氏不囿于汉宋经学门户之见,且对于《礼记》中之名物制度考核精审,是清代《礼记》学之最著者。朱彬,字武曹,号郁甫,清宝应(今属江苏)人,朱氏为乾隆时举人,此《训纂》指明陈澔《集说》之疏略,取汉代至清朝诸儒之故训、注疏,博采广摭,撮其精英,且于义理亦有阐发,于训诂也有根据,但《训纂》简约有余而详审不足,不可谓为一部力作,虽然如此,但此后《礼记》之学,也再未有出其右者。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实际上《礼记》的研究并未出现超越唐代孔疏之作,而且较之同期清儒所治《周礼》、《仪礼》之学,《礼记》经书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不过,《礼记》之《王制》篇及《礼运》篇中所言明的孔子托古改制及大同的社会理想,成为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改良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并且成为深入人心的民主思想而影响久远,这恐怕是此前治《礼记》之学诸清儒所始料未及的。

近现代对《礼记》的研究,影响较著者有梁启超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文锦《经书浅谈》,二者均对《礼记》四十九篇作出分类,对其内容进行划分。王梦鸥的《礼记今注今译》,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主要是对《礼记》一书作详细今注,并载有白话译文。其中,杨天宇的《礼记简述》,则是对《礼记》一经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介绍,对《礼记》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及历代研究《礼记》之学等方面进行了具有总结性的概述,值得重视。王鹗的《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则对《三礼》的历代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参考书目:

1.《礼记注》1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2.礼记卢氏注》1卷,(汉)卢植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3.《月令章句》1卷,(汉)蔡邕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4.《礼记王氏注》2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5.《礼记新义疏》1卷,(南朝梁)贺瑒撰,(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6.《礼记正义》70卷(残存8卷卷63—70),(唐)孔颖达撰,《四部丛刊三编》本7.《月令解》12卷,(宋)张虙撰,《四库全书》本 8.《礼记要义》33卷,(宋)魏了翁撰,《四部丛刊续编》本 9.《礼记集说》160卷,(宋)卫湜撰,《四库全书》本 10《礼记纂言》30卷,(元)吴澄撰,《四库全书》本

11.《礼记集说》10卷,(元)陈澔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12.《礼记集说大全》30卷,(明)胡广等辑,《四库全书》本 13《礼记章句》49卷,(清)王夫之撰,《船山遗书》本

14.《礼记偶笺》3卷,(清)万斯大撰,《皇清经解续编》本

15.《礼记校勘记》63卷,《释文校勘记》4卷,(清)阮元撰,《皇清经解》本16.《礼记补疏》3卷,(清)焦循撰《皇清经解续编》本 17.《小戴礼记平议》4卷,(清)俞樾撰《皇清经解续编》本 18.《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1月版 19《礼记译注》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20.《礼记》(注释翻译),(日)服部宇之吉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年10月版

21《礼记正义》70卷,《附释音礼记注疏》63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唐)陆德明释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

22.《经学通论》,(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版 23.《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

24.《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25.《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王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第18篇:《礼记》十句

《礼记》精选十句

1、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出自汉·戴圣《礼记·中庸》。之,代词,指学习的内容。果,果真。虽,即使。别人读一遍就会的内容,自己读一百遍去掌握它;别人读十遍就能理解的内容,自己读一千遍去体会。果真能做到这一步,即使是愚蠢之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之人也会由此变得坚强起来。

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出自汉·戴圣《礼记·学记》。善于唱歌的,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和;善于教育他人的,会使学生接受其思想理念,并自觉地继承其志向与思想。此言能让自己的学术与思想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3、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出自汉·戴圣《礼记·曲礼》。礼,是不能随便说出来取悦别人的,也不可以说多余的话。

4、不学操缦,不能按弦。出自汉·戴圣《礼记·学记》。操缦:调弦。按弦:熟练地弹琴。如果不先学会调试琴弦,就不可能熟练的弹奏。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学习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出自汉·戴圣《礼记·学记》。逸,安闲、轻松。庸,功劳,此作“归功于”解。之,指老师。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起来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也由此而归功于老师教得好;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起来辛苦而收效不大,学生也因此而埋怨老师教得不好。此言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掌握了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则能事半功倍,既能学得好学得快,也能使老师轻松又有成就感;反之,不仅 学生学习收效不大,老师也因此吃力而反被埋怨。

6、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出自汉·戴圣《礼记·乐记》。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把诗的内容咏唱成曲调的,舞是将诗的内容形诸动作的。此言诗、歌、舞三种文艺形式的区别与作用。

7、情欲信,辞欲巧。出自汉·戴圣《礼记·表记》。要想使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别人所相信,就要注意表达方式,使言辞表达具有艺术性。此乃强调言语表达中必须重视修辞的意义。

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出自汉·戴圣《礼记·学记》。严,尊重。道,指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学说。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之“道”才会得到重视;“道”得到重视,那么老百姓就会敬重学问了。此言尊师与重道、敬学之间的关系,意在强调尊师的重要性。

9、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出自汉·戴圣《礼记·学记》。一旦错过机会再去学习,即使再勤勉刻苦,也很难有所成就。

10、温柔敦厚,诗教也。出自汉·戴圣《礼记·经解》。敦厚,宽厚。诗,此指《诗经》。教,教化、主旨。也,句末语气助词。温柔敦厚是《诗经》所要传达的主旨。这是古人对于《诗经》的评价。

第19篇:礼记读后感

篇1:礼记读后感

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以令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正在与古代圣贤品茗与对话。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 ,比肩于《孟子》 ,又远超于《荀子》 。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 文化 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可以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意义。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含有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将在书海里不断徜徉,撷一缕淡淡的书香。

篇2:礼记读后感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第20篇:礼记读后感

浅学礼记有感

时光流逝,转眼《十三经》结课。回顾这中华文化的十三部经书,真是让我感慨古人伟大的智慧。学习之中,《礼记》带来我很多启示,我想结合自己的感悟谈一谈。 《礼记》中,既有历法、日常礼仪的内容,也有关于国家政治,个人修养的篇章。我将主要谈一下后者。

说到治国,必须提《礼运》这篇中孔子对大同世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实说,在上这节前,我刚学完中级党校。因此,看到这些文字,我脑海中浮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当今时代,我们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认为实现它,最最困难的是人们的思想。孔子,在几千年前的那个乱世,就构建了大同世界的蓝图,实属伟大。文中所言的大道,即是实现大同的必要条件。这大道必包含着人民的思想境界。遥想舜治天下之时,舜那圣人般的德行加上智慧的治国方略,人民得以教化,国泰民安。那个时代,离大同世界也许很近了。再观今日,物质水平较那时可谓极大繁荣,但离大同世界的距离呢?显然,当今人们的思想变化了,或者说是价值观不同了,价值观可是人前进的风向标。 在大同世界充满了仁爱,“天下为公”,把天下当成自己所有的,

怜之爱之。当代中国,人们很多时候在为了金钱奔波。或许是我年少无知,不晓生活之艰难。可奔波是为了什么?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拜金主义带来的欲望?当代国人看的书籍中,很多一部分和赚钱有关。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需要人们大力投身于经济建设上来,造就了此等观念。长远观之,这样以来,离大同世界的距离似乎更模糊了,因为重于私利的社会是做不到“不独亲其亲”的。孔子当时觉得自己的大同世界更是空想,就提出了小康,这个“礼仪以为纪”的社会。当今,我们也在极力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提倡礼制仁义是有帮助的。对于大同,还是引用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礼记中,《中庸》篇里讲述了为人之道,并和《大学》一起归入四书中。中庸这一思想,可谓古时君子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理解中庸,我也阅览了一些课外书籍,上面提到,中庸是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观,主张做事不偏不倚,找到一种适中的解决方案。服从于“仁”的前提下,发乎情,止乎礼,学会克制,反对过火和不及。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种最高的境界实在难把握。我想,中庸是做事上,度的一个问题。就像大蛇打七寸一样,能否找到那个适度的七寸,那个度,很关键。这时又要提舜了,“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如此的崇拜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记得在我家乡郑州的商城路上路边墙上

印着一路的二十四孝图。印象中,之首就是舜了。在课上,老师也讲过舜“父顽,母嚚,弟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想想看,父母几番想害死自己,多么悲凉。每日面对这样的父母,舜毫不记恨,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以德报怨,让家庭和以孝。圣人之举!如此家庭竟能和睦,也体现了舜的大智慧。他的两名妻子也是德才兼备,逝世后被人们尊称为湘神娥皇女英。

孔子在《中庸》中谈及了实现大道的美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也解释了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强调智慧、仁爱、勇敢,这也是很多文人艺术家所提倡的。记得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中,女主角娜乌西卡这位少年,在危难时刻勇敢牺牲自我,用自己的慈悲和仁爱保护了家园,拯救了自然。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解了自然之神——王虫,对人类的仇恨。仁爱,这看似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西方的基督教中强调了,无论凡人犯下了多少罪恶,上帝永远永远向他张开怀抱,因为上帝爱他,上帝就是爱。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言,“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仁爱,拯救的力量。

礼记在为人方面多次提及了真诚,在《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

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如文中所言,真诚是不自欺,还要做到慎独,自欺欺人是小人所为。在我的生活中,我在一些情况没有做到真诚,不坦率,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而有所顾忌。现在想来,就如文中所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心里怎么想的,总会显现出来的。不真诚,久而久之,就到了城府极深的境地,只会疏远他人。选择真诚,当实在迷惑之时,采用中庸之道,会有帮助的。

在学习《礼记》的时候,想到了曾参加的一个训练营,在那里上了几天的关于《弟子规》的课程。课上,讲师强调了为人应“仁、义、信、礼、智”。《弟子规》包含了很多礼节,为人之道,毕竟是总结孔子的言论思想,和《礼记》有很多相同之处。《弟子规》作为古代教育儿童的经典,现代教学中几乎未提及其内容。想到了我的教育,中学以来,只学习课程要求的,为了应试;大学之后,课程几乎全是理工方面的,当然还包括思修毛概。在文化哲学艺术等人文方面接触的太少。尼采曾针对当时德国大学制度批评,认为沦为政府的工具,没让学生深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我,没全面发展。我想,大学中我们应该成熟,不是磨平自己的棱角,而是培养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这个世界,勇敢的认识自己。 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上,我会继续学习感兴趣的文化哲学艺术知识,

并在行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篇2: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假日响应领导号召,为自己充电,深入阅读了《礼记》,对其中的一些事例有一点感触,编录如下:

1、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感受: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定义

执行人是法律上的法人的含义,强调的是自由责任能力,个体要对自己的事负责。 执行人式的世界观有一个前提:每个个体具有“足够的”活力/自控能力进行需要的社会活动。执行人的定义是逻辑性的,只有按照前述前提定义个体性质以后,“平等的世界”才是逻辑完备的

劳动者是参与劳动的人,在社会化分工以后,更具体地说法是个体在合作关系方面的选择和表现。

劳动者的概念是通过发现总结而得的,而不是发明设计而得的(劳动者的概念是对社会分工的直接描述) 读礼记就可以认定中国哲学在明确强调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区别。西方哲学中没有劳动者的观念,合作关系依靠责任关系来维系(于是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 执行人和劳动者两者都是功利性的/以合作角度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在于: 1)如何管理信用

社会合作中不可能的任何环节任何事情上,都允许个人以个人声誉做抵押的自做主张。 于是将劳动者的概念强行合并入执行人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否合适。 2)如何界定自由人的范围

如果能证明社会中某些阶层不能(非主观不愿意)具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那么人际平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于是执行人式的世界观只是逻辑理想,可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 ----- 两个定义对个体的要求

执行人的要求是信息灵通、良好公关、市场应变、资源调度、业务策略等等

考虑到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后,劳动者最得体的要求是“谨礼”,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守和联想方向

联想是处理事情过程中个人第一时间内所能想到应对的方法。

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1)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要求部分劳动者具有执行性的素质,以改善组织的执行能力。

2)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若干劳动者共同合作完成业务的执行过程,在法律上以劳动者为业务行为的最终责任单位。 3)法律保护公司私有制的前提下,考虑雇佣关系后,可将执行人内部权利分配划分为三个层次:利润分配、理念共识、业务执行

利润分配是依赖所有权的比例进行的

理念共识用于确立建立运营模式、业务执行的评价依据等内容的

业务执行就是实际的执行力,是被雇佣者的权力 4)最大的所有权人对运营模式业务执行评价有决定权,一定不是每个被雇佣者都对理念具有发言权。

对于被雇佣的自由的劳动者一般性要求首先应该是“理念free”的。 5)劳动者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业务执行是合理的。诸如对业务计划提供专业意见 ------组织生态

两种合作策略:身体力行、知难行易。前者是有几斤几两就完全发挥出来,后者是首先体会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做好配合工作

在正常严肃的合作关系中,应该是知难行易的策略 每个环节上都是明白人,那么运营的风险才能被真正分解到各个环节上

要求组织内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明白合作中的难点烦点,然后才能在待人小事上知其所以、谨礼得当,这就是扫屋之所谓

身体力行是在ceo对自己领导才能有信心的时候,敢于起用专才,这个时候组织业务评价等理念只能是由ceo个人确定的

这样运营的风险其实是ceo自己把握的,如果他凭借个人判断强势地干涉下属相处的问题,必定是严重改变了组织生态,那么管理的根本动力是依靠个人魅力的领导。这种组织不够客观和严肃 -----鲁梁论战

看了一些鲁梁论战的文章,这场论战从梁实秋留学归国开始,一直到鲁迅寿终正寝为止。核心问题是“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

鲁梁论战基本上代表了李大钊以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maks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文学界的对辩。

论战的第一个高潮是卢梭的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卢梭认为应该坚持男女有别(按日后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梁实秋支持之,鲁迅反对之。

卢梭援引男女生理差别为证据称其为自然主义观点。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 1)美满的家庭生活必定男强女弱么

个人认为由于卢梭没有美满的婚姻,对于美满家庭生活的臆想的美化性的向往影响了他对“女子的社会性”的认识。 2)何谓天生弱势

一个人躺卧在床上三个月,不坐不走,体能自然下降。退一步问,为什么雌狮比雄狮更矫健呢?蜘蛛也是这样。恐怕体能说也未必自然吧。

可能卢梭先生虽然倡导改革,但未必充分地认识了“改造”对于个人的巨大作用。 3)社会非自然

在社会中出现国家制度后,人的基本行为标准当首推是道德法律,而不再是动物性的身躯体能。

所以体能上的弱势不应决定性地确定女子的道德地位,进而抑制其社会活动。这正是革命的余地。 4)分析“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概念之间的辨析关系可以解决“人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因为执行人是必定有族群分类的,所以两个概念的关系之间直接确定了劳动者有多么强烈的阶级性。

“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等价转化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也等价于“社会行为和孤立行为的关系”。

集体的定义必然包含了个人的定义,孤立行为在概念上也包含了全部的社会行为,所以这个题目在逻辑层次上是嵌套递归,因而没有必然的结论,不可强辩。认为“劳动者”应该无条件转化为“执行人”,或者认为“执行人”应该尽力追求转化为“劳动者”,我都没有意见。 关键是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再看鲁迅关于卢梭的几篇驳文则主要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显然含有人身攻击的意图,而且举证不够切实。

鲁迅虽凭文笔即可称文人,但举证态度绝对算不上是学者。相对而言梁实秋先生则儒雅得多,鲁成名较早,而修养学识并不及梁。篇3:读《礼记》有感

读《礼记》有感

还记得孩童时代就经常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话“尊老爱幼”,“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等。读罢《礼记》后才发现均出自《礼记》。《礼记》这部著作对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注意的礼仪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划,被世人成为“礼仪之邦”,从《礼记》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从《礼记》中使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它对规范我们的礼仪的作用。虽然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礼尚往来等,加以改造,这对于加强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和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位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上很多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十分恶劣,更别说尊老。恳切的希望大家不要让中华民族这种优良传统的礼仪丧失。

礼貌待人是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十分注重的。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最基本道德,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与人相处,为善当先。《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是哪个恭敬热忱,而内心虚伪,或者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待人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而不是巧言令色或者是一味巴结。

(二)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很重要的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为善和礼尚往来仍是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键,也是待人最起码的礼貌。因此我们要学会以礼待人,《礼记》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容仪有整是指一个人的仪表、仪态,它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容仪有整要求我们衣着容貌整洁,行为举止端庄,言语辞令得当??容仪有整不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做到一些基本的礼仪,如学会微笑,端正坐姿、行姿,注重个人的着装,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等等。 从个人修养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艺术。因此,真正

做到言行举止有礼仪规范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去看看《礼记》,多多感受老祖宗对礼的教诲,让人人懂礼、讲礼、用礼,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真正做到“欲部穷

于物,物不屈于物,二者相待而长。”从而构建文明社会的风气。篇4: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读书笔记

——《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这个寒假中,通过阅读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在专业课的学习能力上又进了一步。通过对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的阅读。我深深体会到了礼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意义,也明白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说起《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总会觉得带有某种戏剧性。它最初的身份不过是《礼》的附庸,而后来竟蔚为大观,而原来的“主子”则黯然失色。非独此也,不仅《礼记》一书作为一个整体日益走红,而且从《礼记》中剖离出来的《大学》、《中庸》2篇,更是红得发紫,被编入了朱熹撰写的《四书》。

在西汉时期,《五经》中的《仪礼》,并非《礼记》。但在西汉的政治生活中,《礼记》却显得非常活跃,而《仪礼》却相形见绌。例如《汉书·宣帝纪》:“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秋七月霍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无嗣,择支子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这是涉及立皇位继承人的大事,霍光从《礼记》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礼记》的被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三国时期,《礼记》正式升格为经。《礼记》的升格,以为着

它已经取得与《礼仪》平起平坐的资格,已经摆脱了附庸的名分,蔚为大观。而随着《礼记》地位的上升,《仪礼》的地位则日趋式微。《北史·儒林传旭》:“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唐初,孔颖达奉太宗之命撰《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中的《礼》已经不是仪礼》而是《礼记》了。换句话说,《仪礼》的《礼经》地位已被《礼记》取而代之了。此后,《仪礼》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

生了上述戏剧性的变化。清代学者焦循《礼记补疏序》说:“以余论之,《周礼》、《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何谓“礼以时为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句话精辟的道出了《礼记》日益走红的根本原因。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而赢得这个美誉的最大功臣应是《礼记》。《三礼》之中,《周礼》原叫《周官》,是讲中央政府的设官分职的,严格地讲,和礼仪有点不搭界。/《仪礼》是讲礼仪的。它一共讲了15种人生礼仪,好是好,问题是它讲的礼仪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后世很少与有人问津,时过境迁,已是明日黄花,可谓有历史意义而无现实意义。在礼仪文明形成的长河中,唯有《礼记》与时俱进地陪伴着我们。

《礼记》是讲究礼仪的百科全书。在中国书的海洋里,最具有此种功能的书非《礼记》莫属。平天下需要讲究礼仪,治国需要讲究礼仪,齐家需要讲究礼仪,修身也需要讲究礼仪。最高统治者需要讲究礼仪,一般士大夫需要讲究礼仪,普通百姓也需要讲究礼仪。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都有你需要讲究的礼仪。这些礼仪在其它书中你或者看不到,或者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在《礼记》中你都可以看得到。比较而言,《礼记》最切近人们的生活,他离我们并不遥远。

举些例子来说吧:

从共产党的十二大开始,“小康”、“小康社会”、“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词语不仅高频率的出现在各种媒体 上,而且也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一部部落实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小康”一次的取义,便是癞子《礼记·礼运》。

我们看到土葬时所用的棺木前方写一个大大的“奠”字,我们看到花圈中央也写着大大的“奠”字,这是为何?或曰:“这是表示祭祀亡灵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写一个“祭”字,让人一看就明了呢?《礼记·檀弓下》说:“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孔颖达疏云:“奠,为始死至葬之时祭名。以其时无尸,奠置于地,故谓之奠也。”朱熹《仪礼经传集解》云:“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改哀不能文。而于新死者亦未忍遽以鬼神之礼事之也。自虞以后,方谓之祭。”由此可知,葬前之祭,只能叫奠,不能叫祭。我们看到的棺木和花圈,都是在下葬前,所以只能写“奠”。

如今的中国高校一般都有校训。校训的文字一般非常简练简洁,寓意深远,耐人咀嚼。一般是8个字,多者16字,少者4字、2字。而很多大学的校训都和儒家经典有关。其中,尤以与《礼记》者有关者为多。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云:“致知在格物。”

4、香港城市大学:敬业乐群。

《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校训中有取于《礼记》者甚多,。我们知道,校训是格言,是座右铭,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它不仅镌刻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以期达到警示作用,而且嵌印在每个学子的脑海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么多高校的校训不约而同的选自《礼记》,这至少表明在中国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礼记》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儒家经典,在塑造中国未来的栋梁的国民性的事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礼记》中也有糟粕。例如《礼记·郊特性》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所谓“三从”,束缚妇女的三道紧箍咒。再如《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就是所谓“四德”,古代妇女砥砺自己的标准。 总而言之,《礼记》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古人的智慧渗透过千年的时间,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提供指引。篇5:读礼记 学记有感

读《礼记 学记》和《劝学》有感 -----------隆昌地区中学 孟昭勇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阅读了《礼记 学记》和《劝学》,其中:“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一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可以说感触颇多。 这不禁使我想起平日里学生考试后,当课代表把批好的试卷发下去时,发到试卷的同学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象各个都得满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听、比较其他同学的成绩。当时我想:他们为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难道考试的目的是求个分数?试卷分析课是为了让他们相互比较分数的高低?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试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如同学所理解的呢?

我们知道,考试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们才能明白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考试”的目的以及“分析试卷”的目的。 《礼记 学记》中对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教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中国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轴——“长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长养学生好德行,保持学生的好习惯;纠正学生的过失,导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作为教学的其中一种方式“考试”,它的本质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它决不是为让学子们争个你高我低,比个我强你弱。而是通过考试明白我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和方法影响自己的学业。“分析试卷”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而是清楚:这次考试,我得分部分是因为我发挥了哪些好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以便继续保持——长善;失分的地方是因为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以便及时的改正——救失。如果我们教师选择错了“分析试卷”和每次考试的目的,那么,可能是事倍功半,——老师辛辛苦苦改出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无所谓;甚至老师忙着在讲台上说答案,台下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因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考完试之后学会首先做到:长“对的同学的善”,救“错的同学的失”。 请做对的几位同学展示答案,这样,一方面长养和肯定了他们解题的好的方法,同时也可弥补他们或许因总分不高而产生的自卑,有时甚至会增强他们学这门功课的自信;另一方面对于答错题的学生,他们通过借助对的同学的答案和思路,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达到了“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对此类题目解题方法的摸索和归纳。

其次,长“错误同学自己的善”,救“错误同学自己的失”。 分析试卷中往往会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题目都是因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恰当的解题方法而造成了失误。对于此类学生“有心非”而造成的错误,若老师一味的满堂灌的强调解题方法,可能学生不易接受和消化。我们不妨让他们自己先“长养自己的善”——我错的答案是依怎样的思路得出来的;后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失”。因为即使答错了题目,但答错题目的过程中一定也有学生的“善”,不妨利用这一点,老师鼓励他们讲出错误答案的来由,达到“强而弗抑”的效果,让学生们借长养自己的“善”中去发现自己的“失”,以达到不断的完善自己,取长补短。

当然,不管是分析对的题例也好,分析错误的题例也罢,一定要启发学生来思考,让学生参加讨论。因为这是分析学生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答题例子,就会最容易激发他们兴趣,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参与讨论的欲望,也最容易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长“教师自己”的善,救“教师自己”的失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精辟的讲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 因此,分析试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老师自己反省教学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试卷的分析衡量自己教学上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的标准,而不是将分析试卷课看作是又一次批评学生的机会和衡量学生好差的尺度。古语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若我们明白了“教”的目的、“教”的本质,那相信每一次的试卷分析课将是一道和谐的教学风景线。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他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而当我们对试卷分析课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时,相信我们收获的将是累累硕果。

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