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企业要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保一流的质量。公司自2003年资产重组以来始终本着“不断改进,创一流产品 ,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持续改进质量,推动公司质量文化建设。倡导把质量管理同公司文化建设联系起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和质量文化,不断拓展质量文化的内容,使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成为一种发展生产力的活动,而且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公司内部和在员工的质量活动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公司的质量活动成为全体员工自觉自愿自节自律的行为和习惯,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

一、开展质量活动,提升文化理念

对企业而言,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质量文化表现在:在质量观的树立上,把产品的质量内涵,扩展到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经济性在内的广义质量概念;在质量管理上,从生产加工过程延伸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使用和服务的全过程管理;在质量控制上,从以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与把关相结合的过程控制;在质量责任上,从单一由质量部门负责,转变为由各部门按质量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由各单位一把手负全责,全面建设质量文化。为此, 每周的安全生产交班会和月度质量例会上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和讲评,弘扬了正气,鞭策了后进; 制定了质量考核方案并实施,把质量考核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联系起来,从具体的生产过程上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鼓励公司员工的自我改进,截止2010年8月31日完成较大质量整改 47项; 2010年9月以全国“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在全公司开展主题为“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月”活动,举办质量看

1板制作、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制作公司质量宣传栏,营造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 坚持每月度在公司内部开展“工艺纪律检查活动”,并公布检查结果,使公司的质量理念逐步深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

二、加强培训考核,提高全员素质

企业文化构筑的基石在于公司全体员工。对员工实施持续不断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永恒课题。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群体优秀行为的展示,必然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公司从三个层面着手加快质量行为文化的建设步伐:

第一个层面是公司领导层。公司首先明确各级一把手的责任,既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质量管理的第一推动者,又是质量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个层面是公司的全体员工。这是培训与提高的主体。公司从观念更新、知识补充、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制定并实施员工整体培训战略,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产品生产、关键岗位、专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制定了培训考核的激励政策。培训和考核的有机结合和深入开展,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个层面是公司的质量专业队伍。这是培训提高的重点。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文化建设进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量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取决于这支队伍在本单位的地位、作用和潜力。

三、着手制度建设,创建激励机制

质量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并且还是一种对公司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工作。这其中,标准与规范提供了对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水准,提示了质量实践活动的目标;奖惩则体现了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因而,标准、规范、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依法监督、激励的

及时与公正,是质量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保证了其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了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10年质量保证部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重新作了修订、印刷、分发;与此同时, 严格执行了质量索赔及处罚办法、制定了质量考核办法。通过质量索赔这项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公司质量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正落实了质量责任。质量索赔及处罚办法的导入,对于提高公司内部员工和供方的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现场管理,打造文化环境

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物质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基础和物质保证。强化物质基础,塑造公司形象,形成文化氛围。

一是强力推进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不仅局限于生产现场,而要推广到全公司范围内,充分发挥现场管理工作对生产效率、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应具有的实际作用,推动公司快速向前发展,逐步实现由公司强力推进向基层各单位主动实施的转变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进行。

二是把取得 2008版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证书做为质量工作新的起点,将管理体系延伸到供方,抓体系的贯彻落实和实施的有效性。 使员工的工作质量达到高标准,既满足顾客的需求,又为达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个是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中,成为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进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其牢固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真正理解客户观的含义,使公司在现在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同行业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是以文化的形式推动质量文化的拓展。通过“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

转变”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制作宣传标语、制作公司质量宣传栏及各单位质量看板、开展质量知识竞赛、开展评选岗位质量标兵、开展质量整改测评及奖励、开展技能大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十自查活动,使重视质量之风吹遍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吹进每个人的心田。深入开展建设企业文化,给质量文化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品质文化”为阵地。自2004年至今6年的实践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抓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加强:

第一,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质量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迫切需要提高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外部竞争力的核心是好的产品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满足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必须依靠公司员工进行大量的、铺天盖地的、长期不断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不仅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质量改进实现了员工的自我教育。改进一方面是以 质量整改小组为单位的较大改进,另一方面是个人工作中的日常质量改进。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河,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立足本职工作的小改进,终会促成公司产品质量的大突破。通过长期的质量改进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了质量意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内部凝聚力则要靠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和汇集;质量文化作为约束和激励员工规范性的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基石和重要支柱,今后,我们必将要加大鼓励和保护员工质量改进的积极性的力度。

第二,进一步完善夯实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工作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推动公司质量文化建设。邀请资深的质量管理专家进行审核,借助外来的力量发现我们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公司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全员的质量理念。

第三,把质量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树立正确的质量

价值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通过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 严格执行内部质量损失赔偿制度,加大质量考核力度,突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主题。紧扣这个主题,教育职工、提高员工素质、推动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和质量行为准则,夯实质量文化的核心基础。

第四,质量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全员文化,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建设。质量文化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在抓制度、抓思想观念、抓质量意识、抓人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软件的同时,也要抓设备、抓材料,强化质量文化的硬件建设;配备相应质量检测设备,依靠必要的设备改善质量状况。供方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延伸,与我们有着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加大对供方的考核力度,扶持、培育一批优秀的合格供方,培育供方拥有与我们相同的质量价值观,保证提供给我们最优质的原材料、零部件,实现我们与供方共同发展壮大,展示质量文化的力量。

抓质量文化,提升员工素质,在此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0年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为把我公司建成国内一流的企业努力奋斗。

质量保证部

2010.10

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企业应以文化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凝聚力方案

提升企业凝聚力.doc

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诚信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江苏苏豪控股凝聚力提升竞争力

激活医院文化提升竞争力

文化力提升竞争力之我见

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

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
《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