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体味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2、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联系现实理解杜甫精神在今天的意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交流合作与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基本解决文字障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及教材注释初步理解诗歌意思。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有一位诗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有远大的抱负,却没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的后半生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过着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非常贫穷的日子,最后,他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可是,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却认为他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把他和诸葛亮、范仲淹、韩愈、颜真卿并称为“五君子”。1962年,他被世界和

1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他是谁?

(生回答)

为什么他能够受到后人的如此敬重?相信学习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一定会备受感动的。

2、板书课题、作者。(黑板、ppt)

二、复习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1)指名介绍自己了解的诗人

(2)集体补充介绍, 教师ppt显示。(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其中“子美”、“少陵野老”、“李杜”、“老杜”作紫色标记,“现实主义”、“诗史”、“诗圣”、“杜工部集”作红色标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史”。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尊为 “诗圣”。有《杜工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选自《杜工部诗》。

2、介绍写作背景

(1)指名谈谈通过预习了解的写作背景。

(2)教师补充,强调写作本诗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ppt显示写作背景。(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其中“安史之乱”作红色标记)

唐代中期(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761年的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3、了解“歌行体”。(教师根据本诗韵脚变化、句式特点,并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长歌行和即将学习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教学讲解)

Ppt显示: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4、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出示ppt,要求学生对照注音纠正自己预习时的错误读音,并强调“黑”的古音,同时为了朗诵时的朗朗上口,要求学生在这里读古音)

三、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感情

1、初读课文。 Ppt显示教师提出的要求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明了大意

2、诵读揣摩

(1)诵读揣摩“秋风破屋”。

Ppt显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起势稍高,语速较慢。前两句语气偏重,读出风之猛烈。后三句应边读边想像诗人视线紧紧追随茅草远去的情形,最后一句语调低沉婉转,读出诗人的痛心之情。)

师范读,然后生齐读,师小结。 (2)诵读揣摩“群童抱茅”。

Ppt显示:南村群童 / 欺我 / 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前两句应读出老弱之态和气愤之情。读后三句要边读边想像诗人想要大声疾呼却喊不出来的情形,“呼不得”的“呼”和“自叹息”的“自”,字音要拖长,最后一句读出诗人的痛惜和无奈之情。)

生揣摩自由读,然后齐读,师小结。 (3)诵读揣摩“秋夜屋漏”。

Ppt显示: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读前两句,想像乌云翻滚、大雨即临的情景。读三到六句,想像布被似铁、屋破雨滴的艰难处境。最后两句中“何由彻”三字的音调可作拖长处理,读出诗人凄苦、激愤之情。)

生揣摩自由读,然后齐读,师小结。 (4))诵读揣摩“祈盼广厦”。

3 Ppt显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 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这几句话语调要高,语气要强,音色要亮。前三句要读得粗犷有力、铿锵雄壮,“死亦足”三字要特别用力,“足”字咬字要饱满,气息可延长。整个诗节要读得连贯,以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生揣摩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然后齐读,师小结。(作者的感情在最后这几句诗喷薄而出,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因此,这几句诗的诵读就是本诗诵读最重要的地方。教学时,可采用多种方式读,学生方可领悟出作者的感情。)

3、深情诵读,ppt要求要求

要求: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四、探究诗歌、理解诗歌

1、诗中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幅画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生讨论交流。

(2)指名归纳。 教师Ppt显示

秋风破屋 焦灼痛惜

群童抱茅 无可奈何

秋夜屋漏 忧思难眠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2、诗中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1)生讨论交流。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勾画动词, Ppt显示。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这一系列的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

3、群童为何抱茅? (1)生讨论交流。

(2)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讨论到战乱的原因上, Ppt显示。(其中为

4 起到强调作用,“*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这句话作红色标记)

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这群孩子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1)生讨论交流。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分析到以小见大,推己及人的原因上, Ppt显示。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渴盼“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5、理清结构 (1)生讨论交流。

(2)指名回答。师边讲解边板书,Ppt显示。

秋风破屋

(焦灼痛惜)

群童抱茅 (无可奈何)

秋夜屋漏 (忧思难眠)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黑夜 现 实

水到渠成风

自 己

推己及人理 想

天下寒士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五、拓展延伸

1、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

Ppt显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关于民生疾苦的诗句,教师边显示Ppt,边讲解大概意思,让学生

5 领会杜诗中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感情。

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Ppt显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生齐声朗诵。

3、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和怀念

Ppt显示: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王安石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与精神已远远超越诗人之上。即使他没有写过一句诗,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的心灵,有如释迦牟尼、耶稣。

-----卢光政

宋代理学宗师朱熹把杜甫和诸葛亮、范仲淹、韩愈、颜真卿并称为“五君子”。 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 „„

学生边读边感受后人对杜甫的尊敬。

4、畅所欲言

诗人追求的理想,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为现实,联系现实中的某些人和事你最想说什么?

(1)生讨论交流。

(2)指名回答,各抒己见,师适当予以点评。

(3)师可结合当下一些“扶不起”现象,“不作为”现象给予一定的提示。

六、课堂小结

6 结语设计: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大声疾呼,想到的却是天下的寒士。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博大的胸怀温暖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拥有 一些“杜甫式”的正能量,并且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相信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更文明、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现 实

水到渠成 理 想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秋夜屋漏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白

天 风

黑 夜

自 己推己及人 天下寒士杜甫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焦灼痛惜)

(无可奈何)

(忧思难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