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情境体验引路,延伸生活的作文教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8: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情境体验引路,延伸生活的作文教法及意义

——洋里新见小学

陈丽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学生习作时遇到的困难之一是无内容可写或是有感知却不深刻,导致有话说不出,这都涉及体验和感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情境体验的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即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有目的创设“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生活的场”,调动他们生活经验,使这种情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作文灵感和表达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行细致的作文指导,让学生通过训练,习得一些习作的方法,能够由此作文延伸到其它类似的作文中去。

学生的身边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地陪在学生身边引导他们留神身边的细节,但是可以创设或再现与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活生生地体验一回。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引入课堂游戏,通过教师的“行为教学”,手把手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眼耳鼻舌手”观察生活的方法,从而积累下写作的素材。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可行性高的做法:

首先,从身边事物入手,创设体验的场景。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要从细节入手。我们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可以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入手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如现在是农忙时节,校园周边的田地里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师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农民播种、蓄水、育苗、插秧的过程。又如我们学校今年新增的劳动实践基地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场所。学生们几乎每天大课间都会到实践基地观察,做些记录。他们亲历了播种、出苗、施肥、看着茎越长越高、开花结果的过程,偶尔还会拔草等。他们天天感受劳动实践基地里植物的变化,积累了感性经验。老师也一起观察,点拨学生哪些要注意,注意发觉自己的感受。

其次,说写结合,加强训练,提高作文指导效果。从作文课堂教学来看,我

们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听了,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又存在不知道无从说如何说的情况。这时候老师的指导作用就凸显出来。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接着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内容、合适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对写好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的点评和修改。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讲评不是很理想的作文时,要善于发现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或是一两句精炼的话并加以鼓励,使他们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总之,“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要注意拓宽思路,激发兴趣,使农村学生也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让孩子们在作文这块广阔的空间自由地翱翔。

我们不仅组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而且还可以采取“课堂游戏”这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游戏中,这时候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很高。师这时候同样要引导学生动用多种器官来体验,同时记录。在完成习作时,整理思路,把自己的感受完善成作文。我们却可以在课堂里通过预先设定的游戏活动,以模拟的、缩微的、典型的、袖珍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细节”、什么是“动态”、何时进行“心理描写”、怎样安排“景物顺序”,从而训练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方法。

因为生活范围的限制,学生可体验的范围有限,如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到高级饭店里去了解各种各样的食物、描写它们的色香味、观察共同进食的氛围等等。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里用极低的成本提供每个学生两颗花生米、三粒五香豆、几颗香瓜子、一只小胡桃,让他们通过观察,获得最最新鲜的写作材料。学生们只要经历过这样一次性的“吃东西”训练,以后任吃什么东西,都会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进行观察;而他们有关于此的生活经验经过日积月累,将变得十分丰富,以后碰到有关命题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我们同样不可能带领学生们游览名山大川,我们支付不起那样巨额的游览经费。但是,我们却可以带领学生游览自己的学校,穿梭于教室与操场,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校园。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这种活动后,获得的不单是一篇好文章,而是一种带有类型性的“摄取生活素材”的方法、是一种观察事物的本领、是知识和能力在他

们身上出现的迁移和转化!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运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利用课堂游戏浓缩生活的话,那么学生平时就能够自行获取“生活源泉”的积累。当他们像许多作家那样,在自己的头脑中已经装满了许许多多的“生活素材”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感受,积累得多了,就会大大减少写什么的困恼了。

体验情境 习作生活

教法—情境教学法

唤醒生活体验,情境感悟朗读

作文引路

作文引路

作文 体验乡村生活

情境体验作文指导课心得

情境 生活 作文经验论文

融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作文

作文教法

情境体验引路,延伸生活的作文教法初探
《情境体验引路,延伸生活的作文教法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