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领域出现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名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范围,它强调纵向性和传承性。

2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分支学科,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比较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

3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泛指文艺理论以及批评,与诗无关。它始于清末的王国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种种方法和观点被广泛运用到比较诗学的研究上,既丰富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又更加贴近诗学的\"人学\"本质。

4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题材、任务、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这种研究以影响的接受者为基点探讨放送者的溯源研究,目的是揭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

5.译介学:如今翻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又称译介学。以前是从媒介学出发,而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研究。翻译是促成不同民族文学间发生影响的媒介方式之一,属于文字媒介。

6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成就,命运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有利于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7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和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文学中类似题材,人物作平行研究 8平行研究: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名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它强调横向型和空间性。 二列举题

1.列举平行研究主要特点?

答:

1、平行研究采用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方法研究文学,有逻辑推理的思辨方法,具有更多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

2、平行研究可以将地球各地的文学现象最大限度纳入研究领域,其领域广阔之大。比如:古希腊的神话既可以与北欧的神话相比,又可以与地域遥远的中国神话或澳大利亚神话相比较,而莎士比亚的剧作可以与中国汤显祖的剧作建立关系

2列举主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主题学研究范围分为两大类:题材史和主题学。①题材史研究:相同或相似题材的比较研究,民间故事类型是重要对象(如因各地风俗不同,西方灰姑娘或穿水晶鞋,或穿红舞鞋,而在中国唐代女孩穿的是一双木屐)同一或相似人物的比较研究(例如不同国度的作家对法国贞德的评价也不同,法国历史认为贞德是一位率领法国军民击退英国侵略军的民族英雄,但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贞德却被视为一个美丽的妖妇)②主题学狭义研究:文学中人类永恒的经验(如爱情、死亡、追求),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冲突(如命运冲突、幻觉与现实的冲突),常见相似人物类型(如民族形象、职业形象),自然现象及所体现的哲理(如四季变化)。 3列举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

答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产生联系和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它研究的重心是作品在交流中的中间环节,即一国文学怎样传到另一国去。而媒介学的

传播方式除了翻译外,还有改编(对原著体裁、文体、内容或风格的改写)、评介(往往借助新闻机构的力量进行)、借用和仿效(对前人作品的再加工和重新处理) 4列举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

答:

1、主题的特征是具有抽象性,它是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的抽象。题材是母题的逻辑或时序上的连接,是具体的故事。

2、主题由不同层次的因素构成,母题是主题最基本的成分,母题是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它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或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双重性质,它是主题的最小要素,母题又具有强大的生成力,母题的各种组合可以变换出各种各样的题材。例如西方的苹果是作为引诱的物件,而在中国赋予桃子长寿,幸福和安康,而苹果在中国也是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象征。

5列举阐发研究的基本内涵?

答:阐发研究是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在可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相互印证,相互发现,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把握内在的普遍规律。①“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如中国诗人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不得实现,屈原的《离骚》中可以体现,而西方人的痛苦则更多的是欲望,很多诗人在诗中所宣泄的痛苦是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②“言不及意”与语言的局限(中国文论在言和意的矛盾面前是逐渐走向空灵和神秘的,老子大辩若讷,从语言退出进入玄思和神游状态)③“诗无达诂”与阐释学。揭示了中西文论的种种不谋而合,道出了文学理论中某些有规律的东西。 6列举美国学派在哪些方面超过了研究视野?

答:

1、美国学派明确提出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研究的主张,他们认为比较文学中除了影响与流传,来源之外,还必须研究那些没有直接关系,完全不属于同一时空条件下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异同,并从中寻找文学的基本规律,

2、进一步提倡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关系,扩展了比较文学的范围,使这一学科进入综合性领域

3、美国学派要求比较文学注重文学的内部联系,注意文学的美学涵义和文学批评的美学原则,纠正比较文学界所出现的只考证事实而忽视文学特征的倾向。 三,问答题

1从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冲突与融合的角度,谈研究比较文学的意义

答:当今世界正处于多元共生的时代,全球意识的形成为比较文学在20世纪的兴盛和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1、空间意识的强化是比较文学兴盛的现实和心理基础。与此相对的人们历史意识淡薄,时空观的改变直接冲击了传统的文学研究,人们在世界的平台上观看各种文化场景,比较文学的视域和方法正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2、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一体化和民族化的关系问题,国际交往空前频繁,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处于抗拒与同化过程中。

1、随着文艺学的广泛传播,人们之间的了解日益加深,在文艺欣赏上的共同点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人们感情的进一步沟通,全球话在向我们展示世界交流和世界市场的巨大拓展同时,走向了文化的全球化,商品化在全球范围的流通造成了文化的同一或一元化现象,感到文化的同质性,单调性,资本技术乃至生活方式,差异性都逐渐消失,世界趋同性增加。②多元化共存,在这个强调差异,特殊,多元,边缘的时代,异化的碰撞,冲突,吸收给比较文学的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其跨文化的优势积极参与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互动,总之尽管人类历史,文学的历史,理论充满对抗,但异质并存的文化是全世界的财富,研究比较文学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以戏剧作品为例,谈谈中西方戏剧特点异同及相互渗透?

答①不同的戏剧结构。中国古典戏曲结构多是线状的,西方戏剧结构多少网状的,中

国戏曲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突出戏与曲的结合,单线线索如:《窦娥冤》,多线线索也将运用技巧组接成一条单线,是故事环环相扣。西方传统戏剧由于绝对拘于舞台的时空,多限于三一律的金科玉律,利用巧妙戏剧布局,将顺序打断重组,成为网状结构。西方传统戏剧重视情节,把情节看作戏剧的第一要素,主要叙述方式是倒叙式、正叙式,如高乃依的《熙德》中国戏曲只有正叙式没有倒叙式,时空处理极为自由,如《柳荫记》②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传统的风格是写实的,对表演艺术突出一个真字,戏剧语言接近生活。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国戏曲风格写意的,突出美,追求重在写意传情。如《玉簪记》③中西戏剧交流始于18世纪,中外学者的互访,作品的改编,19世纪以后西方剧作家在从事戏剧革新的探索中,注意到中国戏曲的独特艺术表现,并逐渐从逼真的写实向抽象、写意、综合的方向发展。20世纪初话剧出新在中国剧坛上并逐步走向成熟繁荣,中西戏剧发展得契机在于中西戏剧的交叉融合,双方都能从中得到提升,从而开创世界戏剧艺术的新局面。 3.联系实例谈谈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答:哲学是对世界的清楚深刻的认识,而文学则是对世界虚构和隐喻,哲学以思辨的 理性的,逻辑的和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方式表现世界,表达思想,追求形而上的思考,而文学则是以奔涌的情感世界的再现,以具体感性的形象方式反映人生①哲学对文学的滋养,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作品的影响,更多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例如法国启蒙主义者伏尔泰,狄德罗等人,他们往往将对社会的批判和启蒙融入到深刻的哲理小说中,如伏尔泰小说《老实人》,将情感和理智结合在一起②文学理论批判中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推崇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而中国古典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它对中国古典长于感悟,印象式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提供了思想营养。③文学与哲学的互渗,首先表现为小说的论文化倾向,成为探讨人生得手段。在阅读理论上也出现了文学与哲学位置互换的现象,抽象的哲学思想经过优美的文字处理,往往更能广泛为人们所接受,而文章创作的哲学化追求,则能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和家价值 4以中西爱情诗歌为例,谈谈中西诗歌在地位观念内涵及风格差异?

答①从总的情况看,中国古典文学中表达爱情的诗篇没有西方文学史中的爱情诗的数量多和地位显赫,中国多表现“怨妇”形象,西方有拜伦、雪莱,多表现快乐与欢笑的场景②在爱情观念上,中国重视伦理道德,在爱情和事业上,注重功名,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形成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爱情和事业在中国不是平等的,而西方认为爱情具有至高无上的魅力,是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典雅爱情”就是写骑士为赢得贵妇的敬仰而决斗。③中西爱情诗内涵比较,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前恋,赞颂人体美,申诉爱慕情多,擅长写“恋”中国古代爱情诗大半写婚后恋,惜别悼亡居多,擅长写“怨”,如陆游的《钗头凤》④中西爱情诗风格比较。中国爱情诗歌主导风格含蓄,婉约,重柔性美,西方爱情多大胆,直率,热烈,将自由恋爱作为个性解放的最高表现。如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 四论述

一结合具体文学现象,论述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答。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表现在文学史与宗教,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人们只有把握小说中的宗教意识,才能深刻体会到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与统一,获得普遍性和超越性,如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了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①格律,发端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传来的,②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基督教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

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其次表现在文学创作与宗教。①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的影响。如“托尔斯泰主义”②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③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技巧,如中国小说中“话本”的发展,也与佛教“俗讲”有很深的渊源。但文学在接受洗礼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宗教的反叛和改写。如《十日谈》中有很多讽刺宗教伪善的故事。再次表现在文学批评与宗教。对文学的批评就想到了阐释学,包括四个层面,直义,寓言层面,道德层面,神秘意义,阐释学不仅是神学的基础,而且成为一切人文科学的基础。中国传统文论主要受佛教影响,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打上了佛学的“由观假象而观实像”的影子,严羽的“妙悟说”借禅理来论述诗歌的奥妙。

二,联系理论论述心理学对文学研究的启示及意义 答: 文学与心理活动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心理学学科的独立和研究成果逐渐被承认和接受,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文学与人的精神生活的关系,探索人类文艺心理活动的奥秘,而心理学和文学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文学与普通心理学联姻产生的文艺心理学,主要侧重研究作者和读者的常态心理,二是将心理学批评的触角直指文学活动中隐秘的心理深处—无意识,

1、文学心理学,文学心理学是文学与心理学联姻的产物,主要研究作家的创作心理,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读者的欣赏心理,研究范围限于人的意识活动,如灵感、想象、情感、记忆等

2、a、精神分析与文学活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对20世纪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精神分析引起了人们的惊喜、渴求和探索,也为文学创作展示了一片新天地,由此产生了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产生,很多作家突破了传统写作方式束缚,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复杂性找到了更适当的表现方式,如施蛰存的《春阳》就有弗洛伊德理论的痕迹 b、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已成为21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作家的人格分析及其作品的解读,作家把对现实的不满、自己的兴趣转移到幻想之中,在创作活动中通过作品的宣泄,得到一种放荡不羁的替代性满足,运用创作技巧,在表达时给读者提供纯粹的美感,富有创造性想象的分析揭示了以往未觉察的人物心理的深层结构,对于分析作品包括了了解自身颇有启发,如琼斯对《哈姆雷特》的解读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批评术语。 总之,心理学对文学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对作家的影响上,关于读者的阅读、感受、玩味、顿悟乃至判断的心理过程也需要借助心理学的方法。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及答案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考试试题

比较文学考试习题

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